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

中草药杂志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중초약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6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670
  • 国内刊号: 12-1108/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77
  • 曾用名: 中草药通讯
  • 创刊时间: 197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汤立达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大鼠灌胃灯盏花素后血浆、胆汁、尿液以及粪便中代谢产物的鉴定

    作者:夏宏军;朱珊;梁键谋;陈丽霞;邸欣;邱峰

    目的 对大鼠灌胃灯盏花素后收集的血浆、胆汁、尿液以及粪便中存在的灯盏乙素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方法 通过使用HPLC结合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 ,对比分析给药组大鼠和空白组大鼠的血浆、胆汁、尿液以及粪便样品,并且在相同的液相色谱条件下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和紫外吸收特征进行对照来鉴定主要代谢产物.结果 从大鼠ig 20、200 mg/kg灯盏花素的血浆中鉴定了代谢产物野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scutellarein-6-O-β-D-glucuronide,M5);从大鼠ig 20、200 mg/kg灯盏花素的胆汁中鉴定了代谢产物野黄芩素-6,7-O-β-D-二葡萄糖醛酸苷(scutellarein-6,7-di-O-β-D-glucuronide,M1)、6-O-甲基-灯盏乙素(6-O-methylscutellarin,M3)、、野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scutellarein-6-O-β-D-glucuronide,M5)和灯盏乙素(黄芩素苷,scutellarin,M7),从大鼠ig 20 mg/kg灯盏花素的尿液中鉴定了代谢产物野黄芩素-6,7-O-β-D-二葡萄糖醛酸苷(scutellarein-6,7-di-O-β-D-glucuronide,M1),从大鼠ig 200 mg/kg灯盏花素的尿液中鉴定了代谢产物野黄芩素-6,7-O-β-D-二葡萄糖醛酸苷(scutellarein-6,7-di-O-β-D-glucuronide,M1)、野黄芩素(scutellarein,M2)和灯盏乙素(scutellarin,M7);从大鼠ig 200 mg/kg灯盏花素的粪便中鉴定了代谢产物野黄芩素(scutellarein,M2).结论 灯盏乙素在大鼠体内发生了广泛的代谢,并且主要以其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灯盏乙素在大鼠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尿液和胆汁排泄.

  • 金叶子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宋丽华;杨胜祥;李跃中;姜坤

    目的 研究金叶子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柱色谱(正相硅胶、RP-18、大孔吸附树脂和Sephadex LH-20)、制备HPLC和光谱方法 分离鉴定化学成分.结果 从金叶子的叶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α,3β,23-trihydroxyurs-5,12-dien-28-oic acid(Ⅰ)、2α,3β,23-trihydroxyurs-12-an-28-oic acid(Ⅱ)、1-O-(β-D-glucopyranosyl)-(2S,3S,4R,8Z)-2-[(2'R)-2'-hydroxydocosanoilamino]-8(Z)-octadecene-1,3,4-triol(Ⅲ)、槲皮素-3-O-β-半乳吡喃糖苷(Ⅳ)、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Ⅴ)、槲皮素-3-O-α-阿拉伯呋喃糖苷(Ⅵ)、山柰酚-3-α-鼠李吡喃糖苷(Ⅶ)、金叶子毒素-Ⅶ(craibiotoxin Ⅶ,Ⅷ)、金叶子毒素-Ⅷ(Ⅸ)、proanthocyanidin A-2(Ⅹ).结论 化合物Ⅲ和Ⅴ为首次从该植物叶中获得.

  • 椒目超临界提取物中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作者:赵红;宋爱华;赵余庆

    椒目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花椒Zanthoxylom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种子,是花椒的副产物,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在<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该药味苦、辛,性寒,有小毒,具有利水、平喘之功,主治水肿胀满、痰饮喘逆等症~([1,2]).

  • 山核桃外果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刘元慧;成则丰;乔文涛;袁珂

    目的 研究山核桃Juglans mandshurica外果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Diaion HP-20、Sephadex LH20、MCI CHP-20及硅胶等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球松素(Ⅰ)、槲皮素(Ⅱ)、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Ⅲ)、大黄酚(Ⅳ)、没食子酸(Ⅴ)、对羟基肉桂酸甲酯(Ⅵ)、香草醛(Ⅶ)、咖啡酸(Ⅷ)、对羟基肉桂酸(Ⅸ)、β-谷甾醇(Ⅹ)、胡萝卜苷(Ⅺ)、5-羟基-1,4-萘醌(Ⅻ).结论 化合物Ⅰ、Ⅳ、Ⅵ~Ⅸ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块菌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和单糖组成分析

    作者:刘娟;屈效源

    目的 测定从块菌菌丝体中分离得到的均一多糖KJB-1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并分析其单糖组成.方法 块菌菌丝体通过水提醇沉,再以Sevage法去除蛋白质,得到粗多糖KJB.经Sepharose CL6B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均一多糖KJB-1.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KJB-1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三氟乙酸完全酸水解后进行糖醇衍生化,之后运用气相色谱法,与标准品对照后分析其单糖组成.结果 KJB-1在高效液相下呈单一对称峰,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10~6,单糖组成分析该多糖是由单一组分葡萄糖组成.结论 KJB-1为分子质量大于2×10~6的葡聚糖.

  • 毛重楼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黄贤校;高文远;谷克仁;马超一

    目的 研究毛重楼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法提取,利用正相硅胶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反相制备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醋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豆甾醇(Ⅱ)、邻苯二酸二正丁基酯(Ⅲ)、β-蜕皮激素(Ⅳ)、偏诺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Ⅴ)、薯蓣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Ⅵ)、偏诺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Ⅶ)、薯蓣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Ⅷ)、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Ⅸ)、槲皮素(Ⅹ)和山柰酚(Ⅺ).结论 化合物Ⅰ~Ⅺ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Ⅲ、Ⅹ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通光藤中一个新C_(21)甾体成分

    作者:李建绪;李华;陈娜;张莉;陈燕;高美华

    目的 研究通光藤Marsdenia tenacissim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及ODS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通光藤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4个C_(21)甾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α,12β-二-O-2-甲基丁酰基-通光藤苷元B(Ⅰ)、11α-O-2-甲基丁酰基-12β-O-乙酰基-通光藤苷元B(Ⅱ)、通光藤苷H(Ⅲ)和marsdenoside A(Ⅳ).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通光藤苷O(tenacissoside O).

  • 毛脉酸模的化学成分研究(Ⅳ)

    作者:王振月;陈金铭;王谦博;康毅华;刘颖新

    目的 研究毛脉酸模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毛脉酸模乙醇提取物的60%乙醇洗脱部位中分离出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酸模素(Ⅰ)、大黄素(Ⅱ)、6-羟基芦荟大黄素(Ⅲ)、6'-乙酰基-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Ⅳ)、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Ⅴ)、白藜芦醇(Ⅵ)、9,9'-双蒽酮-2,2'-二甲基-5,5'-二(β-D-吡喃葡萄糖)-9,9',10,10'-四氢-4,4'-二羟基-10,10'-二羰基(Ⅶ)、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Ⅷ)、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苷(Ⅸ)、芦丁(Ⅹ).结论 化合物Ⅶ经文献检索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酸模苷A(rumoside A).化合物Ⅲ、Ⅳ为首次从酸模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Ⅷ、Ⅹ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细梗胡枝子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作者:夏新中;周思祥;屠鹏飞

    目的 研究细梗胡枝子Lespedeza virgat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其醋酸乙酯部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甲醚(Ⅰ)、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Ⅱ)、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Ⅲ)、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Ⅳ)、槲皮素(Ⅴ)、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Ⅵ)、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Ⅶ)、山柰酚(Ⅷ)、正三十烷醇(Ⅸ)、正三十四烷酸(Ⅹ).结论 化合物Ⅰ、Ⅱ、Ⅸ、Ⅹ为首次从胡枝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 草龙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卢汝梅;周媛媛;韦建华

    目的 研究草龙Ludwigia hyssopi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草龙的醇提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Ⅰ)、异香草醛(Ⅱ)、β-谷甾醇(Ⅲ)、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Ⅳ)、齐墩果酸(Ⅴ)、没食子酸(Ⅵ)、2,4,6-三羟基苯甲酸(Ⅶ)、没食子酸乙酯(Ⅷ)、熊果酸(Ⅸ).结论 9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曼宋酮E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一;张玎;连小云;苗玉迪;王晖;黄世亮

    目的 观察曼宋酮E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诱导凋亡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台盼蓝拒染实验检测曼宋酮E对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测定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及PARP的活性及Bcl-2、Bax和Bcl-XL的表达.结果 曼宋酮E抑制K562细胞增殖呈时间和浓度相关性;12.5μg/mL的曼宋酮E处理K562细胞0、12、24、48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0.8)%、(3.2±1.6)%、(15.3±8.9)%、(25.1±11.4)%;在曼宋酮E诱导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和caspase-8以及PARP出现活化断裂,casepase-9表达无明显变化;Bel-2家族蛋白Bcl-2、Bax和Bcl-L表达无显著改变.结论 曼宋酮E可抑制诱导K562细胞增殖,并通过caspase-8途径介导凋亡.

  • 黄酮苷元的三维构动关系研究Ⅰ:Caco-2细胞渗透性的预测

    作者:徐适;陈雕;兰轲;蒋学华;王战国

    目的 探索应用计算机虚似筛选技术进行中药与天然药物早期药动学研究的方法 ,阐明黄酮苷元的结构与其Caco-2细胞渗透性的关系.方法 以Sybyl 7.3软件包的CombiLibMaker模块构建基于黄酮(flavone)骨架的虚拟组合化学库,以Volsurf模块定性预测黄酮苷元的Caco-2细胞渗透性.结果 构建的虚拟组合化学库中包含26 244个黄酮苷元.黄酮苷元的Caco-2细胞渗透性与其取代基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羟基取代的增多不利于其透过Caco-2细胞,羟基的甲基化则可增加其透过Caco-2细胞的能力.结论 研究结果 与报道的试验数据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 茶多酚乳膏治疗重症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俐;隋丽华;韩国柱;李楠

    目的 探讨自制3%和6%茶多酚乳膏对重症痤疮的临床疗效,并与市售必麦森凝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重症痤疮180例,随机分为3%茶多酚乳膏组、6%茶多酚乳膏组和对照组(必麦森凝胶组)各60例,均每日早、晚各1次外用,疗程为1个月.各治疗组的观察结果 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并作χ~2检验.结果 (1)疗效:必麦森凝胶组痊愈23例(38.33%)、显效28例(46.6%)、有效4例(6.67%)、无效5例(8.33%),总显效率85%.3%茶多酚乳膏组:痊愈19例(31.67%)、显效6例(10.00%)、有效5例(8.33%)、无效30例(50.00%),总显效率为41.7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茶多酚乳膏组:痊愈42例(70.00%)、显效8例(13.33%)、有效8例(13.33%)、无效2例(3.33%),总显效率为83.33%,疗效与对照组相当(P>0.05);(2)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发生19例(31.67%)、3%和6%茶多酚乳膏组分别发生1例(1.67%)和2例(3.33%);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复发率:对照组复发11例(18.33%),3%和6%茶多酚乳膏组分别复发13例(21.6%)和12例(20.00%),各治疗组复发率均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 6%茶多酚乳膏治疗重症痤疮疗效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小,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 葛藤提取物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作者:李贵海;宋卫国;孙付军;陆永辉;王春芳

    目的 通过观察葛藤提取物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影响,阐述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手术切除双侧卵巢3 d后,按照体质量随机分组,给药组每天ig葛藤提取物200、100、50 mg/kg,给药6个月后,测定大鼠股骨力学性能、骨钙磷量等指标.结果 葛藤提取物明显提高大鼠骨组织抗外力性能,增加骨骼中钙的量,高、中剂量组作用相当,低剂量作用较差.病理诊断提示葛藤提取物不同程度改善骨质疏松模型骨组织病理性改变,增加骨小梁数目.结论 通过多角度不同层次地考察葛藤提取物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的治疗作用,提示葛藤提取物对骨质疏松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川陈皮素对乳腺癌细胞的化疗增敏作用

    作者:曹鹏;王东明;顾振华

    目的 探讨川陈皮素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体外化疗增敏作用.方法 以MDA-MB-231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DNA Ladder、核小体双抗体ELISA和流式细胞仪测定MDA-MB-231细胞凋亡情况,凝胶阻滞实验(EMSA)和ELISA检测川陈皮素对核转录因子(NF-κB)的转录激活的影响.结果 20 μmol/L川陈皮素分别与1 nmol/L紫杉醇或50 ng/mL阿霉素联合使用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为75.1%和82.6%,单独使用1 nmol/L紫杉醇或50 ng/mL阿霉素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为40%和45%;核小体双抗体夹心酶免疫法和DNA凝胶电泳实验表明川陈皮素与紫杉醇或阿霉素联合用药可明显促进MDA-MB-231细胞的凋亡,EMSA和ELISA实验表明川陈皮素与紫杉醇或阿霉素联合用药可明显抑制NF-κB的转录活性.结论 川陈皮素可以促进临床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转录作用.

  •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提取物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作者:石贤枝;曹树稳;余燕影

    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半枝莲3种常见配比(2∶1、1∶1、1∶2)药对提取物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活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总黄酮的量,HPLC法分析提取物组成;采用还原能力、螯合能力、清除DPPH、·OH自由基能力及保护DNA免受·OH损伤能力等5种化学及生物学模型,研究并比较药对3种配比提取物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差异.结果 不同配比组方对药对提取浸膏总黄酮的量、组成、清除DPPH能力、清除·OH能力及螯合Fe~(2+)离子能力均有较大影响.而还原能力及保护DNA免受·OH损失作用与药对中各单药材所占比重相关性不大.结论 药对提取浸膏提取率、总黄酮的量、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均受配比的影响,其中1∶2配比药对的活性较强.

  • 藏药佐太对西红花苷-1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作者:李向阳;冯伟力;朱俊博;尼玛才让;格日力

    目的 探讨藏药佐太对西红花苷-1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连续ig生理盐水7 d)和实验组(连续ig佐太混悬液7 d或21 d)大鼠按5 mg/kg剂量im西红花苷-1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大鼠血浆中西红花苷-1的质量浓度,DAS 2.0软件计算各组大鼠西红花苷-1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实验组大鼠分别按10 mg/(kg·d)连续ig佐太7 d和21 d后,西红花苷-1的药动学特征发生明显变化,AUC、C_(max)和MRT显著大于对照组,而CL和Vd显著小于对照组,并且随着佐太用药时间的延长,西红花苷-1的AUC增大.结论 给予佐太后西红花苷-1在大鼠体内的吸收显著增多、消除显著减慢.

  • 金振口服液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实验研究

    作者:萧伟;郑丽舒;尚强;刘涛;孙兰;王振中

    目的 观察金振口服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抗病毒实验,观察金振口服液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采用体内实验,以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观察小鼠生存时间、死亡率及肺组织病变程度.结果 金振口服液体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体内则能明显延长感染小鼠的生存时间,显著降低肺湿质量(P<0.05、0.01),减轻肺组织病变程度.结论 金振口服液体内外均有一定的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

  • 炙甘草汤对气血两虚心律失常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陈兰英;罗雄;胡瑞刚;龚琴;罗颖颖;胡宏辉;陈奇

    目的 观察炙甘草汤对气血两虚心律失常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在放血和环磷酰胺并用致使大鼠气血两虚的基础上,用乌头碱诱导大鼠气血两虚心律失常模型,观察炙甘草汤对气血两虚型心律失常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炙甘草汤能够明显改善气血两虚心律失常大鼠的左心室压大上升速率(+dp/dt_(max))、左心室压大下降速率(-dp/dt_(max))、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DBP)以及平均动脉压(M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论 炙甘草汤可能是通过改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起到改善气血两虚心律失常的作用.

  • 复方虎杖蜂房喷雾剂对大鼠小面积Ⅲ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作者:赵庆春;文金辉;颜鸣;郭涛

    目的 探讨复方虎杖蜂房喷雾剂对大鼠小面积Ⅲ度烧伤创面的愈合作用.方法 蒸气熏蒸方法 制备大鼠小面积Ⅲ度烧伤模型,观察复方虎杖蜂房喷雾剂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同时测定烧伤后不同时间点创面皮肤羟脯氨酸(Hyp)水平及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伤后21 d开始,复方虎杖蜂房喷雾剂对大鼠创面开始呈现明显的促进愈合作用(P<0.05).Hyp在烧伤后3 d时高,继之下降,14 d之后又持续上升,直至35 d未见下降.自21d后,复方虎杖蜂房喷雾剂组的Hyp量明显高于基质组(P<0.05).结论 复方虎杖蜂房喷雾剂能提高Hyp水平,促进胶原合成,促进小面积Ⅲ度烧伤大鼠创面愈合.

  • 凉血通腑汤灌肠治疗中小量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作者:赵君颖;徐里;刘志华

    目的 观察凉血通腑汤灌肠治疗中小量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急性脑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凉血通腑汤灌肠,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7%,明显优于对照组61.82%(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及颅内血肿减少程度,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论 凉血通腑汤灌肠治疗中小量急性脑出血疗效明显,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马钱子碱聚乳酸纳米粒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赵继会;刘召林;孙占国;许洁;于燕燕;冯年平

    目的 研究马钱子碱聚乳酸纳米粒(Bru-PLA-NPs)iv注射给药后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 建立HPLC法测定家兔血浆中马钱子碱浓度.色谱柱为Kromasil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3∶77),水中含庚烷磺酸钠1.01 g/L,磷酸二氢钾1.36 g/L,加磷酸调节pH至2.8;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柱温为25℃.采用3p87软件计算马钱子碱药动学参数.结果 单剂量iv Bru-PLA-NPs(4 mg/kg)后马钱子碱在兔体内的药动力学数据符合三室模型,单剂量静注马钱子碱溶液(4 mg/kg)后符合二室模型;与马钱子碱溶液相比,Bru-PLA-NPs给药后,马钱子碱的消除半衰期(t_(1/2β))提高6.6倍;生物利用度提高8.7倍.结论 与马钱子碱溶液相比,Bru-PLA-NPs iv给药后马钱子碱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

  • 生长期巫山淫羊藿不同部位5种黄酮类成分的动态积累研究

    作者:谢娟平;孙文基

    目的 研究生长期巫山淫羊藿根、茎、叶中5种黄酮类成分朝藿定C、双藿苷A、淫羊藿苷、淫羊藿属苷A和淫羊藿属苷C的量,揭示几种活性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方法 采用RP-HPLC方法 ,以美国Waters Sunfire~(TM_)C_(18)为色谱柱(带预柱),检测波长270 a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 mL/min.结果 在20 min内分离测定了5种异戊烯基黄酮,得到了这5种异戊烯基黄酮在生长期巫山淫羊藿不同部位中的分布积累规律.发现巫山淫羊藿不同部位中双藿苷A的量分别为:根1.090%~3.661%,茎0.001%~0.033%,叶0.095%~0.217%;淫羊藿属苷A的量分别为:根0.177%~0.971%,茎0.010%~0.089%,叶0.089%~0.323%;朝藿定C的量分别为:根0.223%~0.748%,茎0.024%~0.147%,叶0.905%~2.228%;淫羊藿苷的量分别为:根0.009%~0.128%,茎0.003%~0.044%,叶0.258%~0.929%;淫羊藿属苷C的量分别为:根0.080%~1.857%,茎0.002%~0.022%,叶0.004%~0.058%.结论 巫山淫羊藿叶中淫羊藿苷除4、5、7月份外,其余月份的量都低于0.5%,而朝藿定C的量平均在1.586%.巫山淫羊藿叶在其生长的任何月份都是朝藿定C的量远大于淫羊藿苷的量,积累高峰期有3个,朝藿定C是巫山淫羊藿叶中的主要成分.巫山淫羊藿根在其生长的任何月份都是双藿苷A的量远大于朝藿定C的量,质量分数平均在2.763%,双藿苷A为巫山淫羊藿根中的主要成分.

  • 聚乙二醇对望江南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者:何家庆;王兴;姚晴晴

    目的 以PEG 6000溶液处理望江南种子,研究PEG对望江南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5%和10%PGE 6000处理望江南种子,对种子发芽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量进行测定.结果 与同期对照相比,5%PEG 6000浸种5 h,提高SOD活性和POD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量,减少自由基积累,减轻浸种吸胀对膜系统的损伤.结论 5%PEG浸种5 h提高望江南种子的发芽率.

  • 枯草芽孢杆菌对凤仙花离体快繁的影响

    作者:柴瑞娟;王玉良;怒尔巴依·阿不都沙勒克

    目的 研究生物因子(枯草芽孢杆菌)对凤仙花离体繁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0,5×10~4、5×10~5、5×10~6、5×10~7、5×10~8个/mL)处理凤仙花后,以其叶和茎为外植体,接种于MS+0.5 mg/LNAA+0.5 mg/L 6-BA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结果 无论是叶还是茎作外植体,经5×10~5个/mL浓度的菌液处理后愈伤组织诱导率高(叶:95.3%,茎:13.3%),与对照差异极显著.经5×10~5个/mL浓度的菌液处理后的幼苗生长速度也快,50 d便达到了移栽要求.结论 适当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处理有利于凤仙花的离体繁殖.

  • 红凉伞中岩白菜素的积累动态研究

    作者:陈随清;李君;陈颖;彭丽彬;张家鸿;米方田;张立德

    目的 研究红凉伞中化学成分岩白菜素的积累动态.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凉伞中岩白菜素的量,色谱柱:Hypersil ODS(250 mm×4.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75 nm.回归方程为y=1 406.0 X+7.219 61,r=0.999 9,线性范围:1.00~12.01μg,平均回收率为101.17%,RSD1.67%(n=5).结果 红凉伞中岩白菜素的量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不同部位岩白菜素的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根、叶、茎、侧枝、果丙、花、果壳、种子;一年生长期内在5月份红凉伞根、茎、叶中岩白菜素的量高,以后逐渐下降;不同生长年限红凉伞中岩白菜素的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 红凉伞中岩白菜素的积累动态将为研究红凉伞生物特性的形成及红凉伞的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及其在中药中的应用

    作者:刘兴豪;施奇武;张建;冯修军;刘小杰;黄婉霞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是利用太赫兹脉冲研究物质物理化学性质的一种新兴光谱技术,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由于很多极性生物大分子的振动和旋转能级都处在太赫兹波段内,因此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研究中药的成分,建立中药的太赫兹指纹图谱,对控制中药质量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特点及其基本原理进行简要介绍;综述了近几年来该技术在生物大分子上的应用成果以及在中药鉴别上的探索性研究,探讨了该技术应用于中药研究的价值与前景以及建立中药太赫兹指纹图谱所存在的问题.

  • 岩白菜素药源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作者:李萍萍;杨生超;曾云恒

    岩白菜素具有镇咳祛痰的功效,作为传统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特效药,市场需求量大.目前已有20科37属88种植物均含有岩白菜素的研究报道,其中虎耳草科鬼灯檠属、岩白菜属、落新妇属,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较为普遍,西南鬼灯檠、羽叶鬼灯檠和岩白菜是提取岩白菜素的主要植物资源,含有3.0%以上的岩白菜素.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是岩白菜素药源植物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但近年来野生资源迅速减少,有必要开展主要药源植物的保护与繁育及种植研究.

  •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魏元锋;张宁;冯怡;林晓

    运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 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进行探究是近年来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热点.回顾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概念、理论依据及研究模式,综述近10年来其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并对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 内生真菌对生物活性物质代谢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宇;戴传超

    内生真菌广泛存在于健康植物组织内部,对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独特的代谢转化能力.综述内生真菌在降解宿主体内有毒物质、模拟药物在哺乳动物体内代谢、选择性转化手性化合物等方面的应用.此外,还阐述了内生真菌通过自身代谢产生前体活性物质及作为生物诱导子调节植物次生代谢、富集活性产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内生真菌作为微生物转化体系的独特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吸收特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娟;熊玉卿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植物资源分布广泛,具有显著抗癌、抗炎、抗氧化、抑菌等生物活性.但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普遍生物利用度较低,且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部分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在临床应用及推进方面受到极大的限制,故更为深入地探讨和明确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吸收特征及其机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国内外学者对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吸收特征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 舒胸滴丸的体外溶出度研究

    作者:罗晓健;李毅;刘勇

    目的 探讨舒胸滴丸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体外溶出度.方法 用HPLC法测定了舒胸滴丸在纯水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的溶出度,分别用单指数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多项式分布模型、威布尔分布函数和Higuich方程进行溶出动力学模拟,并采用相似因子(f_2)法统计分析释放曲线.结果 舒胸滴丸溶出过程以多项式分布模型拟合佳.羟基红花黄色素A与阿魏酸释放度的f_2值为99.95.结论 舒胸滴丸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在体外溶出动力学符合多项式分布模型,能够从滴丸中同步释放.

  • 复方甘草酸苷片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田莉;高晓黎;云奇;孔金金;麦合苏木·艾克木

    目的 建立测定家兔体内甘草酸和甘草次酸血药浓度的HPLC法,进行家兔体内复方甘草酸苷片的药动学研究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 采用双周期自身交叉给药方案,12只新西兰家兔按300 mg/kg剂量ig给药,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经3p97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单剂量ig复方甘草酸苷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1)甘草酸的MRT为(44.29±22.89)、(50.31±35.09)h,t_(1/2)为(28.34±17.89)、(33.22±25.96)h,t_(max)为(10.9±5.8)、(7.3±3.9)h,C_(max)分别为(1.81±0.69)、(1.84±0.54)mg/L,AUC_(0~t)为(37.37±9.76)、(39.11±9.88)mg·h/L,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5±29.0)%;(2)甘草次酸的MRT为(37.93±32.97)、(31.42±21.81)h,t_(1/2)为(18.22±23.67)、(16.50±16.60)h,t_(max)为(18.10±6.20)、(12.20±5.00)h,C_(max)分别为(0.54±0.25)、(0.50±0.16)mg/L,AUC_(0~t)为(9.15±3.88)、(8.69±2.30)mg·h/L,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0.4±46.3)%.结论 建立的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复方甘草酸苷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家兔体内生物等效.

  • 黄姜总皂苷不同提取物的FTIR谱图特征分析

    作者:张黎明;王亮亮;高文远

    目的 研究不同提取工艺所得黄姜总皂苷提取物的差异.方法 利用分光光度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对不同工艺的提取物进行成分对比和图谱分析.结果 不同提取方法 (乙醇回流法、水煎回流法、超声波辅助乙醇法),不同精制方法 (D-101大孔吸附树脂法、ZTC澄清剂法、正丁醇萃取法),不同乙醇体积分数(30%、50%、70%、90%)的提取物中薯蓣皂苷元的量不同.FTIR法分析其所含成分种类和量各不相同,在红外谱图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50%乙醇洗脱效果好.

  • 丹参酮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初步研究

    作者:杨小军;魏希颖;徐慧娴

    目的 筛选丹参酮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处方,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通过溶解度试验、乳化程度观察,乳化完全时间、乳滴粒径大小测定以及伪三相图绘制,确定丹参酮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佳处方,HPLC法测定处方中药物的量,光照、高温、低温条件下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丹参酮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佳处方中的油相为油酸乙酯,乳化剂为TX10和聚山梨酯80,助乳化剂为异丙醇,四者比例为60∶84∶21∶35.结论 所得到的丹参酮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处方在避光和常温下性质稳定.

  • 银杏叶总黄酮及其水解物静脉注射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冯小龙;王伟;张兰桐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及其水解物大鼠尾iv给药后的药动学差异,同时研究内酯类成分对黄酮类成分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用3p97软件进行药动学参数的计算.结果 槲皮素药动学符合二房室模型,山柰素和异鼠李素的药动学符合非房室模型.银杏水解物中槲皮素的t_(1/2)比银杏叶提取物中槲皮素的t_(1/2)短,与水解物相比提取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低,水解物中异鼠李素的相对生物利用度高.结论 银杏黄酮糖苷在大鼠体内转化为黄酮苷元的量较少,苷元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较高;内酯对黄酮的代谢无明显影响.

  • 姜黄中脱甲氧基姜黄素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对姜黄素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韩刚;董月;原海忠;翟冠玉;范颖

    目的 研究姜黄中脱甲氧基姜黄素、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对姜黄素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以pH 10的缓冲溶液为反应介质,将脱甲氧基姜黄素、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定量加入到姜黄素对照品溶液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姜黄素质量浓度的变化,采用动力学方法 建立姜黄素降解速率方程.结果 脱甲氧基姜黄素、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均对姜黄素产生稳定作用,且呈量效关系.结论 姜黄中脱甲氧基姜黄素、双脱甲氧基姜黄素为姜黄素天然稳定剂,以姜黄乙醇提取物制备姜黄素制剂,可提高制剂中姜黄素的稳定性.

  • HPLC法测定降酶片中白藜芦醇和虎杖苷

    作者:刘德茂;史德胜

    降酶片由虎杖、白花舌蛇草等中药组成.虎杖为蓼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虎杖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具有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等功效;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徵瘕,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虎杖中主要含蒽醌类、二苯乙烯苷类、黄酮类等多酚性化合物.本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的白藜芦醇和虎杖苷,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精密度高,重现性好,能更好地控制降酶片的质量,为降酶片的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 基于成分敲除/敲入的中药药效组分辨识与质量控制模式的商建

    作者:肖小河;鄢丹;袁海龙;王伽伯;金城

    中药药效物质辨识与中药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为了探寻中药药效物质与质量控制标准研究的重大突破,在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基于成分敲除/敲入的中药药效物质辨识与质量控制模式"的研究设想,以期为又快又准地辨识中药药效关键组分,实现中药质量标准"关联药效,量而又准,可控可评"的愿景,提供具有原创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体系.

  • 《中草药》杂志售过刊信息

    作者:

    关键词: 中草药 杂志 过刊
中草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