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The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eology 중국피부성병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089
  • 国内刊号: 61-119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彭振辉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坏疽性脓皮病并右小腿外周神经损伤1例

    作者:韦木兰;严煜林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3岁.双小腿反复红斑、溃疡伴疼痛5个月.5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双小腿出现瘙痒,不久便出现红肿、大小不一结节,伴疼痛,无发热、口腔溃疡、腹痛及关节疼痛等不适,自行外用药膏及中草药泡洗(具体不详)未见好转,皮损渐加重,结节破溃呈大小不一的糜烂、溃疡(图1),伴疼痛剧烈,行走困难,右小腿至足背渐出现麻木、感觉异常,曾在当地诊治,未见好转.

    关键词: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

    作者:王文鹤;李建伟;刘学伟;宋群先;张小静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2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红斑及丘疹,伴明显瘙痒,1年前全身皮肤肿胀,并伴关节疼痛.9个月前行“人工流产术”后出现间断性低热,5个月前再次出现全身肿胀、瘙痒,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当地医院多次治疗(具体不详)无效,2个月前复发并加重,全身皮肤红斑、丘疹、苔藓样变,每日午后发热,纳眠可,二便正常.体检:T 37.7℃,双侧耳后、颈前、颈后可扪及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可,无压痛;余未见异常.

    关键词:
  • 过敏性皮肤病80例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林晓晖

    过敏性皮肤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其过敏原种类较多,包括接触性过敏原、吸人性过敏原、食人性过敏原和注射性过敏原4类.该疾病常反复发作,治疗方法多样,但针对过敏源对症治疗是关键内容.因此,检测过敏原是防治过敏性皮肤病的重要环节之一[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4年6月本科收治的8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 难辨认癣1例

    作者:李淑;王英杰;罗瑞静;刘杰;彭勇;武宗琴;柴维汉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头面部皮疹6月余.6个月前患者面颊部出现红色斑片,偶有瘙痒,未予重视,后上述症状加重,自行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商品名:尤卓尔)、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商品名:皮炎平)外用,病情有所好转,但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

    关键词:
  • 儿童Maffucci综合征1例及文献回顾

    作者:李静;孙玉娟;张宏;马琳

    报告1例儿童Maffucci综合征,并对国内外相关病例进行文献回顾.患儿男,9岁.右手中指肿物发现7年.体检发现双手多根手指、掌指骨膨大畸形,右侧肋骨皮下膨出,左右肋骨不对称.左手大鱼际、拇指蓝紫色皮下结节,右胸胁部见一片形状不规则褐色咖啡斑.X片示双手、肋骨多发内生软骨瘤,B超示左手大鱼际及拇指皮下脂肪层血管瘤.诊断:Maffucci综合征.文献回顾发现,Maffucci综合征临床少见,表现为内生软骨瘤病伴发软组织的血管瘤,治疗上没有特异的方法,旨在减轻临床、缓解疼痛和早期发现恶变,定期随访很重要.从该例患者来看,目前未见合并良恶性肿瘤,但由于该综合征恶变易发生在成年或中老年,所以嘱其随访,以防恶变.

  • 再生障碍性贫血伴巨大尖锐湿疣1例

    作者:易娟;赵璐;张国强;高顺强;林元珠;宋娇杰;刁兰萍

    患者女,17岁,学生.患再生障碍性贫血4年.皮肤科情况:外阴至肛周可见密集排列多个直径约为3~5cm大小圆形菜花状赘生物,融合成巨大斑块型损害约6cm×15cm×17 cm大小,表面凹凸不平,有轻微触痛,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WBC(4.04 ~7.4)×109/L,RBC(1.85 ~2.18)×1012/L,Pt(17—59)×109/L,Hb 68.4~ 80.4g/L;查骨髓示骨髓增生不良,粒红系降低,未见巨核细胞;病理显示鳞状细胞乳头瘤样增生,可见“挖空细胞”.诊断:①再生障碍性贫血;②巨大尖锐湿疣.

  • 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1例

    作者:张扬;张玉良;王俊民;肖生祥

    患儿男,5岁.下腹部淡蓝色萎缩斑1年.1年前发现下腹部片状淡蓝色斑,境界清楚.近3个月来逐渐扩大,呈暗红色萎缩斑.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变薄,脂肪组织消失.诊断: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

  • 先天性无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1例

    作者:张跃;袁伟;贾常莎

    患儿男,8岁.出生至今无汗,怕热,无牙.其毛发稀疏、千枯,额部凸出,眼周有放射状皱纹,马鞍鼻,唇厚外翘,呈苍老貌.皮损病理示真皮层内未见汗腺.诊断:先天性无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

  • 环状弹性组织溶解性巨细胞肉芽肿1例

    作者:万远芳;柯丹;阎衡

    患者男,52岁,双双手背及前胸、颈部多发环形红斑2年余.颈部皮损病理组织显示:真皮中部见肉芽组织改变,其中较多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弹力纤维染色减少.诊断:环状弹性组织溶解性巨细胞肉芽肿.

  • 老年头面部血管肉瘤并发全身多处转移1例

    作者:毕云凤;邓丹琪

    患者男,66岁.右侧头面、眼部青色结节4个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全层血管网状血管瘤样增生;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肥大、明显异型;网状纤维染色示:网状纤维包绕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示:CD31,CD34,Vimentin,LCA,SmA和S-100全部(+),CD99(±),CD30,CEA和CK全部(-).患者头颅MRI、全身骨扫描及胸腹部CT均提示颅骨、肋骨、纵膈和脾脏均有肿瘤转移可能.诊断:血管肉瘤并全身多处转移.

    关键词: 血管肉瘤
  • 表现为皮肤感染的原发性皮肤鳞状细胞癌1例

    作者:李可嘉;赵肖庆;曹华;沈小雁;郑捷

    患者女,56岁.右前臂伸侧皮疹伴红肿、疼痛1Od.皮疹位于右前臂伸侧中部,初为红斑基础上的脓疱疹,逐渐增大伴脓液、中央结痂,抗生素治疗无效.5d后,右前臂近肘部再发一枚类似皮疹.两枚皮疹均有压痛,皮温升高.皮损活检后经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高分化鳞癌,予手术切除.本病例提示,对于难以治愈的皮肤感染,需考虑皮肤肿瘤的可能性.

  • 深在性红斑狼疮1例

    作者:温斯健;胡彬;宋昊;孙建方

    患者女,30岁.右下颌、左上臂斑块伴关节痛3年.皮肤科情况:右下颌及左上臂伸侧见四处大小不一的类圆形暗红色斑块,边清,触之质硬,中央萎缩凹陷,表面无破溃.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变薄,基底液化,真皮内灶状淋巴细胞浸润,皮下脂肪小叶内淋巴、组织细胞浸润,有少许多核巨细胞.直接免疫荧光(LBT):表皮基底膜带见IgG和C3呈线状沉积.诊断:深在性红斑狼疮.治疗:每天予泼尼松20mg、羟氯喹0.2g(2次/d)口服治疗,皮损渐好转,现随访中.

  • 先天性多发性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1例

    作者:曹畅;解瑶;华薇;李利

    患儿女,8岁.全身紫红色斑疹、丘疹、斑块8年.全身可见散在分布绿豆至钱币大紫红色斑疹、丘疹、斑块、褐色色素沉着斑及白色萎缩性色素减退斑.腹部丘疹样皮损病理示真皮乳头层及浅中层大量增生扩张的薄壁血管腔样结构,部分可见胞核稍突出,胞浆少的鞋钉样内皮细胞凸向管腔.免疫组化示淋巴管内皮细胞标志(D2-40)阳性,Wilms Tumor-1(WT-1)阴性.诊断:先天性多发性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

  • 儿童皮肤孤立性肥大细胞瘤1例

    作者:杜雪;孔庆涛;杨瑞;黄苏扬;桑红

    患者男,22月.左手背皮肤结节伴瘙痒1年余,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层见大量肿瘤样细胞弥漫性浸润,细胞呈圆形,胞浆较丰富,核大.结合特殊染色检查结果本例诊断为肥大细胞瘤.

    关键词: 肥大细胞瘤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皮肤肿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葛新红;焦亚宁;董灵娣;喻楠;夏莉;王乐;杨晶;尚元元;王立鹏

    目的 评价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治疗日光性角化病、Bowen病、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光敏剂5-氨基酮戊酸(ALA)涂于53例日光性角化病、23例Bowen病、36例基底细胞癌、40例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皮损处,避光3 ~4h后,使用光动力治疗仪照射约20min,1次/周,经4~6次治疗后评估疗效.结果 ALA-PDT疗法治疗日光性角化病及Bowen病的有效率为100%;基底细胞癌浅表型的疗程短(3—5次),且有效率为100%,结节型疗程长(4~6次),且有效率仅为77.77%;高分化鳞癌有效率为100%,中分化为85.71%,低分化鳞癌有效率为40.00%,所有皮肤肿瘤患者的总痊愈率为84.21%,有效率为95.35%.结论 ALA-PDT治疗日光性角化病、Bowen病、浅表型基底及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疗效确切,美容效果佳,无不良反应,治疗结节性基底细胞癌及中分化、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尤其是年老体弱、美容要求高的患者亦有一定的疗效.

  • 重症患者输液外渗致皮肤损伤16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利;党少农;张小玲;苏丹;王维;赵海宁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输液外渗致皮肤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本科住院患者中因输液外渗致皮肤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危重程度评分、外渗药物种类和输液部位、时间及方式等,单因素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重症患者输液外渗致皮肤损伤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相关性(P>0.05),与其病情危重程度评分、外渗药物种类、输液部位、输液时间、输液方式及患者的依从性有相关性(P<0.05).结论 病情危重程度评分高、输液时间长、使用输液泵、静滴血管活性药及高渗透压药物、下肢静脉输液和依从性差的重症患者会增加输液外渗的发生率,应加强该类患者的护理观察和及时对症处理.

  • 青海高原地区老年皮肤瘙痒症116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秀春;傅强;李玉湘;杜丽霞

    目的 观察青海高原地区老年皮肤瘙痒症的发病情况,分析其诱发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2012年2月-2014年1月本院诊治的116例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6例患者中,男79例,女37例,男女之比为2.14:1,环境因素、饮食及不良行为习惯为其主要诱因,重度皮肤瘙痒症患者多合并慢性疾病,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重度患者有效率为45.00%,低于轻、中度患者的有效率(83.78%、71.79%,P<0.05).结论 青海高原干燥气候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发病的外部条件,其次为饮食及不良行为习惯,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对轻、中度老年皮肤瘙痒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重度皮肤瘙痒症患者应积极防治并发的慢性疾病.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慢性局限型湿疹37例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观察

    作者:何渊民;杨艳;廖勇梅;徐基祥

    目的 评价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慢性局限型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阴性药物平行对照实验.将入选的72例慢性局限型湿疹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予无药物成分的乳膏基质外搽,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3,4周记录病情积分,于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病情评分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病情评分下降情况(P<0.01),且治疗组有效率(67.56%)也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57%,P<0.01).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好,安全性高.

  • 伴甲状腺疾病的白癜风64例移植疗效回顾性分析

    作者:章玲玲;洪为松;傅丽芳;尉晓东;许爱娥

    目的 回顾性分析64例伴甲状腺疾病的白癜风患者移植疗效与甲状腺疾病类型的关系.方法 将64例曾行自体黑素细胞培养移植伴甲状腺疾病的白癜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A为伴甲亢或甲减的白癜风患者;观察组B为伴甲状腺自身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或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升高的白癜风患者;并随机选取同时期行自体黑素细胞培养移植的单纯白癜风患者64例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A的移植疗效差,只有2例患者的移植复色率超过65%,与对照组的移植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B的移植疗效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甲亢或甲减的白癜风患者移植疗效较单纯白癜风患者差.自体黑素细胞培养移植方法适用于伴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升高的白癜风患者.

  • CKLF1及其拮抗肽C19在不同时期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的作用

    作者:兰元翎;杨高云

    目的 探讨趋化素样因子1(CKLF1)及其拮抗肽C19对不同时期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 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急性期和慢性期AD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运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CKLF1在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体外诱导培养AD患者的Th1,Th2细胞亚群,以不同浓度CKLF1和(或)C19刺激上述细胞,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IL-4,IL-17水平变化.结果 急性期AD患者Th2细胞中CKLF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期AD患者Th1细胞中CKLF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AD患者外周血CKLF1在Th17细胞中表达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期AD患者体外培养的Th2细胞产生的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期AD患者体外培养的Th1细胞产生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17在急性期和慢性期AD患者体外培养的Th1细胞中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急性期AD患者的Th2细胞经CK-LF1刺激,产生IL-4水平高于未刺激组(P<0.05).经CKLF1和C19(10ng/mL)共同培养后,IL-4的水平降低.慢性期AD患者的Th1细胞经CKLF1刺激,产生IFN-γ的水平高于未刺激组(P<0.05).经CKLF1和C19(10ng/mL)共同培养后,IFN-γ的水平无显著改变.结论 CKLF1在AD患者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的病理性作用,CKLF1的拮抗肽C19可能对急性期AD患者具有潜在治疗作用.

  • 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亚群及其自噬相关标记分子表达

    作者:朱英杰;刘仲荣;严苗苗;陈胡林;赵敏玲;李翠华

    目的 探讨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non-segmental vitiligo,NSV)外周血Th17细胞亚群比例及其细胞自噬水平是否存在异常.方法 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NSV患者及20例正常人外周血Th17细胞亚群比例及其自噬相关标记分子的水平.结果 NSV快速进展期、稳定期至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h17细胞亚群比例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17细胞自噬相关标记分子LC3B和Beclin1的水平自NSV快速进展组、稳定期组至健康对照组依次降低,而Bcl-2蛋白的水平自NSV快速进展期组、稳定期至健康对照组依次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SV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亚群计数及其自噬水平均升高,可能参与了NSV病情的发生、发展机制.

  • 梅毒患者驱梅治疗前、后外周血PBMCToll样受体2表达

    作者:石磊;赵枫;王峰;许素玲;林蕾

    目的 观察梅毒患者驱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表面Toll样受体2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初诊为梅毒的患者分别于驱梅治疗前及驱梅治疗结束后1年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其PBMC的TLR2+ CD14+表达情况及TLR2+ CD14+占CD14+细胞群的比例.并选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初诊时梅毒患者外周血PBMC的中CD14+ TLR2+表达及百分比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其中一期的初诊梅毒患者外周血PBMC的TLR2+ CD14+阳性率低于二期初诊梅毒患者和隐性梅毒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固定组复诊时TLR2 (MFI)表达低于血清阴转组TLR2 (MFI)表达(P<0.001),血清固定组的初诊和复诊者TLR2+CD14+细胞(%)均低于血清阴转组TLR2+ CD14+细胞(%)(P<0.05).结论 TLR2+ CD14+阳性细胞表达上调不够,其可能导致发生梅毒血清固定.

  • 阿维A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CCL2和CCR2水平的影响

    作者:隆岚;李振;钱振云;廖从娟;万彦彬

    目的 探讨阿维A治疗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浓度及皮损CCR2 m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阿维A对寻常性寻常性性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集3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及80例阿维A治疗前、后寻常性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展期48例,稳定期32例)的外周血和皮肤组织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CL2和CCR2浓度,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正常皮肤和皮损CCR2 mRNA表达.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根据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观察阿维A疗效,并对治疗前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CCL2和CCR2浓度与PAS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阿维A治疗寻常性银屑病有效率为78.75%.银屑病组治疗前处于稳定期、进展期的患者血清CCL2,CCR2浓度及皮损CCR2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进展期患者血清CCL2,CCR2浓度及皮损CCR2mRNA表达稳定期患者升高(P<0.01).银屑病组治疗前血清CCL2,CCR2浓度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P<0.05).银屑病组治疗后4和8周时血清CCL2,CCR2浓度及皮损CCR2 mRNA表达明显低于其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8周时血时清CCL2,CCR2浓度及皮损CCR2 mRNA表达较治疗后4周时降低(P<0.05).结论 CCL2,CCR2与寻常性性银屑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降低CCL2,CCR2表达可能是阿维A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重要机制.

  • 薄芝糖肽局封联合他克莫司乳膏治疗局限性硬皮病皮损VEGF及TGF-β1的检测

    作者:夏莉;李乐;秦景;扈淑英;高琼;尚元元;喻楠;葛新红;施惠娟

    目的 探讨薄芝糖肽局封联合他克莫司乳膏治疗局限性硬皮病(SP)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2例LS皮损治疗前后皮损VEGF及TGF-β1的表达,15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LS治疗前VEGF及TGF-β1的表达分别为96.88%及90.6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VEGF及TGF-β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0%及34.37%,明显低于治疗前的表达;病程2年内的患者治疗前VEGF及TGF-β1的阳性表达分别为95.83%及91.66%,治疗后阳性表达分别为58.33%及37.50%,两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以上病程,治疗前VEGF及TGF-β1的阳性表达分别为100%及87.5%,与治疗后表达的75.00%及25.00%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及TGF-β1与L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病程早期治疗较好.

  • 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抗黑素细胞抗体及TGF-β水平的检测

    作者:丁敏;张建中;杜娟;李厚敏

    目的 研究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抗黑素细胞抗体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35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其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中抗黑素细胞抗体和TGF-β水平,并与20例健康人对照.另外,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均予综合治疗,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 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IgG和IgA及C3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组,血清抗黑素细胞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IgM,C4和TGF-β水平与正常人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展期白癜风患者的血清抗黑素细胞抗体水平比较,治疗有效组显著高于治疗无效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清TGF-β,lgG,IgA,IgM,C3和C4水平比较,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存在全身免疫异常,血清中抗黑素细胞抗体异常高表达可能与其临床疗效相关.

  • PTEN和Ki67在乳房外Paget病中的表达

    作者:陈宇;花志祥;李隽;黄红娟;施伟伟;施健

    目的 观察PTEN和Ki67在乳房外Paget病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分别检测30例乳房外Paget病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中PTEN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PTEN在乳房外Paget病中阳性表达为66.67%,显著低于正常皮肤组织的阳性表达(100.00%,P<0.05).Ki67在乳房外Paget病中阳性表达为83.33%,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50.00%,P<0.05).乳房外Paget病中PTEN表达和Ki67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PTEN的低表达和Ki67的过表达在乳房外Paget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沿面空气等离子体对HaCaT细胞因子mRNA表达及分泌的影响

    作者:钟世玉;董颖颖;刘定新;肖生祥;孔刚玉

    目的 探讨等离子体对HaCaT细胞活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其在皮肤创伤愈合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CCK-8法测定不同时间等离子体处理对HaCaT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处理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改变,并与有NAC存在条件下的改变进行比较;酶标仪检测处理介质PBS中H2O2浓度;采用ELISA及Realtime PCR方法分析等离子体处理后HaCaT生成细胞因子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改变.结果 沿面空气等离子体对HaCaT细胞具有细胞毒性,呈剂量-时间依赖性.等离子体处理可升高细胞内ROS水平,NAC能够明显抑制等离子体处理引起的HaCaT细胞活性下降及细胞内ROS水平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等离子体照射可在不同程度上引起细胞因子IL-1β mRNA水平的增加,可明显增加IL-6、IL-8、VEGF蛋白及mRNA的水平.结论 空气沿面等离子可通过提高细胞内ROS水平发挥细胞毒性作用,其一定程度上的促炎作用及促进生长因子的分泌作用可能在创伤愈合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皮肤科住院患者血清铁蛋白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的检测

    作者:马毳毳;刘艳;尹佳锋;杨生莲;赵波

    目的 观察皮肤科住院患者血清铁蛋白(FET)、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对入选的514例皮肤科住院患者进行血清FET和SCCA检测,并随机选取同期其它科室住院患者51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FET和SCCA值.结果 皮肤科住院患者组血清FET升高129例(25.10%),SCCA升高257例(50.00%),对照组患者血清FET升高6例(1.17%),SCCA升高8例(1.56%).FET检测结果:红斑狼疮(4/7)、多形红斑(3/6)、皮肌炎(19/40)、荨麻疹(11/25)、带状疱疹(27/95)、硬皮病(3/14)等的血清FET值有所升高.SCCA检测结果:银屑病(92/96)、湿疹(21/22)、红皮病(24/26)、泛发性神经性皮炎(6/7)、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病(7/9)、毛发红糠疹(3/4)等的血清SCCA值升高明显.皮肤肿瘤患者血清FET值正常,血清SCCA值升高(3/6).结论 结缔组织病类疾病、多形红斑、荨麻疹、带状疱疹可出现血清FET值升高.鳞状上皮增生明显、伴有大量鳞屑的皮肤病血清SCCA值可能升高.血清FET和SCCA值不是常见皮肤肿瘤(除皮肤鳞癌)的特异性指标.

  • 淀粉浴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82例临床观察

    作者:冯华;倪文琼;陈自学

    目的 观察淀粉浴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168例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4例予淀粉浴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对照组84例仅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以及治疗结束后2周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62例完成治疗随访,治疗组有效率为84.15%,复发率为20.29%;对照组分别为56.25%,7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出现轻微腹泻.结论 淀粉浴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修护霜对激光治疗痤疮瘢痕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作者:李敏;李雪莉;李旭阳;张守民;禹卉千;邓丽娜;李丽娜;郑颖娜;尹光文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FGF)联合雅漾活泉修护霜(ACRSC)对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术后创面的影响.方法 66例痤疮瘢痕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ACRSC组(B组)和rbFGF与ACRSC联合治疗组(C组),均采用MCL30铒点阵激光(德国阿司克莱)治疗,创面皮肤出现少量渗血、渗液即终止,共治疗3次,间隔时间为2个月.术后所有患者均使用雅漾活泉喷雾冷敷创面,3次/d,每次20min.对照组于点阵激光治疗后未再使用药物;ACRSC组术后第3天起在皮损处外用使用ACRSC,1次/d,共1个月.联合治疗组于点阵激光治疗后4h后皮损部位使用rbFGF,3次/d至痂皮完全脱落,术后第3天开始在皮损处外用ACRSC,1次/d,共1个月.随访由两位主治医师接诊,分别于激光术后第3,7,14,30,60天评估患者的红肿时间、渗出时间、脱痂时间、红斑持续时间和患者的满意度,结合患者术前术后照片及临床问卷调查资料共同判定疗效.结果 所有受试者未见色素减退、感染及瘢痕增生等不良反应.ACRSC组红肿、渗出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2.96±1.34)d vs(3.26±1.43)d,(2.09±0.59)d vs (2.45±0.6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2.72±1.31)d vs(3.26±1.43)d,(1.99±0.63)dvs (2.45±0.6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3组在脱痂时间和红斑持续时间上两两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bFGF联合ACRSC能够加速点阵激光术后创面的愈合,减少红斑及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 疑似下生殖道感染孕妇细菌和真菌分布及其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作者:泰淑红;王鹏;邵艳;李辉

    目的 了解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病原菌及对抗生素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产科住院和产科门诊送检的480份宫颈分泌物培养中分离出的143株病原菌进行分析,并进行鉴定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 假丝酵母菌46株,肠杆菌科细菌33株,葡萄球菌属细菌24株,肠球菌23株,β溶血性链球菌7株,淋球菌10株.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的敏感率较高;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大环内酯类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均敏感;肠球菌属细菌对氨苄西林的敏感率为78.26%,对高浓度庆大霉素敏感率为60.87%;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为58.69%.结论 孕妇下生殖道感染菌种类多,耐药性严重,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根据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药物治疗.

  • CA患者HPV基因分型检测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凯丽;欧春荣;戚春燕;许丽

    目的 了解从化地区尖锐湿疣患者HPV基因型别的分布情况,并观察复发与性别、HPV基因型别有无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163例初发尖锐湿疣患者进行HPV基因检测,并在完全清除疣体后连续观察3个月、6个月,记录有无复发.结果 163例尖锐湿疣患者HPV-DNA阳性率达91.41%,共检测出20种HPV基因类型,比较常见的分别是HPV6 (43.62%),HPV 11 (41.61%),HPV16(12.75%)和HPV43(10.60%).低危型HPV检出率为86.58%,高危型HPV检出率为41.61%.男女之间高危型检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单一感染发生率(63.76%)高于混合感染(36.24%).随访3个月时,复发35例,6个月时复发44例.在3个月及6个月时,男女之间、高低危型之间、单一感染与混合感染之间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地区尖锐湿疣患者以HPV6,11,16型感染为主,尖锐湿疣复发和性别、HPV基因型别无相关性.

  • 老年人艾滋病患者HIV感染相关知识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世艺;徐永芳;黄娜;陈晨春;李斯斯;农全兴

    目的 了解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的主要社会影响因素和高危因素.方法 对南宁市200例新发现的≥50岁的艾滋病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男女比例为2.57∶1;艾滋病知识知晓得分7.92±3.62分,知晓得分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因素内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异性传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发生高危行为改变的可能性更大(OR=2.33),文化程度越高发生高危行为改变的可能性越大(OR=0.25).结论 老年艾滋病知识缺乏;确诊前、后高危行为的改变与传播途径、文化程度相关;艾滋病防控工作中应高度关注老年人群体,提高其相关知识,降低其危险行为.

  • 2009-2013年曲靖市女性性服务工作者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作者:徐洪吕;保武生;何俊;晋云;邓凌艳;刘春蓓;覃玲;贾曼红;陆林

    目的 分析曲靖市2009-2013年女性性服务工作者艾滋病性病流行趋势、干预服务及相关行为变化情况.方法 对曲靖市2009-2013年各哨点的女性性服务工作者开展行为学问卷调查,并进行HIV、丙型肝炎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共监测5 050人,艾滋病知晓率为96.25% ~ 98.75%%;HIV阳性率(0.95% ~0.17%)和梅毒阳性率(2.10%~0.83%%)均逐年下降(P=0.026;P<0.01);HCV阳性率为1.33% ~3.25%;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97.42% ~99.33%;近1个月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88.57 ~97.33%,呈逐年增高(P<0.01);干预服务接受率(96.75% ~99.83%)和同伴教育率(77.00—99.58)均逐年上升(P均<0.01);注射吸毒率为0.17% ~0.83%.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和清洁针接受率为0 ~0.29%.结论 曲靖市女性性服务工作者艾滋病知晓率较高,HIV阳性率和梅毒阳性率逐年下降,干预服务接受率逐年增加,但存在一定的注射吸毒行为,且干预不足.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地理环境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冉昕;邓丹琪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产生自身抗体而导致自身组织系统性损害的疾病,常累及多器官、多系统.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红斑狼疮与地理环境因素的研究已成为国际研究的新热点.地理环境因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影响的研究,将为其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重大的科学价值.

  • 内质网应激与白癜风

    作者:梅奕洁;孙乐栋

    白癜风患者表皮黑素细胞脱失部分由氧化应激引起已得到证实.内质网应激作为氧化应激的一个类型,在黑素细胞受到缺血、缺氧、低血糖、药物、毒物等不利因素影响会使未折叠蛋白堆积在内质网腔,超过细胞修复能力时可诱发未折叠蛋白介导的细胞凋亡过程.本文就近年来内质网应激与白癜风发病机制间的关系及通路进行综述,为白癜风的病因研究提供新思路.

  • 特应性皮炎发病过程及其机制研究现状探讨

    作者:瞿旻晔;袁晓琳;马健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复发性的以严重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过敏性皮肤病.全球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不断上升,然而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Outside to inside”是近几年对于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阐述较为完善的假说,该假说提示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可能是由皮肤向免疫、由外向内渐进性的过程.

  • 迟发于青春期的小汗腺血管瘤样错构瘤1例

    作者:经晶;英丽;施辛;丁兰;杨晓雯;张云;徐倩倩;陈玲玲

    患者男,37岁.于青春期发现胸腹部淡红斑,局部多汗,20多年来皮疹缓慢增大,近1年红斑处时感疼痛.皮损处病理活检示:真皮中下层小汗腺和周围血管增生、扩张.诊断:小汗腺血管瘤样错构瘤.由于皮损面积较大,疼痛较轻,未予进一步治疗,现随访中.

  • 基于聚类分析的银屑病中医证候研究

    作者:侯绍伟;王红梅;周登远

    目的 探讨银屑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辨证分型规律.方法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255例银屑病患者症状体征及相关因素进行频数及聚类分析.结果 证候聚类聚为七类,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各类证型为:血热风盛证、阳虚证、血虚风燥证、血瘀肌肤证、肝肾阴虚证、热毒伤营证和湿热蕴毒证.结论 将聚类分析引入银屑病中医证候的研究是可行的.

  • 国人皮肤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的制定

    作者:范娅琦;安金刚;李政霄;吴佳文;霍佳;曾维惠;肖生祥

    目的 制定适合于国人皮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问卷方法 问卷的制定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与皮肤病患者沟通及查阅已有文献,初步构建条目池;(2)根据专家和患者的意见修改条目池;(3)使用修订的条目池对皮肤科门诊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专家评分法、因子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克伦巴赫α值法、条目-预期维度相关性分析法、条目·非预期维度相关性分析法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6项统计标准中如果有4条证明条目需要保留池,则予以保留;(4)去除表达不恰当的条目,进行信度和效度评价,终确定量表.结果 通过对50名患者进行调查并结合已有文献,制定出88项条目,经专家和患者的共同修订后,定位86条,经过因子分析、专家评分等统计分析后,终确定了含有23条项目的陕西省皮肤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结论 本量表适用于今后陕西省皮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并且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将在日后用于评估不同病种及进行病种间比较,不足之处在于病种的局限性和疾病的季节性.

  • 温室大棚菜农慢性荨麻疹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作者:房黎亚;徐清亮;赵学良;翟庆峰;王金超;于新;李媛媛

    目的 探讨温室大棚内的环境因素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并对大棚菜农慢性荨麻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分层抽样方法得到的温室大棚菜农进行慢性荨麻疹患病率的调查,以普通菜农作对照,并对两组菜农患者行点刺试验,分析两组阳性过敏原的异同.结果 大棚菜农慢性荨麻疹的患病率为5.15%高于普通菜农的患病率4.05%.两组菜农点刺试验中大棚组常见的过敏原依次为尘螨、多价真菌Ⅰ、虾、多价真菌Ⅱ,普通组依次为尘螨、虾、蟑螂、夏秋花粉Ⅱ.吸入性过敏原中,大棚组尘螨阳性率(74.29%)远高于普通组(53.6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棚组真菌反应阳性率:Ⅰ为35.71%,Ⅱ为28.57%,与普通组相比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温室大棚菜农慢性荨麻疹的患病率高于普通菜农,且大棚内的高尘螨、真菌环境对菜农慢性荨麻疹的发生有影响,而花粉则影响不大.

中国皮肤性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