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

中草药杂志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중초약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6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670
  • 国内刊号: 12-1108/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77
  • 曾用名: 中草药通讯
  • 创刊时间: 197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汤立达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平卧菊三七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作者:巩升帅;刘艳丽;李艳;李笑然;冯育林;许琼明;杨世林

    目的 研究平卧菊三七Gynura procumben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中压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平卧菊三七全草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芹菜素(2)、木犀草素(3)、山柰酚(4)、黄芪苷(5)、山柰酚-5-O-(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7-甲醚黄芩素(7)、4-甲氧基肉桂酸(8)、苄基葡萄糖苷(9)、2-苯乙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10)、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1)、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乙酯(12)、3,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3)、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4)、原儿茶酸(15)和丁香酚苷(16).结论 化合物7、8、12、14和16为首次从菊三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6、9~11和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天目地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刘彦飞;史国茹;王欣;张春磊;王艳;陈若芸;于德泉

    目的 研究天目地黄Rehmannia chingii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以及反相HPLC柱等色谱方法对天目地黄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天目地黄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甲基-9氢环戊烷并吡喃-1,3,6,8-四醇(1)、3,4-二羟基苯乙醇(2)、3-甲氧基-4-羟基苯乙醇(3)、苯乙醇-8-O-β-D-葡萄糖苷(4)、(3,4-二羟基苯乙醇)-鼠李糖-(1→3)-葡萄糖苷(5)、(苯乙醇)-木糖-(1→6)-葡萄糖苷(6)、去乙酰地黄苷(7)、毛蕊花糖苷(8)、异毛蕊花糖苷(9)、地黄苷(10)、异地黄苷(11)、焦地黄苯乙醇苷C (12)、焦地黄苯乙醇苷A1(13)、焦地黄苯乙醇苷B1(14)、3,4-dihydroxy-β-phenethyl-O-α-L-rhamnopyranosyl-(1→3)-O-β-D-galacopyranosyl-(1 →6)-4-O-caffeoyl-β-D-glucopyranoside (15)、肉苁蓉苷F(16)、异肉苁蓉苷F(17).结论 共鉴定17个化合物,包括1个环烯醚萜(1),16个苯乙醇及其苷(2~17);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天目地黄素;化合物16、1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经体外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9、12、14~16有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

  • 黑水缬草神经保护活性成分研究

    作者:王长福;王秋红;肖阳;武立华;万莹莹;杨炳友;王知斌;匡海学

    目的 对黑水缬草Valeriana amurensis抗阿尔茨海默症(AD)有效部位中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成分进行筛选,以阐明黑水缬草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对黑水缬草抗AD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并根据理化分析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利用MTT法筛选具有PC12神经保护作用的单体化合物.结果 从黑水缬草抗AD有效部位中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包括5个双环氧木脂素类化合物:(+)-梣皮树脂醇-4,4'-二-O-β-D-双吡喃葡萄糖苷(1)、(+)-紫丁香-4,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2)、青刺尖木脂醇苷(3)、(+)-8,8 '-二羟基-松脂素-4,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4)、青刺尖木脂醇(5)和6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jatamaninA (6)、7-羟基-8-(羟甲基)-4-亚甲基六氢环戊烯[并]吡喃-1(3H)-酮(7)、4-羟甲基-环戊烯[并]吡喃-7-甲醛(8)、patriscabroside Ⅲ (9)、jatamanin E(10)及败酱苷(11).对其进行体外活性研究发现25、12.5和5μmol/L的双环氧木脂素类化合物均能明显减轻Aβ1-42所致PC12细胞损伤.结论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6~10为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双环氧木脂素类化合物为黑水缬草抗AD有效部位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部分药效物质基础.

  • 金荞麦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林建斌;赵立春;郭建忠;刘力;况燚;杨胜祥

    目的 研究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金荞麦地上部分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酸(1)、对羟基苯甲酸(2)、对羟基苯甲醛(3)、3,4-二羟基苯甲酸(4)、琥珀酸(5)、咖啡酸(6)、咖啡酸甲酯(7)、木犀草素(8)、苜蓿素(9)、槲皮素(10)、afzelin A(11)、2α,3β,29-tr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12)、yarumic acid(13)和3α-hydroxy-urs-12,15-dien (14).结论 化合物2、3和6~9为首次从金荞麦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4为首次从荞麦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云实种子中1个新颖卡山烷二萜类化合物

    作者:马国需;孙忠浩;李朋飞;朱乃亮;吴海峰;魏华;杨峻山;许旭东

    目的 研究云实Caesalpinia decapetala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各种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云实种子95%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个新卡山烷二萜类化合物,鉴定为1α,2α-diacetoxy-14β-carboxymethyl-7β-hydro xyl-vouacapen-5α-ol (1).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卡山烷二萜类化合物,命名为云实子C.

  • 两色金鸡菊头状花序中聚炔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古文杰;戴待;齐磊;宋小敏;李志远;木合布力·阿布力孜;李军;张媛

    目的 研究两色金鸡菊Coreopsis tinctoria头状花序的聚炔类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AB-8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ODS及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及旋光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BV-2细胞NO生成模型对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结果 从两色金鸡菊干燥头状花序的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聚炔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S)-(6E,12E)-二烯-8,10-二炔-1-十四烷醇-3-O-β-D-葡萄糖苷(1)、(2S)-(3Z,11E)-二烯-5,7,9-三炔-1,2-十三碳二醇(2)、(2R)-(3E,5E,11E)-三烯-7,9-二炔-1,2-十三碳二醇(3)、(E)-7-苯基-2-烯-4,6-二炔-1-庚醇(4)、(Z)-7-苯基-2-烯-4,6-二炔-1-庚醇(5).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炔苷类化合物,命名为金鸡菊炔苷E,显示微弱的抗炎活性;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淫羊藿醇提物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赵冰洁;宋捷;章丽;袁嘉瑞;汪春飞;封亮;贾晓斌;董自波

    目的 评价淫羊藿醇提物对去除卵巢致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切除双侧卵巢,造成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手术4周后,以阳性药依普黄酮片(200 mg/kg)和不同剂量的淫羊藿醇提物(170、85 mg/kg)连续ig给药8周,然后取血清测定其碱性磷酸酶(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活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股骨中骨保护素(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蛋白表达;采用三点弯曲法测定其胫骨的生物力学性质;后运用micro-CT对股骨远端的骨小梁参数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三维重建,得到骨小梁的3D图形来直观地说明淫羊藿醇提物对骨质疏松大鼠的作用.结果 淫羊藿醇提物高剂量组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血清ALP和StrACP活性,还能显著增加OPG蛋白表达,降低RANKL蛋白表达,且能有效地改善胫骨生物力学性质和股骨骨小梁参数.结论 淫羊藿醇提物高剂量(170 mg/kg)对骨质疏松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可能是通过促进成骨细胞活性、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来实现的.

  • 鼓槌石斛对小鼠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余增洋;盛雨辰;周玲玉;陆宾;季莉莉

    目的 观察鼓槌石斛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Dendrobium chrysotoxum,EEDC)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小鼠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STZ诱导小鼠发生糖尿病,进而建立糖尿病并发症NPDR实验动物模型,再给予EEDC进行干预.采用视网膜组织伊文思蓝渗漏实验观察NPDR小鼠中血-视网膜屏障(BRB)的破坏情况;采用real-time PCR (RT-PCR)检测视网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早期生长反应因子(Egr-1)、组织因子(T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Serpine 1)的基因表达;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IL-1β、IL-6、TNF-α及TF、Serpine 1的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伊文思蓝渗漏量明显增加,EEDC能够减少视网膜组织伊文思蓝渗透量;EEDC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视网膜组织中增加的IL-1β、IL-6、TNF-α及Egr-1、TF、Serpine 1的基因表达;EEDC能够明显下调模型小鼠血清中增加的IL-1β、IL-6、TNF-α及TF、Serpine 1的量.结论 EEDC具有改善STZ诱导小鼠NPDR的作用,其机制为通过抑制NPDR小鼠视网膜和血清中增加的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以及与凝血/纤溶相关基因TF、Serpine 1的基因表达,缓解BRB的破坏,从而发挥改善NPDR的作用.

  • 马兜铃酸Ⅰ致大鼠肾损伤后血清miRNA差异表达的研究

    作者:张良;杨召聪;顾亚琴;钱知知;许立

    目的 筛选马兜铃酸Ⅰ (AAI)致大鼠肾损伤后血清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cro RNA,miRNAs),为阐明miRNAs调控马兜铃酸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靶标并奠定研究基础.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AAI (2.25 mg/kg)组,连续ip给药14d造成肾损伤模型后,对大鼠肾脏进行HE染色观察肾损伤程度.利用miRNAs芯片技术寻找AAI组及对照组大鼠血清中差异表达的miRNAs,预测靶基因,采用实时定量PCR (qRT-PCR)验证芯片结果的可靠性,并对部分结果进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 HE染色显示AAI组大鼠肾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miRNAs芯片结果显示有5个miRNAs(miR-10a-3p、miR-207、miR-3594-3p、miR-874-3p、miR-9a-3p)表达明显上调,无明显下调的miRNAs,并预测Rhebl1、Usp10等16种基因为差异表达的miRNAs靶基因;q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基本一致;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性较大.结论 芯片分析得到的差异表达的miRNAs可能与AAI致肾毒性机制相关,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特定miRNAs的调控机制提供新的靶点,并为后期生物信息学层次的研究提供有效依据.

  • 思茅松松塔提取物体外抗HIV-1研究

    作者:崔雪青;刘熙;陈欢;彭芳;罗荣华;杨柳萌;刘光明;王睿睿;郑永唐

    目的 研究思茅松松塔提取物(SMS-E和SMS-F)体外对HIV-1的抑制活性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思茅松松塔提取物对C8166细胞的毒性;合胞体抑制实验、p24抑制实验和MT-4细胞保护作用检测提取物对HIV-1的抑制作用.采用HIV-1复制中间产物检测、融合阻断实验和分时给药实验判断提取物的作用机制.结果 思茅松松塔提取物SMS-E和SMS-F对HIV-1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HIV-1 ⅢB在C8166细胞中复制的治疗指数(TI)分别为436.46和558.61.HIV复制中间产物检测实验显示SMS-F处理组ssDNA和Late-RT的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作用于病毒复制的早期;融合阻断实验显示SMS-F对慢性H9/HIV-1 ⅢB与C8166细胞融合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s0值为71.03 μg/mL,说明SMS-F作用于病毒进入阶段;分时给药实验显示提取物对已进入细胞的HIV-1没有抑制作用,再次证明了SMS-F作用于HIV进入细胞阶段.结论 思茅松松塔提取物SMS-F对HIV-l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其作用机制为抑制HIV-1进入细胞阶段.

  • 温经散寒洗剂浴足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临床观察

    作者:葛芳;曾友华;黄丽晴;毛美琴

    目的 评价中药浴足与心理治疗手段相结合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例脑卒中合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总分>7分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化学药物组50例、温经散寒洗剂浴足组50例,心理疗法组50例,温经散寒洗剂浴足联合心理疗法组(联合治疗组)50例.各组均根据病情给予基础治疗,同时化学药物组患者每晚口服舒乐安定片2 mg,连续4周;温经散寒洗剂浴足组每晚睡前采用中药浴足,每次20~30 min,每日1次,连续4周;心理疗法组采用心理认知行为治疗,隔日1次,连续4周;联合治疗组采用中药浴足与心理疗法相结合的方法,连续4周.评价各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量表、肢体运动功能(FMA量表)、日常生活能力(MBI量表)评分,并对各组患者的依从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QSI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联合治疗组与其余3组PSQI评分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各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温经散寒洗剂浴足联合心理疗法具有改善脑卒中后失眠症患者的睡眠障碍,疗效较佳.

  •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秀英;胡玲;赵国华;吴国栋

    目的 评价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将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试验组给予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疾病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发热、咳嗽症状起效及消失时间,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积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疾病的总体疗效均为100%,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6.67%,两组患者在发热、咳嗽起效及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积分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是一种适用于儿童肺炎的具有解热、止咳作用的中药颗粒,其疗效可靠,值得在儿科推广使用.

  • 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的辛味中药气-味的表征研究

    作者:曹煌;张铁军;张静雅;龚苏晓;许浚;刘昌孝

    目的 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辛味中药、物质组群、单体的嗅觉、味觉(即气、味)进行表征,建立辛味中药的药味物质基础分析的方法.方法 选用代表性的5种辛味中药,以药材、物质组群及单体成分作为待测样品,对样品的嗅觉及味觉进行电子鼻及电子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电子鼻主成分分析结果中,各个样品能很好地被区分,识别指数为98,具有明显辛味的成分归为一类;电子舌主成分分析结果中,不同滋味的样品在图中分布位置不同.结论 电子鼻及电子舌能够对中药样品进行区分,结合主成分分析及药物功效,可以对药物物质组群的嗅觉及味觉进行初步的表征.

  • 基于DNA条形码的芦荟属6种植物的分子鉴定

    作者:韩洁;黄琼林;吴文如;马新业;杨锦芬;詹若挺

    目的 筛选出适合芦荟属6种植物的DNA条形码序列.方法 采用试剂盒法提取芦荟属6个品种基原植物的18份样本基因组DNA,应用通用引物扩增其核基因ITS2序列和叶绿体psbA-trnH、rbcL、matK基因序列并进行双向测序,采用Sequencher 4.1.4软件对测序峰图进行校对拼接,应用MEGA 5.0软件分析不同候选序列的特征,计算物种的种内、种间Kimura 2-Parameter (K2P)遗传距离,比较其种内、种间变异的大小,评估序列的条形码间距(barcoding gap),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聚类树.结果 共获得72条序列,ITS2、psbA-trnH、rbcL、matK基因序列各18条,测序成功率均为100%.比对后序列长度为255~723 bp,GC量范围为30.6%~68.2%.psbA-trnH基因序列的大种内遗传距离均小于小种间遗传距离,有明显的barcoding gap,ITS2、rbcL、matK序列的种内变异和种间变异有一些重叠,没有明显的barcoding gap.基于psbA-trnH序列的发育树能将芦荟属6个品种完全区分,而其他3个序列在区分这些芦荟属品种时存在模糊鉴定.结论 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准确鉴别芦荟属植物,psbA-trnH序列可以作为鉴别芦荟属植物的优选序列.

  • 川明参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作者:杨玉霞;胡平;夏燕莉;周先建;张美;曹柳;郭俊霞

    目的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川明参Chuanmingshen violaceum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为不同来源的川明参亲缘关系及其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5个不同生态区域的63份川明参种质资源,利用SRAP分子标记构建其DNA指纹图谱,从分子水平检测其遗传多样性.结果 37对SRAP引物组合共得到374条扩增条带,其中有283条呈现多态性,占75.67%.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0.726 7~0.923 9,平均值为0.815 0,整个群体的遗传相似程度差异较大.基于SRAP的聚类分析可将63份材料完全分开,并划分为7类,聚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来源于阆中和金堂的材料多样性相对较为丰富.结论 川明参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确实存在较大遗传差异,SRAP分子标记是评价川明参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 低温胁迫对人参皂苷生物合成途径基因家族表达特性的影响研究

    作者:刘佳;全雪丽;姜明亮;李翔国;全林虎;吴松权

    目的 研究低温胁迫对人参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的3个基因家族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PgHMGR)、鲨烯合酶(PgSS)、鲨烯环氧酶(PgSE)的影响,探讨各个家族成员响应低温的机制,并推测出响应低温的关键家族基因.方法 将3周大的新鲜人参愈伤组织放置在5℃的冰箱中,分别在0、0.5、1、2、3d后进行取样,分别记作CK、D1、D2、D3、D4,进行RNA提取和反转录实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低温胁迫处理下不同基因的表达量.结果 PgHMGR1的表达量在D3时期达到对照组的1.3倍,PgHMGR2的表达量在D1时期达到峰值,为对照组的3.8倍;PgSS1的表达量在D3时期达到对照组的1.7倍;PgSE1和PgSE2的表达量均在D1时期分别达到对照组的6.9倍和6倍.其他家族基因(PgHMGR3、PgSS2、PgSE3)的表达量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人参皂苷生物合成途径各个基因家族积极响应低温胁迫处理,推测PgHMGRI、PgHMGR2、PgSS1、PgSE1和PgSE2是人参愈伤组织响应低温胁迫时的关键家族基因.

  • 酪蛋白抗凝血肽的制备及其体外抗凝血、溶栓作用研究

    作者:苗艳丽;刘卓勤;孙瑞雄;李卫东;廖艳;陈绍红

    目的 研究抗凝血肽的制备、分离方法及其体外抗凝血、溶栓效果.方法 用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酪蛋白进行4酶混合水解制备抗凝血肽,以固定化凝血酶对抗凝血肽进行萃取,用新西兰兔进行体外抗凝血、溶栓实验.结果 实验确定的抗凝血肽制备条件为酪蛋白质量浓度15%,水解每克酪蛋白的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用量分别为1 500、2 400、1000、1250U,水解温度50℃,pH 7.0,水解时间4h.固定化凝血酶萃取抗凝血肽的初始浓度6ATU/mL,萃取温度30℃,pH 5.0,萃取时间30 min.反萃取温度30℃,pH 7.6,反萃取时间40 min.抗凝血肽经高效体积排阻色谱分析,主要成分分子大小与马尿酰-组氨酰-亮氨酸相当.体外抗凝血时间超72 h,溶栓时间24 h.结论 酪蛋白抗凝血肽主要成分为3肽,体外抗凝血及溶栓实验效果良好.

  • 银翘清热片HPL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王伟;杨素德;李家春;黄文哲;王振中;萧伟

    目的 建立银翘清热片(YQT)的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30 nm.ESI-Q-TOF/MS正、负2种离子模式扫描对其化学成分定性分析.结果 建立了YQT HPLC指纹图谱,标定28个共有峰,归属到6味药材,其中7个共有峰来源于连翘,9个共有峰来源于金银花,6个共有峰来源于葛根,3个共有峰来源于牛蒡子,1个共有峰(2号)来源于连翘和升麻,另外2个共有峰分别来源于知母和升麻.11批不同批次的YQT制剂相似度均大于0.95.并采用LC-Q-TOF/MS方法鉴定了42个化学成分,其中16个采用对照品比对鉴定,分别为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断氧化马钱苷、芦丁、连翘苷、连翘酯苷A、牛蒡苷、芒果苷、知母皂苷B Ⅱ.结论 完善了YQT的质量标准体系,可为同类型的其他复方制剂的物质基础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基于一测多评的舒血宁注射液定量测定方法研究

    作者:陈晶晶;周媛;黄晓蕾;虞和永

    目的 采用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舒血宁注射液中山柰素、槲皮素、异鼠李素和白果内酯与银杏内酯A、B、C的量,并建立以上实验的方法学考察模式.方法 分别以山柰素和白果内酯为内参物,建立舒血宁注射液中这2种成分与槲皮素、异鼠李素和银杏内酯A、B、C间的相对校正因子(fk/s);采用外标法测定舒血宁注射液中山柰素和白果内酯的量,通过fk/s计算输血宁注射液中其他5种成分的量,并将用一测多评法测定的5批舒血宁注射液的结果与用外标法测定的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 在一定的线性范围内,山柰素与槲皮素及异鼠李素的fk/s分别为1.873、0.324,白果内酯与银杏内酯A、B、C的fk/s分别为2.280、1.659、1.429,且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重现性良好;5批舒血宁注射液的一测多评法计算值与外标法测定值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实验所得的fk/s可信.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fk/s重复性良好,可用于舒血宁注射液中多个成分的定量分析与质量评价.

  • 野黄芩苷及其在灯盏花素注射液中降解动力学研究

    作者:郭晓;王萌;任晓亮;刘虹;姜苗苗

    目的 依照Intemational Council for Harmonis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 (ICH)指导原则,采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方法研究野黄芩苷及灯盏花素注射液水溶液在不同pH值、温度、离子强度及初始质量浓度等条件下的降解反应的动力学特征,以研究野黄芩苷降解机制,比较其制剂与单体稳定性的差异,并考察临床使用条件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法考察不同条件下野黄芩苷单体及灯盏花素注射液中其量随时间的变化,利用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方法计算野黄芩苷在不同环境下的降解反应动力学参数,预测其半衰期(t1/2)和活化能.同时考察灯盏花素注射液与5种常用输液剂(0.9%生理盐水溶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复方电解质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结果 野黄芩苷单体及灯盏花素注射液在不同温度和酸碱条件下的降解反应均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25℃时其在中性水溶液环境中稳定,单体t1/2为203.87 h,活化能为97.9 kJ/mol.在各种条件下,灯盏花素注射液水溶液中野黄芩苷的稳定性均优于单体.Na+、C1-离子强度及溶液初始浓度对野黄芩苷降解速率无明显影响.灯盏花素注射液与5种输液剂配伍在30d内均可观察到明显的质量浓度下降.结论 野黄芩苷在中性水溶液中较为稳定,受温度、酸碱环境影响较大,初始质量浓度和离子对野黄芩苷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而灯盏花素注射液与5种常用输液剂配伍均不稳定.为有效地预测含野黄芩苷的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变化提供了合理准确的依据,为含野黄芩苷的中药制剂的安全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 戊己丸UPLC-MS/MS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张建锋;刘文;侯晓杰;王钰乐;杨道斌;宋信莉

    目的 建立戊己丸UPLC-MS/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确定各色谱峰的药材来源,同时对各成分进行定性研究,为其物质基础、质量控制、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0.05%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40℃,体积流量0.4 mL/min,进样量2 μL.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 建立了戊己丸UPLC-MS/MS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确定了38个共有峰,并根据对照品和参考文献定性指认了9个共有峰分别为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黄连碱、表小檗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内酯、芍药苷,推断出4个共有峰分别为木兰花碱、芍药内酯苷、格陵兰黄连碱、1-甲基-2-壬基-4(1H)-喹诺酮.对11批由不同产地和品种药材制备的戊己丸的相似度进行了考察,其相似度在0.90以上.结论 建立了戊己丸的UPLC-MS/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快速、灵敏、简便,为戊己丸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 玉蕊醇型三萜的结构特征、波谱规律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陆秋莉;丁浩然;李颖怡;伍莉红;唐玮;陈迪;赵余庆;李巍

    玉蕊醇型三萜是在多科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具有多羟基取代的齐墩果烷型三萜类成分.由于多羟基基团的存在,在植物次生代谢过程中,导致这类成分广泛存在不同种类酰基和糖的取代,使得玉蕊醇型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玉蕊醇型三萜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及改善学习记忆等作用,其在治疗肿瘤及老年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方面具有极大的开发应用前景.结合文献对玉蕊醇型三萜的结构特征、波谱规律和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总结,为这类化学成分的开发及应用提供重要的基础.

  • 蜜环菌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王锐;张诗悦;穆青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为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蜜环菌属Armillaria(Fr.:Fr.) Staude.药食兼用真菌,具有催眠、镇静、改善心脑血液循环、降血糖、抗氧化、调节免疫、抑制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蜜环菌含有特征性化学成分原伊鲁烷(protoilludane)型倍半萜醇的芳香酸酯类,以及二萜、三萜、多糖、腺苷类等多种类型次生代谢产物.对蜜环菌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综述,为蜜环菌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林下山参化学成分及鉴别评价研究进展

    作者:常相伟;赵颖;李德坤;周大铮;张涛;叶正良

    林下山参为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五加科人参属草本植物.其含有皂苷、挥发油、多糖、蛋白、无机元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药理作用.市场上林下山参存在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已有多种鉴别方法应用于林下山参的鉴别评价.针对林下山参的化学成分及鉴别评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林下山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甘草化学成分与细胞色素P450酶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何薇;宁静;吴敬敬;辛红;徐巍;葛广波;杨凌

    甘草Glycyrrhizae Radix为豆科植物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的干燥根或根茎,在临床上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结合国内外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与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1) CYP酶参与甘草化学成分的代谢过程;(2)甘草化学成分对CYP酶活性的抑制或诱导作用研究;(3)甘草-临床药物联合使用引发潜在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深入研究甘草的化学成分与主要药物代谢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指导中药复方的增效减毒、配伍,以及避免临床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 植物精油抑制真菌及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燕君;孔维军;李梦华;杨世海;杨美华

    真菌及真菌毒素极易污染食品、果蔬、中药材、农产品等基质使其霉败变质,这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还会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一问题己引起全球性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们竭力探索科学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抑制或防止诸多基质的真菌和真菌毒素污染.化学合成抑菌剂备受欢迎,但是同时存在残毒、公害、抗性等问题,已被禁止使用.植物精油因具有抑菌活性强、抑菌谱广、高挥发性、生物降解性良好、在基质中低残留、无毒或低毒对人体相对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作为潜在的新型绿色防霉抑菌剂.针对植物精油的分布、抑制真菌生长及真菌毒素合成的作用、抑菌广谱性、安全性评价、抑菌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研发天然、绿色抗真菌剂提供科学参考.

  • 论中药丸剂“类玻璃化转变”的干燥机制与品质调控对策

    作者:岳鹏飞;许俊男;谢元彪;刘阳;伍振峰;郑琴;杨明

    丸剂干燥品质研究(如假干燥、表面结壳、裂纹等)是中药药剂学研究的难点.目前中药丸剂在干燥和储存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机制、干燥及储存条件与品质的关系仍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尚无较合适的理论能加以解释和研究.尝试运用玻璃化转变理论来探讨中药丸剂在干燥和储存过程中干燥特性和物理状态变化的过程、品质变化的机制以及控制品质变化的策略方法.

中草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