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The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eology 중국피부성병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089
  • 国内刊号: 61-119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彭振辉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回状颅皮并发脂溢性皮炎1例

    作者:刘玉刚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3岁.头部瘙痒30余年,加重1月.患者幼年起头皮即隆起折叠成回状,20岁后头皮折叠迂回形成嵴沟,症状更加明显,并出现头部瘙痒症状,曾自购“肤轻松”外用止痒,近1月来头皮瘙痒症状加重,自用“肤轻松”后症状无明显减轻.患者既往体健,有烟酒嗜好,否认有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好,智力发育正常,无发育缺陷,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

  • 阿维A治疗毛囊角化病1例

    作者:刘艳;向丹黎;路永红;石海鹏;张大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0岁.因全身毛囊性疣状丘疹14年到本科就诊.14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前额、头皮和胸背出现坚实、正常肤色的小丘疹,顶端有油腻性、灰棕色的痂覆盖,丘疹逐渐增大成疣状,群集并趋向融合,形成不规则的疣状斑块.皮疹逐渐增多累及整个面部、腋下、臀沟及腹股沟,形成乳头瘤样和增殖性损害,伴腥臭味,瘙痒,夏季加重.在当地医院诊治(具体用药不详),病情未能控制.患者小学文化,成绩中等偏下;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 经典型Kaposi肉瘤1例

    作者:刘藕根;曾磊;张文昌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1岁.右足出现葡萄样蓝紫色结节伴肿胀5月余.发病前1年内长时间行走后足跖部出现血疱,后自行干涸、结痂,痂皮脱落后,遗留有数个芝麻大黑点.6月前,患者剪除足部黑点,无出血,但出现部分渗液,外搽煤油及药膏(具体不详),约1周后,渗液处长出肉芽,但渗液未见减少.

  • 皮损泛发型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作者:郝震锋;敖俊红;王文岭;杨蓉娅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9岁.因颈部右侧出现肿痛伴发热1周,全身皮肤出现红色结节3d来诊.患者发病前长期加班,近1个月来时感轻度倦怠和乏力;1周前颈部右侧轻度肿痛,自行口服双黄连口服液和润喉丸等治疗,当晚饮白酒约3两后出现寒战,次日晨测T 38.9℃.5d前因发热及颈部肿痛未见缓解,至社区医院就诊,B超检查示“双侧颈部多发低回声(考虑肿大淋巴结)”,以“咽炎和淋巴结炎”予“氧氟沙星和甲硝唑注射液”静滴,并口服“阿斯匹林”和”复方草珊瑚含片”等,次日,颈部肿痛略有缓解,但仍有发热,同时背部及四肢突然出现较多散在分布的红色结节,并渐进加重.

  • 色素性基底细胞癌1例

    作者:李越;李俊峰;张志梅;马俊平;郭宏峰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5岁.右耳前黑色结节10余年.10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右耳前出现米粒大小黑褐色斑,不痛不痒,缓慢增大,近两年来皮疹增长较快,并自觉发痒,搔抓后流黄水,数天可自行结痂.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患者于2个月及1个月前分别在外院普外科及我院皮肤科按色素痣行手术及CO2激光治疗,术后1个月原皮损处均再次长出黑色斑点,且迅速增大(图1).

  • Ramsey-Hunt综合征1例

    作者:彭美雄;潘然;李文海;张建中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5岁.因右耳疱疹9d,伴右侧嘴歪斜6d来本科就诊.患者9d前右颊部出疹,出疹前自述隐痛、乏力不适.皮疹为小片不规则红斑,其上有成簇粟粒大小丘疱疹、脓疱,出疹后自觉耳鸣,伴恶心呕吐,声音嘶哑,自觉谈吐较前不清晰.患者1d前因头晕及呕吐就诊于本院急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26.17×109/,NE 861%,LY 8.0%,Urea 10.87mmol/L.心电图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头部CT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1心多发腔隙灶,为明确诊断治疗,逐来本科就诊.

  • 浅表性淋巴管畸形1例

    作者:王松挺;舒国斌;赵红磊;丁颖果

    1临床资料 患儿女,7岁.颈前部丘疹、水疱2年.患儿5岁时其父母发现其颈前部出现数个针头至米粒大小丘疹,水疱,连渐增大、增多,无痒痛不适,一直未治疗.患儿足月顺产,既往体健.家族成员无类似疾病史.体检:生长发育良好,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皮肤科情况:颈前部呈蛙卵样排列针头至米粒大小水疱,疱液大多清亮,部分呈血性,疱壁厚,尼氏征阴性(图1).

  • Peutz-Jeghers综合征1例

    作者:岂红娇;张娜娜;赵俊英

    患者男,32岁.口唇、口腔黏膜、手足出现褐色斑点24年.皮肤科检查示:唇部、颊黏膜、齿龈、双手指规则的黑色色素沉着斑.肠镜示多发息肉.诊断:Peutz-Jeghers综合征.

  • 鱼腥草注射液致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

    作者:叶超然;胡浪;曹索奇;邓光平;李硕;冯怀志

    患儿男,12岁.静滴鱼腥草注射液2d后全身皮肤出现红斑、脓疱伴持续高热.皮肤科情况:全身皮肤出现弥漫性水肿性红斑,其上密集成群浅表脓疱,针帽至绿豆大小,部分融合成“脓湖”,股臀坠积部位形成大疱.诊断: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予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10d后痊愈.

  •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1家系8例报告

    作者:马梅;喻楠;汪京峡;夏莉;王昊

    1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家系4代25人发现8例患病者,其中男4例,女4例,男女患病机会均等,发病年龄多在20~30岁,皮疹始发部位不一.季节、出汗、搔抓、饮酒、情绪等因素会加重皮疹.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诊断: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

  • 基底细胞样毛囊错构瘤1例

    作者:陈小红;陈德宇;熊霞;许飏;黎昌强;徐基祥

    患儿男,5岁.左上臂外侧泛发棕色丘疹3年.皮肤科情况:左上臂外侧不规则分布棕色丘疹,中等硬度.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基底样小细胞呈条索状交互吻合,嵌于疏松的纤维性基质内,团块细胞周边呈明显的栅栏状.诊断:基底细胞样毛囊错构瘤.

  • 慢性光化性皮炎2例

    作者:刘政邑;徐前喜;李文海;蔡林;张建中

    慢性光化性皮炎是一组以长期皮肤丘疹、红斑等皮炎样表现的慢性光敏感性皮肤病,临床易误诊.例1男,50岁.面、颈部弥漫性、浸润性红斑1个月,以夏季为重.皮损组织病理示皮炎湿疹样改变,诊断为慢性光化性皮炎,给予羟氯喹口服,外用维生素E霜,目前患者仍在随访中.例2男,55岁.鼻面部弥漫性、浸润性暗红色斑块4~5年,皮损组织病理示淋巴瘤样改变,诊断为慢性光化性皮炎,治疗瞩避光,给予羟氯喹、咪唑斯汀、氯苯那敏口服,外用维生素E霜、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目前患者仍在随访中.

  • 不典型水痘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作者:王彦红;王颖;王松;沈宏;许爱娥

    患者男,16岁.全身红斑、丘疹和水疱5d,发热2d.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肝酶升高、高甘油三酯、高铁蛋白、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M抗体阳性.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示:网状细胞增生,并多见噬血现象.诊断:不典型水痘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

  • 新生儿红斑狼疮1例

    作者:李志国;陈宾;肖凤双

    患儿女,24d.面部、四肢水肿性红斑1周.临床表现为环状或半环状水肿性红斑皮损,血清学检查惠儿及其母亲抗Ro/SSA抗体和抗La/SSB抗体均(+).患儿心电图检查未发现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诊断:新生儿红斑狼疮.

    关键词: 红斑狼疮 新生儿
  • 挪威疥1例

    作者:宋勋;王宏伟;李民;汪青良

    患者女,60岁.全身弥漫性红斑脱屑1个半月,皮肤科情况:躯干及四肢见弥漫性水肿性红斑,其上泛发针尖至米粒大红色丘疹及丘疱疹,手背及指间潮红、肿胀、肥厚,上覆鳞屑,散在分布淡黄色厚痂,有特殊臭味.镜检见疥虫的虫体及虫卵.诊断:挪威疥;红皮病.

    关键词: 挪威疥 红皮病
  • 多形性日光疹110例临床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成;何黎;杨小燕;张丽

    目的 探讨影响多形性日光疹(PLE)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PLE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PLE发病与性别(OR=2.668)、防晒的重视程度(OR=0.103)、患免疫相关疾病(OR =2.024)、吸烟(OR=9.819)、家族史(OR=7.542)和服用避孕药(OR=5.036)6个因素相关.结论 女性、患免疫相关疾病、吸烟、家族史和口服避孕药等是PLE发病的危险因素,防晒的重视程度是PLE发病的保护因素.

  • 西安地区36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邓慧玲;李梅;党双锁;张瑜;符佳;高宁

    目的 了解近年来危重型手足口病(HFMD)患儿临床特征及变化,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36例危重型HFMD患儿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36例患儿中男22例,女14例,男女比例1.57∶1,3岁以内患儿33例(91.67%),5~7月份发病23例(63.89%),城乡比例为1∶8.表现为皮疹36例(100%)、发热35例(97.22%)、肺部啰音30例(83.33%)、呕吐27例(75.00%)、肢体抖动17例(47.22%)、Babinski征阳性17例(47.22%)、休克13例(36.11%).34例(94.44%)为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18例合并流感病毒感染,23例血白细胞升高,24例出现高血糖,15例合并腺病毒感染.19例死亡病例中13例出现高血糖,13例血白细胞升高.结论 3岁以内婴幼儿为危重型HFMD病高危人群,5~7月为高峰季节.EV71感染是危重型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外周血白细胞升高、高血糖是预测病情进展及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EV71合并流感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可能是导致手足口病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

  • 姜黄消痤搽剂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作者:袁伟;贾常莎

    目的 探讨姜黄消痤搽剂与红蓝光联合应用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175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姜黄消痤搽剂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仅用红蓝光照射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按痤疮临床评分标准评价及记录疗效评分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有效率为82.2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Ⅱ、Ⅲ度的疗效优于Ⅰ、Ⅳ度(P<0.01).结论 姜黄消痤搽剂与红蓝光联合治疗寻常痤疮起效快、疗效高、安全性好.

  • 贵阳市2005-2009年麻风新发现病例分析

    作者:周健;马璐;杨琴

    目的 分析贵阳市2005-2009年麻风新发病例特征,为制定麻风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贵阳市2005-2009年报告的新发现麻风病例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新发麻风病例63例,平均发现率为0.34/10万;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主,占38.10%,儿童发病4.76%,农民占82.54%.新发病例疾病诊断延误期平均为3.7年,畸残率为58.73%.结论 早期发现和神经功能监测仍是麻风病防控工作的重点.此外,除继续加大麻风防治知识宣传力度外,还应重视对县、乡两级医院门诊医生的专业培训.

    关键词: 麻风 新发病例
  • 辛辣食物影响咪唑烷基脲刺激皮肤的动物实验

    作者:金哲虎;刘楠

    目的 观察辛辣食物对咪唑烷基脲皮肤刺激性的影响,为预防和诊治化妆品皮炎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将64只家免随机分为对照组、酒精组、辣椒组、酒精+辣椒混合组,再将每组家免进一步分为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分别用0.6%咪唑烷基脲进行单次或多次皮肤刺激实验 并单次刺激皮肤24h及多次刺激皮肤(1次/d)7d后,予肉眼和组织病理评分结果 单次刺激皮肤后,酒精组和混合组破损皮肤出现皮肤刺激反应,该两组与对照组和辣椒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次皮肤刺激后,辣椒组、酒精组和混合组破损皮肤处出现轻、中和重度皮肤刺激反应,该3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单次和多次皮肤刺激反应大体和组织病理评分与各组辛辣物质家兔体征的评分之间显著相关(P<0.05).结论 食用辛辣食物会明显增强咪唑烷基脲的皮肤刺激性,且食用辛辣刺激食物越多,对皮肤刺激性越重.

  • VEGF促进人黑素瘤SK-MEL-1细胞侵袭性的自分泌机制初探

    作者:张金玲;王玥;张丽娟;冯刚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人黑素瘤细胞SK-MEL-1侵袭力以及对该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初步研究VEGF对肿瘤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VEGF体外培养人黑素瘤SK-MEL-1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该细胞VEGFR-1水平;通过细胞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再分别使用含20,40,80μg/L VEGF培养液培养SK-MEL-1细胞,以正常培养SK-MEL-1细胞为空白对照组,使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对4组细胞中MMP-9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VEGFR-1在SKM-EL-1细胞胞核和胞浆中均有表达.外加VEGF培养后,细胞侵袭力明显增强(P< 0.01);MMP-9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在外加VEGF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且高浓度和低浓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人黑素瘤SK-MEL-1细胞系中存在有自分泌机制,VEGF可通过自分泌机制上调人黑素瘤SK-MEL-1细胞MMP-9 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进而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

  • 白念珠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作者:郭雅莉;李春莉;刘原君;王惠平

    目的 研究白念珠菌的分子特征,建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并对临床分离白念珠菌进行分型研究.方法 对33株白念珠菌提取DNA,选择7对管家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将目的基因产物测序,然后将测序结果与标准序列比对后上传至数据库,获得相应的由7对管家基因组成的等位基因谱,后将等位基因谱再次提交网站确认序列分型(sequence types,STs).同时与ABC (ATP-binding cassette)分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3株临床白念珠菌通过MLST产生了33个STs,通过ABC分类为3型.结论 MLST具有较高的分辨力,是一种方便、快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可用于流行病学和菌群多态性的研究.

  • 男性尖锐湿疣皮损HPV基因芯片型别分析

    作者:谭娟;徐顺明;蔡海斌;曹艳云;周贤琼;张惠平

    目的 探讨本地区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的HPV型别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微阵列技术对200例男性尖锐湿疣皮损进行26种HPV基因型别检测.结果 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HPV检出率为99.00% (198/200),检出的198例阳性患者中单一型别感染42.42%(84/198),以HPV6/11为主(94.00%);多重HPV混合感染以高低危HPV混合感染为主(P<0.05),18~35岁组较>35岁组高危HPV感染率偏多(P<0.05),皮损部位间存在HPV型别差异(P<0.05).皮损中检测出HPV7型感染4例和HPV67型感染1例.结论 男性尖锐湿疣皮损以HPV6/11型感染为主,并多伴有其他HPV型别感染;年龄、皮损部位和感染重数影响HPV型别分布.

  • 应用荧光图像对丹磺酰氯染色后角质层转化时间的评价

    作者:刘娜;王学民;程英;武苏捷;史红玉;朱翔

    目的 丹磺酰氯皮肤染色后,应用荧光图像及其灰度值对角质层的转化时间进行评价.方法 30名受试者的前臂内侧应用丹磺酰氯染色,染色后每天在伍德氏灯下肉眼评价染色强度,连续28d.同时每周应用相机摄取荧光图像2次,根据这些图像的染色强度得到荧光图像的肉眼评分.应用Photoshop软件分析摄取图像得到荧光图像的灰度值.结果 经过28d的试验,皮肤染色逐渐脱落,而荧光图像的灰度值也随时间逐渐减小.荧光图像灰度值与伍德氏灯下肉眼评分、图像的肉眼评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应用荧光图像评分及其灰度值可以客观地评价丹磺酰氯皮肤染色的脱落情况,提高试验评分的敏感性,并可获取数字化的结果.

  • 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豚鼠银屑病样模型血清蛋白质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长发;王学军;张雅丽;张树明;李丹丹

    目的 应用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豚鼠银屑病样模型血清中的差异蛋白质,期望从中发现与银屑病相关的血清蛋白标志物.方法 采用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和二级质谱分析鉴定豚鼠银屑病样模型血清中的差异蛋白质.结果 获得重复性和分辨率较好的血清双向差异凝胶电泳图谱,通过二级质谱分析鉴定得到3个差异的蛋白质.结论 豚鼠银屑病样模型血清与正常豚鼠血清比较存在差异表达蛋白质.

  • Toll样受体2mRNA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鲁东平;付敏;张荣;刘晋洪;李湘辉;李海;梁瑞;李文圣

    目的 研究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Toll样受体2(TLR2)mRN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病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TLR2 mRNA在观察组中4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PBMCs的表达水平,并以30例驱梅治疗后TRUST阴转者和30例正常人分别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PBMCs中TLR2 mRNA的表达水平(1.54±0.51)明显低于两对照组(2.49±0.86)和(2.45±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对照组PBMCs中TLR2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PBMCs中TLR2 mRNA的表达水平较驱梅治疗阴转者及正常人低,表明天然免疫异常可能导致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生.

  • 银屑胶囊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江安;于建斌

    目的 观察银屑胶囊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口服阿维A胶囊20mg,1次/d,试验组加用银屑胶囊3粒,3次/d.两组均治疗8周判效.结果 试验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7.18%和63.1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50%和50.0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均轻微,可耐受.结论 银屑胶囊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安全、有效.

  •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润燥止痒胶囊、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作者:徐萍;诸仁才;沈玲珑;陈云伟

    目的 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润燥止痒胶囊、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血虚风燥型玫瑰糠疹临床疗效.方法 72例符合中西医玫瑰糠疹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予窄谱中波紫外线隔日照射1次;治疗组38例,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口服润燥止痒胶囊4粒/次,3次/d;两组均同时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mg,1次/d,20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70.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润燥止痒胶囊、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血虚风燥型玫瑰糠疹效果好,副作用小.

  • 复方甘草酸苷递减疗法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作者:付丹丹;夏永华;李敏;刘冬;李占国;李素娟;郭金梅;田中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递减疗法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口服依巴斯汀片10mg,1次/d,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第1~4周递减疗法依次为50mg 3次/d,50mg 2次/d,25mg 3次/d,25mg 2次/d,第5~6周25mg 1次/d.对照组口服依巴斯汀片10mg,1次/d,复方甘草酸苷50mg,3次/d.均连用6周后计算疗效指数并判定疗效.结果 两组有效率(88.10%,68.29%)和复发率(16.22%,46.4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递减疗法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肯定,复发率较低.

  • 唐山市某区性传播疾病的分布变化分析

    作者:滑娜;宁鸿珍

    目的 了解唐山市路北区性传播疾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为做好疫情监测和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分析唐山市路北区2004-2009年性传播疾病的地理分布变化.选择路北区作为城区的代表,以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作为性传播疾病的测量单位.分析其地理分布的变化趋势.结果 唐山市路北区2004-2009年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起伏波动.从地理分布来看,城区中心街道办事处的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20/十万)明显高于偏远街道办事处(<10/十万),且连续6年处于较高水平.结论 应加强城区居民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工作.

  • 卡介菌多糖核酸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Meta分析

    作者:吴丽峰;吴大兴;普雄明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效果.方法 检索符合标准的关于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尖锐湿疣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CO2激光与单纯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复发率.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11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单纯CO2激光治疗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0.41 (95%CI,0.33~0.51)和0.23 (95%CI,0.12~0.44).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复发率低,安全好,且患者耐受性好.

  • 服用ARV药物致低血红蛋白血症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志斌;金艳涛;刘会娟;郭会军;蒋自强

    目的 调查了解河南省服用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致低血红蛋白血症艾滋病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中文版WHOQOL-HIV-BREF量表,对河南省某三市县艾滋病高发农村地区71例服用ARV致低血红蛋白血症艾滋病者进行问卷调查,计算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提示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体重指数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及总分有一定影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自身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受与性别相关(P<0.05);心理领域的得分与年龄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相关(P<0.05);独立性领域得分、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及生存质量总分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相关(P<0.05).结论 多种因素同时影响着服用ARV致低血红蛋白血症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针对影响因素给予积极干预,特别是加强基础疾病治疗,提高CD4+T细胞计数,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NF-α和IL-6变化

    作者:王希晶;王谦可;梁凤仪;谢汉平;罗光浦;周美凤;黄少飞;李永财

    目的 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和复发率,探讨尖锐湿疣复发和细胞免疫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将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及CO2激光单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复发率,所有患者在治疗前、首次治疗6个月后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分析细胞免疫对CA复发的影响,同时检测15例健康人.结果 6个月时随访:治疗组痊愈24例,7例患者复发,对照组痊愈12例,17例患者复发,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2.58%和58.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患者治疗前TNF-α高于正常人,IL-6水平低于正常人(P<0.05),复发患者有类似变化趋势.结论 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患者依从性好;TNF-α,IL-6水平与尖锐湿疣的复发密切相关.

  • 挪威疥误诊2例

    作者:吕莎;徐徉;李福秋

    例1男,78岁.全身红斑、丘疹、鳞屑伴瘙痒40余天.曾在外院以“剥脱性皮炎”于糖皮质激素治疗,皮损短暂好转后又加重.例2男,80岁.全身丘疹、丘疱疹、细屑伴剧烈瘙痒20余天.在当地医院以“湿疹”予抗过敏活疗,皮损未见好转.刮取2例患者鳞屑做直接镜检,均发现典型的疥虫形态,诊断:挪威疥.经治疗痊愈.

    关键词: 挪威疥 误诊
  • 瘤型麻风误诊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作者:崔登峰

    患者女,41岁. 十多年前不明原因全身出现暗红色大小不等的红斑,无痛但有痒感.近两年手足出现红斑、水疱而溃破,双眉脱落,伴肢体关节痛. 有麻风家族史,曾误诊为“末梢神经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部位痛、温、触觉障碍,浅表神经粗大,皮损组织液抗酸染色查到大量麻风杆菌而确诊.

  • 依那西普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进展

    作者:张惠丰;肖风丽;杨森

    依那西普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它通过抑制炎性因子TNF-α达到控制炎症阻断病情进展的作用.通过使用依那西普,关节病型银屑病(PsA)患者在关节损害、皮肤损害和生活质量上有了明显改善,它不但安全、有效、副作用小,而且有良好的耐受性.依那西普已成为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的重要药物.本文就依那西普在PsA患者的关节症状、皮损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治疗机制和疗效进行综述.

  • 常见侵袭性真菌疫苗的研究现状

    作者:王立霞

    临床上存在抗肿瘤药物及抗生素滥用现象,使得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疾病发病率升高,研究针时条件致病性真菌敏感的制剂-抗真菌药物及疫苗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临床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疗效不佳.出现较多耐药菌株,同时药物本身的毒副反应使患者无法耐受.因此,抗真菌治疗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这无疑给研发真菌疫苗进行早期预防开辟了一条新的挑战途径.本文对真菌菌体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树突状细胞与真菌疫苗以及含有失活基因的真菌疫苗进行综述.

  • 清热化痰活血法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疗效观察及对血清IL-4,IFN-γ的影响

    作者:张虹亚;许光仓;曹宇;刘涛峰;吴敏;王建锋;孙洪波

    目的 观察清热化痰活血法对痰瘀互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痰瘀互结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用清热化痰活血方,1剂/d,水煎分2次服用,对照组39例口服丹参酮胶囊1g,3次-/d,4周为一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同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4,IFN-γ水平.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49.02%,对照组41.0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IL-4,FN-γ均有不同的变化,IL-4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清热化痰活血法能明显改善痰瘀互结型痤疮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IL-4水平,升高IFN-γ水平.

  • 贵州西部高原5278例紫外线致病知识和防晒方式调查分析

    作者:杨茜;田景玉;杨景;陈艳;魏忠;陈桂英

    目的 了解贵州西部高原地区民众紫外线致病知识的知晓情况、防晒意识和防晒方式,为该地区开展紫外线相关的皮肤病健康教育和制定预防光损性皮肤病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5月对贵州西部高原地区3 363例光曝露人群和1 915例普通民众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农民和驾驶员的平均日晒时间高于其他人群,81.58%的被调查者不能正确回答问卷中的问题,92.61%不知道部分肿瘤发生与紫外线相关,89.18%不知道皮肤老化与过度日晒有关,女性的防晒知识了解较男性多,40.43%日常生活中无任何防晒措施,49.80%认为紫外线所致皮肤损伤不属于疾病范畴.结论 贵州西部高原地区民众对紫外线致病知识知晓率低、防晒意识薄弱、防晒方式单一,对该地区民众进行紫外线相关的健康教育、建立皮肤肿瘤和光损伤性皮肤病的初级预防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2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朱亚刚;张学军;杨森

    目的 检测两个中国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Hailey-Hailey disease,HHD)家系ATP2C1基因的致病性突变.方法 收集两个中国HHD家系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标本,用基因组抽提试剂盒提取外周血DNA,用PCR反应扩增ATP2C1基因的所有外显子编码区及其侧翼序列,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并与10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发现两个新的杂合性突变,包括一个无义突变(p.Q633X)和一个移码突变(c.2164insACAT),这两个突变在家系正常成员和100例正常对照中没有发现.结论 该结果表明这两个ATP2C1基因新突变可能导致中国汉族人HHD的发病,增加了ATP2C1基因突变数据库新的突变位点.

  • 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56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良

    目的 探讨Mohs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6例皮肤恶性肿瘤沿皮损周围行扩大切除术,将切除的边缘组织染色,按Mohs显微描记手术法冰冻切片,观察残余肿瘤细胞情况.结果 56例患者随访1~5年,其中53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美容效果佳,无复发现象,56例中仅复发3例.结论 Mohs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具有损伤小、美容效果好、复发率低和安全性好的优点.

中国皮肤性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