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树突状细胞标志分子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T细胞的关系

    作者:李艳萍;史福军;李强;冀春萱

    目的通过观察人乳腺癌组织中CDlc、S-100、HLA-DR阳性细胞数和表达强度的变化及其与T细胞的关系,了解乳腺癌局部微环境的免疫状态,探讨树突状细胞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为乳腺癌的生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人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20例乳腺癌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Dlc、S-100和HLA-DR的表达强度均较相对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减弱(P<O.05);CD1c+DC、S-100+DC、HLA-DR+DC、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数量均较相对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减少(P<0.05),且乳腺癌组织中CDlc+DC细胞的数量比S-100+DC细胞的数量减少更明显,HLA-DR+DC与CD4+T细胞的数量呈明显相关关系(r=O.998);结论树突状细胞表面标志分子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总量下降,树突状细胞在抗乳腺癌的免疫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这为临床开展乳腺癌的生物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 NGF早期干预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及MBP和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的影响

    作者:郭鹏

    目的 探讨分析NGF早期干预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及MBP和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28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活素和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B组32例患儿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NGF早期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发生的脑损伤的概率、脑损伤程度以及治疗前后MBP和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的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脑损伤发生率、病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其MBP和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B组明显较A组低,且患儿行为神经评分小于35分的例数明显较A组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进行NGF早期干预能有效减轻脑损伤程度,降低MBP和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NNM-23、PCNA、p53、S-100在高龄大肠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研究

    作者:邓晓隽;张惠箴;王志刚;杨喆;郑起

    目的 探讨NM-23、PCNA、p53、S-100在高龄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370例高龄大肠癌标本进行NM-23、Ki-67、p53、S-100免疫组化染色,同时按pTNM标准分期.结果 大肠癌NM-23、PCNA、053、S-100在本纽巾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9%、60.3%、58.1%、68.1%;NM-23与PCNA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r=-0.101,P=0.026),而NM-23和p53表达之间旱现明显的正相关(r=0.111,P=0.016),S-100和p53表达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r=0.112,P=0.015).S-100和PCNA表达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r=0.229,P=0.000).结论 高龄结肠癌患者中,NM-23、053、S-100的表达与疾病的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PCNA可能是大肠癌侵袭转移的促进因素.NM-23、PCNA、p53、S-100可作为判断高龄大肠癌恶性程度、侵袭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 胰腺恶性间质瘤二例

    作者:胡少辉;刘宁;晏华军;沈雄山

    例1女,69岁,因右上腹间断性疼痛2年余而入院,患者近两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偶尔出现呕吐.入院查体:腹部稍膨隆,右上腹肋缘下可触及一鸡蛋大小包块,光滑,活动度好,局部稍有压痛.CT检查提示胰腺头部一球形包块(图1,2),B超检查提示胰腺钩突部实性肿物,中心坏死液化.术中见:胰腺钩突区有一直径约9 cm肿瘤,边缘光滑,无粘连.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2枚肿大淋巴结,腹腔无种植转移灶.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出血约900 ml,术后痊愈出院.病理报告:胰腺低度恶性间质瘤,免疫组化CD117(+)(图3),CD34(-),SMA(+),S-100(-).术后随访8个月无复发.

  • 颅内血吸虫病肉芽肿一例

    作者:赵晨杰;王桂松;徐纪文;周洪语;田鑫;沈艳莹

    患者 男,33岁.因"右颞部胀痛2周,加重3 d"急诊人院.查体:嗜睡,双侧瞳孔直径2 mm,对光灵敏,肢体疼痛刺激定位,刺痛后可对答,病理征(-).头颅CT平扫(图1):右侧颞顶叶大片指状低密度水肿区,右侧脑室明显受压移位,中线结构左移.拟"右颞叶占位性病变",予病变切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术中见病变组织色黄,质硬,与周围组织分解不清,无明显血供.病理诊断:右颢寄生虫性肉芽肿性炎症.免疫组化:胶质细胞S-100(+),GFAP(+);淋巴细胞LCA(+),Ki67(+);组织细胞CD68(+),CD1α(-).

  • 朗格汉斯细胞与尖锐湿疣的发病与复发机制的探讨

    作者:卢淑娇;吴勤丽;宁海明;韩丽林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组织中朗格汉斯细胞(LC)的变化.方法:选取尖锐湿疣组30例,正常对照组1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尖锐湿疣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CD1a、S-100蛋白、HLA-DR检测,统计表达阳性的LC数量并观察其形态.结果:尖锐湿疣组织中的CD1a、S-100蛋白、HLA-DR阳性的LC表达均比正常组织降低.复发组与无复发组的表达也有差异.结论:尖锐湿疣组织中存在着LC的缺失和抗原提呈功能异常,这可能与尖锐湿疣的发病与复发有关.

  • 作者:

    关键词:
  • 作者:

    关键词:
  • 脑损伤后ApoE与S-100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文圣;戚沛霖;袁晶

    近年来,随着分子病理学、神经生物学的发展,有关S-100与ApoE的研究非常活跃,普遍认为它们在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生物学作用,本篇将对该两种蛋白相关于脑损伤研究的近况作一综述.1 S-100与脑损伤1.1 S-100蛋白的生物学特性S-100是Moore于1965年首次从牛脑组织中分离出的小分子可溶性酸性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在脊椎动物中高度保守,与钙调蛋白及其他EF手型钙离子结合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目前已鉴定出23种结构和功能相似的S-100蛋白,相对分子量在9~13KD之间.

    关键词: 脑损伤 S-100 apoE
  • S-100、HMB-45和Tyrosinase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陆爱权;吴海清;覃宗升;谢丽娟;刘勇

    目的 探讨S-100、HMB-45和Tyrosinase在恶性黑色素瘤(MM)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100、HMB-45和Tyrosinase在28例MM、17例良性痣中的表达,比较三种抗体对MM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S-100表达的敏感性较高(96.43%),但特异性低(5.89%);HMB-45表达的特异性较高(76.47%);Tyrosinase表达的敏感性较高(96.43%).结论 选择Tyrosinase 和HMB-45联合标记,可有效提高恶性黑色素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24例胃肠道间质瘤病理与免疫组化分析

    作者:付刚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的特点及之间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标记CD117、CD34、SMA、S-100蛋白4种抗体于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确诊24例间质瘤,对其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24例GIST中CD117阳性表达率为87.5%,CD34的阳性表达率为79.2%;SMA的阳性表达率为41.7%;S-100的阳性表达率为8.3%.结论 CD117、CDM对胃肠间质瘤特异性表达,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GIST多发于中老年,肿瘤细胞形态多样,结构多样;免疫组化CD117和CD34阳性表达是确诊间质瘤有诊断价值的依据,但间质瘤良、恶性诊断上仍需结合肿瘤的大体、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等综合考虑.

  • 托吡酯治疗癫痫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董竞梅;郝艳秋

    目的 通过对托吡酯在全身发作性癫痫(EP)治疗前后患儿血浆S-100蛋白,肌酸激酶脑型同功酶(CK-BB)的测定,揭示托吡酯对全身发作性癫痫患儿有脑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测定血清中S-100、CK-BB采用NAC法测定.结果 全身发作性癫痫患儿托吡酯治疗后3个月S-100、CK-BB含量与托吡酯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的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托吡酯在对全身发作性癫痫治疗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 甲状腺孤立性纤维瘤1例

    作者:王冬

    患者女39岁,颈前无痛性肿物3年余,逐渐增大,于2008年 3月入院.体检:颈前肿物6cm*5cm*3cm大小,实性较硬,边界清,随吞咽上下移动,临床诊断:甲状腺肿物行手术切除.术中见甲状腺右叶一界限清楚的肿物,似有包膜,质硬.病理检查:灰白色肿物6.5cm*4.5cm*3cm,边缘区附有甲状腺组织2 cm*2cm*1.5cm,肿物切面实性,灰白色,纤维走行可见,质硬;镜下为均匀一致的梭形细胞组成,核呈梭性及波浪形,未 见核分裂相,其间散在大量胶原;免疫组化结果:Vimtin(+), CD34(+),Actin(-),S-100(-).病理诊断:甲状腺孤立性纤维瘤.

  • 伴结肠痉挛便秘患者肠壁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 -100的表达

    作者:焦晗亮;孔利霞;宋建亭;赵士彭

    目的:应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S-100观察有肠道痉挛表现的便秘患者肠道神经丛及其组成成分有无异常改变,研究便秘患者结肠痉挛与肠神经系统可能存在的联系。方法采集手术患者乙状结肠与横结肠肠壁组织,以有肠管痉挛表现者19例作为实验组,无肠管痉挛表现者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NSE、S-100对肠壁组织进行免疫组织染色,计数肠神经丛和神经节细胞数,并观察其状态变化。结果 NSE、S-100染色均显示实验组痉挛段肠管黏膜下神经丛及肌间神经丛内的神经节细胞数量均有下降(P均<0.05),神经丛数目无显著变化(P>0.05),横结肠段神经丛及神经节细胞数目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下可见痉挛段结肠神经纤维紊乱增生,神经节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结论便秘患者结肠痉挛与肠神经系统中神经节细胞数量、成熟程度改变有关,肠壁中增生紊乱的神经纤维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患者痉挛段肠管病理表现与巨结肠类缘病类似,患者无结肠扩张,可能与患者病变程度轻,近端结肠处于代偿期有关。

  • 肠系膜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作者:杨小敏;徐晓武;张品南;卢荷莲

    目的 探讨肠系膜间质瘤(MSTs)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并评价其生物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1月经手术治疗的8例MST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17、CD34、Act和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 本组8例MSTs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现腹部肿决、腹痛;肿瘤源于空、回肠系膜6例,结肠系膜2例,浸润邻近器官1例;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率CD117、CD34分别为100%,75%;肿瘤的基本细胞类型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8例均见核分裂相,易出血、坏死.结论 MSTs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s)具有相似的免疫组化染色特点和形态学表现,恶性度较GISTs高,预后比GISTs差.

  •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关节组织中S-100的表达

    作者:张银凯;胡济安;谷志远;冯剑颖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关节组织中S-100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26只日本大耳白兔,在建立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后,分别于术后1周、2周、4周、6周、8周、10周和12周处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关节组织内S-100的分布.结果正常时S-100的表达主要位于关节盘前带和后带的软骨细胞中,双板区内无软骨细胞亦无S-100的表达.1周时下板内有少量成纤维细胞和纤维软骨细胞弱表达S-100,2周时出现少量弱表达S-100的游离软骨细胞.以后软骨细胞数目逐渐增多、S-100表达逐渐增强.10周时,可见多数强表达S-100的软骨细胞,12周时,滑膜层亦可见软骨细胞的出现及S-100的表达.结论关节盘前移位后双板区出现软骨细胞及S-100的表达,S-100的表达可能与双板区组织的适应性改建有关.

  • 香菇多糖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S-100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作者:井欢;于宁;唐莹;关洪全

    目的 研究香菇多糖(lentinan,LNT)联合顺铂(DDP)对荷瘤小鼠实体瘤中S-10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细胞,接种健康BALB/c小鼠,荷瘤成功后予以治疗,实验分组为:荷瘤组,LNT组,DDP组以及LNT+DDP组.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100蛋白表达,RT-PCR检测S-100基因表达.结果 肿瘤组织内S-100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LNT组、DDP组或LNT+DDP组比荷瘤组增多(P<0.05),LNT+DDP组比LNT组和DDP组增多(P<0.05).结论 LNT同DDP联合使用上调S-100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有协同作用.

  • CD1C和S-100蛋白在乳腺癌组织树突状细胞的表达

    作者:李艳萍;史福军;武俊芳

    目的观察CD1C和S-100蛋白在人乳腺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的表达.方法利用CD1C和S-100蛋白作为DC不同的特征性标志分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20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中CD1C+和S-100+DC的分布和形态学变化.结果乳腺癌组织S-100和CD1C表达阳性树突状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MOD)均明显弱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面数密度也少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且CD1C+DC数量的减少较S-100+DC数量的减少明显.结论DC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愈后有一定关系,CD1C+DC的影响可能较S-100+DC大.

  • 外源性磷酸肌酸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清S-1OOB蛋白及NSE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玉晶;赵霞霞;田执粱;姜伟;杨艳辉

    目的:探讨外源性磷酸肌酸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清S-1 00B蛋白和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含量(NSE)的影响.方法:重度窒息的新生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1例,给予一般治疗(氧疗、支持、对症)和胞二磷胆碱治疗.磷酸肌酸治疗组1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生后12h内给予磷酸肌酸治疗1g/d),另外同期住院的新生儿湿肺和黄疸患儿14例为正常对照组.均与生后48h和生后10天取血检测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并于生后第14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磷酸肌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生后48h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5),生后10天血清S-100B和NSE含量在常规治疗组患儿和磷酸肌酸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磷酸肌酸治疗组两者明显下降(※P<0.05,※P<0.05).生后三周的行为神经评估(NBNA评分)<35分者所占百分比磷酸肌酸治疗组27%与常规治疗组组53%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x2=6.112,※P<0.05).结论:磷酸肌酸用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改善脑的能量代谢,降低脑损伤的程度,改善神经行为,降低致残率.

  • 外源性磷酸肌酸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清S-1OOB蛋白及NSE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玉晶;赵霞霞;田执梁;姜伟;杨艳辉

    目的:探讨外源性磷酸肌酸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清S-100B蛋白和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含量(NSE)的影响.方法:重度窒息的新生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1例,给予一般治疗(氧疗、支持、对症)和胞二磷胆碱治疗.磷酸肌酸治疗组1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生后12h内给予磷酸肌酸治疗lg/d),另外同期住院的新生儿湿肺和黄疸患儿14例为正常对照组.均与生后48h和生后10天取血检测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并于生后第14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磷酸肌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生后48h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5),生后10天血清S-100B和NSE含量在常规治疗组患儿和磷酸肌酸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磷酸肌酸治疗组两者明显下降(※P<0.05,※P<0.05).生后三周的行为神经评估(NBNA评分)<35分者所占百分比磷酸肌酸治疗组27%与常规治疗组组53%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x2=6.112,※P<0.05).结论:磷酸肌酸用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改善脑的能量代谢,降低脑损伤的程度,改善神经行为,降低致残率.

64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