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중국보건영양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4-7484
  • 国内刊号: 14-117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82-91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社
  • 出版地区:
  • 主编: 段卫国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简介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综合学术刊物,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本刊以广大医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国际刊号:ISSN 1004-7484,国内刊号:CN 14-1172/R,邮发代号:82-911,全国各大邮局均可订阅。办刊宗旨: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医学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本刊欢迎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医学工作者积极投稿。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选择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社征稿要求

  1.来稿要求论点鲜明、论证充分、结论可靠,条理分明,数据准确。

  2.来稿务必注明第一作者的联系电话、单位名称、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以便针对有疑问的内容随时查询核对。

  3.切勿一稿两投。来稿不涉及保密问题,署名无争议,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4.收稿后3-5个工作日内通知作者对稿件的处理意见,10日未见通知可自行处理。

  5.医学名词和药物名称:使用医学名词、药物名称应注意前后统一。必须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公布的各科名词,医学名词不得随意缩写,如所用名词过长,而文稿中又需多次使用则在第一次引用时在全名词后加圆括号,注明缩写,药物名称以《中国药典》和《中国通用药名》为准,英文药物名称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

  6.计量单位:按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标点符号、数字用法等均按国家标准执行。计量单位的书写必须规范,不应使用已废止的单位。

  7.标题符号:正文中标准层次的编号按GB/1.1-1993和GB7713-87的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分别编号,一般不超过4级。第一级标题1;第二级标题1.1;第三级标题1.1.1;第四级标题1.1.1.1。全部左顶格写,正文内序号用①、②等。

  8.讨论:重点阐述本文新的发现及得出的结果与观点,在结果中不要重复已叙述的内容。

  9.参考文献:只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期公开出版的主要文献,外文限五年内,中文限近三年内,按文中首次出现的次序编号,在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内部刊物或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均不列入。

  10.论文刊载后,赠送该期杂志一册。

  11.严格审稿制度,依据学术质量取舍稿件。严禁一稿多投,抄袭。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数据统计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发文量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总被引频次

无法辨别期刊质量?专业编辑老师一对一讲解,现在咨询 现在咨询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常见问题

热门常见问题

  •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官网是什么?

    杂志目前已停刊。

权益保障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目录文献
  • 突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突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针对病人的病情及心理变化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结果 提高了突聋患者的有效治愈率.结论 有效护理措施,使治疗顺利进行并达到佳效果.

    关键词: 突聋 护理
  • 护士长对护理人员人性化管理的体会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中护士长对护士人性化管理的体会.方法 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护士长的思想觉悟、业务理论和管理水平有直接关系.护士长作为护理人员直接管理者,要为护理人员积极创造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利用人性化管理理念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满意.结果 护士长在日常的管理中关注、关怀护士,让其体会家的温馨和关怀,培养护士爱岗敬业的主人翁责任感,使护理人员主动性服务意识增强,护士整体素质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纠纷减少.结论 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使护士意识到自己的作用、义务和权利,从而增强工作责任感,展现现代护理工作的价值.

  • 基层医院院内ICU轮转人员培训后效果观察

    作者:杨卫香;崔秀珍;李静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探讨全院临床科室护士对实行ICU轮转培训后的效果观察.方法 对22名工作5年以内的护士分批在ICU进行为期1个月的重症监护技能培训.结果 22名护士培训后重症监护理论成绩和急救技能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CU轮转培训可以提高全院护士的急救水平.

    关键词: 基层医院 ICU 轮转 培训
  • 1例腹腔镜胃转流术围手术期护理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有遗传倾向,其基本病理改变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引起的代谢紊乱,严重时导致酸碱平衡失调,且常伴发心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约有1.7亿,到2030年预计将达3.66亿,其中85%-90%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1],口服药物或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但大多都需终身使用,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带来很多不便手术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手段,所以,围手术期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 肝胆外科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 探析肝胆外科手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护理对策与并发症防治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消化外科收治的肝胆手术后放置引流管患者14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严格操作、实施心理护理、引流管的护理、皮肤的护理、拔管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等护理等措施,并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结果 148例患者全部顺利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总有效率100%.结论 对肝胆手术患者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对提高患者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至关重要.

  • 浅析血液透析护理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血液透析,实质上就是一种净化血液的方法,它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呈现逐渐扩展的趋势,主要应用于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本文主要针对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探究血液透析的护理措施.

  •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目前,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避免了许多重复穿刺,始终保持静脉通畅,有利于抢救患者.但在应用过程中有些药物不适合静脉留置,通过分析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主要原因,讨论在静脉留置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十分重要.

  • 支持性护理干预在儿童头颅磁共振检查中的作用与研究

    目的 探讨支持性护理干预在儿童头颅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将61例行磁共振检查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常规护理外加支持性护理,比较2组患儿一次性完成检查的成功率、完成检查的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一次性完成检查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完成检查所需的时间短,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支持性护理干预能降低患儿的负性心理因素,提高患儿的认知能力,达到有效的制动效果,显著提高患儿磁共振检查的成功率.

  • 佛学生死观在临终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临终关怀护理是伴随着现代社会进步和医学技术发展出现的新事物、新概念,临终护理的概念源于西方,又称安宁护理,姑息护理,临终关怀.临终护理是向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包括社会,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照料与支持,使临终患者症状得到控制,生命得到尊重,是使患者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地,安宁的走完人生的后旅程.临终老年人一般经过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接受期,难免会产生对生的渴望和死的恐惧,难免会遭受到巨大的悲伤和痛苦,为了让他们安然愉快地走向另一个世界,作为护理工作者应做到,提供舒适环境,做好基础护理,切实做好临终老年人家属的思想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施心理疏导,正确对待生死.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临终关怀是不同族群的关于死亡的文化体验,本文从佛学生死观让临终病人重新认识死亡,拥有正确之生死观,即可知长寿未必可喜,死亡亦不足忧,所应关注者为'死往何去'.

  • 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影响研究

    作者:陈红玉;暴慧君;黄海冰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母婴同室病房于2013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住院分娩产妇,将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产妇运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产妇分娩前SAS与SDS评分,对比心理状况、相关知识掌握、婴儿沐浴掌握率以及母乳喂养率等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对比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SAS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有所提高,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缓解母婴同室产妇的心理压力,增强了产妇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输卵管结扎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和探讨输卵管结扎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输卵管结扎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这80例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通过护理缓解了患者的心理紧张和思想矛盾,使手术质量得到了提高.结论 护理工作在输卵管结扎手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护理与手术相结合,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手术结束后患者身体的恢复.

  • 153例VSD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VSD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讨论VSD观察与护理要点.结果 通过采取严密的病情观察、保持引流管通畅和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等措施,本组患者治愈150例,治愈率98%.结论 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是VSD成功与否的关键.

    关键词: VSD 护理
  • 神经内科护生出现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护生出现护理差错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 本组抽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神经内科109例护生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在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 本组109例护生,进行临床护理期间,22例护生出现护理差错,发生率为20.18%.对其出现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工作量大、护理技术欠熟练、责任意识淡薄等是造成护生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结论 针对护生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管理质量,降低出错率.

  • 浅谈人工流产的危害及与患者沟通和心理护理

    人工流产吸引术,手术患者一般都是感到恐惧害怕,但根据各人情况不同,如年龄、社会经历、工作健康状况、社会地位等的不同,她们的心理活动也是各异的,恐惧和程度也不同,我们要根据病人具体心理活动进行有效沟通及不同的心理护理工作.

  • 社区医院综合病区口服发药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社区医院综合病区实施口服药发放的现状与对策.方法 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代表,分析基层医院综合病区传统发药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隐患,探讨社区医院普通病区实施统一单剂量发药模式的实际困难,从而提出有效的改良对策.结果 病区住院患者采取单剂量发药到口的模式能显著提高临床用药安全,但由于大部分社区患者因陪护问题及住院意识淡漠而经常私自离院等原因,导致临床无法开展全部口服药均由护士单剂量发药到口的模式,因此结合社区患者的特殊性而改良口服发药制度在我社区医院取得多方好评.结论 实施人性化结合的口服发药模式,加强用药宣教,改善社区患者的住院习惯等是现阶段社区基层医院提高临床用药安全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 口服发药 现状 对策
  • 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和职业防护

    面对肿瘤的高发病率,化疗作为肿瘤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但是长期接触化疗药物,其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给护士带来严重危害.此外,由于肿瘤化疗药物缺乏管理,配制化疗药的防护设备甚少、操作人员缺少必要的防护用具、操作人员防护意识淡薄以及抗肿瘤药物废弃物管理不善等一系列问题,对护士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及其防护就变得尤为重要.

  • 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循证护理应用分析

    目的 采用循证护理理念对室间隔缺损患者经导管封堵术后并发症进行护理,并比较其效果.方法 2008年6月至2013年5月48例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患者行循证护理,步骤为问题提出、证据获得、证据评审和循证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心律失常、血栓、溶血和封堵器移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对室间隔缺损患者安全有效,可推广应用.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门诊接诊的84例并发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为7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血糖控制达标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病人对高血压、糖尿病相关治疗的知晓率,增强治疗依从性,强化药物疗效,对于血压及血糖控制具有积极作用.

  • 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护理

    作者:于忠哲;孟宏伟;陈作伟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探讨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20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结论 针对患者的临[1]特点,积极采取护理措施,重点落实病情评估,用药后监测、眼部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健康指导,可防止病情的进展,促进患者全面康复.[1]

  • 112例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112例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给予我院收治的来自全国各地112例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采用围术期护理,分析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实施效果.结果 给予112例患儿在诊治过程中采用完善的围术期护理,112例患儿手术实施后均顺利出院,并定期随访观察,2例因全身转移死亡.结论 给予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实施围术期护理,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儿家属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 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的护理观察

    作者:陈勇琴;周秀华;胡艳华;唐朝霞;朱静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观察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腹膜透析时给予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搜集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接收的糖尿病肾病34例患者,对其进行腹膜透析,并给予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尿素氮、钾和肌酐明显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的护理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患者尿素氮、钾和肌酐水平明显下降,值得推广.

  • 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术期实施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术期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102例于我院实施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并对其围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工作,观察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对子宫肌瘤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缩短肛门排气促胃肠蠕动,切口干净未见渗液,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子宫肌瘤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

  • 改良PBL在外科护理学体液失调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探讨

    目的 探究改良PBL在《外科护理学》体液失调一章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整群抽取我院2012级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学生2个班(60名/班),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对本章教学内容进行尝试.实验班采用改良PBL教学法,对照班按照传统教学法授课.并将2班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班学生考核成绩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班.结论 改良PBL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且符合我院实际情况、便于实施,在《外科护理学》体液失调一章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

  • 5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50例病人的术后护理体会.结果 50例病人通过护士精心的护理,在住院期间未发生任何护理的并发症,50例病人全部顺利康复出院,获得了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 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进行了有效的专科护理,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可以显著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率.

  • 分析全程人性化护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目的 分析全程人性化护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妊娠期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平均3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母婴结构.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较低,护理质量较高;观察组的母婴结构明显较好,二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母婴结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浅谈中医护理的实践体会与研究思路

    目的 使中医护理工作人员利用中医护理知识在临床实践护理中达到佳效果.方法 作者本人利用多年在中医临床护理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心得体会.结论 对中医护理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可以达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让患者尽早恢复身体健康的目的.

  • 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四肢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科226例四肢骨骨折患者讨论分析,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围术期有效护理措施,对此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肢体功能恢复、患者满意度做比较.结果 采取围术期有效护理措施后,实验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病率、肢体功能恢复、患者满意度全部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后具备明显差异(P<0.05).结论 做好四肢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可显著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小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增加患者满意度.

  •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对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93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47例实验组和46例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肛周皮肤受损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肛周皮肤受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感染性腹泻患儿实施细节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整体护理效果较好.

  • 亲情护理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 探究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62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31例干预组和31例常规组,均给予两组患者相同方法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亲情护理方法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均得到一定的控制,出院前一天干预组与常规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入院前一天,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7.5±0.5)比常规组患者(11.0±0.5)低,患者满意度(96.77%)比常规组(77.42%)高,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给予焦虑症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亲情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具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探析

    目的 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微创手术治疗后应采用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在微创手术治疗后给予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50例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34例使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9.4%,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微创治疗后,采用综合护理可针对病情和身体状况给予适宜的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 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习惯性流产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实施了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后,临床疗效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习惯性流产患者辅以针对性护理,能够提升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 分析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措施对妇科手术病人切口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2011年到2013年收治的妇产科手术病人共1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50例,研究组病人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病人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病人伤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病人,其住院时间和并发症都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产科手术病人进行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目的 探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2月1日至2014年2月1日间收治的90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做针对性个性化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动静脉内瘘手术后有41例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功能状况很好,开放率达91.11%,对照组患者术后动静脉内瘘功能状况良好的有26例,开放率达57.78%,两组差异符合统计学的意义(P<0.05).实验组有4例出现内瘘闭塞的情况(8.89%),对照组有20例出现内瘘闭塞的情况(44.44%),差异符合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针对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采取有效合理的个体化护理,可以大大增加其开放率,减少内瘘闭塞等并发症出现,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护理体会

    作者:冷艳香;孙玉;朱德清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提高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3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如果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进行有效的心理、饮食、有效呼吸等的护理能减少COPD患者住院次数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在产后出血临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接收治疗的58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

  • 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

    目的 探讨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将62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预防粘连性肠梗阻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以及胃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对照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10.94%,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5.4±2.1)h;观察组为2.34%,胃肠功能恢复时间(9.1±1.9)h.结论 通过对腹部手术后患者采用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措施,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显著下降,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也大大缩短,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60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的方法,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提供帮助.方法 对我科60例窒息新生儿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描述.结果 60例窒息新生儿中,1例因并发颅内出血后死亡,其余59例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98.3%.结论 正确的复苏和良好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关键,能有效降低围生期死亡率.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复苏 护理
  • 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作者:胡艳华;陈勇琴;李小梅;祝书丽;何璃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需要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的72例患者采取适应的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的措施,对照组29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9.31%,有较大的效果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治疗时的病痛减少,并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 产后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研究

    由于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医疗需求也不断提高,对于医护工作的要求也出现增多,特别是妇产科产后护理的要求提高,医院妇产科属于医疗纠纷多发科室,产科工作会直接关系到母婴二人的安全以及健康,妇产科患者的病情变化相对比较大,患者的期望值普遍较高,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本文结合医院妇产科实际工作对于产后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应对措施加以阐述.

  • 炎症性肠病内科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7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症状及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针对性护理手段,可以大大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治愈率及满意度.

  • “三.三制”优质护理服务推行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三.三制优质护理的护理模式,护理措施在基层医院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总结推行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与未推行以前的状况进行对照.结果 开展三.三制优质护理工作后,医院的满意度、回访率,护理工作指标明显提高.结论 三.三制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符合全国卫生大发展要求、增进患者住院舒适度,和谐医患关系.

  • 机械通气病人气道的护理

    由于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病情危重,常伴有神志不清或昏迷,一般情况差,且大多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不能自述病情和料理生活.因此精心的护理和细致的观察是机械通气患者抢救的关键措施之一,而气道的管理又是机械通气护理中重要的一环.我科从2013年3月-2014年3月共使用机械通气救治病人26例,均采用经口腔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连接法,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气道 护理
  • 老年痴呆患者家庭护理人员的护理指导分析

    针对病人的安全问题、认知情况和心理状态,采用家庭访诊、电话随访、信件、定期来院咨询等方法对老年痴呆(AD)家庭照顾者进行为期2年的护理的指导.结果显示:针对性地对老年痴呆家庭照顾者实施护理指导,能够有效地改善AD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健康水平.

  • 儿科护理纠纷影响因素及其防范对策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及法律知识的普及,人的维权意识逐渐加强,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儿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加之社会、外界及护理人员的相关因素,怎样做好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防范.

  • 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及效果体会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间于我院治疗的106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患儿,根据患儿的个体特征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和护理,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和精细的护理,106例患儿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住院平均天数(6.52±0.41)d,治愈率为100%.结论 精细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的增加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的身体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人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住院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按心内科一般护理常规和系统化整体护理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调查患者的社会情况、对医院和健康问题的感知、近2个月生活事件的频度及应对能力、人格、焦虑、抑郁等,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绞痛发作的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初步调查与分析

    目的 从社会人口学的角度,调查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300例老年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社会人口学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初步调查.结果 ①自我护理能力总分(63.4±13.8)分,属于低等级.②社会人口学资料中,年龄,文化,职业,月收入和医疗支付方式对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具有显著性影响(均P<0.01).结论 CHF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较多.可以将社会人口学方面的显著性影响因素考虑和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放在一起,作为综合评估CHF自我护理能力的参考.

  • 弹性排班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儿科在护士配置不变,通过班次变化,更好的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在管理中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根据各季节病人求治数变化的特点,在值班人员的数量及工作时间段进行灵活安排.效果 大化的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同时减少在班人员的工作压力又不增加护士的上班时间,提高效率,降低了护患纠纷.

  • 56例高处坠落伤的急诊急救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高空坠落伤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56例高空坠落伤患者的受伤特点、抢救护理措施等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4例坠落高度低于3m,伤情较轻,痊愈;52例坠落高度较高,伤情严重,死亡率达7.7%.治愈48例,占85.7%,致残4例,占7.1%,死亡4例,占7.1%.讨论:高处坠落伤患者多病情严重、死亡风险较高.应积极了解致伤因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各专科护理干预,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

  • 6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饮食护理体会

    作者:王彦杰;韩冰;韩莉娜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探讨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诊治的60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回顾性收集、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而探讨饮食护理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要意义.结果 所有患者的病情均有好转,平均住院14天,随后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有2例患者出现非脑血管疾病死亡,其余患者均未因饮食护理不当而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正确合理的饮食护理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 人性化服务在急诊工作中的应用

    人性化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是现代服务行业新的服务理念,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重点已有“病”向“人”转变,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下,人性化服务使抢救患者的成功率和急诊护理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成为新的护理模式.

  •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干预不同介入时间与远期功能改善效果的关系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不同介入时间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远期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康复护理干预介入时间的不同,分为Ⅰ组(<2d)、Ⅱ组(2-7d)、Ⅲ组(7-14d),每组40例,3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3组患者干预后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3组患者干预前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Ⅰ组的各项评分均优于Ⅱ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Ⅱ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Ⅲ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护理干预的佳介入时间窗为发病后7d内,7-14d为第二时间窗,越早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的吞咽功能远期改善情况越好.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是一种被严重忽视的,发病率高且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疾病,是多种全身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对其身心影响更加严重,可引起患儿生长迟缓,智力障碍、心理行为异常、心肺并发症等.我院近两年来对158例患儿采取手术消除病因,全程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4年1月-2014年5月到我院儿科进行诊疗的20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使用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分别对两组的住院时间,费用进行对比,以及让患者家属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态度、护理技巧等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4.87±0.42d、住院费用3945.43±421.6元,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6.78 ±0.53d、住院费用4967.36±392.8元.此外,观察组在患者对护理技能,巡视率,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反应时间以及总体上的满意度都是高于对照组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护理中具有显著性的优势,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也减少了费用以及医患纠纷,具有推广的意义.

  • 小儿腹腔镜手术围术期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析小儿腹腔镜手术围术期观察及护理对策与体会.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患儿3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8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未出现感染、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住院时间7-10d.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2-36个月,患儿恢复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 加强腹腔镜手术患儿围术期的观察及护理工作,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儿恢复,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 68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临床观察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并实施有效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临床研究将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间原平市大牛店镇卫生院接诊的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临床用药并结合护理措施治疗.结论 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经悉心护理后,61例患者已治愈,占89.7%,7例患者治疗后复发,占10.3%,复发原因主要由于患者不积极配合治疗或未按照医嘱按时服用药.结论 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能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优质护理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输液患者3608例作为观察组,2012年1月-12月门诊输液患者3476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9.81%,显著高于对照组73.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树立医院良好的形象,值得临床推广.

  • 妇产科的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给产妇妊娠、满意度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妇产科80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产妇;给予观察组产妇优质护理,对照组常规性护理,统计两组产妇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剖宫产病例数目.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优于常规服务;对照组经优质护理服务后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剖宫产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产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减少剖宫产数量,确保新生儿质量以及产妇安全,因此应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

  • 重症监护室应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患者的综合护理

    目的 通过观察了解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患者的不适,采取有针对性综合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主动观察和询问方式,获取28例神志清醒患者对治疗前及通过综合护理措施后不同效果的对比.结果 通过综合护理措施的运用,患者的各种心理和生理感受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使治疗患者更乐于接受.结论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患者,运用综合护理措施,有效缓解了患者各类不适感受,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耐受度,取得很好的效果.

  • 健康教育在预防接种护理中的实践应用

    目的 本文就健康教育应用于预防接种护理中的实践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我中心儿童预防接种规范性门诊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9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行常规处理,针对观察组接种儿童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接种儿童的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观察组接种儿童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接种儿童(P<0.05);观察组接种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接种儿童(P<0.05).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预防接种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推广.

  • 100例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作者:吴雪梅;朱蓓;杨春梅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探讨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并观察每位住院病人的心理变化作出与之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对100例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所有骨折病人心态良好,思想顾虑解除积极配合治疗,均康复顺利出院.结论 了解患者心理,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治疗,短时间内得到康复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

    关键词: 骨折 心理护理 体会
  • 耳鼻喉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耳鼻喉科具有患者人数多、病情复杂、人员流动大等特点,其临床护理难度较大,患者对护理质量要求相对较高.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护理工作繁复等因素导致护理人员易出现疏忽,以致发生各项事故.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门诊护理、护理人员能力、手术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入手探讨于护理中出现的风险因素与处理措施,旨在提高耳鼻喉科患者护理质量,达到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治疗时间的目的.

  • 研究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办法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进行腹部切口手术的患者10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焦虑评分).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为(11.5±3.7)天,住院时间为(25.5±5.7)天,并发症发生率为10%,与对照组结果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HAMD焦虑评分9.4±1.82,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妇产科手术患者的腹部切口护理,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就诊康复率和满意度.

  • 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质量中的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质量管理的应用价值,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预防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方法 实施系统的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建立了高危患者的评估制度、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对护士进行风险意识教育、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实行护理风险监控等方法.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后门诊质量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实施后门诊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高达98.6%,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7.5%,护理事故发生率、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在门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风险管理 门诊 护理
  • 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治疗妇产科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2011年到2013年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病人100例,将其按照随机性原则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研究组病人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6.0%,满意度为96.0%,而对照组有效率为86.0%,满意度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病人的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妇产科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的护理

    目的 分析妇产科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妇产科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应用自控镇痛泵的妇产科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产科患者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过程中对患者配合以前心理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护理模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头痛发作期应用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护理思路构建

    目的 分析头痛发作期采用高压氧治疗的临床作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我院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和未用高压氧治疗的头痛发作期患者各50例,其中高压氧治疗组为观察组,未用高压氧常规疗法组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患者头痛病情均得以改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其中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高压氧治疗头痛发作治疗效果显著,在护理工作中要良好关注其效果.

  • 无暖箱条件早产儿护理体会

    1 早产儿特点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不足37周,体重在2500克以下的活产婴儿.早产儿外观特点:头长比例大、囱门大、颅骨骨缝分离、壳软、耳舟不清楚、头发细而软、皮肤鲜红、透明发亮、腹壁可以看到血管、胎纹少,且仅有足底前部.皮下脂肪少,指趾软,常达不到指趾端,男性睾丸未降到阴囊,阴囊色素淡,皱纹少,女性阴唇发育差,不能遮盖小阴唇.

  • 循证护理在60例慢性肾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在慢性肾炎治疗中采取循证护理方法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方案.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肾炎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谐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社区健康干预对老年难控型糖尿病独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许梅珍;张慧珍;钱莉娜;盛庆云;李菲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提高社区难控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老年难控糖尿病独居者60例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干预者采取社区健康干预,如合理运用社区卫生保健资源和预防疾病知识的讲解,自我科学调控的训练等,在干预6个月后采用生存质量测评表(QOL)进行相应追踪评估.结果 干预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个人社会支持系统及QOL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合理科学利用社区卫生保健资源为老年难控糖尿病独居患者进行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生活质量.

  • 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控制及安全管理模式分析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意识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临床护理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妇产科护理服务的质量与安全管理.鉴于此,文章将对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以提升妇产科的护理服务质量.

  • 颅内动脉瘤病人术后护理

    作者:邢秋岭;张洪芹;王芳梅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部肿瘤,在治疗当中主要是以手术治疗的方式为主.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工作对于术患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自身的护理经验,详细颅内动脉瘤术后恢复的要求角度,对术后的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脑室引流管护理、伤口护理和心理护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论述,阐述了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经验心得,希望能够对其她护理人员提供有些帮助和启示.

  • 舒适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对直肠癌根治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并在术中对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方法,研究该护理方案对患者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将上述患者平均分为2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比患者护理效果(P<0.05).结果 对比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3.02%;而对照组总满意度为58.14%,两组相关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静脉输液外渗分析

    静脉输液是常见的一种给药方法,是通过静脉输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是补充水分,纠正水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补充营养恢复内环境稳定状态的重要措施.但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若不采取正确措施,将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及相应护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 发热门诊的管理及专业防护

    目的 探讨发热门诊的管理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防护.方法 将我院2012年度的317例发热门诊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并分析与之相关的诊疗及护理人员的感染情况,找出发热门诊在管理及专业防护上的不足之处,从发热门诊的位置、医护人员的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方面进行改进.改进后,观察分析我院2013年度的351例发热门诊的病例,分析其诊疗及护理人员的感染情况,通过两种管理方式及专业防护措施中相关诊疗及护理人员的感染情况探讨发热门诊的有效的管理方式及专业防护措施.结果 2012年度,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有21人次出现发热症状,疑似被门诊患者感染的病例9人次,确定被门诊发热患者感染的病例7人次,2013年度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有12人次出现发热症状,疑似被门诊发热患者感染的病例4人次,确诊被门诊发热患者感染的病例1人次.结论 经过改进后的发热门诊的管理与专业防护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发热门诊的诊疗及护理人员的感染几率,为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健康保证.

  • 浅谈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患关系的矛盾也在逐渐增加.如何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防范护理纠纷已成为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课题.笔者从事护理工作20余年,总结身边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有效的防范对策,供大家探讨.

  • 6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措施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采取以饮食、心理、药物及基础护理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6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愈2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3.33%,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0.7±11.8)天,其中2例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1例患者有重度贫血征象.结论 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以饮食、心理、药物及基础护理的综合护理措施,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以患者为中心做好整体护理工作分析

    以患者为中心对其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可以有效的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如今,我国各大医疗机构都引进了整体护理理念,并倡导以患者为中心,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有效的推动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 精神患者冲动行为的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心理护理对精神患者冲动行为的抑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精神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NO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后NORS评分比较,观察组心理应激方面(Ⅲ)和暴力因子(V)的NORS评分较对照组评分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因子的NO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冲动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循证护理干预在12例急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4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分层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2例.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LVEF(心脏射血分数)、ESD(左室舒张末内径)、死亡率及再次入院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再次入院率及死亡率更低(P>0.05),LVEF及ESD改善更显著(P<0.05或P<0.01).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减低再次入院率及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整体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方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把3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运用整体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各项能力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后各项指数均有明显提升.结论 整体护理以病人的健康为中心,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和制动护理的时机分析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和制动护理的时机对患者术后病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在我院进行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共计400例护理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穿刺点出血者10例(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睡眠障碍者和手腕部青紫者各为10例,占5%,无排尿困难者和腰酸背痛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 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应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提前解除卧床和制动,有利于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基础护理质量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为了使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改进基础护理工作缺陷和问题,提高基础护理管理效率和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增进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下文将对如何提高基础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讨论.

  • 探析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合并肺真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肺真菌感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2例肺结核合并肺真菌感染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在治疗肺结核的基础上,使用抗真菌的药物治疗和精心细致的护理干预,本组治愈好转39例,无效出院2例,死亡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通过对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及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及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从而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 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行全髋置换术的80例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评价效果.结果 本组80例患者,5例患者于术后第1天出现患肢胀痛并持续加剧,经彩色多普勒诊断证实为DVT早期,经积极治疗、处理后缓解,其余7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系统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循证护理模式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 分析与研究循证护理模式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4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检查所导致并发症及其护理观察.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376例,按照患者就诊时间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针对不同并发症行针对性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概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桡动脉痉挛、桡动脉闭塞、穿刺部位出血、肿胀、瘀斑等均显著低于干预组(P<0.05,P <0.05,P <0.05,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患者易发生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注重细节管理防范护理纠纷

    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近些年来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护理纠纷的防范成为医院护理管理重要内容,护理安全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1].护理工作具有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技术性强,服务要求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为防患护理纠纷,我院从各个细节抓起,确保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

  • 护理干预预防麻疹合并肺炎的效果体会

    目的 探讨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方法 将麻疹2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00例患者,进行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10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呼吸道护理,给予雾化吸入及口腔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炎发生率为26%,低于对照组的54%;观察组患者咳嗽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合理正确的护理干预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和治疗时间,使其早日康复.

    关键词: 麻疹 肺炎 护理干预
  • 浅析23例类风湿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类风湿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7月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医院风湿科对23例类风湿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治疗.结果 患者对类风湿的心理护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100%.结论 类风湿患者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坚定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

  • 长期昏迷未发生褥疮的护理经验

    目的 总结长期昏迷患者的褥疮预防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长期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82例患者在昏迷卧床期间,除2例由其他医院转入本院时就已经发生褥疮(Ⅰ级1例,位于骶骨;Ⅱ级1例,位于股骨大粗隆)外,其余80例患者均未发生褥疮.发生褥疮的2例患者,在治疗1周后,创面全部愈合.结论 对长期昏迷患者采取定时翻身叩背、保持皮肤清洁、使用褥疮治疗垫等褥疮预防护理措施,能有效避免褥疮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诱导排痰治疗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针对肺结核患者开展诱导排痰治疗的护理干预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样本均给予诱导排痰治疗方式,并且在治疗期间给予心理护理与分期护理措施,观察护理开展的有效性,并开展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痰量在1mL以上者45例,Ⅱ度分泌物者42例,总合格率为90%.本组患者有效8例(13.3%),显效51例(85.0%),无效1例(1.7%),总有效率98.3%.所有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较稳定,诱导排痰效果良好.结论 诱导排痰的过程中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保证诱导排痰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可保证有效留取合格痰标本,还能够促进和谐友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应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的风险防范及自我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风险防范及自我防范措施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本次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5月针对医院消毒中心加强风险管理的资料,与2013年6至12月未行相关管理的资料进行对比,比较临床满意度、物品质量等.结果 比较风险管理前,管理后物品质量合格明显提高,风险事件明显降低,护理人员满意度及供应物品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的风险防范和自我防范,可提高供应物品质量,增强工作满意度,降低风险事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老年患者普外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普外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4月在我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95例,对所有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9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3%;实施护理干预前95例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8.26±9.45)分、(56.77±8.92)分,实施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31.44±8.22)分、(36.88±8.21)分,前后差异明显,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患者所面临的手术风险较大,护理要求也较高,实施具有预见性、积极有效、规范严格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确保手术安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

  • VSD引流术在骨科创伤应用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VSD即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总结应用VSD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84例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均选用VSD高负压下引流,通过观察负压值、创面引流的情况及负压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结果 通过对84例患者应用VSD高负压下引流,配合精心的护理,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VSD引流 护理
  • 人性化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搜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接收的四肢骨折22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给予甲组11例常规护理,给予乙组11例人性化护理.观察、比较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乙组抑郁和焦虑状况改善情况优于甲组,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改善四肢骨折患者抑郁和焦虑状况,护理满意度高,影响较大,应予以重视.

  • 浅谈门诊手术室护患沟通的体会

    目的 探讨门诊手术室护患沟通的体会.方法 对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并做好宣传教育.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良好的沟通和护理,手术顺利,无护患纠纷,患者表示满意.结论 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仅可以促进护患之间的和谐关系,满足了患者的身心需要,使患者保持佳的心理状态进行治疗,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的质量,减少护患之间的纠纷,提高医院社会效益构建和谐社会.

  • 综合护理在缓解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缓解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规范化疗治疗的白血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反应程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缓解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门诊注射室的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主要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门诊注射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主要防范措施.方法 2012年我院未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仅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实施门诊注射室护理;2013年,我院展开座谈会分析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根据讨论结果制定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并应用于日常工作中.结果 2012组10736例患者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率0.68%,2013组7958例患者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率0.13%;2012年护理人员不安全事件发生率2.12%,2013年护理人员不安全事件发生率0.00%,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输液室不安全因素进行准确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有效保障患者及护理人员人身安全,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

  • 目标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对目标管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效果、若干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探讨.方法 将160例妇产科疾病治疗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目标管理方法的护理工作,两组均进行护理效果满意情况调查,以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为工具.结果 研究组患者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显示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满意度为80.0%,两组差异明显.结论 将目标管理理念应用于产科护理中,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加以解决,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

  • 探讨护理干预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复发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 取某院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诊治的21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105例,经护理干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6个月的康复护理结果显示,对照组105例患者有9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8.57%;观察组105例患者有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86%,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泌尿系结石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加强对患者的泌尿结石疾病的认知,并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饮水习惯等多方面进行调节可有效的预防结石复发的几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

  • 护理软技能培训在新护士带教实践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软技能培训在新护士带教实践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轮转的50名新护士,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护士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新护士常规带教,给予观察组新护士常规带教基础上的护理软技能培训.结果 观察组新护士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出科总成绩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患者对观察组新护士的满意度96%(24/25)明显比对照组80%(20/25)高(P<0.05).结论 护理软技能培训在新护士带教实践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儿科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儿科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患者的病理资料,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中50例肺炎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治疗组中50例肺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护理之后患儿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经常规护理,肺炎患儿满意的有20例(40%),一般的有10例(20%),不满意的有20例(40%),总满意例数有30例,总满意度为60%.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肺炎患儿满意的有40例(80%),一般的有9例(18%),不满意的有1例(2%),总满意例数有49例,总满意度为98%.治疗组护理之后肺炎患儿满意度大于对照组护理之后肺炎患儿的满意度,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科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在患儿常规治疗的过程中,不仅仅让肺炎患儿感受到较为细致、体贴以及周到的额服务,同时将患儿身体和心理的需求加以满足,并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着重提高.

  • 基层护理人员焦虑现状及其对管理工作的启示

    作者:谢永莲;杨超群;丘金花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现如今,由于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的医疗事业也得到了较为良好的发展.但在医疗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医疗工作者所经受的压力也在逐步加大,大多数的忽略人员均存在着一定的心理焦虑问题.文章主要是对我国医院基层护理人员的心理焦虑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有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对策,以此帮助科学有效的解决基层护理人员的心理焦虑问题,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良好发展.

  •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寻找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发生护理风险38例,包括术中医务人员未能全程观察护理病人、用药或输液(血)错误、压疮及电刀灼伤、伤口感染等.结果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较多,临床中应加强防范措施.结论 针对手术室护理风险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控制风险,是手术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证,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也有着重要意义.

  • 入院病人出院后续护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后续护理起源于为提早出院的易感病人提供出院后家庭随访的研究.当前后续护理已发展到对所有出院患者实施延续健康教育,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后续护理的方法及内容包括家庭访视、电话随访、基于网络平台的健康教育、开设专家门诊、成立延续护理中心、建立患者俱乐部等.其发展趋势主要有更关注心理和精神问题,广泛利用网络平台及兄善相关法律法规.

  • 59例重度子痫前期病人剖宫产术后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重度子痫前期病人剖宫产术后的应用和护理.方法 对59例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后3d内病人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结果 59例重度子痫前期病人剖宫产术后3d内病人病情平稳后拔除置管,病人未出现重大并发症.结论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可以更准确地为提供临床病情依据,减少护士工作量,降低了子痫等并发症发生率.

  • 癌症晚期疼痛患者的护理体会

    疼痛是晚期癌症病人痛苦的临床症状.如何解决或减轻患者痛苦,在治疗用药的同时,亲情护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亲情护理,不仅能打开患者心结、担心和忧郁,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有个良好的心态,而且还能提高病人的痛域,减轻癌痛,延长用药间隔(止痛药),减少用药剂量(止痛药).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护理及康复指导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增加,老年股骨颈骨折可导致行动障碍,使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大力降低.老年人伤前常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伤后又因较长时间的卧床及被动体位很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各种并发症,即使临床治愈或好转出院,院外康复期较长,因此,做好老年人的临床护理和康复指导至关重要.现报告如下.

  • 一例PICC置管术中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心悸的护理探讨

    PICC置管现已被临床广泛使用.因其不仅可以减少患者重复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护外周血管,减少局部不良刺激[1].使患者受益,规避了护理输液操作中的一些风险.PICC置管后的临床并发症也被护理工作者们所重视,随着近十多年来PICC的推广与实践,以获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超声引导下的PICC置管技术,因为其可预先评估血管的内外环境,避免了盲穿导致置管失败及导管异位的风险.但还是有一些并发症困扰着我们,值得大家在工作中注意.下面就我科一例PICC置管中出现的并发症报告如下:

  • 手术室常见的差错及风险意外的探讨与防范

    目的 探讨手术室易出现差错事故的环节,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20年来配合9800例手术从接送患者,器械清点,仪器使用等方面出现的差错,分析原因,并采取的防范措施,保证手术护理的安全.结论 薄弱环节的加强,护理行为的规范,可有效防止和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安全 风险 防范 措施
  • 58例注射后昏厥的鉴别与护理

    病人在诊断治疗中,多数都要接受“注射药物”这一治疗手段,而在注射过程中,病人经常会发生突然昏厥的现象,若对这类患者不能正确的鉴别和妥善地处理就有可能贻误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在注射时,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医疗知识,熟悉昏厥的鉴别诊断和与护理措施.

  • 硅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66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硅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66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66例良、恶性胸腔积液病人进行硅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之后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66例患者的平均引流时间在4-8天,18例癌性胸腔积液,引流时间为14-30天,无1例发生肺、胸壁、脏器和组织的损伤,亦无出血、感染、气胸、复张性肺水肿、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 术前做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穿刺点的保护,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机率,临床护理效果非常明显,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 当前影响护理部管理工作的因素及对策

    目的 分析研究影响护理部管理工作质量的因素,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在护理部实施的效果.方法 2013年对我院护理部实施分层管理,并将其设为观察组,与2010年护理部传统管理进行对比,对比护理纠纷发生率以及临床满意度.结果 2013年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对于2010年,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2010年,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影响护理部管理工作的因素与护理工作人员自身业务能力水平、职业道德,归属感、幸福感密切相关,护理分层管理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规避护理纠纷发生,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试分析在骨科护理带教中责任制带教模式的应用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骨科护理带教中的责任制带教问题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出2012年1月至次年一月的全部护理人员34人,并将全部护理人员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带教,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责任制带教模式.并在随后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综合理论与实操的检验与了解,通过科学方法分析比较上述相关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人员在带教前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基本相同;带教后,采用责任制带教的护理人员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与实操水平明显更高.同时,观察组的成员相对于对照组的成员工作积极性明显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责任制带教在骨科护理中,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推广意义.

  • 优质护理在ICU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ICU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取我院2011年-2012年80例ICU护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ICU综合征发生率,抑郁、恐惧等心理状态.结果 现察组ICU护理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恐惧等心理状态明显改善,并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对降低ICU综合征发生率,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心态具有非常良好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护理对策

    目的 探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对策与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儿科住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9例,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加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管理及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身体恢复.

  •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颅脑损伤患者60例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后脱水、止血、护脑促醒等药物治疗和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根据Glasgow预后标准比较,康复组明显优干对照组.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康复,降低患者伤残率,改善生活质量.

  • 基于拓扑心理学理论的儿童护理思考

    以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为主要代表的拓扑心理学理论,一直是研究人类行为的重要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其相较于苛勒的脑场概念,提出了自己的“心理生活空间”概念,笔者立足于自身的医护专业背景,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以拓扑心理学的理论方法,试对儿童护理尤其是情绪管理方面,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 应用护理程序对重症腹部闭合性损伤病儿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护理程序对重症腹部闭合性损伤病儿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37例重症腹部闭合性损伤病儿的临床资料,评价应用护理程序的疗效.结果 31例单纯腹部闭合性损伤以及6例多个脏器合并闭合性损伤重症患儿在科学、合理、严谨的护理程序下均治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 对重症腹部闭合性损伤病儿的护理要注重从患儿自身病情评估、监察失血性休克状况以及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入手,以确保治愈效果.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对先天性心脏病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围术期的相关护理进行总结.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共51例,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开展深呼吸训练,指导其正确的咳嗽和排痰;手术后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做好引流管相应护理,患者要及早下床进行活动,对术后并发症进行防治.结果 35例患者术后第1天就从监护室转出;2例患者出现气胸,在左胸放置引流管,第2天从监护室转出;剩余14例患者术后第2天从监护室转出,实施相应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在围术期做好相应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身体迅速恢复.

  • 黄秋葵过量食用后致肠梗阻1例的护理

    黄秋葵,又名秋葵夹、羊角豆,是锦葵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根、茎花或种子均可食用,因其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富含微量元素很快风靡全球.除用作日常蔬菜外,黄秋葵还具有抗疲劳、健胃保肝、能减少肺损伤、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癌作用、利尿、增强血管扩张力、保护心脏等保健功能,有"植物伟哥"之称.

    关键词: 黄秋葵 肠梗阻 护理
  • 探讨护士在交流中应注意的技巧

    语言交流是护患用来交流信息常见重要的工具.具有传递信息和沟通,增进互相了解,协调一致,心理相融的功能.医生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语言能治病,也能致病,由此提高语言的技巧性显得十分重要.

  • 静脉输液护理实践应用及其评价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护理实践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100例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输液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输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输液效果满意程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静脉输液治疗情况较好,不良反应少.结论 静脉输液护理既能增加护理人员的操作的严谨性和正确性,又能减少患者输液引发的并发症.

  • 消毒供应室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加强自身的职业防护,树立安全意识,防止病原微生物侵袭,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 药物配伍及相关知识查询数字化支持在药物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医学思维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开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指导思想,相关的药学服务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发生了从以治疗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的转变.因此,信息化的支持系统目前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为关键的内容,不仅对于临床医疗和护理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且对于患者用药安全、遵从医嘱有着极大的影响,从根本上起到了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的目的.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和临床护理实践,对于临床中关于药物配伍和相关护理知识查询的数字化信息支持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进行相关的研究和讨论.

  •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 通过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临床护理的方法和成效进行讨论,归纳总结护理经验,更深层次的指导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注意事项和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0名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护理,并对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60例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有57名患者有明显的好转,有3名患者因为多处器官障碍导致死亡,整体有效率为95%,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老年人经常会出现急性的心力衰竭,特别容易引发其他高危疾病,因此,在临床的治疗上,要加强护理,包括心理和药物护理,这样才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 骨科卧床老年病人尿失禁及其护理

    目的 尿失禁不是一般医疗所能解决的,我们应针对尿失禁原因和个人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控制尿失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2009-2012中,我科50例骨折病人,年龄65-98岁,术后留置导尿3天后拔除导尿,其中30例出现尿失禁,均需卧床.经过分析总结资料,本文着重讨论骨科卧床老年病人尿失禁的含义、尿失禁的评估,以及尿失禁的综合护理.结果 减轻患者的痛苦,优化护理效果.结论 30例患者改善困扰患者的疾病症状,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 48例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胆管结石的患者48例进行分析讨论,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在手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性的护理工作,术后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进行针对性的处理.结果 此组患者终均在不同时间内治愈出院,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3例,经治疗和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做好的围术期的各项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关键词: 腹腔镜 胆结石 护理
  • 婴幼儿雾化吸入疗法的护理进展

    从雾化吸入的对象,方式,时间,体位,雾化药液的选择,消毒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婴幼儿雾化吸入疗法的护理进展,为临床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

  • 浅谈精致护理之护患沟通

    目的 探讨提高护患沟通技巧.方法 在临床工作中,灵活掌握沟通的各种技巧,充分地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实现整体护理的目标.结果 提高了护患沟通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沟通效果.结论 有效的护患沟通有助于获得正确信息,及时、准确地开展护理工作,搞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可以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 护患关系 沟通技巧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

    目的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提高呼吸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对呼吸内科科室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2013年以前实施常规性护理,实施前后随机抽取呼吸内科患者120名及32名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比分析责任制整体护理实施前后呼吸内科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未实施前相比,实施后呼吸内科投诉率及护患纠纷事件显著下降,患者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呼吸内科护理质量,降低呼吸内科科室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体会

    通过对一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提高临床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效果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空肠黏膜与去黏膜化的护理配合

    作者:王燕;朱小燕;王东叶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空肠黏膜与去黏膜化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空肠黏膜与去黏膜化患者7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3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6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2.8%)明显低于对照组(16.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2%)明显高于对照组(8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空肠黏膜与去黏膜化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大幅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分析与防范措施的探讨

    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手术诊断治疗及担负一些抢救任务的重要场所,在医院中占有重要地位.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负面反应,以获得更好的疗效是医患双方的共同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相关医疗事故法律的健全,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手术室制度完善,环境管理、核查落实、技术操作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针对护理安全问题对相应防范措施进行探讨,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并发症,确保患者的安全.相信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总结,在不久的将来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问题将不再是困扰护理管理者的主要问题.

  • 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选择2010年9月-2013年9月间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妇产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的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结果 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妇产科手术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后,明显的提高了患者的安全,同时也明显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如何指导糖尿病病人进行糖尿病足的自我预防

    为糖尿病患者开办健康教育讲座,使糖尿病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足的预防知识和自我管理的方法,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能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 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20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干预组则对母婴同室产妇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健康教育的综合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母乳喂养率、婴儿沐浴掌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干预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保证了产科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分析延续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采用延续护理方式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患有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在出院后的心理社会适应情况与独立生活能力都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延续护理的方式对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恢复效用,能够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与消极心理,值得在护理医学上推广使用.

  • 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

    目的 分析总结48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急救的护理体会以及指导临床工作的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48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48例患者中,43例脱离危险安全出院,5例患者因为大出血使多脏器衰竭导致死亡.与实施急救护理措施之前相比,致死率显著下降.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急救护理态度及护理水平的平均分高达88.7分.结论 针对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急救护理措施,可快速帮助患者摆脱危险,有效降低致死率,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应用.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试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使患者全面、系统、有效地掌握健康知识,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护理人员工作倦怠原因的实证分析

    工作倦怠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职业病,长期的工作倦怠感不但影响员工的心身健康,还会造成组织的不稳定性.近年来,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率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如何帮助护士有效应对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已成为各大医院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求更好的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率.

  • 浅谈妇产科手术感染的预防方法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以近年来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手术的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进行感染预防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感染情况,分析手术感染原因,并总结预防及护理措施可行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体温升高率及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感染率为1.4%,明显低于对照组8.7%;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2±1.3)d,明显低于对照组(8.8±3.7)d;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感染预防护理干预,针对妇产科手术感染原因,有针对地加强预防及护理,对于降低妇产科手术患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围产期护理干预对泌乳时间与泌乳量的相关性研究

    有效的泌乳是保证母乳喂养成功的基础,产妇分娩后在催乳素及缩宫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泌乳与射乳,影响泌乳的因素很多,包括有效吸吮、营养状况、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身体状况、有效睡眠等.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3月对120例顺产以及120例剖宫产产妇从28周-产后7天实施以母婴健康为中心的围产期整体护理干预措施,使产妇产后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多,提高了母乳喂养率,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 浅谈PDCA循环法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新医改对医院管理,尤其是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护理工作是实现医改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结合我院护理管理实际工作,采用PDCA循环法对医院护理质量进行管理,目的是为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并且探索医院护理管理的创新思路.

  • 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4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优良率(95.84%)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依从性好,满意度高,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的护理中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与满意度,行之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对我院附属医院住院的210例妊娠高血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每个因子在护理前后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在护理前后,仅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精神病性三个因子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除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外,其余因子,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压力.

  • 护士职业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本文从护士职业能力的内涵入手,探讨护士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使护生毕业后实现零距离上岗,提高就业竞争率.

    关键词: 护士 职业能力 培养
  • 护理工作在妇科健康保健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护理工作在妇科健康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到我院进行全身检查的100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中400例疾病确诊患者进行护理指导,总结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400例疾病确诊患者经护理指导后,基本掌握护理保健知识,手术治疗患者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积极开展护理工作可以强化女性妇科健康保健意识,改善妇科疾病患者心理状况,积极意义显著.

  • 日常护理工作中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针对患者或健康人群所展开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的实施,能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和为患者服务的意识,是实现整体优质护理的重要措施.护士通过沟通和交流,可以使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掌握日常护理知识,建立健康行为.

  • 80例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手段,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自2011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重症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和针对性干预护理结合的护理方法.对照组40例,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通过比较两组患几重症肺炎的转归情况,完成对对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手段探讨.结果 两组患儿后都治愈出院,但是两组患儿在转归时间存在差异,其中观察组(7-14)d转归出院的有36例,(14-21)d转归出院的有4例.对照组(7-14)d转归出院的24例,(14-21)d转归出院的有16例.经计算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护理与干预护理结合的护理方法能明显提高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质量,缩短小儿的住院时间,加快重症小儿肺炎的健康恢复.

  • 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期间的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针对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期间存在的心理压力,分析导致心理压力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和防范,提高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大限度地降低心理压力带来的伤害.

  • 健康指导在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护理应用

    目的 观察并探讨健康指导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护理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住院部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形成实验组与控制组,每组50例.控制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给予基础护理的同时实施健康指导.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控制组,P<0.05,对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指导可提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干预效果,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重视.

  • 甲基苯丙胺致精神障碍的护理分析

    作者:刘少勇;罗状英;肖彩霞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探讨甲基苯丙胺致精神障碍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5例甲基苯丙胺致精神障碍患者采取基础护理、安全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4例痊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结论 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甲基苯丙胺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情好转效果明显,加强心理护理、戒掉“冰毒”心瘾是促进患者真正康复的关键.

  • 儿童多动症的家庭护理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或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或注意缺陷障碍.这类儿童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在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由于儿童多动症也是一种心理障碍,所以治疗起来时间比较长,见效比较慢.在孩子的治疗康复过程中,父母、老师和同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对待多动症患儿的态度和方法,是关系到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 探讨护理干预对于骨关节炎疗效上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关节炎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 把我科室100例骨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两组病患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同时对治疗组进行护理干预,完成一个疗程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对两组的疗效与在关节功能上的得分进行比较,治疗组都比对照组好,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膝骨关节炎病人进行护理干预,既能增加病人对病情的认知,又能提高药物的疗效,加快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

  • 老年白内障患者96例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共收治96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的护理资料.结果 本组全部老年白内障患者通过临床手术治疗和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后,视力恢复效果好,无猝死等严重事件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4天,9例患者治疗后产生并发症,占9.4%,并发症患者给予相应处理后得到恢复.结论 临床老年白内障的治疗应在常规治疗措施和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综合的护理干预,包括体位、并发症、心理等问题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护理效果.

  •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期护理探析

    目的 探析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搜集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接收的脑血管意外56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28例进行一般护理,对乙组28例进行康复期护理.观察、比较甲组和乙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后,乙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改善情况优于甲组,临床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期护理效果较好,对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 经皮椎体成型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经皮椎体成型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8例接受经皮榷体成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3.1%)明显优于对照组(68.97%),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经皮椎体成型术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浅谈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

    良好的麻醉不但可消除患者痛感,保持安静,利于术者顺利操作,还可以降低术中应缴反应,减轻或消除不良心理体验,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1].麻醉几乎每台手术都需要,由于麻醉用药及手术创伤,使手术具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因此,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手术室护士不仅仅是单纯洗手、巡回护士,还应熟悉麻醉相关知识、方法、步骤及麻醉意外的处理,应以严谨的工作态度,规范的操作配合好麻醉前、中、后的护理工作,使手术顺利进行,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1 麻醉前护理配合

  • 助产士的全程陪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助产士全程陪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03月-2014年01月在我院分娩的162例产妇,将其按照年龄等情况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8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分娩服务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剖宫产率相较对照组患者低,且试验组患者的产程时间短,分娩后胎儿的宫内窘迫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相较对照组患者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全程陪同,可以降低产妇的恐惧感,减少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 急性肾功能衰竭12例护理体会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继发于休克、创伤、严重感染,溶血和中毒等病因的急性肾实质损害的总称.它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肾小管坏死,临床上出现少尿或尿闭,并伴有严重的水、电解质和体内代谢紊乱及尿毒症.急性肾衰可见于各科疾病,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抢救,精心护理,则肾功能可完全恢复,如延误诊治,则可致死.

  • 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 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增加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SAS分值以及SDS分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普及和应用.

  • 71例经皮肾穿刺活检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迎春;蔡玉萍;纪伟峰;孙启丛;丁冲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本文通过经皮穿刺,对肾脏病患者进行活检手术后的护理情况进行研究.穿刺前的注意事项、心理疏导,穿刺后对患者的严密观察,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及时护理和避免发生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细致入微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防范并发症,提高穿刺成功率.

  • 脊柱结核术前术后护理措施与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采取心理护理、术前训练、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切口有无出血及引流管引流情况、观察脊髓功能、功能锻炼、用药护理等护理方法配合治疗.结果 术后患者恢复满意,均治愈出院.结论 脊柱结核后凸畸形矫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员早日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浅析眼科翼状胬肉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眼科翼状胬肉手术前后的护理干预方法和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胬肉切除术患者171例(189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观察组8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情况,患者满意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患者满意率为95.3%,对照组为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眼科翼状胬肉手术前后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改善患者预后结局.

  • 93例经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经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术后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经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患者93例进行分析,加强对患者的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随访6-20个月,93例患者骨折部位均愈合,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护理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护理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66例,良20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为92.47%.结论 对经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进行术后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 护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临床科室的120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同时抽取10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然后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效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结果 在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能够护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在我院接受调查的100例患者当中,满意度也从50%上升至75%.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这是医院发展管理的需要,更是提高医院工作的重要途径.

  • 分析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 分析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案,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护理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性护理方案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阿依先木古丽·热西提;依巴代提·阿不都古力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探讨人性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下(护理组)风险事件、护理纠纷的发生情况,评价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与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2011年(对照组)比较.结果 较之对照组,护理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风险事件、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有助于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 VCD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VCD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后凸畸形患者.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28例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接受VCD截骨术治疗,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采用针对患者术前有效的准备及术后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提高疗效.结果 28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术后功能得到了大程度的恢复,缩短了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护理
  •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将综合护理对策应用于本院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以应用前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应用后护理的患者作为护理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心理状况、遵医行为达标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护理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遵医率及对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组应用综合护理对策后效果确切可靠,可于临床护理工作推广应用.

  • 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18例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由护理人员在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系统性的护理,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结果 18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自主放弃治疗,1例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总有效率为83.33%.经过1年至2年的随访,治疗有效的患者病情均维持于稳定.结论 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系统性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12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其中,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护理.通过比较这两组的患儿的住院治疗的依从性、健康知识的评分、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及费用的花销,来确定临床护理途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的评分和住院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费用花销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的医疗费用,普遍增长了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护理知识,提高了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 老年骨盆骨折患者并发症预防性护理

    目的 评价对老年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并发症预防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老年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并发症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便秘等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休克、压疮、肺部感染及便秘发生率低,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骨盆骨折并发症早期预防极为重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护理,有助于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 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和干预措施

    目的 对外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某院的外科护理缺陷共有58例,而该院针对护理缺陷作了详细的记录并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 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25例教育培训因素、14例沟通因素、13例工作因素、10例组织管理因素以及8例环境设备因素.结论 将根本原因分析法应用到外科临床的护理分析中,并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作进一步的加强,可以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得到有效的减少.

  • 住院患者静脉血管保护的护理措施

    一直以来静脉输液都是临床上为常见也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基本的护理技术.然而静脉输液常常会造成血管损伤,尤其是一些住院患者需要长期的进行静脉输液从而造成浅静脉永久性的损伤对于再次输液造成了非常困难的影响甚至不能再次进行输液,这将会直接的影响患者的继续治疗,为治疗和护理带来了非常严重的阻碍.因此笔者从各个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的护理经验以及以往的研究结果收集资料整理终整理对不同年龄段患者如何高患者静脉输液的成功率、遇到液体的外漏时如何进行护理、在给患者进行高刺激及高浓度的药物时对血管的护理、对静脉炎患者的护理方式等护理方式及方法,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出发,避免患者的静脉血管由于静脉注射而永久性的损害[1-3].

  • 癌症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研究及进展

    目的 探讨针对癌症患者开展术后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32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15例与研究组11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康复护理措施.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7.5%,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癌症患者开展术后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术后恢复情况.

  • 冠心病治疗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运用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否显著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和再入院发生率.方法 随机选取冠心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实验组在住院过程中和出院随访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对照组只在住院期间做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心肌梗死发生率、猝死发生率和再入院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发生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和再入院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运用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和再入院发生率均明显降低.

  • 7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胆脂瘤型中耳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的护理.方法 总结2010年6月-2012年6月76例脂瘤型中耳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的护理经验.结果 随访1-2年,术后干耳74例,排除缝线后干耳2例,无胆脂瘤复发.术后均无面瘫.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脂瘤型中耳炎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愈的基本保证.

  • 急危重症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体会

    目的 探讨急危重症患者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检查的注意事项及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利用纤维支气管镜手术进行临床治疗的经验,在治疗、抢救重症患者的同时需辅以纤维支镜检查,并对急危重症患者通过纤维支气管检查治疗后得到的指标与治疗前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其中有40.0%的患者通过鼻腔插管进行观察治疗,纤支镜在患者鼻腔内停留的平均时间<35s;另有60.0%的患者利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灌洗及吸痰,使氧合指数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减轻患者的肺鸣音.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及痊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成为急救中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 早产儿护理体会

    早产儿是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者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体重为1000-2499g,各器宫发育尚不够健全,抵抗力低下,出生孕周越小,体重越轻,其预后越差.如不合理的喂养及护理,其发病率及病死率极高.2009-2013年,我院收住早产儿20例,护理报告如下:

    关键词: 早产儿 护理
  • 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推拿的临床效果

    目的 调查研究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推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针灸推拿,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其中1个疗程为7天,患者服用2个疗程后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的72.5%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全面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减少腰部疼痛,增强脊柱稳定性,安全性较高.

  •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的护理作用.方法 我科室自2013年7月到12月共收治小儿腹泻患者100名.将1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对照组,两者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治疗小儿腹泻有着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和护理质量,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为医院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 优质护理在老年慢阻肺疾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慢阻肺疾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启动优质护理前收治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启动优质护理后的4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并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均表示满意,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有5例患者表示不满,满意度为87.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步行6min距离均有了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人性化护理在食管癌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评价人性化护理在食管癌护理中应用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1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3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三个月后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4.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6%,两组患者接受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措施可以让食管癌患者保持较好的心情,有助于病情的康复,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 俯卧位吸氧对COPD急发期病人氧合作用的影响及护理

    目的 探讨俯卧位吸氧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急性发作期病人血样饱和度(SpO2)的影响,为临床COPD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所收治的4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半卧位吸氧3h,俯卧位吸氧3h,再复转为半卧位吸氧3h,观察比较3种不同卧位患者生命体征及SpO2的变化.结果 3种不同卧位下患者生命体征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pO2在俯卧位时期显著高于半卧位时期(P<0.05),复转为半卧位后,SpO2维持在初始半卧位略高的水平.结论 俯卧位吸氧可以COPD急发期患者的氧合作用,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 护理干预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86例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优质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综合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护理工作中的语言沟通技巧

    目的 研究护患语言沟通的重要作用和护患语言沟通的技巧与方法.方法 通过阅读文献和上网检索,了解护患沟通的相关信息,并谈一些个人体会.结果护患关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熟练应用护惠沟通的技巧与方法,充分展示护患语言沟通的艺术魅力,缓解护患关系的紧张局面,增强患者对医护工作的信任,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结论 护士在工作中应用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能与患者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准确的了解患者的信息,提高治疗效果,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并减少和避免护理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 护士 语言 沟通 技巧
  • 131I治疗病房护士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131I治疗病房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提出疏导护士心理压力的相应对策,促进护理质量有效提高.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护士的心理压力、焦虑及抑郁情况进行调查.结论 131I治疗病房护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护士普遍感到心理负担过重,应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以缓解其心理压力,维护和促进其身心健康.

  • 探索48例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思路构建

    目的 分析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96例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7.6±4.5)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对照组手术时间为(94.8±5.2)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纠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 食道癌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食道癌手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间的护理要点.方法 以本院从2011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20例食道癌手术治疗患者为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全方位的护理.结果 20列患者当中,有1例患者因食道癌晚期,虽然手术非常成功,但在治疗期间癌细胞扩散而死亡之外,其他19例患者均按时出院,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在食道癌患者的围手术期间通过精心的护理,不仅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也降低并发症及收拾死亡率的发生,必须重视和加强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

  •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有糖尿病的60例妊娠产妇,按照临床护理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围产期护理干预组和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组,以下简称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前FPG指标为8.5mmol/L,护理干预后FPG指标为7.5mmol/L,护理干预前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为7.7%,护理干预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为6.6%,并且其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护理前FPG指标为8.3mmol/L,护理干预后FPG指标为8.0mmol/L,护理干预前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为7.8%,护理干预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为7.2%,并且其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为66.67%.即研究组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论 研究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产期护理干预,照比常规临床护理方式其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对孕妇分娩及其他方面均具有有利影响,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冠心病患者不遵医嘱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作者:曲曼青;戴伲伲;王永军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了解冠心病病人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并进行分析,以便采取合适的对策改变患者的行为.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76名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遵医嘱饮食仅有9例(11.8%)不遵医嘱饮食原因:不知道饮食治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作用13例(17.1%),不知冠心病患者禁食的类型13例(17.1%),有不良饮食习惯11例(14.4%),个人认为饮食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无任何作用12例(15.74%),家庭成员不能配合患者饮食者7例(9.2%),不愿改变原有饮食习惯者11例(14.4%).结论 冠心病患者不遵医嘱饮食行为比例较高,应健全健康教育内容,让病人掌握饮食行为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作用,以便更好的配合治疗

  • 6例HELLP综合征病人的护理体会

    HELLP综合征(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and low platelets syndrome,HELLP syndrome)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以溶血、肝酶上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病情变化快,常危及母婴生命.该病病因不明,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如未得到及时处理,常导致严重的母婴不良结局[1].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MICU共收治6例HELLP综合征病人,经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先将护理总结如下.

    关键词: HELLP综合征 护理
  • 社区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通过12个月对社区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包括:对患者的评估、健康教育讲座、入户发放健康资料、心理护理、家庭支持、服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自我监测与检查指导、并发症的预防指导.得出给予系统规范的管理,全面的社区护理,2型糖尿病患者的防治知识得到了提高,血压和空腹血糖值得到满意控制.

  • 2种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方法在急危重症病例中应用的比较

    目的 对于经股动脉法和经足背动脉法两种不同的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方法在急危重症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比较,更利于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一年内性动脉血气分析的86例急危重症患者进行随机等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股动脉法和经足背动脉法进行血气标本采集,而后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采集结果.患者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结果 对实验组例患者进行足动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患者穿刺后出现的凝血、皮损也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凝血和皮损.结论 在临床对于急危重症患者行足背动脉采血相比股动脉采集有着相对明显的优势,且护理人员操作方便简单,值得利用和推广.

  • 小儿肺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佳的护理小儿肺炎患者的途径.方法 自2013年1月到2014年4月,我科室共收治小儿肺炎患者178人,通过临床护理,寻找佳的护理方法.结果 在我科室医护工作人员悉心的照料之下,小儿肺炎患者大部分已经出院,剩下的小部分肺炎患者病情稳定.结论 良好的护理途径对于小儿肺炎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小儿肺炎 护理 体会
  • 流产后关爱服务在门诊人流术患者中的价值应用

    目的 探讨流产后关爱服务在门诊人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80例我院门诊人流术患者,随机性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人流术后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关爱服务.干预实施半年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避孕知晓率、避孕措施率、再次人流术率.结果 实施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避孕知晓率、术后2个月正确使用避孕措施率及术后1年再次人流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流产后患者给予关爱服务,能有效提高避孕意识,有助于避孕措施实施,降低流产率,维护女性生殖健康.

  • 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患者分别为10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的方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感染、压疮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和感染率分别为1.78%、1.60%,对照组中的压疮发生率和感染率分别为2.33%和2.12%,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9%,其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2%,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细节化护理的方式神经外科护理的疗效较明显,比较能够达到患者的满意程度,在护理上具有良好的临床表现.

  • 水疗配合抚触在正常足月新生儿中的应用及护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婴幼儿的健康保健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健康聪明从零岁开始,我们的护理模式和目标也不断地向关爱和人性化发展.我院自2009牟5月至今,对在我院产科正常分娩的足月产儿1800例实施新生儿水疗及抚触疗法,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 采用血管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采用血管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的护理,观察组给予介入手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痊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痊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血管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成功率,对减少感染,降低肺栓塞的病死率具有积极意义.

  • 用自体结膜瓣覆盖手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护理

    目的 探讨自体结膜瓣覆盖手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护理.方法 对26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用自体结膜瓣覆盖进行手术治疗后的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疼痛的护理、局部用药的护理.结果 24例手术后感染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有2例1周后行第二次手术,角膜感染得到控制.结论 加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护理对有效控制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浅谈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神经内科老年病人日趋增多,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病人中,60岁以上的病人约占81%,70岁以上的病人约占59%,大多数病人还伴随着多器官功能退化等多种慢性疾病,因此神经内科患者有急、危、重的特点,对护理工作要求比较高.收治的患者多数伴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感觉、运动、认知障碍.病情变化快,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医护,医患,护患协作,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愉快的住院环境.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护理
  • 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经验.方法 对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及方法.结果 5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100%,无孕产妇死亡.产后恢复良好.结论 对产前、产中、产后有针对性的精心护理,是确保妊高征患者母婴安全的关键.

    关键词: 妊娠 高血压 护理
  • ADL量表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始动性缺乏行为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在慢性精神分裂症始动性缺乏行为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观察组采用ADL量表评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始动性缺乏行为训练要求并予以实施;对照组按照分级护理标准实施基础护理.患者出院时采用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除使用公共车辆,做饭菜不能在住院期间执行外,观察组实施始动性缺乏行为训练人次较对照组多,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ADL量表评分,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DL量表实用性强,可作为评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始动性缺乏行为训练需求的依据.

  • 中医院实施整体护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王芳梅;杨华;邢秋岭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中医院是传统医学现代化发展的典型代表,但是在中医院的护理当中,一直与现代医学的护理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整体护理,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着的很多问题,比如说思想观念、中医护理和整体护理之间的认识不统一等,针对这些问题中医院应该从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的融合的角度,针对问题的特征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等.本文就针对中医院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论述,希望能够对中医院实施整体护理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 耐多药肺结核及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护理

    总结55例耐多药及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的重点是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用药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配合营养支持,做好出院指导,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减少了疾病的传播,提高了治愈率.

  • 浅谈护理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护理教育是护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是一门研究护理领域内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科.长期以来的医护分工,导致了我国护理队伍的总体水平偏低.目前,护理学必须向多元化发展,才能适应社会文明的进步.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护理工作者能否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动.护理科学的飞速发展,要求护理工作者及时掌握新理论、新技术,其中学习能力是重要基础.因此,作为护理教育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 护理 教育 多元化
  • 中医综合护理技术在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在肛肠疾病术后止痛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确诊为肛周脓肿、肛瘘、肛裂、混合痔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中医综合护理技术,记录两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术前1天、术后第1天两组探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探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综合护理能更好缓解肛肠疾病术后疼痛,为肛肠病术后探讨提供了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 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

    目的 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防护性方法和对策.方法 选取2011年4月到2014年2月于为我院进行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共12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62例.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科学性和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与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产生几率.结果 护理组62例接受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在接受科学的预防性护理之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8%(3例);对照组的62例患者中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为12.9% (8例),高于护理组8.1%,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妇科盆腔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术后加强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对患者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 家庭介入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家庭介入心理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脑卒中治疗常规用药,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偏瘫常规护理和被动运动,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家庭介入的心理行为干预.采用Barthel指数和Ashworth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1),研究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常规神经系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家庭介入心理行为干预,肢体功能康复有促进作用,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手术室的老年患者护理研究

    中国已经步入老年人社会,老年患者在综合医院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然而由于患者的免疫力和手术耐受能力不断下降,这就导致了手术的难度大有增加,所以,我们应对患者进行合理科学的护理,才能避免手术中意外的发生,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 7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胆脂瘤型中耳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的护理.方法 总结2010.6-2012.676例脂瘤型中耳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的护理经验.结果 随访1-2年,术后干耳74例,排除缝线后干耳2例,无胆脂瘤复发.术后均无面瘫.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脂瘤型中耳炎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愈的基本保证.

  • 护理干预对老年糖耐量异常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目的 对于老年糖耐量异常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并且研究护理对于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1年内收治的186例出现糖耐量异常的老年患者和2012年1月至2013年1年内收治的194例糖耐量异常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至2013年收治的186例老年患者采取系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于两组老年患者的血压、血糖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记录两组老年患者出现心血管危险事件的次数,从而实现对结果的总结.结果 对于出现糖耐量异常的老年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可以极大的改善其血压、血糖等指标,并且可以极大地降低患者出现心血管的危险.结论 糖耐量的异常会极大地加重老年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使得冠心病、脑卒中等危险因素的发生几率极大提高,而且采取综合、系统性的护理方法可以对患者进行极为有效地干预,终保障糖耐量异常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显著的降低了老年患者出现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可能性,值得医学研究者的进一步的推广而临床实践工作者的进一步应用.

  • 临床护理路径在泌尿系结石护理中的应用及带教指导作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泌尿系结石中的护理效果及带教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护理路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0.5%,对照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天数与费用、复发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取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能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可降低复发指标,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 小儿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对46例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归纳中毒的原因,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对临床护理小儿急性中毒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已经稳定,剩余的已经脱离生命危险.结论 防止毒物的进一步扩散,解毒,维持生命基本体征对于解毒有着关键的作用.

  • 纤支镜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纤支镜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3例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17例进行单纯纤支镜治疗,另26例进行灌洗加纤支镜治疗.护理后接受PaO2、PaCO2、SO2检测,对比护理前后及护理4h后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各临床症状改善,PaO2与SO2水平有所增高,PaCO2水平明显下降,对比治疗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支镜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乡镇中心卫生院产科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产妇的应用.方法 提供人性化的住院环境;人性化的沟通服务;治疗过程中的人性化护理.结论 满足产科产妇的心理需要,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妇产科 人性化护理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活动期60例患者分为2组,中药灌肠组30例,对照组庆大霉素灌肠液30例,每日1次,疗程2周,两组均配合全身治疗.结果 显效率中药灌肠组93%,对照组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显著.

  • 现场管理记录表在护士长现场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研究使用现场管理记录表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使用现场管理记录表加强现场管控前后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护士长现场管理记录表加强现场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率高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护士长现场管理记录表进行现场管理,能够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意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在要求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和科学的医疗措施的同时,而且提出了“人性化”、“亲情化”的新要求,对于临床医疗事业和医护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新生儿母婴同室便是随着社会发展而诞生的新型医疗模式,在临床中得到了极大地应用,并且发挥出极为显著地作用,获得了明显的社会效应,已经得到当前临床实践工作者的普遍认可.本文对于当前采取母婴同室时,母亲和医护人员一同护理新生儿的共同参与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提供相应的借鉴和思考,终促进母婴同室这一现代化的医疗模式的发展,并且终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小儿畸胎瘤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探析小儿畸胎瘤患儿术后护理对策与体会.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入的骶尾部畸胎瘤患儿1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儿加强术后护理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实施营养支持、体位和切口护理、严防术后并发症等措施.结果 17例患儿术后第5-7天拔除引流皮瓣,10-14天拆线.伤口Ⅰ期愈合11例,Ⅱ期愈合6例.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住院时间:11-16天.未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出院随访12-24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 对畸胎瘤手术患儿加强护理管理,可有效促进患儿身体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 护理干预对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产妇前置胚胎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所收的60例前置胚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研究不同类型的前置胚盘产后的出血状况.结果 经过药物治疗和护理,各种类型的前置胚盘产后出血情况明显改善,其中年龄大、中央前置胚盘的产妇产后出血量多,与产妇的年龄无关.结论 了解前置胚盘产后出血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有针对性的进预防和治疗,能明显的提高临床的实践效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前置胚盘
  • 心理护理在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心理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3年1月我院肛肠外科收治的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掌握人工肛门袋、生活自理以及生活态度乐观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生活更乐观、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以及能熟练掌握人工肛门袋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提高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人文素质培养在神经外科护士培养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加强神经外科护士人文修养,构建安全和谐的护患关系,从根本上提升神经外科病人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多方面多途径的人文教育,使护士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护士的人文修养,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从而达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结果 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护士对患者的人文关怀,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权利和要求、人格与尊严的维护.结论 做好护理工作,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而工作中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关系到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护理质量的提升及患者满意度的提高.通过多形式、多内容的人文教育,构建神经外科和谐护患关系,对提高医院的服务有重要意义.

  • 临床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的影响分析

    作者:杨欢欢;李倩;王笑柯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93例,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基础护理和生活指导护理干预,然后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7.8%,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等均有显著的改善.结论 对于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进行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和护理的效果,并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儿童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力和体格发育的影响及应用

    目的 探讨儿童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力和体格发育的影响及在早产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从我院2007年至2013接收并治疗的(早期干预的)早产儿中随机抽取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儿随机性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中所有患者均常规的新生儿育儿指导,而研究组中的患儿,在常规指导基础上采用(儿科保健)(促进发育)进行(早期)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儿六个月和十二个月时身体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患儿六个月与十二个月精神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六个月和十二个月身高、体重和头围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其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科保健)(童早期干预)能促进早产儿的身体和智力发育,提高患儿圣体素质,是一种科学、高效的临床医学干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运用和推广.

  • 68例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68例,对68例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抗结核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排气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68例患者中,其中59例治愈,治愈率为86.76%.7例胸腔伴少量积气,自觉症状感觉良好主动出院;2例死亡(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针对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于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健康教育干预的重要性.方法 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治疗的80例急性阑尾炎老年患者设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干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健康教育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40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健康教育的实施,直接提高了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足以证明健康教育干预的实践应用价值.

  •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舒适护理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高压氧治疗患者280例,按治疗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治疗、认知、情绪干预,评估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舒适感受.结果 病人对高压氧治疗密闭空间的恐惧、耳部不适等情况消失,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高压氧患者的焦虑、恐惧程度,提高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和有效性.

  • 肛肠病术后疼痛200例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肛肠病术后疼痛200例中医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确诊为肛瘘混合痔的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至治疗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记录两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P>0.05.结论 运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减轻、消除患者术后疼痛方面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 “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应用中的现状与展望

    儿科护理在儿科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被“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儿科护理己由单纯的临床疾病护理转变为“以人为主体”的整体护理,其服务范围、服务对象以及服务内容都产生了重大变化,并对儿科护理措施、方法、质量和效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儿科“家庭关怀”的护理模式的方法、途径、作用及临床效果等入手,对基层医院开展“家庭关怀”护理模式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和探讨.

  • 17例脑出血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和探讨脑出血长期卧床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之间,在我院内科病房进行住院治疗的17例脑出血患者,这些患者均需要长期卧床治疗.对他们实施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治疗,并进行为期1年的治疗效果观察和统计.结果 17例患者经过1年的护理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8.24%(15/17),2例患者死亡(11.76%),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76%(2/17).结论 对脑出血长期卧床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理想、有效的临床护理治疗方法.

  • 妊娠合并前置胎盘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近年来妊娠合并前置胎盘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已被得到广泛的重视,前置胎盘是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或胎盘边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处,位置低于胎先露部.前置胎盘为妊娠后期出血多见的原因,同样也是妊娠后期威胁母婴健康的主要并发症,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那么很可能会危及到母婴的生命.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对盆腔炎住院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32例患者,非常满意5例,占15.6%,一般满意10例,占31.3%,满意16例,占50%,满意度为96.9%;而对照组非常满意2例,占6.2%,一般满意10例,占31.3%,满意12例,占37.5%,满意度为75%,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延续性护理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3年1-9月收治的1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和适度运动等方面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良好效果.

  • 孕妇产前焦虑的护理进展

    对孕妇产前焦虑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综述,为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降低孕妇产前焦虑发生率提供依据.对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孕妇产前焦虑的心理护理措施的科研论文,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和评价.

  • 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儿科收治的肺炎9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47例,观察组患儿4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发现,95例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护理,观察组的临床表现满意率达到98.0%,对照组满意病患89.0%,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工作中疗效较明显,比较能够达到患者的满意程度,在护理上具有良好的临床表现.

  • 心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查找与管理对策

    目的 探讨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应对的管理策略.方法 针对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实行的心内科1200例次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针对排查结果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策略,以达到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内科医疗环境的目的.结果 根据查找到的安全隐患制定的管理策略.通过本次实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28%,共有7例患者对本院医疗结果不满,并引起医疗纠纷,而总投诉率达到0.58%.结论 定期进行心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的排查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能够增进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是心内科的护理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的基础,应广泛应用于临床.

  • 极低出生体重儿肠外营养中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极低出生体重儿肠外营养中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50例,将其随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通过PICC置管进行使肠外营养,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有9例产生并发症,概率可达到21%;而治疗组则有2例并发症,无其他并发症产生,概率可达12%.PICC置管期间顺利完成了静脉营养的输入,留置时间约为80-600h,治愈后出院.治疗组患儿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组患儿的身高和体重增加均优于对照组患儿,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ICC置管能够为极低出生体重儿肠外营养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减轻患儿的痛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与防护

    目的 分析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 对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方式、危险程度及防护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采血时环境拥挤,互相碰撞,长时间工作或一人同时为两名献血者采血;操作中双手回套针头,护针帽脱落,传递过程中被带血针头刺伤及采集小样针头放置不当,易导致采血护士针刺伤.2010年以前未设置防刺破试管座前,采血护士偶有发生针刺伤,采用试管座后未再发生针刺伤.结论 采血护士易受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影响,针刺伤是其职业暴露的主要方式,应加强采血护士的职业防护.

  •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针脱出的预防及措施

    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重要的血液通路,血液透析过程中如果发生内瘘针的脱出的事故,轻则导致患者失血过多,重则危及患者生命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内瘘脱出是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危险性较大的护理风险之一.本文我科工作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内瘘针脱出的原因,已经针对这些原因所采取的有效预防和护理措施,防范和杜绝内瘘针脱出事故的发生.

  • 使用一次性多穿刺输液器可行性的探讨

    目的 探讨使用一次性多穿刺输液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年5月1日,5月2日两天神经内科在院患者55人(新入院及出院患者不计在内),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普通一次性输液器,实验组采用一次性多穿刺输液器,比较2组的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实验组护士明显感到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也提高了.结论 使用一次性多穿刺输液器能减少护理人力资源,缓解高峰时段人力不足的情况,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具有可行性.

  • 舒适护理在预防心梗后期低血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预防心肌梗死患者后期低血压中的应用效果等.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心梗后期低血压的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常规护理组以及舒适护理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常规护理组的40例心梗后期低血压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的40例心梗后期低血压患者主要是给与舒适护理.结果 常规护理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率为77.5%.舒适护理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满意度为95%.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心梗后期低血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等情绪,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预防心梗后期低血压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返流性食管炎的预防性护理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并发返流性食管炎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调整饮食结构,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加强患者的心理辅导,加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并保持有效的病情观察,调整肠胃状态.结果 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和返流性食管炎发生几率都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返流性食管炎的预防性护理具有客观效果.

  • 非语言沟通技术在肾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延利;商向红;焦玉萍;王艳峰;卜霞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探讨非语言沟通技术在肾内临床护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3年7月肾内科2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注重采用非语言沟通技术与患者沟通,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 观察组对护理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P<0.05).结论 在肾内科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恰当的非语言沟通技术能够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 提高手术室器械准备完善率的探讨与体会

    文章分析归纳了与手术室器械准备缺陷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如何提高手术室器械准备完善率进行探讨.认为制定规范的器械准备流程、加强教育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加强教育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加强培训、建立特殊器械准备卡、规范外来器械的管理,合理安排手术是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的关键所在.

  • 2例精神病人伴阑尾炎手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伴阑尾炎手术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近2年来在阑尾炎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了2例精神病患者,对其进行了系统化整体护理.结果 由于精神病患者躁闹不安,不配合医护人员,进食进水紊乱,给医疗护理带来困难.讨论 对该类患者护士应针对其精神障碍的特点加强耐心细致的护理,注意病情观察,实施整体化综合护理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4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愈信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护理干预在23例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3例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本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程度.结果 本组患者干预后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t=1.80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病情康复.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其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产妇,出现的产后出血症状皆获得有效的控制,且经治疗后,所有患者治愈出院,未出现死亡、子宫切除患者.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积极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促进恢复.

  • 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护理研究

    手术部位感染属于术后并发症,约占医院感染15%,是医院感染重要组成部分.手术部位感染已严重制约了临床医疗治疗的提高,其拖延患者住院时间,不仅给患者身体造成各种痛苦,而且给患者家庭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将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护措施进行详细研究,以期为日后对该疾病的防控和护理提供参考.

  • 临床外科护士职业危险与防护措施

    医院工作环境较为特殊,是一个病原体相对集中的场所,威胁临床外科护理人员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多,本文就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癌症疼痛的护理

    目的 了解癌症患者疼痛的主要原因,重点探讨正确的癌痛评估方法、干预与护理.方法 对我院210例癌症患者在治疗护理中出现的疼痛,以视觉模拟评分法、主诉分级法、面部表情量表法及口述评估法进行评估.结果 210例癌症患者当中,部分缓解者为74例,轻度缓解者为8例,疼痛完全得到缓解者为128例,无效者为0例.结论 癌症疼痛护理的正确评估、护理人员护理技术的提高及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才是为癌症患者缓解癌痛的关键因素.

  • 浅谈舒适护理模式对手术患者的应用

    目的 探索舒适护模式对手术患者的应用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案例随机抽样,并对围术期不同阶段(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的患者走访调查.结论 舒适化护理明显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和手术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舒适护理模式
  • 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开展对对精细化服务流程的学习和研究,加强护理人员和产科患者的语言交流和心理沟通,采用妇科患者对服务满意度和产科质量的比较,对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组的患者满意度和产科质量明显高于该院历史对照组.结论 妇产科患者对优质护理更加满意,并且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同时也增进了医患关系.

  • 传染病医院护士流失原因分析

    近几年,我国护士的离失率令人堪忧,其中传染病医院专科的特殊性导致护士流失率居高不下,护理队伍变得十分不稳定,已经严重影响到护理工作质量及医患关系.护士面临着被感染传染性疾病的风险比非传染病医院高许多倍,同时承受着繁重的工作,导致护士工作消极,传染病医院的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较低,尤其对福利待遇、健康不安全因素及排班等,得到的报酬与付出和所处的危险程度不成正比,这些都是护士流失的主要原因.

  • 160例实施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的临床护理

    目的 研究分析对临床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60例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乳腺疾病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160例乳腺肿瘤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完成病灶的全部切除,且术后均未发生大出血或感染情况.结论 给予临床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的乳腺肿瘤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的风险.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护理
  • 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护理要点及效果分析

    作者:弓少华;李丹凤;洪黎;赵磊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总结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在新生儿呼吸困难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分析护理效果.方法 对2010年8月-2014年4月间本院收治呼吸困难新生儿67例实施鼻塞式CPAP治疗,同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过程和护理效果回顾性分析.结果 67例患儿中61例痊愈出院,3例放弃治疗,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死亡.结论 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效果确切,但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 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院前急救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为提高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院前急救的成功率,降低医疗风险,杜绝医疗事故,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 规范岗位操作细则在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

    作者:覃素娇;杨敏;罗珍玉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将体检中心各个护理岗位操作细则进行规范化管理,让每位护理人员能遵照统一标准的执行,使每一位参检客人都能得到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为医院打造服务品牌,为医院创造效益.

  •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韩莉娜;王彦杰;张展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要点及其预后,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诊治的6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其中有6例患者为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对治疗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54例患者病情均好转出院,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有1例死亡,1例转院,剩余4例患者病情均好转出院.结论 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尤其对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浅析医院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总结处理)四个英语单词的编写,又称“戴明循环管理法”.它的基本原理是:任何工作都必须有个设想,根据这个设想提出计划、确定目标,然后按计划目标和规定去执行、检查和总结,后通过工作循环不断提高工作水平.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一个科学的工作程序.在推行标准化目标管理中,PDCA循环转动过程(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就是目标管理活动展开和提高的过程.这是PDCA循环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这个过程是通过四个阶段来实现的.现代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为强化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了许多值得引用、推广的方法和手段.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本文就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 老年高血压病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病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我科室的老年高血压病人共120例进行研究,并把他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防保健.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改善的情况及高血压控制率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 预防保健管理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水平,从而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行规律血液透析患者48例,观察出现低血压发生情况,总结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通过加强护理监测、健康指导、调整透析液温度及钠浓度、改变透析前降压药的剂量及避免透析时进食等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结论 有效的预防及护理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减少低血压的发生,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 “优质护理服务”背景下血液透析室的弹性排班方法

    目的 探讨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弹性排班方法.方法 以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为宗旨,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前提下,科学动态安排护士的工作时间,营造紧张有序的工作氛围.结果 保证患者安全,增加患者满意度;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增加其工作责任心和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结论 通过科学的排班方法,能实现现有护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达到佳护理管理目标,值得推广应用.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高血压出血患者治疗后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手术后给予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5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间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终得到93.3%的护理有效率,对照组患者终得到77.4%的护理有效率.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采用综合护理,可保持病情稳定,减少身体痛苦,护理满意度较高.

  • 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体会

    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25例,通过精心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本组患者25例 其中男21例,女4例,年龄19-60岁.骨折部位:远段骨折4例,中段骨折20例,近段骨折1例.伤因为车祸、跌伤、撞击伤.骨折无开放性、陈旧性、病理性.内固定材料:均为钢板.随访6个月,效果满意.

  • 颅骨外伤手术术后昏迷患者的护理

    作者:李芳芳;陈海云;沙英林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分析颅骨外伤手术术后昏迷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以我院从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重度颅骨外伤术后昏迷的52例患者为例,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在持续性昏迷期间的有效护理方法.结果 52例患者当中出现16例电解质紊乱、6例酸碱失衡,癫痫患者9-例,再出血9例,经过系统的护理以后,患者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得到控制和消除,癫痫患者也得到很好的处理,6例患者以颅内再出血死亡.结论 在术后昏迷护理当中,通过加强护理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问题,预防和控制癫痫,减少颅内再出血的几率,及时抢救颅内再出血患者,提高生存的几率.

  • 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定相应的护理解决措施.方法 对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心内科收治的12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20例患者中发生护理风险管理实践的有29例,其中有18例为患者自身导致的风险事故,有7例为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不娴熟造成的风险事故,有4例为医院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从而造成的风险事故.结论 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要做好患者日常护理,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实施.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针对我院手术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期间进行手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参照组患者在手术室中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7.06%,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67.6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即P <0.05.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手术室中实施人性化护理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缓解了患者术前出现的不良情绪,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护患之间纠纷问题.

  •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凌燕;张茸茸;刘燕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意在使临床工作者,根据患者病情,选用准确、全面、安全及时的有效护治措施将本病病死率降到低.方法 对高热、血尿待查的患者详细采集相关病史,重点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检查、病毒分离、抗原检查、特异性抗体检测确诊后给予液体、止血抗凝、抗病毒、皮质激素、免疫制剂等治疗,并针对性的指导改善饮食习惯.结果 患者经及时诊断,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流行性出血热只要正确诊断及护理,治愈并不困难.

  •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人性化护理以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尊重个人隐私为核心,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人文关怀式的服务已成为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正逐步被“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所取代,人性化护理服务是社会前进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做好人性化护理服务,是每个护理人员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产科 人性化 护理
  • 舒适护理在85例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就舒适护理在85例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85例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满意度更高,已经达到了97.5%,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舒适护理对于对骨折患者治疗极为有效,能够帮助他们消除内心的恐惧、焦虑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舒适护理 骨折 应用
  • 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100名护理人员,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层级管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人员管理前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工作的积极性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50名护理人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工作的积极性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层级管理,不仅仅加强护理人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患者的满意度,其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有一定的可行性.

  • 品管圈活动在预防患者跌倒中的应用体会

    病人安全管理是临床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病人安全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品管圈指的是由同一单位或者其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间自发组织的,科学地运用品管工具,能够持续性地进行效率提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等活动的一个小组[1].我院于2013年8月-2014年2月,运用品管圈活动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跌倒进行预防,现报告如下:1 方 法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进一步研究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为患者提供更佳的护理方案.方法 收集了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急救护理,19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与饮食护理.结果 研究中37例患者均成功救治,救治成功率为97.4%;治疗组满意率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8.17%,治疗组患者焦虑度评分(30.2±5.29)显著低于对照组(42.6±7.5),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中,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急救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能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预后.

  • 浅谈产科护士长工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目的 分析产科护士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方法 归纳产科护理工作的困难、压力及存在风险,给出相关的处理方法.结果 面对产科护士工作的困难和压力来源及风险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实现有效、优质的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结论 在了解护士工作压力及潜存风险的前提下,护士长利用管理职能,采取有效措施,终调节护士心态,实现高质量护理,融洽护患关系,对促进医疗效果和健全医疗制度有意义重大.

  • 肿瘤放疗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李文霞;李菲;汤玉环;石晓群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研究分析肿瘤放疗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放疗治疗的180例患者,按照接受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舒适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放疗环境、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肿瘤放疗患者实施综合、全面、细致的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心里负担,提高护理满意度.

  • 腹腔镜在早期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护理.方法 从我科收治的病人中选取腹腔镜组病人以及开腹组病人进行护理对照,并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期间各项的观察指标.结果 将两组的腹腔引流管血量、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进行比较腹腔镜组均少于开腹组;经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将腹腔镜早期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进行比较,术后病人恢复快,减少了大量的护理工作.

  • 高职院校护理科研的现状与思考

    针对国内高职院校护理学科研现存的问题:科研意识淡薄,科研动力不足;护理科研结构性失衡;科研基础薄弱,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立高素质的护理科研人才队伍、结合临床需求进行护理学术研究、重视临床护理工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积极申报科研基金、教学、科研、临床“三位一体”、加强循证护理继续教育等.

    关键词: 护理 科研 高职院校
  • 产妇母乳不足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探析

    目的 总结和分析造成产后母乳不足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以后提供更好的临床护理奠定理论基础,期望可以探索和研究出相关的解决策略.方法 通过对随机抽取到的450对母婴进行调查,其中剖腹产156例、顺产243例.结果 产妇母乳不足在母乳喂养中所占比例为18.3%,造成的原因有主到次是:喂奶次数少、喂养姿势不正确、婴儿吮吸的时间较短、加喂辅食不合适、产妇母乳发育不良、产妇产后营养不良、产妇情绪不好及婴儿的舌系带较短等原因.结论 产妇产后母乳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喂奶的次数过少和婴儿吮吸母乳时的姿势不正确,因此,只要我们积极进行母乳喂养的宣传力度,给产妇进行正确的指导,传授给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这样可以避免大部分的产妇出现母乳不足的情况.

  • 优质护理在重型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重型颅脑外伤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01-2013.12月间的7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均39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的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护理后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患者的GCS评分较护理前有明显的提升,且组间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并且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改善昏迷状况,值得临床中应用.

  • 经双腔取栓导管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

    总结20例DSA引导下经双腔取栓导管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经验.主要措施有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屏气指导、术后足部早期活动及正确穿戴弹力袜,认为DSA引导下经双腔取栓导管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术前、术中护理及术后足部早期活动和使用医用弹力袜是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 再生医疗器械分散与集中清洗的质量比较

    目的 比较再生医疗器械分散与集中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方法 随机选取消毒供应中心专业人员采用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相结合,进行清洗消毒的再生医疗器械799件作为试验组,由临床科室护士采用手工清洗的再生医疗器械778件作为对照组,用带光源放大镜下目测方法检测清洗质量;两组各抽检60件进行蛋白残留测定.结果 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业人员清洗的再生医疗器械其清洗质量明显优于临床科室护士清洗的质量.结论 将再生医疗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可有利于再生医疗器械彻底清洗,保证消毒灭菌质量,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

  • 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57例,按照住院前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 <0.05.结论 对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整个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有效降低续瓶遗留现象的发生率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主要诊疗方法之一.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护士只有多与患者沟通,增强责任心,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续瓶遗留,避免患者在经济上浪费,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才能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促使护患关系和谐,杜绝护患纠纷.

    关键词: 静脉输液 续瓶遗留
  • 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期焦虑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其患者焦虑影响.方法 取我院2011年-2012年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化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一系列护理之后,观察组满意度为96%,对照组满意度为70%,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护理干预应用于剖宫产合并焦虑产妇,能有效缓解产妇焦虑情绪,值得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 经皮肾镜术后反复出血经介入治疗后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术(PCNL)后反复出血经介入治疗后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例因PCNL后发生反复性出血而接受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分析其手术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结果 2例患者均1次性栓塞后成功,术后48h未出现血尿症状,出血停止,2例患者尿色在1-4d之后完全变澄清;术后第1d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水平均比术前显著降低,且术后第3d比第1d显著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术后获随访6个月,经B超检查,术后未见不良并发症发生;本组患者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显著小于护理前.结论 经皮肾镜术后反复出血经介入治疗后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未见任何不良并发症发生,且患者护理后心理状况显著改善,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 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通过回顾性分析32例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总结了VATS治疗肺大疱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所有患者经治疗均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一例复发.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胸腔镜下切除肺大疱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小儿支气管炎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 对小儿支气管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观察和分析其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2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按照患儿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组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如让患儿多饮水、通风等.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儿实施必要的综合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儿的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以及胸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小儿支气管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有效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的康复,对小儿的生命健康和成长起到很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临床中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4年80例患有支气管肺炎的儿童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治愈率为90%.结果 在细微的照顾之下,大部分患儿的病情都得到控制,并且治愈出院.治愈率达到了90%.结论 良好的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愈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 细节管理在80例重型颅脑外伤护理中应用的体会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重型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4月到2013年11月于为我院就诊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手段,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增加护理人手、加大人文关怀力度等方式,给予患者更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中的40例患者在接受细节管理护理之后,35例患者可生活自理,2例患者可参与一般性劳动,死亡1例,2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观察组的40例患者在经过常规治疗护理后,具有生活自理能力者30例,可参与一般性劳动者1例,死亡2例,家属放弃治疗者7例.治疗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差异,P <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全面细致的细节管理法进行临床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降低死亡率,为患者提高预后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早日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 ICU重症肺炎患者综合护理措施

    救治ICU重症肺炎患者,除了高超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抢救设备外,认真细致地护理措施也必不可少.ICU护理人员应该提高专业技术素质,加强工作责任心,为患者提供主动、细致的优质护理,提高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 重症肺炎 ICU 护理
  • 胃脘痛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李芹;王月桃;商彩斌;李丙肖;修珍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病症,系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多见于急慢性胃炎、溃疡病、胃神经宫能症及部分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等疾病.胃脘痛的发病有规则发病和无规则发病临床均可表现,但多数发病无明显规律.发病的具体原因亦较多,往往在饮食不节、过饥过饱、过食生冷辛辣或不洁食物、过度疲劳、外感寒邪及情志不舒等情况下诱发[1].胃脘痛常见症侯有: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阻证.虽病机不同,但发病机制上又有共同点,即不通则痛.所以,在护理上结合个体差异,同中求异,要掌握基本护理原则,然后再临证施护[2].

    关键词: 胃脘痛 护理体会
  • 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妇产科患者在接受护理质量的过程中其感染发生情况,并根据相关因素给出合理化的护理措施建议.方法 选择2008年5月-2013年8月期间在本院发生感染的2500例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相关数据.结果 本院妇产科共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40例,发生率为1.60%左右,在所有发生感染的患者当中,为常见的感染部位为手术切口、呼吸道以及泌尿道,然而也存在着不同手术组发生率的变化.结论 妇产科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的过程当中,应当针对其感染因素进行细节化的分析,并且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便可以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内科保守治疗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对应用内科保守治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所取得效果和护理的相关措施及体会进行总结性分析.方法 抽取90例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5例,静脉注射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分别采用常规方式和针对性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B组患者在治疗和护理后所取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治疗的安全性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治疗后出现再出血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 应用内科保守治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可以使该类患者治疗所取得效果明显提高.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些年来,患者不仅仅只关注于“医”,即疗养院的医治水平、对疾病的治愈能力,同时也开始注重“疗”,即护理疗养,尤其是以疗养为主的疗养院,更加突出患者医后疗养的重要性.这就对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护理服务模式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以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适应当前社会对护理人力资源和工作模式的要求.

  • 岗位量化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建立及实施效果

    目的 对岗位量化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建立及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对各个岗位的实施量化考核,并对其实施三级考核监控.结果 通过对我院的各个岗位实施量化考核之后,医院的护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并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论 在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岗位量化考核,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对于护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是一种规范化、实用性、科学性的管理模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胃溃疡的自我护理

    作者:周红霞;徐洁;孔令淑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胃溃疡是常见病、慢性病,易反复发作,因而要治愈胃溃疡,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患者除进行积极治疗外,还应做好自我保健护理.

    关键词: 胃溃疡 护理
  • 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1例的护理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1].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唯一宿主,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1].而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俗称"血癌",临床上常有贫血、发热、出血及肝脾和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等表现[2].患者经化疗后机体的免疫功能更是雪上加霜,可使病毒感染的概率大大提高,如果发生播散型感染,易致全身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带状疱疹的治疗和护理应及时、准确进行,否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014年4月本科收治1例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的患者,经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出院.

  • 助产士在新生儿复苏过程中的作用与管理

    目的 总结分析助产士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探析助产士在新生儿复苏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收集我院产科2012年2月-2014年4月期间65例发生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观察复苏效果.结果 2012年2月-2014年4月期间5362例待产妇成功分娩,其中65例娩后新生儿窒息,窒息发生率为1.22%,复苏成功64例,复苏成功率为98.46%,死亡1例,死于新生儿实肺、肺不张,死亡率为1.53%.结论 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在新生儿复苏过程中发挥中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仍需进一步加强对助产士理论知识和复苏技能的培训,提高助产士的复苏水平,方能为新生儿健康发育、成长提供初的保障.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糖尿病、高血压的认识程度及血糖、血压控制这标率.结果 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护理干预后患者在服药、饮食、心理、运动、生活方面的认知评分明显提高,P <0.05,有统计学意义;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护理干预后患者血糖、血压控制达标率明显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较大,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高血压的认识程度,更好的控制血糖、血压.

  • 沟通技巧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作者:李秀贤;王司娥;王丽慧;王婷婷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探讨沟通技巧对提升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 将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按照入院顺序选取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实施根据患者特殊情况而讨论制定的沟通技巧,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沟通.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总结沟通技巧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沟通技巧有效地丰富了优质护理内涵,提升了优质护理品质.

  •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相关健康知识,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护理持续改进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 讨论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在骨科病房中应用实践的临床意义与影响并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方法 我院制定并实施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建立骨科护理质量标准管理及管理体系,将护理实际与护理质量标准对比,确定需改进问题、预期目标及整改措施,评价方法.比较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护理持续改进前满意度(P<0.05).结论 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全面护理质控能够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服务,提高其舒适度达到提高其满意度的目的.

  • 脑梗塞患者卧床期尿失禁的护理

    作者:李玲杰;王小丽;曹俊景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卧床期尿失禁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对他们卧床期的尿失禁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尿失禁的症状都有所减轻.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阴部湿疹,还有1例带导管出院患者,没有泌尿道感染患者出现.结论 对脑梗塞患者在卧床期进行尿失禁护理,有助于环节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临床路径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启示

    临床路径正在应用于护理的临床带教,本文阐述了临床路径的应用现状和其应用过程中发生的作用、存在着的问题及带给我国护理临床带教诸多启示.

  • 儿科肺炎患者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分析儿科肺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及要点.方法 随机选取近两年间来我科的肺炎儿科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在基本临床治疗的同时对观察组采取全面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恢复速度更为迅速,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儿科肺炎患者全面护理,能加速患者恢复,护理人员应重视全面护理方式的作用.

  • 护理不良事件100例原因分析及对策

    通过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如何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提高患者安全管理,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提供依据.医院要从组织系统上改善人员配置并建立组织安全文化,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根本途径、科室改革护理人员的排班模式,按照患者的需求进行弹性排班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 加强优质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1月-2011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产妇满意度和产妇泌乳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总满意率为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1%,另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7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优质护理干预能使产妇易于接受和坚持母乳喂养,大大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促进婴儿的健康生长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母乳喂养 护理干预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以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将86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按照1:1配对研究随机分为干预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分别于住院时和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指标和生活质量指标的评估.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项评分均优于干预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水平,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生活状态,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复杂性胫腓骨骨折病人的护理41例

    目的 探讨复杂性胫腓骨骨折病人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1例复杂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资料、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30例多段骨折者中,28例正常愈合,延迟愈合2例,11例有软组织缺损的开放性粉碎骨折者中,9例正常愈合,2例经再次手术治疗愈合.41例患者中,1例膝关节功能障碍,其余肢体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 复杂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应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加强功能锻炼的指导,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尽快康复.

  • 影响儿童医院门诊输液病人满意度提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提高儿科门诊输液病人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的提名.方法 自制针对护士和病人的满意度调查表,深入剖析影响护士满意度提名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结果 通过对策的实施,满意度提名由每月30人次提升到100人次以上.结论 根据儿科门诊输液病人及家属的特点进行调研,提高护士满意度的提名.

  • 全程护理手术病人医疗安全效果评价思路构建

    目的 探讨对手术病人采取全程护理,增强医疗安全效果评价的分析.方法 将实施胸腹部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对照组手术病人采取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只对手术操作进行配合,下班按时进行交接;观察组手术病人采取全程护理,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接送,手术过程中进行全程护理,不进行再次交接.结果 两组患者满意率没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手术安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胸腹部手术病人实施全程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安全效果.

  •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卧床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和研究脑卒中卧床便秘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的临床干预情况和效果.方法 随机择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卧床便秘患者48例,将他们依照抽签法平均划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4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进行临床干预,并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0.83%),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卧床便秘患者的临床诊疗中应用循证护理,是一种效果明显、科学有效的理想干预措施.

  • 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01-2012.12月间的200例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均10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观察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护理后研究组和常规组SAS和SDS评分较护理前有明显的改善,组间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常规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临床中对于老年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是可行的,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并且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血压成为了居民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由于高血压患者年均增长率的飙升,目前已经成为了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疾病.由于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导致了肾脏等器官出现衰竭、坏死等综合症的问题,每年因此而引发的死亡人数呈现逐年攀升的态势.如何对已有的高血压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我院从2012年3月到2013年4月之间共接收并治疗了60名哮喘病患者,将这60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治疗2个月之后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观察,同时调查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要比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好,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我们发现采用全方位护理的观察组满意度达到了90%要好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60%.结论 对哮喘病患者采用全方位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全方位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安全隐患告知书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神经内科存在安全隐患的患者,填写告知书,制订出防范措施,让患者及家属知晓.通过护患双方共同努力,降低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选取存在安全隐患的患者395例,其中195例为干预组,200例为对照组,干预组责任护士对患者评估后,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患者或家属签订安全隐患评估表,讲解防范措施,床尾挂警示标识;对照组按传统的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及宣教.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论 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结扎束血管闭合系统在重度内痔脱垂切除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结扎束血管闭合系统在重度内痔脱垂切除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结扎束血管闭合系统治疗的重度内痔脱垂切除手术患者8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42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42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内痔脱垂切除手术采用结扎束血管闭合系统治疗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关于手术室感染护理与管理的研究

    目的 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方法.方法 分析引起医院感染发生源头、途径,提出了预防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卫生标准以及采取预防医院感染控制流程.结果 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提高、意识增强、无菌技术严格,强化对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关键人、物的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结论 强化医院感染意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措施,严格无菌要求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重要措施.

    关键词: 护理管理 手术室
  • 200例前置胎盘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临床上在前置胎盘孕妇护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总结出佳的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例前置胎盘患者同期传统护理方法对比.结果 200例患者中,院内发生母婴死亡率为0,明显低于同期采取传统护理方法孕妇母婴死亡率0.72%.结论 加强对前置胎盘的认识,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采取及时、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前置胎盘治疗效果、保证产妇和新生儿平安具有重要作用.

  • 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就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所收治的100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产妇选择同样的阴道分娩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产后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 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10例,发生率为20%,其中产后2h出血量为(275.33±60.23) ml,产后24h出血量为(300.89±55.46)ml;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2例,发生率为4%,其中产后2h出血量为(189.45±58.43)ml,产后24h出血量为(260.18±54.38)ml,两组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量及出血概率,提高产妇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及重要性.方法 对来我院就诊的13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以及术中配合等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总结并分析这些护理措施的重要性.结果 通过对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所选1300例患者均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有28例患者出现便秘,给予润肠剂以及高维生素且易消化食物后缓解,所有患者都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地操作技能以及严密的术中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 循证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性溃疡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基础护理,观察组在传统基础护理的同时干预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在医嘱遵循、食欲、睡眠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对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0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96例,自术前、术后、饮食、心理疏导、出院指导等方面总结护理措施,并记录预后情况,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72例患者治愈,23例患者好转,1例患者死亡.结论 对患者在急救期、术前、术后、心理疏导、饮食及出院方面强化护理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有效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患者的治愈率.

  • 浅谈危重新儿转运安全护理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婴幼儿的医疗问题愈发引起社会的关注,在危重新儿转运过程中,先进优良的转运设备,更加细致认真的态度,是危重新儿在转运过程中保障安全的重中之重.

  • 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手足口病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手足口病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6.67% (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 (23/3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13.250,P<0.05),详见下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67%(29/3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3.33%(22/30),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x2 =21.520,P <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手足口病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均具有极高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加强护理管理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目的 加强对护理管理的有效方法,进一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护理的管理和健全、完善组织机构,加强对护理人员技术行为的操作规范,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做好监测工作和消毒灭菌工作,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置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全程管理等措施.结果 护理人员规范执行每一项操作规程,医院感染管理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明显的降低了医院的感染率.结论 加强护理管理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胃癌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接收的40例胃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较对照组的满意度75%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胃癌手术围手术期给予患者整体护理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护理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全程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肺结核并咯血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全程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窒息、大咯血及转ICU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8±3.2)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3.8)d(P <0.05).结论 针对肺结核并咯血病人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大咯血发生率及窒息率,保障临床治疗质量,适于推广与应用.

  • 产后出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管理理念转变,并加强实施护理风险教育,落实对风险意识的提升;对护理工作加强投入,改进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能力;对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识别,同时进行预见性处理;在产科中加强急救管理措施的管理,并积极建立起急救方案;对实施风险管理前与管理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后,产后出血的产妇出血量有显著的下降,产妇满意度和护理文书质量都有大幅度提升,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落实产后出血的风险管理,可将医护人员产后出血防范意义加强,并提升护理质量,积极做风险防范,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 产后出血 护理 分娩
  • 小儿咳喘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 寻找佳的护理小儿客串患者的方法.方法 我科室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共收治了200名咳喘的小儿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详细记录疗效.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大部分小儿咳喘患者已经病愈出院,剩下的病情已经稳定,处于康复阶段.结论 中医是我国的宝贵资源,我们采用西药指标,中药治本的方法,目前已经初步有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 小儿咳喘 护理 体会
  • 小儿急疹88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佳的护理小儿急疹的方法.方法 自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我科室共收治患有小儿急疹的儿童88人,其中男性53人,女性35人,年龄在0到5岁之间.结果 在我科室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已经有72人出院,还有16人病情得到控制.结论 良好的护理途径对于小儿急疹患者的康复非常关键.

    关键词: 小儿急疹 护理 体会
  • 成人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探讨

    本文对成人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方式以及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30例成人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高热护理等护理措施.认为针对成人化脓性脑膜炎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将病情的变化及早的发现,并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及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的死亡率大大的减少.

  • 护士胜任力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胜任力现在已经被应用到众多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中,护理界对此概念越来越重视,尤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以及护理教育领域中.而对胜任力这个概念的研究至今学术界未达到一致的界定,护理界对护士胜任力的研究也处在初级阶段,故笔者现将国内外学者对护士胜任力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 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措施对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4例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44例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93.18%,观察组有效率为79.5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在干预后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明显优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新形式下人文关怀在口腔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新形式下人文关怀在口腔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口腔科收治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行人文关怀护理,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45例中,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8%,护理信任度为97.8%.无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45例,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0%,护理信任度为84.4%,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信任度均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科应用人文关怀式服务理念,可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 基层医院护患关系现状分析及对策

    护患关系是指以护理工作者为一方,以患者为另一方之间的人际关系,护患关系从患者就诊即建立,直至出院后才告完结,因此,可以说护患关系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面对日趋严峻的护患关系,从医院护理人员和患者的角度分析当前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我们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提供参考.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姜丽萍;张伟丽;臧静波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临床护理应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实施,笔者根据多年经验,总结出几个重要方面:气促加重时的护理、痰量增多时的护理、饮食的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旨在与同业者共同进步.

  • 婴幼儿护理的风险要素分析和对策

    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逐渐加强,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婴幼儿护理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纠纷更易高发.在应对婴幼儿护理风险时,应首先剖析构成婴幼儿护理风险的要素,并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分析每个风险要素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风险表现,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 静脉留置针U型固定法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U型固定法的应用及其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科患者451例,所有患者均使用静脉留置针,采用U型固定.观察患者留置钎的天数、凝血、松动脱出、渗液回血、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患者留置针保留的时间更长,在凝血、渗液回血、松动脱出少,其并发症也更少.结论 采用U型法固定留置针,能够保留的时间比较长,降低并发症、减少患者重新穿刺的次数,从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同时优质的护理措施的实施对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促进医患和谐.

  • 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奶摄入量及免疫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奶摄入量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牟12月收治的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早产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袋鼠式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在护理5天、10天时对两组早产儿进行奶摄入量与免疫状态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的奶摄入量以及CD3+、CD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奶摄入量提高以及免疫状态的完善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气道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感染率为13.33%,感染控制率为86.67%,感染控制时间为(7.5±1.6)天,对照组感染率为40.0%,感染控制率为60.0%,感染控制时间为(14.7±2.8)天,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中实施综合气道护理效果显著,可行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ICU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

    作者:李燕燕;王本仁;陈途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标:加强对护理风险的管理措施,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提升护理水平,确保抢救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方法 通过对不同种类的ICU护理风险事件的统计以及对其发生原因的分析制定出有效的、可行的工作规章制度及实施流程,以便于达到预期的结果.要不断的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就要持续的进行此方面能力的培训.建立起系统性的监测控制体系,发挥出各个级别员工的作用,不间断的监督质量的改善进程.结果 感染几率、堵管几率以及护理出现差错事故的发生几率都明显降低,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有所提高.结论 积极有效地实施护理风险的管理可以降低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危险几率,也可以预防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 探讨心理护理对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的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妇产科剖宫产产妇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血压变化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焦虑评分、睡眠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剖宫产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心理压力,降低焦虑度,确保手术成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 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骨科下肢大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将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患者采取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一种科学、高效的临床医学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采用和推广.

  • 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有针对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术后采取有针对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术后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56.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7.21±1.05)h、(20.87±3.3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3.55±5.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有针对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防止疾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在扩张型心肌病治疗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在我院心内科选取已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抽取40位医护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为依据,通过自我评定打分的方法,测量观察组及对照组人员的心理健康情况.结果 根据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显示,除敌对、精神病性以外,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得分偏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生命体征以及精神情绪的变化,有利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及护理干预,对病情有积极的意义.

  • 老护士在消毒供应室充分发挥潜能对临床科室服务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护士在消毒供应室充分发挥潜能对临床科室服务的价值.方法 从2013年1月起,我院消毒供应室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充分调动老护士的积极性,在工作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采用历史对照研究,对2013年1月-2014年3月改进后与2011年9月-2012年12月供应室的服务及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改进后内外包装质量、安全问题识别评分略有提高,但改进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服务态度、供给和回收效率、差错防范评分明显高于改进前,改进后与改进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形势下,消毒供应室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整个水平,老护士充分发挥潜能,可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价值.

  • 护理程序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社区卫生工作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工作中非常重要.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并与之结合,贯彻始终,是开展和搞好社区卫生护理工作的新课题.

  • 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分娩影响的探讨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方式和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0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根据产妇自愿选择分为导乐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2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导乐组产妇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影响分娩的因素很多,导乐陪伴分娩可明显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护理质量.

  • 心理干预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在甲状腺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将我院外科收的120例需要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状腺切除术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应用自制的调查问卷,了解患者术前的心理情况,调查护理满意度,并应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入院时、手术前进行焦虑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干预组经护理干预后增强了手术安全感,心境明显好转,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护理期间两组患者失眠、导尿、便秘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护理期间两组患者失眠、导尿、便秘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优势明显,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使患者出现失眠、尿潴留、便秘的情况降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的预防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儿童肱骨踝上骨折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为后期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1月期间门诊收入的50例肱骨踝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治疗后进行并发症护理.结果 50例患儿骨折在4-6周内均全部愈合,治疗后1年内随访显示肘关节功能均正常者39例(78%),活动范围基本正常者9例(18%),活动略差者2例(4%).患儿均未出现感染或并发症.结论 小儿肱骨踝上骨折后及时采取正确治疗,给予心理、饮食、运动锻炼等护理和指导,取得家长的配合,是确保患儿康复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 吸入疗法治疗儿童哮喘的护理体会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气道炎性反应性疾病,发病率高,起病急.目前公认治疗及预防哮喘的首选方法是吸入疗法,雾化吸入具有操作简单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相对于全身用药而言具有用药量少,起效快,无痛苦、副作用小的特点,成为治疗哮喘常用方法.但是由于患儿医从性较差雾化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的护理.方法 对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PFNA固定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饮食护理、功能锻炼;术后对病情观察、切口、饮食、预防并发症及功能锻炼的指导.结果 通过治疗与护理,及早的康复锻炼,无1例并发症.结论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固定患者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减少患者的痛苦,减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巨细胞病毒感染致间质性肺炎的临床护理

    目的 对巨细胞病毒感染致间质性肺炎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巨细胞病毒感染致间质性肺炎的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 有3例患者死亡,12例患者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使病情得到控制.结论 密切观察护理巨细胞病毒感染致间质性肺炎的患者,可以使患者的死亡率降低.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情况、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系统、胃肠道、泌尿道等部位的感染发生率,总的感染率(12.73%)较对照组(29.09%)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36%)与对照组(80.01%)比较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也明显缩短,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呼吸系统重症患者4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死亡发生率.

  •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手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在优质的护理条件下,是否对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的恢复状况产生积极的影响.方法 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期间,从我院共收治的接受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患者中,以随机的方式,挑选了了104例患者参与临床研究.将其中52例采取综合的优质护理治疗,分为优质护理组;将其余的52例采取一般的常规护理治疗,分为对照组.结果 优质护理组的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度整体高于对照组;而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优质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优质护理在此研究中显示了很好的疗效作用,患者普遍感到十分满意.

  • 绩效联动薪酬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绩效与薪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实施绩效联动薪酬可以大程度的发挥薪酬在护理工作中的促动作用.提高了护士对本职工作质量自查的依从性、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科室管理的参与性.

  • 糖尿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观察

    2011年6月-2012年6月,将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一附院的糖尿病患者共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周期为1年,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FBG,PBG,HbAlc:以及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得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率,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 浅谈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管理

    目的 深化手术室护理管理理念,强化质量管理,为手术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方法 护理人员的素质管理、优质护理的质量管理、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手术室的感染管理、安全的质量管理.结论 健全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护理人员职责,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杜绝医疗事故的产生.

  • 预防胃镜室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

    目的 加强胃镜室的护理管理,防止病人因胃镜检查导致感染.方法 建立科学管理方案、合格胃镜室并规范护理细则,定期对胃镜室空气、胃镜进行动态细菌检测分析.结果 科室质检逐年提高,每月微生物检测达标,胃镜检查患者未发生院内感染情况.结论 加强护理管理,正确使用消毒液及消毒方法,做好各科室用房落实,加强检测监督可减少胃镜室感染发生.

    关键词: 胃镜室 感染 护理 措施
  •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各44例,循证组实施早期康复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FIM、FMA评分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F1M、FMA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P<0.05),循证组护理后的FIM、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增强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加快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小骨窗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作者:胡晓岩;孙继红;刘丽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研究小骨窗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在手术前进行合理的准备,在手术后进行科学的护理观察,并且同时实施康复护理等护理模式.结果 80例患者中62例患者恢复良好,13例患者出现好转.结论 在小骨窗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与病情,帮助患者在短的时间内康复.并且护理措施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并且让患者尽早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 4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观察与体会

    目的 分析和探讨临床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及其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脑外科2011年07月至2014年02月收治的4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结果 46例患者中,4例患者由于颅脑损伤过重发生死亡,1例患者呼吸衰竭死亡,病死率为10.87% (5/46),后顺利拔管的患者31例,以植物状态转归的3例,由于不能支付治疗费用终止治疗的7例.结论 临床上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辅导,呼吸道护理,继发感染预见性护理等,优质的护理是改善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基本前提,因此临床护理工作者需要提高警惕.

  • 慢性胃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慢性胃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共11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PSQI、SAS及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胃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40例胸椎骨折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胸椎骨折术后的护理体会,总结护理措施、方法,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术后并发症.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胸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方法及体会.结果 经过有效的护理,4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胸椎骨折术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术后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胸椎 骨折 护理体会
  • 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儿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儿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以及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送往重症监护室给及呼吸机护理治疗的婴幼儿随机抽取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实验组给与舒适护理+呼吸机护理,对照组只给与呼吸机护理,观察两组之间的临床效果之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儿使用呼吸机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实验组治愈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放弃治疗和死亡的患儿显著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患儿呼吸机护理中时能提高呼吸机抢救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减少死亡率,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3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3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 3例患者治疗7-11d,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患肢广泛侧支循环建立,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未出现肺栓塞及新血栓,患肢肿胀明显减轻出院,随访3-12个月,3例患者均生活工作正常.结论 对于产科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患者除给予必要的治疗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做好各项护理,对促进疾病的恢复,减少其它并发症具有积极的意义.

  • 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护理,干预组采取心理护理、活动指导、健康教育干预以及饮食护理等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缓解胃癌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探究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中应采用的护理方法和措施.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给予介入治疗,同时采取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52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探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23%,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3.33%,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同时采取优质护理,可减轻应激反应,并发症较少,使患者在治疗后身体能够得到较快的康复.

  •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总结中西医结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护理作用.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辩证护理方法对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进行护理,记录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8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治疗,未出现严重副作用;仅1例出现低血压,经及时处理后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中西医结合辩证护理对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具有良好预后,其耐受性好,毒副作用小.

  • 老年患者皮肤病的护理

    目的 研究探索老年患者皮肤病的护理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60例老年皮肤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予以不同的护理,并将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实验组中治疗无效患者例数为4例(6.4%),治疗有效患者例数为14例(24.0%);治疗显效患者例数为12例(19.2%).对照组中治疗无效患者例数为7例(11.2%),治疗有效患者例数为14例(23.2%);治疗显效患者例数为10例(16.0%).实验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疗效好.结论 良好的个体化的护理能显著帮助老年皮肤病的康复.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中实施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本文就全面护理模式运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2-01-01至2013-12-31收治的颅脑手术重症患者38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接受护理后的肺部感染情况,舒适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全面护理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控制和降低了感染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利多卡因胶浆在ICU镇静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胶浆在ICU镇静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6月-12月期间入监护室需要留置胃管的气管插管镇静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末位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使用利多卡因胶浆作为润滑剂,对照组患者采用灭菌石蜡油润滑胃管,记录两组患者胃管留置的一次成功率、粘膜出血情况、是否恶心、呕吐、呛咳等刺激症状,插管过程躁动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鼻咽部粘膜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呛咳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多卡因胶浆用于监护室镇静患者留置胃管,可减轻患者不适感受,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儿童急性肾炎护理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儿童急性肾炎临床护理的疗效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64例急性肾炎患儿的临床基本资料加以回顾性探究.结果 经治疗、护理干预后,本组64例急性肾炎患儿中,治愈者60例,治愈率为93.75%.结论 积极周密的病情监测、精致的护理干预,可以获得理想临床疗效,减少临床并发症率,是保证急性肾炎治愈的重要保障.

  •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

    目的 探析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下对降低临床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的与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后7月期间妇科待产368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妇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自然分娩率.结果 两组产妇产前选择自然分娩方式及自然分娩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产妇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未发生难产、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对产妇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可有效提高产妇自然分娩信心,有效促进自然分娩,大大降低了临床剖宫产率.

  • 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术(ENBD)的护理体会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BD(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诊疗技术,是诊治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我科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39例胆胰疾病住院患者行ERCP后通过鼻胆管引流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其中专科护理为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39例,男19例,女20例,年龄24-82岁,平均年龄55岁;胆管结石34例,胆源性胰腺炎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心、呕吐、黄疸、腹痛等症状.

    关键词: ERCP 鼻胆管 护理
  • 浅谈儿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目的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的风险因素,从而制定出更加切实有效具有针对性的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和方法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3480例患儿中产生护理投诉的494例患儿病历和临床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风险的因素和防范措施;将防范措施应用于2010年3月-2014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儿,观察防范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儿科护理中的主要风险因素有护理人员因素、管理因素和社会因素;采取防范措施后护理投诉率2.2%明显低于采取措施前14.2% (P <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针对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对降低儿科护理风险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儿科护理应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的应用.

  • 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探索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我院就诊的儿科病人60例,年龄在1-9岁之间,平均年龄5±0.3岁,男性31例,女性29例,住院时间长者31天,短者7天,平均天数17±1.2天,按照患儿年龄段,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办法基础上增加肢体语言沟通.对两组患者进行医嘱完全抵抗率、护理配合度、护患满意度调查,并统计结果.结果 通过观察指标的比较,观察组实行肢体语言沟通后,患儿临床遗嘱配合率、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大大提高,医嘱完全抵抗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医护人员与家长有效的良性沟通、与患儿的肢体语言交流,大大提高了临床护患满意度.在小儿护理的临床工作中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随机将184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干预组予以程序化健康教育,常规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例数82例(89.1%)显著大于常规组72例(78.3%)(P<0.05),干预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组.结论 程序化健康教育于高血压患者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任飞;刘春芝;李雪飞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对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研究选择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于我院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住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炎、药物外渗以及护理投诉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患者获得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提供了保证.

  •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有效的临床护理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收治的94名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结果 治疗组的患儿治愈率为95%,对照组的患儿治愈率为87%,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非常重要.全面,细致,合理的护理,对于患儿的治疗非常有效.

  • 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1例

    总结1例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致失血性休克的护理要点.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迅速评估病情,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合理用药,把握疾病观察要点,并针对此次出血的原因加强健康教育,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患者转危为安,后安全出院.

  • 老年患者沟通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患者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进而采取进一步的护理措施,使得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得到提高.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且投诉过个人及医院的老年患者30例,对30例因沟通障碍而引起的投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众多可能的障碍中,老年患者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是语言沟通方面的障碍.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了解老年人的生理以及心理的特点,掌握语言沟通的技巧,提高临床操作的技能,能有效的降低个人以及医院的投诉率.

  • 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护理研究.方法 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20例(40条肢体)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进行护理,通过分析患者的主要症状,探讨护理措施及体会.结果 患者平均踝肱指数从术前的(0.40±0.21)提高到(0.89±0.2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肢率达87.5%,截肢率为12.5%,显示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应及早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小儿呕吐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佳的小儿呕吐的临床护理途径.方法 临床研究自2013年7月到12月我科室收治的170名小儿呕吐患者,寻找佳的护理方法.结果 在精心的护理情况之下,这些小儿呕吐患者的症状已经减轻,有的甚至康复出院.结论 良好的护理方法对于小儿呕吐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综合护理

    目的 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疾病护理经验.方法 收治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25例,通过腹腔镜手术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 共收治25例患者中,治愈了24例,治愈率96%,好转1例,好转率4%,总有效率100%,住院时间3-7天,平均4.2天.结论 必须加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还有效的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 危重护理小组对难免压疮护理的指导研究

    目的 分析危重护理小组对难免压疮护理的指导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患者中,申报难免压疮的患者共122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对难免压疮患者进行全面会诊,同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给出处理方案,对压疮的护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发生压疮人数出现明显减少.结论 危重护理小组需要发挥出专业的能动性,及时提出建议以及意见,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 探讨医院感染控制及管理在口腔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控制及管理应用于口腔科护理工作中的意义与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2200例口腔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就诊年份分为对照组1000例与观察组1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感染控制管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状况以及相关医疗环境器械等卫生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0.1%,显著低于对照组16%,组别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所属科室卫生各项指标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口腔科护理工作应用医院感染控制及管理,能有效控制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率,有助于提高患者就医质量及就医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糖尿病肾病维持血透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维持血透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3年2月收治的21例糖尿病肾病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整体护理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后生活能力改善明显,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1例患者中,因脑血管意外死亡2例,其他原因放弃治疗1例.结论 有效的护理能够明显提高糖尿病肾病维持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

  • 小儿热性惊厥的护理观察

    目的 详细地了解小儿热性惊厥的特点,在临床实践中总结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我院收集75例患者进行护理分析.结果 7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通过对大量小儿热惊厥的护理观察,可以为患儿提供良好的护理,为其尽快治愈出院有着指导作用.

    关键词: 小儿 热性惊厥 护理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家庭康复护理探讨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院并不是治疗护理过程的结束,而是术后心功能恢复维持的继续,患者出院后自我保健;遵医嘱合理服药;根据心功能状况适当工作及锻炼,合理营养,保持愉悦心情,定期复查,这些对维护患者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可避免其他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寿命.因此,术后家庭康复是十分重要的[1].1 资料与方法

  • 对于肿瘤化疗病人心理失衡原因及身心护理分析

    作者:隋丽娜;王小丽;孟艳杰;金南顺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肿瘤化疗患者心理失衡发生的原因以及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使用一般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在化疗前、化疗结束,借助的工具是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然后入院时、化疗期间、出院前、化疗结束四个时间点对患者用生命质量(QOL)量表测评,记录两组患者得分情况.结果 在两组患者情绪比较中,观察组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在QOL量表测量中,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肿瘤化疗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10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

    作者:陈冰;赵文花;岳丽娜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方法 以本院从2009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109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心肌梗死的病因和治疗制定整体护理计划,将细化护理的内容,将其分为抢救护理及监测、溶栓治疗的监护、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及大小便护理、疼痛护理、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等内容.结果 经过整体护理以后,在109例患者当中62例痊愈,43例明显好转,总有效率达到96.33%,其中死亡4例,主要是因为抢救不及时导致.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治疗期间,通过整体护理配合治疗工作,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几率,降低死亡率.

  • 浅谈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护理机制

    目的 浅谈重型颅脑损伤致迁延性昏迷护理机制,降低患者致残和死亡率.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5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25例,给予疾病系统性护理,缩短昏迷期.结果 通过积极有效护理方法实施,25例昏迷患者,昏迷时间短者70天,长者1080天,恢复清醒者16例,致残2例、死亡4例,自动离院3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导致患者昏迷具有周期长,预后效果差,对此,护士观察细眼观微,护理各环节布置要周密,细致,才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

  • 护理风险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意君;周素君;童碧亚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对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应用护理标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旨在能够为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的管理提供有效指导.方法 对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应用护理标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并将其与2009年7月-2011年5月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未实施护理标识的效果给予观察对比.结果 用药差错率、护理差错率以及护理纠纷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专业技术、服务态度以及医疗环境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在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应用护理标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误差率.

  • 风险管理对外科护理工作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对外科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 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160例外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风险管理护理),每组各8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褥疮、坠床、非计划拔管、家属投诉等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风险管理应用于外科护理中,能够明显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4例肾囊肿内并发成堆结石术后分析

    2004年12月-2005年3月,收治2例肾囊肿内并发多块结石的患者,经切开取石获得满意疗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例1:患者,女,46岁,体检B超发现右肾多块结石入院.检查IVP,CT显示肾中极近肾门处囊肿,直径约3.5cm×4.5cm,囊肿突向肾表面,其内有成堆状砂粒结石影,移动度(+),有结石液平面,肾盂肾盏未见异常,2004年12月2日行右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术中见肾脏中极处囊肿向表面凸起,切开后囊肿直径约4cm,积液淡黄色,稀薄,内取65枚直径0.2-0.3cm砂粒结石,呈褐色,方形、不规则型等,质硬,表面光滑,囊肿壁薄与肾盂肾盏不相通,囊肿壁顶端处切开开窗直径约2cm,直视下结石完全取出,敞开囊腔,创缘电凝止血完善,囊壁内涂抹2%碘酒,肾窝处放置胶管引流,缝合各组织及皮肤,术后72小时胶管无引流液即拔出,术后第八天,切口愈合拆线出院,1周后复查X线平片未见结石影.

  •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针灸加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6例脑卒中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加配合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治疗半年以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FMA运动积分分别是58.24±21.33、37.42±19.86;ADL评分分别是74.81±6.84、62.72±7.32,两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 针灸加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影响显著,可以使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提高其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产妇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会阴裂伤程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产妇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会阴裂伤程度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3.07-2014.07期间妇产科接收的720例产妇,按照抽签的法则将其平均分成两组,研究组360例产妇应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照组360例产妇应用常规接生法,对比两组产妇经不同接生法干预对会阴裂伤程度所造成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能够明显降低产妇会阴裂伤的程度,对会阴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更适用于妇产科接生的推广、应用.

  • 腹腔镜治疗36例良性卵巢囊肿临床分析

    目的 主要是通过对腹腔镜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治疗情况的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3年8月收入的36例良性卵巢囊肿的患者,将其36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是通过腹腔镜对卵巢的病变处进行治疗,另一组对照组是采用普通的剖腹手术来对卵巢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卵巢手术时长、拔掉导尿管的时长、患者恢复时长、排气的时长均小于对照组所用的时长,而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需要用镇痛剂,这点与对照组相比较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结论 目前治疗良性卵巢囊肿安全、恢复快、手术时间短、创口小、并发症少、出血量少的就是腹腔镜卵巢囊肿术,由于它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肺栓塞误诊为肺炎1例分析

    作者:朱琳;张文忠;焦清海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探讨肺栓塞(PE)误诊为肺炎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一例PE误诊为肺炎的经过.患者因胸闷、气促20天就诊于某医院,行肺CT检查后,C为肺炎,给予抗感染治疗7天,症状有所减轻;3天后胸闷、气促再次加重,复诊胸片检查后,再次继续抗感染治疗10天,症状不缓解,转来我院,行胸心肺CT三联检查,确诊为PE.结果 经积极抗凝等治疗14天后复查肺动脉CT造影,显示左肺动脉较前明显好转,右下肺动脉仍可见充盈缺损;治疗16天后,患者无不适,治愈出院.结论 PE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对疑诊患者,通过及时的临床评估能早期进一步选择恰当的检测手段来确诊或排除PE,是避免漏误诊的关键.

    关键词: 肺栓塞 肺炎 误诊
  • 56例牙周病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综合治疗的方法观察牙周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6例不同程度的牙周病患者进行不同方法如基础治疗、药物治疗、牙周手术、修复治疗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结果 56例患者除3例无法定期随诊,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综合方法治疗牙周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 牙髓治疗对引导组织再生术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牙髓治疗对引导组织再生术(GTR)后疗效的影响,探讨牙髓治疗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牙周炎重度垂直骨吸收的患者,依据牙髓治疗情况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给予根管治疗,对照组不进行根管治疗.详细记录并分析治疗前、治疗后1年,患者的牙髓退缩量(GR)、附着丧失(CAL)以及牙周袋深度(PPD)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各项观察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对比P<0.05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在附着丧失、牙周袋深度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性,而牙龈退缩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根管治疗并不能达到提高GTR临床疗效的目的,GTR术不会改变牙髓状况.

  • 8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和分析

    目的 对牙体牙髓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80例,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前牙和前磨牙患者行根管治疗,磨牙根管很粗大、耐受力较强的患者行联合塑化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患者经过7d治疗后,有8例(10%)的患者表现出自发性的疼痛,其余患者表现有不良反应.经半年的随访,得出8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5%.结论 对牙体牙髓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能够及时缓解患者的病情发展.而对患者的疾病症状进行详细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根管治疗、牙髓塑化治疗等,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清热泻脾散加减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鹅口疮38例体会

    目的 探讨清热泻脾散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鹅口疮(心脾积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症状随症加减煎服清热泻脾散,辅助开喉剑喷雾剂口腔喷药,5天为1疗程.结果 治愈32例,占84%;好转5例,占13%;无效2例,占5%;总有效率94.7%.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

    通过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康复指导,认为术前的功能锻炼指导和术后全面细致的康复护理能加快和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方法 对我院10例11膝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的功能锻炼指导和术后全面细致的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伤口均1期愈合痊愈出院,除1例有轻度疼痛外其余均疼痛消失,稳定性良好,活动度达0-120度,按照膝关节评定标准均为优良.结论 通过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康复训练,能加快和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124例老年消化性溃疡经胃镜确诊患者给予H2受体阻滞剂、铋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及保护黏膜等治疗.结果 痊愈76例,占61.29%,好转37例,占29.83%,出血不止或穿孔而行手术者8例,死亡3例(2.41%),总有效率为91.13%.结论 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胃镜检查时应仔细观察,积极规范治疗消化性溃疡及其并发症、合并的基础疾病,效果良好.

  • 定期产检对高危妊娠筛查的意义

    目的 研究定期产检对高危妊娠产妇的筛选的临床意义和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234例产妇进行临床高危妊娠筛查研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17例/组,对照组不做定期产检,观察组则进行定期产检,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早产率、病死率、死产率畸形以及窒息等临床指标,同时针对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子宫、产道以及子痫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本院的分组对比研究,观察组产妇在新生儿的早产率、病死率、死产率畸形、窒息等临床指标上较之对照组低,而且产妇出血、子宫、产道以及子痫综合指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产前定期产检可以有效的筛选出高危妊娠产妇,能够有效的减少产妇生产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新生儿的生产质量,所以定期产检值得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 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从我院进行前牙修复的患者中选取46例82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全瓷冠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金属烤瓷冠进行治疗),均为23例41牙,对比两组患者边缘完整性、解剖外形、颜色、表面治疗效果和治疗后出现牙龈炎症状.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边缘完整性和表面治疗效果,P>0.05;对比两组患者解剖外形和颜色治疗效果,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6和9个月出现牙龈症状发生率,P >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出现牙龈症状发生率,P<0.05.结论 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全瓷冠具有良好作用.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48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诊断、治疗、机制及预后.方法 回顾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48例外伤后硬膜下积液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非手术治疗40例,随访36例,痊愈20例,显效10例,无效6例,有效率83.3%,手术治疗8例,随访7例,痊愈4例,显效2例,无效1例,有效率85.7%.结论 在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采取药物、高压氧、留置腰大池及钻孔引流术等综合方法,多数预后良好.

  • 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胡杰;陆元兰;傅小云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入住ICU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EN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及转铁蛋白均显著高于TPN组(P<0.05),且CD4+、CD4/CD8、IgM、IgG升高较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改善ICU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方面有重要意义.

  • 20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探讨

    目的 旨在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 对比分析20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与健康者的心电图变化,并对其心率、ST段幅度和QT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率明显低于健康人,ST段幅度和QTd均较健康者显著升高,两组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较健康人心电图有所不同,是临床诊断中的有利辅助手段,但应注意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以及变异性心绞痛等心脏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 利普刀在宫颈糜烂的治疗中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利普刀在治疗宫颈糜烂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近期收治的100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微波技术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利普刀技术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宫颈糜烂治疗总有效率为70.2%,治疗组为91.2%,治疗组患者宫颈糜烂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以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时间短,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应用.

  • 胎心监护对脐带缠绕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在胎儿脐带缠绕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产科分娩孕妇中100例胎心监护异常的孕妇为观察组,随机选取100例胎心监护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比较2组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致胎儿窘迫危险因素发生率.并记录分娩方式、产时羊水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窒息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羊水污染Ⅰ-Ⅱ度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羊水Ⅲ度污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围生儿死亡.结论 胎心监护能够早期诊断胎儿脐带缠绕,并可减少新生儿窒息,改善国产儿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胆囊息肉样病变恶性倾向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胆囊息肉样病变恶性倾向的病理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68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及术前超声资料,探讨其恶变倾向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理类型为假瘤样息内、良性腺瘤以及恶变息肉;年龄≥50岁、息肉直径≥2cm以及病理分型是胆囊息肉样板恶性倾向的高危因素.结论 胆囊息肉样变恶性倾向危险因素包括者龄、胆囊直径增大以及病理分型,早期准确评估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及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浅谈膳食纤维的主要理化特性,包括吸水作用,粘滞作用,菌群调理作用,吸附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并研讨出膳食纤维通过这些主要特性对人体产生了良好的保健效果,如:可以保持消化系统健康、增强免疫系统、预防高血压和高血脂、预防心血管和癌症的发生等相关疾病.

  • 宫颈癌的筛查与预防

    宫颈癌是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发病人群正趋于年轻化.2009年,卫生部、财政部、全国妇联实施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对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免费检查,使广大农村妇女实现了宫颈癌的早诊早治,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健康水平.本文就宫颈癌的致病因素、易感高危人群、筛查方法、预防措施等进行探讨,分析宫颈癌筛查对妇科宫颈癌预防的临床价值,从根本上深化宫颈癌初期诊断率,提升筛查的针对性;提高广大女性的自我警觉,确保及时发现及时诊治,进而减少病患人口的死亡风险,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 宫颈癌 筛查 防治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察

    目的 了解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82%)显著低于对照组(35.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值得推广.

  • 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86例患者中43例行腹腔镜下修补术(观察组),43例行开放式修补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36例山区昏迷患者转诊120前急救探讨

    目的 探讨偏远山区急诊患者转诊120前的急救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转诊的36例急诊昏迷患者救治经过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 心血管患者和创伤患者各死亡1例,其余昏迷患者均安全转诊到120抢救车上.结论 山区地广人稀,道路崎岖不平,时间是转诊成功的关键;昏迷患者病情复杂,病死率高,因此提高山区急救技术和设备及实施标准化急救流程,不仅可以为更多急救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而且也是转诊成功的保障.

    关键词: 山区 昏迷 转诊
  • 探讨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临床治疗及分析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神经外科颅脑危重外伤的临床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神经外科2012年3月——2013年6月间入院治疗的32例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临床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16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配合大骨瓣开颅减压法进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的症状类型不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对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14例存活,存活率为87.5%,对照组患者9例存活,存活率为56.3%.结论 由于危重颅脑外伤死亡率较高,在患者早期治疗过程中使用手术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手术治疗方法能够在临床方面取得广泛的应用.

  • 胎膜早破523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冬霞;孟莉莎;李必生;何杨;刘利;宋志超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胎膜早破为产科常见合并症,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约占分娩总数的10%左右,其发生率有增加的倾向,可诱发早产,增加宫内感染及产褥感染的机会.为了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及处理方法,减少胎膜早破的发生,同时提高母婴安全,现将我院523例胎膜早破病例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

  • 急性非典型心肌梗塞25例分析

    作者:宋向奎;瓮秀云;高建凯 期刊:《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年07期

    目的 探讨急性非典型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治,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7月-2014年5月接诊急性非典型心肌梗塞25例,归纳其临床特点.结果 表现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7例,占28%;出现晕厥、类似脑卒中发作者6例,占24%;肩背部疼痛、牙痛型各1例,占8%;表现心慌、胸闷或心前区不适9例,占36%.结论 急性非典型心肌梗塞无典型胸痛症状,对可疑患者应及时常规行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及动态观察,避免延误诊治,可大限度减少误诊.

  • 儿童牙齿保健探析

    目的 儿童牙齿疾病早期预防与治疗,对恒牙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5月150例儿童就诊调查表,针对儿童饮食习惯,糖食的摄入,龋齿数目,窝沟封闭治疗及恐惧感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饮食及糖食的摄入,治疗的恐惧对儿童牙齿健康具有着重要.结论 父母的牙科经历儿童治疗的恐惧感是导致儿童牙齿疾病的主要因素,同时年龄、性别、也一定程度影响儿童牙齿疾病的发生.

  • 25例婴幼儿霉菌性耳道炎鼓膜炎的病因分析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婴幼儿霉菌性耳道炎鼓膜炎的病因及诊疗方法.方法 对25例确诊霉菌性耳道炎鼓膜炎孩子的病史、诊疗、家庭护理行统计分析.结果 25例中19例耳道湿疹,1例血液病.13例反复用抗生素;其中7例曾用抗生素和激素混合制剂滴耳.6例有近1月内耳道进水,16例家长每次患儿洗头、洗澡后用棉签清洁耳道.12例家长在患儿抓耳时,习惯用棉签磨擦患儿耳道.5例家长误认为抗生素滴耳可预防发炎.结论 婴幼儿霉菌性耳道炎鼓膜炎的发病率、误诊率增高与家长、医护人员的认识不够及护理不当有关.

  • 蛋白质的营养评价及其在食用菌营养评价上的应用

    目的 分析探讨蛋白质的营养评价及其在食用菌营养评价上的应用.方法 分别选取野生食用菌(菌松茸、牛肝菌、红菇)和人工食用菌(香菇、蘑菇、金针菇),对其中的营养成分进行质量评估.结果 通过非生物学评价对氨基酸指数和营养指数进行观察,根据氨基酸平衡原理,若食物中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与氨基酸模式一致,则CV为0,RCAA为100,两则呈负相关.RCAA与蛋白质营养价值呈正相关.结论 通过研究各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可知,虽然食用菌来源和品种有差异,但品种之间的氨基酸有一定的互补性,在提高各食用菌的营养成分上发挥着很大作用,使得其中的蛋白质具有很大营养价值.

  • 妊娠期子宫破裂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妊娠期子宫破裂的影响因素,降低孕妇妊娠期风险.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292例孕产妇中子宫破裂孕妇23例,对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破裂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 其中出现完全性子宫破裂9例、不完全子宫破裂14例.23例子宫破裂孕产妇中以单纯剖宫产瘢痕子宫发生子宫破裂发生率高,达到14例.经手术治疗后子宫破裂孕产妇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没有一例死亡.结论 妊娠期子宫破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妇的分娩质量,严重时甚至威胁到产妇生命,需要加强临床预防及处理.

  • 体位配合徒手转胎位纠正胎方位的应用观察

    目的 回顾性分析98例产妇应用改变体位配合徒手转胎位纠正胎方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单胎枕后位、枕横位产妇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对照组98例,观察组先改变体位无效后配合徒手转胎位;对照组不进行改变体位及手法干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66例经体位纠正后转为枕前位,24例配合手法转胎位成功,成功率为91.85%,阴道分娩率89.80%,10例剖宫产,剖宫产率10.20%,对照组52例自然内旋转成功,成功率为53.06%,阴道分娩率48.98%,46例剖宫产,剖宫产率为46.94%.观察组与对照组剖宫产人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新生儿发生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变体位及徒手旋转胎头能有效的纠正头位难产,增加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有效减轻了产妇的痛苦,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等危险的发生.

  • 牙周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为成人牙周炎患者应用综合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于我院就诊的成人牙周炎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70例,对照组70例,给予对照组单纯基础治疗,给予实验组综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成人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成人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更佳,综合疗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牙周病患者中推广.

  • 三角柱多用翻身垫预防压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三角柱多用翻身垫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因疾病所致不能翻身或限制翻身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三角柱多用翻身垫维持体位,对照组患者使用软枕维持体位,对两组患者防压疮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以及发生程度明显较低,(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长期卧床的病人使用三角柱多用翻身垫,能够有效防止压疮,提升患者舒适度,在临床上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