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丛华;王玮;马兆强

    多节段颈椎病是指在影像学上存在多个节段连续或不连续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以及椎间盘变性突出等多种病理改变,造成对脊髓或硬膜囊前方多个平面的压迫,并有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类颈椎病.由于老年人机体代偿能力低下,全身伴发疾病多,手术风险大,对老年人颈椎病进行全面的评价,可以使手术治疗更加安全可靠.本文46例60岁以上多节段脊型颈椎病均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功能恢复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高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丛华;王玮;马兆强

    多节段颈椎病是指在影像学上存在多个节段连续或不连续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以及椎间盘变性突出等多种病理改变,造成对脊髓或硬膜囊前方多个平面的压迫,并有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类颈椎病.由于老年人机体代偿能力低下,全身伴发疾病多,手术风险大,对老年人颈椎病进行全面的评价,可以使手术治疗更加安全可靠.本文46例60岁以上多节段脊型颈椎病均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功能恢复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观察颈椎不同入路方式减压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作者:白庆龄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减压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收治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全麻,在颈部后方正中进行切开,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全麻,在颈部侧方进行切开,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神经功能(JOA评分)和影像学观测指标.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JOA评分明显更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ROM明显更低,CCI明显更高(P<0.05);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治疗后ROM明显降低,CCI明显升高,P<0.05.结论:颈前路和后路入路减压内固定手术都能够有效地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但是与后路入路方式对比,前路入路方式疗效更为显著.

  • 两种前路Hybrid技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比较

    作者:唐步顺;颜程;张小克;刘奕兵;王超;魏冰

    目的:比较两种前路Hybrid技术治疗多节段(≥3)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24例多节段(≥3)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Smith-Robinson经椎间隙减压融合术(ACDF)加保留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PWCF);B组,ACDF加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其中A组男44例,女16例,年龄(60.43±7.52)岁;B组男46例,女18例,年龄(61.61±6.3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随访时间A组13~28(23.0±12.1)个月,B组12~30(24.0±11.5)个月.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高于A组(P<0.05).共有3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A组14例,B组23例.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14/60),B组为35.94%(23/64),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P<0.05).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均得到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节段(≥3)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两种手术方式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相对于B组(ACDF+ACCF),A组(ACDF加PWCF)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针对符合适应证的患者可以优先选择.

  •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不同手术方法疗效的临床对照试验

    作者:占蓓蕾;叶舟

    目的:比较多节段椎间减压植骨融合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以及保留椎体后侧壁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3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分别采用多节段椎间减压植骨融合术(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36~75岁,平均52岁);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35~72岁,平均48.6岁);保留椎体后侧壁减压植骨融合术(38例,男27例,女¨例;年龄33~76岁,平均50.6岁)治疗.术后根据JOA评分及X线表现比较3种方法的治疗结果.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5年7个月,平均2.5年.3组患者术后3、12个月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改善率,A组比B、C组较术后3个月时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3种手术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多节段椎间减压植骨融合术的症状改善维持时间短,且常反复发作.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与保留椎体后侧壁植骨融合术症状反复较少,疗效维持时间长.

  • 单纯前入路与后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陈定中

    目的:比较单纯前入路与后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MCSM)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40例 MCSM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前路组70例和后路组70例。前路组给予单纯前入路手术治疗,后路组给予后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状况、日本骨科协会评估(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症状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前路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后路组,其治疗后 JOA 评分显著高于后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5)。经过治疗后,两组 VAS 评分及 NDI 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5);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后路组 NDI 显著低于前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后路组在活力、情绪角色与心理卫生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前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单纯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治疗 MCSM 各有优势,临床上需要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以达到较好的临床获益。

  • 对比分析分节段减压融合术与传统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远期临床疗效

    作者:陈定中;赵海;唐闻海

    目的:对比分析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分节段减压融合术与传统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的中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4年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实验组患者实行分节段减压融合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指标以及中远期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中远期的融合节段角度(8.45±4.83)°、全颈椎增加角度(12.89±4.2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中远期的融合节段角度(10.55±2.87)°、全颈椎增加角度(14.45±4.72)°;两组患者在手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中期的 JOA 脊髓功能评分和 JOA 脊髓功能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和18个月的远期的 JOA 脊髓功能评分和 JOA 脊髓功能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分节段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远期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颈前与颈后入路减压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

    作者:张少华;施宗祥

    目的 探讨颈前与颈后入路减压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采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为颈前路组,30例患者采用颈椎后路手术治疗为颈后路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术后6个月颈前路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颈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前颈椎活动度(ROM)以及颈推曲度指数(C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颈前路组ROM显著小于颈后路组,CCI显著大于颈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在神经功能恢复、缓解疼痛、改善ROM及CCI方面优于颈椎后路.

  • Centerpiece钛板在颈椎后路非融合固定技术中的应用

    作者:伦学刚;张金玉;董玉池;张新华

    目的 探讨Centerpiece钛板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路非融合固定技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3-10诊治的多节段(3节或3节以上)脊髓型颈椎病82例,22例行单开门丝线悬吊椎管扩大成形术(丝线组),27例行单开门丝线悬吊椎管扩大成形加侧块螺钉固定(钉棒组),33例行单开门Centerpiece钛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钛板组).结果 与钉棒组比,丝线组与钛板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术后1年颈椎活动度、颈椎曲率指数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丝线组与钛板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颈椎活动度、颈椎曲率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钛板组窄椎管面积、JOA评分优于丝线组与钉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丝线组与钉棒组窄椎管面积、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后路非融合技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有很多,但采用Centerpiece钛板行后路单开门固定手术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

  • 双开门联合LA椎板夹固定技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孔鹏;徐展望;郝延科

    目的 探讨颈后路双开门联合LA椎板夹固定技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42例因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后路双开门联合LA椎板夹固定技术手术的患者进行JOA及VAS评分,观察近期疗效.结果 42例获得随访12周,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JOA评分明显升高而VAS评分明显下降.双开门门轴愈合良好,椎板夹无松动及断裂.结论 采用颈后路双开门联合LA椎板夹固定技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近期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祁文;刘汝专;潘汉升;唐晓菊;鲍杰;刘锐

    目的 探讨一期前后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先行后路单开门手术,再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1.4年,症状明显缓解或痊愈,有效率100%,优良率87.23%,术后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1).MRI复查显示:椎管内通畅,颈髓无受压.结论 一期后路单开门手术联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够彻底减压,改善脊髓功能.

  • 颈前路ACCF联合AC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宋将;郝清海;刘涛;袁崇明;李庆超

    目的 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ACCF)联合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4-10诊治的7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ACCF ACDF治疗40例(观察组),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35例(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术后1年JOA评分、NDI指数、颈椎曲度.结果 7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12~24)个月.2组术后1年JOA评分、N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观察组与对照组JOA评分、N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颈椎曲度较术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CF联合AC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在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的同时恢复和维持颈椎正常曲度,对周围软组织干扰小,短期疗效满意.

  •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分析

    作者:梁必如;孙奎;周兴茂;严坚强;王伟群;吴俊哲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8-2014-03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的2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结果 本组平均随访13.7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4.6±2.4)分,神经功能改善率(73.0±7.6)%.术后3d复查颈椎MRI提示颈椎椎管明显扩大,颈髓压迫解除;颈椎三维CT检查未见单开门椎板塌陷以及椎板“再关门”颈髓受压的发生.铰链侧骨折缝隙消失时间为(5.7±1.2)个月,27例均达到骨性融合.术后3d及术后6个月C5椎管矢状径无变化,均为(16.3±1.1)mm,椎管扩大率为(73.4±10.2)%.结论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稳定的力学特点,可提供较稳定的固定,早期疗效满意.

  •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刘东宁;李学东;郑创义

    目的 观察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M)的临床疗效.方法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MCM 21例,均取自体三面皮质髂骨植骨及Orion钛板固定.通过观测神经功能改善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全部病人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术后mJOA评分及轴性症状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共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8例.结论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是治疗MCM的有效方法,但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

  • 2种颈前路减压方法治疗相邻双间隙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作者:杨春;朱裕成;朱爱祥;郑红兵;马军;李涛;史册;彦晰

    目的 总结2种颈前路减压方法治疗相邻双椎间隙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自2005-06-2010-06诊治的相邻双间隙脊髓型颈椎病28例采用2种不同的前路减压治疗并随机分成2组.观察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椎间隙改变等情况.结果 有27例得到随访平均28个月.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恢复情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组14例,C级2例中1例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D级,D级12例均恢复至E级.拱桥式减压组13例,D级13例中10例恢复至E级,3例改变不明显.椎间植骨均于12~18周达到骨性融合,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均维持良好.结论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较前路拱桥式减压术临床疗效更加安全可靠.

  • 前路椎间隙减压融合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赵林;郭骏;孙晨;禹志宏;孙志波

    目的 比较颈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5-12诊治的112例累及4节段(C3-7)的脊髓型颈椎病,49例采用颈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前路组),63例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后路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椎间高度、颈椎生理曲度C值、JOA评分.结果 1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4.3(18~28)个月.前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椎间高度、颈椎生理曲度C值、JOA评分方面均优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相比,颈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更有效增加病变节段椎间高度,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改善术后脊髓神经功能,而且手术创伤更小.

  • 跳跃式Centerpiece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作者:吴小宝

    背景:手术治疗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常用方法。而目前Centerpiece钉板系统治疗该病的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目的:探讨跳跃式Centerpiece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下颈椎侧块螺钉+棘突椎板螺钉Vertex钉棒系统组合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跳跃式Centerpiece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两组神经功能JOA评分、节段性前突角度、椎板开门角度均显著增加(P<0.05),颈痛VAS评分、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降低(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JOA评分、节段性前突角度、椎板开门角度高于对照组(P<0.05),颈痛VAS评分、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跳跃式Centerpiece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病症并减轻疼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三种颈前路减压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并发症比较

    作者:祁敏;王新伟;刘洋;梁磊;陈华江;杨立利;袁文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颈前路减压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8月手术治疗的327例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 (A组)、前路椎体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B组)和ACDF+ACCF“混合式”减压术(C组),其中A组男性69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53.48±8.50岁;B组男性51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54.36±7.82岁;C组男性61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53.68±7.80岁,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5年(1.5~5年).共有69例在手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植骨未融合11例,其中C组3例(2.75%),B组8例(8.51%),B组植骨不愈合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声音嘶哑12例,其中A组5例(4.03%),B组3例(3.19%),C组4例(3.67%);吞咽困难26例,其中A组11例(8.87%),B组7例(7.45%),C组8例(7.34%);C5神经根麻痹12例,其中A组2例(1.61%),B组5例(5.32%),C组5例(4.59%);脑脊液漏5例,其中A组3例,C组2例;切口感染3例,其中B组2例,C组1例.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94%,B组为26.60%,C组为21.10%,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治疗中,ACDF的并发症发生率低,ACCF术式应慎用,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 前路减压联合钛网及自锁定椎间融合器重建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周健;李熙雷;周晓岗;林红;董健

    目的:评价前路减压、钛网及自锁定融合器联合重建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院行前路减压、钛网与白锁定融合器联合重建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53~74岁,平均65.7±4.2岁.患者影像学上均表现为连续3个节段及以上的脊髓受压,且保守治疗无效.所有患者均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11例患者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JOA评分及Odom标准评价神经功能及临床效果.观察并记录手术的并发症、融合率、融合器下沉及手术后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钛网及融合器置入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13.0±12.5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23.0±9.4ml.平均随访时间23.2±2.3个月(12~41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及颈椎生理曲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均获得融合,平均融合时间6.4±0.7个月.无内固定失败,无浅表及深部感染.术后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1例(3.1%),经保守治疗7d后治愈.钛网沉降2例(6.2%),患者无临床症状;自锁定融合器无沉降.无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根据Odom标准,术后疗效优11例,良好17例,一般4例.结论:前路减压、钛网及自锁定融合器联合重建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恢复颈椎曲度,减少长钛板相关并发症,并获得满意临床结果.

  •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廖心远;陈德玉;陈宇;王新伟

    脊髓型颈椎病是导致脊髓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对于有明显临床症状,神经功能障碍严重或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往往要进行手术治疗对1~2个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选择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3个或3个以上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的手术疗效往往难以预测,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于MCSM的佳手术治疗方案一直存在较多争议[1~3].现将目前常用的MCSM的手术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112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