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

中草药杂志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중초약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6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670
  • 国内刊号: 12-1108/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77
  • 曾用名: 中草药通讯
  • 创刊时间: 197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汤立达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齿叶白鹃梅叶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才谦;王灵芝;刘玉强;王聪;顾宇凡

    目的 研究齿叶白鹃梅Exochorda serratifoli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胡萝卜苷(1)、熊果酸(2)、紫丁香苷(3)、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4)、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5)、芹菜素-7-O-β-D-新橙皮糖苷(6)、木犀草素-7-O-β-D-新橙皮糖苷(7)、槲皮素-3-O-β-D-半乳糖-7-O-β-D-葡萄糖苷(8)、芦丁(9)、咖啡酸(10)、槲皮素-3-O-β-D-新橙皮糖苷(11).结论 化合物3、7~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枸杞多糖分离纯化及其结构光谱分析与显微学观察

    作者:郭琦;孙润广;郭国贇;焦自明

    目的 提取枸杞多糖并分析其结构性质和显微学形态,为枸杞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得到枸杞多糖,Sephadex G-150凝胶色谱柱纯化得LBP3-Ⅰ,应用傅里叶变换光谱、气相色谱对LBP3-Ⅰ进行组成结构分析,通过环境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该组分的显微学形态.结果 LBP3-Ⅰ是一种含有结合蛋白的多糖复合物.其单糖组成为鼠李糖基、阿拉伯糖基、木糖基、甘露糖基、葡萄糖基、半乳糖基,且摩尔比率为2.07∶2.38∶3.11∶1.00∶1.12∶2.86.红外光谱结果显示LBP3-Ⅰ具有明显的糖类物质特征吸收峰且含有吡喃环;环境扫描电镜下LBP3-Ⅰ呈现高分支结构,主要呈链状,且糖链间多相互缠绕聚集成环状.结论 LBP3-Ⅰ是一种含有结合蛋白的多糖复合物,具有分支结构,主要成链状.

  • 金挖耳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王秀茹;沈彤

    目的 研究菊科天名精属植物金挖耳Carpesium divaricatum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和反相硅胶等色谱技术对金挖耳全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常数及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金挖耳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天名精内酯酮(1)、天名精内酯醇(2)、11αH-桉烷-4(15)-烯-12,8β-内酯(3)、特勒内酯(4)、1-酮-桉烷-11(13)-烯-12,8α-内酯(5)、5α-羟基4-表旋覆花内酯(6)、5,6α-环氧桉烷-12,8β-内酯(7)、β-谷甾醇(8)、β-胡萝卜苷(9).结论 化合物5~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椿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王岩;张海宁;王文婧;张声源;张晓琦;叶文才

    目的 研究椿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凝胶、ODS及RP-HPLC对椿皮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椿皮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rythroguaiacylglycerol-β-O-4'-coniferyl ether(1)、threo-guaiacylglycerol-β-O-4'-sinapyl ether(2)、threo-guaiacylglycerol-β-O-4'-dihydroconiferyl ether (3)、咖啡酸甲酯(4)、松柏苷(5)、scopoletin (6)、7-methoxy-2H-chromene (7)、香草醛(8)、4-hydroxy-2(E)-nonenoic acid (9)、(9S,12S,13S)-(E)-9,12,13-trihydroxy- 10-octadecaenoic acid (10)、β-谷甾醇(11)和胡萝卜苷(12).结论 化合物1~5、7、9和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金莲花化学成分的HPLC-MS表征分析与鉴定

    作者:黄睿;张贵君;潘艳丽;崔湖荣;赵越

    目的 探讨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成分的化学表征,为完善其质量标准和鉴定特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HPLC-MS分析法.Hypersil ODS2 (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6%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2 mL/min,检测波长为345 nm,离子源为ESI(-).结果 中药金莲花化学组分的保留时间、分子离子峰(m/z)和碎片信息表征明显,重要化学成分为荭草苷(m/z446.7[M-H]-)、牡荆苷(m/z 430.8[M-H]-)和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m/z608.9[M-H]-)等.结论 金莲花化学成分的HPLC-MS表征可以作为其鉴定特征.

  • 露兜簕根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刘嘉炜;彭丽华;冼美廷;成金乐;陈蔚文

    目的 对露兜簕Pandanus tectorius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氧化铝柱色谱和制备薄层等色谱方法对露兜簕根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NMR、MS、IR等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分子结构.结果 从露兜簕根乙醇提取物分离获得1个新化合物(1)和5个已知化合物(2~6),分别鉴定为3-酮-24(31)-烯-28,29-去甲基环木菠萝烷(1)、3-酮-24(31)-烯-环木菠萝烷(2)、3-酮-24(31)-烯-28-去甲基环木菠萝烷(3)、β-豆甾醇(4)、β-谷甾醇(5)和棕榈酸(6).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环露兜酮(cyclotectorone),环木菠萝烷型三萜化合物1~3均为首次从露兜簕根部位中分离鉴定.

  • 脱皮马勃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苏明智;罗舟;颜鸣;赵庆春

    目的 研究脱皮马勃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脱皮马勃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是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1)、麦角甾-7,22-二烯-3β-酮(2)、麦角甾-5α,8α-环二氧-6,22-二烯-3β-醇(3)、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4)、反式桂皮醇(5)、反式桂皮酸(6)、对羟基苯甲酸(7)、4-羟基苯基乙酸酯(8)、苯丙氨酸(9)、正二十八烷(10)、对苯二酚(11)、棕榈酸(12).结论 化合物4~10为首次从脱皮马勃中分离得到.

  • 蒲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李芳;陈佩东;丁安伟

    目的 研究蒲黄Typha angusti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重结晶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蒲黄中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二十五烷酸(2)、正十九烷醇(3)、柚皮素(4)、香草酸(5)、烟酸(6)、琥珀酸(7)、胸腺嘧啶(8)、胡萝卜苷(9)、尿嘧啶(10)、香蒲新苷(11)、十八烷酸丙酸醇酯(12)、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13)、蔗糖(14).结论 化合物2、3、6、8为首次从蒲黄中发现.

  • 毛鸡屎藤全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李洋;郑承剑;秦路平

    目的 研究毛鸡屎藤Paederia scandens var.tomentosa 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技术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毛鸡屎藤全草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二羟基-1-甲氧基蒽醌(1)、1,4-二甲氧基-2-羟基蒽醌(2)、1,3,4-三甲氧基-2-羟基蒽醌(3)、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反式阿魏酸(5)、邻甲基苯乙醚(6)、水杨酸(7)、β-谷甾醇(8)、熊果酸(9)、齐墩果酸(10).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毛鸡屎藤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7为首次从鸡屎藤属中分离得到.

  • 苍耳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胡冬燕;杨顺义;袁呈山;韩广田;沈慧敏

    目的 对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MCI凝胶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现代波谱技术ESI-MS、1H-NMR、13C-NMR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苍耳中分离得到了7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为苍耳农(1)、苍耳亭(2)、3 -cycloheptene-1-acetic acid (3)、xanthinosin (4)、inusoniolide (5)、5-azuleneacetic acid (6)、2-hydroxy xanthinosin (7).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苍耳农,化合物3、6、7为首次从苍耳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苍耳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的量较丰富(0.1%),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杀菌剂奠定了基础.

  • 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作者:刘冬;杜守颖;何秀峰;王爱国;李娜;沈珑瑛

    目的 建立检测大鼠血浆中3种蟾蜍甾烯类化合物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的HPLC法,并用于蟾酥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 分别于大鼠尾iv给予蟾酥提取物0.8 mg/kg后2、5、10、15、20、30、45、60、90 min,眼眶取血,采用乙腈沉淀蛋白与液液萃取相结合方法进行血浆样品预处理,以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的质量浓度,以Kinetica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 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均得到很好的分离,重现性、精密度、线性关系良好,达到体内分析要求;经非房室模型拟合,得到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在大鼠体内主要药动学参数;iv给药30 min时,血药浓度均降至Cmax的1/5以下.结论 建立的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酯蟾毒配基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蟾蜍甾烯类成分在大鼠体内代谢较为迅速,所得数据可为蟾酥提取物的药动学研究提供参考.

  • 海带多糖对心理应激大鼠血管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黎静;高金洪;莫振华;魏茜敏;刘家存;陈锋;谢露

    目的 探讨海带多糖对心理应激大鼠血管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愤怒心理应激的方法制备血管内皮损伤大鼠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海带多糖低和高剂量组及低分子肝素组.造模后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肾上腺素(Adr)水平、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化学法检测血浆皮质醇、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水平,采用化学法检测血浆NO水平.取血后,制备大鼠血管环,观察各组大鼠血管环对累计浓度乙酰胆碱(Ach)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带多糖组和低分子肝素组血浆皮质醇和Adr水平明显升高(P<0.05);海带多糖高剂量组血浆vWF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海带多糖高剂量组血浆NO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海带多糖组血浆6-keto-PGF1α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海带多糖高剂量组血管舒张反应明显增强(P<0.05).结论 海带多糖对心理应激大鼠血管舒张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不同粒径马钱子粉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影响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作者:王宇红;莫韦皓;邓东方;杨蕙;蔡光先

    目的 观察马钱子粗粉和超微粉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探讨其有效性、安全性的量效关系差异.方法 采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马钱子超微粉与粗粉ig给药剂量分别为50.0、35.0、24.5、17.2、12.0 mg/kg,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21d,测定试药对模型大鼠的足跖容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有效性评价指标的影响,以及对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指数等安全性评价指标的影响,并比较马钱子粗粉和超微粉小起效剂量、有效剂量范围、小中毒剂量.结果 马钱子超微粉与粗粉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足跖容积,低起效剂量分别为17.2、24.5 mg/kg;有效剂量分别为17.2~35.0、24.5~50 mg/kg;马钱子超微粉安全剂量为17.2~24.5 mg/kg,而马钱子粗粉的有效剂量同时也是中毒剂量.结论 马钱子超微粉的小起效剂量低于其粗粉,临床应用宜采用超微粉.

  • 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亚微乳对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华海婴;姜玉军;游晓英;叶启霞

    目的 研究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ACA)亚微乳和ACA原料药对HeLa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5、12.5、25、50、100、200 μmol/L ACA亚微乳和ACA原料药处理HeLa细胞,MTT比色法检测ACA亚微乳和原料药作用24、48、72、96 h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HeLa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 ACA亚微乳和原料药均可明显抑制HeLa细胞增殖,其中ACA亚微乳的抑制效果较好;经ACA亚微乳和原料药处理的HeLa细胞显示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HeLa细胞凋亡率与ACA处理时间、浓度呈正相关;ACA亚微乳和ACA原料药均使HeLa细胞阻滞于S期,且ACA亚微乳作用强于ACA原料药.结论 与ACA原料药相比,ACA亚微乳抑制HeLa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更显著.

  • 黄莪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分析

    作者:王如伟;叶剑锋;吕燊;贾金铭;宁克勤;陈磊;刘树硕

    目的 探讨黄莪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多中心Ⅱ、Ⅲ期临床试验及补充临床试验,869例入选病例为经确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试验组516例,服用黄莪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Ⅱ、Ⅲ期临床试验对照组患者分别有117、162例,均服用癃闭舒胶囊,每日2次,每次3粒;补充临床试验对照组患者74例,服用安慰剂,每日3次,每次4粒,疗程均为42 d.结果 黄莪胶囊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气虚血瘀、湿热阻滞证的主要疗效指标IPSS积分、终点尿流率的改善均有临床意义.结论 黄莪胶囊是一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气虚血瘀、湿热阻滞证安全有效的中药.

  • 半夏毒针晶的致炎作用研究

    作者:朱法根;史闰均;郁红礼;吴皓;陶文婷;宫乐

    目的 探讨半夏毒针晶引起的刺激性炎症的机体表现及对相关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毛细管通透性实验、小鼠腹腔炎症实验及大鼠足跖肿胀实验,考察不同剂量半夏毒针晶的致炎效应及其量-效关系,并测定相关炎症介质的量.结果 半夏毒针晶混悬液可使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腹腔渗出液中炎症介质前列腺素E2 (PGE2)、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量增加;亦可引起大鼠足跖肿胀,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表现为典型的量-效关系,还可使大鼠致炎足跖中炎症介质PGE2、环氧合酶-2(COX-2)的量显著增加.结论 半夏毒针晶刺激性毒性在机体内表现为炎症反应.

  • 薏苡仁油对人原位胰腺癌BxPC-3细胞生长及VEGF和bFGF表达的影响

    作者:许健;沈雯;孙金权;吴晓莉;牟一平;李毅

    目的 研究薏苡仁油(康莱特注射液)体外对人原位胰腺癌BxPC-3细胞生长和血管生长因子的影响,探讨薏苡仁油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薏苡仁油作用BxPC-3细胞后,经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DNA梯度电泳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变化.结果 薏苡仁油(2 mg/mL,20 μL/mL)作用于BxPC-3细胞后,瑞氏染色可见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小体,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可见BxPC-3细胞出现特征性凋亡变化,琼脂糖电泳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征性DNA梯形条带;细胞周期阻滞在Go/G1期;细胞上清液中VEGF、bFGF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 薏苡仁油能影响BxPC-3细胞生长周期,导致细胞周期阻滞,下调VEGF和bFGF的表达水平,可能对抑制胰腺癌细胞的扩散产生一定作用.

  • 脑心清片大鼠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作者:蔡永明;项宗尚;宋紫辉;张宗鹏;刘昌孝

    目的 确定脑心清片在大鼠体内毒性的潜在靶器官和未观察到毒性反应剂量.方法 大鼠每天分别ig给予脑心清片低、中、高剂量(生药35、70、140 g/kg)1次,每周6次,连续给药180 d,停药恢复30 d.给药期间和恢复期间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每周测定大鼠体质量及进食量,给药期结束和恢复期结束检测大鼠各项血液学指标和血清生化学指标,并对大鼠脏器进行系统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脑心清片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的进食量在给药期间有一过性轻微减少;脑心清片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胆红素( TBIL)与对照组相比有轻微降低;其他各项观察及检测指标均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异常改变.结论 脑心清片对大鼠ig给药的基本安全剂量为35 g/kg.

  • 青蒿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子识别性研究

    作者:李小燕;仝海娟;雷福厚;庞洁;俸吉;李梅

    目的 合成对青蒿素具有特异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方法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以青蒿素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的青蒿素分子印迹聚合物.运用平衡结合试验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特性和选择识别能力.结果 Scatchard模型分析表明,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识别青蒿素分子的过程中存在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高亲和力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1=1.87 mmol/L,大表观结合常数QMAX1 =27.99 μmol/g;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2 =48.5 mmol/L,大表观结合常数QMAX2=334.4 μmol/g.结论 结合底物的实验结果表明,青蒿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对青蒿素具有良好的特征吸附和选择识别性能,为天然产物中高效分离纯化活性成分青蒿素提供了一种新型材料.

  • 反相制备液相色谱同时分离制备独一味中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作者:樊鹏程;马慧萍;景临林;李茂星;何希瑞;贾正平

    目的 建立独一味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山栀苷甲酯、螃蟹甲苷Ⅱ、番木鳖苷和8-O-乙酰山栀苷甲酯的快速制备色谱方法.方法 独一味水提物经聚酰胺色谱柱和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后,进行快速制备液相色谱分离,根据制备色谱图收集流出液,采用HPLC和质谱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质谱法确定实验所得4种单体分别为山栀苷甲酯、螃蟹甲苷Ⅱ、番木鳖苷和8-O-乙酰山栀苷甲酯,RP-HPLC法分析质量分数分别为95.7%、94.8%、96.3%、98.2%.结论 该分离方法中各组分分离效果较好,可用于独一味中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的分离制备.

  • 黄芩苷-血根碱离子对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作者:赵静;曾建国;邹剑锋;刘德明;肖俐;徐丽

    目的 以离子凝胶法制备黄芩苷-血根碱离子对壳聚糖纳米粒(BSI-CS-NPs).方法 以单因素为主要考察方法,筛选佳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BSI-CS-NPs的形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HPLC法检测包封率和载药量.结果 所制BSI-CS-NPs外观圆整,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326.4 nm,Zeta电位为45.7 mV,包封率为68.73%,载药量为26.68%.相比黄芩苷-血根碱离子对原料药,BSI-CS-NPs 2 h的药物累积释放率减少了约36.51%,12h累积释放率为92.29%.结论 离子凝胶法适用于BSI-CS-NPs的制备,且具有缓释性能.

  • 延胡索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化学成分与药效指标相关性分析

    作者:邹薇;张鹤;包永睿;孟宪生

    目的 针对延胡索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结合正交设计法,优选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对2种生物碱与药效学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延胡索乙素提取率、原阿片碱提取率、SMMC-7721细胞抑制率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对延胡索中2种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h,延胡索中2种生物碱的提取率高,对肝癌细胞的抑制率高.结论 该方法快速、操作简便,可以为确定延胡索中2种生物碱定量测定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 基于衰老大鼠模型的银杏叶提取物血清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牟玲丽;陈丽;李峰;艾芳芳;颜光华;王西佳;余鹏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用于衰老大鼠模型的血清指纹图谱,探讨其体内药效成分.方法 建立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模型,同时ig给予银杏叶提取物,制备衰老大鼠的含药血清,采用HPLC-UV和HPLC-ESI-MS法,分别针对黄酮类成分和内酯类成分建立指纹图谱,分析入血成分.结果 HPLC-UV指纹图谱显示了10个入血成分,大多为代谢成分;HPLC-MS指纹图谱标定了9个共有峰,其中7个为原型成分.结论 首次进行了银杏叶提取物的血清药物成分图谱研究,可反映银杏叶提取物口服给药吸收入血药物成分的变化,为其体内药效物质研究奠定基础.

  • 祛毒清热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作者:白雪;刘素香;周晶

    目的 优选祛毒清热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方法,确定其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挥发油提取方法提取挥发油,以提取率为指标,对影响挥发油提取的因素(加水量、药材粉碎程度、挥发油提取时间)进行考察;以包合物的收率和油转化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包合条件的优化.结果 挥发油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过20目筛,加7倍量水,提取4h.β-环糊精的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与油的质量比为8∶1,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为2h,无水乙醇与挥发油的体积比为1∶3.结论 该优选提取和包合工艺合理可行,可作为祛毒清热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 一测多评法同步测定银黄片中6种咖啡酰奎宁酸

    作者:林永强;徐丽华;王淑华;庄明蕊

    目的 建立银黄片中6种咖啡酰奎宁酸的一测多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绿原酸(5-O-咖啡酰奎宁酸)为指标,建立该成分与3-O-咖啡酰奎宁酸、4-O-咖啡酰奎宁酸、4,5-O-二咖啡酰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4-O-二咖啡酰奎宁酸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的量,同时对13批银黄片一测多评的计算结果与外标法实测值进行比较,并对不同品牌仪器和不同厂家色谱柱进行考察,评价一测多评法在银黄片中应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结果 建立了银黄片的定量控制方法;方法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利用一测多评法在不同色谱柱的计算值与外标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法可只采用绿原酸对照品同时控制6种成分的量,为中药的多指标成分质量评价模式提供参考.

  • 莪术不同炮制品挥发油中4种倍半萜类成分的比较

    作者:顾娟娟;姜国非;陆兔林;毛春芹;毛靖;姚可娟;张盈

    目的 比较莪术不同炮制品提取的挥发油中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和β-榄香烯的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4种倍半萜类成分的量,Elite Hypersil ODS色谱柱(250mm×4.6 mm,5 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l mL/min;柱温30℃;VWD检测器;检测波长214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4种成分均得到很好的分离,各成分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和RSD均符合定量测定的要求.莪术药材中β-榄香烯的量较高,经炮制后其量显著下降,莪术二酮、吉马酮、莪术醇在炮制过程中其量均有所下降,其中以醋煮品各成分量下降为明显.结论 所建立的HPLC法准确、灵敏,可作为莪术不同炮制品挥发油质量控制的方法;不同产地莪术饮片炮制品挥发油中这4种成分的量存在明显差异,经炮制后其量均显著下降.

  • HPLC法测定畲药地稔药材中没食子酸和槲皮素

    作者:刘敏;李水福;程科军

    目的 建立畲药地稔药材中没食子酸和槲皮素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SB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4%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7 min,5% A; 7~9 min,5%~35%A; 9~11 min,35%~55%A;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没食子酸和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81 4~0.326 0 μg (r=0.999 8),0.027 1~0.136 0 μg (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2% (RSD=0.90%),99.75% (RSD=1.39%).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畲药地稔药材的质量控制.

  • 土槿皮乙酸微乳的制备及体外经皮渗透性研究

    作者:徐婷;葛淑敏;邓礼荷;韦敏燕;徐月红;吴传斌

    目的 制备O/W型土槿皮乙酸(PAB)微乳,并进行体外经皮渗透性能研究.方法 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PAB微乳形成的区域,以微乳的体外经皮渗透速率为指标进一步优化筛选PAB微乳的处方,并对微乳的外观、形态、粒径分布等进行表征;以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利用V-C扩散池比较了PAB微乳和PAB过饱和水溶液的体外经皮累积渗透量及皮肤滞留量.结果 优选的PAB微乳处方为IPM-Cremophor EL-Transcutol P-水(0.2∶0.97∶1.83∶7),所制备的微乳澄清透明,透射电镜(TEM)观察结果为均匀的球形或近球形,平均粒径为(18.7±1.9) nm.PAB微乳与PAB过饱和水溶液24 h累积渗透量分别为(50.31±4.63)、(6.27±1.33) μg/cm2,皮肤滞留量分别为( 6.28±0.31)、(0.51±0.13) μg/cm2,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PAB微乳新型给药系统可有效促进PAB的经皮渗透及提高其皮肤滞留量,为PAB皮肤给药抗真菌新制剂的设计提供了实验基础.

  • 繁缕属植物抗病毒活性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研究

    作者:马利华;陈斌;谢东浩;贾晓斌

    繁缕属植物全世界约有120种,是重要的植物资源.近年来因其明确的抗菌、抗病毒活性逐渐成为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繁缕属植物富含黄酮、环肽、酚酸、挥发油、皂苷等多种化学成分,研究表明繁缕多糖及其黄酮碳苷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然而,其抗病毒物质基础研究尚不完善,作用机制不明确,以致于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在总结繁缕属植物各种化学成分研究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繁缕属植物抗病毒作用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指出繁缕属植物抗病毒活性物质基础可能是由多种成分按照一定比例共同作用的结果,终提出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的繁缕属植物抗病毒活性物质基础的研究思路,为开发抗病毒新药奠定基础.

  • 风轮菜属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明亮;许旭东;余世春;孙广利

    风轮菜属药用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药用价值前景良好.目前研究发现该属植物中主要含有黄酮和皂苷类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主要具有止血、抗菌、抗炎、降血糖、抗肿瘤、抗辐射等生物活性.主要对近年来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白术芍药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郑礼娟;秦昆明;姚仲青;曹岗;蔡皓;蔡宝昌

    白术芍药散是中医传统名方,临床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初步阐明了该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现就白术芍药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思路.

  • 阿朴菲类生物碱抗癌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刘言娟;柳军玺;邸多隆

    阿朴菲类生物碱是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其抗癌活性是近几年药学研究的热点.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阿朴菲类生物碱抗癌活性的基本构效关系、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1,2-亚甲二氧基及N-甲基取代对于该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较关键,C-7的氧化和脱氢有助于提高该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C-6a的手性及其他位置取代基对于抗癌活性的贡献目前尚未明确.阿朴菲类生物碱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以及抑制DNA拓扑异构酶机制发挥抗癌作用.

  • 中药固体化纳米混悬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作者:岳鹏飞;万晶;胡鹏翼;郑琴;王勇;杨明

    纳米混悬给药系统为改善难溶性中药成分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研究具有再分散性能的固体化纳米混悬给药系统,是实现纳米混悬系统稳定化的理想选择,然而,固体化再分散后是否仍呈纳米状态,能否保持良好的再分散性,仍然是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综述了中药纳米混悬系统固体化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纳米混悬系统固体化及其再分散稳定性的研究策略,以期“抛砖引玉”,进一步促进中药纳米混悬给药系统制剂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 从源头探讨中药国际化之路

    作者:何毅;肖传学;朱永宏;郭治昕;叶正良;孙鹤

    中药源植物的天然变异性以及其活性成分以混合物形式存在导致其质量一致性与化学合成或高度纯化的产品相比更为复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盟药物管理局(EMA)在其多个行业指南中反复强调将对植物原料药和植物制剂的控制延伸到对植物药材的控制是保证药品质量一致性的重要手段.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即结合中国、欧盟和世界卫生组织对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以及FDA至今批准的唯一一个植物处方药Veregen(@)的植物学审评案例探讨中药材质量控制手段.

中草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