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心肺血管病杂志

心肺血管病

心肺血管病杂志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Diseases 심폐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影响因子: 1.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636
  • 国内刊号: 1007-5062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安定门外安贞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肺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宝田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机械通气的呼吸管理策略

    作者:王菲;林多茂;汪晓南;林霖;欧阳川;马骏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麻醉、体外循环及应激均可加重肺功能损伤,且小儿本身心肺循环异常,呼吸功能薄弱,术后早期通气/血流比值失衡及肺功能损伤仍是严重并发症之一,影响患儿预后.不同类型的先心患儿在心脏矫治手术前后的呼吸管理上有较明显的差别,术中对肺部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评估及机械通气参数的调整是机械通气肺保护管理策略的重点.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功能障碍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1],因此,探讨机械通气模式和参数的变化对小儿呼吸功能保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心房颤动心房纤维化与瘢痕的心脏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作者:李晓丹;刘东婷;罗南;刘家祎;李宇;温兆赢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治疗仍然是一个挑战.心房颤动患者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包括:心室率(律)紊乱、心功能受损和心房附壁血栓形成[1].心房颤动基质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心房纤维化是重要的心房颤动基质,是心房颤动预后评估的独立预测因素.心房纤维化和心房颤动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恶化.心脏磁共振延迟强化成像(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是目前公认的无创性评估心肌纤维化的影像学手段[2].

  • Toll样受体4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的进展

    作者:高雅芬;马骏

    近来有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I/R)中起到有害作用.其一旦被激活,配体信号可以通过分别导致NF-κB和IRF-3/7活化的MyD88依赖和MyD88非依赖途径发生转导,并且随后刺激前炎症和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细胞因子释放有助于中性粒细胞激活、募集、粘附和渗透到心脏损伤部位,进一步延续炎症过程和细胞凋亡.本文针对TLR4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心肌保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精胺对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聪聪;程乃萱;陈博雅;李玉琳;杜杰

    目的:探讨精胺spermine(SP)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模型梗死纤维瘢痕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5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P组,各15只;精胺SP组给予30nM精胺喂水.心肌梗死术后7d心脏超声检测各组心功能改变,术后28d狼星红染色检测各组梗死纤维瘢痕,WGA染色检测心肌细胞肥大.术后1d使用TTC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活性,使用realtime-PCR法检测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cl-xL)的表达及心脏组织中炎症因子的mRNA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和IL-1β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功能显著下降(P<0.05),存在大面积的梗死纤维瘢痕,非梗死区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P<0.05).与模型组相比,精胺SP组心功能显著改善,心肌梗死纤维瘢痕明显减少(P<0.05),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情况明显降低(P<0.05).TTC染色显示梗死区心肌细胞的活力增高,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Bcl-xL)的表达增加.心肌梗死后1d心脏组织中TNF-α、IL-6和IL-1β的mRN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同时血清中IL-6、TNF-α和IL-1β的水平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精胺可能通过减少心肌细胞死亡,减轻炎症反应对SP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起到保护作用.

  • 以单纯升主动脉扩张为主要表现的大动脉炎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肖瑶;杨京华;黄小勇;李宇;郭伟;孙茜

    目的:探讨以单纯升主动脉扩张为主要表现的大动脉炎的病例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识别.方法:对1例以单纯升主动脉扩张为主要表现,而无其他动脉及其分支狭窄闭塞的大动脉炎患者,进行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以“发热、咳嗽、胸背疼痛”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除外感染性疾病,并完善相关动脉血管检查发现:升主动脉增宽,降主动脉近段、右侧无名动脉、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近段管壁增厚水肿,考虑“多发性大动脉炎”转入风湿免疫科给与口服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症状改善.3个月后电话随诊,病情稳定未进展.经文献检索国外类似报道5例,复习文献发现: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血管多普勒检查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可用于早期诊断及炎症活动的评估,术前及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结论:单纯以升主动脉扩张为首发表现,而无其他血管狭窄闭塞的TA病例临床少见.疾病多处于早期,且伴有血管炎性活动;大血管检查发现早期管壁的炎症水肿、增厚是管腔狭窄出现前做出诊断大动脉炎的重要依据,应仔细甄别,以免漏诊.规范的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

  • 无诱因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天然抗凝蛋白活性缺陷发生率的研究

    作者:王增智;赵秀清;李杰;高杨;刘双

    目的:探讨汉族无诱因肺血栓栓塞症(uPTE)患者和健康人群中蛋白C(PC)、蛋白S(PS)和抗凝血酶Ⅲ(ATⅢ)三种天然抗凝蛋白(NA)活性缺陷的发生率.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分析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汉族uPTE患者265例和汉族健康对照人群68例,检测PC,PS和ATⅢ三种NA的活性水平并计算活性缺陷的发生率.结果:265例汉族uPTE患者三种NA缺陷的发生率为34.3% (91/265),PC和PS联合缺陷31例(11.7%)、单纯PC缺陷28例(10.6%)和单纯PC缺陷22例(8.3%)居于发生率的前三位,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例(2.9%,P<0.01).结论:我国汉族uPTE患者中NA缺陷发生率高,性别间无差异,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对PTE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与缺血性心脏病导致急性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倩;师树田;孙晓东;魏璐佳;曹晓菁;叶明;王旭;祖晓麟;艾辉;聂绍平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缺血性心脏病导致急性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2016年1月到2016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导致急性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657例,记录所有患者入院24h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1个月的病死率.结果:RDW> 14.5的患者比RDW≤14.5的患者病死率升高,LVEF值降低.[38(22.9%)vs.53(10.8%),(29.6.±9.5)%vs.(35.8±8.3)%,P<0.05].RDW随LVEF值的降低而逐渐升高.年龄,HGB,RDW,高血压史,是预测严重急性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EF≤35%)的危险因素.OR=1.08,95%CI:1.04 ~ 1.12;OR =2.15,95% CI:1.16 ~3.14;OR=0.87,95% CI:0.75 ~0.98:OR=1.06,95%CI:1.02~1.11,P<0.05].RDW诊断急性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准确性是67.3% (95% CI:62.2~72.3).敏感性是57.2%,特异性是69.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缺血性心脏病导致急性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相关,是简单,经济,快速,准确的预测因子.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

    作者:王新成;陶静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T2DM患者33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1 14例和对照组216例,采集各组外周静脉血进行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肌酐、尿酸、NLR比值及吸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LR >2.85组冠心病患者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NLR≤1.99组和1.99< NLR≤2.85组冠心病患者的Gensini评分(P均<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LDL-C是T2DM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282和1.603,P<0.05).结论:NLR可能是T2DM患者并发冠心病的一个较好的相关性指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卓致远;张琦;付国昊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血清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变化及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73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34例,稳定期39例)及对照组32例受试者血清MMP-9、TIMP-1、VEGF的浓度(ng/mL).结果:①COPD患者血清VEGF、MMP-9及TIMP-1的水平以及MMP-9/TIMP-1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上述指标升高尤为显著.②COPD组中,MMP-9与TIMP-1正相关,VEGF与MMP-9、TIMP-1、MMP-9/TIMP-1比值分别具有正相关性.③COPD组患者血浆中MMP-9、TIMP-1浓度、MMP-9/TIMP-1浓度比值、VEGF浓度与FEV1 /FVC%、FEV1占预计值%均呈负相关性.结论:COPD患者血清MMP-9浓度、TIMP-1浓度、MMP-9/MMP-1比率及VEGF浓度升高,并且与气流阻塞程度成负相关,可以作为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 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徐智虎;喻佳丽;雷映霞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因急性胸痛就诊的患者187例,其中确诊为AMI患者83例(AMI组),非AMI患者104例(非AMI组),入院即刻采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H-FABP水平.结果:AMI组患者cTnI、CK-MB水平及H-FABP阳性率分别为5.64(0.43,12.66) μg/L、7.22(5.01,16.55)μg/L和84.34%,明显高于非AMI组(P<0.05);H-FABP诊断AMI的灵敏度为84.3%,明显高于cTnI和CK-MB(P <0.05),而特异度为79.81%,明显低于cTnI和CK-MB(P<0.05);胸痛发作到检测时间<6h时,H-FABP诊断AMI的灵敏度为93.33%,明显高于cTnI和CK-MB(P<0.05),特异为83.61%,明显低于CK-MB (P <0.05),而与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cTnI和CK-MB,H-FABP在早期诊断AMI中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尤其对于胸痛发作到检测时间<6h内的患者,其诊断价值较高.

  • 新疆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与肿瘤坏死因子-α-308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高云;谢小兵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08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一病区,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COPD患者各80例为病例组,同期于我院体检的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健康体检者各80例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TNF-α-308位点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统计各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COPD组和对照组中,TNF-α-308位点均以G等位基因及GG基因型多见,两组比较GG、AG、AA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COPD组AG基因型(46.3%,35%)、AA基因型(10%,6.3%)及A等位基因频率(30%,25.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308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对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人群COPD的发生发展存在影响,携带AG和AA基因型的患者COPD发病风险增加,A等位基因可能是COPD发病的危险因素.

  •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心源性死亡的临床特征

    作者:刘芳会;周迎生

    目的:分析院内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心源性死亡患者代谢异常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择2006年1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年龄≥65岁)、冠心病且心源性死亡的患者,分为糖尿病组(n=85)和非糖尿病组(n=78),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对于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n=79),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报告分析两组间病变血管、狭窄百分比及弥漫病变差异,计算Gensini评分.将糖尿病组按糖化血红蛋白(HbA1c) <6.5%及≥6.5%,进一步分为血糖控制稳定组(n=27)和血糖控制欠佳组(n=33),比较两亚组与非糖尿病组各组间一般资料、心血管代谢性指标及冠状动脉病变差异.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相比,死亡年龄较低[73(69,78)vs.75(71,81)岁,P=0.016],高血压患病率低(63.5%vs.88.5%,P<0.001),代谢性指标中除血糖外,差异主要表现为TG水平升高[1.46 (0.98,2.04)vs.1.06(0.69,1.20) mmol/L,P=0.001].冠状动脉病变方面,两组多支病变、弥漫病变、管腔狭窄程度、闭塞病变及Gensini评分均无差异.亚组分析显示,非糖尿病组、血糖控制稳定组(HbA1c <6.5%)和血糖控制欠佳组(HbA1c≥6.5%)三组间,年龄、吸烟史及TG水平存在差异.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非糖尿病组死亡年龄大于血糖控制欠佳组[75(71,80)vs.73(69,76)岁,P<0.05],血糖控制稳定组死亡年龄大于非糖尿病组[77(73,83.5)vs.75(71,80)岁,P<0.05].血糖控制欠佳组TG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1.10(0.69,1.36)vs.1.53(1.07,1.98) mmol/L,P<0.05].结论:血糖控制稳定的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死亡年龄高于血糖控制欠佳者.因此,稳定控制血糖有益于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

  • 3D成形环置入对二尖瓣环直径的影响

    作者:郑帅;焦玉清;孟旭

    目的:观察3D成形环置入后,瓣环内径的变化趋势.方法:2014年10月至2014年11月,连续23名患者在我科室进行瓣膜成形.其中二尖瓣成形23例,三尖瓣成形13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采用经胸超声测量二尖瓣环和三尖瓣环的前后径和左右径,观察手术前后二尖瓣环及三尖瓣环内径的变化.结果:23例患者中男性16例,平均年龄(48.9±12.3)岁.退行性病变17例,风湿性病变5例,感染性病变1例.23例患者中二尖瓣狭窄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和三尖瓣关闭不全3例,二尖瓣狭窄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10例.共置入二尖瓣成形环23枚(Edwards Physio Ⅱ,30~34mm),三尖瓣成形环13枚(Edwards MC3,30~ 34mm).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二尖瓣前后径(P <0.001)、左右径(P <0.001)、三尖瓣左右径均明显变小(P <0.001).与术后1周相比,术后3个月二尖瓣前后径有扩大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二尖瓣左右径明显扩大(P =0.002),三尖瓣左右径有轻微扩大(P =0.041).但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二尖瓣前后径(P=0.005)、左右径(P =0.022)、三尖瓣左右径均显著缩小(P =0.043).相对于术后1周,术后3个月二尖瓣前后径、左右径、三尖瓣左右径扩大的比例分别为(11.7±6)%、(14.7±4)%、(12.6±3)%.结论:瓣膜成形环置入后能明显缩小病变瓣环的尺寸,与术后1周相比术后三个月瓣环有轻度扩张,但扩张程度不超过15%.成形环置入有助于维持瓣环的稳定,避免瓣环的扩张.

  • 乳头肌悬吊固定技术在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功能受损的二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富恩;李继勇;伯平;张健群;任瞳;曹向戎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术中乳头肌悬吊固定技术重建瓣下连续性的方法,在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心外科,因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功能严重受损,需行二尖瓣置换术且应用乳头肌悬吊固定技术,作为重建瓣下结构连续性的方法的患者临床资料22例,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36 ~75岁,平均年龄(59.18±11.5)岁;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17例,Ⅳ级5例,心房颤动18例.病因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4例)、退行性变(13例)、缺血性二尖瓣返流(3例)及风湿性改变(2例).结果:22例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中,全部切除二尖瓣前叶及瓣下腱索、大部分后叶及腱索,保留后叶基底部及与之相连的基底部腱索,再将前后乳头肌分别悬吊固定于后瓣环相应的位置以重建瓣下结构的连续性,后以间断或连续缝合法置入人造瓣膜.本组置入机械瓣12枚,生物瓣10枚,同期行左心耳缝闭及左心房折叠术17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1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例,三尖瓣成形15例.1例死于术后严重肺部感染,其余均顺利出院,21例患者随访,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26.14±8.16)个月.随访期间1例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其余患者心功能改善,人造瓣膜功能良好,无瓣膜功能障碍及抗凝治疗导致的出血或栓塞并发症.术后及随访期间心胸比、左心室舒张期末径及收缩期末径、球形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在术后早期得到改善,表现为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随访期进一步改善.结论:应用乳头肌悬吊固定技术重建二尖瓣下结构连续性的方法,在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功能受损的二尖瓣置换术中安全有效,与传统的保留二尖瓣下结构的技术相比,简单易行,易于掌握,近中期疗效满意.

  • 早期腹膜透析在儿童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临床应用

    作者:朱晓丽;王建明;姚俊平;温林林;陶曙光;杨仕海;谷疆蓉;张雪杰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了解早期腹膜透析在儿童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术(CHD)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17年6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心外科收治的71例重症CHD术后应用腹膜透析患儿,年龄3d~11岁,中位体质量5.2个月;体质量2~8 kg,中位体质量5.5 kg.2004年至2010年,为传统透析组,腹透开始的时机较晚,适应证较严格;2011年至2017年,为早期透析组,腹透开始的时机较早,适应证适当放宽.对照性研究其生存率、并发症、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滞留时间.结果:传统透析组23例,15例死亡,早期透析组48例,4例死亡;早期透析组应用腹膜透析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早期腹膜透析可提高患儿生存率,缩短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滞留时间,有益于患儿及家属.

  • 肺动脉闭锁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形态学分析

    作者:陈国良;靳永强;张福强;吴清玉

    目的:分析肺动脉闭锁(PA)患者中动脉导管未闭(PDA)的起源、形态及肺动脉发育情况.方法:回顾41例PA合并PD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合胚胎学理论,分析PDA及肺动脉的形态学特点.结果:动脉导管连接肺动脉融合部35例,其中起源于主动脉弓降部32例,起源于锁骨下动无脉或无名动脉3例;双侧PDA例,导管分别起源于主动脉弓降部及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根部,连接同侧肺门部肺动脉,无肺动脉融合部;动脉导管连接同侧肺门部肺动脉,另一侧肺由体肺侧枝供应肺血2例.结论:PA合并的PDA起源、形态及供血范围可出现较多变异;连接肺动脉融合部时动脉导管多合并不同程度的狭窄,连接一侧肺动脉时动脉导管多无明显狭窄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脉动脉高压.

  • 分支优先联合阻断弓部术中支架血管避免深低温停循环的全弓置换手术

    作者:李勇;张秀辉;张玉春;庞广辉;马洪亮;王庆欣;孙念梓

    目的:通过对全弓置换手术(孙氏手术)的改良,避免深低温停循环,以获得更好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连续13例患者采用阻断弓部术中支架血管联合分支优先技术行全弓置换手术.右腋动脉和股动脉插供血管,单泵双管建立体外循环,首先以2分支人工血管先后吻合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建立持续双侧脑灌注,然后处理主动脉根部病变,在短暂停循环(1 min左右)、中浅低温(鼻咽温28~30℃)下剖开主动脉弓部至无名动脉根部,置入术中支架血管,术中支架血管连同弓部血管一并阻断,恢复体外循环,继续完成重建手术.结果:1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全组平均下半身停循环时间(76±32)s,平均体外循环时间(213±28)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105±22)min,手术后清醒时间(220±43)min,全组患者很快脱离呼吸机(25±17)h,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无肝肾功能损伤.结论:此改良全弓置换术式避免了深低温停循环,提供充分的大脑和内脏灌注,有效降低了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内脏器官损伤.

  •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后肺静脉狭窄的外科治疗

    作者:王刚;周更须;王辉;陈曦

    目的:回顾总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术后肺静脉狭窄(PPVS)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PPVS的发病机制及手术方式.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5例PPVS患儿行手术治疗.男性2例,女性3例.心下型3例,心上型2例.初次手术年龄1 ~ 26d,平均(12.2±5.3)d;体质量3.1~4,0kg,平均(3.4±1.2)kg.再次手术年龄2月~3岁,两次手术间隔65d ~3年.手术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4例,深低温停循环1例.吻合口纤维瘢痕切除4例,无缝线缝合技术1例.手术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4例,深低温体外循环1例.体外循环时间102~ 150min,平均(127.5±15.8)min;主动脉阻断47 ~ 75min,平均(62.3 ±9.5)min;1例停循环时间42min.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分支肺静脉梗阻1例,术后7个月死亡;余3例患儿发育良好.结论: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后肺静脉狭窄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预后不良.发病机制与肺静脉异位引流的类型、肺静脉发育情况及外科操作等因素有关.一经诊断应积极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

  • 冠状动脉桥血管远端支撑装置在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患者的应用

    作者:李波;王粮山;顾承雄;李海涛;杨俊峰;韦华;李京倖;于洋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后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支撑装置(DAS)对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至9月,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患者100例,并分为单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组和OPCABG+ DAS组,各组50例.结果:OPCABG组、OPCABG+DAS组后降支(PDA)静脉桥2年通畅率分别为74.0%、9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两组近期心绞痛缓解率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vs.92.0%,P=0.62).两组术后随访无死亡,且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0±3.8)vs.(82.0±5.4)%,P=0.08].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右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是PDA静脉桥闭塞的危险因素(OR=11.05,95%CI:2.14~57.12,P=0.004),而DAS(OR=0.04,95% CI:0.003~0.350,P=0.004、近端狭窄>75%(OR=0.05,95% CI:0.007~0.301,P=0.001)和男性((OR=0.05,95%CI:0.007~0.301,P=0.001)是保护因素.结论: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支撑装置能提高静脉桥近期通畅率.对于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患者,CABG +DAS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 急性高侧壁及正后壁心肌梗死并发亚急性心脏破裂致急性心包填塞存活1例报告

    作者:尚翠秀;冀庆荣;马颖霞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0岁.因“胸闷、心慌、头晕1周,晕厥1次”入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6.2℃,脉搏10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86/66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罗音,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00次/min,节律规整,心音遥远,各瓣膜区听诊未闻及明显杂音,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入院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Ⅰ、AVL,V7-9导联呈QS型;血气分析:氧饱和度96%,二氧化碳分压31 mmHg,氧分压83.5 mmHg,乳酸5.0mmol/L;血常规示白细胞26×109/L,血红蛋白132g/L,血小板204×109/L;肌钙蛋白2.710μg/L;D-二聚体14.57μg/mL;凝血酶原时间16.2s,纤维蛋白原4.19s,PT国际标准化比值1.32.

  • 急性胸痛“一站式”三联CT血管造影检查技术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岩;潘兆春;于小利;崔延安

    目的:对急性胸痛患者行128层螺旋CT三联CT血管造影(CTA)扫描,评价其图像质量,分析影响检查成功率的因素,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7例急诊科及心脏科提供的急性胸痛患者,怀疑为胸痛三联征之一者,行三联CTA检查,由2名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并作出诊断报告,同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37例患者中,29例图像质量为优,8例为良,所有图像质量均可以满足诊断需要;检查结果分析:主动脉病变(包括夹层、溃疡、壁间血肿等)为10例,肺栓塞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不同程度狭窄5例,冠心病伴肺栓塞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狭窄2例,其他胸部及胸廓病变(如肺炎,肿瘤等)3例,未见异常10例.结论:多排螺旋CT可以在较短的时间成本和高效的检出价值基础上,快速甄别急性胸痛的原因;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128层螺旋CT可获得可满足诊断要求的三联CTA图像.

  • 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

    作者:刘国文;李嵘娟;肖瑶;朱光发;谢谨捷;杨娅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右心室收缩功能,研究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参数用于评价不同肺动脉高压程度COPD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可行性.方法:研究纳入COPD患者37例,根据肺动脉收缩压程度分为:肺动脉压正常组,肺动脉高压组.同时选取19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肺功能测定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三组之间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差异.结果:COPD患者无肺动脉高压组和肺动脉高压组的右心室面积变化率,纵向右心室室间隔应变,径向右心室室间隔应变,纵向右心室整体心内膜应变均小于对照组(P<0.05);PH组纵向右心室游离壁应变,纵向右心室室间隔应变,纵向右心室整体心内膜应变小于NPH组(P<0.05);PH组纵向右心室游离壁应变,径向右心室游离壁应变,纵向右室整体心肌应变,径向右室整体心肌应变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用于评价COPD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相比常规的用于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超声心动图参数更加敏感.

  •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的价值

    作者:程诚;王鑫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医院及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ST段抬高型AMI患者70例,作为病例组(n=70),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n=70).所有患者均在12个月后行三维心脏彩超及3 D-STI;记录并比较两组测量结果.结果:病例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75.87、57.30、231.84,P<0.01);病例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40,P<0.01);病例组整体纵向应变、整体圆周应变、整体径向应变、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16.01、202.31、68.21、203.58,P<0.01).结论:ST段抬高型AMI患者行PCI术后12个月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仍低于正常人,需继续随访观察.3 D-STI对ST段抬高型AMI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作出较好评估.

  • 城乡社区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应用特点分析

    作者:苏江莲;左惠娟;陈晓荣;王锦纹;马吉祥

    目的:了解城市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特点和血压控制情况.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从山东省青岛市、乳山县、沂源县以及江苏省无锡市、涟水县、射阳县分别选取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省按照城市和农村患者等比例从居民健康档案中随机抽取750例高血压患者.结果:高血压患者未服药治疗、服用一种降压药、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以及复方药物应用率城市分别为:24.0%、47.7%、13.8%、9.5%,农村分别为:36.7%、29.5%、6.4%、25.4%,城市和农村高血压患者治疗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859,P<0.001).伴有缺血性心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未服药治疗的比例低于没有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联合用药治疗的比例高于没有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x2 =32.061,P<0.001);应用率在前两位的降压药物城市分别为钙离子拮抗剂(59.2%)和ARB/ACEI(30.4%),农村分别为复方制剂(40.1%)和钙离子拮抗剂(30.1%).患者两周服药率城市为76.0%,农村为6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访和家庭自测血压可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315(95%CI:1.830 ~2.927)和2.444(95%CI:1.801 ~3.317).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者血压控制率为48.9%,高于单一用药和复方药物治疗的患者(x2=8.503,P=0.037).结论:城市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率高于农村,社区随访和家庭血压监测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两种以上药物治疗者血压控制率较高,但城市和农村应用率均处于低水平,联合药物应用比例和降压效果还需要提升.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女性患者绝经状态调查

    作者:马茜;周玉杰;张琳琳;王志坚;赵迎新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女性人群中,绝经女性比例以及多年的比例变化趋势.方法:筛选我院200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诊断冠心病首次住院治疗并行PCI治疗的女性患者.收集全部入选患者住院时年龄、末次月经时间.计算不同年份下未绝经、围绝经、绝经年龄≤46岁以及绝经年龄>46岁女性患者比率.分析不同年份中不同月经状态女性患者构成比,绘制构成比图,观察早期绝经构成比趋势.分析不同年份中不同月经状态女性平均住院年龄,绘制不同年份不同月经状态女性平均住院年龄折线图,观察绝经年龄≤46岁的女性平均住院年龄变化趋势.结果:研究共纳入女性患者22 061例.自2002年以来,冠心病介入治疗女性患者中46岁前绝经女性构成比呈增长趋势(P <0.05)[2002年,171例女性介入治疗患者中46岁前绝经女性18例(10.5%);2016年,2 877例女性介入治疗患者中46岁前绝经女性698例(24.3%)].46岁前绝经女性平均住院年龄在2005年前后略有增长趋势,2005年之前,46岁前绝经女性平均住院年龄约为61岁.2005年之后,46岁前绝经女性患者平均住院年龄约64岁,但整体无增加或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女性人群中,46岁前绝经女性常见,发生率近25%,较15年前呈增长趋势.冠心病介入治疗女性人群平均住院年龄15年来稳定,无增长或减低趋势,年龄约为65岁.

心肺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