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The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eology 중국피부성병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089
  • 国内刊号: 61-119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彭振辉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弹性纤维性假黄瘤1例

    作者:常冬青;王文岭;李丽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9岁.颈部、双侧腋部多发黄色半球形丘疹40年.40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侧腋部皮肤出现黄色丘疹,表面光滑,无不适,自行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无效.

  • 伴剧烈瘙痒的二期梅毒湿丘疹及扁平疣1例

    作者:任虎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6岁.阴囊出现红斑丘疹,伴瘙痒40天.40天前无明显诱因阴囊出现豌豆大小丘疹,伴剧烈瘙痒.外院以"阴囊湿疹"予外搽派瑞松软膏,未见缓解,皮疹增大,增多,阴茎及会阴部也有类似皮损.

  • 淋菌性尿道炎伴尿道旁腺穿孔1例

    作者:刘随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4岁.尿频、尿痛、尿道口溢脓7天.7天前不洁性接触后出现尿频、尿痛、尿道口溢黄白色脓,以晨间为重.未予治疗,尿痛加剧,后尿道口外下方出现一小孔,内有黄白色脓液溢出,无发热及关节痛.遂至本科就诊.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 胸腺肽静滴致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王乖娟;荆鲁华;李美丽;解放军第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5岁.以慢性荨麻疹于2008年2月5日收入本科.既往体健,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透均正常.入院后静滴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口服皿治林,穴位注射胎盘脂多糖,共治疗12天,全身未再出现新发皮疹,但偶感瘙痒.

  • 无花果叶致急性光毒性接触性皮炎1例

    作者:胡志帮;张莉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15岁.面部、双手及足部水肿性红斑、水疱,伴瘙痒3天.3天前患者用无花果叶煎水洗澡治疗皮肤瘙痒,浴后晒太阳近2h,当晚面部、双手及足部皮肤出现红斑,伴瘙痒,继之肿胀.出现水疱,瘙痒加剧.既往无光感性过敏及药物过敏史.

  •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86例临床分析

    作者:波丽西

    1 临床资料 86例均为本科2002年9月~2007年9月诊治的患者,符合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断标准[1].男24例,女62例,男女之比为1∶2.6;年龄3~65岁,其中3~15岁者9例,15~40岁者48例,40~67岁者29例;文化程度小学12例,初中35例,高中24例,高中以上15例;居住地:城市36例,农村50例;自购药物32例,私人诊所就医28例,社区诊所11例,非皮肤科8例,皮肤科7例;用药种类包括氟轻松霜、派瑞松霜、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丙酸倍氯米松霜、复方酮康唑霜、氯氟舒松霜,用药时间4周~2年,平均6月,其中32例交替使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

  • 汞致系统性接触性皮炎1例

    作者:丛林;王文岭;常冬青;杨蓉娅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5岁.四肢、躯干红斑、脓疱伴瘙痒3天.4大前患者清扫破碎体温计时接触到散落于地面的水银.3天前双侧胭窝出现潮红斑片,且红斑上出现针尖大脓疱,瘙痒明显.

  • 窝状角质松解症1例

    作者:杨闰平;刘元林;李晓鹏;夏丽真

    患儿男,9岁.双足趾腹侧、跖部受压部位呈圆形或环状皮剥蚀,窝状凹陷,直径1~5mm,界清,周围无红晕,基底部浸渍发白,质软.诊断为窝状角质松解症.

    关键词: 窝状角质松解症
  • 孤立性肥大细胞瘤1例

    作者:王松;陈柳青

    患儿女,1岁8个月.背部皮疹20个月,伴瘙痒8个月.出生时背部即有黄豆大小淡褐色扁平丘疹,逐渐增大,偶有发红或呈水疱样,约1小时后可恢复原样.Darier征(+).结合组织病理可确诊.

  • 爆炸粉粒沉着症1例

    作者:李美;申小平;陆洪光

    报告1例爆炸粉粒沉着症.患者男,34岁,矿工.爆矿粉尘爆炸后头面、颈部异物沉着8个月.表现为头面、颈部黑、蓝色碎渣物嵌入皮内,形成色素性斑点.该病治疗上早期新鲜创面的彻底清创、湿润暴露疗法及反清创是关键,可减少色素斑形成.

    关键词: 爆炸粉粒沉着症
  • 毛发红糠疹3例

    作者:丁杨峰;易雪梅;章伟;宋宁静

    毛发红糠疹是一种特发性丘疹鳞屑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与银屑病极其相似.该3例毛发红糠疹,首诊均为银屑病,通过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毛发红糠疹,阿维A治疗均取得显著疗效.

  • 儿童重症药疹24例临床分析

    作者:罗婧莹;黄熙;刘群英;陈德华

    目的 了解儿童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本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诊治的24例儿童重症药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10例,女14例,致敏药物以抗生素类居首位,其次为解热镇痛药及抗癫痫药,所有患儿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均痊愈.结论 儿童重症药疹预后较好.

    关键词: 儿童 重症药疹 分析
  • 多菌型麻风14例临床分析

    作者:竺璐;沈云良;徐新美;潘晓涛

    目的 分析多菌型麻风(MB)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 对2007年新发的14例MB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体征、组织切刮涂片、病理活检、抗酸染色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新发麻风病例中,MB占70%,细菌指数平均为3.9,病理活检均有表皮下无浸润带,大量泡沫细胞,巨噬细胞肉芽肿,抗酸杆菌平均4.6+.结论 14例MB均有典型的症状体征、病理特征、抗酸染色强阳性.新发PB虽占总患病数少,可能与症状不典型有关,提示寻求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十分重要.

  • 三种慢性变应性皮肤病患者食物不耐受结果分析

    作者:曹永艳;程良玉;周小勇;李东升;董碧麟;马玲

    目的 比较慢性湿疹、异位性皮炎及慢性荨麻疹患者对14种食物的不耐受情况.方法 ELISA法检测3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并进行等级判定以区分食物不耐受的程度.结果 3组患者食物不耐受发病率和严重不耐受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异位性皮炎患者食物严重不耐受的发病率高,达62.5%;三组患者对鸡蛋和牛奶的发病率高,且不耐受的程度严重,而异住性皮炎患者对鸡蛋和牛奶严重不耐受的发病率又显著高于另外两组患者;三组患者食物严重不耐受的发病均主要分布在婴幼儿组和青少年组,但异位性皮炎患者食物不耐受的发病年龄和异位性皮炎自身的发病年龄分布一致.结论 食物不耐受和异位性皮炎的关系较为密切,提示食物不耐受在异位性皮炎的发病中可能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但其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 荨麻疹性血管炎15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作者:李晓霞;王合;王德辉;王官清

    目的 探讨荨麻疹性血管炎(UV)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特征.方法 分析15例UV患者的皮疹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 男7例,女8例,男:女=1∶1.14.平均年龄37.4岁,平均病程14.2月.皮疹以水肿性红斑(73.3%)和风团(60.O%)多见,全身不对称分布,伴瘙痒或疼痛.实验室检查异常以ESR加快(55.6%)和CRP升高(40.0%)多见,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和低补体血症者仅26.7%.组织病理显示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真皮浅层小静脉炎.结论 UV是一种真皮浅层小静脉炎,但可累及皮下组织小动脉.

    关键词: 血管炎 荨麻疹
  • 小剂量泼尼松联合异维A胶丸治疗聚合型痤疮临床观察

    作者:戴向农;黄振明;叶兴东;林玲;刘玉梅;朱慧兰

    目的 探讨小剂量泼尼松联合异维A胶丸治疗中重度囊肿性痤疮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研究,入选患者78例,随机分为3组,C组予异维A胶丸0.5~1.0mg/(kg·d)和罗红霉素分散片300mg/d口服,A组在C组基础上同时予泼尼松20mg晨服,3周后泼尼松减为隔日晨服;B组在C组基础上口服吲哚美辛25mg 3次d,共5天,间隔5天重复使用,疗程均为6周.结果 A,B,C三组痊愈率分别为74.07%,38.46%,32.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有效率分别为92.5%,92.31%,88.0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均未发现不可耐受副作用.结论 小剂量泼尼松联合异维A胶丸治疗中重度囊肿性痤疮可以缩短疗程,提高痊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带状疱疹患者血清Th细胞因子的检测

    作者:张美芳;马静;杨励;张洁;张小艳

    目的 分析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与带状疱疹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夹心ELISA法测定带状疱疹患者血清IL-2,IL-4和TNF-α水平.结果 患者血清IL-2,TNF-α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IL-4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44);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之间存在差异.结论 带状疱疹患者存在血清Th细胞因子异常,外周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失衡可能在带状疱疹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年龄可能是带状疱疹发生的危险因素.

  • 丹参酮对寻常性痤疮皮损组织β防御素-2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曾慧明;戴永江;林岷格;邓斌

    目的 探讨寻常性痤疮皮损中人β防御素-2(HBD-2)mRNA的表达情况及丹参酮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于口服丹参酮治疗前、后分别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同时取背部皮损,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HBD-2mRNA的表达情况,并与20名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皮损及正常对照组均可检测到HBD-2 mRNA的表达,患者皮损部位表达明显高于非皮损部位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皮损中HBD-2mRNA表达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

  • 抗心磷脂抗体和免疫异常在青斑样血管炎中的意义

    作者:冯素英;靳培英;李安生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和免疫异常在青斑样血管炎(LV)中的作用.方法 两组均用药前取静脉血,用间接免疫荧光、免疫印迹、ELISA等方法测定LV患者体内抗核抗体、循环免疫复合物、免疫球蛋白、ACA、抗β2糖蛋白1(β2GP1)抗体的水平.结果 LV组4例抗核抗体阳性,3例免疫复合物阳性,2例免疫球蛋白升高,其中2例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ACA阳性13(43.33%)例,β2GP1水平增高9(30.00%)例,其中3例合并下肢网状青斑样改变.对照组ACA阳性1例,无抗β2GP1抗体阳性者.两组ACA及抗β2GP1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

  • 他克莫司对UVA照射后HaCaT细胞表达ICAM-1的影响

    作者:付兰;余江云;邹勇莉;李玉叶;罗雯;赵万润;何黎

    目的 研究他克莫司(TM)对长波紫外线(UVA)照射后HaCaT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以探讨TIM治疗光敏性皮肤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ELASI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在不同强度UVA照射后,HaCaT 细胞表达ICAM-1的情况.结果 与未经UVA照射组细胞比较,未加TIM组经UVA照射24h后,HaCaT细胞表达ICAM-1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加入TM组的ICAM-1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1).结论 TM对UVA照射后HaCaT细胞表达ICAM-1有抑制作用,提示对UVA引起的炎症有抑制作用.

  • 尖锐湿疣组织VEGFR-1和VEGFR-2的水平检测

    作者:姚亚琼;蔡丙杰;尹光文

    目的 了解尖锐湿疣(CA)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R)1和2的水平.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CA组织中VEGFR-1和VEGFR-2的水平.结果 CA组织及正常对照组VEGFR-1和VEGFR-2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0%,CA组织中VEGFR-1和VEGFR-2的阳性表达强度多为2+~3+,正常对照组多为+~2+;两组的VEG-FR-1和VEGFR-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VEGFR-1和VEGFR-2的表达强度分别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淋球菌IR区基因突变及mtrF表达水平与多重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冬梅;夏忠弟;齐素文;邹明祥

    目的 探讨淋球菌多传递耐药系统回文序列(IR)区基因突变及mtrF表达水平与多重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的耐药性,琼脂稀释法检测菌株的耐药水平,PCR法扩增mtrR编码基因和IR区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同时用HT-PCR测定mtrF基因的表达.结果 5株敏感菌及6株仅耐红霉素的菌株mtrR和IR区基因均未发生突变,21株多重耐药菌均发生了突变(8株低-中等水平耐药株发生mtrR编码基因突变,13株高度多重耐药株IR区发生基因突变或同时存在mtrR单位点突变).高度多重耐药株mtrF基因表达量(1.019±0.161)显著高于敏感组(0.595±0.064)(P

  • 婴儿头面部脂溢性皮炎马拉色菌带菌情况分析

    作者:王敏;周夕湲;冉琴;熊琳;冉玉平;徐海涛;蔡文玉

    目的 了解患头面部脂溢性皮炎的婴儿与正常婴儿头面部马拉色菌带菌情况及来源分析.方法 采用胶带法粘取脂溢性皮炎患儿头面部皮损及其母亲胸前皮肤、正常婴儿额部皮肤及其母亲胸前皮肤等处鳞屑,接种于含菜籽油培养基进行真菌培养,分离马拉色菌,并用生理生化及形态学方法鉴定菌种.结果 ①4组150例标本中共分离出101株马拉色菌;②脂溢性皮炎患儿与正常婴儿马拉色菌培养阳性率以及菌种构成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③脂溢性皮炎患儿与正常婴儿分别与其母亲的马拉色菌培养阳性率以及菌种构成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菌种存在一致性,但一致性较差.结论 马拉色菌是患儿皮肤的常驻菌;脂溢性皮炎患儿及正常婴儿皮肤马拉色菌可能部分来源于母亲.

  • 置换肽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血清IFN-γ的抑制作用

    作者:史晓蔚;沈柱;王刚;李红;刘玉峰

    目的 探讨置换肤(APL)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血清IFN-γ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心得安法制备豚鼠耳廓银屑病样模型,APL组和对照组皮损处分别外涂APL及对照药物,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变化,分析涂药前、后各组内及组间的差异.结果 APL组动物血清IFN-γ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 已知活性成分开发局部给药局部起效药物临床试验的考虑

    作者:符世平;谢松梅

    目的 结合局部给药局部起效药物的特点,初步探讨已知活性成分开发该类药物时进行临床试验设计和评价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文献相关分析、总结方法.结果 该类药物应参考已知活性成分的已有研发情况,选择进行相应的临床试验,试验应关注局部药代、局部药效、局部耐受性等研究,并通过适当的临床试验和/或桥接试验证实其与已上市的相同活性成分药物的等效性.结论 合理选择开展临床试验是支持该类药物安全有效性评价的基础.

  • 特比萘芬治疗儿童头癣59例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作者:路永红;周培媚;苏晓杰;向丹黎;扶平;吴红兵;吴童迅

    目的 探讨特比萘芬治疗儿童头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9患例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特比萘芬,同时采用剃发、洗头、搽药、用具消毒、日晒等方法治疗;对照组仅口服特比萘芬.两组的疗程均为12周.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79.31%,真菌学治愈率为72.41%,完全治愈率为68.97%;对照组依次为50.00%,46.67%和36.67%.未达真菌学治愈的真菌菌种以犬小孢子菌居多,共19(32.20%)例.结论 剃发、洗头、擦药、用具消毒、日晒同时口服特比萘芬可明显提高头癣的完全治愈率.

  •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宏新;李红文

    目的 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例,润燥止痒胶囊4粒口服,3次/d,氯雷他定10 mg口服,1次/d,疗程4周;对照组60例口服氯雷他定,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07,P<0.05).结论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 先天梅毒28例临床分析及治疗探讨

    作者:高艳青;鲁俊峰;郭彩萍;黄晓婕;高清荣;刘安;刘翠娥;黄春

    目的 总结先天梅毒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8例先天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儿母亲孕期均未做梅毒筛查及母婴阻断治疗.患儿临床表现以皮疹(20例)、贫血(16例)、脏器受累(14例)、低体重(8例)、早产(4例)、神经系统损害(4例)、骨骼受累(2例)多见.5例予以水剂青霉素、17例予以头孢曲松加苄星青霉素治疗,4例单用头孢曲松治疗.治愈25例,复发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 先天梅毒临床表现多样,以皮肤损害、营养发育障碍为主,可伴有神经系统及内脏、骨骼受累.青霉素疗效满意.应加强孕早期梅毒筛查工作以预防先天梅毒的发生.

  • 阿维A联合疣毒净胶囊治疗肛周复发性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作者:陈信生;廖列辉;王蕾

    目的 观察阿维A联合疣毒净治疗肛周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45例,予CO2激光切除疣体后口服阿维A胶囊和疣毒净胶囊,对照组35例,仅CO2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复发6例,复发率15.00%;对照组复发13例,复发率43.33%,两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阿维A联合疣毒净胶囊对肛周复发性尖锐湿疣有较好的疗效.

  • 长春地区梅毒2735例流行状况回顾

    作者:郑华;陈晓伟;钟淑霞

    目的 分析近年来梅毒的发病趋势和特征,为梅毒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Excel2003进行处理和分析对1994~2007年性病门诊梅毒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数据.结果 首诊2 735例梅毒患者,1994~1996年呈散发状态,1996~1999年则迅速增长,1999~2002年呈快速下降趋势,2002-2005年呈低速下降,2005~2007年开始少量回升,以一、二期梅毒为主,以20~29岁和30~39岁年龄组为主,职业分布以无业和个体为主,文化程度以中学者居多.所有患者均给予规范化驱梅治疗,并随访观察2年.结论 经历了快速上升及下降后,梅毒的发病正处于缓慢回升趋势,胎传梅毒的上升及梅毒伴HIV的发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加强防范.

    关键词: 梅毒 感染状况 分析
  • 光动力疗法与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作者:向光;龚宇;黎斌;向进;张昆梅;汪春惠

    目的 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与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 采用ALA-PDT与超脉冲CO2激光治疗CA各68例,其中两组治疗尿道尖锐湿疣(UCA)各12例.结果 光动力组患者完全缓解率为67.64%,复发率为13.04%,其中非尿道CA组为65.29%和13.89%,尿道CA组为83.33%和10.00%:激光组为100.00%和55.88%,其中非尿道CA组为100.00%和51.79%,及尿道CA组为100.00%和75.00%,两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3.5,9.29,P均<0.01).结论 激光组完全缓解率高于光动力组.特别是一次性去除疣体方面;光动力组在复发率及安全性方面明显优于激光组,治疗UCA有明显优势.

  •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36例临床分析

    作者:郑和国;谢小玲;郭恩德;连少惠

    目的 探讨梅毒血清固定现象与梅毒分期的关系.方法 分析本院近5年的224例梅毒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各期梅毒血清固定发生率和形成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224例中36例发生血清固定,占16.07%,一期梅毒血清固定率4.35%,二期梅毒血清固定率11.88%,潜伏梅毒血清固定率23.00%,与一、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且潜伏梅毒发生血清固定女性多于男性(2∶1),血清固定形成时间较一期和二期晚.结论 梅毒血清固定发生与梅毒分期有关,病期不明的潜伏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生率较高,加强对潜伏梅毒的早期筛查和及早治疗是防止梅毒血清固定发生的关键.

  • AIDS合并颜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1例

    作者:朱平;姚文虎;池云

    报告1例AIDS合并颜面部播散性粟粒样狼疮(LMDF).患者间断性发热3个月,CD4水平低下,曾使用过多种抗生素和皮质激素,在疾病过程中出现颜面部播散性粟粒样狼疮,且经病理组织学确诊.提示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罹患LMDF的一个原因.

  • 皮肤屏障功能解析

    作者:刘玮

    本文从皮肤的基本结构和生化组成入手,对表皮角蛋白分化、中间丝相关蛋白表达、角质层细胞间脂质以及皮肤水脂膜等不同层次上的皮肤物理性屏障功能进行了逐层分析,同时密切结合临床相关皮肤疾病的病因病理,对皮肤屏障结构的异常变化进行了讨论.皮肤屏障功能是皮肤科基本的问题之一.深入研究皮肤的屏障功能,从皮肤屏障功能的视角审视众多皮肤病,可能会有新的启发和认识.

  • 玉屏风散配合腧穴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作者:林春玲;石娜;牛云形;卢涛;徐海环

    目的 观察玉屏风散配合腧穴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 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口服西替利嗪,治疗组采用玉屏风散配合腧穴自血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IgE值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IgE值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玉屏风散配合腧穴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较比单纯应用西药疗效好.

  • 某医学院校女性痤疮患者治疗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作者:张乳霞;张福仁

    目的 了解女性痤疮患者寻求治疗是否与年龄、生活质量、病程、严重程度等可能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某医学院校2 849名女大学生,调查痤疮的患病情况,并采用Cardiff痤疮伤残问卷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及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其寻求治疗的情况.结果 在女大学生中痤疮的患病率为44.75%;但在初的寻求治疗者中只有2.04%选择寻求皮肤科医生的指导;寻求治疗的患者中39.58%是自行决定,未寻求治疗的患者中50.28%认为病情轻.不需要治疗.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生活质量、自评严重程度以及年龄与患者是否寻求治疗呈正相关.结论 痘疮在年轻女性中有较高的患病率,但仅有少数患者寻求治疗.有必要在大学生中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

  • 热带、亚热带四地区青少年脂溢性皮炎的现患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袁绍辉;张宏;陈俏玲;曾翰翔;巢和安;吴赤蓬

    目的 评估热带、亚热带四地区青少年脂溢性皮炎的现患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青少年脂溢性皮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方法,于2001年9~10月、2004年9~12月及2005年9~12月分别对澳门、广州、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内的103所中学,以学校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18所中学,共13 215名12~20岁的中学生,进行逐一检查并以问卷调查法收集脂溢性皮炎的流行病学资料.所有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澳门、广州、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地区中学生脂溢性皮炎总患病率为10.17%,其中男8.15%,女12.40%,两者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00);男、女性各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00);男、女性患病高峰年龄皆为20岁.四地中学生脂溢性皮炎患病率分别为2.66%,2.85%,17.16%和26.45%,澳门、广州两地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两地间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00).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性别、年龄、在发病地居住年数、腹胀、便秘、经常排气、腹部常疼痛或不适、常食辛辣及煎炸食物、腋毛多、汗毛和/或胡须多、面部和胸部皮肤油腻为其危险因素.结论 澳门、广州、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中学生脂溢性皮炎患病率较高,危险因素主要涉及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内分泌和消化道功能紊乱等.

  • 以鱼鳞病样皮损为线索的鱼鳞病相关综合征

    作者:张江安;于建斌

    对皮肤科医师来说,皮肤病相关综合征是一类难以想到及作出诊断的疾病.以皮肤病或皮疹为线索对皮肤病相关的综合征进行分类和总结有助于简便、快捷地诊断此类疾病.本文以鱼鳞病为线索对其相关综合征进行了归纳.试图探讨一种新认识、理解与把握皮肤病相关综合征的思路和方法.

  • 肛周巨大尖锐湿疣的护理

    作者:张瑞君;朱俊青;王相红;牛素英

    总结5例肛周巨大尖锐湿疣患者的护理经验.通过心理护理,严格消毒隔离,术前疣体及皮肤准备,术后创面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患者3~5周后均康复出院.

中国皮肤性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