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苯并[a]芘诱导的细胞恶性转化对DNA甲基化转移酶的影响

    作者:邓雯文;杨沫;张遵真;吴媚

    目的 研究苯并[a]芘(B[a]P)诱导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恶性转化过程对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s)表达水平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野生型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pol β+/+)和BaP长期多次染毒构建的小鼠胚胎成纤维恶性转化细胞(pol β-T)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两种细胞中dnmts(dnmt1、dnmt3a和dnmt3b)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同时用DNA甲基转移酶活性/抑制分析试剂盒检测DNMTs的酶活性.结果 pol β-T细胞dnmt1和dnmt3b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40±0.033)和(0.905±0.062),均高于pol β3+/+细胞[(0.560 ±0.031)和(0.666±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lβ-T细胞DNMT1和DNMT3b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172±0.089和1.134±0.144,亦均高于pol β+/+细胞(1.311±0.050和0.820±0.1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细胞DNMT3a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与pol β+/+细胞[(329.48±52.11) OD·h-1·mg-1]相比,polβ-T细胞甲基化转移酶活性[253.70±20.56)OD·h-1·mg-1]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mt1和dnmt3b的异常表达以及DNMTs酶活性的改变可能参与苯并[a]芘诱导的细胞恶性转化过程.

  • 当归芍药散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干预作用及DNA甲基转移酶1和PPAR-γ表达的影响

    作者:任攀;康群甫;周明学;张蕾;李思耐;刘卫红

    目的 研究当归芍药散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的干预作用及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和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西方类型膳食喂养9周,随机分为模型组、立普妥组(阳性对照组)和当归芍药散组(n=10),药物干预9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清DNA甲基化水平及DNMTs水平.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采用IPP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小鼠主动脉As斑块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As斑块内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l)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 γ)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当归芍药散组和立普妥组小鼠血清TC、TG水平明显降低(P<0.05),当归芍药散组小鼠血清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当归芍药散组小鼠主动脉As斑块面积显著降低(P<0.01),当归芍药散组小鼠主动脉斑块内DNMT1表达显著降低(P<0.05),PPAR γ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当归芍药散可改善As小鼠的血脂水平,减少As斑块面积,具有明确的抗As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s小鼠血清甲基化水平和DNMTs水平,促进As小鼠主动脉斑块内PPARγ表达和抑制斑块内DNMT1表达有关.

  • 温化蠲痹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DNA甲基化转移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喜德;冯莹莹;蔡龙;周红娟;叶丽红;余建明;王云卿;杜静;杨梦霞

    目的 观察温化蠲痹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ing arthritis,CIA)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 DNA甲基化转移酶(DNA methyltrsansferases,DNMTs)表达的影响,探讨温化蠲痹方治疗CIA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80只)及正常对照组(10只,简称正常组).造模组在大鼠尾根部注射牛Ⅱ型胶原乳剂制备CIA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甲氨喋呤组(MTX)、温化蠲痹方低、中、高剂量组(简称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温化蠲痹方22.9、45.8、68.7 g/(kg·d)灌胃,均每日1次;MTx组按0.78 mg/kg剂量灌胃MTX混悬液,每周1次,连续30日.采用容积法(排水体积)评价足趾肿胀度.给药干预后提取各组大鼠PBMCs,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PBMCs DNMTs(DNMT1、DNMT3a及DNMT3b)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趾明显肿胀(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MTX组大鼠足趾肿胀明显减轻(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中药各剂量组及MTX组大鼠足趾肿胀减轻(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BMCs DNMT1、DNMT3a及DNMT3b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及MTX组DNMT1、DNMT3a及DNMT3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中药各剂量组DNMT1、DNMT3a及DNMT3b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A大鼠PBMCs DNMTs表达降低.温化蠲痹方上调CIA大鼠PBMCs DNMTs表达无明显剂量依赖性.通过上调DNMTs表达,调节CIA大鼠甲基化状态可能是其治疗CIA作用机制之一.

  • 急性低剂量辐射对小鼠肝脏及骨髓DNA甲基化的影响

    作者:陈凤鸣;吴宏;张梦;关雪晶;何晓莉;蒋林

    目的 观察低剂量辐射(LDR)对小鼠肝脏及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DNA甲基化及甲基化转移酶的影响.方法 直线加速器一次性全身X射线1.0Gy均匀照射C57 BL/6小鼠,建立辐射损伤模型.并于照射后1、3、7和14 d取眼球血进行外周血细胞计数,处死小鼠提取肝脏及BMNC,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DNMT3A及DNMT3B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辐射组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白细胞在1d时降至低,而血小板在3d时降至低,14 d仍未恢复正常.辐射组肝及BMNC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下降(P<0.05),其后均逐渐恢复正常.与正常组相比,辐射组肝脏及BMNC DNMT1及DNMT3A表达显著升高(P<0.05),14 d时仍未恢复至正常,DNMT3B的表达也显著升高(P<0.05),但在7d时已恢复至正常.结论 低剂量辐射可导致小鼠肝脏及骨髓DNA甲基化水平的降低及DNMTs表达的升高.

  • 早期氯沙坦干预对成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DNA甲基化转移酶的影响

    作者:王庭俊;练桂丽;林旭;陈婉茹;钟鸿斌;谢良地

    目的 探讨早期氯沙坦干预对成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家族中DNMT1、DNMT3a、DNMT3b的影响及其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相关蛋白(ATRA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关系.方法 按氯沙坦给药时期将Wistar-Kyoto(WKY)母鼠、SHR母鼠及相应子鼠分为WKY未干预组、SHR未干预组、SHR出生前干预组、SHR出生后干预组、SHR序贯干预组.每组选取8只雄性子鼠用于实验.在子鼠16周龄时,应用尾测法测量血压,称重法测量并计算左心室质量/体质量,重亚硫酸盐修饰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焦磷酸测序检测ATRAP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Western-blot检测大鼠心肌中3种DNMT的表达,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检测DNMT与ATRAP基因启动子区的相互作用.结果 与SHR未干预组相比,SHR出生前干预组、出生后干预组及序贯干预组的血压和左心室质量/体质量降低(均P<0.05),心肌中ATRAP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减少(P<0.05),DNMT1、DNMT3a、DNMT3b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NMT1、DNMT3a与ATRAP基因启动子区的相互作用减弱(DNMT1:0.9±0.1,0.9±0.1,1.0±0.1比2.9±0.3;DNMT3a:1.0±0.2,1.1±0.2,1.1±0.2比3.0±0.3,均P<0.05).结论 早期氯沙坦干预可减弱DNMT1、DNMT3a与ATRAP基因的相互作用,这可能与SHR心肌中ATRAP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降低有关.

  • DNA甲基化转移酶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韩忠丽;王晓建;陈昭然;惠汝太;杨晓敏;樊晓寒

    目的 探讨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s)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5例急性A型AAD患者病变血管组织和4例无主动脉疾病的器官捐献者的升主动脉血管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NMTs(DNMT1、DNMT3A、DNMT3B、DNMT3L)的蛋白在患者和正常对照血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整体上DNA甲基化转移酶蛋白在A型AAD患者病变血管组织中表达下降,DNMT1蛋白在A型AAD患者病变血管组织中表达较正常对照下降约50%(P=0.023),DNMT3B蛋白在A型AAD患者病变血管组织中表达下降约50%(P=0.009);DNMT3A和DNMT3L蛋白在A型AAD患者病变血管组织中表达下降趋势,尽管无统计学意义(P=0.414,P=0.16).结论 DNA甲基化转移酶在急性A型AAD患者病变血管组织中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呈下降趋势,DNA甲基化是否参与A型AAD病变的发生发展尚需进一步研究.

  • DNA甲基化转移酶1/3b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性研究

    作者:方钦亮;谢程融;赵文秀;孙红光;尹毅锐;张盛;王付强;彭友缘;王效民;尹震宇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转移酶1/3b(DNMT1/3b)表达异常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术后生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9例手术切除肝癌组织中DNMT1和DNMT3b的蛋白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及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析DNMT1/3b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相关性,并通过高通量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肝癌相关DNMT1和DNMT3b的靶基因。结果89例肝癌组织中DNMT1和DNMT3b皆为阳性63例,皆为阴性5例,单一阳性的分别为9例和12例。DNMT1/3b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血清AFP(2=12.903,P=0.005)、乙型肝炎(2=9.535,P=0.023)、卫星灶(2=9.574,P=0.023)和肿瘤复发、转移及生存期有关,而与性别、肿瘤大小、肝硬化和肿瘤分化无关;Kaplan-Meier分析显示DNMT1/3b阳性组患者生存时间较阴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基因组甲基化芯片技术筛选出肝癌细胞中受DNMT1和DNMT3b调控的基因2000多个,其中参与肿瘤侵袭转移的靶基因有112个。结论 DNMT1/3b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血清AFP、乙型肝炎、卫星灶和肿瘤复发、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密切相关,并可能通过调控多方面肿瘤相关基因促进肝癌复发、转移等恶性表型。

  • DNA甲基化转移酶及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在肿瘤研究中的新视角

    作者:李明;宋永胜;吴斌;卜仁戈

    表观遗传改变例如DNA甲基化涉及多种癌症的发生和进展.DNA甲基化包括可逆的甲基基团添加至CpG二核苷酸中5’位胞嘧啶上.而DNA甲基化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是负责甲基基团添加至CpG二核苷酸的酶,与组蛋白修饰一起,是发生于转录抑制所必须的起始事件.已经证明在多种人恶性肿瘤中DNMT的表达增高,并且通过DNMT介导的基因失活促进肿瘤进展.DNMT在衰老与凋亡过程中都起到一定作用.表观遗传改变是潜在可逆的,这刺激DNA甲基化抑制剂药理学的发展,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 DNA甲基化转移酶基因与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关联研究

    作者:亢俊俊;仇剑崟;陶晶;张岚;毛洪京;唐光政;尹岩;余正和

    目的 探讨DNA甲基化转移酶3B基因(DNMT3B)多态与围绝经期抑郁症疾病表型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关联.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从2009年11月-2013年1月就诊于三所综合医院妇科门诊及一所专科医院心理门诊的4 684例围绝经期妇女中,抽取403例完成一般资料的收集;采用Beck抑郁量表(BDI)和DSM-Ⅳ-TR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手册-病人版(DCID-I/P)进行抑郁障碍的筛查和诊断,人组65例抑郁症患者及匹配的122例健康对照者;共收集398例的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Snapshot基因分型技术对DNMT3B基因的2个标签单核苷酸序列多态性(tag SNP,单核苷酸分别为rs6141813与rs2424908)进行检测分型;采用BDI评定抑郁表型的数量性状;运用SNPStats及SHEsis软件分析DNMT3B基因与抑郁表型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关联.结果 2组间2个tag SNP的基因型、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多态位点存在强连锁不平衡(D’=0.98,r2=0.62),组成的TC单体型与BDI得分正相关(Add值=2.45,95% CI=0.14 ~4.75,P=0.04).结论 DNA甲基化转移酶3B基因可能与围绝经期抑郁症疾病表型的质量性状关联不大,但可能与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的数量性状相关,可能是抑郁症易感的微效基因.

  • 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及DNA甲基化转移酶在地中海贫血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作者:赵爱玲;杨跃煌;刘炜

    目的 探讨DNA甲基化转移酶l、3a、3b在地中海贫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基因诊断检测确诊为地中海贫血患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检测DNMT1、DNMT3a、DNMT3b在50例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患儿、35例正常儿童及32例非地贫贫血儿童中的表达.结果 (1)本研究50例地贫中,α-地中海贫血患儿9例,β-地中海贫血36例,αβ复合型地贫患儿5例,提示该地区β-地中海贫血的发生率高于α-地中海贫血.(2)对50例地中海贫血患儿、35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及32例非地贫贫血组儿童标本RT-PCR检测3种甲基化转移酶的表达,显示地中海贫血患儿中DNMT3a、DNMT3b的表达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非地贫贫血组(P<0.05);DNMT1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及非地中海贫血贫血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方法高效、准确、成熟可靠,可广泛推广于临床应用,DNA甲基化转移酶对于早期诊断地中海贫血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

  • DNA甲基化与衰老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徐林;葛正龙

    衰老是人类生活中一个自然而渐进的过程.在大多数生物体中,衰老速度与平均寿命成反比,它受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和疾病等影响.衰老被认为与细胞中各种分子的改变有关,这种改变在人的一生中积累.而DNA甲基化是老化过程中研究深入和表征完善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DNA甲基化模式的变化被认为是衰老的主要标志之一.自1983年起,用于检测DNA甲基化的技术得到大幅度提升,且其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作用取得重大进展.因此,了解衰老过程中发生的DNA甲基化变化是一个主要的研究领域,这将有助于寻找衰老的标识基因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来延缓衰老.

  • DNA 甲基化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陈莉

    在肿瘤形成过程中,表观遗传学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即DNA突变时核苷酸序列不变,通过碱基修饰的改变导致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机制就是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就是在DNA复制后,DNA在甲基转移酶催化下将 S-腺苷甲硫氨酸( SAM)上的甲基连接到DNA分子的腺嘌呤碱基或胞嘧啶碱基上,进行DNA修复的过程。负责DNA甲基化作用的酶称为 DNA 甲基化转移酶( DNA Methyl-transferases, DNMTs )。 DNA 甲基化主要发生在 CpG二核苷酸中的胞嘧啶[1],它对于维持染色体结构的稳定性,保障基因组表观遗传信息在亲代细胞间的正确传递起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DNMTs还直接参与基因的转录抑制和DNA复制的正确起始等。人类DNA甲基化系统的功能异常将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亦可诱发恶性疾病甚至肿瘤的发生。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许多有关DNA甲基化的分子生物学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本文就相关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 97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DNMT表达情况分析

    作者:夏慧苏;余细勇;朱杰宁

    目的:DNA甲基化转移酶(DNA methylation transferase,DNMT)表达异常可能在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心脏缺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CHD儿童DNMT表达情况与非CHD儿童DNMT表达情况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97例包含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或动脉导管未闭(PDA)的CHD儿童与50例非CHD儿童外周血,提取白细胞总RNA.采用及real-time RT-PCR检测两组儿童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及DNA甲基化转移酶3B(DNMT3B)mRNA表达水平.结果:CHD病例组儿童外周血中DNMT1和DNMT3B mRNA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结论:DNA甲基化转移酶异常升高可能在CHD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荧光定量PCR检测恶性转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DNA甲基化转移酶的改变

    作者:陈业增;唐秋灵;陈秋蓉;赖秀蓝;邱晓燕;郑泽鑫;李伟中

    背景:根据体外培养的成体干细胞自发恶性转化现象及肿瘤干细胞理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可能产生变异,体内移植后可能存在致瘤性风险.因此,建立健全的体外安全性检测程序,将在干细胞临床应用上起积极推动作用.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致瘤性机制及DNA甲基化转移酶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扩增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利用3-甲基胆蒽促使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发生恶性转化,通过形态学观察,裸鼠成瘤实验进行验证,成瘤组织进行病理学鉴定、原代细胞培养,荧光定量PCR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肿瘤细胞DNA甲基化转移酶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与结论:①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3-甲基胆蒽处理后形成恶性转化细胞,呈恶性生长,细胞核型呈非整数倍体改变,注入裸鼠体内后能形成恶性肿物;②经荧光定量PCR检测,恶性转化后肿瘤细胞(实验组)相比二甲基亚砜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其DNA甲基化转移酶的基因表达量明显增高;③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恶性转化,包括形态学变化及表观遗传学层面改变,DNA甲基化转移酶可作为预防干细胞移植后成瘤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甲基化转移酶抑制siRNA对Raji细胞中癌-睾丸抗原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荣秉;粱伟;连觅;徐兰;初明;朱蕴兰;余培峰;徐碧荷;王月丹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TNF-α和针对DNA甲基化转移酶的siRNA对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的癌-睾丸抗原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1.加入不同终浓度的细胞因子TNF-α,与Raji细胞株共培养,在不同的时间点检测癌-睾丸抗原表达情况的改变.2.转入针对DNA甲基化转移酶的siRNA,检测癌-睾丸抗原表达情况的改变.结果:在TNF-α作用后,一些细胞组会出现SSX-1表达上调,而siRNA干扰作用后,转染针对DNMT1和DNMT3b的细胞组或受5-aza-dC作用的细胞组的PRAME发生再表达.结论:TNF-α和siRNA都能诱导某些癌睾丸抗原的表达或使其表达增强.

  • 介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机体DNA甲基化状态与职业暴露的关系

    作者:章群;闫鹏;肖国兵;李小平;王爱红;王永

    [目的]探讨介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对机体DNA甲基化状态、甲基化相关酶类及甲基化次生产物的影响.[方法]暴露组为120名放射工龄3年以上的介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照组为性别相同、年龄±3岁的120名非放射诊疗医技人员.采集空腹静脉血,前处理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标法依次检测DNA总甲基化率、DNA甲基化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两组差异.采用偏相关和协方差分析暴露组人群DNA甲基化指标与年有效剂量监测值和介入工龄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个人剂量监测值、介入工龄、年龄等因素对机体甲基化状态的影响.[结果]暴露组Dnmt为(0.064±0.043)×103U/L,Hcy为(10.37±3.92)μmol/L,均高于对照组[(0.047±0.035)×103 U/L和(9.32±3.90) μmol/L](P< 0.05),但DNA总甲基化率[暴露组(8.10±1.53)%,对照组(8.47±1.4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年有效剂量值与Dnmt呈正相关(r=0.671,P=0.00),未发现其他指标与年累积个人剂量值存在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介入工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82和-0.298,均P<0.01)是影响介入工作者机体甲基化状态的重要因素.[结论]介入放射诊疗工作者职业暴露对机体DNA甲基化过程中的相关酶类及代谢产物的表达存在一定影响,但未见对DNA甲基化状态的影响.

  • 黄曲霉毒素B1诱导性大鼠肝癌超微结构观察及DNA甲基化转移酶3表达变化

    作者:张友才;陈金霞;张伟伟;李骥

    由DNA甲基化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活性改变诱导的DNA甲基化模式改变是肿瘤异常表观遗传修饰的重要机制,主要表现为基因组整体的低甲基化和区域性高甲基化,通过改变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组的稳定性,诱导正常细胞癌性转变[1-2].DNMT3基因是DNMT家系重要成员,在建立组织特异性甲基化模式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为公认的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致癌因素之一,其致癌过程中同样涉及DNA甲基化模式异常改变[3-6].DNMT3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动态变化的研究少见报道,本研究旨在分析AFB1诱导性大鼠肝细胞癌变不同阶段DNMT3a mRNA和DNMT3b mRNA变化特征,初步研究AFB1诱导性大鼠HCC发生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组织DNMTl和HDACl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伟;满晓华;高军;高丽;龚燕芳;李兆申

    目的:观察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s)组织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I)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DNMT1、HDAC1蛋白在48例IPMNs和54例胰腺导管腺癌(PDAC)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NMT和HDAC1阳性表达率在由正常胰腺导管→1PMA,IPMB→IPMC→PDAc的逐级进展过程中均逐渐升高,二者在IPMNs不同亚型中均有阳性表达.结论:DNMT1和HDAC1高表达是胰腺癌的早期事件,二者的表达水平能够反映IPMNs的恶性进展,但不能作为IPMNs的组织分型标志.

  • 5-Aza-CdR对肺癌A549细胞DNA甲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赵莹;孙丽华;杨振华;王锋

    目的:研究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5-Aza-CdR)处理肺癌细胞株A549后,DNA甲基化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s)转录水平及其活性的变化,以及细胞生长状态的改变.方法:5-Aza-CdR处理A549细胞株,半定量RT-PCR检测癌细胞Dnmts的mRNA转录水平;酶活性连续循环比色法检测Dnmts的催化活性:流式细胞仪(FCM)及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状态.结果:Dnmts的转录水平5-Aza-CdR处理前后水平分别为:Dnmt1(1.23±0.253,1.15±0.166)、Dnmt3b(0.760±0.164,0.649±0.181),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Dnmts催化活性分别为:Dnmtl(0.195±0.030,0.153±0.041)、Dnmt3b(0.172±0.029,0.116±0.050),药物组催化活性下降(P<0.05).FCM结果提示细胞周期阻滞于G1/G0期,两组凋亡率分别为0.62±0.56,7.60±1.92,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MTT结果示药物组细胞生长受抑制.结论:5-Aza-CdR抑制A549细胞株增殖,促进凋亡,对Dnmts的抑制作用是通过降低催化活性实现,不影响其转录水平.

  • DNA甲基化与肝癌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熊兰;曾斌

    DNA甲基化是哺乳动物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方法之一,它能调控正常基因的表达、维持染色体的完整性,是调节DNA重组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DNA甲基化是肿瘤抑癌基因的沉默机制之一,普遍存在于所有基因类型,当正常甲基化过程发生异常变化时,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分子改变导致肿瘤的发生.DNA甲基化异常在肝癌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与肝癌的进展与转移也存在相关性,但是其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本文就DNA甲基化与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并对DNA甲基化抑制剂作为潜在抗癌药物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同时为肝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