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

中草药杂志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중초약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6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670
  • 国内刊号: 12-1108/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77
  • 曾用名: 中草药通讯
  • 创刊时间: 197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汤立达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假酸浆果中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免疫活性研究

    作者:刘艳;杨炳友;许振鹏;李晓毛;罗雨萌;吕邵娃;匡海学

    目的 研究假酸浆Nicandra physaloides果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免疫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ODS及HPLC等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利用NMR、MS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并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模型评价化合物的免疫活性.结果 从假酸浆果70%乙醇回流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hydroxy-puerarin (1)、puerarin-6”-O-glucoside (2)、daidzein 8-C-[α-D-apiofranosyl-(l→6)]-p-D-glucopyranoside (3)、葛根素(4)、3”-methoxyl-puerarin (5)、6-C-α-L-arabinosyl-8-C-p-D-glycosylchrysin (6)、oroxylinA-7-O-β-D-glucuronide methyl ester (7)、大豆黄苷(8)、黄芩苷(9)、quercetin-3-O-β-D-galactopyranoside (10)、quercetin 3-rutinoside (11)、kaempferol 3-rutinoside (12)和quercetin 3-glucoside (13);化合物对LPS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表明,化合物1~3、7、9、10、12、13显示出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而化合物6表现出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结论 化合物1~7为首次从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8~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1~3、6、7、9、10、12、13可能具有潜在的免疫活性.

  • 小花八角枝叶中的薄荷烷型单萜

    作者:隋先进;其木格;张正曦;武海波;王文蜀;覃巧飞;董旭俊;焦玉国

    目的 研究有毒药用植物小花八角Illicium micranthum枝叶的化学成分及其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毒杀活性.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小花八角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通过质谱、核磁共振谱等波谱方法,结合理化性质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触杀胃毒联合毒力方法测定化合物2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 从小花八角枝叶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5个薄荷烷型单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R*,4S*)-1-羟甲基-2-烯基-4-异丙基-1,4-环己二醇(1)、(1R,2R,4R)-1-甲基-4-异丙基-1,2,4-环己三醇(2)、4-羟基胡椒酮(3)、乳香醇C(4)、α,α-二甲基-4-羟甲基苯甲醇(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小花八角素A.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毒杀活性与浓度呈正相关,48h后的LD50值为30.4 mg/L,72 h后的LD50值为22.5 mg/L.

  • 橙黄瑞香中苯丙素类成分研究

    作者:黄圣卓;王琪;刘玉清;周俊;戴好富;马青云;孔凡栋;赵友兴

    目的 研究橙黄瑞香Daphne aurantiaca茎的苯丙素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与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橙黄瑞香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苯丙素类成分,分别鉴定为咖啡酸二十三烷酯(1)、咖啡酸二十烷酯(2)、咖啡酸十九烷酯(3)、咖啡酸十八烷酯(4)、咖啡酸十七烷酯(5)、咖啡酸十六烷酯(6)、咖啡酸十四烷酯(7)、咖啡酸十二烷酯(8)、咖啡酸十一烷酯(9)、咖啡酸异戊酯(10)、阿魏酸(11)、3,4-二甲氧基桂皮醛(12)、咖啡醇(13).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基于UPLC-Triple TOF-MS/MS技术分析苍耳草与苍耳子的差异化学成分

    作者:刘娟秀;罗益远;刘训红;宋建平;华愉教;王胜男;赵慧;严颖

    目的 分析苍耳草与苍耳子的差异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Triple TOF-MS/MS)技术对不同产地苍耳草与苍耳子8批样品进行测定,通过多级串联质谱分析,对质谱数据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以提取特征峰;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处理;通过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别.结果 苍耳草与苍耳子样品的化学组成得到有效区分;初步筛选出44个差异化学成分,并鉴定出41个成分,其中所分析样品的12个共有差异化学成分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 从苍耳草与苍耳子化学成分差异的角度,可为揭示二者药性、药效差异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 蜘蛛香中1个新的单萜环烯醚酯类化合物

    作者:王伟倩;周东恒;朱英;程汝滨;杨波

    目的 研究败酱科缬草属植物蜘蛛香Valeriana jatamansi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中压色谱、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1D,2D NMR、HRMS、I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化学结构.结果 从蜘蛛香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1个新的单萜环烯醚酯类成分,命名为蜘蛛香萜C(1).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单萜环烯醚酯类成分.

  • 波罗蜜根酚性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翟晓晓;钟国跃;姚鹏程;林沁华;元文君;任刚

    目的 研究桑科植物波罗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根酚性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ODS、MCI CHP-20P、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波罗蜜根中分离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和NMR、MS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波罗蜜根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酚性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O-阿魏酰甘油(1)、hypargystilbeneA(2)、氧化白藜芦醇(3)、2',3,4',5,5'-五羟基-顺式-均二苯代乙烯(4)、白藜芦醇(5)、2,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6)、原儿茶酸乙酯(7)、伞形花内酯(8)、8-(3,3-二甲基烯丙基)-6,7-二二羟基香豆素(9)、桑查耳酮A(10)、桂木二氢黄素(11)、styracifolin C (12)、柘树黄酮C (13)、异叶波罗蜜素(14)、环异叶波罗蜜素(15)、artonin A(16)和artonin B(17).结论 化合物9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和6为首次从桑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为首次从波罗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10、11、14和15为首次从波罗蜜中分离得到.

  • 鹿骨多肽对地塞米松诱导的骨质疏松大鼠骨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安丽萍;任广凯;石力强;杜培革;吴丹凯;苑广信

    目的 探讨鹿骨多肽对地塞米松诱导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以im地塞米松诱导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模型.同时ig不同剂量(250、125、62.5 mg/kg)的鹿骨多肽,连续75 d.检测血清生化指标;采用microCT方法对胫骨近端骨小梁结构进行三维分析;HE染色观察股骨远端组织病理形态.结果 鹿骨多肽可以增加GIOP模型大鼠血清Ca2+、骨钙素(BGP)水平,使血清p3+、碱性磷酸酶(ALP)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下降.鹿骨多肽虽有降低GIOP模型大鼠血清降钙素(CT)的趋势,但与模型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GIOP大鼠骨小梁变细,中断、游离端增多,数量减少,间隙增宽,空间结构破坏增加,而鹿骨多肽的干预能明显改善上述骨显微结构指标.结论 鹿骨多肽能够抑制地塞米松诱导的钙磷代谢失衡,降低ALP,升高BGP,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并且改善GIOP大鼠病理学改变和显微结构,对骨质疏松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 新癀片对牛奶致家兔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刘静;吕晓静;刘东博;南淑华;关斌;赖志成;申秀萍

    目的 探讨新癀片对牛奶致家兔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牛奶致家兔发热模型,测定给药后1、4h体温,并取下丘脑测定与体温相关的白细胞介素1α (IL-1α)、-p、IL-6、前列腺素E2 (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精氨酸加压素(AVP)、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Na+,K+-ATP等指标.结果 新癀片给药1、4h后均能显著降低家兔体温,显著降低家兔下丘脑IL-1α、IL-1β、IL-6、PGE2、TNF-α、cAMP水平及cAMP/cGMP值,降低Na+,K+-ATP活力;给药后4h能显著升高AVP水平.与吲哚美辛比较,新癀片给药后4h能进一步降低家兔下丘脑IL-1β、IL-6、cAMP水平及cAMP/cGMP值,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降低PGE2水平,给药后1h能显著降低IL-1α水平.结论 新癀片的解热作用机制与调节下丘脑中体温调控相关因子IL-1α、IL-1p、IL-6、PGE2、TNF-α、cAMP、cAMP/cGMP、Na+,K+-ATP、AVP有关;其中药成分与吲哚美辛发挥协同作用,从而延长吲哚美辛解热作用时间并且增强吲哚美辛的解热效果.

  • 基于高内涵分析技术的何首乌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肝毒性研究

    作者:马喆;赵珺睿;董冉冉;崔英;王萌;朱彦

    目的 建立高通量的高内涵分析(HCA)技术,探讨何首乌致肝损伤的可能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 人源肝癌细胞HepG2分别经不同质量浓度的何首乌不同极性提取物、何首乌主要单体成分二苯乙烯苷、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儿茶素、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没食子酸孵育24 h后,利用Hoechst 33342等荧光探针对细胞进行染色,利用HCA技术检测并分析药物在不同浓度或不同孵育时间时对HepG2的细胞数目、细胞核形态、线粒体质量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 何首乌醋酸乙酯提取物和二氯甲烷提取物在1 000μg/mL时对HepG2细胞增殖、形态和线粒体质量均有显著的影响,醋酸乙酯提取物还引起线粒体膜电位的明显下降.何首乌各单体成分在较低浓度(0.01、1μmol/L)时对细胞无显著影响;而在较高浓度(100μmol/L)时,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和没食子酸可引起细胞数目的明显下降,芦荟大黄素还引起细胞核的肿胀、导致细胞核面积增大.由大黄素和大黄酸的量效曲线可知,二者对细胞各指标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值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各成分不同孵育时间(24、48、72 h)对细胞数目和细胞核面积的影响未出现显著差异.结论 葸醌类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和没食子酸可能是何首乌致肝毒性的主要成分,由各单体对线粒体质量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推测何首乌致肝毒性可能与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HCA技术适用于中药复杂体系的肝毒性评价.

  • 腰痛宁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瘀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盲法、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孙庆;张玮;胡思源;钟成梁;李华南;赵娜;海兴华

    目的 评价腰痛宁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瘀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分层区组随机、盲法(第3方评价)、阳性药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根据SAS 9.1.3生成的随机数字分入试验A组(4粒组)120例,试验B组(6粒组)120例,对照组120例.试验组口服腰痛宁胶囊,对照组口服腰痹通胶囊,疗程4周.期间设立3个访视点进行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并记录患者治疗疼痛的起效时间,于治疗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4周ODI等级疗效显示试验A组(4粒组)的优秀率为85.83%、对照组为73.95%、试验B组(6粒组)为85.00%,试验A组优于试验B组及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VAS评分和ODI的下降值试验B组优于试验A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腰痛宁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瘀阻证)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能快速缓解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

  • SIRT1/NF-κB信号轴在人参皂苷Rg1延缓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造血干/祖细胞衰老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李渊;周玥;王亚平;王建伟;何颖红;丁继超;赵文珍;杨勇琴;王慧杰

    目的 探讨SIRT1/NF-KB信号轴在人参皂苷Rg1对抗衰老模型大鼠造血干/祖细胞衰老中的作用.方法 6~8周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1对照组、人参皂苷Rg1治疗组和人参皂苷Rg1预防组,每组10只.以连续42 d sc D-半乳糖(D-gal)制备衰老动物模型,人参皂苷Rg1各组ip给药不同时间,药物注射完成第2天,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各组Sca-1+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衰老相关p-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流式细胞周期分析和造血祖细胞混合集落(CFU-Mix)培养观察人参皂苷Rg1对Sca-1+ HSC/HPC抗衰老的生物学作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衰老调控分子SIRT1、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1治疗组和预防组SA-β-Gal染色阳性率、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生成CFU-Mix数增高,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人参皂苷Rg1预防组各指标变化均较人参皂苷Rg1治疗组明显.结论 SIRT 1/NF-κβ信号轴在人参皂苷Rg1对抗D-gal致衰老模型大鼠HSC/HPC衰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人参皂苷Rg1具有抗HSC/HPC衰老作用.

  • 指纹图谱结合一测多评模式在藤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范莉;侯小龙;王文清;施春阳;童庆;方建国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藤茶的HPLC指纹图谱与一测多评方法,为藤茶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5%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8、292、369 nm,柱温为50℃,体积流量为0.8 mL/min,并应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产地藤茶样品进行质量分类.结果 建立了不同产地藤茶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24个共有峰,鉴定了3个主要共有峰,分别为二氢杨梅素、杨梅素和杨梅苷,并建立了对不同产地藤茶中二氢杨梅素、杨梅素和杨梅苷的一测多评方法.结论 建立的结合指纹图谱、模式识别和一测多评法的质量控制模式可应用于藤茶的质量评价.

  • 刺五加转录组和差异性表达分析

    作者:宋菊;国红玉;李志栋;尤鹏升;龙月红;邢朝斌

    目的 获得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转录组数据库和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采用皂苷高含量组和低含量组2个样本作为受试材料,采用二代测序方法中的Illumina HiSeq 4000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共获得8.34 Gb数据,拼接得到77 087条Unigenes,与5个基因数据库进行比对,可归类于55个Geneontology (GO)分类中,涉及到116个KEGG标准代谢通路.通过差异性分析发现,差异性表达基因共530条,其中上调基因占42.08%,下调基因占57.92%,相差较大.进行GO和Pathway富集,得到408个GO注释和40个代谢通路.结论 对刺五加转录组进行拼接、组装和功能注释,得到大量转录本信息,为刺五加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因组数据库资源.

  • 丁香挥发油理化性质、提取工艺参数与其芳香水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小飞;万娜;王学成;冯玲玲;曾丽华;伍振峰;杨明;曹远东;罗云

    目的 采用改进的挥发油提取器提取丁香乳化芳香水,研究不同冷凝温度与不同收集温度下所得乳化芳香水的稳定.性及不同温度下丁香挥发油的理化参数与乳化芳香水稳定性的相关性,为丁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指导.方法 应用表面张力测定仪、乌氏黏度计等测定不同温度下的丁香挥发油的密度、黏度、表面张力、界面张力,并应用稳定性分析仪测定不同提取温度、收集温度下提取所得的乳化芳香水1h内的稳定性及其粒径,应用多元数据分析分别研究挥发油提取工艺参数、理化性质与乳化芳香水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随温度的升高丁香挥发油的相对密度、黏度、表面张力逐渐降低,界面张力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丁香芳香水的稳定性动力学指数(TSI)与界面张力及冷凝温度呈负相关,与收集温度、密度、黏度、表面张力呈正相关.结论 提取过程中收集温度、界面张力及冷凝温度对丁香挥发油与芳香水的稳定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可通过控制收集温度、冷凝温度、界面张力来改变挥发油乳化芳香水的油水分离速度,对其提取工艺提供指导.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牛樟芝总三萜提取工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作者:吕莎;张梦雅;罗晓云;王春丽;黄松;贺莲

    目的 研究牛樟芝总三萜(ACTT)提取工艺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优化ACTT的提取工艺;通过MTT法检测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增殖抑制作用;以佳质量浓度的ACTT提取物(ACTTE)处理HepG2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应用AnnexinV凋亡检测试剂盒进行流式细胞分析,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优化的工艺为加20倍量的90%乙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40 min,超声功率400 W,ACTT提取率达11.87%,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偏差为1.56%;不同质量浓度(12.5~200 μg/mL)的ACTTE对HepG2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直接形态显微观察及Hoechst33342荧光染色可观察到核浓缩及核碎裂等典型细胞凋亡特征及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给药组细胞凋亡率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CCD-RSM优化牛樟芝的超声醇提工艺,实际值与预测值吻合度高,预测性良好,是可行的;ACTTE体外对HepG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

  •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驴胶补血颗粒浓缩过程研究

    作者:刘雪松;李梦茹;王致远;陶玲艳;谷陟欣;吴永江

    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检测驴胶补血颗粒(LBG)浓缩过程中的固含量、总多糖质量浓度和阿魏酸质量浓度3个质控指标,建立LBG浓缩过程中多质控指标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称量法测定固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HPLC法测定阿魏酸;以LBG浓缩过程中固含量、总多糖质量浓度和阿魏酸质量浓度为质控指标,利用偏小二乘(PLSR)法进行参数优化,并建立定量校正模型.结果 各个指标的校正模型相关系数(r)均大于0.945 0.RMSEP和RMSEV非常接近,并且RSEP值均小于10%.建立的PLSR模型具有模型性能好、预测精度高的优点.结论 NIR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在LBG浓缩过程的质量控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板蓝根化学成分与抗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相关性的探讨

    作者:池絮影;傅咏梅;崔曰新;张蜀;邓红

    目的 探讨板蓝根化学成分与体外抗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活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UPLC法建立不同产地板蓝根提取液的指纹图谱,并选取已知共有峰进行定量测定,采用试剂盒法测定药物抑制流感病毒NA活性,对化学信息和生物效应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单因素相关分析,以探索其相关性.结果 不同产地药材、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样品的化学成分量与生物效应均有一定的差异.UPLC指纹图谱各共有峰中已知峰(R,S)-告依春和尿苷与抑制流感病毒NA活性相关性较强,其中(R,S)-告依春量与生物效应显著相关.结论 基于NA活性检测结果,初步明确了板蓝根化学成分量与生物效应的相关性,为板蓝根抗病毒有效成分的筛选和提取提供数据参考.

  • 基于橙皮苷临床利用量的青皮品质评价研究

    作者:徐玉玲;伍利华;李鹏程;朱红梅;伍蕊嗣;刘涛

    目的 通过橙皮苷的临床利用量对青皮的品质进行评价研究.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橙皮苷提取转移率和浸膏得率的总评归一值(OD)为因变量,加水量、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利用星点设计2因素5水平试验,进行2次多项式拟合,通过效应面法优选青皮提取工艺.并根据佳提取工艺,在“真实量”以及提取转移率基础上,测定了市场上11批青皮中橙皮苷的临床利用量.结果 青皮的佳提取工艺为加24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5h,OD预测值为0.822 0,验证值为0.808 8,与预测值偏差为1.61%.11批青皮中橙皮苷的临床利用量大小与其量高低并非正相关.结论 建立的方法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与临床实际利用情况相联系,为中药材品质评价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2次旋转正交设计优化锁阳总糖提取工艺

    作者:崔婷婷;黄晴雯;李心雨;陈文

    目的 2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复合酶解法提取锁阳总糖工艺.方法 以锁阳总糖得率为指标,酶解比例、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溶液初始pH值为考察因素,筛选出主要因素,并采用2次旋转组合设计方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评价各因素水平的单因素效应、互作效应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 复合酶解法提取锁阳总糖佳工艺:复合酶用量1%(锁阳粉末),酶解初始pH值5.5,酶解温度55.C,酶解时间45 min,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比例1:1,在此条件下锁阳总糖得率为(17.54±0.35)%.结论 复合酶法提取锁阳总糖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辅助方法,2次旋转正交组合设计法预测性良好.

  • 乌头类中药毒性及现代毒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刘帅;李妍;李卫飞;许金凯;李飞;杜红

    乌头类中药是一类常用有毒中药材,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其所含主要成分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同时也是其毒性成分.由于其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非常接近,临床治疗窗较窄,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和中毒事件频频发生,限制其广泛应用.研究炮制或配伍对乌头急性毒性的影响,并深入了解其毒性产生的机制,对于进一步开发乌头新型制剂、指导临床更加安全合理地使用乌头类中药及其安全性评价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近年来乌头类中药毒性成分、急性毒性及与毒性相关机制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安全使用乌头类中药提供科学依据.

  •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作者:刘东方;赵丽娜;李银峰;靳朝东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是评价中药优劣、鉴别真伪、区分物种和确保其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方法.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在研究中药有效成分、控制中药质量以及鉴别方面越来越成熟,己得到国际上广泛的认可.主要对近3年中药生物指纹图谱技术和中药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包括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电化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以及数据计算方法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并对其发展方向及前景进行探讨.

  • 基于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脂质组学研究策略探讨

    作者:朱黎霞;张英丰

    脂质组学是代谢组学的新兴分支学科,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ILIC-MS)是脂质组学的新型研究手段.通过从生物样本前处理方法,色谱、质谱条件建立及分析全程质控角度,阐明HILIC-MS在脂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操作要点、特殊优势及发展潜力,探讨其在脂代谢疾病中医药临床和科研研究中的应用.

中草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