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중국미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2.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6604
  • 国内刊号: 11-45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仲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膝关节十分区法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关节镜下滑膜全切除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立恒;余家阔;罗浩

    目的 探讨膝关节十分区法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 解剖22个新鲜冷冻膝关节,了解膝关节纵隔的解剖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膝关节滑膜分布的十分区法.对接受关节镜下滑膜全切除术的37例RA(40个膝关节)进行随访观察,术后随访10~72个月.其中25个膝关节按常规方法进行滑膜全切除术,15个膝关节按十分区法进行滑膜全切除术.随访内容包括Lysholm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以及Larsen分期. 结果 膝关节存在一个从前至后的纵隔结构,其前方与脂肪垫、翼状皱襞或黏膜韧带相连,中间位于前后交叉韧带之间,后方形成膝关节的后纵隔.借助对膝关节纵隔的解剖结果可以将膝关节的滑膜分布区分成10个区.按十分区法进行关节镜下滑膜全切除术的RA患者的优良率为100%(15/15),而且无一例复发.按常规关节镜下滑膜全切除法进行手术的25个膝关节中,17个为优良,8个膝关节复发,优良率为68%(17/25)(Fisher精确检验,P=0.016).结论 关节镜下滑膜全切除术治疗早期RA效果良好;以膝关节纵隔结构为基础的膝关节十分区法对提高滑膜全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有一定的意义.

  • 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作者:李振宙;吴闻文;侯树勋;商卫林

    目的 探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25例经椎间盘造影证实的间盘源性腰痛,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内VAS评分的变化及术后6个月MacNab评分.结果 2例术后1周出现下肢日光烧灼综合征,均为L5~S1椎间盘破裂患者,经过脉冲电刺激治疗1周后缓解;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25例随访6~10个月,术前腰痛VAS评分为6.24±0.97,术后1周VAS评分0.80±0.65,术后1、3、6个月VAS评分均为0(0~2),术后腰痛VA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降低(Kruskal-Wallis法秩和检验,H=61.680,P=0.000),且术后6个月内腰痛VAS评分无明显反弹.术前伴有下肢疼痛不适的4例术后下肢症状均缓解.按照MacNab评分标准,6个月随访时11例优,12例良,2例可,优良率92.0%(23/25).结论 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间盘源性腰痛短期疗效满意.

  • 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

    作者:鞠上;杨博华;曾绩娟;金潇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 EVLT)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回顾我院2003年8月~2007年2月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EVLT治疗342例(530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分析术后186条肢体出现的并发症. 结果 随访6个月,23条肢体皮下淤血、血肿,65条肢体静脉炎反应,20条肢体皮肤烧伤,经治疗全部治愈.77条肢体隐神经损伤(皮肤感觉异常),经治疗57条治愈,余20条好转.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经治疗好转.结论 EVLT术中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根据部位适当调整激光功率,轻柔操作,术后早期活动及预防性抗凝等措施,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靶控输注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李志刚;张丽红;吴晓蕾;陈卫民

    目的 比较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和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LC,按就诊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分别测定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麻诱导,吸入异氟烷和笑气复合麻醉)和实验组(诱导和维持采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血浆靶控给药)患者诱导前(t1)和气腹后20 min(t2)血清中皮质醇、IL-6的水平,并观察2组7个时间点(T0~T6)MAP、HR的变化. 结果 实验组t1时点皮质醇浓度(227.48±50.81)μg/L与对照组(233.21±41.02)μg/L无统计学差异(t=0.481,P=0.633),但实验组t2时点(241.00±69.11)μg/L与对照组(354.70±37.55)μg/L有显著差异(t=7.918,P=0.000).实验组t1时点IL-6浓度(105.99±30.65)ng/L与对照组(111.20±34.80)ng/L无统计学差异(t=-0.615,P=0.541),但实验组t2时点IL-6浓度(116.06±30.89)ng/L与对照组(172.73±23.54)ng/L有显著差异﹙t=-7.992,P=0.000﹚.MAP及HR:实验组T0~T6MAP和HR均无显著变化(F=0.92,P=0.485;F=0.41,P=0.878),但对照组MAP和HR T0~T6有显著差异(F=10.11,P=0.000;F=10.44,P=0.000).实验组T2~T5时点MAP、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全凭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麻醉较常规吸入复合全麻能有效地抑制LC引起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附156例报告)

    作者:吕西;徐小东;李徐生;王琛;樊勇;康博雄;刘永永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对2005年1月~2008年5月156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者行胆囊造瘘或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结果 156例均行腹腔镜手术,其中139例(89.1%)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3.8%)行胆囊造瘘,11例(7.1%)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5~180 min,平均75 min.13例直接胆红素升高和(或)胆总管扩张术中胆道造影示9例胆总管结石,腹腔镜下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2个月造影后拔管.156例术后随访3~6个月,无黄疸、腹痛、发热等并发症,无胆总管残留结石.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 密闭式颅内血肿引流冲洗器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穿刺引流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斌;张涛;孙世泽

    目的 探讨密闭式颅内血肿引流冲洗器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穿刺引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CT定位,锥颅置入密闭式颅内血肿引流冲洗器的颅内引流管,再外接密闭式引流器的颅外部分,使用该引流器的塑料吸球自动抽吸和三通管的丁基胶帽在完全密闭的情况下注入尿激酶等血凝块溶化药物,通过调节滴壶的高度进行持续抽吸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5例. 结果 住院40~65 d.出院时治愈6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13例,总有效率86%(30/35);死亡5例,死亡率14%.血肿清除时间1~3.5 d,平均2.7 d.再出血3例,发生率为9%.无气颅、颅内外感染.生存的30例随访3~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7例,Ⅱ级8例,Ⅲ级12例,Ⅳ级3例.结论 使用密闭式颅内血肿引流冲洗器,治疗程序简便,血肿清除快,治疗效果满意.

  • 有上尿路手术史再行同侧腹腔镜输尿管手术的可行性(附7例报告)

    作者:万里军;张大宏

    目的 探讨有肾或输尿管手术史者再行同侧腹腔镜下输尿管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3年2月~2008年4月,我们对7例有上尿路手术史采用经腹腔途径行同侧腹腔镜手术,打开侧腹膜和肾周筋膜后,从相对不粘连部位先分离出肾或输尿管,再锐性和钝性分离相结合,游离到手术部位,完成手术. 结果 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5例,输尿管中段切开取石1例,中段输尿管周围瘢痕松解1例,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95~160 min,平均128 min;术中出血量50~300 ml,平均165 ml.7例随访2~52个月,平均22.5月,3例中度肾积水消失;4例重度肾积水中2例积水改善,2例出现患肾萎缩;2例术前肾功能不全者恢复正常.结论 有同侧上尿路开放手术史者,虽然瘢痕粘连增加手术难度,但再行腹腔镜手术是可行的,经腹腔途径可能更容易完成手术.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

    作者:黄振国;曹友汉;李解方;丁平;刘志文;段有军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35例MPCNL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资料,男29例,女6例,平均年龄8.5岁(4~13岁).输尿管上段结石7例,肾结石28例,均为一侧上尿路结石.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梗阻2例.结果 MPCNL治疗成功31例,成功率88.6%(31/35),其中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87.1%(27/31),二期结石完全清除率75%(3/4).2例结石位于UPJ致结石下方狭窄,2例皮肾穿刺失败,改开放手术.结论 MPCNL是治疗小儿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 皮下通道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作者:谷建斌;徐智;王立新;侯纯升;凌晓锋;周孝思

    目的 探讨皮下通道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2001年6月~2008年5月,采用皮下通道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3例.在清除结石、解除肝内外胆管狭窄、肝门整形的基础上,利用胆囊壶腹部切开相应大小的切口与切开的胆管吻合,并适当游离胆囊,使其底部可以被固定到切口皮下.要求术中基本取尽肝内结石或切除病灶. 结果 同时行肝切除18例(41.9%).术后残石率39.5%(17/43).该术式联合肝切除与未联合肝切除的残石率分别为27.8%(5/18)、48.0%(12/25).术后出现1例胆漏,1例真菌感染.43例随访1~83个月,平均27.6月.再发胆管炎和结石3例,胆管炎发作1例,再发结石1例,均通过皮下通道切开引流、取石而治愈.结论 皮下通道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微创、简便.

  • 非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谢学羿;林唯栋

    目的 探讨非气腹与低压CO2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比较2005年1月~2007年12月年龄>65岁、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接受气腹手术(n=24)和非气腹手术(n=12)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变化等.气腹组CO2压力为8~10 mm Hg,非气腹组采用人工肋第4代悬吊右侧肋弓.结果 2组均在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气腹组及非气腹组分别为(46.2±14.8)及(52.4±18.6)min(t=-1.087,P=0.285).2组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急性CO2潴留或心血管急性事件发生.住院时间气腹组为(10.5±6.8)d,非气腹组为(8.9±5.5)d(t=0.706,P=0.485).2组顺利康复出院.随访6~42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老年患者接受非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效果与低压CO2气腹手术相当.

  • 腹腔镜脾切除术后引流液监测及其价值

    作者:李春林;陈思瑞;李剑波;朱燕昆;刘宗琼;彭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后引流液监测方法及其对临床工作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2008年8月行LS术63例资料,记录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值、引流液颜色动态变化、引流液量、引流液性质及细菌培养、腹部彩超检查结果. 结果 均完成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通过常规术后脾窝引流液监测,早期诊断4例术后并发症,其中术后出血2例,引流液呈血性,量>40 ml/h,术后12 h剖腹探查,均为脾胃韧带处渗血;胰漏2例,术后6天引流液呈灰褐色,淀粉酶值分别为15 189和9206 U/L,引流液细菌培养未培养出细菌,诊断胰漏,给予生长抑素,1例腹腔引流通畅,1例引流不畅于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分别于术后2个月和20天拔除引流管.结论 LS安全、可靠,并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术后密切观察腹腔引流情况,及时获得病情变化信息,对早期发现和治疗LS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胸腔穿透伤68例处理经验

    作者:于大杰;王健雄;全厚全

    胸部穿透伤是指锐器、枪弹等投射物穿透胸壁及胸膜腔,致使胸内脏器损害,主要造成胸部开放性损伤.胸腔穿透伤是胸外科常见急症,文献报道占胸部创伤的50%左右[1].轻伤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愈.重伤常处于休克状态,需要紧急手术抢救.现回顾分析2002年5月~2007年5月我院收治68例胸腔穿透伤的临床资料,探讨胸腔穿透伤的诊断、救治要点,选择佳治疗方案,降低死亡率.

  • 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肿15例报告

    作者:胡俊杰;刘福泉;许晓源;童高寅;潘惠仙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9月~2008年2月,采用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15例肾囊肿.均采用后腹腔途径.扩张后腹膜间隙成功后,腰部取3个trocar穿刺入路.沿腰大肌前方向上打开肾周筋膜,游离肾脂肪囊,沿肾脏表面分离出肾囊肿,距离正常肾组织约0.5 cm处切除囊壁.结果 1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0.5~1.0 h,平均0.8 h.术中出血10~50 ml,平均20 ml.围手术期无出血、尿漏等并发症.术后病理为单纯性囊肿.术后住院3~6 d,平均4 d.15例随访1~17个月,平均9个月,肾功能正常,B超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创伤小,出血少,病人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作为治疗肾囊肿的首选方法.

  • 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阑尾切除术30例报告

    作者:李观华;张慧;贺咏宁;戈华平;丁小兵;刘大全;龙谷仔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联合阑尾切除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从四孔法发展到三孔法.2007年11月~2008年3月我科完成30例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阑尾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腹腔镜下胆囊肠瘘的诊治(附16例报告)

    作者:杨卫华;张松柏

    胆囊肠瘘是胆囊结石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术前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早期难以做出正确诊断,多在术中发现[1] ,在处理上有一定难度,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000年6月~2007年12月我院采用腹腔镜诊治胆囊结石合并十二指肠瘘、结肠瘘16例,现报道如下.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55例临床分析

    作者:邢迎清;吴浩荣;王浩炜;陈伟;肖樟生

    治疗胆总管结石多采取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和胆道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02年4月~2007年12月,我院行LCBDE取石5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肠内瘘的诊治

    作者:刘剑;王先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但对于胆囊炎病史较长,术中发现粘连致密,尤其是胆囊与十二指肠、结肠紧密粘连的病例,应警惕有无胆肠内瘘的存在.

  • 手助腹腔镜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报告

    作者:彭承宏;沈柏用;刘一云;邓侠兴;程东峰;韩宝三;郑民华;李宏为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我科2006年12月28日完成1例手助腹腔镜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应用超声刀游离胰腺及其周围组织,钛夹夹闭重要血管,橡皮带牵引胰腺颈部,超声刀切断胰腺,分别在体内完成胰肠、胆肠吻合,体外完成胃肠吻合. 结果 本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600 min,术中出血量300 ml.病理为胰头恶性胰岛细胞瘤.术后3 d恢复肠道功能,但出现胃排空延迟,对症支持14 d后症状缓解,进食无不适.术后23 d出院.随访19个月肿瘤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拥有熟练腹腔镜手术技能及胰腺手术专业知识的医生实施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经过选择的胰头恶性病例可行、安全,但必须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以及遵循肿瘤根治原则,手助腹腔镜技术以及悬吊断胰法能保证胰腺钩突部位的完全切除和足够的手术切缘.

  • 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后中长期随访比较研究

    作者:刘海防;陈旭;刘彦;金志军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5月~2008年5月腹腔镜手术治疗31例Ⅰ期子宫内膜癌(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开腹手术治疗的52例(开腹组)进行比较,比较2种手术方法患者术中长期随访结果.结果 2组临床亚分期Ⅰa、Ⅰb、Ⅰc期患者半数生存时间分别为77、51、31个月.83例死亡4例,总生存率95.2%(79/83).开腹组死亡3例,总生存率94.2%(49/52);腹腔镜组死亡1例,总生存率为96.8%(30/31),2组总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Z=0.028,P=0.978).腹腔镜组与开腹组Ⅰa期患者半数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80月vs 63月,P=0.48),腹腔镜组病理G1级患者半数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77月 vs 51月,P=0.037),腹腔镜组与开腹组Ⅰb、Ⅰc期及G2、G3级患者半数生存时间无显著差别(49月 vs 48月,P=0.78;51月 vs 49月,P=0.635)).结论 鉴于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伤性及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有益,腹腔镜手术应该作为Ⅰ期子宫内膜癌的常规治疗方法.

  • 不同气腹压力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异位病灶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陈旭;黄润瀚;刘彦

    目的 观察不同气腹压力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异位病灶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子宫内膜腹膜自体移植制成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0 mm Hg气腹组和20 mm Hg气腹组(每组10只),作用时间1 h,手术结束后1周取子宫内膜异位灶行电镜检查,观察异位病灶腺上皮细胞凋亡和其他细胞器超微结构改变. 结果 对照组异位灶腺细胞结构良好,基质细胞排列整齐,微绒毛正常.10 mm Hg和20 mm Hg气腹组均有异位灶腺细胞染色质边集,线粒体嵴消失,线粒体肿胀明显;微绒毛减少或消失,细胞连接缝隙增宽断裂,基底层细胞排列紊乱.与10 mm Hg比较,20 mm Hg气腹组异位灶各细胞器受损程度相对严重.结论 CO2气腹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灶细胞超微结构破坏,20 mm Hg气腹组对其损伤作用大于10 mm Hg组.

  • 2种不同工作原理气腹机形成CO2气腹对大鼠腹膜浅方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刘海防;陈旭;黄润瀚;刘彦

    目的 探讨不同充气方式形成CO2气腹对大鼠腹膜浅方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脉冲式和恒压变流式2种不同工作原理的气腹机分别对2组各40只大鼠腹腔进行CO2充气,设定气腹压力15 mm Hg,在充气后60、90、120和180 min时分别取10只大鼠腹膜浅方横纹肌组织,用透射电镜方法观察气腹作用后大鼠腹膜浅方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对照组10只大鼠,仅行麻醉.结果 2组大鼠在气腹后60 min即在腹膜浅方肌细胞中出现空泡变性,随气腹作用时间延长而越发显著.上述变化在脉冲式气腹机充气组更为明显.180 min后脉冲式气腹机组肌细胞出现明显增宽的间隙,肌细胞之间也出现气泡,而恒压气腹机组不明显.结论 CO2气腹可以导致大鼠腹膜浅方肌组织损伤,应用恒压气腹机充气可能有助于减少这种损伤.

  • 慢性盆腔痛:子宫内膜异位症和间质性膀胱炎——腹腔镜进展之一

    作者:Maurice K. Chung;黄润瀚;刘彦

    引言引起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的妇科疾病包括盆腔粘连、附件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炎、残余卵巢综合征、盆腔淤血综合征、盆腔炎、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1,2].治疗CPP通常是有创伤性的甚至需要手术.CPP的治疗有40%采用了腔镜,10%~12%切除了全子宫,这大大增加医疗费用[3,4].

  •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治作用

    作者:庄文明;张凤;张玉泉

    子宫内膜增生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病变,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被列为癌前病变,正确、及时地诊断和治疗对防止病变进展意义重大.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健康,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宫腔镜在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宫腔镜在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治作用做一综述.

  • 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改变的影响

    作者:李末娟;黄浩;文仲勇

    目的 探讨诊断性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准确性,及其是否会造成子宫内膜癌患者术中腹水细胞学阳性率提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6月36例经宫腔镜检查或分段诊断性刮宫(诊刮)后手术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腹腔冲洗液检查结果.结果 17例行分段诊断性刮宫,19例行宫腔镜检查并定位活检,其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2.9%(9/17)及89.5%(1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在Ⅰ期子宫内膜癌中,宫腔镜组诊断符合率高于诊刮组[85.7%(12/14)vs 42.9%(6/14),P=0.040].两组腹水细胞学阳性率分别为5.9%(1/17)及10.5%(2/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36例术后随访2个月~4年半,其中28例>1年,1例Ⅲc期术后2年肿瘤复发死亡.结论 诊断性宫腔镜相对于分段诊断性刮宫而言未造成子宫内膜癌患者术中腹水细胞学阳性率提高,且其诊断准确性更高.

  • 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宫颈成形术治疗手术失败的先天性宫颈闭锁2例报告

    作者:刘海防;刘彦

    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其适应证不断拓展,尤其是对某些女性先天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尚具有开腹手术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我科先后收治外院初次手术失败的先天性宫颈闭锁2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再次手术并治愈,无并发症发生,不但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而且体现了腹腔镜手术的微创性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内多发性子宫肌瘤种植1例报告

    作者:陈旭;刘海防;刘彦

    1 临床资料患者42岁,2005年6月8日因体检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门诊诊断右侧卵巢包块、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CISH)术后3年入院.体格检查:下腹部见3个腹腔镜穿刺口瘢痕.外阴正常,阴道较正常略短,子宫颈失去正常形态,呈扁状,未见子宫颈外口.盆腔可及残余子宫颈,子宫颈右后方扪及一质地中等硬度、直径5 cm肿块,似与宫颈相连,活动.左侧附件处未扪及异常.B超提示右侧卵巢肿瘤.

  • 经腹手术中脐孔与腹膜后大血管位置关系的探讨

    作者:孙宁霞;金志军;刘海防;刘彦

    目的 探讨脐孔与腹膜后大血管解剖的相对位置关系.方法 随意抽取80例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开腹手术的女性患者,根据中国肥胖工作组制定的中国人肥胖标准,将其分为低体重、标准体重、超重、肥胖4组.由固定两名手术医师于术中直接触摸腹主动脉分叉、左右髂总动脉,并确定其与脐孔的对应关系.以腹主动脉分叉处为参照点,测定脐孔与腹主动脉分叉的相对位置关系.结果 (1)80例中,脐孔位于腹主动脉分叉处上方者17例(21.2%),与腹主动脉分叉平行者29例(36.3%),位于腹主动脉分叉处下方者34例(42.5%).4组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χ2=16.769,P=0.010),超重组及肥胖组脐孔多位于腹主动脉分叉处下方[65.0%(13/20),75.0%(6/8)],标准体重组脐孔多位于腹主动脉分叉水平[47.6%(20/4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41例(51.2%)脐孔正对应于腹膜后大血管,其中8例(10.0%)脐孔正对应腹主动脉,16例(20.0%)正对腹主动脉分叉,15例(18.8%)正对右髂总动脉,2例(2.5%)正对左髂总动脉.结论 随体重指数增加,脐孔位置逐渐下移至腹主动脉分叉下方.高体重组第一穿刺易发生右髂总动脉的损伤,低体重组穿刺易发生腹主动脉的损伤.这对腹腔镜手术经脐孔穿刺入路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从而减少腹膜后大血管的损伤.

  •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腹腔镜手术方法探讨——介绍一种简易、快速、安全的结扎切除法

    作者:黄润瀚;刘海防;刘晓军;刘彦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手术方法.方法 1993年4月~2007年6月,腹腔镜手术处理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2例.其中结扎切除9例,开窗取胚1例,切割吻合器切除1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40 mg)1例.结扎切除采用自制1-0国产羊肠线套圈,结扎包块底部同时清除胚胎组织.结果 12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30~120 min,除早期1例开窗取胚术出血200 ml外,余11例术中出血≤20 ml.术后10例血hCG在2周内下降至正常,余2例分别于术后1、2个月恢复正常.结论 腹腔镜结扎切除法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安全有效.

  •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的应用现状及基础研究

    作者:李荔;罗喜平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icrowave endometrial ablation,MEA)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第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1],其机制是将微波能源导入宫腔,通过热损伤,引起子宫内膜全层热凝固、变性、坏死及纤维化,使子宫内膜不能再生,导致治疗性Asherman综合征,以减少月经量,减轻痛经,从而缓解月经症状[2].主要优点是简便,安全,操作时间短.现就MEA的安全性、临床效果、应用现状、基础研究及发展趋势综述如下.

  • 经脐入路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颖璋;朱江帆;韩庆辉;王永坤

    目的 探讨经脐入路腹腔镜猪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6只家猪行经脐入路腹腔镜脾切除术.沿脐周缘做切口,置入3个改良的套管,分别插入2 mm微型抓钳、5 mm操作器械及5 mm腹腔镜.微型抓钳协助牵拉、显露,超声刀游离脾周韧带,直线切割吻合器离断脾蒂.切除标本自脐部扩大的切口取出.结果 6只动物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25~90 min,(58±23) min.术中出血量10~200 ml,(52±74) ml.术后1周活检见脾蒂血管夹闭牢靠,未见明显粘连、感染或脓肿形成.结论 经脐入路腹腔镜下施行猪脾切除术技术上是可行的,可以达到腹壁无瘢痕的手术效果.

  • 腹壁无瘢痕手术的现状及展望

    作者:嵇振岭;朱江帆;胡冰

    随着微创外科的进一步发展,腹壁无瘢痕手术(scarless surgery)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主要在2个方面: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NOTES)和经脐途径内镜手术(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 TUES),后者也有人称为胚胎性自然腔道内镜手术(embryonic natural orifice 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 E-NOTES)、单套管腹腔镜手术(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surgery, SPL)或单切口腹腔镜手术(single 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SILS).本文对腹壁无瘢痕手术的现状及未来进行概述.

  • 再谈对"微创"概念的认识

    作者:刘彦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微创外科)于1983年在妇科手术学领域出现,现已被手术医生广泛接受.我们将"微创"理解为小的损伤、轻的组织学反应、低限度的应激、小的瘢痕愈合、佳的疗效、便捷的途径和人性化的手术与服务等等.现在怎样理解都不为过,因为"微创"自古以来就符合人们的意愿,不论对患者还是医生而言.然而,"微创"有着实实在在的内涵,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去理解.

  • 胸腔镜下经膈肌途径治疗Ⅶ、Ⅷ段肝囊肿1例报告

    作者:王爱东;叶中瑞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已成为肝囊肿首选的治疗方法[1],但对于腔镜器械无法触及的特殊部位的肝囊肿,腹腔镜手术难以完成或治疗不彻底,疗效差,易复发.2008年5月10日我们在胸腔镜下经膈肌切开治疗肝Ⅶ、Ⅷ段囊肿1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2008年全国微创外科新进展论坛"暨"第二届东方国际微创外科论坛"会议纪要

    作者:朱江帆;傅贤波

    由<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主办,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承办的"2008年全国微创外科新进展论坛"暨"第二届东方国际微创外科论坛"于2008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上海浦东紫金山大酒店隆重召开.美国华盛顿大学Satava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胃肠与内分泌外科Rivas教授以及20余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到会,就世界微创外科技术新进展进行了精彩演讲.200余位来自国内各医院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 腹腔镜技术在基层医院肝脏外科的应用

    作者:高文灿;顾继礼;许建伟

    肝脏血运十分丰富,切面容易出血,腹腔镜下肝门阻断较为困难,而且没有理想的腹腔镜下切肝工具,使腹腔镜技术在肝脏手术,尤其是肝叶切除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发展缓慢,难以推广[1].2005年6月~2008年5月我院成功进行9例腹腔镜肝脏手术,尤其是2007年成功开展1例腹腔镜肝癌切除,为基层医院腹腔镜技术在肝脏手术中的应用推广做了有益的探讨,现报道如下.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疗的发展

    作者:刘允怡;赖俊雄;刘晓欣

    1 简介急性胰腺炎分为轻症及重症,大部分的病人可从支持治疗中康复过来.但重症急性胰腺炎伴有胰腺坏死组织感染的病人则有着高并发症及死亡率,其临床上佳治疗方案仍有争议性.在过去的30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向有重大的改变,包括:由对无菌性坏死性胰腺炎以外科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进展至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手段、由对感染坏死性胰腺炎作简单的胰周引流方法进展至坏死病灶部分的手术切除、由较早时机的介入手术治疗进展至较晚时机的介入手术治疗、由传统的开腹手术进展至微创手术治疗的选择.

中国微创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