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

中草药杂志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중초약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6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670
  • 国内刊号: 12-1108/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77
  • 曾用名: 中草药通讯
  • 创刊时间: 197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汤立达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刺山柑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李云秋;冯育林;杨世林;徐丽珍

    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 L.又名老鼠瓜、槌果藤,为白花菜科槌果藤属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西藏等地,生长于干旱低山坡沙砾地.其根皮、叶、果实均能药用.味辛、苦,性温,具有祛风除湿散寒的功效,民间广泛用于治疗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其果实在民间用于利尿和抗高血压.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该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均研究较少.笔者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苯甲酸(benzoic acid,Ⅰ)、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Ⅱ)、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Ⅲ)、汉黄芩素(wogonin,Ⅳ)、千层纸素A(oroxylin A,Ⅴ)、山柰酚(kaempferol,Ⅵ)、芹菜素(apigenin,Ⅶ)、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Ⅷ)、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Ⅸ).其中化合物Ⅰ~Ⅴ、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土人参多糖的分离及诱导PC12细胞分化活性

    作者:冉靓;杨小生;朱海燕;王伯初

    土人参为马齿苋科植物栌兰Talinum panicu-latum Gaertn.的根,又名参草、紫人参、土炕头、福参、申时花等,生长于田间、路边、墙角石旁、山坡沟边等阴湿处,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地,味甘、淡、性平,有补中益气,润肺生津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劳倦,食少,泄泻,肺痨咳血,眩晕,潮热,盗汗,月经不调,产妇乳汁不足等症[1,2].

  • 石榴皮中的鞣质及多元酚类成分

    作者:刘延泽;李海霞

    石榴皮为石榴科植物石榴 Punica granatum L.的干燥果皮,在我国传统医药中主要用于久泻、出血、蛔虫等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石榴皮中的总鞣质具有抗菌、抗病毒、杀灭精子、防治性病传播等活性[1].

  • 野花椒中一个新的单萜苷

    作者:吴娇;梅文莉;戴好富

    目的 对野花椒Zanthoxylum simulans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用柱色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用光谱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野花椒根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1个新的单萜苷和4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R,2R,4S)-2-羟基-1,8-桉树脑-2-O-α-D-芹菜糖基(1→6)-β-D-葡萄糖苷[(1R,2R,4S)-2-hydroxy-1,8-cineole-2-O-α-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Ⅰ]、淫羊藿苷E5(icariside E 5,Ⅱ)、巨盘木碱(flindersine,Ⅲ)、N-甲基-巨盘木碱(N-methylflindersine,Ⅳ)、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Ⅴ).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野花椒苷A(zansiumloside A).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杭白芷香豆素类成分的研究(Ⅰ)

    作者:赵兴增;冯煦;贾晓东;王鸣;赵友谊;董云发

    白芷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 Angelica 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 Hook.f.或杭白芷 A.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var.formosana(Boiss.)Shn et Yuan的干燥根.白芷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及疮疡肿痛.白芷中主要含有香豆素类成分,药理实验证明白芷中所含的呋喃型香豆素具有平喘、降压、抗菌、解痉等多种药理作用,线型呋喃型香豆素还具有光敏感作用[1].

  • 昆明山海棠中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二萜化合物

    作者:张彦文;范云双;王晓东;高文远;段宏泉

    目的 研究雷公藤属植物昆明山海棠的免疫抑制活性成分.方法 运用各种硅胶柱色谱、凝胶渗透色谱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昆明山海棠氯仿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以各种有机波谱法鉴定化学单体结构,并通过体外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进行化学成分的免疫抑制活性研究.结果 从中分离鉴定出6个二萜类化合物,分别为雷酚萜酸(triptobenzene H,Ⅰ)、雷藤二萜醌A(triptoquinone A,Ⅱ)、雷藤二萜醌B(triptoquinone B,Ⅲ)、雷藤二萜醌H(triptoquinone H,Ⅳ)、雷酚萜醇(triptonediol,Ⅴ)、雷酚萜(triptonoterpene,Ⅵ).结论 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Ⅵ均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活性.

  • 石蝉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陈立;周玉;董俊兴

    目的 研究草胡椒属植物石蝉草Peperomia dindygul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色谱法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石蝉草的氯仿部位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2-甲氧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酮(Ⅰ)、草胡椒素B(peperomin B,Ⅱ)、草胡椒素C(peperomin C,Ⅲ)、5-羟基-4',7,8-三甲氧基黄酮(Ⅳ)、5-羟基-3',4',7,8-四甲氧基黄酮(Ⅴ)、5,3′-二羟基-4',7,8-三甲氧基黄酮(Ⅵ)、β-谷甾醇(Ⅶ)、正十六酸(Ⅷ).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石蝉草素(dindygulensin).除化合物Ⅴ外,其余成分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 黄连吴茱萸单煎后配伍沉淀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何丽仙;黄忠京;谭倪;林永成

    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已有悠久的应用历史,《丹溪心法·火六》中的左金丸(6:1)、《太平圣惠方·治水泻诸方》中的变通丸(又叫茱萸丸,1:1)、《圣济总录·中喝门》中的甘露散(2:1)等,都是通过改变该药对配伍的比例而来.

  • 茅苍术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汪六英;段金廒;钱士辉;宿树兰

    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DC.也称之为南苍术,为菊科植物,主要分布于江苏、湖北和河南等省份,江苏茅山地区是茅苍术道地药材的产区.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温,味辛、苦,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等功效,主治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等.现代研究表明,茅苍术有保肝、抗菌、抗病毒、中枢抑制及推动胃肠道蠕动等作用[1~4].

  • 小八角莲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张杰;周春山;刘韶;杨超

    小八角莲Dysosma difformis(Hemsl.EtWils.)T.H.Wang为小檗科八角莲属植物,根及根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结祛瘀之功效[1].有文献报道其地下茎中的鬼臼毒素相对分子质量0.15%[2].但目前小八角莲化学成分的研究在国内外未见报道,本实验对其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该植物中首次分得6个化合物,经鉴定为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Ⅰ)、4′-去甲基鬼臼毒素(4′-demethylpodophyllotoxin,Ⅱ)、山柰酚(kaempferol,Ⅲ)、槲皮素(quercetin,Ⅳ)、槲皮苷(quercitroside,Ⅴ)和芦丁(rutin,Ⅵ).

  • 基根硬毛藻中的倍半萜及其衍生物

    作者:史大永;韩丽君;孙杰;杨永春;范晓;石建功

    目的 研究绿藻基根硬毛藻Chaetomorpha basiretorsa的化学成分,从中寻找结构特殊的化合物供活性筛选.方法 利用正相和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借助MS、IR和NMR等方法鉴定结构;通过MTT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 从基根硬毛藻中分离鉴定了3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和3个降碳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为2-(1,2-二甲基-双环[3.1.0]环己烷-2-基)-5-甲基-苯酚(Ⅰ)、4-溴-2-(1,2-二甲基-双环[3.1.0]环己烷-2-基)-5-甲基-苯酚(Ⅱ)、海兔阿普里素(Ⅲ)、6α-羟基-紫罗-4,7-二烯-3,9-二酮(Ⅳ)、3β-羟基-5α,6α-环氧-β-紫罗烯酮(Ⅴ)、(3R,6R,7E)-3α-羟基-紫罗-4,7-二烯-9-酮(Ⅵ).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其中Ⅳ、Ⅴ为首次从绿藻中分离得到,Ⅵ为首次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

  • 甘薯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尹永芹;罗建光;孔令义

    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为旋花科甘薯属植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资源丰富.甘薯性微凉,味甘、涩,有补中、生津、止血、排脓之功效.近年来的一些实验研究证明,甘薯具有一定的抗糖尿病作用[1],同时还有抗肿瘤[2]、增强免疫功能[3]等作用,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 蚕沙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崔锡强;王洪庆;刘超;陈若芸

    蚕沙Faeces bombycis为昆虫家蚕蛾Bobyx mori L幼虫的干燥粪便.始载于《名医别录》,《本草纲目》列于虫部第39卷.蚕沙有祛风除湿、清热明目、活血定痛的功能.主治风热目痛、风湿性心脏病、关节炎、肢体麻木,风疹瘙痒、头痛头风等症,在一些治疗糖尿病的复方中常使用蚕沙[1].蚕沙提取物经本所药理室筛选,表明具有较强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其IC50为28 μg/mL.用犬或大鼠十二指肠的α-葡萄糖苷酶,测定不同浓度的蚕沙提取物对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6.8、10.3 μg/mL.

  • 苦参碱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

    作者:韩向东;彭秀文;徐珊珺;郭娟;顾伟梁;陈长勋

    目的 探讨苦参碱抗压力超负荷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腹主动脉缩窄方法复制大鼠压力超负荷心室重构模型.设假手术组,模型组,苦参碱大、中、小剂量(63、31.5、15.75 mg/kg)组及阳性药(美托洛尔36 mg/kg、卡托普利13.5 mg/kg)组.给药3.5个月后测量心率(HR)、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内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内压上升下降大速率(±dp/dtmax;计算左心室质量/体重(LVW/BW)、右心室质量/体重(RVW/BW)、全心室质量/体重(HW/BW);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左心室心肌肾素活性(RA)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左心室心肌Ⅰ和Ⅲ型胶原蛋白的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测定左心室心肌心房利钠肽(ANP)mRN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 苦参碱能显著降低压力超负荷致心室重构大鼠的LVW/BW、HW/BW,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降低左心室心肌RA及Ang Ⅱ的量,降低左心室心肌Ⅰ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降低左心室心肌ANPmRNA、TGF-β1 mRNA的表达.结论 苦参碱具有抑制实验性心室重构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心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降低左心室心肌ANP mRNA及TGF-β1 mRNA的表达有关.

  • 甜梦口服液与针灸联合治疗焦虑症临床观察

    作者:黄质诚

    近年来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1世纪将是发生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的高发期,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国内外学者都在积极探索提高心理疾病疗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运用甜梦口服液与针灸联合治疗焦虑症,与单纯针灸治疗焦虑症对照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槟榔碱对骨髓细胞内DNA的影响

    作者:季宇彬;李连闯;于蕾

    目的 通过体内骨髓细胞实验,探讨槟榔碱对DNA的损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AO探针标记,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槟榔碱对骨髓细胞内DNA和RNA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槟榔碱对骨髓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给予槟榔碱20、10、5 mg/kg剂量的染毒组,骨髓细胞内RNA/DNA的荧光像素比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骨髓细胞周期与空白对照组相比,G0/G1期细胞比率有非常显著增加(P<0.01),S期细胞比率有非常显著降低(P<0.01),G2/M期细胞比率有非常显著降低(P<0.01).结论 槟榔碱对小鼠骨髓细胞的DNA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 阿魏酸钠和白芍总苷对小鼠H22肿瘤生长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晓玉;陈伟海;叶兰;陈刚;王淑美;胡益勇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及白芍总苷对小鼠H22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前腋下皮下接种小鼠H22肝癌细胞,第2天ip阿魏酸钠(200、100、50 mg/kg)或ig白芍总苷(200、100、50 mg/kg),每3天测量1次肿瘤体积.用免疫组化法标记肿瘤血管及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MTT法检测阿魏酸钠对H22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 阿魏酸钠组小鼠H22肿瘤体积、质量增长明显较模型组缓慢(P<0.05),同时阿魏酸钠组的肿瘤微血管密度及VEGF、PCNA阳性细胞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阿魏酸钠对小鼠H22肿瘤细胞体外增殖无显著抑制作用.白芍总苷各剂量组的肿瘤生长、微血管密度、H22肿瘤细胞增殖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阿魏酸钠可以显著抑制小鼠H22肿瘤的生长及血管生成,且能抑制VEGF的表达.但在体外实验中不能抑制H22肿瘤细胞的增殖.白芍总苷尚不能被证明有抑制小鼠H22肿瘤生长的作用.阿魏酸钠对肿瘤组织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H22肿瘤及抗血管生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 凉血化斑颗粒治疗常见皮肤病500例临床观察

    作者:康景华;李正翔;刘宏祥

    凉血化斑颗粒是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根据中医科临床多年治疗皮肤病的经验而研制的院内制剂.经3年来临床运用,观察到此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之功效,在治疗皮肤疾病的临床中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不同剂量四君子汤对脾虚证小鼠消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珺;高云芳;姚洋

    目的 探讨四君子汤对脾虚证小鼠消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治疗用佳药物剂量.方法 大黄煎液制备小鼠脾虚证模型后,以3种剂量(12.5、25、37.5 g/kg)的四君子汤进行治疗,测定小鼠体重、体温、消化道内食糜平均滞留时间、胃排空速率、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脾脏和胸腺脂数.结果 脾虚证小鼠体重增长缓慢,体温降低、消化道内食糜平均滞留时间缩短、胃排空加快、胃泌素的量降低、胃动素的量升高,脾脏和胸腺指数降低.3种剂量的四君子汤对脾虚证小鼠以上各指标的变化均有明显的矫正作用,以高剂量效果佳.结论 高剂量四君子汤(37.5g/kg)可能为治疗脾虚证小鼠消化及免疫功能紊乱的适宜剂量.

  • 黄芪提取物对体外蛋白非酶糖化的抑制作用

    作者:杨芳;杜俊蓉;郑小媛;余彦;陈小瑞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能加速非酶糖化(nonenzymatic glycosylation,NEG)反应,引起非酶糖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end products,AGEs)在体内蓄积,从而诱发一系列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白内障、神经病变等[1].这些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病因.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AGEs生成抑制剂对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华佗再造丸治疗缺血性中风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作者:蔡业峰;许越;郭建文;张新春;李伟峰;梁伟雄;黄燕

    华佗再造丸的处方起源于冉氏家族,历经200余年中医临床实践,其中成药于1985年由广州奇星药厂研制成功,并于1990、1995、2000年连续三届以保密处方产品收载于《中国药典》,成为中风类首选药物.华佗再造丸经药理研究和临床观察证明,具有保护中风患者的脑细胞免受损害和修复其受损的脑细胞以及激活其脑细胞代偿功能,还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有促进作用,能够用于预防中风、治疗中风、中风后遗症,以及冠心病心绞痛等.在国内大量地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 二精丸有效部位对肾阴虚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作者:许小强;黄敬耀;罗荣;肖百全;赵涛;涂秀英

    目的 探讨二精丸有效部位对肾阴虚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ig甲状腺素加im利血平方法制备肾阴虚模型,二精丸总黄酮和总多糖ig给药结束后Morris水迷宫法测定各组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激素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海马部位Bcl-2和Bax表达及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水平.结果 二精丸总黄酮和总多糖能显著提高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能显著恢复激素水平及海马区Bcl-2和Bax表达;能显著抑制海马区Tau蛋白Ser199/202、Ser396、Thr231三个磷酸化位点异常磷酸化.结论 二精丸总黄酮和总多糖能提高肾阴虚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 RP-HPLC法测定蓝桉果实总三萜酸中三种三萜酸

    作者:刘玉明;吴玉田;柴逸峰;娄子洋

    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果实作为民间使用的一种中药,具有治疗感冒发热、抗菌消炎、跌打损伤、抗癌以及治疗真菌引起的皮肤病等作用.本课题组已对蓝桉果实进行过资源调查[1]、挥发性成分研究[2],同时在对蓝桉果实的有效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时发现蓝桉果实富含有三萜酸[3].对其提取所得到的总三萜酸(Eucalyptus triterpenoid acids,简称ETA)曾用比色法进行过定量测定[4],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蓝桉果实中的ETA,本实验采用RP-HPLC法,对其中成分明确的3种三萜酸--熊果酸、桦木酮酸、白桦脂酸进行了测定.本研究建立了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3种三萜酸的方法,结果满意,可作为蓝桉果实中ETA质量控制的指标之一.

  • 太子参脱病毒苗的核糖体ITS序列研究

    作者:朱艳;秦民坚;杭悦宇

    目的 研究太子参脱病毒苗与外界苗rDNA ITS区碱基序列的异同.方法 运用PCR直接测序法对9种太子参脱病毒苗和4种外界苗的rDNAITS区(包括ITS1、5.8S、ITS2)碱基序列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 太子参脱病毒苗与外界苗的5.8S碱基序列完全一致,变异位点基本上位于ITS1的起始端与ITS2的终止端,其中江苏溧阳和安徽宣城的脱病毒苗变异位点较多.使用UPGMA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结论 rDNA ITS碱基序列的比较分析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阐明了脱病毒苗的遗传稳定性.

  • 植物表达载体在三分三发根中的高效表达

    作者:潘夕春;陈敏;张磊;廖志华;张明生

    目的 建立基于发根培养的三分三Anisodus acutangulus遗传转化体系及在三分三发根中表达外源基因的方法.方法 由种子直接萌发得到无菌苗,建立了三分三的无菌苗培养系统.将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CAMBIA1304+导入经过"disarmed"改造的根癌农杆菌C58C1(携带pRiA4质粒),获得了携带外源基因表达载体的重组C58C1工程菌.取生长良好的幼嫩真叶作为外植体,在乙酰丁香酮的诱导下用重组C58C1进行感染,诱导发根.选取在无激素培养基上生长迅速,分支多的发根单克隆进行继代培养.经过3次继代培养,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用于验证发根型质粒pRiA4和表达型质粒pCAMBIA1304+是否整合到三分三发根基因组内.结果 建立了基于发根培养的三分三遗传转化体系,发根诱导频率达到100%,PCR检测表明pRiA4和pCAMBIA1304+质粒共转化率达到32%.结论 该方法可以用于在三分三发根中高效表达外源基因,为实现基于发根的三分三产托品烷类生物碱的代谢工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三分三 发根 共转化
  • 淫羊藿属9种淫羊藿叶中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量的考察

    作者:谢娟平;王忠东;孙文基

    淫羊藿属 Epimedium L.药用植物,在我国有29种,产于川陕者14种[1],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中国药典》作为淫羊藿药材的有5种,分别为淫羊藿、朝鲜淫羊藿、箭叶淫羊藿、巫山淫羊藿和柔毛淫羊藿[2],笔者在进行淫羊藿成分系统分离研究的基础上,对采集的川陕豫产9种习惯人药的淫羊藿品种[3],将其叶中的主要成分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的量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朝藿定C量大于淫羊藿苷.

  • 花叶开唇兰种子非共生萌发的研究

    作者:周伟香;龚宁;李光;郑继军

    目的 筛选花叶开唇兰种子非共生萌发佳培养基.方法 比较不同的基本培养基、蔗糖质量浓度、植物生长物质和培养方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观察并统计种子萌发率.结果 花叶开唇兰种子萌发适培养基为1/4MS+NAA 0.1~0.5 mg/L+蔗糖20 g/L,液体悬浮培养.结论 首次报道了花叶开唇兰种子萌发佳培养基,为花叶开唇兰快速繁殖提供技术参考.

  • 多糖与细胞凋亡关系探讨

    作者:周怡;耿越

    多糖是醛糖和(或)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在一起的聚合物,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辐射以及调节免疫等重要生物活性.植物、海洋生物及菌类等各种来源的多糖已作为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出现.由于细胞凋亡在造血、免疫和肿瘤发生机制上具有重要作用,细胞凋亡已成为当前生命科学中引人人目的 研究热点.近年来,对多糖的研究方兴未艾,大量的研究表明,多糖的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活性均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结合细胞凋亡的相关理论,对多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 甘草酸抗病毒活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段伟奇;姬胜利

    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材料,简述甘草酸在抗病毒方面研究进展.对甘草酸抗肝炎病毒、疱疹属病毒、HIV病毒及SAS病毒等机制进行了综述.甘草酸抗病毒活性强,能抑制多种不相关的DNA、RNA病毒的生长,并且不影响正常细胞的活性.但由于其脂溶性和生物利用度低,及长期使用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而限制了它的应用.总的来说,甘草酸在抗病毒方面的前景良好,有其独特优势,但其抗病毒机制复杂,很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 块菌活性成分及其人工栽培研究进展

    作者:汤亚杰;孔国平;朱伶俐;刘瑞桑;李冬生

    块菌是生长在森林地下的药食两用真菌,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子囊菌亚门、块菌目、块菌科、块菌属,其主要活性成分有α-雄烷醇、神经酰胺、块菌多糖等.α-雄烷醇是一种类固醇化合物,具有调节女性月经周期、引起女性性兴奋的功能;神经酰胺具有保湿(可以作为皮肤屏障)、诱导细胞凋亡、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功能;块菌多糖具有抗肿瘤并参与免疫调节等功能.在半人工模拟栽培中,块菌易受到其他外生菌根的影响,从接种到收获,一般需要7~9年的时间.块菌具有可培养性,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大规模生产块菌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纳米中药研究进展

    作者:唐致远;凌国维

    纳米技术与基因、网络并列为21世纪的三大科技革命.纳米技术为中药新药的研制与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途径.由于中药产生的药理效应不能唯一地归功于该药物特有的化学组成,还与药物的物理状态(如颗粒尺寸等)密切相关.综述纳米中药的发展,阐述了纳米中药的概念、特性,介绍纳米中药的制备技术,另外探讨了纳米中药面临的一些问题,展望了纳米中药制剂广泛的前景.

  • 麝香的鉴别及应用

    作者:程黎晖

    麝香是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uskii Flerov.、马麝M.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moschiferus Linnaeus的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是珍贵的中药材.麝香腺长在雄麝脐和阴茎之间,外部微微隆起,成囊状,覆盖有细而疏的短毛.麝香味辛,性温,具有开窍、辟秽、通络、散瘀的作用.

  • 天然聚乙炔醇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锦贤;荆晶;陆阳

    含聚乙炔醇的多种植物为传统药用植物,长期应用于中医药临床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对聚乙炔醇开展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其提取分离方法、鉴定、合成途径等均得到改进和优化,同时发现其具有神经保护、神经营养、抗肿瘤、抗炎、肝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结合近期对聚乙炔醇药理研究的结果,对其化学、药理及其作用机制等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聚乙炔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我国药用植物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作者:贾彩凤;李艾莲

    辐射诱变技术具有突变率高、突变谱宽、后代性状稳定快、育种周期短等优点,目前已成为获得新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综述了60Co-γ射线、离子束和空间环境等不同辐射源的辐射特性及其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辐射诱变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将为提高体细胞突变率、加快植物遗传改良开辟广阔的发展前景.

  • 药品标准中薄层鉴别方法存在的问题商榷

    作者:张萍;肖新月;张南平;林瑞超

    薄层色谱法系将适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铝基片上,成一均匀薄层.待点样、展开后,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作对比,用以进行药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定量的方法.薄层色谱分离一般是根据几种分离原理,应用多的是吸附和分配原理,也有离子交换和凝胶渗透原理.

  • HPLC法测定复方虎杖颗粒中大黄素

    作者:张彤;丁越;陶建生;徐莲英

    复方虎杖颗粒是根据名老中医经验方研制的中药六类新药,由虎杖、黄柏、苦参3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收湿止痒、加快伤口愈合之功效,主治各类痔疮、肛瘘等肛肠科疾病.虎杖为方中君药,主要含有大黄素等蒽醌类成分.因此本实验采用HPLC法对复方虎杖颗粒中主要药效成分游离大黄素和水解总大黄素进行了测定,以期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葛根素衍生物4ac聚乳酸纳米粒体外释药规律的考察

    作者:郭东艳;陈士林;杨大坚

    目的 考察葛根素衍生物4ac聚乳酸纳米粒的体外释药规律.方法 采用动态膜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规律,并用6种数学模型对其释药规律进行拟合.结果 以Weibull数学模型拟合较好,体外释放包括两个过程,起初为快释阶段,然后转为慢释阶段.结论 Weibull数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葛根素衍生物4ac聚乳酸纳米粒中4ac的释药规律.

  • HPLC法测定半枝莲及其制剂热炎宁胶囊中野黄芩苷

    作者:高晓霞;原红霞;赵云丽;刘涛;于治国

    热炎宁胶囊由蒲公英、虎杖、败酱和半枝莲4味药材经提取加工制备而成,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的功效,临床上用于咽喉肿痛、急性咽炎、风热感冒、发热等症[1].目前对于热炎宁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仅限于薄层扫描法对大黄素的测定[1].由于野黄芩苷(scutellarin)为半枝莲抗菌消炎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2~4],本研究实现了制剂中野黄芩苷的测定.另外,由于作为原料的中药材受地域、气候、采收季节等方面的因素影响较大,为使质量标准更加完善,因此同时作为内控指标对半枝莲药材也进行了测定,建立了一种简便、快捷、专属、可靠的方法,优化了《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半枝莲中野黄芩苷的测定方法.

  • 鱼腥草挥发油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孙瑜;肖学凤;毛学建

    目的 以甲基正壬酮为指标,研究鱼腥草挥发油在家兔体内药动学参数,确定其药动学模型.方法 使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在家兔血浆中的血药浓度,采用SPB-5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90℃,以10℃/min升至190℃,保持5 min,进样口温度250℃,FID检测温度300℃,进样量5.0μL,无分流进样,溶剂为正己烷;载气为氮气,柱头压55.2 kPa,内标物正十五烷;并运用3P97程序对甲基正壬酮的血药浓度测定值进行拟合.结果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血药浓度的方法,甲基正壬酮在0.04~60.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87 0);其药-时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结论 本实验为鱼腥草药材的合理用药及二次开发提供了药动学依据;同时也为中药材挥发油类成分的药动学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 正交试验优选獐牙菜的提取工艺

    作者:田薇;张喜民;陈朝晖;陈立仁;李永民

    龙胆科植物抱茎獐牙菜Swertia franchetianaH.Smith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舒肝利胆之功效,主治各种肝胆疾病,临床对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等症疗效显著[1].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环烯醚萜类、碳键黄酮苷类和(口山)酮苷类成分[2~5].目前,中药提取工艺筛选试验中常用化学法、生物学法及有效浸出物综合评价的方法.

  • 丹参不同提取工艺的研究

    作者:于沈晶;殷文广;修志龙

    丹参是唇形科鼠尾草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症[1].丹参中主要含有以丹参酮和丹参醌为主的脂溶性二萜类化合物和以丹参酚酸为主的水溶性多聚酚酸类化合物.现有的丹参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如水醇法、蒸馏法、石硫醇法、透析法、离子交换法,往往只注重考察某种单一成分的量,忽略了多种成分的复合作用.本研究考察了不同的提取方法对丹参提取液体外抗氧化作用和体内耐缺氧能力的影响,希望能为丹参提取工艺的选择提供一些参考.

  • 微乳薄层色谱法鉴别甘草的研究

    作者:崔淑芬;林焕冰;Frank S.C.Lee;王小如

    甘草为重要的常用中药,素有"国老"之称,具止咳化痰、解毒清热、缓急止痛及调和诸药等作用,俗称"十方九草",在临床上有大量的应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录的甘草药材有3种: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 Bat.和光果甘草G.glabra L.不同种类的甘草成分有一定的区别[1],而采用现有的药典方法并不能区分不同种类的甘草[2].微乳薄层色谱是近几年发展的薄层色谱新方法[3~5],处于方法的初创阶段.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微乳薄层色谱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本实验研究微乳薄层色谱应用于3种甘草药材的鉴别.

  • 独一味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

    作者:景明;樊秦

    独一味滴丸是由《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所载独一味胶囊经改变剂型而来,由独一味单味药材组成,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之功效,临床应用于刀口疼痛、出血,外伤骨折,筋骨扭伤,风湿痹痛和崩漏、痛经、牙龈肿痛等.滴丸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制备简便等特点,因而制成滴丸以满足临床急症的需要.本实验针对影响独一味滴丸成型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 HPLC法测定侧柏叶及其制剂侧柏Ⅴ号胶囊和异海松酸胶囊中异海松酸

    作者:程立方;崔秀君;马海勇

    目的 建立异海松酸的HPLC测定方法,控制侧柏叶及其制剂侧柏Ⅴ号胶囊和异海松酸胶囊的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Kromasil C18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60 : 37:3);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31 nm进样量:10 μL.采用外标法计算样品中异海松酸的质量分数.结果 异海松酸的线性关系范围为1.25~10.00 μg,回归方程为Y=66 214 X+2 487.9,r=1.000.平均回收率为95.8%,RSD为2.7%(n=5).侧柏叶药材中异海松酸的测定结果分别为3.09、3.20、3.56 mg/g,侧柏Ⅴ号胶囊的测定结果分别为10.39、9.67、10.99 mg/g,异海松酸胶囊的测定结果分别为553.89、541.50、528.83 mg/g.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无干扰,可用于侧柏及其胶囊的质量评价.

  • 聚酰胺对紫锥菊提取物中菊苣酸的分离纯化研究

    作者:刘轶琛;曾建国;陈波;姚守拙

    目的 采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纯化紫锥菊提取物中菊苣酸.方法 采用50%乙醇溶液洗脱,HPLC法对产品中菊苣酸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该法能把紫锥菊提取物中菊苣酸的质量分数(4.9%)提高10倍左右,回收率达到98%以上.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可用于紫锥菊提取物中菊苣酸的分离纯化.

  • 中国药材生态适宜性分析及生产区划

    作者:陈士林;索风梅;韩建萍;谢彩香;姚辉;李西文;李滢;魏建和

    从气候、土壤地质、群落生态、遗传等多角度论述中药材单品种生态适宜性分析;并从传统区划、数值区划和综合区划3个阶段讨论中药材区划的研究发展历史;重点讨论地理信息系统在中药材生态适宜性研究和中药区划中的优势和主要关键技术.对中药材生态适宜性研究和中药区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对我国中药材生态适宜性和中药区划的研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中草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