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管海生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为临床少见的胰腺肿瘤,近年来被逐渐认识,由于其病情进展缓慢,预后较好,及时手术切除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伴随着影像设备和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国内外学者对该病的研究逐渐深入,影象医学为临床提供了更多清晰、可靠的资料,为临床诊断、治疗起到的重要的作用。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多排螺旋CT诊断探讨

    作者:李海明

    目的: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PMN的28例病患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T征象表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主胰管病变6例,分支胰管病变10例.单发性囊性病变6例,多发囊性病变4例,混合型12例.22例病患主胰管病变内部囊壁可见结节突起,增强扫描后16例为轻度强化,6例为中度强化.经CT诊断证实,恶性病变共计12例,胰管型4例,混合型6例,支胰管2例.病理检查结果为:导管内乳头样粘液腺瘤8例,交界性肿瘤6例,乳头样粘液性癌12例,在此其中4例合并胰腺周围淋巴结转移.结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征象较为特殊,正确识别该疾病的CT表现,有助于疾病诊断以及分型,可为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参考资料,值得进一步推广

  • 成像技术鉴别诊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应用

    作者:蒿景龙;于建奇;赵丹蕾;杨明;段磊

    目的 探讨肝脏容积加速采集增强磁共振成像(LAVA)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鉴别诊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6年6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且经病理证实的30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行肝脏容积加速采集增强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所用序列包括T1WI、T2WI、增强MRI和MRCP,术后收集病理学检查信息,分别与LAVA、MRCP进行比较,观察两种成像方式对良恶性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鉴别准确性.结果 术后病理学诊断证实:良性20例,恶性10例.LAVA成像误诊率(10.00%)显著低于MRCP(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VA成像诊断良性与病理诊断结果总符合率(90.00%)显著高于MRCP成像(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VA成像诊断恶性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90.00%)略高于MRCP成像(8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VA成像诊断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90.00%)显著高于MRCP成像(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VA与MRCP鉴别诊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应用价值均较高,但LAVA诊断准确性更高,应作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首选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方式.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32例诊疗分析

    作者:魏金全;司云飞;荀静宇;唐六维;吴德全

    目的 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5年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就诊的32例IPMN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治方法.结果 32例患者男9例,女23例,年龄24 ~ 73岁.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多无特征性.3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32例术后病理回报均为IPMN:非浸润性IPMN 29例,其中单纯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19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伴不典型增生9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伴钙化1例;浸润性IPMN伴中分化腺癌3例.随访1~36个月患者预后良好,1例患者合并中分化腺癌,于术后12个月死亡.结论 对于IPMN患者,MRCP有助于明确诊断.而针对不同类型IPMN的个体化治疗,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

  • 老年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倪竟全;王预建;朱爱华;慈书平;王伟

    目的 提高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s)的认识和减少误诊.方法 报告1例IPMN的诊断治疗经过,并通过检索国内外有关文献,复习IPMNs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进展.结果 本例老年男性患者,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伴血、尿淀粉酶增高5年余,发病初期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因临床症状频繁发作,2008年4月第一次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考虑慢性胰腺炎,并给予胰管支架治疗,效果欠佳.2010年7月经内镜超声(EUS)及第二次ERCP检查明确诊断为IPMN,给予内镜下取石气囊胰管清理治疗,术后胰腺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 IPMNs早期诊断困难;对于老年患者,反复出现急性胰腺炎症状,要警惕IPMNs可能;EUS及ERCP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MRI诊断报告

    作者:董非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的MRI特征,加深对其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经过手术治疗取得病理证实的患者18例的MRI诊断情况.结果 18例患者中IPMN胰腺头部5例,颈部2例,体部8例,尾部3例;据主胰管及次级导管受累和扩张分型后主胰管型8例,分支管型7例,混合型3例.结论 MRI对IPMN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为手术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及预后分析

    作者:周贵杰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后近远期生存率.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30例IPM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病理形态变化,治疗后平均随访3年统计该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肿瘤发生部位:胰腺头部17例(48.57%)、胰腺尾部10例(28.57%)、胰腺全体8例(22.86%);主要症状为腹部不适,影像学检查显示胰腺有囊实性肿物、胰管扩张明显;平均随访3年,IPMN异形增生术后3年生存率为100.0%;IPMN相关浸润性癌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75.0%,术后3年死亡率为25.0%.结论:IPMN主要表现为胰腺实性囊肿,病理分类、分形有明确的诊断标准;IPMN伴异型增生患者术后生存率明显高于IPMN相关性癌症患者.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及预后分析

    作者:周贵杰;王丽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后近远期生存率.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30例IPM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病理形态变化,治疗后平均随访3年统计该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肿瘤发生部位:胰腺头部17例(48.57%)、胰腺尾部10例(28.57%)、胰腺全体8例(22.86%);主要症状为腹部不适,影像学检查显示胰腺有囊实性肿物、胰管扩张明显;平均随访3年,IPMN异形增生术后3年生存率为100.0%;IPMN相关浸润性癌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75.0%,术后3年死亡率为25.0%.结论:IPMN主要表现为胰腺实性囊肿,病理分类、分形有明确的诊断标准;IPMN伴异型增生患者术后生存率明显高于IPMN相关性癌症患者.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影像学分析

    作者:朱磊;潘保见;王成刚;胡国祥;沈烨;康琳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的CT和磁共振成像(mag 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影像资料与病理诊断.结果:主胰管型IPMN 3例,表现为主胰管扩张;分支胰管型IPMN 5例,表现为分叶状单发囊性病变或葡萄串样多发囊性病变伴腔内分隔;混合型IPMN 10例,表现为囊性病变伴主胰管扩张.结论:CT和MRI对胰腺IPMN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雷;蔡全才;李兆申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s)是一类以胰腺导管上皮乳头样增生和分泌大量黏液为特点的一类肿瘤,大量黏液堵塞主胰管或分支胰管并使之扩张.近年埘IPMNs的流行病学、病理特征与肿瘤基因表达、诊断处理原则方面均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IPMN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附29例报告)

    作者:胡先贵;金钢;刘瑞;张怡杰;邵成浩;唐岩

    目的:回顾性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T)的诊治经验及预后,以期提高对该病的治疗水平.方法:1993年5月至2006年8月,共29例IPMT病人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男17例,女12例.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学分类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术后病理证实,本组共有11例是类腺瘤,2例交界性肿瘤,16例腺癌.其中,主胰管型11例,分支胰管型16例,混合型2例.2例病人由于病变累及全胰而施行全胰切除术,其余病人分别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胰体尾切除术(7例)及局部切除术(4例).在腺癌病例中,有37.5%(6/16)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IPMT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对主胰管直径≥10 mm、肿瘤直径>40 mm以及主胰管型病例,应高度怀疑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如术前考虑IPMT有恶性可能,则应施行合并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切除术.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匡天涛;靳大勇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早于1982年由Ohashi等[1]报道,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其命名为IPMN[2].近年,人们对其生物学特征的认识随着病例数报道的不断增加而深入.本文结合我们的经验,总结IPMN的诊断及治疗.IPMN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主要病理特征为主胰管和(或)主要分支胰管囊样扩张,内衬富含黏液的高柱状瘤细胞,病变上皮形成乳头状或假乳头状结构.其病理类型涵盖了自良性(腺瘤、交界性肿瘤)至恶性(原位癌、浸润癌)的连续变化过程.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组织黏蛋白MUC1、MUC2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郝骏;胡先贵;张怡杰;金钢;邵成浩;郑建明

    目的:观察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组织黏蛋白MUC1、MUC2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MUC1、MUC2蛋白在18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和9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8例IPMN中有4例表达MUC1,占总数的22%,其中包括1例侵犯周围组织的IPMC;9例胰腺导管腺癌全部表达MUC1,占总数的100%,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18例IPMN中有17例表达MUC2蛋白,占总数的94.4%;9例胰腺导管腺癌中有1例表达MUC2蛋白,占总数的11.1%,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类型IPMN(IPMA、IPMB、IPMC)中MUC2蛋白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PMN肿瘤组织MUC2蛋白高表达,且表达强度与病理分型相关;MUC1蛋白值得进一步研究作为判断IPMN良恶性的参考指标.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组织DNMTl和HDACl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伟;满晓华;高军;高丽;龚燕芳;李兆申

    目的:观察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s)组织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I)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DNMT1、HDAC1蛋白在48例IPMNs和54例胰腺导管腺癌(PDAC)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NMT和HDAC1阳性表达率在由正常胰腺导管→1PMA,IPMB→IPMC→PDAc的逐级进展过程中均逐渐升高,二者在IPMNs不同亚型中均有阳性表达.结论:DNMT1和HDAC1高表达是胰腺癌的早期事件,二者的表达水平能够反映IPMNs的恶性进展,但不能作为IPMNs的组织分型标志.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陈泉宁;彭承宏;范跃祖;鲁星燧;陈春球;程东峰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8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IPMN患者主胰管型10例(35.7%),分支胰管型7例(25%),混合型11例(39.3%),7例分支胰管型IPMN均为非浸润性IPMN;术后病理示腺瘤5例,交界性肿瘤12例,原位癌1例,浸润性IPMN 10例.10例浸润性IPMN中有5例伴淋巴结转移,7例伴有神经侵犯,3例微血管侵犯,2例侵犯门静脉.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8例,胰腺局部切除6例,胰体尾切除4例.结论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较好的病变,积极合理的手术治疗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

  • MSCT与MRI诊断26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分析

    作者:王小进;白卓杰;冯湛;王秀锦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 (MSCT)与MRI诊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收集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患者26例,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20例,MRI平扫、增强扫描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6例,对MSCT与MRI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MSCT诊断20例,影像学分型:3例为主胰管型;16例为分支胰管型,发病部位:10例为胰头部,其中交界性肿瘤5例,腺瘤5例,6例在胰体部,其中腺瘤5例,腺癌1例;1例为混合型,发病部位为胰头部.MRI诊断6例中,发病部位:3例为胰体部,3例为胰尾部.病理诊断26例中,交界性肿瘤6例,腺癌4例,腺瘤16例,分别占总数的23.1%、15.4%、61.5%.结论 MSCT与MRI在诊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闻恺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是一种较常见的胰腺囊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与泛激素水平及基因突变有关.按照其侵犯部位、上皮细胞种类等可分为不同的亚型.目前普遍认为IPMN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可以通过影像学、生物标记及蛋白质分子水平检测等多种方法指导其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及切除范围.本文从流行病学、病因、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不同角度对当前IPMN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不同病理类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宋彬;胡先贵;金钢

    目的:总结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T)的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5年12月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的30例IPM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IPMT的不同病理类型进行比较分析.将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囊腺瘤(IPMA)定为良性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囊腺癌(IPMC)和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交界性囊腺瘤(IPMB)归人恶性组. 结果:恶性组男性易患率高于女性(76.5%vs30.8%,P<0.05);30例患者中IPMA 13例,IPMB 4例,IPMC 13例;主胰管型14例,分支胰管型15例,混合型1例主胰管型恶性率显著高于分支胰管型(P=0.030).30例患者中21例有腹痛、腰背痛或消瘦等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上,恶性组病灶囊内附壁结节的发生率高于良性组(P=0.025);主胰管型IPMT的主胰管直径(MPD)≥10 mm与<10 mm者、分支胰管型IPMT的肿瘤大径>40mm与≤40mm者恶性率差异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恶性IPMT好发于60岁左右老年男性;对IPMT患者可将病灶囊内是否存在结节以及主胰管直径、肿瘤大小等方面作为术前对IPMT进行良恶性鉴别的参考.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侯建芳;丁伟;孙卫国

    目的 提高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5年7月至2017年3月洛阳市第二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9例IPM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胰腺PIMN患者主胰管型6例(31.6%),分支胰管型9例(47.4%),混合型4例(21.1%);12例胰腺IPMN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1例行胰十二指肠并门静脉切除术;3例行胰体尾切除术;4例行胰腺局部切除术.结论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是一种预后较好的胰腺肿瘤,早期手术切除疗效满意,预后良好.

  • 十二指肠乳头及胰腺内多发性乳头状黏液性囊性肿瘤一例

    作者:李帅;张东;侯元凯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n pancreas,IPMN)是由胰腺导管内能够分泌黏液的高柱状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增生形成的肿瘤,伴有主胰管或其侧支胰管的囊性病变,与胰腺癌相比具有低度恶性、生长缓慢的特点.在临床工作当中,笔者遇到1例IPMN且合并肝内外胆管扩张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3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