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중국미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2.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6604
  • 国内刊号: 11-45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仲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手助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

    作者:郭景泉;朱锡元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 ~ 2011年直肠癌经手助腹腔镜(28例)和开腹(32例)行直肠前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系膜淋巴结清扫个数、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 结果 手助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80.5±13.3)ml vs.(170.5±35.5)ml,t=-12.650,P=0.000;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5.4±15.8)h vs.(89.5±13.3)h,t=-11.750,P=0.000;术后住院时间(8.2±2.0)d vs.(11.6±2.0)d,t=-6.518,P=0.000].2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手助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相比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具有微创性,同时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能获得和开腹同样的根治效果.

  • 右腋下小切口二尖瓣成形术68例

    作者:武忠;陈保俊;潘俊;王强;周庆;王东进

    目的 探讨经右腋下小切口行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 2011年12月经右腋下5 ~ 10 cm小切口行二尖瓣成形术68例的资料.二尖瓣成形方法包括瓣叶裂隙修补6例,瓣叶部分切除28例,交界成形12例,双孔成形10例,人工腱索6例,腱索缩短3例,瓣叶心包补片修补3例;68例中人工瓣环植入38例. 结果 6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术后1周复查超声心动图,二尖瓣无明显反流或仅微量反流52例,轻度反流16例.随访65例,随访时间3个月~8年,其中>3年32例,2例复发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经胸骨正中切口行二尖瓣置换手术.其余患者二尖瓣反流均在中度以下. 结论 右腋下小切口二尖瓣成形术创伤小,出血少,临床效果良好,并且切口位置隐蔽,美容效果好.

  • 腹腔镜辅助阴式与开腹大子宫全切术的比较

    作者:葛伟平;陈龙;刘艳生

    目的 探讨大子宫(≥12孕周)良性肿瘤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96例因子宫良性病变致子宫增大至12 ~20孕周行子宫全切术的临床资料,其中51例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组),45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率、住院时间.LAVH手术主要步骤:镜头穿刺点的位置选择脐孔上方1~4 cm处,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电凝切断输卵管峡部、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或骨盆漏斗韧带,有盆腔粘连者予以分离,对于阔韧带肌瘤或影响操作的浆膜下子宫肌瘤,于肌瘤周围组织内注射垂体后叶素6U,予以剔除.子宫血管经阴道手术时处理. 结果 LAVH组与TAH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106.4±18.9) min vs.(102.5±12.1)min,t=-1.218,P=0.226],LAVH组术中出血量少[(119.8±31.1)ml vs.(139.8±33.3)ml,t=-3.029,P=0.003]、术后排气早[(23.8±11.1)h vs.(31.4±13.1)h,t=-3.045,P=0.003]、住院时间短[(4.7±0,3)d vs.(8.0±1.3)d,t=-16.633,P=0.000]、术后镇痛率低[4.4% (2/45) vs.100%(51/51),P=0.000]. 结论 大子宫良性病变行LAVH安全可靠,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肝血管瘤120例

    作者:肖震宇;杨藩;龙新;司志龙;黄志勇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或腹腔镜下冷循环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A)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2月~ 2010年6月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或腹腔镜下分别对80例125个肝血管瘤和40例66个肝血管瘤进行多点单次或多次微波消融治疗,功率定为70 W,每个治疗点消融时间为5~8 min,每个病灶选取3~5个治疗点,彩色超声及CT检查了解MA的效果. 结果 120例顺利完成MA治疗,术中一过反应包括局部不适(9例)、发热感(7例)、出冷汗(8例);术后7例ALT及TBIL升高,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完全缓解率62.8%(120/191),部分缓解率为33.5%(64/191),总缓解率为96.3% (184/191);肝血管瘤直径平均缩小67.8% (50.2% ~85.4%). 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或腹腔镜下冷循环MA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性高,效果显著,是肝血管瘤治疗的又一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新途径.

  •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有关因素分析

    作者:黄晓斌;柳晓春;郑玉华;冯敏清;罗美玲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的有关因素. 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对2105例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27例术后发生PEP,发生率1.3%,对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PEP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26例PEP甲氨蝶呤(MTX)药物治疗治愈,1例PEP因腹腔内出血急诊手术治愈.对有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PEP的发生与术前血清β-hCG≥4000 U/L、术前血清孕酮≥30 nmol/L和妊娠部位有关(x2=66.512,P=0.000;x2=85.093,P=0.000;x2=9.918,P=0.019),其中间质部与峡部、壶腹部的PEP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x2 =4.182,P=0.041;x2 =4.992,P =0.025);停经时间长短、患者年龄、包块大小、有无剖宫产史、有无异位妊娠史与PEP的发生无关(P>0.05). 结论 PEP的发生与术前血清β-hCG ≥4000 IU/L、血清孕酮≥30 nmol/L和妊娠部位有关.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占学;李卫泊;张海强;范占彬;李桂馨;宋伟庆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4月86例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腹腔镜辅助手术,46例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 结果 2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住院费用差异无显著性.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出血少[(226.6±49.5)ml vs.(305.3±29.3) ml,t=-9.107,P=0.000],术后排气早[(2.2±0.8)d vs.(3.4±0.9)d,t=-6.476,P=0.000],术后并发症少[0(0/40)vs.15% (7/46),P=0.013],住院时间短[(9.1土1.6)d vs.(12.5±1.6)d,t=-9.987,P=0.000]. 结论腹腔镜辅助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近期优势较开腹手术明显.

  • 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27例报告

    作者:张海涛;梁怀祝;张利;赵国华;张向文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Roux-en-Y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8年6月~ 2010年10月行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27例.沿His角离断胃,保留胃囊20~ 30 ml,用带有刻度的分离钳保留胆胰支为60 ~ 100 cm,食物支为80 ~ 150 cm. 结果 27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1年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26.14 ±2.01,显著低于术前32.19±3.89(t =11.713,P=0.000);空腹血糖(6.09±1.44)mmol/L,显著低于术前(10.37±2.21) mmol/L(t=12.529,P=0.000);餐后2h血糖(8.28±1.97) mmol/L,显著低于术前(15.89±1.37) mmol/L(t=16.205,P=0.000);糖化血红蛋白(5.95±1.44)%,显著低于术前(9.48±2.07)%(t=8.900,P=0.000);空腹C肽(1.89土0.27)ng/ml,显著低于术前(2.31±0.40) ng/ml(t=7.927,P=0.000).1年后2型糖尿病临床治愈率81.5% (22/27),临床有效率14.8% (4/27),临床无效率3.7% (1/27). 结论 LRYGB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介入联合手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病变

    作者:李天润;李选;董国祥;栾景源;翟国钧;张龙;庄金满;冯琦琛;韩金涛

    目的 探讨介入联合手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病变的近期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 2010年6月介入联合手术治疗11例(13条)长段髂动脉闭塞的临床资料.双侧髂动脉合并腹主动脉下段闭塞2例(4条),髂动脉合并股总动脉闭塞6例,髂动脉合并多发股浅或腘动脉闭塞3例.对11例(13条)长段髂动脉闭塞病变行Fogarty球囊取栓联合球囊扩张成形支架植入,并进行门诊和电话随访. 结果 13条髂股动脉均开通成功,下肢缺血症状出现或加重2个月内的7条患肢术中取出较多血栓.术后未出现伤口感染、血肿、肺炎、死亡,术后1周踝肱比(ABI)由术前的0.07土0.13提高至0.56土0.19,差异有显著性(t=8.517,P=0.000).随访12 ~28个月,平均18个月,13条患肢均保存良好,髂动脉一期通畅. 结论 介入联合手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病变的近期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介入联合手术治疗在患肢缺血症状突然出现或加重2个月内的髂动脉长段闭塞病变,以及髂动脉闭塞合并股总动脉闭塞病变的患者具有较大优势.

  • 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下9号针头腹膜外缝合治疗小儿斜疝

    作者:卢贤映;戚士芹;未德成;黄河;杨涌

    目的 探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下应用9号注射针头腹膜外缝合治疗小儿斜疝的可行性. 方法 2011年3 ~10月对51例小儿斜疝横行切开脐孔皮肤约1.0 cm,开放式置入5 mm trocar后进镜,建立气腹后于切口内5 mm trocar旁盲穿置入3 mm trocar,置抓钳.9号针头内穿7号丝线,刺入内环口前壁腹膜外,先内侧后外侧腹膜外环形缝合内环口,腹腔内、皮下分别打结完成疝囊高位结扎. 结果 51例手术均成功,8例术中发现对侧隐匿性斜疝.手术时间:32例单侧10~20 min,平均13 min;19例双侧20 ~ 35 min,平均24 min.无腹壁皮下气肿、阴囊肿胀等并发症.51例随访2~7个月,平均5个月,无复发. 结论 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下应用9号注射针头腹膜外缝合治疗小儿斜疝,器械简单,操作容易,效果确切,美容效果好,值得推广.

  •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单中心500例手术经验

    作者:吴硕东;韩金岩;苏洋;田雨;范莹;孔静

    目的 总结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SILC)的临床经验.方法2009年5月~2011年8月行SILC 500例.术中经脐部切口置入1枚10 mm trocar及2枚5 mm trocar,3枚trocar呈倒三角形方式排列.利用超声刀经胆囊后三角入路逆行切除胆囊. 结果 1例因术中发现存在副肝管中转为四孔法,1例因术中出血不易控制中转三孔法,其余SILC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1.4±20.1) 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10 ml(5 ~ 100 ml),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时间(2.0±0.8)d.1例术后出现毛细胆管胆汁漏,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术后出现肝床渗血,二次手术治愈.随访1~3个月,发生并发症的2例痊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2例切口处皮下血肿,经保守治疗后愈合,其余患者无出血、胆漏、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手术瘢痕隐蔽. 结论 SILC安全有效,且具有创伤小、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在严格选择病例、掌握适应证及操作原则后,可逐渐学习并掌握,便于广泛开展.

  • 腹腔镜下阔韧带子宫肌瘤剔除术32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艳生;陈龙;葛伟平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阔韧带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月,行腹腔镜下阔韧带子宫肌瘤剔除术32例.直径3~11 cm,平均7.5 cm.均采用全身麻醉,已婚者术前放置举宫器,术中用垂体后叶素减少出血量,术后残腔内放置引流管. 结果 32例均成功手术,无输尿管等周围脏器损伤.手术时间60 ~ 125 min,平均78.8min.出血量20 ~ 150 ml,平均80.7 ml.肛门排气时间6~30 h,平均18.5 h.术后住院时间3~6d,平均4d. 结论 腹腔镜下阔韧带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

  • 胸、腹腔镜食管全系膜切除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傅俊惠;杜泽森;郑春鹏;周厚强;李卓毅;李佳杰;郑浩胜

    目的 探讨食管系膜的微创解剖特点以及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食管全系膜切除(total mesoesophagealexcision,TME)的必要性和手术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2年5月106例资料完整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为胸、腹腔镜食管TME组(45例,2011年7月~2012年5月)和胸、腹腔镜非食管TME组(61例,2009年7月~ 2011年7月).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清扫淋巴结组数、清扫淋巴结个数、阳性淋巴结个数及阴性淋巴结个数、术后并发症. 结果 与非TME组相比,TME组手术时间长[(251.3±27.9) min vs.(235.4土33.6)min,t=2.574,P=0.011],但术中出血少[(136.4±32.6)mlvs.(197.1土66.2)ml,t;=-6.202,P=0.000],2组术后引流量差异无显著性.TME组清扫淋巴结组数明显高于非TME组(10.5±1.5 vs.7.1±1.2,t=12.959,P=0.000),清扫颈段、胸段、腹段食管系膜淋巴结总数明显高于非TME组(P均=0.000),清扫食管系膜阳性淋巴结数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809).术后30天内出现近期并发症29例(27%),2组差异无显著性[27% (12/45) vs.28% (17/61),x2=0.019,P=0.891]. 结论 食管癌胸腔镜下食管全系膜切除是安全的,且淋巴结清扫可能更彻底.

  • 局麻下纤维支气管镜代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宋金涛;闫天生;孙丽娜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代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2002 ~2010年,对26例恶性胸腔积液在血氧监护、局部麻醉下置入纤维支气管镜探查胸膜腔,并以活检钳行病变活检,肿瘤减灭,滑石粉胸膜固定.结果 病理确诊率84.6% (22/26),诊断恶性22例,1例因胸膜坚韧无法活检,3例胸膜活检未见肿瘤细胞.胸水控制完全缓解(CR) 16例,部分缓解(PR)9例(肺不能完全复张),疾病进展(PD)1例(肺不能复张).CR +PR共25例,有效率96.2%.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代胸腔镜行胸膜活检及胸膜腔滑石粉固定,手术风险小,诊断率及治疗有效率高,在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作者:曹文锋;王亮;黄晓科;王庆堂;李沙丹;刘祥丹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 方法 2009年6月~ 2011年5月,对25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行MPCNL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其中8例术中观察到>0.5 cm结石冲入输尿管远端,输尿管软镜从薄壁鞘管置入处理输尿管中下段碎石. 结果 手术时间50~105 min,平均75 min.结石全部清除(1例输尿管中段残留0.4 cm结石,辅以尿石通药物治疗1个月排净),均未输血或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 结论 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损伤小、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

  •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子宫腺肌病灶切除对子宫、卵巢血流及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作者:王欣;成九梅;段华

    目的 观察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子宫腺肌病灶切除对子宫、卵巢血流与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方法2009年1月~2010年2月97例子宫腺肌病在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接受治疗,对随访资料完整的37例进行研究,比较手术前后子宫体积、子宫动脉及卵巢动脉血流指数变化,并观察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早卵泡期FSH、LH、E2水平.结果 术后1、3、6、12个月子宫体积分别为(172.85±65.38)、(166.40±51.57)、(149.62±58.76)、(153.91±62.42)cm3,较术前(428.96±79.23)cm3明显缩小(q=24.294,P<0.05;q=24.906,P<0.05;q=26.497,P<0.05;q =26.090,P<0.05).术后1、3、6、12个月子宫动脉Vmax分别为(0.29±0.12)、(0.27±0.09)、(0.28±0.11)、(0.22±0.13)m/s,较术前(0.49±0.17) m/s明显下降(q=9.594,P<0.05;q=10.553,P<0.05;q=10.073,P<0.05;q=12.952,P<0.05).术后1、3、6、12个月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分别为0.82±0.18、0.79±0.14、0.78±0.08、0.77±0.15,较术前0.69±0.13明显增高(q =5.654,P<0.05;q =4.349,P<0.05;q =3.914,P<0.05;q =3.479,P<0.05).术后1、3、6、12个月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分别为1.84土0.43、1.69 ±0.56、1.72±0.40、1.79±0.69,较术前1.13±0.48明显增高(q =8.266,P <0.05;q =6.519,P<0.05;q =6.869,P<0.05;q =7.684,P<0.05).术后各时点卵巢动脉Vmax、RI、PI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1.40,P=0.236;F=0.38,P=0.814;F=0.33,P=0.857).手术前后患者E2、FSH、LH水平无明显变化(F=1.46,P=0.215;F =0.20,P=0.937;F =0.08,P=0.989). 结论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子宫腺肌病灶切除使子宫体积明显缩小、血供明显降低,对卵巢血流及体内内分泌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可作为无生育要求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微创治疗选择.

  • 内镜与显微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术后生存质量研究

    作者:严正村;王清;张恒柱;许恩喜;吴巍;王晓东

    目的 比较内镜与显微镜经蝶垂体瘤术后生存质量,为全面评估手术疗效提供依据. 方法 2006年6月~2011年9月对105例垂体瘤分别施行内镜和显微镜经蝶手术,采用SF-36、HADS、MFI-20生存质量量表对41例内镜经蝶垂体瘤手术(内镜组)和64例显微镜经蝶垂体瘤手术(显微镜组)进行比较. 结果 SF-36提示内镜组总体健康指数(71.6±21.9)分明显高于显微镜组(59.8±21.7)分(t=2.706,P=0.008);HADS提示2组焦虑指数无明显差异(t=0.518,P=0.615),抑郁指数亦无明显差异(t=0.128,P=0.899);MFI-20提示内镜组一般疲劳程度(10.2±4.3)分与显微镜组(11.3±5.3)分差异无显著性(t=-1.114,P=0.268). 结论 内镜经蝶垂体瘤手术比显微镜经蝶垂体瘤手术使患者获得更满意的生存质量.

  • 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6例报告

    作者:魏源水;倪斌;王弦;朱宏辉;邓洲子

    目的 探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TUSIL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2011年1 ~10月我院行28例TUSILA.在脐下缘做一15 ~20 mm弧形切口,置入2个10 mmtrocar和1个5 mm trocar,置入10 mm 30.电子腹腔镜和腹腔镜器械,完成阑尾切除术. 结果 26例成功施行TUSILA,1例盲肠后位阑尾炎中转开腹,1例改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6例TUSILA手术时间25 ~ 60 min,(40.6±12.8) min;术后24h下床活动,恢复流质饮食;术后2~5d出院.26例随访1~6个月,平均4.6月,均无术后出血、肠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切口瘢痕隐蔽,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 结论 TUSILA安全可行,美容效果突出,与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比,操作难度增加,术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操作困难时应及时转为常规腹腔镜或中转开腹手术.

  • 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血气胸36例

    作者:潘伟;魏小东;李叙;栗兰凯;昌其;谢骏;王志华

    随着手术器械的更新和手术技巧的提高,两孔胸腔镜治疗胸部疾病已在国外不少医疗单位开展[1],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9年12月~2011年5月,我们对自发性气胸、血气胸36例采用两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ST),无一例开胸,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 腹腔镜脐尿管切除术2例报告

    作者:邵欢;郭晓;张宏

    本文报道我院2012年1~2月腹腔镜手术治疗2例脐尿管畸形,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术后随访2个月,未发现感染和复发.我们认为腹腔镜手术治疗脐尿管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脐部美观等优点.

    关键词: 脐尿管畸形 腹腔镜
  • 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严重输尿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附5例报告)

    作者:章小毅;张书贤;王光明;王中新;祖朝兵

    本文报道2002年3月~2010年12月行输尿管镜碎石手术出现输尿管断裂、离断及输尿管动脉损伤引起腹膜后大血肿等严重并发症5例.2例输尿管中段断裂,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1例输尿管下段断裂,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例输尿管动脉断裂致腹膜后大血肿形成,行血肿清除+输尿管动脉结扎术;1例输尿管上段至末端离断伤,行行回肠代输尿管术.分析发生原因,为进镜退镜动作粗暴导致输尿管损伤,或视野不清的情况下继续操作所致.

  •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手术32例

    作者:吕俊生;慕星;王文超;杨建伟;吴秋明

    20世纪90年代初腹腔镜技术成功用于结直肠手术,此后随着腹腔镜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器械的改进,腹腔镜辅助结直肠手术迅速发展[1].邢加迪等[2]报道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近远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有术中出血较少、住院时间较短、病人生活质量高等优点,但也存在trocar切口种植、手术时间较长等缺点.2008年3月~2011年9月我科完成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32例,现报道如下.

  • 76%泛影葡胺肾盂灌注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乳糜尿6例报告

    作者:黄英;魏辉;李国;罗旭杰;程志刚;方少洪;梅骅

    目的 探讨泛影葡胺肾盂灌注联合体外冲击波(ESW)治疗乳糜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2007年6月~2011年12月,6例确诊为乳糜尿,均无确诊血丝虫病,其中1例有丝虫病区生活史,2例有左侧腹股沟大隐静脉淋巴吻合手术史.膀胱镜下确定乳糜尿患侧,逆行插入F5输尿管外支架管后采用76%泛影葡胺经导管低压肾盂灌注,了解造影剂有无反流和肾窦位置后,行ESW冲击造影剂外渗部位通道. 结果 6例均见到肾盂、肾盏淋巴反流通道,ESW一次治疗成功,术中、术后未出现感染、包膜下血肿等.随访3 ~37个月,平均18个月,均无复发,无高血压等远期并发症出现. 结论 泛影葡胺肾盂灌注联合ESW治疗乳糜尿的效果好,安全,患者依从性良好,可作为该病的常规治疗手段.

  • 内镜下置入金属支架治疗近端结肠癌导致恶性梗阻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军;黄永辉;姚炜;常虹;黄雪彪;张莉;王爱英;张耀朋

    目的 观察结肠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近端结肠癌导致狭窄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1月~2011年3月8例X线引导下结肠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的近端结肠癌导致狭窄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5例,年龄45 ~79岁,(67.2±11.3)岁.升结肠癌3例,结肠肝曲癌4例,横结肠癌1例.均有腹痛、腹胀等表现,从就诊到接受结肠支架置入术的中位时间6 d(1~22 d).术前腹部CT或腹部乎片提示肠管明显扩张7例.8例肠管扩张宽处直径30 ~ 96mm,(62.7±20.3)mm. 结果 术后住院时间3~18d,(9.0±4.8)d.术后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第1~2天复查,肠管宽处直径30~ 45 mm,(33.6±5.6)mm,较前明显缓解(P =0.003).未见穿孔、出血等并发症.1例术后5天支架移位.术后2例失访,2例支架置入后手术切除局部肠管一期吻合者随访9、23个月仍存活,4例死亡,死亡时间为置入支架后1、3、5、15个月. 结论 近端结肠癌导致恶性梗阻与远端结肠一样,均可进行内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术,疗效满意,并且影像学发现肠腔狭窄,即使无肠管明显扩张者亦可进行结肠支架置入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结肠癌 梗阻 支架 内镜
  • 超声引导下宫腔镜治疗阴道斜隔综合征1例

    作者:方秀丽;沈进;王雪恋

    阴道斜隔是一种非对称的女性生殖道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阴道发育异常,也被称为阴道斜隔综合征(oblique vaginal septum syndrome,OVSS),其临床特征为:多有双子宫、双宫颈,隔膜起于两宫颈之间,斜行附着于一侧阴道壁,阻挡该侧宫颈的通路,而且无一例外地伴有同侧肾脏畸形、缺如或无功能[1].阴道斜隔综合征的传统治疗方法是经阴道斜隔切开引流.我院2012年2月通过超声引导下行宫腔镜下阴道斜隔切开治疗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腹腔镜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配合

    作者:曲红莲;李艳萍;徐国凤;郑喜慧

    贲门失弛缓症是以食管括约肌(LES)肌间神经丛去神经病变所致的平滑肌松弛障碍、贲门狭窄、食管体部缺乏推进性蠕动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1].改良贲门肌切开加食管前胃底折叠术(改良Heller-Dor术)简单易行,治疗效果较好,尤其是抗反流效果满意[2].我院2000年4月~ 2011年10月完成腹腔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加部分胃底折叠术68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 使用传统腹腔镜器械经阴道阑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张宏艳;吴硕东;王丹波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又称"无瘢痕手术"或"阿努比斯(Anubis)手术",是通过胃、阴道、膀胱、结直肠、食管等自然腔道进入腹腔和胸腔进行手术,术后患者体表没有手术瘢痕[1-4].我们在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在国内率先施行了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双通道内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探索[5].

  • 局麻和全麻下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阻断术的术后护理比较

    作者:谢珠红;郭绍红;高江美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阻断术一般在全麻下完成,我院微创外科成功开展局麻下同期双侧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阻断术.我们通过对全麻和局麻两组患者术后止痛药物的使用、术后需穿刺抽气、首次下床时间、总住院日及麻醉费用方面的差异,探讨术后常规护理及术后康复等方面的不同,观察到局麻组比全麻组术后能更早期下床活动进行康复锻炼,术后恢复快,护理更简便,现报道如下.

  • 腹腔灌注化学治疗腹膜转移癌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作者:马力文

    腹膜转移癌(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PC)是恶性肿瘤较常见的转移部位,是癌细胞直接种植生长或经微血管转移到腹膜上所致,常见于胃癌、肠癌和卵巢癌等.一旦出现腹膜转移,预后都很差,生存期一般不超过半年.T3、T4期的胃癌患者大约有60%在根治术后会出现腹膜转移,10% ~ 20%的患者在根治性切除时已有腹膜转移,8% ~15%的结直肠癌患者诊断时已经发生了腹膜转移[1].

中国微创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