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The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eology 중국피부성병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089
  • 国内刊号: 61-119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彭振辉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面部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1例

    作者: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左侧面部皮疹7年,伴阵发性疼痛4年.7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面部出现粟粒大皮疹,后逐渐增多、增大,部分融合成斑块,无自觉症状,常因摩擦、寒冷时皮损出现针刺样疼痛.皮疹冬天明显,夏季轻微.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病人.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侧面部可见米粒至黄豆大褐红色丘疹,部分融合成结节、斑块,质韧,伴有轻压痛,压后轻微隆起.冰块刺激后可见结节隆起,其表面皮肤出现收缩现象(图1).

  • 皮肤平滑肌瘤1例

    作者: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9岁.手部结节伴疼痛3月.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右手部虎口处出现一黄豆大小结节,偶有疼痛,遇冷加重,且皮疹逐渐增大,压之疼痛.既往有糖尿病史16年,药物控制后血糖平稳.皮肤科情况:右手部虎口处见一0.5×0.5cm大小结节,位于皮下,稍隆起于皮面,活动,有压痛.结节组织病理:表皮大致正常,肿瘤组织由包膜包绕,包膜较完整;肿瘤主要由致密平滑肌细胞组成,肌细胞呈长梭形,胞核居中,两端钝圆,无核分裂和细胞异型性.免疫组化示:CD34(-),Ki-67(+<10%),NSE(-),S-100(-),Actin(+).诊断:皮肤平滑肌瘤. 予手术切除结节.

  • 夫妻共患白癜风

    作者:

    1临床资料例1男,46岁. 患白癜风8年,曾经半年治疗效果不佳,放弃治疗.患者既往体健,无外伤及其他疾病史.父母非近亲婚配 ,其姐弟均体健,无家族病史,无烟酒嗜好,无特殊饮食习惯,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侧面部、背部、臀部可见色素脱失斑,左侧面部上眼睑及眉部见一5.0cm×4.0cm大小的皮损,形状规则,境界清晰,白斑表面光滑,其周围皮肤色素略加深,皮肤表面未见明显异常,伴有眉毛变白(图1).

  • 掌部水源性皱纹1例

    作者:

    1临床资料患者女,20岁.双手掌、手指接触水后局部即出现干瘪3年.3年前无明显诱因双手掌接触水局部出现乳白色丘疹、斑块,有紧绷感.热水、冷水、海水均能诱发出同样皮损.离开水约20min后皮损及自觉症状消失.患者既往体健,发育正常,无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史.无手足多汗及长期服药史.非特应性体质,家族成员无类似疾病.

  • 鲍温病1例

    作者: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25年前右侧腰腹部出现一拇指甲大小暗红色皮疹,表面无结痂及破溃,无不适感,未诊治.之后腰带时常刺激该处,皮疹逐渐扩大,略痒,时有抓破流黄色液体,结痂可自行脱落自愈.当地医院曾以"湿疹"予外用药治疗(药名不详),皮损无明显好转.

  • 先天性皮肤缺损1例

    作者:

    1 临床资料男,新生儿,出生后7h发现双手背皮肤缺损.患儿系第1胎、第1产,出生后1min和5min Apgar评分分别为8分和9分.其母22岁,妊娠38+5周顺产,分娩时无外伤、胎吸及使用产钳史,孕期无用药史,RPR阴性,TPPA阴性.父母平素体健,非近亲结婚,否认有非婚性接触史,无有毒物质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及其他遗传性疾病史.

  • 同侧多神经根同发带状疱疹1例

    作者: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右前额及右上肢红斑、丘疹伴疼痛3天,加重1天.3天前因感冒后右侧额部、头部和右上臂出现不规则红斑,右眼睑水肿.当地医院予口服阿昔洛韦治疗未见好转.1天前右侧额部及头皮在红斑基础上出现簇集米粒至黄豆大水疱,右眼结膜充血、肿胀,右前臂及手背虎口处也出现簇集水疱,疼痛剧烈.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二便尚可,既往有湿疹病史20年,否认带状疱疹病史,无肝炎、结核、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无红斑狼疮、皮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

  • 脓疱型银屑病合并成人水痘1例

    作者: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全身发疹11年,加重1月伴发热.患者既往有寻常性银屑病史11年,皮疹以鳞屑性丘疹、斑块为主,无脓疱损害及关节症状.1月前劳累后出现四肢、躯干弥漫性潮红脱屑,暗红色斑片基础上散在针尖大小脓疱,入院时T38.5℃,伴乏力畏寒.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传染病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患者.

  • 二期梅毒合并泛发性带状疱疹1例

    作者: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6岁.右侧颜面瘙痒5天,伴簇集性水疱1天.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部及眼睑瘙痒,2天前右侧唇部出现簇集性水疱,后累及整个右侧颜面部,自用"薄荷膏"外搽无效;1天前出现局部红肿、糜烂、渗出,全身相继出现暗红斑、水疱、出血点和结痂.患者生长于香港,离异.

  • Kaposi水痘样疹5例

    作者:

    1 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共诊治5例Kaposi水痘样疹患者.例1男,4月余.面部红斑、渗液4月,发热1天.患儿生后1周面部出现红斑、糜烂,以"湿疹"治疗后好转.3天前皮疹加重,出现米粒至绿豆大脐凹状水疱.1天前皮疹蔓延至颈胸、上肢,T39℃,以上呼吸道感染、湿疹伴感染予青霉素治疗高热不退,皮疹无好转.

  • 巨大型汗孔角化症伴多发性鳞状细胞癌1例

    作者: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左下肢暗红色斑块20年,伴局部多发性丘疹、结节、肿块2年.20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下肢出现一淡褐色蚕豆大斑丘疹.皮损面积逐渐扩大,边缘稍隆起,中央颜色减退,伴轻度萎缩,偶有轻度瘙痒.

  • 鼻部多发性小汗腺汗囊瘤5例

    作者:

    患者3女2男.发病年龄6~16岁.皮损均表现为囊性透明圆形丘疹,多无自觉症状,好发于面部.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中部可见一个偶有多个扩大的囊性导管和腔.囊壁有两层细胞,内层细胞为立方形,外层细胞呈柱状.5例均进行激光治疗,1例明显缓解,现均在随访中.

  • 足部腱鞘巨细胞瘤1例

    作者:

    患者女,51岁.右足第4趾背包块2年.查体见右足第4趾背侧一2.0cm×2.5cm正常肤色肿块,质中,无压痛.皮损组织病理示:皮下见一分叶状肿瘤团块,界清,周围纤维组织包绕,肿瘤细胞胞浆丰富,胞核呈空泡状,并见较多多核巨细胞,肿瘤组织内散在分布单一核细胞.诊断:腱鞘巨细胞瘤.

    关键词: 巨细胞瘤 腱鞘 足部
  • 家族性发疹性毳毛囊肿1例

    作者:

    患者女,33岁.面部、前胸部起丘疹十余年,无自觉症状.皮损为直径2~4 mm的丘疹,呈肤色或浅黄色,泛发面部及前胸.家族三代17人中有类似患者4人.皮损组织病理示发疹性毳毛囊肿样改变.

  • 色素减退性蕈样肉芽肿1例

    作者:

    患者男,39岁.躯干出现浅白色斑疹5年.查体见躯干和四肢近端有大小不等的色素减退斑.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及真皮上层淋巴细胞浸润,并具异型性;免疫组化CD4(+),CD7(-),CD8(2+),CD45RO(3+).结合临床与组织病理诊断为色素减退性蕈样肉芽肿.

  • 女性生殖器疣状癌1例

    作者:

    患者女,35岁.小阴唇、肛周疣状赘生物逐渐增大2年.多家医院以"尖锐湿疣"予冷冻、激光及外用药物等多次治疗,术后反复复发,皮疹逐渐增多、增大.皮肤科情况:右侧小阴唇和肛周分别见一1.5cm×1.5cm×1.5cm和1.0cm×1.0cm×1.0cm增生物,表面不平,呈菜花状,质软,轻微触痛.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疣状癌.HPV6,11型阳性(原位杂交),HPV16,18型阴性.

    关键词: 疣状癌 生殖器
  • 过敏性紫癜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

    目的 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在各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的检测情况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对248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观察组1)、60例健康人(对照组1)的咽拭子进行金葡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同时对腹型紫癜(40例)和伴有腹部症状的混合型患者(38例)共78例(观察组2)、60例健康人(对照组2)的大便进行金葡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1与对照组1咽拭子培养金葡菌检出率(8.47%和8.33%)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2与对照组2大便培养金葡菌检出率(5例和2例)有统计学差异.咽拭子金葡菌2+以上者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后病情迅速控制.结论 金葡菌菌群的紊乱可能与过敏性紫癜患者尤其是腹型紫癜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关系,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5例临床分析

    作者:

    目的 探讨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发病诱因、皮损特点及治疗.方法 收集35例SSSS患儿的临床资料,从诱发因素、皮疹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患儿多有弥漫性潮红斑、松弛性大疱或大片表皮剥脱,口周有特殊性放射状皲裂,触痛明显,患儿拒抱;27例分泌物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20例组织病理示表皮颗粒层有裂隙;首选抗生素(头孢曲松钠、苯唑西林钠0.05~0.1g/kg.d)治疗,9例严重者加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2~5mg/d),另8例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0.4g/kg.d,共3天);皮损局部对症处理,多在11天内痊愈.结论 SSSS是一种重症感染性疾病,在正确选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应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加强护理,可获得满意疗效.

  • 皮肤基底细胞癌55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作者:

    目的 通过分析基底细胞癌(BCC)临床病理特点,提高BCC的诊断水平,增强群众健康防病意识.方法 对55例B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BCC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29,年龄23~90岁,其中 50~79 岁占 81.82 %,农牧民居多(39例).BCC病程长短不一,多发生于头面部.临床表现为多形性,容易误诊,误诊率达 23.64%,各临床类型中以色素型易误诊.BCC临床上以结节溃疡型(33例)及色素型(11例)为多见.BCC病理分型中以实体型多见(25例).结论 BCC的发生与慢性长期日光照射密切相关,病理检查对该病的正确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起着重要作用.

  • Marshall-White综合征25例临床分析

    作者:

    目的 了解Marshall-White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2003年11月~2009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25例Marshall-White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5例患者中男19例,女6例,平均年龄(26.08±5.45)岁,患者均表现为四肢不规则性白斑,下垂或加压肢体时白斑变得明显,而平卧或抬高患肢后白斑变淡或消退.结论 Marshall-White综合征临床少见,好发于四肢末端.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表现.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 5%阿莫罗芬甲擦剂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

    目的 评价5%阿莫罗芬甲擦剂与内服特比萘芬片治疗未累及甲母质的浅表型或远端侧位型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324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5%阿莫罗芬甲擦剂外涂,1次/周,治疗6个月.B组给予特比萘芬片(兰美抒)0.25g/d口服,指甲真菌病患者服药12周,趾甲真菌病患者服药16周.分别于治疗后第10周及24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24周后,A组痊愈率 87.7%,有效率92.6%;B组分别为88.9%,95.1%.两组痊愈率、有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5%阿莫罗芬甲擦剂治疗未累及甲母质的浅表型或远端侧位型甲真菌病疗效好.

  • 中西医结合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

    目的 观察中药与小剂量阿维A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33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本院中药清热活血方(150mL,2次/d,早晚饭后半小时口服)配合小剂量阿维A(20mg,1次/d)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维A胶囊治疗(20mg,1次/d),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观察有效率、PASI积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81.2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也低于对照组. 结论中药与小剂量阿维A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 内皮素-1和干细胞因子对黑素细胞肌动蛋白的影响

    作者: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内皮素-1(ET-1)和干细胞因子(SCF)对培养的黑素细胞肌动蛋白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黑素细胞在受到ET-1,SCF作用后细胞肌动蛋白actin在细胞内分布情况,间接判断其对细胞行为的影响.结果 黑素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细胞肌动蛋白呈现聚集性变化,细胞活动功能增强.尤其以ET-1作用更明显(P<0.05),而actin 活动功能的增加直接关系着黑素细胞的粘附和迁移.结论 ET-1和SCF在体外均可促进黑素细胞肌动蛋白actin的聚集,从而间接发挥它们促进黑素细胞粘附和迁移的作用.

  • 基因芯片对尖锐湿疣患者HPV亚型的检测

    作者:

    目的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天津地区外阴尖锐湿疣(CA)患者中的基因亚型,探讨高危型HPV感染引发的CA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方法检测118例CA患者中HPV基因亚型(包括5种低危型和10种高危型).结果 118例CA标本中检出HPV阳性117例,阳性率为99.15%.共检测出7种亚型,其中低危型(HPV6,11,6+11)感染108例,占92.31%;高危型(HPV16,33)感染3例,占2.56%;高/低危型(18+6,31+6,31+11,33+11,35+11)混合感染6例,占5.13%.6例女性高危型及高/低危混合型感染患者中,5例合并一种或二种妇科炎性疾患.高危型HPV感染者组织病理像可有细胞异型性改变,细胞核大而深染,形态不规则,可见核分裂像.结论 基因芯片技术适用于CA患者的HPV亚型检测,6型是本地区的主要致病亚型;发现高危型及高低危混合HPV感染的一些临床、病理特征,但尚需大样本观察.

  • 长波紫外线照射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一氧化氮合成酶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作者:

    目的 通过检测UVA照射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形态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 和一氧化氮(NO)表达,初步探讨UVA引起成纤维细胞光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以1J/cm2,5J/cm2和10J/cm2 UVA分别照射人成纤维细胞后24h,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和化学细胞免疫方法检测iNOS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Griess 法检测NO的含量,MTT试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倒置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10J/cm2UVA照射人成纤维细胞后24h出现皱缩为明显,其细胞增殖能力(MTT)(OD值,0.2472±0.0328)与其他三组比较明显减退(P均<0.05),且iNOSmRNA(1.0568±0.0778)和iNOS蛋白表达强于1J/cm2和5J/cm2(P均<0.05),同时NO的含量(51.11±2.2760)nmol/mL高于1J/cm2的(32.44±3.1620)nmol/mL和5J/cm2的(41.32±2.4460)nmol/mL(P均<0.05).结论 人成纤维细胞iNOS和NO的表达与UVA照射呈剂量依赖.成纤维细胞的光损伤与iNOS和NO产生有关.

  • P16和PCNA在乳房外Paget病的检测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

    目的 探讨P16和PCNA在乳房外Paget病中的表达特点及二者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34例乳房外Paget病及20例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P16和PCNA的表达.结果 乳房外Paget病组织中P16阳性率为29.4%,正常皮肤组织未见表达,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CNA在乳房外Paget病组织中阳性率为85.29%,在正常皮肤组织为55.0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中P16,PCNA的阳性表达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但P16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16和PCNA可能参与了乳房外Paget病的发病过程,并且PCNA与乳房外Paget病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 姜黄素对人黑素瘤A375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

    目的 研究姜黄素抑制人黑素瘤A375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黑素瘤A375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姜黄素可使A375细胞体积缩小,细胞变圆;姜黄素对人A375细胞的生长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nnexin V/PI双染法证实姜黄素可以诱导A375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姜黄素对人黑素瘤A375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 PMT4对新生隐球菌生物膜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

    目的 观察新生隐球菌H99野生株和PMT4缺陷株所形成的生物膜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采用PCR介导的长侧翼同源重组的方法敲除新生隐球菌H99的PMT4基因;采用基础培养基96孔板培养的方法建立生物膜体外模型;兔中心静脉插管、管内放置聚苯乙烯薄膜的方法建立生物膜动物模型;用M27A2药敏方案和MTT方法检测生物膜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M27A2方案:氟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对缺陷株游离细胞和野生株游离细胞的MIC之间以及生物膜细胞与游离细胞MIC之间的差异不大.体内外模型的MTT检测均发现,缺陷株生物膜细胞对不同的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比野生株明显增高,可达16~64倍.结论 M27A2方案不适用于生物膜细胞的药敏试验,而MTT方法可作为有效的替代方案;PMT4基因对新生隐球菌生物膜的药物抵抗至关重要,PMT4及其产物可能成为新的药物靶点.

  • 特应性皮炎患儿唾液中分泌型IgA及溶菌酶含量的变化

    作者: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患儿发作期唾液中分泌型IgA及溶菌酶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和20例健康婴儿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比浊法检测唾液中分泌型IgA及溶菌酶含量,采用"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血清总IgE.结果 ①特应性皮炎患儿唾液中分泌型IgA、溶菌酶含量及血清总IgE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儿童,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特应性皮炎患儿唾液分泌型IgA及溶菌酶含量与SCORAD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1),血清总IgE阳性组患儿分泌型IgA含量高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特应性皮炎患儿发作期唾液中分泌型IgA及溶菌酶含量可能增加,从而发挥了抗感染和清除过敏原的作用.

  • HHV-8 K1蛋白与卡波氏肉瘤

    作者:

    目的 探讨HHV-8 Kl在卡波氏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新疆经典型KS患者血清,提取血清HHV-8病毒DNA作为模板,运用PCR 扩增HHV-8 ORF Kl,以pcDNA3.1/ myc-His(-)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酶切、测序鉴定,采用不同浓度的重组体及空载体转染不含HHV-8的BJAB细胞,采用Western Blot鉴定HHV-8 K1蛋白的表达,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率.结果 成功构建了pcDNA3.1/HHV-8 K1真核表达载体,HHV-8 K1在BJAB细胞中的表达量随转染重组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转染重组体组的细胞增殖率高于同浓度下的空载体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无显著性差异,但重组体组细胞数量增多明显,生长旺盛.结论 HHV-8 K1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增殖率的高低与HHV-8 K1的表达量存在一定的关系,K1是HHV-8发挥其致KS机制的一种相关蛋白.

  • Integrinβ1和CD44v6蛋白在皮肤黑素瘤中的表达

    作者:

    目的 探讨Integrinβ1和CD44v6在皮肤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Integrinβ1和CD44v6蛋白在36例皮肤黑素瘤、34例色素痣及31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Integrinβ1在正常对照、色素痣和黑素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1.9%,47.1%和77.7%,在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色素痣和正常对照( P<0.05) ;CD44v6在正常对照、色素痣和黑素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1.6%,58.8%和75.0%,三组间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Integrinβ1和CD44v6在黑素瘤IV~V级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I~III级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 (P<0.05);二者在黑素瘤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463,P<0.05).结论 Integrinβ1和CD44v6的表达与皮肤黑素瘤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 白癜风患者维生素D受体Apa I,BsmI,Fok I基因多态性分析

    作者: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Apa I,BsmI,Fok I基因多态性与白癜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对46例白癜风患者和50 例健康人的维生素D受体Apa I,Bsm I,Fok I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VDR-ApaI基因AA,Aa,aa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白癜风组分别为6.52%,21.74%,71.74%,对照组分别为12.00%,42.00%,46.00% ;VDR-Bsm I基因BB,Bb,bb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白癜风组分别为2.17%,47.83%,50.00%,对照组分别为2.00%,20.00%,78.00%;VDR-Fok I基因FF,Ff,ff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白癜风组分别为32.60%,52.17%,15.22%,对照组分别为32.00%,52.00%,16.00%.维生素D受体Apa I,BsmI 位点上aa,Bb基因型在白癜风患者中频率较高(P=0.036; P=0.013). 结论携带维生素D受体aa,Bb基因型可能会增加患白癜风的易感性.

  • 维胺酯胶囊联合黄连薏苡仁汤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作者:

    目的 观察维胺酯胶囊联合黄连薏苡仁汤治疗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将82例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维胺酯胶囊50mg 3次/d口服,黄连薏苡仁汤水煎300mL分两次服,日1剂.对照组仅同上口服维胺酯胶囊.每周复诊一次,记录皮损消退情况及副反应,2周为一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79.0%,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痊愈率70.5%,对照组为47.7%,两组痊愈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维胺酯胶囊联合薏苡仁汤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好.

  • 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疥疮结节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

    目的 观察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疥疮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62例确诊的具有典型疥疮结节的患者,先给予10%克罗米通乳膏正规治疗疥疮,待疥疮痊愈(除疥疮结节外)后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0.05%卤米松乳膏和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搽外阴部的疥疮结节,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71.88%,对照组为33.33%,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 (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疥疮结节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疥疮结节的方法之一.

  • 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疗效观察

    作者:

    目的 评价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58例采用盐酸多西环素200mg静滴,B组146例采用阿奇霉素500mg静滴,均1次/d,疗程7~10天,停药10天后复查,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A组治愈率77.2%,有效率89.9%,B组分别为60.2%,79.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05, P<0.0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4%,26.7%,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 注射用多西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疗效优于注射用阿奇霉素,且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

  • 河南省两乡镇艾滋病死亡对人口期望寿命的影响

    作者:

    目的 了解河南省既往有偿采供血感染艾滋病高发地区AIDS死亡对人口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回顾河南省两乡镇1998~2006年人口全死因死亡情况,应用蒋庆琅法计算人口期望寿命和去AIDS死因期望寿命.结果 河南省两乡镇1998~2006年全死因死亡6713人,AIDS死亡200人,占全死因的2.98%;1999年人口期望寿命和去AIDS期望寿命分别为72.92岁和73.03岁,去除AIDS死因后期望寿命的增幅为0.16%,为历年低,2003年人口期望寿命和去AIDS期望寿命分别为73.21岁和73.98岁,增幅为1.06%,为历年高;"30-"岁组去AIDS期望寿命的平均增幅高,为0.94%.结论 河南省既往有偿采供血感染艾滋病高发地区人口死因构成中AIDS死亡所占比例仍然较低,AIDS死亡对人口期望寿命的影响有限.

    关键词: AIDS 死亡 期望寿命
  • ALA光动力疗法治疗肛管内尖锐湿疣和巨大型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作者:

    目的 探索一种治疗巨大型尖锐湿疣和肛管内尖锐湿疣的有效疗法.方法 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治疗4例肛管内尖锐湿疣患者和1例巨大型尖锐湿疣患者.结果 经治疗,1例巨大型尖锐湿疣患者和4例肛管内尖锐湿疣患者中3例痊愈,随访12个月均未复发.结论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是一种治疗巨大型尖锐湿疣和肛管内尖锐湿疣简单、高效、复发率低的方法.

  • 以多形性皮损表现的二期梅毒1例

    作者:

    患者男,65岁.全身散在性皮损2个月,加重1周.3月前有不洁性接触史.体检:全身散在大小不等的红色丘疹、脓疱、斑块,表面覆有鳞屑及结痂;外生殖器及双下肢散在大小不等的溃疡.RPR 1∶128 (+), TPPA(+).诊断为二期梅毒,予苄星青霉素治疗好转.

  • 皮肤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巨大淋巴结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

    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巨大淋巴结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又称Rosai-Dorfman病.可累及多个器官,临床表现为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皮肤斑块、结节,伴有白细胞增多、高γ球蛋白血症、血沉增快.仅有皮肤损害,无其他器官受累者称为皮肤Rosai-Dorfman病.皮损组织病理可见真皮大量组织细胞浸润,在组织细胞的胞浆内可见被吞噬的完整的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等.部分患者皮疹可自行消退,治疗可采用手术切除、口服糖皮质激素、反应停、维甲酸等.

  • 皮肤光老化与番茄红素

    作者:

    皮肤光老化被视为皮肤衰老中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类型.近年来研究表明活性氧簇(ROS) 在皮肤光老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使用抗氧化剂清除ROS来防治光老化成为一重要策略.番茄红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类胡萝卜素,也是优良的抗氧化剂.在国外已应用为防晒化妆品的原料.

  • 滋阴清热方治疗对SLE PBMC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

    目的 研究增加滋阴清热方治疗对阴虚内热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基因动态表达的影响.方法 阴虚内热证患者纳入时抽取静脉血,然后维持其激素用量,加用滋阴清热方治疗12周,应用基因芯片获得SLE滋阴清热方治疗前、中、后3次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基因表达数据库,经归一化等数据处理,筛选出表达中至少有一次与正常对照组2倍差异表达的基因,应用自组图分析方法分为25类,通过对25类基因表达模式中基因治疗前中后变化倾向的分析,分为上调、下调两大类.结果 找到差异表达的基因167个,得到5种上调模式和4种下调模式.结论 滋阴清热方可能通过上调治疗前低表达的基因,如TNF,或下调治疗前高表达的基因,如IL2RG,从而使异常表达的基因恢复正常,或下调某些基因的表达而减轻致病因子的表达,如IGKC,从而达到治疗作用.提出基因网络调控平衡可能是中医理论"阴平阳秘"的现代内涵之一.

  • 从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谈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应用策略

    作者:

    抗组胺药物通常通过拮抗H1受体来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从而影响变态反应发生的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抗组胺药可以通过H1受体依赖和非依赖途径起更广泛的抗炎作用,并可以成为反激动剂在组胺缺乏的情况下实施对组胺受体活性的抑制.这些机制促进抗组胺药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产生新的理念.

  •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潜伏相关转录体基因ORF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

    目的 构建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潜伏相关转录体基因ORF片段真核表达载体,并在Vero细胞中进行表达. 方法用PCR方法从已成功构建的pVAX-LAT重组质粒中扩增潜伏相关转录体基因ORF片段,克隆到pcDNA 6/myc-his B质粒中,构建pcDNA-ORF重组质粒,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其正确性.以脂质体法瞬时转染Vero细胞,并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 结果双酶切及测序表明ORF片段大小及序列均正确,RT-PCR及Western blot显示重组质粒在Vero细胞中得到了表达. 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ORF重组质粒,并可在Vero细胞内有效表达.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肛周-肛管尖锐湿疣护理体会

    作者:

    目的 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肛周-肛管尖锐湿疣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0例肛周-肛管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光动力治疗,密切观察治疗各阶段的精心护理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经3次治疗后27例患者皮损完全消退,恢复正常黏膜结构;3例肛管、肛周均受累的患者在治疗4 周后复发,经再次治疗未见复发.结论 加强光动力治疗前、中、后的各项护理,有助于取得较好的疗效.

中国皮肤性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