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能量高频电刀治疗眼周汗管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伟;廖农;王玉燕;林维欣;王君;叶沛仪;陈旭日

    目的 评价微能量高频电刀治疗汗管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用美国Aaron公司的900TM微能量高频电刀,治疗眼周汗管瘤患者189例.术后治疗区保持干燥一周,每日外涂长效抗菌喷剂2-3次,直至修复性痂皮自然脱落.结果 189例患者1次治愈者163例(92.3%),2次治愈者18例(9.5%),3次治愈者8例(4.2%).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色素脱失和瘢痕.其中3例患者治疗后由于日晒早期出现明显色素沉着,对症治疗3个月后复诊色沉消退.结论 Arron900TM微能量高频电刀对于治疗汗管瘤临床疗效显著,修复快,且愈后无明显瘢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高频电离子治疗面部汗管瘤138例

    作者:张秋霞

  • 汗管瘤的光电治疗进展

    作者:曾颖;董继英;王棽;严敏;傅秀军;郑锐;沈善法;姚敏;林晓曦

    汗管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附件良性肿瘤,好发于眼周等部位,女性多见.本文将简要概括汗管瘤的发生机制,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不同光电设备在汗管瘤治疗中的运用,为提高清除率和减少汗管瘤光电治疗后不良反应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关键词: 汗管瘤 激光 治疗
  • CO2激光治疗眼睑皮肤病413例

    作者:单孔荣

    资料:413例患者中男性144例,女性269例;年龄13~70岁;病程6个月至20年.色素痣206例,扁平疣54例,睑黄瘤52例,脂溢性角化病41例,粟丘疹29例,汗管瘤18例,皮角13例.病损位于睑缘206例,上眼睑51例,下眼睑156例.

  • 128例汗管瘤电凝治疗体会

    作者:张辛艳;武斌;张辛兰

    汗管瘤又称疹性汗腺瘤,是在小汗腺末端汗管分化的一种肿瘤,好发于女性的双下眼睑,一般呈皮肤色或淡黄色,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常因影响容貌而求治心切。由于汗管瘤位置较深,常用的激光、冷冻效果均不理想,多遗留瘢痕或治疗再复发,为此,很多患者被拒之门外。近年来,我们尝试用多功能MX-1228型美容机有选择性的治疗汗管瘤,收到良好的效果,病变可完全治愈,且不留瘢痕,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共128例,其中女性126例,年龄19~56岁;男性2例,年龄分别为23,35岁;其中发生于双下眼睑的102例,上下眼睑均有的8例,发生于双上睑的4例,双上睑内侧的3例;两侧外眼角的3例,内眼角鼻两侧的4例,胸部2例所有病例电凝治疗前未作过其它治疗。

  • 美容皮肤科治疗方法与技术

    作者:虞瑞尧

    一、皮肤磨削术(dermabrasion)[1].1.适应证:痤疮后瘢痕、各种原因引起的小瘢痕、细小的皱纹、口周假性皱纹、消除文身、表皮痣、血管纤维瘤、鼻赘、血管性痣、汗管瘤、毛发上皮瘤、DLE凹陷性瘢痕、光化性角化症、日光性弹力纤维变性、脂溢性角化症和基底细胞上皮瘤等.

  • CO2点阵激光治疗汗管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潘永正;张敬东;董正邦;骆丹

    目的 探讨CO2点阵激光治疗眼周汗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8例汗管瘤患者进行CO2点阵激光治疗,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3个月进行数码照相、记录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通过治疗前后对比,观察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医师和患者各自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进行0~4级评分.结果 28例治疗后1个月,74.99%的患者改善率超过50%;67.85%的患者达到满意或非常满意的效果.治疗后3个月,78.57%的患者改善率超过50%;71.42%的患者达到满意或非常满意的效果,与治疗后1个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CO2点阵激光是汗管瘤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 CO2点阵激光 汗管瘤
  • Versapulse-c多波长激光临床疗效初步探讨

    作者:栾保华;薛文君;王永前;薛峰

    我院自1998年7月至2000年6月,用Versapulse-c多波长激光机治疗皮肤色素性及血管性疾病、增生性瘢痕、酒渣鼻、疣状痣、汗管瘤等患者共2 589例,取得较好疗效.1临床资料本组共2 589例,治疗6 843人次,其中男性827例,女性1 762例.病种包括色素性疾病类:太田痣535例、色素痣418例、黄褐斑91例、咖啡斑285例、雀斑86例、文身类286例、外源性粉尘着色93例.血管性疾病类:血管痣695例、酒渣鼻25例、增生性瘢痕27例.其他类:疣状痣28例、汗管瘤12例、睑黄疣8例.

  • 局限型口周汗管瘤一例A case of localized perioral syringomas

    作者:王月;游弋;冯林;郝飞;杨希川

    患者,男,13岁,学生。主因口周起肤色至黄褐色扁平丘疹5年,于2011年8月15日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口周出现散在针尖大小肤色至黄褐色扁平丘疹,随后皮损逐渐增多、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家族遗传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口周密集分布的肤色至黄褐色扁平丘疹,针尖至粟粒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蜡样光泽,部分融合,质硬(图1)。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可见条索状或小团
      块状由立方细胞组成的瘤细胞团,其内可见管腔样结构形成,胞质淡染,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图2)。诊断:汗管瘤。

    关键词: 汗管瘤 口周
  • 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一例

    作者:吴银华;白娟;乔建军;方红

    临床资料
      患者,女,20岁。主因面颈部、躯干、四肢丘疹6年余,于2013年5月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前胸部出现粟米大淡红色丘疹,无自觉症状。后皮损逐渐增多,累及颜面部、颈项部、双侧腋窝、腹部、背部及四肢。皮损夏季明显发红,冬季色泽变淡。颈部皮损曾在外院行CO2激光治疗,效果不佳,遗留点状增生性瘢痕。患者既往体健;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双下眼睑、颈项、躯干、双腋窝、双上肢屈侧、双下肢近端皮肤密集分布淡红色或肤色扁平丘疹,直径2~3 mm,表面光滑,质硬,互不融合,无触痛。颈部及前胸部可见CO2点激光治疗后遗留多处粟米大凹陷性或增生性瘢痕,部分瘢痕相互融合(图1a-1d)。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生化、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及梅毒抗体均未见异常。上胸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角化过度,真皮上部多个嗜碱性细胞组成的条索状小团块及管腔样结构,管壁为单层或双层上皮,腔内有嗜酸性物质(图2)。诊断: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由于本例患者为瘢痕体质,既往在外院行CO2激光治疗,术后瘢痕明显,遂考虑行保守治疗:维生素A胶丸2.5万U口服,每日2次;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每晚睡前点涂。治疗6周后效果不明显,遂改为阿维A胶囊20 mg、维生素E胶丸100 mg口服,每日1次。3个月后原有皮损仍未见明显消退,亦无新发皮损。由于皮肤、黏膜干燥等不良反应,患者拒绝继续口服药物,外用0.1%阿达帕林凝及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外涂颈部瘢痕处,抑制瘢痕增生。定期电话随访,截至发稿时患者自诉皮损无明显消退。

    关键词: 汗管瘤 发疹型 泛发
  • 发疹型汗管瘤一例

    作者:张雨佳;熊心猜;陈玉娟;朱仁衡;唐芹芹

    患者,女,29岁。主因乳房部位出现丘疹8年余、双下眼睑丘疹2年余,于2014年4月9日就诊。8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侧乳房部位出现数颗肤色或褐色小丘疹,无特殊不适,未予治疗,皮损逐渐增多。2年前,患者双下眼睑开始出现类似皮损。患者平素体健,否认有其他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者。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双下眼睑散在分布针尖至粟米大小肤色或褐色扁平丘疹,互不融合,边界清楚,表面不光滑,无蜡样光泽,质地较软;双侧乳房外侧及季肋部可见较多绿豆大小类似皮损(图1)。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未见异常。胸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浅层嗜碱性细胞团块及管腔样结构,部分呈蝌蚪状,管壁由两层扁平细胞构成(图2)。诊断:发疹型汗管瘤。患者拒绝治疗,后失访。

    关键词: 汗管瘤 发疹型
  • 汗管瘤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图像特征研究

    作者:郑新瑶;李巧飞;王琦;曾抗;后桂荣

    目的 研究汗管瘤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图像特征,为临床汗管瘤的诊断提供一种无创的、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 收集临床表现典型的眼睑型汗管瘤患者,对皮损进行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分析其图像特征,并与汗管瘤的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真皮浅、中层扫描可见大小不等圆形、类圆形高折光物质,高折光物质周围有1~2层明暗相间的结构环绕.图像特征与汗管瘤组织病理表现能很好地对应.结论 反射式共聚显微镜检查能反映出汗管瘤患者病变皮损的微解剖结构,能为汗管瘤的诊断提供有力的客观依据.

  •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汗管瘤633例临床观察

    作者:雷华;戴耕武;杨镓宁;刘刚;彭威

    目的 观察超脉冲CO2激光治疗汗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局部利多卡因软膏表面麻醉后,麻用功率调节为3~6W,脉宽0.03s,脉冲延迟0.05s的超脉冲CO2激光治疗汗管瘤患者633例,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633例患者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95.10%.各部位间存在疗效差异,眼周、前额及颊部疗效较好(有效率分别为99.435、96.47),全面部疗效仅为(79.46%),前两者与后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汗管瘤安全、有效.

  • Q开关1064nm激光及超脉冲CO2激光治疗340例眼睑汗管瘤

    作者:王美芳;赵俊英

    目的 观察Q开关1064nm激光及超脉冲CO,激光治疗眼睑汗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Q开关1064nm激光及超脉冲CO2激光分别治疗212例及128例患者.结果 340例患者疗效显著,总有效率89.7%,两种激光分别有效率90.1%、89.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开关1064nm激光及超脉冲CO,激光治疗眼睑部汗管瘤安全、有效.

  • 发疹型汗管瘤4例

    作者:王文岭;彭少文;敖俊红

    1 临床资料病例1,男,24岁.躯干、四肢泛发皮色丘疹15年.患者9岁时胸部出现散在米粒大皮色丘疹,持续不退,无自觉症状,未治疗,皮疹缓慢增多.5年后波及腹部.10年后波及四肢,皮疹增至数百个.曾外用多种药物,疗效不佳.

    关键词: 汗管瘤 发疹型
  • 47例扁平疣的皮肤镜特征分析

    作者:孙瑜;张峻岭;刘栋;孔祥君

    目的 应用皮肤镜对扁平疣的图像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为扁平疣的皮肤镜诊断总结相对明确的诊断特征.方法 对2014年9月-2015年3月来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门诊皮肤科就诊患者47例,217余处皮损进行皮肤镜检查,获得特征性图像资料.结果 扁平疣皮损图像显示为3种形态,即环状结构围绕着点状血管,颗粒状凸起内可见点状血管,及扁平均质样结构内散在分布点状血管.结论 皮肤镜有助于快速无创的诊断扁平疣.

  • 发疹型汗管瘤2例

    作者:韩晨珠;李保强;于淑萍

    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16岁.颈部丘疹4年,于2014年1月23日来我院就诊.该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颈部出现少许皮色或浅棕红色丘疹,无自觉症状,未就疹,后皮疹逐年增多,外用多种药物,疗效不佳.既往体健,家族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无特殊发现.皮肤科情况:颈部可见散在或密集分布的皮色、浅棕色丘疹,触之硬实.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见图1.颈后部皮疹组织病理显示:表皮轻度角化过度,真皮内少许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可见多数导管、小囊腔及由上皮细胞所组成的小细胞巢及索,导管及囊腔的壁由两层上皮细胞组成,腔内含无定形物质,部分上皮细胞集合呈长形,一端变细,另一端为管腔,呈现蝌蚪状,见图2.诊断:发疹型汗管瘤.

    关键词: 发疹 汗管瘤 病理
  • 发疹型汗管瘤2例

    作者:常建民;吴意平;冯和平

    1临床资料例1,男34岁.因全身皮疹伴轻度瘙痒10年就诊.患者自10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双下眼睑及面颊上部出现米粒大小的丘疹,无自觉症状,偶有轻度瘙痒,皮疹逐渐增多.半年后躯干四肢出现类似皮疹.自觉夏季皮疹明显,冬季略减轻.

    关键词: 汗管瘤 皮疹 瘙痒
  • 发疹型汗管瘤1例

    作者:苏飞;夏云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因面部、躯干皮疹伴轻度瘙痒20年,于2013年8月26日来我院就诊.20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眼睑、额部出现粟粒大小肤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偶有瘙痒,皮疹逐渐增多,约1年后躯干出现棕红色皮疹.自觉皮疹夏季明显,冬季略减轻.出汗时略瘙痒.近年来皮疹逐渐增多,躯干皮疹颜色加深.患者一般情况可,否认基础疾病史,否认乙肝、结核等传染病病史.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专科检查:额部、双眼睑可见肤色米粒大小扁平丘疹,躯干部可见绿豆至黄豆大小棕红色丘疹,部分相互融合,见图1.组织病理检查(面部、躯干大致相同):角化过度,表皮轻度增生,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浅中层可见嗜碱性上皮细胞索,部分呈蝌蚪状或鹿角状,可见囊状导管,间质内胶原增生,见图2.诊断:发疹型汗管瘤.

    关键词: 汗管瘤 发疹型 激光
  • Nd:YAG激光对103例外眼病变的应用

    作者:杨蕴华

    自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我院应用Nd:YAG激光治疗103例外眼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03例患者,男61例,女42例.年龄14~60岁.病变为:炎症性肉芽肿、色素痣、汗管瘤、寻常疣、疣状痣和乳头状瘤.

163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