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

中草药杂志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중초약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6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670
  • 国内刊号: 12-1108/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77
  • 曾用名: 中草药通讯
  • 创刊时间: 197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汤立达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兴安升麻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裴秋燕;斯建勇;沈连刚;沈寿茂;雷崎方;马超英

    目的 研究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等方法对兴安升麻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升麻醇(1)、异阿魏酸(2)、升麻槭素B(3)、阿魏酸(4)、升麻醇-3-O-β-D-木糖苷(5)、25-O-乙酰基升麻醇-3-O-β-D-木糖苷(6)、24-O-乙酰基-异北升麻醇-3-O-β-D-木糖苷(7)、E-3-(3″-甲基-2″-亚丁烯基)-2-吲哚酮(8)、甲基阿魏酸(9)、升麻醇-3-酮(10)、25-O-乙酰基升麻醇(11)、β-谷甾醇(12).结论 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7、10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反柄紫芝中2个新三萜类化合物

    作者:彭惺蓉;刘接卿;夏建军;杨永红;邱明华

    目的 研究反柄紫芝Ganoderma cochlear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和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多种谱学技术(1D、2D NMR)并根据理化常数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拱状灵芝素G(1)、拱状灵芝素H(2)、麦角甾醇(3)、5α,8α-环二氧-6,22-麦角甾二烯-3β-醇(4)和(22E,24R)-7,22-麦角甾二烯-3β-醇(5).结论 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灵芝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 刺五加化学成分及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

    作者:张涛;朴俊虹;袁蕾;李熙峰

    目的 研究长白山区植物刺五加的化学成分及其自由基清除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并对化合物进行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结果 从刺五加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1)、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落叶松脂醇(3)、tripterygiol (4)、8,8′-bisdihydrosiringenin (5)、异嗪皮啶(6)、丁香脂素(7)、蛇菰宁(8)、3,3′-dimethoxy-4,8′-oxyneoligna-9,4′,7′,9′-tetraol (9)、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3-hydroxypropyl)-2″,6″-dimethoxyphenoxy]propane-1,3-diol (10),芝麻脂素(11).结论 化合物1~5和8~11为首次从刺五加中得到,且发现化合物3、4、6和7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其对DPPH清除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0.01、0.01、0.01和0.66 μg/mL,可为发现抗氧化和抗衰老药物先导化合物提供参考.

  • 三棱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梁侨丽;孔丽娟;吴启南;段金廒

    目的 分离鉴定三棱Sparganii Rhizoma的化学成分,为后期的体外活性筛选提供样品.方法 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三棱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过氧化麦角甾醇(1)、(8E,10E)-7,12-二氧-8,10-十八碳二烯酸(2)、α-二十一烷酸单甘油酯(3)、正丁酸(4)、大黄素甲醚(5)、香草醛(6)、大黄素(7)、香草酸(8)、对羟基苯甲酸(9)、反丁烯二酸(10)、1-O-阿魏酰基-3-O-p-香豆酰基甘油(11)、赤藓醇(12).结论 化合物1~5、7、9、10和12为首次从黑三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尖齿臭茉莉的化学成分及其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

    作者:闵欢;赵志敏;郭未艳;杨得坡;成金乐

    目的 研究尖齿臭茉莉Clerodendrum lindleyi根和茎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自由基清除活性.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DPPH法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体外自由基清除活性则试.结果 从尖齿臭茉莉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酸(1)、单乙酰马蒂罗苷(2)、4″-O-乙酰马蒂罗苷(3)、赪桐苷A (4)、3″,4″-O-乙酰马蒂罗苷(5)、洋丁香苷(6)、木栓酮(7)、粘霉烯醇(8)、蒲公英萜醇(9)、钩大青酮(10)、海通酮E (11)、(24S)-乙基胆甾-5,22,25-三烯-3β-醇(12)、hedyotol C4″-O-β-D-glucopyranoside( 13).化合物1~6从根中分离得到,7~13从茎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2显示了不同程度的DPPH清除活性.结论 化合物1~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分离得到的苯乙醇苷类、萜类及甾醇类成分均具有一定的DPPH清除作用,其中苯乙醇苷类成分4″-O-乙酰马蒂罗苷、单乙酰马蒂罗苷和洋丁香苷活性为显著.

  • 疏刺茄化学成分研究(Ⅰ)

    作者:吴丹;陈光英;韩长日;刘文洁;杨淮郅

    目的 研究疏刺茄Solanum nienkui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疏刺茄的三氯甲烷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2’,4′-三羟基-5-甲氧基异黄酮(1)、香叶木素(2)、柚皮素(3)、山柰酚(4)、槲皮素(5)、咖啡酸乙酯(6)、原儿茶醛(7)、邻羟基苯甲酸(8)、香草醛(9)、水杨酸甲酯(10)、N-p-香豆酰酪胺(11).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首次从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 转基因何首乌毛状根生物转化青蒿酸的研究

    作者:朱建华;于荣敏

    目的 利用转基因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毛状根对青蒿酸进行生物转化研究,分离鉴定其转化产物.方法 何首乌毛状根预培养7d,投入青蒿酸,培养2d,终止反应,利用TLC和GC-MS对转化产物进行检测,利用硅胶柱、ODS反相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转化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数据和波谱技术鉴定转化产物的化学结构.结果 青蒿酸在何首乌毛状根中发生了转化反应,经GC-MS检测可生成多种青蒿素类化合物.分离鉴定了2个转化产物:异青蒿内酯(1)和3β-羟基青蒿酸(2),利用GC-MS鉴定了另外2个转化产物:去氧青蒿素B(3)和青蒿内酯(4).结论 本实验首次利用转基因植物器官对青蒿酸进行生物转化研究,得到3个青蒿素类化合物和1个羟基化产物.该研究一方面填补了转基因植物器官对青蒿素类化合物生物转化的空白,另一方面也丰富了转基因何首乌毛状根的化合物转化类型.

  • 黑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卢文杰;牙启康;陈家源;谭晓;黄艳;李晓华;周斌

    目的 研究黑草Buchnera cruciat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柱色谱和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黑草中共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1)、木犀草素(2)、香叶木素(3)、β-胡萝卜苷(4)、β-谷甾醇(5)、甘露醇(6)、正二十七烷醇(7)、植醇(8)、二十九烷(9)、棕榈酸(10)、2-十八碳烯酸(11).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壮药干花豆枝叶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刘金磊;潘争红;苏涛;颜小捷;李典鹏

    目的 研究干花豆Fordia cauliflora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C18、Sephadex LH-20等色谱手段对干花豆枝叶的95%乙醇提取物中醋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通过波谱学技术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干花豆中分离得到11个成分,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1)、羽扇豆醇乙酸酯(2)、水黄皮素(3)、呋喃-[4″,5″,8,7]-黄酮(4)、7-甲氧基-8-异戊烯基黄烷酮(5)、7-甲氧基-8-(3″-羟基-3″-甲基-1″-丁烯基)-黄酮(6)、豆甾醇(7)、豆甾醇-3-O-β-葡萄糖苷(8)、胡萝卜苷(9)、齐墩果酸(10)、β-谷甾醇(11).结论 化合物2、4、6~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清肝化瘀胶囊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王惠明;姜溪;陈芙蓉;岳南

    目的 研究清肝化瘀胶囊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用牛血清白蛋白诱导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清肝化瘀胶囊低、中、高剂量(0.9、1.8、3.6 g/kg)组,复方鳖甲软肝片(2 g/kg)和秋水仙碱(0.25 mg/kg)阳性对照组.观察清肝化瘀胶囊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以及肝羟脯氨酸(Hyp)、唾液酸(SA)的影响,计算肝脏、脾脏的脏器指数,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清肝化瘀胶囊明显减小肝脏、脾脏的脏器指数,明显降低肝脏Hyp的水平,明显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结论 清肝化瘀胶囊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 5种生物碱胃癌多药耐药逆转剂的筛选及机制研究

    作者:顾政一;张裴;聂勇战;吴琼;孙玉华;窦维佳

    目的 研究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氧化苦参碱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MDR)的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胃癌亲本细胞系SGC-7901和MDR细胞系SGC-7901/VCR为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上述5种生物碱的细胞毒活性及对MDR的逆转效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R逆转效果好的贝母素乙对肿瘤细胞内阿霉素(ADR)蓄积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糖蛋白(P-gp)的表达;Hoechst荧光染色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贝母素乙诱导SGC-7901/VCR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氧化苦参碱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SGC-7901和SGC-7901/VCR细胞的增殖,在非毒剂量下贝母素乙能够显著提高SGC-7901/VCR细胞对ADR的敏感性及细胞内ADR的浓度,降低P-gp表达.贝母素乙联合5-氟尿嘧啶(5-FU)给药可诱导SGC-7901/VCR细胞凋亡,凋亡细胞cleaved caspase-3呈高表达.结论 贝母素乙具有作为胃癌MDR逆转剂的潜力,其逆转耐药的机制可能与下调P-gp表达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 苔黑酚葡萄糖苷对L02细胞肝药酶CYP3A的调控作用研究

    作者:李敏;张冰;刘小青

    目的 观察苔黑酚葡萄糖苷对体外培养的正常肝细胞株L02中CYP3A的影响,探讨苔黑酚葡萄糖苷是否通过cAMP-PKA信号通路调控CYP3A的活性.方法 分别用cAMP-PKA信号通路中蛋白激酶A(PKA)激动剂环腺苷酸(cAMP)类似物8-溴-环腺苷酸(8-Br-cAMP)及其抑制剂H-89、苔黑酚葡萄糖苷干预L0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完整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PKA蛋白表达,红霉素-N-脱甲基法检测CYP3A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孕烷X受体(PXR)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加入不含药的无血清培养基)相比,苔黑酚葡萄糖苷处理后的细胞CYP3A的活性增强,PKA、PXR蛋白表达增强,与8-Br-cAMP的作用相似.结论 苔黑酚葡萄糖苷可通过cAMP-PKA信号通路调控CYP3A的表达,表明其可能是仙茅表现出辛热药性的主要成分之一.

  • 枸杞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肝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鸣号;王秀玉;王秀梅;刘青;杨美玲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皮下接种法制备小鼠移植性肝癌(H22肝癌细胞株)模型,随机将96只小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枸杞多糖高、中、低剂量(20、10、5 mg/kg)组、环磷酰胺(20 mg/kg)组.观察枸杞多糖对荷瘤小鼠死亡率、肿瘤体积、肿瘤质量及肿瘤细胞密度、核分裂像、肿瘤坏死程度及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情况的影响.结果 20、10、5 mg/kg的枸杞多糖能明显降低移植性肝癌小鼠的死亡率(P<0.05),减小肿瘤细胞的体积和质量(P<0.05),抑瘤率分别为42.23%、25.10%和9.16%;同时20、10 mg/kg的枸杞多糖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肿瘤细胞密度(P<0.05),减少肿瘤细胞的核分裂像计数(P<0.05),增加肿瘤细胞坏死程度、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P<0.05).结论 枸杞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肝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蚕蛹油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糖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作者:谢园沁;陈伟平;胡嘉磊

    目的 研究蚕蛹油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糖及糖代谢相关酶的影响.方法 SD大鼠以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大鼠按血糖随机分成6组:模型组,蚕蛹油低、中、高剂量(4.5、6.0、7.5 mL/kg)组,二甲双胍(90 mg/kg)阳性对照组和业麻籽油(6.0 mL/kg)阳性对照组,另设对照组.各给药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4周,对照组和模型组ig生理盐水.每天测大鼠饮食量和饮水量1次,每周末测大鼠体质量和血糖水平,4周后检测大鼠肝脏中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以及小肠黏膜中的麦芽糖酶、蔗糖酶、淀粉酶的活性,并进行淀粉耐量检测.结果 蚕蛹油各给药组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呈下降趋势,并呈剂量相关性,HK、PK、麦芽糖酶、蔗糖酶、淀粉酶活性与模型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大鼠血糖水平与HK、PK、麦芽糖酶、蔗糖酶、淀粉酶活性的相关性显著(P<0.0001).淀粉耐量检测显示,蚕蛹油各给药组大鼠血糖峰值和曲线下面积显著下降(P<0.05).结论 蚕蛹油剂量相关地抑制STZ诱导的大鼠血糖升高,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提高HK、PK活性可能是其降血糖作用机制之一.

  • 金莲花茎叶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张水利;苏连杰

    目的 建立金莲花茎叶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以荭草苷为对照品,采用Welch Materials Ultimate TMXB-C18( 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 -0.35%磷酸(B)梯度洗脱,0~25 min,15%A; 25~60 min,15%~25%A; 60~90 min,25%~30% A;90~110 min,30%~100% A; 110~120 min,100%A;检测波长340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30℃;采用SPSS 19.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建立金莲花茎叶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22个共有峰,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相似度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药材质量主要与其产地有关,同时与采集时间也有一定关系.结论 此研究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用来控制金莲花茎叶的质量.

  • 馥芳艾纳香快繁体系的建立

    作者:姚绍嫦;潘丽梅;蓝祖栽;凌征柱

    目的 建立馥芳艾纳香Blumea aromatica的快繁技术体系,为大量生产种苗提供基础.方法 利用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筛选出馥芳艾纳香快速繁殖的适培养基.结果 带腋芽茎段是丛生芽诱导的佳材料;丛生芽诱导的适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2 mg/L NAA,诱导率为100%;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5 mg/L KT+0.2mg/L NAA,增殖倍数为6.83;适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0.3 mg/LNAA,生根率100%,移栽成活率84.07%.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6℃、光照强度为20001x、光照时间10h.结论 快繁技术体系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种苗,并为馥芳艾纳香规模化生产种苗提供技术指导.

  • 不同采收期紫锥菊产量及菊苣酸动态变化研究

    作者:陈荣;杨跃生;吴鸿

    目的 研究不同采收期紫锥菊质量和产量的变化.方法 通过对不同采收期的紫锥菊进行产量测定和物候期观察,并采用HPLC法对紫锥菊中的菊苣酸进行动态变化研究.结果 一年生紫锥菊地上部分的产量以11月2日(果熟期)采收的高,比盛花期产量高38.3%,地下部分产量以9月15日(盛花期)采收的高,从9月15日到11月2日地下部分产量有少量的降低,但变化不大;地上部分菊苣酸量从7月10日(蕾前期)到9月27日(盛花期)变化不大,但从9月27日到10月20日(果期)有一个降低的过程,从10月20日到11月2日又有所回升,地下部分菊苣酸量变化趋势与地上相似;两年生紫锥菊产草及菊苣酸量变化与一年生相似,但地下部分产量在果熟期高,其全株产量是一年生植株的2.7倍.结论 广州产紫锥菊以果熟期为佳采收期,栽种两年比栽种一年更为合理.

  • 青枯菌诱导广藿香防御相关酶同工酶分析

    作者:柴婷婷;贺红;谢建辉;徐燃;杨玉秀

    目的 研究青枯菌诱导广藿香的致病过程及防御相关酶同工酶的动态变化.方法 利用青枯菌粗毒素诱导广藿香试管苗,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诱导植株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青枯菌诱导1~7 d后的广藿香植株,表现渐进的发病过程,开始时,植株失绿、少数叶片萎垂;逐渐植株茎杆弯曲、整株叶片萎蔫.同工酶电泳分析表明,SOD同工酶在第1、3天时分别出现了新谱带,与对照共有的谱带,强度先增后减;CAT同工酶在第3、5天时分别出现新谱带,第6天时强度达到大;POD同工酶在第1、4天时分别出现了新谱带,强度先增后减,第7天时所有谱带消失.结论 青枯病的发生呈现渐进的过程.青枯菌诱导1~7 d,广藿香SOD、CAT和POD同工酶谱带在数目和强度上均有所不同,呈动态变化,表明SOD、CAT和POD在广藿香抵抗青枯菌入侵时可能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 不同种源鱼腥草产量和质量评价

    作者:蓝云龙

    目的 研究不同种源鱼腥草种质资源的主要有效成分甲基正壬酮、黄酮类成分量及产量变化规律,综合多因素评价鱼腥草种源质量,为鱼腥草优良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基础.方法 测定23个种源的鱼腥草中的甲基正壬酮和黄酮类成分量,并对种源与产量的变异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种源鱼腥草甲基正壬酮、黄酮类成分的量及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种源鱼腥草挥发油类物质除与形态特征存在显著相关性外,还有地理变异规律,总量呈从西到东、从南到北逐渐增加的经、纬双向变异.而黄酮类成分除少数呈经向变异外其他均无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结论 通过对23个鱼腥草种源主要有效成分挥发油类物质、黄酮类成分以及产量等因素研究结果,黄酮类成分总量以值株较矮的鱼腥草为优,其中以浙江长兴种源高,浙江嵊州种源次之.

  • 不同比例制川乌配伍甘草对单酯型生物碱煎出量的影响

    作者:王峰峰;宋兆辉;张兰兰;周水平;冯锋

    目的 研究制川乌配伍甘草对制川乌中多种单酯型生物碱煎出量的影响,探索其变化规律,以指导制川乌与甘草的合理配伍.方法 HPLC法测定制川乌与甘草不同比例配伍时煎出液中单酯型生物碱的总量,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配比对煎出量的影响.结果 随着甘草配伍量的增加,煎煮液中单酯型生物碱总量逐渐降低,每种单酯型生物碱煎出量趋于单煎液煎出量的40%.结论 甘草配伍制川乌时,甘草的使用量应是制川乌的一半以上,既可以保证煎出液中单酯型生物碱总量稳定可控,又可以防止制川乌毒性过大造成使用危险.

  • 赤芍总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研究

    作者:陈立江;刘洋;李丽;刘宇;高飞

    目的 制备赤芍总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 TGP-SMEDDS),优选其佳处方,并对其进行初步的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伪三元相图法优化自微乳化处方,并对佳处方进行粒径、乳滴形态、Zeta电位、表面张力、自乳化时间,溶出度及稳定性评价.结果 由油酸乙酯、Cremophor RH40和Transcutol P组成的TGP-SMEDDS遇水可自发形成粒径为(47.26±0.08)nm的稳定微乳液,透射电镜下观察TGP-SMEDDS形态为均匀的球形,Zeta电位为(-22.80±0.42)mV.结论 制备的TGP-SMEDDS外观及稳定性良好,为赤芍总苷新剂型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大孔树脂纯化芦笋总皂苷的工艺研究

    作者:张若洁;徐永霞;王鲁峰;陈清婵;徐晓云;潘思轶;王可兴

    目的 研究芦笋总皂苷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 采用静态及动态吸附解吸试验优选适宜的大孔树脂,并优化纯化条件.结果 S-8型树脂对芦笋总皂苷有较好的吸附和洗脱效果,并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其佳纯化条件为上样质量浓度1 mg/mL,上样量60 mL/g树脂,用pH 7的75%乙醇冼脱,洗脱剂用量为10 mL/g树脂.纯化后得提取物中芦笋总皂苷的质量分数可达50.15%,脱色率为92.23%.结论 S-8型大孔树脂用于富集芦笋总皂苷效果佳,是一种理想的分离纯化介质.

  • 人参超声逆流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陈红专;王曙宾;高鹏;王健;史冬霞

    目的 优化人参超声逆流提取工艺.方法 以人参皂苷Rb1、Rg1和Re的总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人参超声逆流提取工艺参数进行考察.结果 人参超声逆流提取工艺佳条件是药材粉碎过30 目筛,用70%乙醇,溶媒逆流体积流量与进料质量流量之比为8.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科学合理,适于大规模生产.

  • HPLC法测定强肝胶囊中龙胆苦苷、芍药苷、丹酚酸B

    作者:马旭伟;韦辉;刘素香;刘毅;张铁军;陈常青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强肝胶囊中龙胆苦苷、芍药苷、丹酚酸B3种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30nm.结果 龙胆苦苷在0.151~1.51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6),芍药苷在0.0752~0352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8),丹酚酸B在0.1132~1.3584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龙胆苦苷99.5%、芍药苷101.95%、丹酚酸B 102.74%,RSD分别为1.02%、1.77%、1.81%.结论 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强肝胶囊的质量控制.

  • HPLC法同时测定凉血通瘀颗粒中7种主要活性成分

    作者:金慧臻;狄留庆;汪晶;吴晓燕;徐晓琰;吴勉华

    目的 建立HPLC同时测定凉血通瘀颗粒中芍药苷、丹皮酚、芦荟大黄素、α-细辛醚、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7种成分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8 min,15%A,体积流量0.8 mL/min; 18~20 min,15%~42%A,体积流量0.8 mL/min; 20~54 min,42%A,体积流量0.8 mL/min; 54~56 min,42%~70%A,体积流量1.0 mL/min; 56~80 min,70%A,体积流量1.0 mL/mim;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结果 7种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各成分均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在95%~105%.结论 本法准确、灵敏、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凉血通瘀颗粒的质量控制.

  • 银黄滴丸、银黄颗粒和银黄胶囊体外溶出度比较研究

    作者:彭芸;戴德雄;朱莹

    目的 建立银黄滴丸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并比较银黄滴丸、银黄颗粒和银黄胶囊在胃肠道中溶出吸收的差异.方法 应用溶出度测定法,以200 mL水为溶剂,转速为55 r/min,依法操作,测定银黄滴丸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溶出度,并与其他两种制剂比较.结果 银黄滴丸、银黄颗粒和银黄胶囊中,银黄滴丸体外溶出速率较快,且能达到大溶出率.结论 本实验建立了银黄滴丸溶出度的测定方法,且3种制剂中银黄滴丸溶出速率快,有利于机体对药物的充分吸收,生物利用度高,临床疗效更加突出.

  • 不同炮制工艺对乳香中5种乳香酸类成分的影响

    作者:夏磊;宋志前;李青;曾林燕;魏征;曹玉娜;刘振丽

    目的 以5种乳香酸类成分(α-乳香酸、β-乳香酸、3-乙酰-β-乳香酸、11-羰基-β-乳香酸、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质量分数为指标,探讨不同炮制工艺对乳香中5种乳香酸类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比较了炮制方法、炮制温度和炮制时间对5种乳香酸类成分的影响.结果 先加醋制、后加醋制和清炒3种方法比较,5种乳香酸类成分的变化没有明显差异;随炮制温度的升高或炮制时间的延长,5种乳香酸类成分变化幅度增大;炮制后,乳香中a-乳香酸、11-羰基-β-乳香酸和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质量分数升高,β-乳香酸和3-乙酰-β-乳香酸的质量分数降低;3批不同来源乳香炮制后5种乳香酸类成分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幅度不同.结论 乳香中5种乳香酸类成分随炮制工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 加压溶剂法提取槐角总异黄酮的研究

    作者:张博雅;周丽;王凤荣;陈飞;刘檀;张永忠

    目的 优化加压溶剂法提取槐角总异黄酮的佳工艺参数.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异黄酮,以总异黄酮得率为指标,利用正交试验进行优选,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压力、乙醇体积分数和固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纯化得到槐角异黄酮和槐角多糖粗提物.结果 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压力900 kPa、提取温度110℃、提取时间10 min、乙醇体积分数50%、固液比1∶12.5.此时槐角总异黄酮得率为28.4%,槐角异黄酮粗提物得率为32.6%、异黄酮质量分数为48.5%.结论 加压溶剂法是一种省时、节能、高效、环保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中华猕猴桃根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王鑫杰;缪浏萍;吴彤;沈龙海

    中华猕猴桃是中国特有种,其根在民间用药广泛,含三萜类、黄酮类及其他多种成分,其中以三萜类成分为主.药理研究发现中华猕猴桃根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尤其在抗肿瘤方面疗效显著,目前临床上多以中毕猕猴桃根粗提物来治疗肿瘤.研究发现其抗肿瘤药效物质基础以三萜类成分为主,现就中华猕猴桃根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近10余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 忍冬属植物环烯醚萜类成分研究概况

    作者:纪瑞锋;刘素香;王文倩;张铁军;陈常青

    我国忍冬属值物资源较为中富,其中可供药用的品种达47种,广布于全国各省区,金银花为该属植物中的临床常用中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忍冬属中环烯醚萜类成分显示出较强的生物活性,通过对忍冬属植物中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分布及其生物活性进行综述,展望今后忍冬属植物此类成分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便于对忍冬属植物中环烯醚萜类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充分开发利用该属药用植物资源.

  • 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及信号传导研究进展

    作者:王升;李璇;蒋超;郭兰萍

    紫草素类化合物是紫草的有效成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紫草素及其衍生物为荼醌类化合物,总结了紫草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这些基因的功能及表达特性;综述了紫草素类化合物合成调控过程的信号传导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对今后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合成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灯盏花栽培技术和原药配伍相关专利信息分析

    作者:张俐;佘丽娜;马艳丽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对我国中药灯盏花的栽培技术及原药配伍方面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检索,并对其有效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申请量发展趋势、处理技术分类、申请人IPC分类及法律状态等.

  • 清热解毒中药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磊磊;陈娟;师彦平

    恶性肿瘤常常起因于由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因素诱发的细胞癌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清热解毒中药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抗炎、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及清除热毒等功效,能够用于治疗恶性肿瘤.鉴于该类中药在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独特的临床疗效,以及该类中药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载录的45种清热解毒中药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中草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