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중국미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2.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6604
  • 国内刊号: 11-45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仲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90岁以上老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作者:章波;杨波;尹飚;唐龙;丁强;秦础强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90岁以上老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7月~2012年1月,对连续住院的90岁以上老人胸腰椎OVCF 65例行PVP治疗,共计71个椎体,详细记录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 , VAS)、止痛药使用评分、活动能力评分、新发骨折情况等。结果53例获得完整随访,12例因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肺部感染等内科疾病死亡或失访。术后2小时、5天、1个月、半年及1年的疼痛VAS分别为中位数3.00(1~5)、2.00(0~4)、1.00(0~3)、1.00(0~3)及1.00(0~3),与术前VAS评分[8.00(5~1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止痛药使用评分术后2小时[1.00(0~2)]较术前[1.00(0~4)]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均为0,与术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活动能力评分术后5天[2.00(1~3)]较术前[4.00(2~4)]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为[2.00(1~3)],活动能力进一步改善。截至末次随访时,10例新发OVCF,新发骨折率为18.9%(10/53),其中邻近节段骨折7例,发生率13.2%(7/53)。结论对于90岁以上老人的OVCF,PVP能显著缓解疼痛,明显改善活动能力,减少对止痛药物依赖,是有效可靠的治疗手段。

  • 肺癌患者完全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后近期生活质量的比较

    作者:王安生;刘以尧;段贵新;李秀贞;王伟;王康武;刘戈;张雷;宋超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术后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12月,4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自行选择手术方式,19例行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21例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开胸组)。术后3个月利用肺癌患者癌症治疗功能性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reatment-Lung,FACT-L)中文版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胸腔镜组在身体状况(19.90±1.30 vs.17.10±1.40,t=6.533,P=0.000),情感状况(16.95±1.25 vs.14.15±2.05,t=5.147,P=0.000),功能状况(18.50±2.35 vs.16.45±2.45,t=2.694,P=0.025)及附加状况(20.40±2.35 vs.18.45±1.25,t=3.321,P=0.009)方面评分均高于开胸组,在社会及家庭状况方面两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胸腔镜组术后生活质量总体状况评分高于开胸组(89.50±6.54 vs.81.40±6.25,t=4.004,P=0.003)。结论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影响明显小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

  • 三算子及血氧功能成像系统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亚丽;王金星;陈龙舟;李青国

    目的:探讨三算子及血氧功能成像系统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1月~2013年8月对我科收治的73例疑似乳腺癌行超声、钼靶和乳腺三算子及血氧成像系统检查,通过与术后病理对比,比较3种检测方法在诊断乳腺癌上的准确性。结果超声、钼靶与三算子及血氧功能成像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3%(50/53)、94.8%(55/58)、90.8%(59/65);误诊率分别为50.0%(3/6)、50.0%(3/6)、100.0%(6/6);漏诊率分别为25.4%(17/67)、17.9%(12/67)、11.9%(8/67);准确率分别为72.6%(53/73)、79.4%(58/73)、80.8%(59/73)。3种检测方法的阳性预测值、误诊率、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算子及血氧功能成像的漏诊率显著低于超声(Z=-1.988,P=0.047)。结论三算子及血氧功能成像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不逊于超声和钼靶,在乳腺癌的诊断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经胆囊管超细胆道镜联合双频激光碎石治疗胆道结石

    作者:刘军;金岚;韩威;郭伟;李建设;张忠涛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超细胆道镜(管径3.7 mm)联合双频激光碎石术治疗胆道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1年8月~2013年6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6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胆囊管通过胆道镜工作通道,用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技术将结石击碎,注水冲出或用取石网篮套出。结果63例胆道结石均一次清除取出。无胆道损伤、胆漏。全组术后3个月复查B超或MRCP,未发现胆道残余结石、胆道狭窄。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超细胆道镜联合双频激光碎石术直观,准确,方便,疗效确切,是治疗胆囊合并胆道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 空气与二氧化碳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作者:郑俊城;彭毅;钟立明;莫灿荣;何立锐

    目的:比较空气与CO2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 LC)的临床效果,探讨空气膨腹介质下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7~10月109例胆囊良性疾病按本科手术日分为2组,分别施行空气气腹或CO2气腹LC,前者除使用空气气腹外,余均使用常规的腹腔镜手术设备和操作器械,比较2组手术并发症、疼痛反应、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等。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LC,无中转开腹、严重并发症发生。空气组无一例中转CO2气腹手术,与CO2组比较,空气组术后肩痛发生率低(χ2=4.097,P=0.043)、恶心呕吐发生率低(χ2=4.584,P=0.032)、视觉模拟评分低( t=-3.568,P=0.000)、术后排气时间短(Z=-4.287,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t=-2.312,P=0.023)、住院费用低(t=-3.854,P=0.000)。结论空气气腹LC安全可行,简易价廉,减少CO2排放,减轻CO2气腹术后并发症。

  • 双镜或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作者:华玉明;王京立;杨敖霖;王珂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适应证与技巧。方法2006年1月~2011年12月对16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分别采用十二指肠镜与腹腔镜、腹腔镜与胆道镜或上述三镜联合手术治疗,对术前诊断、手术时机、术式选择、并发症防治等进行分析。结果8例中转开腹,其中3例胆道镜取石失败,2例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LC未完成,EST取石失败、十二指肠穿孔、Mirizzi综合征各1例。155例手术成功,其中23例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15例EST、8例EPBD取石+LC),手术时间(130±42)min;89例腹腔镜、胆道镜联合(51例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29例LC+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9例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手术时间(130±45)min;43例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ENBD+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手术时间(145±50)min。6例发生与十二指镜有关的并发症:3例急性胰腺炎,2例十二指肠乳头出血,1例十二指肠穿孔。13例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胆漏,2例拔T管后胆漏,无手术死亡。149例随访1~3年,平均2.5年,B超或MRCP检查无胆总管狭窄,残留结石4例经EST或EPBD取石治愈。结论小结石或胆泥沉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和缩窄乳头炎,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实施EST或EPBD取石+LC有优势;结石偏大或胆囊管扩张者,行LC+胆道镜胆总管取石一期缝合或经胆囊管取石;三镜联合更适合EST禁忌和有胆道梗阻的ABP。合理选择术式与时机,重视保护Oddi括约肌功能,遇有胆总管解剖不清、损伤、结石未取净及时中转手术是明智之举。

  • 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在不孕症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树松;刘思新;李春梅;刘淑群;贺同珍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在不孕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11月临床诊断不孕症患者45例(86条输卵管),抽取配制好的SonoVue微泡混悬液1 ml+19 ml灭菌生理盐水,在造影模式及经阴道超声监视下缓慢注入宫腔,连续观察双侧输卵管显影情况。结果45例共86条输卵管,超声造影显示输卵管通畅47条,阻塞15条,通而不畅24条。超声与X线造影结果符合率96.5%(83/86)。10例输卵管阻塞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半年内妊娠4例,其他35例半年内妊娠9例。结论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操作简单,创伤轻微,重复性好,无辐射,可代替X线碘油造影判断不孕症患者输卵管的通畅性。

  • 经会阴横切口横缝肛提肌治疗直肠前突性功能性便秘

    作者:刘持旺;刘爱荣

    目的:探讨经会阴横切横缝法治疗直肠前突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2011年9月~2013年3月,选取菏泽家政职业学院附属医院直肠前突性功能性便秘38例,采用会阴部横行切口,钝性分离直肠阴道隔,7号线横行缝合两侧肛提肌。结果手术时间23~40 min,平均28 min;术中出血8~35 ml,平均15 ml;术后疼痛Ⅰ度35例,Ⅱ度3例;肛门坠胀感36例;住院时间6~10 d,平均8 d。术后随访时间7~12个月,便秘治愈36例,好转2例。结论经会阴入路横行缝合法治疗直肠前突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肯定,手术安全。

  • 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取石术治疗肾结石

    作者:姚成;唐智旺;汪志民

    目的:探讨无管化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0月,对符合筛选条件的60例肾结石行一期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及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和通道扩张,建立F18~F24的通道,取石后常规留置双J管及导尿管。结果60例均手术成功,F1835例,F2425例,手术时间30~90 min,(48.5±2.3)min,无输血,无邻近脏器损伤。结石清除率96.7%(58/60),2例结石残留(术后2周B超提示结石直径分别为3.7、3.5 mm)。术后体温均<39℃,无明显尿外渗。术后需要镇痛药物1例。术后留置导尿管3~5 d。术后住院5~6d。结论经严格选择的肾结石患者,无管化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效果满意,安全,术后恢复快,疼痛轻。

  • 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汪磊;李宏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 laparoscopic ultrasonography , LUS )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 laparoscopic anatomical hepatectomy ,LA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李惠利医院微创外科2008年9月~2011年9月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32例临床资料。肝内胆管结石14例,原发性肝癌6例,肝血管瘤4例,肝局灶性增生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6例。术中使用LUS检查,帮助了解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的手术解剖入路,确定肿瘤分期、切缘,良、恶病灶和周围肝内管道之间的关系。结果27例(84%)按原定手术计划完成手术,2例(6%)根据LUS发现及时更改了手术计划(1例为左肝内胆管结石遗漏胆总管小结石,1例Ⅴ段原发性肝癌患者遗漏肝脏Ⅵ段直径6 mm卫星灶),3例(9%)因LUS发现肿瘤无法切除终止手术。结论 LUS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安全性和彻底性,发现术前影像检查的漏诊或误诊以指导手术,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值得推广。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附1180例报告)

    作者:庄红雨;彭涛;许学敏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2月~2013年7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1180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硬膜外麻醉1100例,静脉复合麻醉72例,尿道黏膜表面麻醉8例。在F4输尿管插管或斑马导丝引导下,采用上挑法、旋转法或直入法等将输尿管镜置入输尿管口,使用1.2 mm气压弹道碎石金属探杆,空气压力泵气压2~3 kPa,以单脉冲或连续脉冲粉碎结石。结果置镜失败21例:8例因输尿管口狭窄,13例因输尿管严重扭曲;13例行开放手术或腹腔镜取石,8例行体外震波碎石( ESWL )。41例结石移位至肾盂改行ESWL,2例因并发症(1例输尿管部分断裂,1例输尿管套袖状撕脱)转开放手术,27例碎石失败自行选择其他治疗。碎石成功率92.3%(1089/1180)。输尿管损伤37例:黏膜下假道形成21例,穿孔9例,部分断裂5例,除1例急诊手术修补外均放置支架管治愈;输尿管套袖状撕脱2例,1例长段撕脱急诊手术修补,术后3个月死于其他疾病,1例撕脱1 cm,放置支架管3个月后痊愈。术后发热36例,腰痛160例,对症治疗好转。42例有较大碎石残留术后行ESWL。术后1个月结石排净1036例,结石排净率87.8%(1036/1180);3个月后另有69例结石排净。994例随访3个月,1例死于其他疾病,超声及静脉肾盂造影提示肾盂轻度扩张25例,残余结石11例,其余患者未见异常。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结石排净率高,结合ESWL疗效满意。在导丝引导下采用下压上挑法置镜成功率高,F4输尿管导管作为导丝综合效果好,控制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双J管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经皮肾镜及输尿管软镜治疗孤立肾肾盂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影响的比较

    作者:刘斌;董杰;周水根;田丰;张征宇;高建平;王龙信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及输尿管软镜对孤立肾肾盂结石的治疗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8例孤立肾肾盂结石,其中30例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经皮肾镜组),28例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输尿管软镜组),对手术时间、出血量、结石清除率进行比较,同时测定2组患者术前24 h和术后3、24、48 h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结果经皮肾镜组结石清除率76.7%(23/30),输尿管软镜组结石清除率75.0%(21/28),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22,P=0.882)。输尿管软镜组出血量(50.3±21.5)ml,显著少于经皮肾镜组(80.2±20.5)ml(t=5.422,P=0.000);手术时间(60.5±25.1)min,显著长于经皮肾镜组(45.3±10.5)min(t=-3.045,P=0.004)。术后3 h 2组血NGAL浓度均明显升高,其中输尿管软镜组从术前(3.6±0.6)μg/L上升到(7.9±0.8)μg/L(q=33.457,P<0.05),经皮肾镜组从术前(3.8±0.7)μg/L上升到(6.3±0.5)μg/L(q=22.068,P<0.05),输尿管软镜组高于经皮肾镜组,有显著性差异(t=-9.200,P=0.000),术后24 h开始下降,但48 h仍未降低至术前水平(q=4.414,P<0.05;q=8.559,P<0.05)。2组血BUN、Cr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经皮肾镜及输尿管软镜均是治疗孤立肾盂结石的有效方法,且2种方法对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影响,但其影响都是可恢复的。

  • 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的比较

    作者:熊海云;曾小明;余明主;谭公祥;陈亚梅;郑慧杰;周刚标

    目的:比较标准通道和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PCNL治疗6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工作通道分为标准通道组( n=36)和微通道组(n=31),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结石清除率、并发症等。结果2组在手术时间[(42.3±8.9) min vs.(46.3± 10.4) min,t=-1.697,P=0.095]、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97.2%(35/36) vs.93.5%(29/31),χ2=0.018,P=0.894]、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12.3±4.9) g/L vs.(11.0±4.7)g/L,t=1.103,P=0.274]和住院时间[(6.4±1.0)d vs.(6.2±1.0)d,t=0.816,P=0.417]均无统计学差异。并发症发生率如输血[8.3%(3/36) vs.6.5%(2/31),χ2=0.000,P=1.000],发热[13.9%(5/36) vs.12.9%(4/31),χ2=0.000,P=1.000],输尿管穿孔[0 vs.3.2%(1/31),P=0.463]均无统计学差异。67例术后随访0.5~3年,平均1.2年,无肾功能丧失、肾周积液、复发性尿路感染、输尿管狭窄等。结论标准通道和微通道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无明显差别。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诚邀微创外科各专业优秀人才加盟新一届编委会的通知

    作者:《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辑部

    尊敬的本刊作者和读者朋友们,大家新年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第四届编委会于2011年产生至今,编委会专家们在组稿、审稿和组织学术会议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学术交流作用的发挥做出了卓越贡献,也使《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的国内外影响力大为提高,对我国微创外科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5年《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将产生第五届编委会,在原有专家队伍的基础上,本刊编辑部还将做出相应的人员调整和增补。为了广揽人才使更多优秀的微创外科医师有机会加盟本刊编委会,进一步促进《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和我国微创外科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本刊编辑部现面向全国的各专业微创外科专家遴选部分新一届编委会成员。

  • 胆囊结石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

    作者:肖竣;陈海川;俞海波;金小丹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ABP)的微创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3年5月胆囊结石伴ABP 122例的临床资料。先保守治疗,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明确胆总管有无结石梗阻,104例未发现结石者急性胰腺炎恢复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18例MRCP发现胆总管下段结石,行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鼻胆管引流(ENBD)治疗成功,再行LC。结果轻型106例,手术时间为发病后7~14天;重型16例,手术时间为发病后15~30天。无中转开腹、胆管损伤及死亡。其中107例随访5~8个月,无胰腺炎复发。结论对胆囊结石伴ABP应常规MRCP检查。未发现胆总管结石者待胰腺炎恢复后行LC;有胆总管结石伴梗阻者72小时内用十二指肠镜取出胆管下端嵌顿结石并ENBD,待胰腺炎恢复后再行LC;无梗阻者保守治疗胰腺炎恢复后,先行ERCP并取石,再行LC。手术时机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一般轻型胰腺炎可在发病1~2周内手术。采用上述方法治疗胆囊结石伴ABP安全、有效、微创、可行。

  • 立体定向手术与内科治疗中小量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川;勾俊龙;毛群;刘宗惠

    目的:研究中小量(15~40 ml)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应用立体定向治疗与内科保守治疗对患者病死率、运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03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中小量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164例,其中82例行立体定向手术抽吸结合尿激酶引流治疗,另82例行内科保守治疗。比较2组血肿清除时间、30 d病死率、患侧肢体运动功能和90 d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结果立体定向治疗组血肿消散时间(3.8±1.1)d,明显短于内科治疗组的(19.9±3.5)d(t=-39.463,P=0.000)。2组30 d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立体定向组治疗30 d病肢肌力4~5级[43.9%(36/82) vs.28.0%(23/82),χ2=4.474, P=0.034]和90 d GOS 5分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内科治疗组[53.7%(44/82) vs.36.6%(30/82),χ2=4.826, P=0.028]。结论对于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行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比内科治疗能明显加快血肿清除时间,改善患者的功能预后。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非手术治疗

    作者:胡秋石(综述);胡骥琼(审校)

    下肢深静脉血栓( deep vein thrombosis , DVT)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和手术疗法。目前,下肢DVT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包括置管溶栓、系统溶栓和机械性溶栓。本文就非手术疗法的适应证、禁忌证、溶栓方法以及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 电刺激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痛及痛经

    作者:金莹(综述);郭红燕(审校);贺豪杰(审校)

    慢性盆腔痛与痛经病因多样,涉及器官系统广泛,且疼痛形式多变。目前,主要的治疗有药物、手术以及神经阻滞疗法等。各种疼痛终都可以归结为神经传导所致的大脑主观感觉,神经阻滞疗法通过阻断神经通路的传导,理论上适用于各种疼痛的治疗。电刺激疗法作为物理性神经阻滞疗法中的一种,将电流作用于相应神经或穴位,达到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及痛经的目的。对于药物或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不适宜上述治疗方法的患者而言,电刺激疗法是另一种选择,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献报道,本文就女性慢性盆腔痛及痛经的电刺激疗法做一综述。

  • 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手术中近端肠管血运障碍的原因分析(附17例报告)

    作者:渠浩;杜燕夫;李敏哲;张峪东;沈荐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手术中出现近端肠管血运障碍的原因。方法2009年10月~2013年10月311例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手术中,出现吻合口近端肠管血运改变17例,采取温生理盐水湿敷,0.5%普鲁卡因溶液5~10 ml做系膜封闭,或将可疑肠管标记后还纳入腹腔等保守治疗措施。结果吻合口近端肠管血运障碍原因:3例结肠系膜血管解剖变异,14例手术操作不当。12例肠管血运恢复正常,5例仍然出现近端肠管缺血性坏死,行坏死肠段切除术。17例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出血、坏死或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术后无任何不适,半年后复查肠镜:吻合口直径、颜色,肠壁血运均正常。9例加做保护性造口,术后6个月行造口还纳术,术后肠道功能正常。结论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手术中近端肠管血运障碍与结肠系膜血管的解剖学因素及手术操作不当有关。

  • 前路不同术式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作者:储建军;裴少保;王涛;李定滨;李键

    目的:探讨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和椎间盘摘除联合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1年10月累及≥3个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40例,其中20例采用≥1个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长节段组),20例采用单个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其他椎间盘单独切除植骨内固定术(分节段组)。结果长节段组和分节段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8.2±23.4)、(102.3±20.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82.4±35.8)、(164.1±23.6)ml,住院时间分别为(7.1±3.2)、(5.2±2.8)d。2组除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JOA评分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外(q=0.848,P>0.05;q=0.854,P>0.05),其他各时点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术前后手术融合节段Cobb角有统计学差异(F=181.80,P=0.000;F=245.36,P=0.000),但术后各时点Cobb角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随访Cobb角丢失率长节段组为(6.5±0.4)%,分节段组为(5.1±0.3)%。2组植骨融合率术后6个月均为100%,长节段组2例术后6个月时融合,余均4个月内融合,分节段组术后4个月植骨均融合。结论2种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经 Kambin 三角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

    作者:卢斌;蒋国强;罗科锋;叶一;岳兵;陆继业

    目的:探讨经Kambin三角微创椎体间融合术( 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的疗效。方法2012年4月~2013年4月对10例腰椎退行性滑脱导致的腰椎管狭窄行OLIF。以腰腿痛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 , VAS)作为手术前后主、客观评分标准,分别对术前,术后1、6个月及末次随访进行临床评估,CT扫描评价愈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0~95 min,平均73 min;术中出血量50~200 ml,平均90 ml。10例随访9~18个月,平均14个月,9例手术效果保持稳定,无断钉、松动,1例出现右侧L4神经根感觉支不全损害。术后腰腿痛缓解明显,术前后腰、腿痛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F=88.45,P=0.000;F=27.54,P=0.000),但术后不同时点腰腿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OLIF方法简便,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短期效果满意。

  • 右侧肱动脉入路左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合并牛型主动脉弓1例报告

    作者:郭连瑞;谷涌泉;佟铸;李学锋;郭建明;高喜祥;张建;汪忠镐

    2013年10月我科收治1例63岁女性左颈动脉狭窄,有左侧脑梗死病史并频繁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术前CTA检查为牛型主动脉弓,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但位于C2水平不适合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采用全麻下经右侧肱动脉入路穿刺,造影导管选入左颈外动脉,加硬导丝引导F6长鞘选入左颈总动脉建立手术通路,然后常规进行保护伞下的颈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成形术。手术成功,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1个月随访,TIA症状完全消失,颈动脉超声提示左颈内动脉支架术后血流通畅。我们认为经右侧肱动脉入路行支架成形术治疗牛型主动脉弓变异的左侧颈内动脉狭窄是安全、可行的。

  • 《脊柱外科学》

    作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陈仲强教授、刘忠军教授、党耕町教授主编的《脊柱外科学》一书正式面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

  • 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学习班通知

    作者: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拟于2014年6月13~15日在上海举办国家级继教项目“腹腔镜胃袖状切除学习班”(项目编号:2014-04-01-061)。此次学习班将邀请我国著名减重与代谢外科专家讲授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技术与手术演示,并邀请美国华盛顿大学减重外科专家Esteban Varela教授通过远程会议进行专题讲座。通过这次活动,将为各位同道搭建交流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技术的平台,也为期盼开展这项工作的朋友奠定良好的基础。参会代表将授予Ⅰ类学分6分。有意参加者请发邮件联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肥胖与代谢病专科朱江帆教授。

  • 肩关节镜治疗冻结肩的手术护理配合

    作者:钱跃飞;叶亚芳

    随着微创理念的发展,肩关节镜在骨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治疗肩关节疾患,包括肩袖损伤、冻结肩、上盂唇前后撕裂等的主要手段之一[1]。相对于传统的切开手术,肩关节镜具有创伤小、观察细致、直视下观察和处理肩关节疾患的优势,同时其所拥有的广泛视野也是切开手术无法比拟的。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18例冻结肩患者实施肩关节镜手术,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北京大学第十一届全国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习班招生通知

    作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举办的《北京大学第十一届全国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习班》拟定于2014年8月4~8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学习班集中了北京大学临床电生理学领域雄厚的师资力量,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参与授课。学习班内容包括肌电图、神经传导测定、诱发电位等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在骨科、手外科、神经外科、运动医学、康复等相关疾病的术中监护与应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8学分。

  • “第六届微创外科论坛暨全国中青年新技能研讨会”会议通知

    作者:

    由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协办的“第六届微创外科论坛暨全国中青年新技能研讨会”将于2014年6月27~29日在武汉召开。本次论坛主要围绕胃癌、肠癌、消化道、肝胆胰脾、腹壁与疝外科和甲乳外科在微创治疗中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新观点以及新产品在临床应用方面进行深度交流。论坛将邀请国内中青年医师做讲座,有知名微创外科专家点评、现场对话交流和典型病例手术演示等。

  • 关于组团参加2014年美国腹腔镜内镜外科医师协会(SLS)年会的通知

    作者:《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辑部

    各位专家、同道:
      “美国腹腔镜内镜外科医师协会( The Society of Laparoendoscopic Surgeons , SLS)”主办的“SLS第23届年会微创外科周”将于2014年9月10~13日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举行,这是一个微创外科领域多学科的高水平学术会议。会议由“全体会议”( Plenary Sessions )、“多主题的腹腔镜进展”( Lap Updates of Multiple Topics)、“手术演示视频中的意外事件、事故的专家点评和讨论”( Expert Review and Discussion of Surgical Videos Showing Accidents , Mishaps , and Surprises )、“大师级外科医生手术录像的剖析”( Deconstruction of Video-Taped Surgeries Performed By Master Surgeons )、“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 Postgraduate Master ’ s Classes )、“新医疗设备和器械展示会”( Exhibitions )、“教授到研究员和住院医师的佳论文、佳视频和佳壁报的评比”( Competitions for Best Papers , Videos, and Posters from Professors to Fellows and Residents)、“未来技术的研讨”( Future Technology Sessions )及“普外科、妇科、泌尿外科、多学科的大会发言”(General Surgery, Gynecology, Urology, and Multispecialty Scientific Presentations)等组成。参会者通过此次大会将对腹腔镜、内镜和微创外科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则有充分的了解和提高;掌握腹腔镜、内镜和微创外科技术的新进展;将腹腔镜、内镜和微创外科技术合理地应用于病人;对未来具有发展前景技术的了解将有助于今后提高患者的医护标准;有利于低年资医师的专业发展和医护水平提高。

  • 《辛曼泌尿外科手术图解(第3版)》

    作者:

    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肾脏移植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马潞林教授主译,全国35家一流医院的泌尿外科专家参与翻译和校审的《辛曼泌尿外科手术图解(第3版)》一书已于2013年9月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5659-0646-6。

  • 中国-澳洲-亚太微创妇科(海外)论坛中国-亚太微创妇科肿瘤协会(海外)会议

    作者:

    本次会议由微创妇科论坛专家委员( FEC )主办,得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辑部和韩国妇科内镜协会的大力支持。以Felix Wong教授为主席的FEC经研究决定于2014年8月8~13日在韩国首尔和大邱举办“2014年中国-澳洲-亚太地区微创妇科(海外)论坛”及“中国-亚太微创妇科肿瘤协会(海外)会议”。本次论坛将邀请韩国、中国、亚太地区著名微创妇科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和手术光盘演示,安排参观韩国著名医院、手术示范及Da Vinci机器人手术工作坊。

  • 125 I粒子植入犬胃壁组织放射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鞠再双;王林;李建新;王若雨;李响;吴忠

    目的:探讨犬胃壁植入125 I粒子后组织的放射性损伤。方法4只比格犬术中在胃体部植入125 I粒子(活度0.5 mCi,半衰期60.2 d)6枚,设计成平行两排,行距1.0 cm,每颗粒子间距1.0 cm,植入后CT扫描(层距2 mm),并以粒子外边缘为边界勾画感兴趣区域( region of interest ,ROI),进行术后剂量验证,然后分别在1、2、3、4个半衰期时处死取材,主要观察大体标本,光镜下细胞组织学变化,电镜超微结构等变化。结果比格犬胃壁植入125 I放射性粒子在2个半衰期后出现放射性损伤重,经过3个半衰期后损伤开始修复,4个半衰期后损伤已经固定并更进一步修复。结论比格犬胃壁合理分布植入125 I放射性粒子是安全可靠的。

  • 柚皮苷硬膜外腔注射对髓核致坐骨神经痛大鼠的疼痛行为影响

    作者:范东伟;陈仲强;侯晓飞

    目的:研究柚皮苷硬膜外腔注射对致坐骨神经痛大鼠的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28只,制作髓核致坐骨神经痛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大鼠。术后第3天开始注药治疗,柚皮苷组每日硬膜外腔注入柚皮苷注射液50μl,地塞米松组每日硬膜外腔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50μl,生理盐水组每日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50μl,未注药组硬膜外腔无药物注入处理。检测大鼠术前,术后及给药后1、3、7、14 d的疼痛行为指标(50%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和热刺激缩足反应潜伏期)。结果4组大鼠在术后均对机械刺激产生明显的痛觉过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柚皮苷组与地塞米松组在提高疼痛行为学指标的作用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硬膜外腔注射柚皮苷可有效改善髓核致坐骨神经痛大鼠的疼痛反应。

  • 美国腹腔镜内镜外科医师协会(SLS)第23届年会将于2014年9月中旬召开

    作者:

    由美国腹腔镜内镜外科医师协会和其附属协会[ The Society of Laparoendoscopic Surgeons ( SLS ) and Affiliated Societies ]主办的“SLS第23届年会微创外科周”将于2014年9月10~13日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凯撒宫举行。

中国微创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