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The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eology 중국피부성병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089
  • 国内刊号: 61-119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彭振辉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1例

    作者: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8岁.面部蓝褐色斑片,巩膜蓝斑,左前臂及背部红斑18年.患者出生后即被发现双侧面部有蓝褐色斑片,巩膜蓝斑,双侧面颊部、左前臂、背部红斑,无自觉症状,未予特殊处理.皮疹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和变多.同时左侧而颊和颈部出现边界不规则状浅白色斑片,因影响美容而就诊.

  • 阴茎巨大鳞状细胞癌1例

    作者: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8岁.阴茎肿物8月余.患者8个月前发现阴茎系带下方有一米粒样肿物,表而粗糙,无疼痛和瘙痒,未予重视.6个月前外地医院以"尖锐湿疣"予25%鬼臼根树脂溶液局部外用,半月后皮损消退;4个月前原皮损附近出现花生粒大肿物,再次外用上述药液肿物溃烂缩小,但末能痊愈,停用药物后肿物继续生长.

  • 先天性皮肤缺陷1例

    作者: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3天.出生时即被发现右足及右小腿凹陷,起大疱.患儿胎龄38w,顺产第1胎,分娩时无外伤史,其母亲孕期无特殊疾病史,无明确用药史.父、母亲身体健康,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及类似患者.体检:T 36.7℃,体重3.4kg,身长51.0cm,发育尚可,吸吮反射正常,哭声低微,四肢关节呈过度屈曲状,肌张力正常.其他系统检查无异常.

  •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合并Kaposi水痘样疹1例

    作者: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6岁.口周脓疱6天,全身泛发红斑、水疱,伴糜烂、结痂及发热4天.6天前患"化脓性上颌窦炎",口周出现一黄豆大松弛性脓疱,4天前面部出现弥漫性红斑、水疱,伴疼痛,皮疹较快累及双侧腋下及腹股沟,半天内累及全身,且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出现多数水疱和松弛性大疱,部分表皮松解剥脱,似烫伤样.

  • 足叶草酯毒素与三氯醋酸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比较

    作者:

    1 临床资料 病例均选自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本院皮肤科及妇科门诊,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防疫司制定的<性病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中尖锐湿疣的诊断标准,不伴有其他皮肤损害,未合并无炎症和出血;无严重内科疾病及内分泌紊乱,女性未怀孕;治疗期间未服用或外用其它任何药物治疗.

  • 脓癣1例

    作者:

    1 临床资料患儿女,6岁,身高113cm,体重18.2Kg.头皮起疹、伴瘙痒48大.1个月前患儿头皮出现一绿豆大红色丘疹,伴瘙痒,搔抓后皮损范闱逐渐扩大,瘙痒加重,出现小脓疱,外院以"湿疹"和"接触性皮炎"予西替利嗪片、维生素C口服,地塞米松5mg、克林霉素0.3g、更昔洛韦0.25g静滴,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外用,无效.

  • 原发性皮肤骨瘤1例

    作者:

    患者男,13岁.出生时发现腹部、下肢皮肤多发性大小不等的扁平结节,质硬,无明显自觉症状.左小腿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层及真皮下层可见板层状不规则排列的分化成熟的骨组织,部分骨小梁周围可见成骨细胞.诊断:皮肤骨瘤.

    关键词: 皮肤骨瘤 原发性
  • 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伴胃穿孔1例

    作者:

    患者女,67岁.全身出现暗红色斑片,伴瘙痒1月,臀部、双侧大腿内侧出现水疱4天,腹胀、腹痛1天.患者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大腿内侧组织病理示:表皮坏死,基底层破坏.X线示右膈下游离气体.腹部肠管未见明显扩张,未见明确气液平面.诊断: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胃穿孔.

  • 新生儿红斑狼疮1例

    作者:

    惠儿女,68天.头面、躯干出疹1月余.临床表现为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样皮损.血清学检查患儿及其母亲抗Ro/SS-A抗体和抗La/SS-B抗体均(5).患儿心电图检查未发现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随访1年,A血清中的抗Ro/SS-A抗体和抗La/SS-B抗体均完全消失,皮损完全消退.

    关键词: 红斑狼疮 新生儿
  • 包涌体性纤维瘤病1例

    作者:

    患儿女,12个月.出生后2个月时左足第2趾背侧出现一高出皮面的肿物,且逐渐增大.入院时左足第2趾中远节交界处背侧可见1半球形和暗红色肿块,表面光滑、皮温正常、质硬,无明显压痛,活动度差,肿块周围皮肤未见明显异常,第2、3趾被动活动未见明显异常.术中切除物组织病理示:左足第2趾包含体性纤维瘤病.术后半年时随访未见复发.

  • 木村病1例

    作者:

    患者女,31岁.10年前发现双侧耳后、上颈部和上臂皮下肿块,无瘙痒和疼痛,逐渐蔓延至腹股沟、腋下、耳前、上眼睑和嘴角下侧等部位.5年前躯干、四肢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伴剧烈瘙痒,无发热、咳嗽等全身不适症状.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及百分比增高.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大量淋巴细胞增生并形成淋巴滤泡,可见淋巴细胞周围胶原硬化,淋巴滤泡周围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未见明显增生的血管.予氨苯砜、抗组胺药等治疗后病情较前改善.

  • 水源性肢端角化病1例

    作者:

    患儿男,5岁.双手足角化性丘疹及斑块近4年.患儿1岁始无明显诱因双手掌及手指和足跖出现角化性丘疹及斑块,接触水数分钟后皮损呈灰白色或乳白色,伴轻微胀痛.口角皮肤常浸渍发白.离水后半小时内皮损恢复原状,症状消失.平素手足多汗,随年龄增长,皮损逐渐扩大.患儿既往体健,无长期服药史,非特应性体质,无手足外伤及毛发、牙齿及甲异常.父母非近亲结婚,无家族史.诊断:水源性肢端角化病.

  • 获得性Blaschko皮炎4例

    作者:

    获得性Blaschko皮炎较罕见.本文报告的4例患者中,男1例,女3例.皮损表现为沿Blaschko线单侧分布的红斑和丘疹,皮损在躯干前外侧部呈"S"形,分布具有特征性,无疼痛和瘙痒.真菌镜检(-),组织病理示海绵水肿性炎症反应.并探讨了获得性Blaschko皮炎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 获得性 Blaschko皮炎
  • 成人丛状血管瘤1例

    作者:

    患者女,23岁.左侧肩及背部不规则红斑、丘疹2年,时有自发性疼痛.皮损组织病理示丛状血管瘤.患者拒绝治疗,现随访中.

    关键词: 血管瘤 丛状
  • 黔西南州1998~2007年新发现麻风542例分析

    作者:

    目的 分析麻风病流行状况,指导麻风防治工作开展.方法 对1998~2007年新发的542例麻风病例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对1998前五年、后五年两段进行对比.结果 平均发现率1.82/10万,早期率47.79%、畸残率21.72%、儿童患病比例5.54%,均达不到国家的要求,前、后五年对比下降趋势不明显.结论 该地区麻风病流行形势仍十分严峻,需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发现病人工作力度,才有可能实现国家麻风病防治规划提出的指标.

    关键词: 麻风 分析
  • 超短波联合矿泉浴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临床观察

    作者:

    目的 探讨超短波联合矿泉浴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将56例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矿泉浴治疗1~2:K/d,30min/次,15次为1个疗程,口服雷公藤多苷20mg,3次/d;治疗组同时采用超短波治疗,1次/d,20min/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在关节症状缓解方面,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5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损消退方面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76.9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短波联合矿泉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安全有效.

  • 羟苯磺酸钙治疗冻疮临床观察

    作者:

    目的 评价羟苯磺酸钙治疗冻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双盲对照试验将入选的162例冻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82例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500mg,3次/d;对照组80例口服复方丹参片3片,3次/d;两组同时外用自制冻疮膏,疗程均为2周,分别于第4d、8d和14d时复诊,观察并记录疗效.结果 试验组用药(62.14±4.31)小时后开始起效,对照组用药(118.26±4.31)小时后开始起效;试验组有效率为89.02%,对照组为60.0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改变.结论 羟苯磺酸钙是治疗冻疮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3例分析

    作者:

    目的 探讨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08年2月本科收治的13例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发病前均有明确的用药史,临床均表现为全身泛发性红斑及小脓疱,伴发热.去除可能的病因并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患儿15天内均痊愈.结论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多由药物引起,特征性表现为发热和泛发性小脓疱,去除诱因和及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的关键.

  • 日光相关性皮肤肿瘤中朗格汉斯细胞数量和形态的观察

    作者:

    目的 探讨朗格汉斯细胞(LC)数量及形态变化与日光相关性皮肤肿瘤发病的关系,以及其与良恶性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皮肤、脂溢性角化病(SK)、角化棘皮瘤(KA)、光线性角化病(AK)、基底细胞癌(BCC)及鳞状细胞癌(SCC)各15份标本中CDla的表达.光镜下观察各标本中LC形态的变化,病理图像分析仪测量各标本单位面积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 与正常皮肤比较,SK皮损中LC的数量略有减少(P>0.05),而KA、AK、BCC和SCC皮损中LC的数量显著减少(P<0.05);SK、KA分别与AK、BCC和SCC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皮损中LC的形态也发生明显变化,且在皮肤恶性肿瘤中变化更为明显.结论 LC数量的减少和功能的降低,促进了皮肤肿瘤的发生,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LC的数量越少,形态变化越明显.紫外线辐射可能在这些皮肤肿瘤LC的数量和形态变化中起重要作用.

  • 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CD28的表达

    作者:

    目的 研究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CD3+T、CD4+T及CD4+T细胞表面CD28的表达,探讨CD4+T细胞活化功能状态在带状疱疹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5例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CD3+T、CD4+T及CD4+T细胞表面CD28的表达,以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并分别与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状疱疹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4+CD28+T细胞的比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不同年龄组和不同病程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4+CD4+T细胞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不同病情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状疱疹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的CD28表达下调,通过影响CD4+T细胞活化,可能参与带状疱疹的发生.

  • 全反式维A酸对A431细胞中BMI-1表达的影响

    作者: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A酸(ATRA)对表皮鳞癌细胞株A431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及干细胞更新因子BMI-1在鳞癌A431细胞系不同分化时期的表达变化,以明确BMI-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分化中的功能.方法 体外培养A431细胞,分别于ATRA作用24h和48h时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状态下细胞周期的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不同时期BMI-1蛋白表达变化;对照组细胞不加药物直接检测.结果 ATRA作用48h后,A431细胞G0/G1分布比例增高,S期及G2期分布降低,且作用24h和48h时BMI-1表达逐渐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RA可抑制鳞癌细胞A431增殖,并影响BMI-1在肿瘤细胞不同增殖状态的表达,说明作为干细胞更新因子BMI-1在维持皮肤鳞状细胞癌增殖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 p73和p53基因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作者:

    目的 研究p73和p53基因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45例SCC、19例Bowen病、1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标本p73和p53蛋白表达.结果 在SCC、Bowen病和正常人皮肤间p73和p53蛋白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在各组样本中,p73与p53表达相关(r=0.343,P<0.05).结论 p53在皮肤SCC中高表达,p73在皮肤SCC中低表达,p73和p53基因在皮肤SC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 神经生长因子在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的检测

    作者:

    目的 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并观察其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探讨NGF在A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80例AD(其中轻度25例、中度30例和重度25例)和6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NGF水平.结果 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中NGF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组与中度和轻度组相比较,及中度与轻度相比,血清中NGF水平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内源性和外源性AD患者血清中NGF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GF水平与A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NGF可能是表明A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 缺氧对HaCaT细胞HIF-1α、GLUT-1表达的影响及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作者:

    目的 探讨缺氧条件下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HIF-1α、GLUT-1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缺氧时间段(0h、12h、24h、36h和48h)HaCaT细胞表达HIF-1α、GLUT-1的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 缺氧条件下,HaCaT细胞表达H1F-1α蛋白的水平明显增加,mRNA水平变化不明显;GLUT-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增加;GLUT-1的蛋白水平变化与HaCaT细胞增殖相关.结论 缺氧条件下,HaGaT细胞表迭HIF-1α、GLUT-1水平增加,且后者与细胞增殖相关,银屑病皮损中可能存在类似现象.

  •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疗效观察

    作者:

    目的 探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1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分别予复方氟米松软膏和丙酸氯倍他索外搽患处,早晚各1次,均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54.29%,有效率为88.58%;对照组分别为35.29%和73.53%.两组痊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P<0.05).结论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疗效好.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NB-UVB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作者: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复方甘草酸苷、NB-UVB及阿昔洛韦联合治疗,对照组仅予阿昔洛韦治疗,两组均在治疗第10天时观察症状及体征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止疱时间(1.2±1.1天)、结痂时间(5.2±1.3天)和止痛时间(2.8±1.5天)明显短于对照组(2.5±1.6天)(7.8±1.5天)和(5.6±3.2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80%和61.0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NB-UVB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疗效高、安全性好.

  • 女性下生殖道解脲脲原体生物群与临床症状相关性初步探讨

    作者:

    目的 探讨女性下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不同生物群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本院性病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Uu临床标本.并登记就诊者的相关症状,以多条带抗原(MB-Ag)基因为靶位设计分群引物进行Uu生物分群检测.结果 共收集132株Uu,其中Parvo生物群占74.24%,T960生物群占25.76%.未检测到Uu混合感染的标本.86例就诊者存在一种或多种临床症状或体征,其中Parvo生物群59例,T960生物群27例,T960生物群感染者更偏向于具有临床症状或体征者(P<0.05).结论 Parvo生物群是女性下生殖道感染Uu中的优势菌群T960生物群更容易引起临床相关症状或体征.

  • 梅毒血清学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作者:

    目的 比较三种用于梅毒检测的实验室诊断方法,选择合适的检测组合方案对孕产妇人群进行梅毒筛查.方法 检测2 075份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检测为阴性的孕产妇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方法复检,复检为阳性的标本再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证.结果 TRUST法检测梅毒漏栓率为1.20%(25/2075),TP-ELISA方法复检有30例阳性,经TPPA确证25份为梅毒,TP-ELISA法假阳性率为0.24%(5/2075).结论 用TP-ELISA方法和TRUST方法同时筛查孕产妇梅毒,阳性标本再用TPPA方法确证,是提高梅毒检出率比较好的组合方案.

    关键词: 梅毒 TRUST Tp-ELISA TPPA
  • TGF-α和P63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检测

    作者: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P63在尖锐湿疣(C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PCR技术对34例男性CA组织进行检测;将HPV6/11型感染的CA组织和正常包皮组织15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 CA标本中26例HPV 6/11型感染,阳性率为76.47%;CA组织中TGF-α和P63阳性表达率均为92.31%.TGF-α和P63的表达强度在CA和正常包皮组织中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TGF-α和P63间有相关性(rs=0.003,P<0.01).结论 CA感染中以HPV6/11型占多数,TGF-α和P63在CA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 STD门诊就诊者599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

    目的 探讨性病门诊就诊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对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 对599例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并进行9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 238例检测出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为39.73%,其中UU阳性190(31.72%)例,MH阳性10(1.67%)例,UU合并MH阳性38(6.34%)例.UU对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较为敏感;MH及UU合并MH均对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较为敏感.结论 宁波地区性病门诊就诊者泌尿生殖道感染以UU为主,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是治疗宁波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首选药物.

  • HIV感染/AIDS 105例临床及治疗分析

    作者:

    目的 观察HIV感染者及AIDS病例的传播途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为本地区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本中心2000年12月~2008年12月确认的105例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05例中HIV感染者17例,AIDS患者88例.84例有单采血浆史(均为90年代),14例有输血史,1例有吸毒史,1例有性乱史,1例有母婴传播史,4例夫妻间传播.63例合并丙肝,1例合并肺结核,1例合并淋巴结核.约30%病人有发热、消瘦、乏力、食欲减退、咳嗽、气急、腹泻、发绀和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死亡19例,现存活86例.累计抗病毒治疗者65例,死亡7例,因副作用退出治疗2例,现治疗56例,明显好转者55例,治疗失败1例,平均CD4计数由治疗前的156/mm3增至493/mm3.结论 山东成武县艾滋病感染以单采血浆为主,经过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 5-羟色胺/褪黑素能系统对MC和AMMC的作用机制

    作者:

    白癜风患者皮损在色素恢复过程中,白斑边缘正常表皮基底层黑素细胞和毛囊外毛根鞘无活性黑素细胞(AMMC)是白癜风患者皮损色素恢复的两个途径.AMMC可被某些特定因子激活、增殖和游走,并产生黑素,可能是黑素千细胞.5-羟色胺/褪黑素能系统(5-HTs/MTs)对黑素细胞(MC)和AMMC的增殖和凋亡产生作用;5-羟色胺(5-HT)抑制黑素生成,黑素细胞内生成褪黑(激)素(MT)可能是黑素的内在调节剂,因而探讨5-HTs/MTs信号转导途径对AMMC的作用机制,可进一步揭示白癜风的发病机理,对开发新的5-HT类药物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 Ⅱ型麻风反应误诊误治1例

    作者:

    报告1例误诊长达2年的瘤型麻风合并Ⅱ型麻风反应病例.患者女,32岁.面部和四肢反复出现痛性红斑、结节,伴有发热、左前臂疼痛2年.曾诊断为变应性血管炎和结节性血管炎,口服甲泼尼龙片和10%碘化钾溶液后好转,停用后病情反跳.体检:T 38.2℃,双侧眉毛全部脱落.左侧前臂屈侧正中部压痛明显,伸侧温度觉丧失.面部、双上肢和双下肢对称分布多发新旧不一的水肿性红斑、结节,压痛明显.诊断:瘤型麻风,Ⅱ型麻风反应.

  • 女性痤疮患者黄体期性激素水平与中医证型关系研究

    作者:

    目的 探讨性激素水平与不同年龄段、不同中医分型女性痤疮患者的关系.方法 118例女性痤疮分为青春期组(16~20岁)和青春期后组(21~45岁),根据中医理论分为肺胃积热型、脾胃湿热型、肝郁化火型和阴虚火旺型.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催乳素(PRL)、孕酮(P)、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并以30例正常女性为对照.结果 青春期女性痤疮患者FSH,LH,T/E2增高,E2水平降低;青春期后女性T/E2,PRL增高,E2降低.青春期女性表现以肺胃积热型为主,FSH,LH水平升高,E2降低;青春期后女性以肺胃积热型、脾胃湿热型和肝郁化火型为主,其中肺胃积热型E2水平降低,脾胃湿热型T,T/E2明显增高,肝郁化火型PRL明显升高.结论 青春期和青春期后女性痤疮患者,以及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在黄体期性激素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 云南玉溪麻风流行地区600名村民麻风知识知晓率、态度和行为调查

    作者:

    目的 了解云南玉溪流行地区村民对麻风知识知晓情况,对麻风的行为及态度.方法 从麻风流行较重的县(区)以抽签法随机抽取麻风疫村及非疫村各3个,对抽取的调查点以随机入户法抽取18岁以上的大众人群各1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包括调查对象对麻风的认知、行为及态度.结果 村民对麻风的病因、传染性、症状和治疗等知晓率偏低,相当比例的村民对麻风病人存在恐惧与歧视.结论 麻风流行地区村民对麻风防治知识普遍欠缺,对麻风患者仍存在偏见,今后需加强对大众的麻风健康教育.

  • 家族性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遗传学分析

    作者:

    目的 探讨家族性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FPCA)与染色体1q21.3-24.2和5p13.1-q11.2的连锁关系.方法 在染色体1q21.3-24.2和5p13.1-q11.2处选取16个微卫星标记位点,用Linkage软件计算各位点连锁概率.结果 所有位点连锁分析所得的LOD值均<-2,排除了连锁关系.结论 该家系的易感基因不在染色体1q21.3-24.2和5p13.1-q11.2区域,FPCA存在遗传异质性.

  • 太田痣临床分析及其中青少年患者社交心理调查分析

    作者:

    目的 了解太田痣患者在性别、发病时间、临床轻重程度等方面的特征,并了解该病对青少年患者社交心理的影响.方法 总结553例太田痣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性别、发病时间、临床分型、皮损颜色等方面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对其中299例13~25岁青少年患者进行社会交往倾向及苦恼感受的评估.结果 太田痣发病男女性别之比为1:2.31;先天发病占54.25%,后天发病出现儿童早期及青少年期两个发病高峰;以Ⅱ、Ⅲ型多见,Ⅳ型少;皮损颜色可有褐色、青灰、黑褐、蓝紫色的变化;患者的焦虑分量表分、回避分量表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其中女性各项得分明显高于男性.结论 太田痣在性别、发病时间、临床轻重分型上具有分布特征,太田痣影响了患者的社交心理,使其具有回避社会交往的倾向及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

  • "护肤品咨询医师"——一种新职业?

    作者:

    护肤品市场飞速发展,品种纷杂,消费者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随之而来的,可能会出现一种"护肤品咨询医师"的职业.本文主要探索了"护肤品咨询医师"出现的可能性和意义,及其应该具备的素质,希望终能通过"护肤品咨询医师"的有效工作,打破护肤品和消费者之间的隔阂,使消费者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护肤品.

    关键词: 护肤品 咨询
中国皮肤性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