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The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eology 중국피부성병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089
  • 国内刊号: 61-119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彭振辉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多发性硬下疳1例

    作者:陈虎根;殷榴娣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半月前包皮出现2个浅溃疡,无疼痛和瘙痒,自行外搽药膏(药名不祥),无效,且溃疡逐渐增多和扩大.近几天来皮损伴有轻度瘙痒,但无疼痛.1月前有多次非婚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史.既往无包皮溃疡和尿痛等病史.体检:左腹股沟皮下可扪及2个蚕豆大的淋巴结,活动,无压痛,表面皮肤颜色正常.

  • 小汗腺汗孔瘤1例

    作者:孟慧敏;王琳;刘宏杰;郭在培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右足底红色结节30年.30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右足底部出现一黄豆大红色丘疹,无疼痛和瘙痒,不影响走路,未予重视.凶皮损逐渐增大,受外伤后易出血,遂米本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类似病史.体检:系统检杏未见异常.

  • 糖皮质激素局部闭封致皮肤色素减退4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黄海艳;臧东杰;杜娟;张建中

    1 临床资料例1女,56岁.因右手腕部疼痛,以"腱鞘炎"予醋酸曲安奈德1mL混合2%利多卡因1mL局部封闭注射,每2周1次,共治疗3次,治疗后3个月发现右腕部白斑.皮肤科情况:右手腕屈侧可见一椭圆型淡白斑,界欠清,局部未见红斑、萎缩和鳞屑,Wood灯下白斑明显增强.

  • Ⅱ期神经梅毒伴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作者:郭秀颖;朱坤;朴永德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9岁.1个半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后枕部持续性钝痛,伴乏力,全身皮肤散在分布米粒至蚕豆大脓疮及褐色痂皮,阴茎水肿.口服止痛药(具体不详),无效.两次行头颅磁共振检查均未见异常.本科门诊以"贫血原因待查"收入院.发病前1年有冶游史.

  • 线状白甲1例

    作者:张燕飞;冯义国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双手十指指甲出现横向白色条纹1月.1月前无明显原因患者双手十指指甲出现横向白色条纹,无自觉症状.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及外伤史.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双手十指指甲可见横向的白色条纹.

  • Merkel细胞癌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杨敏;曹毅;陶茂灿;朱金土;徐少俊;高寿松

    目的 探讨Merkel细胞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本科诊治的1例Merkel细胞癌病例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瘤细胞核分裂像多,瘤细胞呈弥漫分布或巢索状排列.免疫组化标记显示:CK,Syn和cgA阳性.术后1周时发现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结论 Merkel细胞癌是一种较为罕见、且进展极快的皮肤肿瘤.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包括免疫组化方法,予以综合治疗后仍有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倾向,预后较差.

  • 姐弟三人同患疣状表皮发育不良伴癌前病变

    作者:于英瑶;夏莉;张小鸣;马爱玲

    该3例患者为姐弟关系,自幼面、颈、双手背均出现扁平疣状损害,且近2年来额部均出现油腻性疣状增生物或脂溢性角化样皮损,组织病理符合疣状表皮发育不良(EV)伴发皮肤癌前病变.诊断: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癌前病变.予多次冷冻治疗后皮损基本变平.

  •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田华;王晓彦;乌日娜

    患者男,73岁.左侧臀部及右足底部出现多发性红色皮下结节及斑块,伴发热.曾被误诊为"血管炎"及"结节性脂膜炎".皮损组织病理示:肿瘤浸润皮下脂肪组织,真皮深层及皮下脂肪层小叶间隔及小叶内大量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呈团块状,见散在异型淋巴细胞.免疫组化示:CD3(+),CD45RO(+),CD30(+),CD8(+),CD20(-)和CD4(-).患者于化疗半月后因继发严重肺部感染而死亡.诊断: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本文对本病进行相关的文献复习.

  • 色素性痒疹2例

    作者:李薇薇;涂平

    报告2例色素性痒疹.例1女,17岁.躯干出现皮疹伴瘙痒3月.例2男,23岁.胸背部出现皮疹伴瘙瘁5年余.该2例患者皮损均表现为胸背部片状或网状红斑、丘疹及斑丘疹,瘙痒剧烈,皮疹反复发生,愈后遗留有明显的褐色网状色素沉着斑,皮损组织病理示色素性痒疹,用美满霉素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 痒疹 色素性
  • 环状弹性纤维溶解性巨细胞肉芽肿1例

    作者:姜桂仙;高炳爱;李理;崔炳南

    患者女,54岁.额头、颈部、双手背部环状皮损半年余.皮肤科情况:额头、颈部、双手背部,可见数个环状皮损连结成片,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大者直径约3cm,小者黄豆大小,色淡红,边界较清晰、略隆起、呈堤坝状、无脱屑.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可见弹性纤维变性、碎裂,并可见巨噬细胞吞噬变性弹性纤维现象.诊断:环状弹性纤维溶解性巨细胞肉芽肿.

  •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

    作者:张国强;王文氢;康瑞花;王曙霞;王正想;高顺强

    目的 观察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单盲随机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试验.治疗组采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每晚外用1次;对照组采用他扎罗汀乳膏,每晚外用1次,连续应用56天.结果 治疗后,两组皮损数目均减少.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0.56%和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剐为13.89%和2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甲真菌病、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黄远忠;董正蓉;林伯盛;马丹晓

    目的 探讨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甲真菌痛、口腔念珠菌病的情况及特点.方法 观察176例SLE患者的甲真菌病及口腔念珠菌病的危险因素及其致病真菌构成情况.结果 176例SLE患者中,104例合并真菌感染.甲真菌病61例(34.66%),口腔念珠菌病69例(39.20%),其中二者同时发生26例(14.77%).甲真菌病的主要病原体为红色毛癣菌,临床类型主要为远端侧位甲下型(52.46%).口腔念殊菌病主要病原体为白念珠菌.甲真菌病的患病率随着SLE病程延长而增加.口腔念珠菌病的患病率受泼尼松每日用量、接受甲强龙冲击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的影响.使用免疫抑制剂及病情严重程度对二者的发生均有影响.结论 SLE易发生甲真菌病和口腔念珠菌病,要早期检查并关注存在危险因素患者的甲及口腔黏膜变化.

  • 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吡美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临床观察

    作者:吴一菲;曹萍;薛琴;王晓川;王支琼;杜鹏

    目的 评价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吡美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5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50例,308nm准分子激光(2坎/周)联合吡美莫司软膏(2次/d)治疗,疗程12周.对照1组50例,单纯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用法同上.对照2组50例,单纯予吡美莫司软膏治疗,用法同上.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8.00%,对照1组为70.00%,对照2组为42.00%.治疗组和对照1组及对照2组比较,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皮损位于面颈部、躯干和四肢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组肢端皮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吡美莫司软膏治疗位于面颈部、躯干和四肢的白癜风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角层下脓疱病3例及文献分析

    作者:范星;杨森;林达;崔勇;张鹏;殷冠普;李卉;王再兴;张学军

    目的 探讨中国人角层下脓疱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收集的3例角层下脓疱病患者的临床表型进行详细报道,并将结果与近年来国内发表的10例中国人角层下脓疱病患者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总结角层下脓疱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13例患者中,男3例,女10例,平均发病年龄(34.9±18.8)岁,平均病程5年,多在中年发病,病程慢性;无明显相关的伴发疾病,大部分患者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及疼痛症状,少数患者在病程中伴有发热;皮损表现有泛发性和局限性,但不侵犯头面部与黏膜部位,皮疹表现无显著差异性;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角层下脓疱,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及脓疱疱液细菌培养阴性;治疗手段有多种,总体预后良好.结论 角层下脓疱病多发生于中年女性,易误诊,可能与感染因素有关,皮损多分布于躯干及皱褶部位;具有典型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免疫病理检查及脓疱疱液细菌培养阴性;多种治疗手段均可获得缓解,光疗法为目前使用较多的新疗法.

    关键词: 角层下脓疱病
  • 细胞周期蛋白A,p21WAF1及C-myc在皮肤瘢痕及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郭瑞珍;周开梅;吴晓媚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A),p21WAF1和C-myc在病理性皮肤瘢痕和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正常皮肤、皮肤瘢痕和瘢痕癌中CyclinA,p21WAF1和C-myc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CyclinA mRNA,p21WAF1 mRNA的表达,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yclinA,p21WAF1及其mRNA在瘢痕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与正常皮肤组及皮肤瘢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在正常皮肤组与瘢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yc蛋白在正常皮肤、皮肤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弱阳性、阳性和强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瘢痕癌中CyclinA与CyclinA mRNA;Cy-clinA与p21WAF1,C-myc;CyclinA mRNA与p21WAF1 mR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 CyclinA,C-myc的高表达与皮肤瘢痕癌的发生有相关性,这两种因子在瘢痕癌的发生中发挥协同作用;C-myc蛋白的表达可作为皮肤瘢痕癌变早期诊断的一个指标.p21WAF1在瘢痕癌中高表达的意义尚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 银屑病皮损及正常人皮肤中Akt1,Akt2和Akt3的表达

    作者:蔓小红;张晓艳;李红艳;徐波;唐娟;陈扬鑫;潘琳

    目的 探讨Akt三种亚型Akt1,Akt2和Akt3的表达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寻常性银屑病皮损及15例正常皮肤中Akt1,Akt2和Akt3的表达,并利用计算机图像采集与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平均光密度测定.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人表皮相比,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Akt1(0.2170±0.0144)和Akt2(0.2157±0.015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kt3(0.2990±0.0165)的表达却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寻常性银屑病皮损内Akt活性的升高可能与Akt3的表达增强有关.

    关键词: AKT1 Akt2 AKT3 银屑病
  • p53抑制剂PFT-α对阿霉素诱导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兴洪;刘彦群;魏志平;田美华

    目的 探讨p53抑制剂PFT-α对阿霉素诱导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通过比色分析测定吸光度(OD)值,检测0,4,8,12mg/L PFT-α和阿霉素给药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阿霉素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先给予8,12mg/L PFT-α处理细胞,然后给予阿霉素,与对照组比较,PFT-α升高OD值(P<0.05),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结论 先行给予适当剂量PFT-α处理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能一定程度减轻阿霉素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损伤,表现出对阿霉素致凋亡的保护作用.

  • 姜黄素对IL-17诱导的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株CCL20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正生;彭振辉;李晓莉;宋健文;任建文;尧志建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IL-17诱导的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株)CCL20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IL-17刺激HaCaT细胞,并加入不同浓度的姜黄素(2.5μmol/L,5μmol/L,10μmol/L)共培养24h.提取总RNA并收集细胞上清液,分别进行荧光定量PCR和ELISA实验,从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两方面观察姜黄素对CCL20表达的影响.结果 IL-17能够有效地诱导HaCaT细胞CCL20的表达.加入姜黄素共培养后,CCL20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 姜黄素对IL-17诱导的HaCaT细胞CCL20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为其对银屑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微量稀释法检测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

    作者:蔡晴;李珊山;宋洋;沈永年;吕桂霞;陈伟;刘维达

    目的 用液基微量稀释法观察双相真菌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方法 将54株申克孢子丝菌临床株于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连续传代获得酵母相,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微量稀释法M27-A2检测菌株酵母相对碘化钾、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的体外敏感性,并观察碘化钾对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质控株为克柔念珠菌ATCC6258.结果 碘化钾体外无抑菌作用;氟康唑小抑菌浓度(MIC)几何均数大于64μg/mL;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MIC几何均数分别为0.98μg/mL和0.17μg/mL.伊曲康唑及特比萘芬的MIC值分别高于伊曲康唑+碘化钾及特比萘芬+碘化钾(P均<0.05).来源皮肤固定型的菌株与来源皮肤淋巴管型菌株相比MI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的M27-A2方法适用于检测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体外敏感性;酵母相时碘化钾对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体外抑菌作用有一定的加强效应.

  • 盐酸小檗碱联合抗真菌药物对红色毛癣菌的体外药敏实验

    作者:佟盼琢;王冰心;冯琴;杨晓亮;杨云;谢红霞

    目的 观察盐酸小檗碱联合不同浓度抗真菌药物对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颁布的M38-A2方案和相关文献对临床分离的30株红色毛癣菌进行体外药敏实验.其中盐酸小檗碱的MIC值定义为与生长对照相比,肉眼观察出现80%生长抑制的低药物浓度.采用分数抑菌浓度(FIC)评定两药联合效果.FIC≤0.5,两药为协同作用;0.54,两药为拮抗作用.结果 盐酸小檗碱和不同浓度伊曲康唑联合.主要为无关作用.盐酸小檗碱和不同浓度特比奈芬、伏立康唑联合,均为拮抗作用.16.0μg/mL氟康唑组与盐酸小檗碱联合时FIC≤0.5所占比例为83.33%,协同作用强;2.0~8.0μg/mL卡泊芬净组与盐酸小檗碱联合时,FIC≤0.5所占比例高,均为63.33%,协同作用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盐酸小檗碱与高浓度氟康唑、卡泊芬净联合,体外对红色毛癣菌有较强的协同作用.

  •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在鳞状细胞癌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建军;张晓鸣;张军;翟学锋;尚元元

    目的 检测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中的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receptor.GRPR)探讨其与SCC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皮肤组织及46例不同分化程度SCC中GRPR的表达.结果 SCC组中33例(71.74%)阳性表达,正常皮肤组织中3例(30.00%)阳性表达,两组间GRPR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高、中、低分化组中阳性表达分别为14例(70.00%)、9例(75.00%)、10例(71.43%),不同分化程度SCC组间GRPR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6).结论 GRPR在SCC及正常皮肤中均有表达,但在SCC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皮肤,其表达与SCC的侵袭性无相关性.

  • T-钙黏蛋白对黑素瘤侵袭力的影响

    作者:陆海涛;孙立新;陆洁;李雪飞;段昕所

    目的 探讨T-钙黏蛋白(T-cadherin)对黑素瘤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黑素瘤细胞株B16F10,将pEGFP-N1空载体和构建的pEGFP-N1-T-cadherin转染B16F10细胞,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T-cadherin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应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测定转染T-cadherin后肿瘤细胞的侵袭力.结果 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表明,细胞可转录和表达T-cadherin;转染T-cadherin组穿过transwell小室膜的细胞数目(2.20±0.49)明显少于未转染组(16.80±1.39)和转染pEGFP-Nl空载体组(15.00±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染组与转染pEGPF-N1空载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T法结果显示,转染T-cadherin组穿过小室膜细胞的吸光度(OD)值(0.124±0.003)明显低于未转染组(0.263±0.006)和转染pEGFP-N1空载体组(0.247±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染组与转染pEGFP-N1空载体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adherin对黑素瘤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有抑制作用.

  •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特应性皮炎患者PBMC中TARC与CCR4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艳;李嘉彦;林路洋;周欣;罗育武;龚业青;李润祥;张三泉;黄振明;刘玉梅;朱慧兰

    目的 检测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前后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胸腺和活化调节的趋化因子(TARC)与其相应受体CCR4的表达,以探讨其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5例AD患者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前后血清中TARC水平;同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CCR4的表达.结果 与治疗前(1169.1±106.5pg/mL)相比,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后AD患者血清TARC(810.1±77.6pg/mL)显著降低(P<0.01);与治疗前(60.1±2.4)%相比,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后AD患者外周血CCR4表达水平(54.6±2.2)%显著降低(P<0.01).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可能通过降低TARC与CCR4,从而减少Th2细胞的募集、活化而发挥其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

  • 一清胶囊联合盐酸多西环素胶囊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作者:王宝庭

    目的 评价一清胶囊联合盐酸多西环素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34例,予盐酸多西环素胶囊100mg饭后服,2次/d,一清胶囊饭后口服2粒,3次d,共21天;多西环素组34例,单纯口服多西环素;一清胶囊组32例,单纯口服一清胶囊,用法和用量均同联合治疗组.结果 治疗结束后,联合治疗组、多西环素组及一清胶囊组的痊愈率分别为52.90%,35.30%和31.25%,有效率分别为94.10%,61.80%和59.38%.多西环素组及一清胶囊组的有效率均低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西环素组与一清胶囊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一清胶囊联合盐酸多西环素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有效,不良反应少.

  • 青鹏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华;李桂双;龙剑文;皮先明;王玉英

    目的 观察青鹏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128例(亚急性湿疹35例,慢性湿疹28例,神经性皮炎35例和脂溢性皮炎30例),对照组121例(亚急性湿疹32例,慢性湿疹28例,神经性皮炎30例和脂溢性皮炎31例).治疗组予青鹏软膏外搽患处,并轻揉片刻,3次/d,疗程2周;对照组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每日早、晚各1次外搽,疗程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后的症状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66.67%)与对照组(68.64%)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连续用药2周后的疗效明显优于用药1周后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出现特殊不适.结论 青鹏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疗效满意.适当延长用药时间可提高疗效.

  • 性伴告知在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中的价值

    作者:周跃群

    目的 观察性伴告知在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中的价值.方法 将59例入选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28例,予氟康唑片口服加克霉唑外用治疗,同时实施性伴告知,即通知其性伴前来就诊;对照组31例,只予上述药物治疗.结果 干预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复发率分别为7.14%和10.71%,而对照组分别为29.03%和41.94%,干预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伴告知可以及时发现患病性伴并对其进行治疗,对降低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复发率有重要作用.

  • 二期环状梅毒疹1例

    作者:王小珍;李文海;贾军;刘政邑;张建中

    患者男,50岁.鼻端、颈部、包皮、龟头和阴囊,出现红色皮疹,伴疼痛2月.皮肤科情况:鼻端环形水肿红斑,颈部单个红色丘疹;包皮、龟头和阴囊散在分布数个环状水肿性红斑.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均(+).诊断:二期梅毒.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注,1次/周,3用后皮疹消退.疼痛和瘙痒症状消失.

    关键词: 环状红斑 疼痛 梅毒
  • 黑素细胞功能相关性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作者:邵丽芳;赵广

    色素性皮肤病与黑素细胞的发育、分化、增殖及活性密切相关.表皮细胞产生自分泌及旁分泌的细胞因子网络对黑素细胞的功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干细胞因子、内皮素、白细胞介素-1对黑素细胞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上述细胞因子在色素性皮肤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色素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黑素细胞 细胞因子
  • 系统性硬皮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杨;邓丹琪

    系统性硬皮病(SSc)是一种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临床上以皮肤增厚和内脏组织进行性纤维化为特征,常表现为雷诺现象、肺动脉高压、肺组织纤维化及多器官受累.SSc的治疗以免疫抑制剂为基础.随着各相关学科的发展,新型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和干细胞移植等相继用于治疗SSc,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且对SSc的治疗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本文就近年来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系统性硬皮病 治疗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例

    作者:梅莉红;干慧慧;曾义斌;王红枫;权哲;方芳;翁孟武

    患者男,71岁.反复午后发热1个月,胸腔积液收入呼吸科.入院后查抗结核抗体:弱阳性;ANA(+);血常规示贫血及白细胞减少.以结核性胸膜炎予抗结核治疗3周无明显好转,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后病情缓解.患者继续抗结核治疗4月后皮疹加重.查ANA 1:3 200(+),Histone抗体(+);dsDNA-IgG 194.8IU/mL,结合患者关节炎、皮疹、胸膜炎及贫血等病史,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予口服强的松15mg 1次/d,羟氯喹100mg 2次/d,症状缓解,随访半年病情稳定.

  • 苦地湿敷剂治疗小鼠浅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明亮;陈冲;伍晓明;李谢祺;隋京利;赖梅生

    目的 建立小鼠Ⅱ度烧伤模型,观察苦地湿敷剂(KDSFJ)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80℃恒温水烫小鼠皮肤3s,制作60只Ⅱ度烧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将其分成A,B,C三组,A组用KDSFJ,B组用硼酸外喷伤口,均为2次/d,C组不做任何处理.每天下午用药前肉眼观察皮损变化,并记录创面结痂、脱痂和愈合时间,于第1,4,8,12和19天时用Nagelschmidt法测量创面或疤痕面积.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3种方法对鼠烧伤面积的影响趋势不相同,A组皮损面积呈直线下降趋势,B和C组在治疗第4天时皮损面积达到顶峰,后面积不断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三组间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造模后第19天,三组小鼠皮损疤痕面积比较,A组疤痕面积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A组愈合时间短,第12天时,所有病例均愈合.结论 KDSFJ能快速控制烧伤导致的炎症反应,控制炎症扩散,减少愈合时疤痕的形成,缩短愈合时间,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急性痘疮样糠疹合并结节性血管炎1例

    作者:雷微;陈永艳;袁伟;黄洋

    患者女,26岁.全身丘疹3月,四肢结节伴疼痛10天.皮损为圆形丘疹,表面有鳞屑覆盖,周围绕以红晕,以四肢明显,部分丘疹中心萎缩凹陷;左前臂、双小腿伸侧散在红色皮下结节,有压痛感.组织病理示:①小腿丘疹:表皮内见基底细胞灶性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可见血管外红细胞.②小腿结节:皮下脂肪组织内见一大血管破坏,周围脂肪小叶弥漫性炎细胞浸润.诊断:急性痘疮样糠疹合并结节性血管炎.

  • 中医皮肤科学简史

    作者:马慧群;马振友;张建中

    目的 了解中医皮肤科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中国皮肤科学和世界皮肤科学的贡献.方法 通过简要回顾其发展历史,汇总了中医皮肤科学各个发展阶段的若干重要史实.结果 中国中医皮肤科学有文字记载的可上溯到公元前200年,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中医皮肤科学理论和实践日臻完善,中医皮肤科医师精英辈出,成就辉煌.结论 中国中医皮肤科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我国人民的皮肤健康事业和世界皮肤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皮肤科学 历史 中国
中国皮肤性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