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非梗死相关血管慢性闭塞病变开通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作者:耿雨;周玉杰;刘宇扬;王建龙

    目的:探讨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非梗死相关血管慢性完全闭塞病变(non-IRA-CTO),择期介入开通的临床预后影响.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行急诊PCI的患者进行筛选,符合入组标准的STEMI合并non-IRA-CTO的共115例患者,择期non-IRA-CTO开通组39(33.9%)例患者,未开通组(包括介入失败及未介入手术)76例患者.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药物使用情况、超声心动图及化验检查结果等,收集并阅读介入治疗光盘及手术记录等资料,电话随访1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MACE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再次血运重建、心肌梗死、严重出血及脑卒中.结果:开通组患者术后1个月射血分数较术前显著改善[(53.29±7.24) vs.(57.55±7.89)%,P<0.05].开通组1年内MACE事件发生3例(7.7%),未开通组为30例(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其中,开通组无心源性死亡患者,后组为7例(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MACE事件(47.8%vs.35.8%,P=0.209)及心源性死亡(4.3%vs.11.3%,P=0.430)在介入开通失败组和未行介入开通手术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多元Cox回归分析证实,择期CTO开通(HR=0.219,95% CI 0.066~0.731,P<0.05)是患者1年无MACE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择期介入开通non-IRA-CTO可以增加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术后1个月的射血分数,减少患者1年的MACE事件,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 AMI急诊PCI对血清肾上腺素受体抗体的影响

    作者:李中言;于东汇;李东镐;林威;李晓微

    目的:研究急诊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β1、β2、α1受体自身抗体的影响。
      方法:30例接受急诊直接PCI的AMI患者,常规药物治疗一致。检测PCI治疗前和治疗后一周、两周时血清β1、β2、α1受体自身抗体的浓度。

  •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无再流现象的分析

    作者:王云开;王梦洪;郑泽琪;彭景添;章扬龙;吴印生;吴友平;张智亮;彭水平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作者:鲍丹;王贺阳;李毅;梁振洋;王效增;韩雅玲

    目的:探讨比伐芦定在经桡动脉路径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中抗凝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本研究为比伐芦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多中心、随机、活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BRIGHT)的预设亚组分析。BRIGHT研究由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牵头设计实施,全国共82家中心共同参与,2012-08至2013-06,共入选2194例拟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1:1:1随机接受比伐芦定、肝素或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分析比较三种抗栓治疗方案在直接PCI围术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人群选自BRIGHT研究中桡动脉路径行直接PCI的患者1723例,按术中抗栓治疗方案分为比伐芦定组(n=576例)、肝素组(n=576例)及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n=571例)。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术后30天内净临床不良事件(NACE),包括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或脑卒中)及BARC定义的全部出血事件。安全性指标为术后30天内支架内血栓及血小板减少症。

  • 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

    作者:颜红兵;高焱莎;柯元南;张坚;郭诗东

  •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死亡病例的原因分析

    作者:颜红兵;柯元南;王勇;高焱莎;曾玉杰;叶小钧

    我们将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死亡定义为直接PCI后的住院期间死亡.本文分析我们开展STEMI直接PCI死亡病例的原因.

  • 作者:

    关键词: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浆脑钠素浓度的变化

    作者:王虹;丁振江;王春华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在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将发生心室重构[1],终导致心力衰竭.早期再灌注治疗已经被证实能使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防止心室重构[2].但老年AMI患者往往由于症状不甚典型延误了诊断时间,或存在多种疾病不适合溶栓及溶栓失败,或所在医院未开展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从而错过了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的佳时间[3].而延迟再灌注使IRA再通,是否也能改善心室功能尚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检测血浆脑钠素浓度的变化来探讨延迟PCI改善心室重构的效果,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

  • 冠状动脉内注射比伐卢定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影响研究

    作者:梁振洋;徐凯;王斌;刘海伟;关绍义;赵昕;李毅;荆全民;王效增;韩雅玲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比伐卢定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冠状动脉无复流预防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3—8月收治的8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编码信封进行分组,将患者分入A组(冠状动脉内注射生理盐水10.00 ml组,n=40)和B组(冠状动脉内注射比伐卢定0.75 mg/kg组,n=46).记录并比较主要终点[靶血管矫正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帧数、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和次要终点[术后30 d内净临床不良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脑卒中、支架内血栓及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定义的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纳入时,A、B组的靶血管矫正TIMI帧数分别为(78.43±36.62)、(85.10±3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血管矫正TIMI帧数≥40的比例分别为72.5%(29/40)、82.6%(3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时,A、B组的靶血管矫正TIMI帧数分别为(31.43±16.62)、(27.10±15.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血管矫正TIMI帧数≥40的比例分别为30.0%(12/40)、34.8%(16/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包括支架后扩张全部完成)即刻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A、B组的靶血管矫正TIMI帧数分别为(34.16±19.22)、(20.90±1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血管矫正TIMI帧数≥40的比例分别为27.5%(11/40)、4.3%(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组的靶血管矫正TI-MI帧数分别为(24.16±22.62)、(17.95±7.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血管矫正TIMI帧数≥40的比例分别为7.5%(3/40)、2.2%(1/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分别为85.0%(34/40)、87.0%(40/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术后30 d内净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5%(5/40)、6.5%(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内注射比伐卢定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冠状动脉无复流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且安全性高.

  • 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冠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刘大一;潘震华

    目的 分析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43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行PCI的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215例)、氯吡格雷组(220例),分别给予替格瑞洛(负荷剂量180 mg,此后90 mg,每日2次口服)和氯吡格雷(负荷剂量600 mg,此后每日75mg,每日1次口服)预防心血管血栓事件.观察两组30 d心血管事件及出血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替格瑞洛组STEMI直接PCI患者的30 d心血管原因死亡率、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脑卒中、复发严重心肌缺血发生率、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均低于氯吡格雷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主要出血发生率和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替格瑞洛组呼吸困难、窦性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均高于氯吡格雷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替格瑞洛组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30 d血管原因死亡率、心肌梗死和卒中发生率均低于氯吡格雷组,尽管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已显现出抗血小板聚集的优势,同时不增加总体主要出血发生率.

  • 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作者:潘志祥;于晓燕;刘欣;王志刚;聂文红;夏增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右冠状动脉(RCA)或左回旋支动脉(LCX)闭塞均可表现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但不同梗死相关动脉(IRA)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是不同的.我们通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施行了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观察不同梗死相关血管下壁AMI患者的临床特点.

  • 糖化血红蛋白对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

    作者:高玉龙;王春梅;朱小玲;艾辉;李艳芳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因AMI行直接PCI的患者492例,根据HbA1c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HbA1c≥6.5%组189例和HbA1c<6.5%组(对照组)303例.通过观察TIMI心肌灌注(TMP)分级、心肌blush分级(MBG)及术后ST段回落率(STR),评价2组患者的术后心肌组织灌注及预后.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bA1c≥6.5%组的病变血管数、术中出现无复流/慢血流比例、住院期间病死率及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间显著增加,而术后达到TIMI血流3级、MBG 3级、TMP 3级和STR的比例及LVEF均明显降低(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bA1c≥6.5%是影响术后STR(OR=2.156,95%CI:1.057~4.328,P=0.036)及住院期间病死率(OR=1.021,95%CI:0.418~2.412,P=0.022)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bA1c升高的AMI患者心肌组织灌注较差,住院期间病死率高.应重视这些高危患者,并尽早处理,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 双倍维持剂量氯吡格雷对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倩;王春梅;朱小玲;艾辉;王成钢

    目的:评价不同维持剂量氯吡格雷对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PCI)术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1-01因急性心肌梗死(AMI)于我院抢救中心住院行PPCI,术后5d化验检查发现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277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常规给予口服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 mg、阿司匹林300mg;术后常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术后1~4 d服用氯吡格雷75mg/d.根据术后第5天起服用氯吡格雷剂量分为75mg/d组(156例)和150mg/d组(121例).观察2组二磷酸腺苷(ADP)及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5天2组AD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1);而150mg/d组术后14 d(P=0.039)、30 d(P=0.038)、90 d(P=0.010)和180 d(P=0.012)ADP值均显著低于75 mg/d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0 d时2组AMI发生率(P-0.634)、病死率(P=0.391)和轻度出血发生率P=0.476)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随访180 d时150mg/d组AMI发生率(P=0.041)和病死率(P=0.034)均显著低于75 mg/d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轻度出血发生率(P=0.3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过程中2组均无中、重度出血发生.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应用氯吡格雷150 mg/d是180 d时发生AMI(OR=1.236,95%CI:0.567~2.071,P=0.023)的独立影响因素,但不是180 d时病死率(OR=0.522,95%CI:0.218~1.369.P=0.224)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PPCI术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增加氯吡格雷维持量能进一步抑制血小板功能,进而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安全性良好.

  • 血清尿酸水平与急诊PCI 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关系

    作者:王佐岩;刘娜;雷力成;任利辉;叶慧明;彭建军

    急诊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够尽早开通急性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冠状动脉,是安全、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方法[1].然而,STEMI 患者接受急诊PCI术使冠状动脉再通后仍可能发生无复流现象.无复流的发生可以增加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2],因此,寻找无复流发生的临床危险因素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血尿酸水平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3],本研究拟通过观察STEMI 患者急诊PCI 术前尿酸水平与PCI 术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关系, 探讨尿酸水平对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