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

中草药杂志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중초약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6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670
  • 国内刊号: 12-1108/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77
  • 曾用名: 中草药通讯
  • 创刊时间: 197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汤立达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圆穗兔耳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杨爱梅;鲁润华;师彦平

    目的 对圆穗兔耳草Lagotis ramalana 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确定.方法 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经超导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 从圆穗兔耳草的95%乙醇室温提取物中获得10个化合物,其结构被确定为:二十六烷(Ⅰ)、β-谷甾醇(Ⅱ)、胡萝卜苷(Ⅲ)、α-D-吡喃葡萄糖(Ⅳ)、桃叶珊瑚苷(aucubin,Ⅴ)、葫芦素E(Ⅵ)、葫芦素B(Ⅶ)、海绿甾苷Ⅰ(arvenin Ⅰ,Ⅶ)、丁香树脂酚-单-β-D-葡萄糖苷(Ⅸ)、松脂素-4'-0-β-D-葡萄糖苷(Ⅹ).结论 除化合物Ⅵ,Ⅶ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到.

  • 葛花中尼泊尔鸢尾异黄酮的Mannich碱衍生物合成

    作者:王姣;仲英;刘鲁;刘学杰

    目的 对尼泊尔鸢尾异黄酮(irisolidone)进行结构修饰,提高其水溶性.方法 利用Mannich反应,设计合成尼泊尔鸢尾异黄酮的Mannich碱化合物,结构经1H-NMR、13C-NMR和MS确证;并将Mannieh碱化合物与盐酸成盐.结果 合成了9个新Mannich碱化合物,制备了2个盐酸盐.结论 Mannich反应温和,产物易纯化,收率较高.

  • 筒鞘蛇菰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潘剑宇;周媛;邹坤;吴军;李庆欣;张偲

    目的 研究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uolucrata 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NMR、ESl-MS、EI-MS和圆二色光谱等各种波谱和光谱方法对该植物醋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共分离鉴定了10个单体化合物,包括1个异香豆素、2个苯丙烯酸葡萄糖苷和7个黄酮化合物.分别是(2R)-圣草酚-5-O-β-D-吡喃葡萄糖苷(Ⅰ)、(2S)-圣草酚-5-0-β-D-吡喃葡萄糖苷(Ⅰ)、根皮苷(Ⅱ)、3一羟基根皮苷(Ⅳ)、三叶苷(Ⅴ)、(反式)-3,4,2',4',6'-五羟基查尔酮-2'-O-β-D-吡喃葡萄糖苷(Ⅵ)、金鱼草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Ⅵ)、(反式)-1-O-对香豆酰基-β-吡喃葡萄糖苷(Ⅶ)、(反式)-1-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Ⅸ)、短叶苏木酚酸甲酯(X).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筒鞘蛇菰苷(baIaninvolin).

  • 炒白芥子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冯宝民;余正江;段礼新;史丽颖;吴海歌;唐玲;赵红;王永奇

    目的 研究炒白芥子中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明确其中的有效成分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溶剂法进行提取和萃取,采用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炒白芥子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羟基苯乙酸-2'-醛基-5'-呋喃甲酯(Ⅰ)、对羟苯基乙腈(Ⅱ)、对羟基苯甲醛(Ⅲ)、胡萝卜苷(Ⅳ)、软脂酸-1-单甘油酯(Ⅴ)、β-谷甾醇(Ⅵ)、芥子酸(Ⅶ)、对羟基苯甲酸(Ⅷ)、对羟基苯乙酸(Ⅸ)和双(5-甲酰基糠基)醚(X).结论 上述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炒白芥子中分离得到,其中I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白芥子醛(sinaldehyde),化合物Ⅱ,Ⅴ,Ⅶ~X为首次从生白芥子中分离得到.

  • 香鳞毛蕨中木脂素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研究

    作者:张彦龙;曾伟民;王慧荣;朱丽;徐洪亮;匡海学

    目的 研究香鳞毛蕨中木脂素类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 利用 AB-8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HPLC技术进行提取分离及纯化,根据1H-NMR、13C-NMR等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比色法测定木脂素类单体化合物对脂性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进行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筛选.结果 分离得到5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7R,8S)-二氢脱氢二松柏基醇-9'-O-a-L-鼠李糖苷[(7R,8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9'-O-a-L-rhamnoside](Ⅰ)、(7S,8R)-二氢脱氢二松柏基醇-9-O-β-D-葡萄糖苷[(7S,8R)-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9-O-β-D-glucoside](Ⅱ)、(+)松脂酚-O-β-D-葡萄吡喃糖苷[(+)-pinoresinol-O-β-D-glu-copyranoside](Ⅲ)、(7S,8R)-二氢脱氢二松柏基醇-9'-O-β-D-葡萄糖苷[(7s,8R)-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9'-O-β-D-glucoside](Ⅳ)、4,7,9,9'-四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9'-O-p-D-葡萄吡喃糖苷[4,7,9,9,-tetra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9'-O-β-D-glucopyranoside](V).结论 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鳞毛蕨属植物中得到.抗氧化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Ⅱ、Ⅳ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 蒲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张淑敏;曲桂武;解飞霞;邱鹰昆;王培培

    目的 研究蒲黄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聚酰胺及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并运用波谱学方法对分得的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并鉴定出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柚皮素(Ⅰ)、异鼠李素(Ⅱ)、泡桐素(Ⅲ)、槲皮素(Ⅳ)、香蒲新苷(Ⅴ)、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Ⅵ)、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Ⅶ)、槲皮素-3-0-(2G-a-L-鼠李糖基)-芸香糖苷(Ⅷ)及山柰酚-3-O-新橙皮糖苷(Ⅸ).结论 泡桐素为首次从蒲黄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关键词: 蒲黄 黄酮 泡桐素
  • 东北红豆杉针叶中紫杉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霍长虹;张嫚丽;李力更;李存芳;史清文

    目的 研究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针叶中紫杉烷类化学成分.方法 用色谱法分离,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1D 'NMR、2D NMR及FAB-MS)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东北红豆杉针叶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0β-羟基-2a,9a,13a-三乙酰氧基-5a-肉桂酰氧基紫杉-4(20),11-二烯(10β-hydroxy-2a,9a,13a-tri-acetoxy-5a-cinnamatetaxa-4(20),11-diene,Ⅰ)、7,13-二去乙酰基-9,10-去苯甲酰基taxchinin C(7,13-dideacetyl-9,10-debenzoyltaxchinin C,Ⅱ)、2-去乙酰基taxin B(2-deacetyhaxin B,Ⅲ)、7,9-二去乙酰基-5-去肉桂酰基紫杉宁J(7β,9a-dideacetyl-5-decinnamoyhaxinine J,Ⅳ)、2a,13a-二羟基-9a,10β-二乙酰基-5a-肉桂酰基紫杉-4(20),11-二烯(2a,13a-dihydroxy-9a,10β-diacetoxy-5a-cinnamatetaxa-4(20),11-diene,Ⅴ)、5-去肉桂酰基taxuspine D(5-decin-namoyltaxuspine D,Ⅵ).结论 化合物Ⅰ~Ⅲ,Ⅴ和Ⅵ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 心叶淫羊藿化学成分研究(Ⅱ)

    作者:张树军;郭洪利;赵树军;沈敬山

    目的 对心叶淫羊藿 Epimedium brevicornum 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波谱鉴定为:5-羟基-2-异戊烯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Ⅰ)、4-羟基-2-异戊烯基苯酚-1-O-β-D-葡萄糖苷(Ⅰ)、5,7,4'-三羟基黄酮-7-O-a-L-鼠李糖苷(Ⅱ)、宝藿苷Ⅰ(baohuoside Ⅰ,Ⅳ)、宝藿苷Ⅱ(baohuoside Ⅰ,Ⅴ)、淫羊藿苷C(icariside C,Ⅵ)、淫羊藿苷(icariin,Ⅶ)和淫羊藿苷I(icariside Ⅰ,Ⅷ).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淫羊藿酚;化合物Ⅰ和Ⅱ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文冠果果柄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李巍;李铣

    目的 研究文冠果果柄的化学成分,寻找新的药用部位.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文冠果果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21-当归酰基-24-羟基-R1-barrigenol(21-angeloyl-24-hydroxy-R1-barrigenol,Ⅰ)、23-羟基白桦脂酸(23-hy-droxybetulinic acid,Ⅱ)、23-羟基白桦脂酸-3-咖啡酸酯(3β,23-dihydroxy-lup-20(29)en-28-oic acid-3-caffeate,Ⅲ)、22,23-二氢-a-菠甾酮(22,23-dehydroxy-a-chondrillasterone,Ⅳ)、3-oxotirucalla-7,24-dien-21-oic(Ⅴ),a-菠菜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spinasterol-3-O-β-D-gIucopyranoside,Ⅵ).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天然产物,Ⅱ~Ⅳ.

  • 以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复方丹参缓释片的缓释作用

    作者:邱明丰;彭腾;罗海燕;杨远友;谢秀琼;贾伟

    目的 以含药血清钙拮抗作用为指标,研究复方丹参缓释片缓释作用.方法 以自制复方丹参片作对照,心肌缺血模型犬口服复方丹参缓释片后,在规定时间点取血清样品,用45Ca跨膜内流测量技术测定含药血清钙拮抗作用,考察含药血清的时间-钙拮抗作用规律.结果 复方丹参缓释片含药血清样品在2~10 h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钙拮抗作用,自制复方丹参片含药血清在1~4 h有显著或极显著钙拮抗作用.结论 复方丹参缓释片与自制复方丹参片相比,可延长钙拮抗作用持续的时间,具有缓释作用,含药血清钙拮抗作用测定方法可作为其缓释作用评价的方法之一.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影响慢性紫外线辐射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和突变的研究

    作者:朱洁;骆丹;金颂良;沈春花;明亚玲

    目的 研究紫外线(UV)照射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变化和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的影响以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一定剂量的中、长波紫外线(UVA和UVB)慢性照射培养的新生儿包皮成纤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HPRT突变分析法检测突变频率.结果 慢性UVA组引起的细胞凋亡率低于UVB组(P<0.05),而HPRT基因位点突变的频率是UVB组的4.79倍.EGCG干预组与单纯UV辐射组相比,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率增加,HPRT基因位点突变的频率降低.结论 慢性照射日常剂量UVA,其损伤性高于UVB.EGCG可以升高慢性UV照射引起的细胞凋亡率,降低UV照射引起的突变频率,提示EGCG可以诱导不可逆损伤细胞的凋亡,从而减少突变细胞.

  • 羟基红花黄色素A促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作者:张岭;宋艳;李长龄;朱美才;王卉;刘珂;朱海波

    目的 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低氧条件下犬血管内皮细胞(VE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在低氧条件下以ELISA法观察VEGF抗体及其两种酪氨酸受体(Flt-1和KDR)的抗体对HSYA促VEC增殖作用及分泌VEGF水平的影响;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法检测HSYA与VEGF、Flt-1和KDR的相互作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VEC培养液中NO、NOS的量.结果 10μg/mL VEGF、Flt-1和KDR的抗体均能明显抑制HSYA的促EC分泌VEGF作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结果证实,HSYA与VEGF、Fit-1及KDR均无明显结合;HSYA在1mmol/L浓度下能够明显促进低氧条件下VEC培养中的NO水平,而对NOS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在低氧条件下,HSYA促VEC增殖的作用与VEGF及其相关信号传导通路有关,但HSYA与VEGF及其受体无明显结合,提示可能存在与VEGF及其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相关的HSYA作用靶点.

  • 二苯乙烯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赵玲;李春阳;张丽;崔巍;张兰;李林

    目的 观察何首乌中提取的二苯乙烯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脑组织细胞凋亡及其凋亡调节因子的影响,阐明二苯乙烯苷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插线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用流式细胞术PI单染法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百分率,用流式细胞术间接荧光法检测细胞凋亡调节因子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二苯乙烯苷应用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可明显降低脑组织细胞凋亡百分率,升高脑组织Bcl-2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提升Bcl-2/Bax比值.结论 二苯乙烯苷具有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抑制凋亡的Bcl-2蛋白表达,抑制诱导凋亡的Bax蛋白表达,降低二者比值有关.

  • 丹参总酚酸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林军;冯一中;顾振纶;武慧;周文轩;郭次仪

    目的 观察丹参总酚酸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复制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给予丹参总酚酸ig治疗后,以肺指数、肺组织病理形态及羟脯氨酸(Hyp)水平的测定,观察丹参总酚酸对小鼠肺纤维化形成的影响.结果 丹参总酚酸治疗后肺泡炎和肺纤维化明显减轻,Hyp水平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 丹参总酚酸能减轻博莱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苦参碱对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增殖及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申志华;揭伟;陈锦;黄培春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人高转移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增殖及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MTT法和台盼蓝拒染法检测苦参碱对人高转移卵巢癌HO-8910PM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其对HO-8910PM细胞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苦参碱对H0-8910PM细胞细胞骨架的改变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HO-8910PM细胞Ez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苦参碱对HO-8910PM细胞增殖抑制呈明显剂量和时间效应;1.5 g/L苦参碱能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作用6 h后能抑制HO-8910PM细胞体外侵袭人工基底膜和运动能力,抑制率分别为(41.52±10.76)%和(39.73±10.67)%;1.0、1.5g/L苦参碱作用HO-8910PM细胞24 h后使细胞骨架明显改变,并上调Ezrin蛋白的表达.结论 苦参碱能抑制高转移性人卵巢癌细胞HO-8910PM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运动能力,其抗肿瘤侵袭运动的机制与细胞骨架和Ezrin蛋白表达的改变有关.

  • 注射用黄芪多糖治疗癌症相关疲劳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蕴超;贾英杰;陈军;张莹;李小江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与癌症相关的疲劳(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大多数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在接受放化疗、骨髓移植或生物治疗的癌症患者中,疲劳的发生率为70%~100%[1,2],并且随着进一步的治疗,症状会变得更加严重.与处理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相比,人们对疲劳的重视往往不够,且对其治疗不尽如人意.注射用黄芪多糖以其"益气补虚,扶正固本"的功效,在临床往往取得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体力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3].因此,笔者收集2006年10月至2007年7月用注射用黄芪多糖配合中药抗肿瘤治疗患者16例,并与20例中药抗肿瘤治疗患者进行了对照,疗效满意.

  • 五磨饮子对大鼠胃溃疡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虹;孙红;王维亚

    消化性溃疡中医辩证多属脾虚肝郁、气滞血瘀,临床治疗多以健脾疏肝,理气化瘀立法.本研究以乌药、枳壳、槟榔、沉香、木香 5味中药组成的五磨饮子为主方,进行药理作用研究,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参考.

  • 白芨超微粉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

    作者:刘莹;崔炯莫;李洪斌;王艳萍;汤真;于海瑶;吴艳云

    目的 通过大鼠胃溃疡实验比较白芨普通粉(80、200目)和超微粉的药效学区别及白芨经超微粉碎后可降低的用药剂量.方法 采用大鼠无水乙醇和醋酸致胃黏膜损伤型胃溃疡模型,测定溃疡面积,计算溃疡抑制率;取溃疡部组织切片,做HE染色,从病理学角度进一步观察病理情况.结果 白芨粉可明显降低大鼠的溃疡面积,且超微粉疗效优于普通粉.结论 超微粉碎后有助于提高白芨的药效,减少用药剂量,有利于剂型现代化.

  • 苦瓜蛋白抗肿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作者:熊术道;尹丽慧;李景荣;叶爱芳;章圣辉;温博贵

    目的 探讨苦瓜蛋白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和荷瘤小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活性及变化以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清洁级ICR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建立肝癌H22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模型组、苦瓜蛋白高、中、低剂量(100、50、25 mg/kg)组及环磷酰胺组(CTX,40 mg/kg),各组均ip给药,观察苦瓜蛋白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分离血清,明胶酶谱法检测荷瘤小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活性及其变化,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6及TNF-α表达.结果 苦瓜蛋白组与模型组相比,肿瘤质量明显减轻(P<0.01),小鼠体重也较模型组小鼠轻(P<0.01);苦瓜蛋白(100、50、25 mg/kg)组及CTX组抑瘤率分别为85.81%、66.89%、52.05%、65.10%;各苦瓜蛋白组与模型组相比,MMP-2、MMP-9的活性降低,酶原表达下调(P<0.01);细胞因子IL-6及TNF-α表达明显下调(P<0.01),上述作用与苦瓜蛋白剂量相关.结论 苦瓜蛋白具有较强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苦瓜蛋白抑制MMPs的活性及表达,以及调节IL-6及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有关.

  • 肉苁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

    作者:欧阳杰;武彦文;王晓东;赵兵;王玉春

    目的 研究由肉苁蓉愈伤组织建立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培养条件.方法 在固体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比例的生长激素,考察生长激素、细胞种龄和接种量对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苯乙醇糖苷(PeG)量的影响.结果 在添加1 mg/L 2,4-D的B5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愈伤组织松散易碎,适于进行悬浮培养.细胞种龄为25 d和接种量为3%~4%时细胞悬浮培养的结果好,PeG产量达到大,为0.82 g/L.细胞在悬浮培养时聚集体由大变小,直径小于0.5 mm的细胞聚集体由接种时的5%逐渐增加至第20天时的81%,其PeG量为10.1%.结论 通过摇瓶培养建立了较好的细胞悬浮培养体系.

  •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红参药材

    作者:王钢力;聂黎行;张继;梁锡猛;徐纪民;林瑞超

    目的 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鉴别红参及其伪品.方法 收集300份中国红参及多种红参伪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判别分析法对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近红外光谱法可正确鉴别红参与其伪品.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红参类药材的鉴别.

  • 高山红景天生物学特性与资源培育研究进展

    作者:马春英;王文全;蔡景竹;张红瑞

    高山红景天属于濒危野生保护植物,为了解决其资源短缺的问题,近些年开展了大量的有关其生物学特性及资源培育的研究工作.综述高山红景天生态环境、物候学和遗传学等生物学特性和人工栽培、组织培养、细胞培养以及其他利用生物技术方法对其进行人工培育的方法,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 虫草属真菌多糖制备及化学结构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作者:肖建辉

    虫草是一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多样,在生物医药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复型真菌.多糖是虫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抗炎、降血糖等广泛的生物活性.促进虫草属真菌多糖的研究开发,对其来源、制备、化学结构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针对当前多糖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 不确定度分析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王丽楠;杨美华;陈建民

    以国家<测定不确定度表达指南>和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为依据,在简要介绍不确定度概念、分类、产生原因及评定流程等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综述不确定度分析在实验室研究、化学检测、药物检验及临床检验等药物研究诸环节中的重要应用.

  • 牛蒡子苷及牛蒡子苷元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王潞;赵烽;刘珂

    牛蒡子苷及牛蒡子苷元是从牛蒡子中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牛蒡子苷及其苷元具有抗肿瘤和神经保护等活性;牛蒡子苷元还具有较强的抗炎及免疫调节活性、抗病毒活性以及对热休克反应的抑制活性.综述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牛蒡子苷及其苷元药理活性的研究概况.

  • RP-HPLC法测定杭白芍及其饮片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

    作者:葛志伟;贺庆;林云径;程翼宇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杭白芍药材与饮片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3种成分的量.方法 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柱;流动相为0.05%磷酸水溶液-0.05%磷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l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芍药内酯苷在0.131 ~ 1.31μg,芍药苷在0.425~4.25 μg,苯甲酰芍药苷在0.086~0.576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芍药内酯苷96.6%(RSD为1.2%),芍药苷98.7%(RSD为2.3%),苯甲酰芍药苷97.4%(RSD为1.7%).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适合杭白芍中有效成分的测定,并且杭白芍药材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的量高于饮片.

  • 超滤和纳滤分离技术提取纯化地黄低聚糖的研究

    作者:董艳;高瑞昶;潘勤;阎晓楠

    目的 通过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的超滤膜对地黄多糖分离纯化,再利用纳滤膜对超滤液进行浓缩纯化.方法 采用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超滤再纳滤的工艺流程.结果 两次超滤得到低聚糖,佳操作条件为:料液质量浓度为13~132 mg/mL,操作压力为0.25~0.275 Mpa,温度20~40℃.然后采用纳滤膜对超滤液进行浓缩纯化,适宜工艺条件为:料温为20~40℃,操作压力0.59~0.79 Mpa,浓缩倍数可达3倍.应用超滤-纳滤技术,低聚糖得率为46.63%,质量分数达到93.3%,凝胶过滤法验证低聚糖制品的相对分子质量低于6 000.结论 该工艺能有效分离纯化地黄低聚糖,简单可行,操作简便.

  • 超微冻干人参的粉体特征、皂苷测定及功效研究

    作者:赵伯涛;钱骅;徐德然;张卫明;戴岳;黄晓德

    目的 研究超微粉碎对冻干人参粉体特征、皂苷的量及功效影响.方法 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HPLC分析、动物试验对超微粉碎冻干人参粉进行粉体特征观察、皂苷溶出量测定和抗应激能力比较.结果 超微粉碎使冻干人参细胞壁破碎、皂苷溶出量提高、小鼠耐缺氧和低温游泳时间显著延长.结论 超微粉碎可提高冻干人参功效.

  • 三拗汤不同配伍中麻黄碱、甘草酸和苦杏仁苷的变化

    作者:杨翀;梁光义;曹佩雪;贺祝英

    目的 比较三拗汤不同配伍和不同煎煮条件下麻黄碱、甘草酸和苦杏仁苷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选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分别以甲醇-0.1%磷酸(8:92)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 mL/min,在207 nm波长测定盐酸麻黄碱;以乙腈-0.2%乙酸(35:65)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mL/min,在254 nrn波长测定甘草酸;选用大连依利特Hypersil-C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乙腈-水(16:4:80)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0.6mL/min,柱温30℃,在208 nm波长测定苦杏仁苷.结果 盐酸麻黄碱的量合煎液均大于分煎液;甘草酸的量三药合煎时合煎液大于分煎液,两药合煎时合煎液小于分煎液;苦杏仁苷的量合煎液均小于分煎液.结论 中药复方煎煮过程中存在动态变化,应根据不同的目的 对样品进行适宜的处理.

  • 淫羊藿多糖硫酸化修饰条件的优化

    作者:卢宇;胡元亮;孙峻岭;黄小燕;王德云;赵晓娜;王效田

    目的 优化淫羊藿多糖硫酸化修饰的佳条件.方法 采用氯磺酸-吡啶法.以硫酸基取代度和糖的质量分数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反应温度、试剂配比和反应时间进行优选.结果 反应温度对修饰的影响大,适宜的修饰条件为反应温度80℃,氯磺酸与吡啶的体积比在1:8~1:10,反应时间2~3h.结论 采用优化的条件对淫羊藿多糖进行硫酸化修饰可以获得理想的硫酸化淫羊藿多糖.

  •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半枝莲药材及灯盏花素片中野黄芩苷

    作者:王峻梅;王建伟;李全文;陈缵光;蔡沛祥;莫金垣

    目的 建立半枝莲药材及其制剂灯盏花素片中黄酮类化合物野黄芩苷测定的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方法 探讨了缓冲液的种类、浓度、添加剂、分离电压和进样量对分离和检测的影响,以石英毛细管为分离柱,1.0 mmol/L Hac-15.0 mmol/L三乙醇胺(pH 8.6)缓冲液为电泳介质,分离电压20.0 kV,用非接触式高频电导法检测.结果 野黄芩苷的峰形良好,出峰较快,线性范围为0.001~10.0μg/mL,检出限为0.5/μg/mL,回收率达99.4%以上.结论 为药材及制剂中野黄芩苷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和简便的新方法.

  • 陶瓷膜澄清糖渴清水提液的膜清洗研究

    作者:樊文玲;林瑛;郭立玮

    目的 研究孔径为0.2 μm的Al2O3陶瓷膜微滤澄清糖渴清复方水提液过程中的过滤阻力分布,在其指导下得到行之有效的膜清洗方法,从而丰富中药领域陶瓷膜清洗技术理论.方法 以Darcy-Poiseuille定律为过滤模型,确定过滤阻力分布,同时采用高分辨扫描电镜(SEM)对污染膜表面和断面进行微观分析.结果 糖渴清复方的膜阻力主要集中在沉积层和浓差极化层,分别占总阻力的52.5%和34.4%,膜本身的阻力和堵孔阻力在总阻力所占的份额很小,分别为8.8%和4.3%.该结论与SEM图结果一致.污染膜依次经自来水低压清洗和超声清洗,膜通量恢复率为95%.方法 重现性好.结论 根据过程中过滤阻力分布的不同,从而选用合适的清洗和再生方法,得到的结论对今后的工业化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HPLC法测定静态加压溶剂提取马兜铃属植物中马兜铃酸

    作者:梁庆优;郑颖;唐海谊;李绍平;王一涛

    目的 建立并优化从马兜铃药材中提取马兜铃酸Ⅰ和Ⅱ的静态加压溶剂提取方法,考察各因素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并测定马兜铃、关木通、青木香和广防己中两成分的量.方法 以马兜铃酸Ⅰ和Ⅱ的量为指标,采取单因素考察的方法,分别优化提取溶剂、药材粒径、提取温度、提取压力、提取时间、冲洗体积、循环数目、药材加入量等影响因素.结果 优化后的条件为:甲醇提取,药材粉末粒径100~120目,提取温度120℃,提取压力10.3 MPa,静态提取时间10 min,冲洗体积40%,1个循环,药材加入量1.00 g.结论 本法可一次将马兜铃酸Ⅰ和Ⅱ从马兜铃等4种药材中完全提取,显示了良好的适用性.经比较,该法比传统的超声和索氏提取方法提取效率更高,节约溶剂,省时省力;静态加压溶剂法更适合于青木香中马兜铃酸的提取.

  • 茵陈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曲毅;刘太华;王伽伯;金城;何永志;肖小河

    目的 对茵陈注射液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蒿属香豆素,展开剂为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丙酮(6:3:0.5),检测波长为365 n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蒿属香豆紊,色谱柱:μ-Bonda-pak C18柱(300 mm×3.9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344 nm;柱温:室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总黄酮,检测波长为518 nm.采用酸碱滴定法定量总有机酸.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中,在供试品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HPLC法测定蒿属香豆素的量分别为0.178、0.173、0.180 mg/mL;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量分别为0.633、0.634、0.653 mg/mL;酸碱滴定法测定总有机酸的量分别为0.146、0.147、0.142 mg/mL.建立各指标的检测下限,其中蒿属香豆素的量不得低于0.17 mg/mL,总黄酮的量不得低于0.63 mg/mL,总有机酸的量不得低于0.14 mg/mL.结论 所建立的质量标准可以作为茵陈注射液的内在质量控制标准.

  • 板蓝根清热解毒实质研究

    作者:方建国;刘云海;王文清;汤杰;施春阳

    总结十余年来本项目研究的主要结论,结合中医清热解毒法的理论基础,对中药板蓝根的有效组分及其重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思路及方法加以综述,进一步阐明板蓝根清热解毒的实质和作用机制,以期为探讨清热解毒中药的相关活性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中草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