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心肺血管病杂志

心肺血管病

心肺血管病杂志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Diseases 심폐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影响因子: 1.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636
  • 国内刊号: 1007-5062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安定门外安贞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肺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宝田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脏外科高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作者:侯登榜;杨峰;侯晓彤

    1968年,Kantroeitz等[1]首次报道成功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救治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患者,此后不断有报道IABP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raction,AMI)合并CS、重度二尖瓣反流、室间隔穿孔等辅助治疗,但其临床有效性仍然存在质疑[2].欧美国家新的相关指南仅推荐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使用.针对高危患者出现CS时才使用IABP辅助效果的不确定性,有学者提出预防性使用IABP理念.本文将就心脏外科高危患者使用IABP的临床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作如下综述.

  •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佳乐;侯静波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肥胖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导致脂肪组织分泌功能紊乱,加重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脂肪因子主要由脂肪组织合成和分泌,包括脂联素(adiponectin,APN)、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1 q/TNF-related proteins,CTRPs)家族、瘦素(leptin)、抵抗素(resistin)等,可参与炎症反应、糖类及脂类代谢等过程,调节机体内稳态[2-3].

  • 冠状动脉钙化治疗新进展

    作者:柴萌;周玉杰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血管钙化是不得不面对的重大医学课题.血管钙化是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中为严重的阶段之一,其中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可导致血管僵硬度增加,顺应性降低,心肌灌注受损[1].80%的血管损伤和90%的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均伴有血管钙化,血管钙化会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3~4倍,临床研究表明,CAC程度能够预测心肌梗死和突发冠状动脉事件死亡的危险[2-3],无论在普通人群还是进行血运重建的冠心病患者,CAC的出现都提示预后不良.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证实血管钙化是一个与骨发育类似的主动的、可预防和可逆转的高度可调控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因素都参与了血管钙化的发病过程.然而,至今CAC仍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血管钙化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的瓶颈.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振业;柳景华;王韶屏;马彩云

    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与内皮功能损伤也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同样也对冠状动脉造成了一定损伤.不论是置入金属裸支架还是药物洗脱支架,对血管损伤的共同特征是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尽管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相比,再狭窄的发生率降低,但其晚期和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的风险却有所增加.介入术后内皮功能损伤不仅可以发生在支架置入段的冠状动脉,而且可以发生在邻近支架置入段的冠状动脉以及冠状动脉微血管.保证完整的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血管壁健康至关重要.

  •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中两种gRNA活性检测方法比较

    作者:刘燕;任卫红;王绿娅;张晓萍;高诗娟;武威;李凤娟;杜杰

    目的:比较CRISPR/Cas9系统中gRNA活性检测的两种方法,即利用Surveyor/T7E1核酸酶检测方法或利用Cas9蛋白的体外检测方法.方法:一方面构建表达Cas9和特异gRNA的质粒,转染NIH3T3细胞,然后提取DNA,利用T7E1核酸内切酶检测gRNA介导Cas9切割靶DNA并产生indel突变的效率;另一方面,设计引物并利用PCR扩增出gRNA的DNA模板片段,通过体外转录获得gRNA,利用Cas9蛋白及gRNA进行体外反应检测切割效率.结果:利用Cas9蛋白体外酶切可以检测到较高的gRNA活性,然而通过T7E1核酸酶方法检测gRNA在细胞中活性整体偏低,且在不同基因之间差异较大.结论:细胞Surveyor/T7 E1法与Cas9蛋白体外酶切法检测到的gRNA活性不完全一致,体外活性检测法不能替代.

  • 心肌张力蛋白同源物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后处理中的作用

    作者:彭涛;汪俊军;刘金良

    目的:探索糖尿病心肌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在糖尿病心肌缺血后处理(IPo)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130只,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n =90)和非糖尿病组(n=40).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将糖尿病大鼠和非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后处理组(IPo).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心肌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TrTC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IPo明显降低了非糖尿病鼠心肌细胞中PTEN的表达,增加了PI-3K和p-Akt的表达,与N+S组相比,N+IR及N+IPo组的凋亡指数明显增高(t=5.102,P=0.029).但是经后处理干预后N+IPo组的凋亡指数明显低于N+IR组(t=3.997,P=0.041).与DM+S组相比DM+ IR及DM+ IPo组的凋亡指数明显增高(t=4.592,P=0.033),但后处理并没有减少糖尿病心肌的凋亡指数.与N+IR相比,N+IPo的梗死面积明显减少(t=5.599,P=0.024).BPV干预各组的心肌PI-3K及P-Akt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干预各组.与未经BPV干预的各组相比,被干预各组的心肌凋亡细胞明显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比较BPV干预的各组心肌梗死明显减少.结论:高血糖导致心肌PTEN高表达是造成PI-3K/Akt信号通路的失活,导致IPo对心肌IRI保护作用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在大鼠各组织中表达分布的研究

    作者:史雨晨;柳景华

    目的:在基因及蛋白水平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是否在大鼠各组织中表达及其表达水平,为进一步研究FGF21在各组织器官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对大鼠肝脏、脂肪、心脏、主动脉、肾脏及肌肉等各组织中FGF21含量进行RealTime-PCR及放射免疫定量检测,在基因及蛋白水平检测FGF21在大鼠各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其在各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水平.结果:RealTime-PCR及放射免疫测定结果显示,在大鼠肝脏、脂肪、心脏、主动脉、肾脏及肌肉等各组织中均有FGF2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并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各组织中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并不完全平行[△Ct:(1.068±0.1682),(9.165±1.784),(11.91±0.3394),(9.410±1.650),(11.90±0.1931),(12.74±0.5176),P<0.01];蛋白[(0.0160±0.005066),(0.0700±0.01728),(0.01514±0.004451),(0.03671±0.005992),(0.2077 ±0.03045),(0.01017±0.006616),P <0.01].结论:FGF21在大鼠各主要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并存在一定差异.

  • 中高危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溶栓联合抗凝与单纯抗凝治疗的近期疗效比较

    作者:王爱丽;王金祥;李晓辉;林蕊艳;张虹霞;胥振阳

    目的:回顾性评价单纯抗凝治疗与溶栓联合抗凝治疗,对中高危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肺栓塞)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以治愈、显效、进步、无效、恶化和死亡6级判断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以治愈+显效+进步为有效,计算有效率,以恶化+死亡计算严重事件发生率,对比分析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与单纯抗凝治疗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住院期间的疗效和出血发生率.结果:北京潞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175例肺栓塞患者,其中68例为中高危肺栓塞患者,溶栓联合抗凝治疗组(溶栓组)32例,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61.7±10.6)岁,单纯抗凝治疗组(抗凝组)36例,男性14例,女性22例,年龄(65.1±11.8)岁.治疗后,溶栓组有效率为90.6%(29/32),明显高于抗凝组的63.8% (P =0.013).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两组间的严重事件发生率相似(0vs.2.7%,P=0.252).1例抗凝组患者出现脑出血,未出现中度出血并发症,轻微出血并发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治疗时给予华法林6mg的负荷量患者较无负荷量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于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选择溶栓治疗近期可更好地改善右心功能障碍而不增加出血风险.华法林初始抗凝时给予负荷量可缩短住院时间.

  • 优化的Culotte术式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苑飞;宋现涛;柳弘;葛长江;田锐;陈欣;吕树铮

    目的:探讨在Culotte技术中优化再导丝化操作(Re-wire),对真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研究入选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Medina分型,1,1,1型分叉病变患者146例,其中78例接受传统Culotte术式治疗(传统组),68例接受优化Culotte术式(优化组).随访12个月,并于术后9 ~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入选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手术操作特征、冠状动脉脉造影随访及12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和终对吻球囊扩张率均为100%,在病变处理时间和造影剂用量上两组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109例患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随访.与传统组相比,优化组分支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LLL)明显降低[(0.32±0.30)vs.(0.20±0.23)mm,P=0.01],分支开口LLL也明显降低[(0.34±0.38)vs.(0.22 ±0.31)mm,P=0.02],分支支架内再狭窄率有降低的趋势(10.9%vs.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和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Re-wire操作明显降低了Culotte技术在分叉病变分支支架内和分支开口的晚期管腔丢失,取得了良好的长期临床疗效,手术成率高,同时并未明显延长病变处理时间.

  • 血尿酸水平与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关系

    作者:赵欣;赵全明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入我科的HF-pEF患者133例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三组,心功能Ⅱ级组54例,心功能Ⅲ级组47例,心功能Ⅳ级组32例.并同时选取同期体检中心心功能正常体检者95例为对照组,男性55例,女性40例,年龄30 ~74岁.两组均检测血尿酸、B型脑钠肽(BNP)、LDL-C及空腹血糖.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室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A等指标,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HF-pEF组血尿酸浓度高于对照组[(454.00 ±95.86)vs.(300.57 ±53.10),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血尿酸水平对HFpEF的(OR=1.028,95% CI:1.019 ~1.038,P=0.000),血尿酸水平是HF-pEF的危险因素.将HF-pEF患者根据NYHA分级情况分为三个亚组,三组间血尿酸水平、BNP水平、射血分数、E/A比值、左心室舒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以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上述参数在三组间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血尿酸水平、BNP水平、E/A比值、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厚壁厚度以及LV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射血分数以及左心室舒末内径在三组间两两比较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尿酸血症是HF-pEF的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与HF-pEF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结合血尿酸水平、BNP、E/A比值以及左心室质量指数有可能对患者的心力衰竭严重程度进行客观的判断.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非梗死相关血管慢性闭塞病变开通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作者:耿雨;周玉杰;刘宇扬;王建龙

    目的:探讨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非梗死相关血管慢性完全闭塞病变(non-IRA-CTO),择期介入开通的临床预后影响.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行急诊PCI的患者进行筛选,符合入组标准的STEMI合并non-IRA-CTO的共115例患者,择期non-IRA-CTO开通组39(33.9%)例患者,未开通组(包括介入失败及未介入手术)76例患者.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药物使用情况、超声心动图及化验检查结果等,收集并阅读介入治疗光盘及手术记录等资料,电话随访1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MACE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再次血运重建、心肌梗死、严重出血及脑卒中.结果:开通组患者术后1个月射血分数较术前显著改善[(53.29±7.24) vs.(57.55±7.89)%,P<0.05].开通组1年内MACE事件发生3例(7.7%),未开通组为30例(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其中,开通组无心源性死亡患者,后组为7例(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MACE事件(47.8%vs.35.8%,P=0.209)及心源性死亡(4.3%vs.11.3%,P=0.430)在介入开通失败组和未行介入开通手术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多元Cox回归分析证实,择期CTO开通(HR=0.219,95% CI 0.066~0.731,P<0.05)是患者1年无MACE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择期介入开通non-IRA-CTO可以增加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术后1个月的射血分数,减少患者1年的MACE事件,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 老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葛海龙;马晓海;赵蕾;刘晓丽;韩红亚;刘巍;史冬梅;周玉杰

    目的:分析老龄冠心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6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生化数据.多排螺旋计算机体层扫描(MDCT)冠状动脉成像评估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情况,Agatston法计算钙化积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龄冠心病伴冠状动脉钙化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钙化组患者收缩压水平、血肌酐及血尿酸水平、糖尿病发生率及吸烟率均高于非钙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3~0.0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32,P=0.035)、收缩压(OR=1.546,P=0.024)、吸烟史(OR=1.328,P=0.029)、血肌酐增高(OR=1.325,P=0.025)、糖化血红蛋白(OR=1.697,P=0.031)、血尿酸水平(OR=1.732,P=0.015)为冠状动脉钙化性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Spearman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和尿酸水平与钙化积分呈线性相关.结论:老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程度与其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和尿酸水平正相关.

  • 紫杉醇药物洗脱球囊与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再狭窄的比较

    作者:崔孔勇;吕树铮;柳弘;宋现涛;苑飞;许锋;张闽;张东凤;戴敬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中国人群中紫杉醇药物洗脱球囊(PEB)和西罗莫司洗脱支架(SES)治疗支架内再狭窄(ISR)的有效性进行比较.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ISR并接受PEB或SES治疗的患者,根据所接受的治疗策略将患者分别纳入PEB组和SES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术后12个月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了解两组MACE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患者166例,其中PEB组63例,SES组103例;两组中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DES-ISR)患者116例,包括PEB组44例和SES组72例;根据Mehran分型,点状病变患者33例,非点状病变患者133例.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MACE.(13±2)个月临床随访发现,PEB组共发生MACE 6例,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2例和靶血管血运重建(TVR)5例;SES组MACE 9例,包括全因死亡3例和TVR 7例;两组间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vs.9.2%,P=0.92).两组间的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和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S-ISR患者中,PEB组和SES组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vs.10.3%,P=0.74).而在点状病变和非点状病变患者中,两组间MACE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人群中紫杉醇药物洗脱球囊与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有效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在DES-ISR、点状病变和非点状病变患者中两种治疗方式也无明显差异.

  • 老年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临床研究

    作者:汪蕾;蔡濛;张萍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143例因胸痛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甲状腺功能正常老年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无冠心病组,再计算所有患者冠状动脉的Gensini积分,比较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Gensini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①与非冠心病组相比较,冠心病组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血浆FT3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反比关系(r=-0.479,P<0.001);③血浆FT3水平是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保护性因素(OR=0.055,95% CI:0.011 ~0.273,P<0.001).结论: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中,血浆FT3水平的降低与冠心病的发生相关,血浆FT3水平的降低预示着冠状动脉病变较严重,血浆FT3是冠状动脉病变的保护性因素,其水平的降低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

  • 乌司他丁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氧自由基的影响

    作者:林培容;金沐;马志高;侯思雨;王跃峰;马月华;卢家凯;程卫平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早期干预对急性主动脉夹层(AAD)围术期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48h内拟行主动脉外科手术的急性主动脉夹层住院患者.年龄18~70岁.随机将患者分为安慰剂组(n =40,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n=50,试验组).乌司他丁组按1.2万U/kg的剂量溶入250mL0.9%氯化钠液,术前4h缓慢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同等容量的0.9%氯化钠液代替,操作程序及注入时间同试验组.两组患者均检测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离室前(T3)、术后6h(T4)及术后24h(T5)血浆氧自由基水平.结果:①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基线数据比较,性别、年龄、质量指数及术前心功能、主动脉阻断时间及转机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验组术后血浆MDA及MPO水平较术前(T1)明显降低(P =0.000),TAOC及TSOD的血浆水平在在围术期则相对提高(P=0.000).结论:对于接受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乌司他丁的早期应用可以起到抑制机体发生过氧化反应的作用.

  • 老年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的肺功能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金巧凤;赖爱鸾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合并肺功能异常的老年人妇科手术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因妇科疾病择期实施手术治疗的97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分为腹腔镜组和非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肺功能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并发症率、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肺功能、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腹腔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腹腔镜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术前肺功能异常是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应综合评估术前全身机能状况,重视围手术期各种呼吸道肺保护措施的应用,降低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 妊娠合并心肌病51例临床结果分析

    作者:王君;范颖;于新平;李斌

    目的:通过分析妊娠合并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为今后对患有心肌病的女性进行生育指导及产前咨询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51例妊娠合并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1 741例,其中合并心肌病51例,占2.9%.妊娠合并肥厚型心肌病29例(占56.9%),妊娠合并扩张型心肌病7例(占13.7%),妊娠合并围生期心肌病14例(占27.4%),妊娠合并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者1例(占2.0%).51例患者进入围产期42例,4例自然分娩,38例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娩,仅死胎1例,余新生儿均存活;所有孕产妇中无死亡病例.心功能Ⅰ-Ⅱ级32例,心功能Ⅲ-Ⅳ级19例.51例心肌病患者除3例HCM因意外怀孕于早孕期间终止妊娠外,其余均出现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心脏事件.结论:心肌病患者孕前应评估心功能,一旦妊娠应及早就医,在多学科医学团队的管理下,加强妊娠期及产褥期监护,多数可以获得良好母儿结局.

  • 经房间隔或经主动脉切口治疗二尖瓣反流合并主动脉根部瘤的疗效比较

    作者:刘愚勇;姜文剑;李海洋;贡鸣;王晓龙;刘永民;朱俊明;孙立忠;张宏家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经房间隔切口,或者经主动脉切口对主动脉根部瘤合并二尖瓣病变进行二尖瓣置换的病例,对比两种二尖瓣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探讨佳的手术方式.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50例主动脉根部瘤合并二尖瓣病变的患者接受Bentall+二尖瓣置换术,其中经主动脉切口置换二尖瓣的患者25例(主动脉切口组),经右心房和房间隔切口置换二尖瓣的患者有25例(房间隔切口组).主动脉切口组中,男性22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7.8±3.0)岁,二次开胸手术1例;房间隔切口组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9.6±3.5)岁.结果:主动脉切口组患者手术后ICU停留时间为(27.5±4.5)h,与房间隔切口组(36.3±10.7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后死亡,无恶性心律失常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均顺利出院.主动脉切口组随访8 ~56个月,平均(34.3±18.6)个月,有1例出现二尖瓣瓣周漏和左冠状动脉吻合口漏;房间隔切口组随访8 ~ 56个月,平均(31.6±14.4)个月,有1例出现二尖瓣瓣周漏.结论:经主动脉切口对主动脉根部瘤合并二尖瓣病变行二尖瓣置换术在手术时间、心脏损伤,二尖瓣暴露以及二次开胸手术等方面较之房间隔切口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足够的主动脉窦部内径及主动脉瓣环径是对主动脉根部瘤合并二尖瓣病变的患者应用这一技术行二尖瓣置换的前提条件.

  • 无名动脉及左颈总动脉起始部狭窄及闭塞的治疗体会

    作者:王盛;陈忠;刘晖;杨燎;唐小斌;寇镭;吴章敏;王艳阳;郑焕勤

    目的:探讨无名动脉及左颈总动脉起始部狭窄及闭塞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5例无名动脉及左颈总动脉起始部狭窄及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患者中,完全腔内技术治疗4例,杂交技术5例,工血管旁路移置术6例,对围手术期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全组无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主动脉夹层1例、泌尿系感染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均经保守治疗好转出院,无患者死亡.15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7 ~112个月,完全腔内治疗组有1例患者于术后25个月发现无名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其余患者无再狭窄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无名动脉及左颈总动脉起始部的狭窄及闭塞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腔内技术、杂交技术以及开放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及远期效果满意,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应用体外膜肺氧合下肢缺血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唐小斌;侯晓彤;陈忠;王晓娜;杨峰;何楠;邢家林;刘丹;张腾飞

    目的:总结并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经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下肢缺血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和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且经股动脉插管建立ECMO辅助治疗的41例患者,总结其临床特点,探讨严重下肢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病因及对ECMO治疗预后的影响以及防治措施.结果:41例患者中,18例完成ECMO脱机并顺利出院(43.9%),另23例患者病情危重,在ECMO辅助支持过程中或脱机后循环衰竭死亡(56.1%),全体患者发生重度下肢缺血者18例(43.9%).病情好转出院的患者中,2例在术后出现显著的下肢缺血表现(11.1%),但在ECMO脱机拔管后缺血情况均得以恢复(100%).围手术期死亡的23例患者,ECMO支持过程中循环衰竭时间长且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大,16例患者出现了重度下肢缺血表现(69.6%),其中2例(12.5%) ECMO脱机者在动脉插管拔除后末梢血运得到改善,但因脱机后脏器功能逐渐衰退,家属放弃治疗.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经股动脉插管建立ECMO后发生严重下肢缺血的风险较高,对于这类高危人群,术前应优先评估、积极干预双髂动脉及双下肢动脉病变,旨在优化ECMO插管方式的选择.经股动脉插管ECMO建立后,应严密监测肢体缺血的征兆,及时进行相关处理从而降低下肢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ECMO的整体疗效.

  • 肺动脉肉瘤致右肺动脉主干完全堵塞1例

    作者:龚萍;王朋;龚正;张彩云

    肺动脉肉瘤为罕见疾病,早于1923年Mofitz首次报道.本文报道1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肺动脉肉瘤,分析如下:一般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发热、咳嗽及咳痰伴胸痛3个月入住我院,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率83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辅助检查:2015年7月入院后查:双肺增强CT考虑肺动脉栓塞.全身PET-CT检查示: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起始部,右肺动脉及分支代谢异常增高,考虑肿瘤病变.遂转入胸外科行右肺切除.术后标本病理检查示肺动脉肉瘤(图1~3).

    关键词: 动脉肉瘤 肺栓塞
  • 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冠心病及炎性因子相关分析

    作者:秦淮;孙涛;程颐;魏芸;郑烨

    目的:研究探讨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冠心病及炎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9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有颈动脉斑块并疑似冠心病患者92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炎性因子检测,随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综合分析判定斑块性质分为易损组和稳定组,若受检者同时检出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则归入斑块易损组.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血液炎性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统计冠心病确诊结果.结果:颈动脉斑块易损组与稳定组在性别、吸烟及L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动脉斑块易损组冠心病发生率高于颈动脉斑块稳定组(P<0.05),颈动脉斑块易损组炎性介质ICAM-1、IL-6及hs-CRP均明显高于颈动脉斑块稳定组(P<0.05).结论:炎性因子检测说明了超声易损斑块的客观性,而颈动脉易损斑块对冠心病具有预测价值.

  • 基于荟萃分析的丹红注射液药物经济学研究

    作者:冯晓远;王文文;王英;王小艺;王煊;朱文涛

    目的: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经济性.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等7个中外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5年10月),筛选丹红注射液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成本效果法进行经济性评价.结果:研究纳入文献24篇,共2 06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OR=2.98,95% CI:1.83~4.87,P<0.0001;OR=2.55,95% CI:1.32~4.90,P=0.005).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增加一个疗效单位,疗程内日均成本分别增加1.51元、5.21元.各疾病增量成本效果比小于人均GDP,因疗效增加的成本完全值得.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以上病症有一定临床疗效和经济性,但结果需更高等级证据支撑.

  • 超觉静坐训练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作者:李温霞;尹红梅;杨扬;杜书明

    目的:探讨超觉静坐训练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G)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间,我院心脏外科行OPCABG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投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入院后第2天开始行超觉静坐练习,每天2次,每次20min,直至出院.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资料收集,于入院后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随着手术进展收集患者手术相关资料,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水平.结果:分别于术后清醒6h、24h、48h时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显示,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在术后疼痛的干预主效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的时间主效应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的干预因素与时间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P<0.05),交互图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试验组术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超觉静坐训练可以有效减轻OPCABG患者术后的疼痛.

心肺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