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중국미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2.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6604
  • 国内刊号: 11-45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仲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宫腔镜手术静脉全麻诱导期置入喉罩的佳血浆靶控浓度

    作者:张宁;徐铭军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静脉全麻诱导期置入喉罩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佳血浆靶控浓度(plasma concentration,Cp).方法 2007年1~6月,宫腔镜手术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诱导Cp:A组瑞芬太尼2.0 ng/ml+丙泊酚2.5 μg/ml;B组瑞芬太尼2.5 ng/ml+丙泊酚3.0 μg/ml;C组瑞芬太尼3.0 ng/ml+丙泊酚3.5 μg/ml.当效应室浓度与血浆浓度达平衡时置入喉罩维持至扩宫完毕.术中维持Cp瑞芬太尼2.0 ng/ml,丙泊酚1.5 μg/ml,保留自主呼吸,术毕停药.观察喉罩的总体置入条件:张口度、呛咳、体动及置罩难易条件;记录麻醉前(T0)、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达设定血浆浓度时(T1)、置喉罩时(T2)、置喉罩后3 min(T3)、扩宫时(T4)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记录麻醉诱导、手术、呼之睁眼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 3组诱导时间(C组>A组>B组)、术毕睁眼时间(C组>B组>A组)、定向力恢复时间(C组>B组>A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诱导时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C组明显高于A、B两组(P<0.05).各组诱导后MAP下降、HR减慢,3组间同一时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BIS值均于T2降至低,至T3、T4时刻回升,与各组T1时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3时刻BIS值C组1 min)的例数明显多于A组(P<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静脉全麻选择B组:瑞芬太尼Cp 2.5 ng/ml复合丙泊酚Cp 3.0 μg/ml为置入喉罩的佳诱导剂量,扩宫后术中维持瑞芬太尼Cp 2.0 ng/ml+丙泊酚1.5 μg/ml可使患者在镇静镇痛的状态下恢复自主呼吸顺利完成手术.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王靖;徐晓洲;方仪

    目的 探讨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68例乳头溢液未扪及肿物患者采用乳管镜置针定位肿瘤位置,选择合适切口切除病变.结果 68例肿瘤均完整切除,包括4例恶性行局部扩大切除.术后乳房外形无明显改变.68例随访5~24个月,中位数14个月.1例不同导管出现溢液,余无复发.结论 经乳管镜置针明确肿瘤位置切除导管内乳头状瘤准确可靠.

  •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168例报告

    作者:嵇武;李令堂;丁凯;汪志明;王丹;彭丽娜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aparoscopic subtotal cholecystectomy,LSC)的可行性和技术特点.方法 对168例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转行LSC,方法包括从分离Calot三角开始和从切开Hartmann袋减压、取石开始.结果 5例中转开腹行胆囊次全切除术;122例在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夹闭后行胆囊大部切除;41例先在Hartmann袋处切开胆囊,然后寻找、夹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或缝扎胆囊颈部,再行胆囊大部切除.手术时间(65.5±15.2)min,术中出血量(71.5±15.5)ml,术后恢复进食时间(20.4±6.3)h,出现局部并发症7例(4.2%),术后住院时间(4.2±2.6)d.105例随访(25.5±6.5)月,消化不良5例,右肩牵涉痛3例,右上腹部不适9例.结论 对于复杂胆囊炎,LSC是可行的,术者要熟练掌握LSC的技术特点,正确处理好出血和胆漏是LSC成功的关键.

  • 双骨瓣成形在乙状窦前入路脑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附14例报告)

    作者:周辉;施辉;李爱民;陈覃;江伟;陈军;王富元

    目的 探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双骨瓣成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4例岩斜区肿瘤采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行肿瘤切除双骨瓣成形术,先取颞枕游离骨瓣(乙状窦后),再通过磨钻,游离出乳突表面骨瓣(乙状窦前).保留骨性半规管、耳蜗的完整性,避免将乳突及岩骨根部大部分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2例脑脊液耳漏,无皮下积液、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无死亡.14例术后3、6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手术中采用双骨瓣成形术后脑脊液漏、皮下积液、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少,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

  • 乳管镜协助硬膜外麻醉导管引导定位切除乳管内病变

    作者:刘慧民;王金洪

    目的 探讨乳管镜协助下硬膜外麻醉导管引导定位切除乳管内病变的价值.方法 纤维乳管镜诊断为乳管内肿瘤45例,定位其深度及体表方向.拔出乳管镜,在同一溢液导管内插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做支撑引导,插入深度与纤维乳管镜插入深度一致.沿标记方向放射状切开乳头乳晕皮肤,硬膜外麻醉导管作支撑引导,解剖病变导管并切除.结果乳管镜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41例,导管内多发乳头状瘤2例,乳头状瘤病2例.乳管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乳头状瘤95%(39/41),多发性乳头状瘤50%(1/2),乳头状瘤病50%(1/2);诊断不符合者:病理诊断导管扩张,上皮增生2例,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伴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部分重度增生1例,乳腺癌1例.术后乳头乳房形态良好.结论 乳管镜协助下硬膜外麻醉导管引导下行乳管内病变切除术,定位准确,病变切除容易,美容效果好,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史卫海;戎亚雄;姜丹乾;徐学忠;孙亚伟

    目的 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方法 2006年4月~2007年4月,对364例急、慢性胆囊良性疾病行三孔法LC.结果均痊愈出院,三孔法LC完成357例,成功率98%.7例因胆囊萎缩、三角区冰冻样变化,致使显露及解剖困难,转为四孔法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5 min(30~80 min).全组无胆管损伤、胆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50例三孔法LC术后随访1~13个月,平均5个月,无胆管狭窄及残余小胆囊,无胆总管残余结石.结论 在熟练掌握四孔法LC的基础上,采用正确的手术操作方法,开展三孔法LC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 不同年龄患者腹腔镜手术靶控输注罗库溴铵的药效学研究

    作者:王慧玲;杨拔贤;张利萍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患者腹腔镜手术罗库溴铵靶控输注的靶浓度和药效学特点.方法 31例择期腹腔镜下行普外科和妇科手术患者,根据病人年龄分为2组:老年组(年龄65~81岁,n=17)和青壮年组(年龄18~55岁,n=14).全麻后靶控输注罗库溴铵,未给药侧上肢用TOF行肌松监测.初始靶浓度设定在1.0 μg/ml,并根据肌松监测逐渐递增靶浓度,终靶浓度选择以维持T1大阻滞在90%~95%.记录每一个靶浓度对应的T1值和停止靶控输注后T1恢复至25%的时间,恢复指数和TOFR(四个成串刺激比率)恢复至0.7的时间作为药效学监测指标,并记录罗库溴铵的总平均输注速度.结果各靶浓度所至的T1值,老年组明显低于青壮年组(P<0.05),维持T1阻滞在90%~95%所需的靶浓度,老年组为2.2 μg/ml,青壮年组为2.8 μg/ml.老年组靶控输注罗库溴铵的平均速度和给药量为(7.9±1.7) μg/(kg·min)和(0.55±0.10) mg/min,明显小于青壮年组(9.8±1.2) μg/(kg·min)和(0.64±0.12)mg/min(t=-3.518和-2.279,P=0.001和0.030).2组肌松恢复时间除恢复指数无统计学差异外,老年组T1恢复至25%和TOFR恢复至0.7的时间分别是(24.9±12.3) min和(69.1±22.8) min,而青壮年组分别是(14.8±6.9) min和(45.7±14.4) min(t=2.734和3.327,P=0.011和0.002).结论 不同年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靶控输注罗库溴铵维持T1阻滞在90%~95%所需的靶浓度不同,老年和青壮年患者分别为2.2 μg/ml和2.8 μg/ml,老年患者肌松恢复时间长于青壮年患者.

  • 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中联合应用瑞芬太尼与七氟烷药效学相互作用的研究

    作者:杨璐;毕姗姗;卢炜;杨拔贤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中瑞芬太尼与七氟烷的药效学相互作用.方法 ASAⅠ级妇科或外科拟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5例,每名患者预先选定七氟烷的目标浓度,并在试验过程中维持七氟烷呼出浓度恒定.采用七氟烷吸入诱导.当呼气末七氟烷浓度达到设定浓度,观察七氟烷与瑞芬太尼不同剂量组合(0、1、2、4、6和8 ng/ml)时,患者对100 Hz、60 mA、5 s的强直电刺激(electrical tetanus stimuli,ETS)的体动和循环反应.应用NONMEM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和浓度-效应曲线(即S形曲线)的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求算七氟烷强直电刺激时的肺泡低有效浓度(minimal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结果单独应用七氟烷,抑制ETS引起体动反应的MACETS为1.52%,抑制ETS引起循环反应的MACETS为2.24%.小剂量的瑞芬太尼即可明显降低七氟烷的MACETS.当瑞芬太尼的靶控浓度为8 ng/ml时,抑制强直电刺激体动反应和循环反应的MACETS值分别下降70.0%和76.3%.结论 瑞芬太尼与七氟烷在抑制强直电刺激的体动和循环反应方面存在协同作用.瑞芬太尼可以剂量依赖性地降低七氟烷的MACETS,这种作用在瑞芬太尼低浓度时尤为明显,但呈现出封顶效应.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2种麻醉方法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叶庆明;张华丹;李文杰;罗晓敏;奉光举

    目的 比较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输尿管结石60例,ASA Ⅰ~Ⅱ级,采用密闭信封法随机分为A、B 2组,各30例.A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B组行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2组均获良好的麻醉效果,无术后头痛不适.A组麻醉起效时间(7.2±4.1)min明显快于B组(17.4±3.3)min (t=-10.615,P=0.000),A组运动阻滞强于B组(χ2=40.000,P=0.000).低血压A组6例,B组3例,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523,P=0.470);寒战A组9例,B组6例,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800,P=0.371).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均可用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效率高于硬膜外麻醉.

  • 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作者:宋磊;王峰;纪东华;张弦

    目的 探讨采用介入方法治疗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13例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中,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8例,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纵隔恶性肿瘤2例,乳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均经原发灶病理证实为恶性.经右侧股静脉入路,以猪尾巴导管于狭窄段近端或远端造影,明确狭窄部位、长度、程度,无局部血栓形成者直接置入Wallstent支架(Boston Scientific,USA),1例同时置入Z形支架(COOK,USA),合并血栓病例留置溶栓导管局部溶栓后再置入支架.结果 13例全部开通成功,手术成功率100%,狭窄段平均长度4.3 cm(3~6 cm).1例置入2枚支架,其余患者均置入1枚支架.6例在支架置入前行溶栓治疗.开通前后梗阻远侧卧位测静脉压,术前(26.2±1.6) cm H2O,术后降至(4.3±0.8) cm H2O,置入支架后造影示侧支静脉完全消失,上腔静脉阻塞症状于术后即刻至术后3 d完全消退.8例术后4~10个月内死于肿瘤多处转移造成脏器功能衰竭,其余5例(包括后续治疗的3例)存活,随访8~26个月,中位数13个月,所有病例上腔静脉阻塞症状未再复发.结论 上腔静脉支架置入部分联合导管局部溶栓治疗是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279例

    作者:张晖;王先法;周伟;樊少华;高勇;赵辉;徐清松;王春泉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经验.方法 2000年1月~2007年9月,对急性胆囊炎279例采用常规四孔法和冲吸钝性解剖法行LC.结果 254例成功完成LC;25例中转开腹,其中病程≤3 d的9例、病程>3 d的16例,中转开腹原因:13例胆囊三角粘连致密,4例术中创面出血较多,4例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2例胆囊十二指肠瘘,1例胆囊结肠瘘,1例Mirizzi综合征.术中无胆管损伤,术后未发生腹腔出血、胆漏及肝下积液等并发症.279例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12个月,无腹痛、黄疸等不适.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应严格掌握好手术时机和适应证,采用充分暴露胆囊三角区和精细化冲吸钝性解剖法有效避免术中出血及胆管损伤,并把握好中转开腹手术的时机.

  •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

    作者:赵增双;任海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方法 2001年6月~2006年6月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28例,采用经胆总管切开取石和经胆囊管取石两种术式,通过胆道镜置入取石网取石,术毕常规放置T管引流.结果本组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成功率96.4%(27/28),1例中转开腹;经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3例,经胆囊管切开取石4例,均获成功,3例术中探查胆总管未见结石.结论 应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在严格病例选择的基础上是可以取得较好疗效的.

  • 乳管镜下乳管冲洗联合芒硝外敷治疗哺乳期乳汁淤积

    作者:马秀芬

    哺乳期乳汁淤积是产妇在产褥期因乳腺小叶的乳汁排出不畅,致使乳汁在乳房内积存而成.以往治疗大多采用热敷、吸奶、理疗等方法,效果均不理想.随着乳管镜的广泛应用,我院2006年5月~2007年8月采用乳管镜下乳管冲洗联合芒硝外敷治疗哺乳期乳汁淤积4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作者:庄金满;赵军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其主要危害一方面可使患肢肿胀,影响活动,严重时可致残,另一方面可导致肺栓塞,严重时可致命.目前,临床上对于DVT的诊断已无困难,但在治疗方面始终存在分歧.现将DVT的治疗做一综述.

  • 遗传性多囊肝病的微创外科治疗现状

    作者:王学晶;曲强

    多囊肝病是一种先天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又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肝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liver disease,ADPLD),与单纯性肝囊肿不同,多囊肝病已被确认与PKD1、PKD2基因或PRCKSH、SEC63基因突变有关.前两基因突变多合并多囊肾病,而后两基因突变见于独立型多囊肝病家族[1].

  • 自发性气胸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现状

    作者:张钧;刘玉祥

    自发性气胸(spontaneous pneumothorax,SP)是由于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者胸膜下微小疱或肺大疱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肺脏压缩.根据肺部是否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者肺结核等原发性疾病,分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PSP)和继发性自发性气胸(second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SSP).

  • 后腹腔镜切除巨大肾上腺囊肿1例报告

    作者:张立民;乔得山;孙立军;田宝;魏大鹏

    肾上腺巨大囊肿临床少见.2006年5月,我院应用后腹腔镜技术成功切除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37岁,体重43 kg,身高153 cm.因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囊性肿物1周于2006年5月18日门诊以"左侧肾上腺囊肿"收入院.既往无外伤史,无发热、头晕、肢体无力、多尿,工作正常.

  •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附130例报告)

    作者:范海涛;周裔;徐文翠;刘禄成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 2000年1月~2006年1月,对130例腺性膀胱炎采用经尿道电切术,电切时切除所有病变黏膜及周边1 cm正常膀胱黏膜,切除深度直达浅肌层.术后1周开始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每次50 mg,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持续2年.结果 5例术后尿道狭窄,经定期扩张后治愈,余无并发症.98例症状消失,23例偶有尿路刺激症状,复查膀胱镜黏膜正常;9例复发,其中5例术后6~12个月出现非灌注后血尿,4例无症状定期复查,行膀胱镜检查见原位复发,活检病理确认后再次行经尿道电切术,术后更换灌注药物为羟基喜树碱,每次20 mg,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有效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80例

    作者:王荣江;王伟高;钟欢;邵四海;李辉;陈晓农;俞斌;汤建儿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80例在全麻下用自制水囊建立后腹膜腔,通过腰大肌等标志找到并暴露肾囊肿,距肾实质5 mm用电钩将囊壁切除去顶.结果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20~100 min,平均39 min,术中出血量5~65 ml,平均20 ml,术后住院4~11 d,平均5.6 d,病理报告均为单纯性肾囊肿.80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1个月,3例术后2个月复查囊肿残留.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切除术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腹腔镜女性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初步报告

    作者:黄健;许可慰;黄海;林天歆;江春;韩金利

    目的 探讨腹腔镜女性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3年2月~2006年7月,为8例女性膀胱癌患者施行腹腔镜膀胱、子宫、附件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全麻,仰卧位,头低15°,大腿外展,膝关节屈曲.下腹部置入5个trocar.在髂血管分叉处剪开腹膜,游离输尿管,切断子宫圆韧带、卵巢韧带.沿盆壁向下游离子宫阔韧带,清扫盆腔淋巴组织.离断主韧带、骶韧带、双侧输尿管及膀胱侧血管蒂.于阔韧带基底部切开腹膜,沿子宫颈两侧游离打开阴道穹隆.切开前腹膜反折,游离膀胱前间隙,切断阴蒂背深静脉复合体,膀胱颈下方0.5 cm处切断尿道.靠近阴道穹隆处横断阴道并封闭残端.在下腹正中线上做4~5 cm切口,取出标本.切口外构建"M"形去管回肠储尿囊,输尿管"插入式"种植于储尿囊.储尿囊回纳腹腔,在腹腔镜下做储尿囊与尿道吻合.结果 8例手术时间(344.5±42.1)min,术中出血(373.9±81.3)ml.术后随访6~46个月,平均26个月,其中>12个月6例,半年内均能自主排尿,1例日间偶有尿失禁,1例夜间尿失禁,1例排尿困难.膀胱容量(333.6±40.4)ml.残余尿量0~183 ml,(51.2±18.1) ml.术后输尿管新膀胱吻合口梗阻1例,新膀胱阴道瘘1例.结论 腹腔镜行膀胱、子宫、附件全切除能满足女性膀胱癌的肿瘤根治原则,术中操作精细,创伤小,术后大部分患者能自主排尿,但尿失禁及排尿困难发生率略高,术后中远期新膀胱功能及肿瘤根治效果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 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

    作者:安尼瓦尔·牙生;宋光鲁;李建兴;王玉杰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瑞士EMS第3代超声/弹道碎石清石系统(LithoClast Master)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33例.结果 33例均一次手术成功,碎石时间15~65 min平均35 min;前列腺电切时间50~110 min,平均85 min.术中术后均无输血,无电切综合征、膀胱穿孔、结石残留等并发症.术后5 d拔除尿管,无排尿困难、尿失禁等.病理结果均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23.4±5.2)分下降至(7.4±1.2)分(t=3.732,P=0.000),大尿流率由(5.4±1.5)ml/s升至(18.6±3.2)ml/s(t=2.491,P=0.015),生活质量评分由(3.9±1.2)分降至(2.0±0.7)分(t=2.454,P=0.014).结论 瑞士EMS第3代超声/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能有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

  •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耻骨后背血管复合体的处理

    作者:狄金明;高新;蔡育彬;邱剑光;周建华;张炎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先处理耻骨后背血管复合体(dorsal vein complex,DVC)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6年8月~2007年4月,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48例,切开膀胱颈部前先处理DVC.其中28例(58%)予2-0薇乔线缝扎;15例(31%)以PK刀处理;5例(10%)以LigaSure直接凝结、切断.结果 48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均未发生DVC损伤出血,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50~230 min,平均179.5 min;术中出血量80~370 ml,平均160.3 ml.缝扎、PK刀及LigaSure处理DVC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0.0±64.3)ml、(162.3±87.7)ml、(156.0±45.6)ml;手术时间分别为(179.2±21.5)min、(181.0±21.9)min、(172.8±21.9)min.三种方法处理DVC时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无统计学差异(F=0.27,0.02,P>0.05).结论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切开膀胱颈部前先处理DVC,能减少出血,清晰手术视野,减少控尿机制的损伤,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生理功能的恢复.

  • 共用肾通道的微创经皮肾外多通道肾镜取石治疗复杂肾结石

    作者:杨德林;柯昌兴;左毅刚;王剑松;王伟;丁明霞;石永福;徐鸿毅

    目的 探讨共用肾通道的微创经皮肾外多通道肾镜取石治疗复杂肾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22例经皮肾单通道不能取净结石的复杂肾结石,采用经皮肾外多通道并共用肾通道取石.先行微创经皮肾单通道取石,再根据剩余结石位置、大小和原肾通道方向,在肾外另建立1~2个经皮肾外通道,沿原肾通道放入输尿管镜取石.结果 22例均获得成功,穿刺和取石手术时间122~195 min,平均152 min.术中出血量10~400 ml,平均80 ml,均未输血,无严重并发症.20例结石一次取净,2例残留小结石,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1.5月自行排除.随访3~6个月,均无结石残留,原肾积水明显消退,血肌酐正常.结论 共用肾通道的经皮肾外多通道肾镜取石治疗复杂肾结石安全有效,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

  • 输尿管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膀胱结石(附36例报告)

    作者:孙聚发;李勇;吴强

    目的 探讨应用输尿管镜联合腹腔镜技术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 输尿管镜经尿道置入膀胱了解结石情况,然后在直视下行耻骨上膀胱穿刺,置入腹腔镜trocar,进行膀胱取石.结果 36例94枚结石全部一次取净.17例单发膀胱结石手术时间15~25 min,平均20 min;19例多发结石手术时间20~60 min,平均37 min.32例随访6个月,无尿道损伤及狭窄、膀胱穿孔、尿漏等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联合腹腔镜膀胱取石效果良好.

  •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附15例报告)

    作者:李笑弓;张士伟;刘铁石;郭宏骞;甘卫东;曾令奇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T1期、单发肿瘤且直径2.0~4.5 cm的局限性肾癌15例,经后腹腔,用血管束带部分阻断肾脏血流,在距离肿瘤边缘0.5~1.0 cm处进行局部切除,肿瘤床多处随意活检送快速病理,切缘阴性.结果 1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120~200 min,平均140 min;术中出血量50~600 ml,平均300 ml.术后皮下气肿4例,尿漏1例,肾周血肿2例.引流管2~3 d拔除.2例放置双J管,术后1个月拔出.术后给予一个疗程的免疫治疗(α干扰素300万U+白细胞介素Ⅱ100万U隔日交替皮下注射,共3个月),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8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未见转移,切口未见种植.结论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可行,短期随访效果肯定.

  • 直视下尿道扩张配合内切开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

    作者:刘威;钟鸿烈;于希娥;陈静;李永刚;陈东;潘斌;栾君

    目的 探讨直视下尿道扩张配合内切开(冷切开+电切)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F8.9输尿管镜,F17.5、F21、F24尿道膀胱镜,治疗25例2处以上狭窄和存在假道的非尿道闭锁的复杂性尿道狭窄.其中8例直视下直接扩张;17例采用扩张+冷切开+电切的方法.结果手术均成功,无并发症发生,3~4周拔尿管后均能自行排尿.拔管后2周,大尿流率19~30 ml/s,顺利通过F22探子.结论 直视下尿道扩张配合内切开是损伤小、安全、准确、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的治疗部分复杂性尿道狭窄的好方法.

  •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150例报告

    作者:张贵福;杨金普;王跃强;黄曦;杨智明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经皮肾穿刺,建立手术通道,插入肾镜(Wolf F8.5/11.5),见结石后,用200 μm钬激光传导光纤(设置功率0.6~1.2 J/6~10 Hz)将结石粉碎并取出碎石屑.术后保留肾造瘘管3~5 d,尿管5~7 d,双J管4~8周.结果 130例一期手术取石,手术时间40~150 min,平均60 min,术后住院时间7~10 d,平均8.5 d;15例二期手术取石,术后住院时间12~16 d,平均14 d;5例三期手术取石,术后住院时间15~20 d,平均17 d.150例均为单通道取石,一次手术结石取净率86.0%(129/150),总结石取净率92.0%(138/150).150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微创、安全、有效.

  • 国产与德产电磁式碎石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前瞻性研究

    作者:连惠波;郭宏骞;王影;孙西钊;孙则禹

    目的 通过前瞻性研究,比较国产电磁式碎石机(国产机)和德国电磁式碎石机(德产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8月,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入两个研究组:国产组30例,德产组30例.由同一组医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结果 3周成功率国产组73%(22/30),德产组90%(27/30)(χ2=2.283,P=0.095);3个月成功率两组均为100%.复震率国产组27%(8/30),德产组10%(3/30)(χ2=2.283,P=0.095);辅治率两组均为0.国产机的效率商为0.79,德产机为0.91.国产组共行ESWL 39次,德产组33次.术后肉眼血尿发生率国产组87%(34/39),德产组91%(30/33)(χ2=0.016,P=0.900);皮肤破损发生率国产组64%(25/39),德产组6%(2/33)(χ2=25.693,P=0.000);肾绞痛发生率国产组为8%(3/39),德产组为6%(2/33)(χ2=0.000,P=1.000);ESWL术后发热国产组1例,德产组0例;2组均未出现血便、石街、肾肿胀和肾包膜下出血.结论 使用国产机和德产机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都是有效、安全和非侵袭性的.

  • 钬激光在泌尿系统结石治疗中的应用(附82例报告)

    作者:何金奎;吴建明;丁坚红;刘健;龚鹏珠

    目的 探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2005年2月~2006年2月,应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82例,其中肾结石14例(微创经皮肾镜)、输尿管结石55例(输尿管镜)、膀胱结石13例(膀胱镜).结果 肾结石一次碎石成功率85.7%(12/14),并冲净,2例分二次碎石后成功并冲净.1例肾结石碎石后并发脓毒血症,抗炎后治愈.输尿管结石单次碎石成功率94.5%(52/55),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滑入肾盂,1例输尿管扭曲置镜失败.52例成功者随访1周~2个月,结石排净率94.2%(49/52).13例膀胱结石全部碎石成功并冲净,无膀胱穿孔和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高效、安全.

  •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作者:田晓军;黄毅;肖春雷;侯小飞;庄申榕;马潞林

    目的 探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rans-obturator tension free vaginal tape,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9月,对15例SUI行TVT-O,取阴道前壁纵行切口1 cm,组织剪分离尿道旁阴道黏膜下间隙至闭孔膜,放入蝶形导引杆,将螺旋形穿刺针沿导引杆紧贴耻骨下支穿过闭孔膜,从大腿根部皮肤穿出,将吊带无张力放置于尿道中段下方.结果手术时间15~40 min,平均30 min.术中出血量10~40 ml,平均20 ml.术中无并发症.1例术后尿潴留,留置尿管5 d后缓解.10例术后大腿根部疼痛,术后3~10 d消失.15例随访2~19个月,平均8个月,均治愈,无复发.结论 TVT-O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的输尿管结石89例报告

    作者:孙强;郝建伟;田凯;柳其中;王宜林;赵平宇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ESWL)失败的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ESWL失败的输尿管结石89例.69例合并息肉或被肉芽组织包裹,同时钬激光消融息肉;合并结石远端输尿管狭窄4例,开放手术切除狭窄段.结果一次碎石成功81例,成功率91%.1周内结石排净67例,其余14例2周内结石排净.4例结石被冲入肾盂,术后2周经ESWL后排出;4例输尿管镜置入失败,经开放手术治愈.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具有安全高效性,可作为ESWL治疗失败的输尿管结石首选治疗方法.

  •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108例报告

    作者:崔心刚;徐丹枫;郑军华;任吉忠;姚亚成;刘玉杉;高轶;阴雷;闵志廉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 2001年10月~2006年9月,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108例.肿瘤大小1.0~8.0 cm,(4.3±2.9) cm.术前临床分期:T1N0M0 42例,T2N0M0 54例,T3aN0M0 12例.结果手术时间35~180 min,(63.5±30.3) min.出血量20~1500 ml,(75±23) ml.中转开腹3例.并发症包括术中下腔静脉或肾静脉损伤出血4例,切口感染3例,高碳酸血症8例.全组随访6~36个月,其中61例>12个月,2例术后1年肺部转移死亡,1例术后7个月肝转移死亡,其余105例均无瘤生存.1年生存率98.4%(60/61),3年生存率85.7%(18/21).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切口小,恢复快,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 肾癌 根治术
  • 移植肾动脉栓塞处理失功能移植肾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志豪;叶志东;刘鹏;刘乃波;李文华;张岩正;张冠;张钊

    目的 探讨移植肾动脉栓塞术处理失功能移植肾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7例失功能移植肾进行经皮移植肾动脉栓塞治疗,其中7例单纯行弹簧栓子栓塞,10例行明胶海绵+弹簧栓子栓塞.结果 14例术后3周内停用全部免疫抑制剂;2例小剂量激素维持约6个月后停用,随访情况良好;1例因持续发热、移植肾疼痛手术切除.14例出现明显的"栓塞后综合征";术中发生弹簧栓子脱落1例;术中发生心绞痛、术后1天后发生心肌梗死1例.结论 对移植肾失功能病人,移植肾动脉栓塞术安全、有效,可避免手术切除,但应注意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 纤维胆道镜在肾结石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夏曙霞;张元;冯驰;韦宇峰;吴显新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肾结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手术暴露肾下极和肾盂,切开肾盂或肾盏后,用纤维胆道镜及取石网篮网取肾大、小盏内结石,术后经肾造瘘管隧道使用纤维胆道镜取出肾内残留结石.结果 15例经胆道镜共取出结石121颗,除2例结石残留,术后经肾造瘘管隧道胆道镜取出结石外,其余13例结石在术中取净.胆道镜取石时间5~46 min,平均24 min.操作中无大出血及损伤.15例术后随访1~10个月,无肾盏、肾盂、输尿管狭窄及尿漏发生,5例结石复发.结论 在肾多发结石开放手术中,联合使用纤维胆道镜安全可行.

  •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附71例报告)

    作者:刘春晓;郑少波;徐亚文;李虎林;方平;徐啊白;陈玢屾

    目的 总结膀胱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经验.方法 2002年8月~2006年5月,治疗浸润性膀胱癌71例,手术包括:①腹腔镜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②经5~7 cm长腹壁造口取出切除物,取乙状结肠15~20 cm,剔除对系膜的两条结肠带及其带间的环形肌层和浆肌层,构建新膀胱储尿囊;③完成储尿囊与后尿道的吻合,或关闭腹壁后腹腔镜下行储尿囊与后尿道吻合(26例).结果 71例手术时间240~390 min.其中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80~270 min(平均180 min),开放手术时间160~240 min(平均140 min).术后4~8 d恢复饮食,3~4周拔除输尿管支架管,4周拔除尿管.术后3个月平均储尿囊压力22.0 cm H20(17~38 cm H20),平均储尿囊容量340 ml(200~410 ml),残余尿量﹤25 ml(60例﹤10 ml),平均大尿流率12 ml/s(7.5~22 ml/s).静脉肾盂造影单侧肾积水1例,肠漏3例,储尿囊尿道吻合口狭窄2例,输尿管反流4例.15例夜间偶有尿失禁.术前39例勃起功能正常者中,术后20例恢复勃起功能.71例术后随访6~51个月,平均32个月,肿瘤复发或转移11例.结论 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盆腔淋巴结清扫彻底,是全膀胱切除手术中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需用肠段短、储尿囊在原位、尿液自尿道可控排出、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双J管在妊娠期妇女顽固性肾绞痛中的应用

    作者:陶水祥;叶利洪;李王坚;何建松;钱卫良

    肾绞痛是泌尿外科的常见急症,有时因为止痛效果欠佳而处理较为棘手,妊娠期妇女肾绞痛因顾及到对胎儿的潜在影响,处理上更为困难.2001年8月~2007年4月,我们对顽固性肾绞痛孕妇8例采用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输尿管软镜在上尿路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胡卫列;邓志雄;赵永斌;邱晓拂

    对血尿病人的诊断,过去往往停留在B超、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膀胱镜检查、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及CT等,这些检查往往未能明确诊断.肾血管造影检查价格昂贵且为有创检查,有些病人也未能明确诊断.输尿管硬镜由于本身的特点,往往只能观察到输尿管的病变,对肾盂、肾盏的病变则鞭长莫及.2003年2月~2007年2月,我们应用输尿管软镜对20例上尿路疾病进行检查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较大肾癌后腹腔镜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的比较

    作者:孙德康;高振利;王琳;赵俊杰;姜仁慧;王建明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治疗较大肾肿瘤的效果.方法 2002年2月~2005年8月,对31例较大肾肿瘤(肿瘤大直径>5 cm),17例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后腹腔镜组),14例采用侧卧位经腰部切口肾癌根治术(开放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组手术均获成功.与开放组相比,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245.9±75.5) ml vs (640.5±174.8)ml,t=-8.425,P=0.000].2组手术时间[(164.8±44.6)min vs (182.7±30.3)min,t=-1.277,P=0.212],术后住院时间[(7.1±3.2)d vs (9.6±5.7)d,t=-1.541,P=0.134)],术后生存率(Log-rank检验χ2=0.243,P=0.622)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后腹腔镜较大肾肿瘤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疗效相似,并具有安全、出血少等优势.

    关键词: 后腹腔镜手术 肾癌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女性尿道尖锐湿疣

    作者:于千;王志芳;周卫东;王志建

    本文报道2005年3月~2007年5月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13例女性尿道尖锐湿疣.13例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12例一次性治愈,复查未见复发;1例术后3个月复发,再次经钬激光治疗,随访半年未再复发.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女性尿道内尖锐湿疣安全、可靠、简便.

  •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附76例报告)

    作者:郑业辉;李化升;罗书锋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6年1~12月,应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76例,将结石击碎成直径<2 mm,结石区息肉用钬激光汽化切割,术后常规放置双J管2~4周.结果 66例(87%)单次碎石成功,术后4周结石排净率97%(64/66).术中3例结石移位,1例结石入肾盂碎石成功,2例术后行ESWL治愈.3例因操作不当造成输尿管穿孔改开放手术.5例远端输尿管明显扭曲改开放手术.全组术后住院时间3~6 d.结论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是一种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高效,创伤小,恢复快的方法.

  • 腹腔镜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单纯剜除术

    作者:崔亮;高江平;董隽;徐阿祥;郝通利;王威;朱捷;郭刚;洪宝发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单纯剜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后腹腔镜途径对1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行单纯剜除术.术中沿瘤体边缘外用电钩或超声刀切开肾包膜,肿瘤突出部分沿边缘整块取出,深部剩余部分富脂瘤体组织由吸引器吸出,再以小方纱擦拭瘤窝表面,双极电凝止血.生物蛋白胶、止血纱布及可吸收线缝合肾脏创面.结果 11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者.平均手术时间84.5 min(60~11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1 ml(20~100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8 d(6~14 d),无并发症.术后肾功能正常.随访7~23个月(平均13.4月),影像学检查无局部肿瘤组织残留或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单纯剜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妇科腹腔镜手术腹壁下动脉损伤致失血性休克2例报告

    作者:王君;李斌;范颖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包括腹腔镜手术过程中盆腹腔脏器的直接损伤以及手术操作间接引起的并发症如切口疝等,血管损伤是腹腔镜手术较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就我院发生的妇科腹腔镜手术腹壁下动脉损伤致失血性休克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腹壁下动脉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中国微创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