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

中草药杂志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중초약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6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670
  • 国内刊号: 12-1108/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77
  • 曾用名: 中草药通讯
  • 创刊时间: 197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汤立达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近红外光谱结合不同变量筛选方法用于金银花提取过程中绿原酸量的在线监测

    作者:杜晨朝;赵安邦;吴志生;乔延江

    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不同变量筛选方法对金银花提取过程中绿原酸量进行快速测定.方法 采用组合间隔偏小二乘法(SIPLS)、竞争自适应抽样方法(CARS)、变量投影重要性(VIP)、连续投影算法(SPA)4种不同变量筛选方法,以HPLC测定值作参比,建立金银花中绿原酸定量模型并进行比较,优选出佳变量筛选方法.结果 经SIPLS方法所建绿原酸模型预测能力好,预测集决定系数(Rpre2)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990 3和2.316%.结论 近红外光谱法结合SIPLS变量筛选方法建立的绿原酸定量模型性能良好,满足中药提取过程实时监测分析的精度要求,可用于中药提取过程的快速分析.

  • 复方痛痹舒自微乳释药系统基质组成的研究

    作者:祁利平;董艳艳;张景姣;刘雅敏

    目的 筛选复方痛痹舒自微乳释药系统(SMEDDS)的基质组成并确定配方比例.方法 采用溶解度方法测定复方痛痹舒中主要有效成分在不同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中的溶解度,结合不同油相与乳化剂的配伍结果,筛选油相、乳化剂与助乳化剂,采用水滴定法绘制伪三元相图,以澄清度、粒径和自乳化时间为考察指标,筛定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的类型及其组成范围.结果 复方痛痹舒SMEDDS基质组成:油相为肉豆蔻酸异丙酯(IPM),乳化剂为RH40/聚山梨酯-80(1∶1),助乳化剂为甘油;各相系占SMEDDS基质组成的比例范围按质量分数计:油相9.96%~40.49%,乳化剂23.31%~59.97%,助乳化剂19.83%~60.02%.结论 筛定的复方痛痹舒SMEDDS基质,其分散相粒径可以达到10~100 nm,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仙草方泡腾片颗粒含水量及水分相态分布研究

    作者:吴双双;龚明;高美连;张尧;张爱玲;饶小勇;罗晓健

    目的 应用快速、准确、无损的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定仙草方泡腾片颗粒的含水量及水分相态分布.方法 通过标定4个不同质量的MnC12溶液的频率鉴别信号(FID)幅值,拟合出水分量与FID信号幅值的标准曲线方程,再选取干、湿法制粒所得泡腾片颗粒各3份,分别测定其FID幅值,根据拟合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干、湿法颗粒含水量,同时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得的含水量结果与药典收录的减压干燥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低场核磁共振测定仙草方泡腾片颗粒的含水量方便快速,结果稳定准确,通过与减压干燥法对比发现,核磁共振法比减压干燥法测得的含水量高的值不超过0.3%.结论 减压干燥法无法将仙草方泡腾片颗粒内部的结合水完全干燥,而核磁共振法测得的是泡腾片颗粒内部结合水、束缚水和自由水的总和,且能清晰展示颗粒中3种不同相态水分子的分布及运动性能,为药品制造过程中物性参数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 战骨提取物中柚皮素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筛选

    作者:黄秋洁;叶勇;魏涌标;刘华钢;韦冬迷;阮慧

    目的 筛选战骨提取物中柚皮素的佳透皮促渗剂及其用量.方法 以大鼠腹部皮肤为实验屏障,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建立离体经皮吸收实验方法,收集战骨提取物中柚皮素的透皮接收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透皮速率.结果 以冰片、薄荷脑、氮酮作为促渗剂对柚皮素的透皮吸收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促渗作用强度冰片>薄荷脑>氮酮,当冰片用量为5%时,柚皮素的透皮速率可达0.136 8 mg/(cm2·h).结论 以5%冰片作为促渗剂时可以较好地促进战骨提取物中柚皮素的经皮吸收.

  • 基于动态水分吸附法的金银花喷干粉吸湿特性研究

    作者:许燕;何雁;张爱玲;张尧;饶小勇;罗晓健

    目的 采用动态水分吸附法研究金银花喷干粉的水分吸附-解吸附动力学特性.方法 在温度为20、30、40℃,相对湿度为0~85%条件下,利用动态水分吸附仪测定金银花喷干粉的水分吸附与解吸附数据,并基于6种常用的吸湿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及评价.结果 温度越高,达到吸湿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在相对湿度65%~85%时,金银花喷干粉的质量发生明显变化;相对湿度越大,达到平衡时的质量变化越大.Peleg模型是描述金银花喷干粉水分吸附-解吸附特性的佳数学模型.结论 动态水分吸附法可以缩短测试时间和减少人为误差,适用于金银花喷干粉的吸湿特性研究.

  • 银杏黄酮组分自微乳-微丸释药系统的构建

    作者:刘丹;张露;张振海;贾晓斌

    目的 根据银杏黄酮生物药剂学性质及其临床释药行为的特点构建银杏黄酮组分自微乳-微丸释药系统.方法 根据溶解度,筛选出合适的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采用水滴定法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出合适的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质量比(Km值);以粒径、Zeta电位和溶液澄明度为指标,在选定的Km值下进行混合乳化剂与油相比例的筛选;采用HPLC法测定自微乳中银杏黄酮的量;根据筛选出的制剂处方制成自微乳,再加入适当的辅料采用挤出滚圆法制成微丸;评价微丸的溶出行为.结果 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分别为肉豆蔻酸异丙酯(IPM)、聚山梨酯-80和无水乙醇;Km值为3∶1;聚山梨酯-80和无水乙醇总质量与IPM质量比为9∶1,银杏黄酮加药量0.202 5 g,制得的自微乳粒径均小于30 nm;自微乳中银杏黄酮的量为13.32 mg/mL,以自微乳作为自黏合剂制备载药量为25%的自微乳-微丸释药系统,显著提高了银杏黄酮的溶出.结论 以自微乳作为前制剂制成的微丸性质较稳定,且银杏黄酮的溶出能力得到改善.

  • 婴幼儿支气管炎中药洗液质量稳定性研究

    作者:黄玲;王艳宁;吴曙粤;闫莲姣

    目的 通过加速实验和长期实验,以婴幼儿支气管炎中药洗液中的主要药材麻黄及白芍的有效成分量作为主要考察指标,考察洗液的稳定性.方法 根据婴幼儿支气管炎中药洗液药品质量标准指标,通过薄层色谱法鉴别样品中的麻黄、茯苓、白芍、枳壳、淫羊藿,HPLC法测定样品中麻黄(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总量)和白芍(芍药苷量)的有效成分量,平皿法检测样品中微生物的限度,并评定中药洗液样品的稳定性.结果 洗液样品经加速和长期实验测定,性状为深褐色液体;均可检出麻黄、茯苓、白芍、枳壳、淫羊藿;麻黄和白芍的有效成分量分别高于0.18、0.72 mg/mL;需氧菌总数、霉菌酵母菌总数均未超过100 cfu/mL,均未检测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结论 3批婴幼儿支气管炎中药洗液的加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良好,可为本品的包装、运输、贮存及有效期的制订提供必要依据.

  • 复方芎七脉冲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作者:马盼盼;陈书慧;田效志;黄甜甜;贾永艳

    目的 选取对冠心病有治疗作用的川芎嗪和三七总皂苷组成芎七复方为模型药物,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包衣材料,控制释药时滞为4h,采用压制包衣法制备复方芎七脉冲片.方法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复方芎七脉冲片的片芯;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包衣佳处方,采用压制包衣法制备复方芎七脉冲片.用DDsolver软件进行释药模型拟合,并对药物同步释放进行研究.结果 复方芎七脉冲片剂的体外累积释放率拟合度顺序为Logistic模型>Higuchi模型,Logistic模型的拟优合度(Rsqr-adj)为0.950 1,拟合度(AIC)为29.432 0,因此该复方芎七脉冲片的释药机制为S型的溶蚀过程,且体外累积释放率模型为Logistic模型.结论 通过对复方芎七脉冲片制备工艺和释药机制的研究,制得的复方芎七脉冲片性质稳定,释药时滞为4h,不同成分累积释放率均达到90%以上,符合脉冲制剂的释药标准.

  • 滋肾养阴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林启焰;王晗雪;汪毓文;程雪梅;谢帆;李文艳;王长虹

    目的 建立滋肾养阴颗粒(ZYG)的定性与定量方法.方法 山茱萸的薄层色谱(TLC)鉴别;以氯仿-甲醇(3∶1)为展开剂,5%香草醛-硫酸为显色剂;墨旱莲、泽泻、牡丹皮的TLC鉴别:以石油醚(60~90℃)-三氯甲烷-醋酸乙酯(3∶1∶2)作为展开剂,采用不同的检视方法,对ZYG中多味药材同时鉴别.采用Boston C1 8色谱柱(250 mm×4.6mm,5 μm),以乙腈-0.1%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对ZYG中莫诺苷、马钱苷、金丝桃苷、特女贞苷、丹皮酚的量进行测定.结果 可用莫诺苷和马钱苷对ZYG中的山茱萸进行定性鉴别;在同一展开条件下,分别在254nm下对ZYG中的牡丹皮进行鉴别;在366 nm下对ZYG中的墨旱莲进行鉴别;用5%磷钼酸乙醇为显色剂,于日光下对ZYG中的泽泻进行鉴别;所建立的2个TLC方法,各斑点清晰,Rf值适中,分离度良好.以莫诺苷、马钱苷、金丝桃苷、特女贞苷和丹皮酚为指标成分进行方法学研究,其对应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432~110.8、4.192~104.8、4.040~101.0、4.132~103.3、4.076~101.9 μg/mL,各指标成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57%~98.67%,方法的日内精密度小于2%,日间精密度小于3%.方法的稳定性与重复性良好.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易于操作,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ZYG的质量控制.

  • 基于挤出物质构特性的挤出工艺对微丸成型质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郑亚平;张雪;鲜洁晨;冯怡;李雪;楚世慈;洪燕龙

    目的 分析探索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的工艺参数如挤出转速、挤出筛网孔径及挤出次数对挤出物的质构特性及微丸成型质量的影响规律.方法 以微晶纤维素(MCC)为成球剂,以乳糖、Methocel E5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E5)、MethocelE15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El5)、Methocel K100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100)4种辅料及8种中药提取物(槟榔提取物、败酱草提取物、石菖蒲提取物、红藤提取物、补骨脂提取物、大川芎方提取物、川芎提取物、天麻提取物)为模型药物组成12个制剂处方,分别于3个水平的挤出转速、挤出筛网孔径及挤出次数条件下制备挤出物,一部分用来测定质构参数,另一部分滚圆后对微丸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随着筛网孔径变大,挤出物表现出硬度减小的趋势、弹性及黏附性显著增大,即挤出物易产生形变及相互黏附,微丸的圆整度有降低的趋势,而粒径则显著增大;随着挤出次数的增加,挤出物的硬度、内聚性、咀嚼性及回复性均显著变大,而挤出转速对不同挤出物的质构特性呈现不同的影响.结论 在制备微丸时,可根据挤出物的质构特性,有目的地选择挤出工艺,以制备良好的球形微丸.

  • “药辅合一”茶多酚-蜂毒肽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抗肿瘤研究

    作者:方栋;张蕾;孙娟;吴文瀚;乔宏志;狄留庆

    目的 制备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的茶多酚-蜂毒肽纳米复合物(EMN),并考察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通过拜耳反应合成了多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polyEGCG),1H-NMR和MS表征其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通过正交试验优化EMN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在不同pH值条件下蜂毒肽(Mel)的体外释放.通过流式细胞仪比较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Mel和EMN的细胞摄取情况.MTT法考察polyEGCG和Mel在B16F10和A549细胞的协同抗肿瘤效应.结果 合成的polyEGCG用1H-NMR和MS确证了结构,正交试验优化的EMN佳制备工艺为将0.5 mg/mL polyEGCG溶液逐滴加入到lmg/mL等体积的Mel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室温孵育30 min,即得.体外释放实验表明EMN释放具有酸响应性.摄取实验表明Mel和EMN均能被肿瘤细胞摄取,摄取量相当.MTT实验结果表明,polyEGCG和Mel联合使用的协同系数(CI)小于1.0,具有协同抗肿瘤效果.结论 采用自组装的方式制备EMN,工艺简单,粒径适宜,且具有协同抗肿瘤的效果,值得深入研究.

  • 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沙苑子总黄酮工艺研究

    作者:汤如莹;王玉杰;李伟;张建军;王景霞;王林元

    目的 优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沙苑子总黄酮(ACSTF)的工艺.方法 以ACSTF出膏率、总黄酮质量分数、工艺转移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水煎煮提取沙苑子的工艺参数、D101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ACSTF的工艺参数.结果 优提取工艺为加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0.5h,加水量分别为10、6、6倍药材量.D101树脂分离纯化ACSTF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液ACSTF质量浓度为约1.0 mg/mL,径高比为1∶5,上样体积流量1 BV/h,比上样量为0.6 g/mL(药材/湿树脂);水洗脱体积流量1 BV/h,水洗脱体积为4 BV;乙醇洗脱体积分数为70%,乙醇洗脱体积流量为1 BV/h,乙醇洗脱体积为5 BV.制成的沙苑子总黄酮提取物出膏率为2.65%,总黄酮质量分数为56.24%,工艺转移率为68.37%.结论 该方法简单、可行,能够用来分离纯化ACSTF.

  • 参术益肠丸普通粉体和超微粉体溶出行为比较研究

    作者:祁俊;刘亮镜;江玲丽

    目的 比较参术益肠丸细粉和超微粉中主要活性成分葛根素、芍药苷和甘草苷溶出情况,为其生产工艺优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参术益肠丸中主要活性成分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相对累积溶出率进行定量研究.色谱条件: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11∶89);体积流量1.5 mL/min;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10 μL.结果 细粉中葛根素和甘草苷在水和人工胃液中相对累积溶出率大于超微粉,而细粉中芍药苷在水和人工胃液中相对累积溶出率小于超微粉.人工肠液中超微粉和细粉的溶出行为相似.结论 适度的微粉化能促进参术益肠丸有效成分的溶出,其溶出行为还受到不同溶出介质的影响,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参术益肠丸还需进一步研究.

  • 金水宝胶囊中发酵虫草菌粉多糖的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朱卫丰;赵加茜;刘小林;管咏梅;金晨;杨明;陈丽华

    目的 建立金水宝胶囊发酵虫草菌粉多糖的指纹图谱.方法 沸水回流提取金水宝胶囊中的发酵虫草菌粉多糖,经酸水解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后采用HPLC法分析,色谱条件为Phenomenex OOG-4252-EO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05 mol/L磷酸盐缓冲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结果 对组成发酵虫草菌粉多糖的11种单糖成分进行鉴别,并建立了发酵虫草菌粉多糖指纹图谱.通过指纹图谱分析10批金水宝胶囊中各单糖成分,相似度均大于0.999,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建立的发酵虫草菌粉多糖指纹图谱操作简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够客观评价金水宝胶囊的质量.

  • 不同分离精制工艺对中药复方骨痹颗粒喷干粉制剂学性质影响

    作者:杨磊;朱华旭;唐志书;姚薇薇;潘永兰;付廷明;李博;郭立玮

    目的 采用粒径分析、粉末流动性测试和电镜扫描等分析技术,比较分析不同分离精制工艺对中药复方水提液经分离精制所得中间体的微观制剂学性质影响因素,评价预测水提液分离精制的优工艺.方法 以前期已建立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的中药复方骨痹颗粒为例,对复方水提液分别采用95%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50%、D101大孔树脂吸附并且用70%乙醇洗脱、0.2 μm氧化铝陶瓷膜进行精制分离,制备3种制剂中间体,并比较流动性、粘结度、压缩性、透气性、粒子微观结构、粒径分布等微观制剂学性质.结果 采用3种常用于中药复方水提液分离精制工艺(乙醇沉淀法、大孔吸附树脂法和膜分离法)制备的骨痹颗粒喷干粉,通过综合分析可知,膜分离法所得中间体的各项性质均较其他2种工艺好,易于后续的制粒、压片等工艺顺利进行,操作条件:药液质量浓度为生药0.05 g/mL,药液温度30℃,压力0.15 MPa,流速5m/s.结论 不同分离精制工艺所得喷干粉的制剂学性质差异较大,通过分析影响喷干粉吸湿性、流动性、压缩性等性质的因素,选择0.2 μm氧化铝陶瓷膜分离法作为骨痹颗粒水提液分离精制的优工艺.

  • 中药复方新药研究的质量设计、质量完善与技术审评的分阶段要求

    作者:阳长明

    中药复方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是中药新药研究和申报的主要类别和方向,是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药特色的主要方面.结合多年的审评工作实践,浅谈对中药复方新药研究路径、研究规律的认识,以及对中药复方新药药学研究工作的要求,认为中药复方新药药学研究过程是一个质量设计、质量完善的过程,阐述了中药复方新药药学分阶段要求的审评认识;指出对中药复方新药研发路径、研发规律、研发策略乃至审评策略的讨论,有利于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技术审评标准体系,提高中药新药研发能力,促进中药新药创新研究,加快中药新药上市.

  • 高品质中药配方颗粒与关键制造要素

    作者:李远辉;李慧婷;李延年;齐娅汝;伍振峰;杨明

    近年来,中药配方颗粒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新的中药饮片使用形式.不断提升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更有力地保障大众身体健康,是促进其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简述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现状,分析中药配方颗粒的高品质特征与关键制造要素,以期为提升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提供新思路.

  • 中药膜技术的“绿色制造”特征、国家战略需求及其关键科学问题与应对策略

    作者:郭立玮;邢卫红;朱华旭;高从堦;唐志书;丁菲;杨积衡;孙静;李博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领域,中医药继承创新研究已被提升为国家科技战略.膜技术适应中药药效物质整体、多元特征的优势,可充分实现中药资源的核心价值;并具高效、节能、无污染等特点.中医药膜科技具有重大国家科技战略需求,是我国中药制药工业亟需推广的高新技术.紧密围绕膜技术在中药制药工业的产业化应用,对所开展的中药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基于膜过程的中药制药分离工程技术体系与应用”进行概述,针对中药工业生产中制剂前处理环节存在的生产效率低、药材利用率低、能耗大、污染高、灭菌效率低等共性问题,基于中成药生产过程特点、工程原理和规律,以膜科学技术为核心,通过构建“中药溶液环境”科学假说,引进复杂系统科学原理,建立基于计算机化学方法的中药膜传质过程研究方法;针对中药膜技术工程化应用瓶颈,构建面向中药物料的“膜过程优化”技术集成等策略,开展中成药生产中节能、降耗、减排、工艺优化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形成基于膜过程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绿色制造系列关键共性技术,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环境友好生产线,实现了中药工业生产中制剂前处理“提取、精制、浓缩”等环节的高效、环保、稳定与智能控制.中药膜技术以水为基本溶剂,可保留中医传统用药特色,所研制的膜技术及其成套设备己推广至全国29个省市,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膜技术完全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是名副其实的中药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对推动我国中药制药行业的技术进步,提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 头花蓼体外降糖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童南森;吴梅佳;王娟;陈平;黄绳武

    目的 研究头花蓼的降糖作用靶点.方法 采用人源肝癌HepG2细胞,检测细胞经头花蓼提取物(PCB)作用后培养液上清中葡萄糖的量.采用qRT-PCR检测PCB对HepG2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葡萄糖转运蛋白4 (GLUT4)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与胰岛β细胞功能相似的大鼠胰岛细胞瘤INS-1细胞,分为药物保护组和修复组,检测PCB对链脲佐菌素(STZ)损伤的INS-1细胞的保护和修复作用.MTT法检测INS-1细胞的增殖活力、生化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INS-1细胞Cyt C、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麦芽糖为底物的α-葡萄糖苛酶抑制模型,测定PCB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结果 PCB显著促进HepG2细胞对上清中葡萄糖的吸收,且显著上调PPAR-α、GLUT4基因表达(P<0.001).对STZ损伤的INS-1细胞的保护和修复实验中,相比于模型组,PCB组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1、0.001),升高SOD水平,降低MDA水平(P<0.05),同时显著降低CytC、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P<0.001).PCB对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活性,IC50为11.53 mg/mL.结论 PCB可通过上调PPAR-α、GLUT4基因表达促进HepG2细胞对上清中葡萄糖的吸收;通过阻碍Cyt C-Caspase-3通路减少STZ损伤的INS-1细胞凋亡;通过升高SOD、降低MDA改善INS-1细胞氧化应激;对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活性.

  • 多成分环境下甘草次酸肠吸收行为的研究

    作者:董月柳;李雪莲;陈江鹏;孙慧娟;潘孟;王子禹;董玲

    目的 考察多成分环境下甘草次酸在大鼠肠道中的吸收特性.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多成分环境下甘草次酸在大鼠肠道中的吸收情况,HPLC法测定肠灌流收集液中甘草次酸的量,计算甘草次酸在大鼠回肠中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吸收速率常数(Ka)和吸收分数(Fa),考察甘草次酸不同质量浓度、P-糖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以及不同成分配伍对甘草次酸肠吸收的影响.结果 10、20 μg/mL甘草次酸灌流液在回肠段的Peff、Ka和Fa值无显著差异,加入100 μmol/L维拉帕米后,10 μg/mL甘草次酸的Peff、Fa值增大,说明甘草次酸可能为P-gp的底物;2种成分配伍后,黄芩苷对甘草次酸肠吸收的影响明显,使甘草次酸的Peff值由(4.05±0.78)×10-5 cm/s降低到(2.18±0.63)×10-5 cm/s,减少甘草次酸的渗透.而葛根素、小檗碱对甘草次酸渗透性无明显影响.3种成分配伍的实验结果表明,甘草次酸与葛根素、小檗碱配伍后,渗透系数未发生改变,甘草次酸与葛根素、黄芩苷配伍后渗透系数发生改变,但变化不明显,甘草次酸与黄芩苷、小檗碱配伍后,渗透性降低,Peff值由(4.05±0.78)×10-5 cm/s降低到(1.35±0.69)×10-5 cm/s,黄芩苷对甘草次酸肠吸收影响明显.结论 甘草次酸在大鼠回肠段能较好地被吸收,一定范围内的药物质量浓度对甘草次酸的Peff和Ka无明显影响,初步确定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甘草次酸是P-gp的底物,且存在转运蛋白饱和现象;黄芩苷对甘草次酸的吸收影响显著,可能是通过诱导P-gp的表达,增加了甘草次酸从细胞内到细胞外的外排,降低了甘草次酸的渗透,影响其吸收.

  • 复方健肾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初步药效学研究

    作者:张宝宝;吴梅佳;陈平;王娟;黄绳武

    目的 考察复方健肾颗粒对高脂高糖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药效学指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通过高脂高糖饮食联合小剂量STZ进行2型糖尿病肾病动物造模.通过测定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GH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指标观察其药效,考察其对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通过ELISA法测定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复方健肾颗粒各组大鼠体质量均显著增加(P<0.01),大鼠饮食量、饮水量、尿量、尿蛋白定量显著降低(P<0.05、0.01),FBG值均下降(P<0.05、0.01),Scr均下降(P<0.01),BUN均下降(P<0.05、0.01),GHb水平显著下降(P<0.05、0.01),TC、TG、MDA水平显著下降(P<0.01),SOD显著升高(P<0.01),IL-6、MCP-1、ICAM-1水平下降显著(P<0.01).结论 复方健肾颗粒具有一定的降血糖、调血脂、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肾脏的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CP-1、ICAM-1、IL-6等炎症通路有关.

  •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戊己丸对胃蛋白酶抑制作用的谱效关系

    作者:卿勇军;刘文;杜平;金阳;姚晓艳

    目的 以大鼠胃溃疡模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中药复方戊己丸对大鼠胃溃疡治疗效应的谱效关系及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在建立不同来源药材的11批戊己丸指纹图谱的基础上,采用大鼠胃溃疡模型,对11批戊己丸进行药效实验.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将11批戊己丸药效数据与指纹图谱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相关联,建立谱效关系模型.结果 谱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戊己丸对大鼠胃溃疡的药效作用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吴茱萸中吴茱萸碱、白芍中芍药苷等可显著降低胃组织中胃蛋白酶(PEP)的量,是戊己丸治疗胃溃疡的主要有效成分.结论 通过谱效关系研究获得了药效活性物质群,建立了戊己丸谱效关系评价的方法,客观反映药物内在质量,为该类中药制剂后期创新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珍珠明目滴眼液改善高渗诱导角膜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杜雪莹;郑姣;顾小盼;曲昌海;倪健

    目的 探讨珍珠明目滴眼液(ZMED)对高渗诱导人角膜上皮细胞(HC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110 mmol/L氯化钠高渗溶液刺激离体培养的HCEC建立干眼损伤模型,药物组分别给予不同稀释倍数的ZMED;分别采用MTT法、乳酸脱氢酶(LDH)实验检测ZMED对高渗诱导损伤HCEC的保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AO/EB双染法和Hochest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凋亡形态的差异;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凋亡通路上关键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ZMED可以明显增加高渗诱导损伤的HCEC存活率并降低其LDH释放量;ZMED稀释25倍以下作用于高渗诱导HCEC后,细胞凋亡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且凋亡的HCEC数量呈浓度依赖性减少;ZMED给药后剪切态的Caspase-9、Caspase-3、PARP呈浓度依赖性下调.结论 ZMED对110 mmol/L氯化钠高渗溶液诱导损伤的HCEC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线粒体介导的Caspase-9/Casepase-3细胞调亡通路相关.

  • 逍遥丸对血虚肝郁证大鼠外周血象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作者:赵丹萍;张建军;王莎;侯燕;王玉杰;赵艺萌;王林元

    目的 研究含白芍中成药逍遥丸对血虚肝郁证大鼠外周血象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方法 以辐照结合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制备大鼠血虚肝郁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芍组、逍遥丸组,对照组常规饲养,其余各组单笼饲养.造模第1天开始ig给药,共给药21 d.检测大鼠体质量、外周血象、糖水消耗量,并于给药结束后测定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的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外周血象白细胞(WBC)量明显降低(P<0.001),ACTH、CORT、CRH量均明显升高(P<0.01、0.001),糖水消耗实验表明模型组大鼠快感缺失(P<0.001),逍遥丸对上述各项指标具有相应的调节作用(P<0.01、0.001).结论 逍遥丸对外周血象及HPA轴的调整作用可能是其发挥疏肝解郁、养血健脾功效的机制之一.

  •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白芍养血柔肝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赵丹萍;张建军;贺成;王莎;汤如莹;侯燕;王林元

    目的 通过分析血虚肝郁模型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白芍对异常代谢物的调节作用,探讨白芍养血柔肝功效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辐照复合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建立大鼠血虚肝郁模型,以液质联用为核心技术,以主成分分析(PCA)、偏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方法为数据分析的主要手段,筛选出可能的生物标志物,并分析白芍的干预机制.结果 白芍通过影响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胆碱、神经酰胺、脱氧胞苷、甜菜碱等21种小分子代谢物,对体内代谢轨迹的扰动起到一定的回调作用,能够改善大鼠因外界刺激因素(如辐照、束缚、孤养)诱发的血虚肝郁状态.结论 白芍养血柔肝功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鞘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α-亚油酸代谢等相关代谢通路有关.

  • 冰片对葛根素透过体外模拟血脑屏障的影响

    作者:杨乐;吴军勇;胡雄彬;向大雄

    目的 运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制备血脑屏障(BBB)模型,探讨冰片对葛根素透过BBB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冰片促进BBB开放的主要途径.方法 MTT实验考察不同浓度冰片和葛根素对bEnd.3细胞的毒性作用,筛选实验药物浓度.应用BBB体外模型,以跨内皮细胞间电阻作为紧密连接程度的主要反应指标,观察冰片对其紧密连接的开放有无直接影响以及冰片对葛根素跨BBB转运的影响.结果 经MTT实验确定冰片和葛根素的实验药物浓度均为50 μmol/L.各组给药前与给药24 h后跨膜电阻(TEER)未见明显改变,葛根素组、冰片十葛根素组透过率分别为(59.96±5.90)%和(106.80±2.73)%,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冰片联合葛根素用药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葛根素透过BBB,但其开窍机制还需通过细胞的相关紧密连接蛋白水平和腺苷受体信号通路进一步探讨.

  • 杜仲补天素片对雄性动物促生育作用的研究

    作者:赵罗娜;刘明;张永萍;陈帅帅;姚厂发;刘莉

    目的 对杜仲补天素片药效进行二次开发,新增其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功效,为其临床用于治疗男性不育症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杜仲补天素片高、中、低剂量(0.72、0.36、0.18 g/kg)组,对照组,阳性药生精胶囊组,观察各组雄性小鼠免疫器官及性腺器官脏器指数、抗疲劳作用、生育力作用.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杜仲补天素片高、中、低剂量(0.504、0.252、0.126g/kg)组、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生精胶囊组,观察各组雄性大鼠脏器指数、睾丸病理结构的变化,测定各组雄性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及血清氧化反应指标以及生育力;进行HE染色,观察各组雄性大鼠的睾丸形态学结构.结果 杜仲补天素片通过提高幼龄雄性小鼠免疫功能和性腺器官脏器指数,延长游泳存活时间,具有抗疲劳作用,从而促使雌性小鼠受孕率上升.通过增加模型大鼠的体质量,提高性器官及肾脏指数,增加血清性激素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睾酮(T)、雌二醇(E2)的量,降低血清丙二醛(MDA)量,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产生抗氧化损伤作用并改善睾丸病理形态损伤,从而促使雌性大鼠受孕率及平均产仔数上升,发挥抗腺嘌呤致大鼠生精功能障碍作用.结论 杜仲补天素片对雄性动物具有促生育、改善生育及逆转受损生殖能力的作用,为杜仲补天素片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丹参提取物抗炎作用谱效关系研究

    作者:林梦雅;张玉萍;李雅;姜民;庄朋伟;张艳军;宋丽丽

    目的 研究丹参不同提取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图谱与抗炎作用的谱效关系,为明确丹参抗炎作用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UPLC法对丹参不同提取部位(S1~S9)进行分析,以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模型考察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作用,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其谱效关系.结果 丹参醇提物50%乙醇洗脱液(S3)、80%乙醇洗脱液(S4)、滤过沉淀(S5)以及萃取后水层提取物(S9)对于炎症细胞抗炎能力强,其中以丹参醇提物的50%乙醇洗脱液(S3)作用能力强.丹参发挥抗炎作用的药效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各特征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对其抗炎药效贡献的大小顺序为9号峰>1号峰>2号峰>6号峰>15号峰>11号峰>12号峰>7号峰>10号峰>5号峰>14号峰>3号峰>18号峰>4号峰>13号峰>16号峰>8号峰,对抗炎作用药效贡献大的前4个峰分别为9、1、2、6号峰,经过与对照品比对及质谱分析鉴定出4个峰对应的成分分别为丹参酮ⅡA、丹参素、丹酚酸B和3'-甲基丹酚酸B.结论 丹参抗炎作用的药效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明确了丹参中丹参酮ⅡA、丹参素、丹酚酸B和3'-甲基丹酚酸B这4个成分对其抗炎作用的药效贡献大,为今后探索丹参药材抗炎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天麻灵芝颗粒药效学实验研究

    作者:吴静澜;刘明;刘莉;罗战彪;王海洋;张永萍

    目的 对天麻灵芝颗粒进行药效学研究.方法 通过小鼠断头张口喘气实验、耐常压缺氧实验、豚鼠氯仿所致眩晕实验、旋转刺激缺血性眩晕模型大鼠水迷宫实验,考察天麻灵芝颗粒抗眩晕作用;通过小鼠自主活动实验、小鼠协同戊巴比妥钠催眠实验,考察天麻灵芝颗粒的镇静催眠作用;通过小鼠扭体法实验、小鼠热板法实验,考察天麻灵芝颗粒镇痛作用;通过游泳和调节免疫实验,考察天麻灵芝颗粒抗疲劳及调节免疫的作用.结果 天麻灵芝颗粒能促进大脑供血供氧;能明显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小鼠只数,缩短阈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入睡潜伏期并延长睡眠时间;能显著地增加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并减少扭体反应次数,增加热板法小鼠痛阈值;能明显延长小鼠游泳时间,增加幼龄小鼠脾脏、胸腺指数,增加小鼠的碳粒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结论 天麻灵芝颗粒具有抗眩晕、镇静催眠、镇痛、抗疲劳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草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