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중국미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2.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6604
  • 国内刊号: 11-45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仲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经皮穿刺改良AO张力带联合连续被动运动机治疗髌骨骨折

    作者:朱卫成;庞瑞明;黄国鸿;谭官峰;盛朝辉;吴泽荣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改良AO张力带联合CPM机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1年9月~2008年2月采用经皮穿刺改良AO张力带联合CPM机治疗45例髌骨骨折,将张力带钢丝改良为2根钢丝分别单个克氏针上下端固定,术后第1天开始膝关节CPM机功能锻炼. 结果 45例术中闭合复位成功,手术时间40~60 min,平均48 min.骨性愈合时间7~9周.45例随访9~ 26个月,平均14个月,优39例,良4例,中2例. 结论 经皮穿刺改良AO张力带联合CPM机治疗髌骨骨折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 能提供髌骨骨折早期活动的足够强度,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作者:郭新军;朱卉敏;王衡;刘杰;李强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97例经CT或MRI检查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临床症状、CT或MRI结果确定射频热凝的靶点位置,在C形臂引导下穿刺到靶点,确定电极已进入靶点,再行阻抗测试、电生理测试及温度测试后,给予86~92 ℃温度,复制出原有的腰腿痛症状,用此温度治疗4个周期,每个周期100 s. 结果 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5 min.术后次日出现轻度体位性头晕、头痛等低颅压症状2例.术后住院3~7 d,平均5 d.随访97例,时间6~12 个月,平均9个月,按改良Macnab评定标准优54例,良31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87.6%(85/97). 结论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 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房良性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雷玉涛;侯宽永;崔立刚;江凌;赵瑾;穆颖;赵红梅

    目的 评价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2月对查体和超声体检发现的205例乳腺肿物(单发肿瘤142例,多发肿瘤63例,其中58例为超声发现的不可触及病灶)行乳腺微创旋切术,应用Mammotome乳房活检系统及11 G/8 G穿刺针(美国强生公司),术后常规病理检查. 结果 205例共切除356个肿瘤,直径0.3~3.5 cm.手术时间1~50 min,平均10.2 min.术后局部瘀斑22例,血肿19例(3例行血肿穿刺).术后病理:纤维腺瘤98个,乳腺增生246个,其中154个伴纤维腺瘤样结构,导管内乳头状瘤7个,管状腺瘤1个,囊肿4个.132例随访2~36个月,肿瘤残余4例(3.0%),肿瘤局部及切口美容效果满意. 结论 体检及超声发现的乳房内良性肿瘤(尤其是同一乳房内多发肿瘤)及超声发现的乳房内不可触及病灶,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可以准确可靠切除,明确诊断,减少漏诊或避免过度手术,操作简单,术后美容效果好.

  • 关节镜下钬激光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作者:黄彰;殷浩;谢杰;王晓陆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钬激光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3月在关节镜下用钬激光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31例(瓣状裂11例,横裂8例,桶柄裂6例,纵裂6例),观察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手术时间25~55 min,平均41 min.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及与器械相关的并发症.术后下床时间1~4 d,平均2.1 d.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31例门诊随访9~28个月,平均14.5月.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术前(57±13)分显著低于术后6个月(92±6)分(t=13.61,P=0.00);优21例,良7例,中3例,优良率 90.3 %(28/31). 结论 关节镜下钬激光治疗膝关节内疾病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良好选择.

  • 颈动脉预阻断与逆流压测定在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

    作者:翟国钧;赵军;Dong Guoxiang

    目的 探讨颈动脉预阻断试验与逆流压测定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月,对12例颈动脉狭窄者,在颈丛麻醉下完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中行颈动脉预阻断试验并测定颈内动脉逆流压,选择性应用转流管,清醒状态下全术程监测.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记录、分析颈内动脉逆流压及预阻断试验,评价近期随访结果. 结果 术中3例一过性心率、血压升高,颈内动脉逆流压2例低值出现于对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且伴椎动脉病变的患者,预阻断试验(+)者2例,选择性应用转流管4例,术后高灌注综合征1例.术前伴有头晕及视力下降的9例症状均改善.术后随访平均11个月(1~26个月),2例再狭窄,无脑梗死发生. 结论 颈丛麻醉结合预阻断试验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提供了微创、安全、有效的监测,建议结合预阻断试验、颈内动脉逆流压及对侧颈动脉、椎基底动脉病变程度选择性应用转流管.

  • 经皮微创螺孔型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谭家昌;徐鸿育;杨有猛;李文恒;卢家灵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螺孔型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价值. 方法 2005年11月~2008年4月,应用间接复位技术,通过建立骨折两端皮下隧道,采用螺孔型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60例.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站立及行走等恢复情况评价内固定效果. 结果 60例随访9~33个月,平均24个月,根据黄公怡评定标准,优52例,良6例,差2例. 结论 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方法多样,经皮微创螺孔型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是一种创新、优异的方法.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附238例报告)

    作者:王谡峰;杨明川;谷永飞;杨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治疗急性胆囊炎及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疗效. 方法 2003年5月~2007年11月对238例急性胆囊炎及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施行四孔法LC,腹腔内压力控制在11~13 mm Hg,对一些年老体弱的患者,气腹压力控制在10 mm Hg.若术中探查发现胆囊三角水肿明显,解剖困难,则逆行切除胆囊;若术中发现胆囊管内结石嵌顿,则尽量将结石挤入胆囊后切除胆囊,为防止胆囊管内结石进入胆总管,术中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除外胆管结石. 结果 220例LC成功;18例中转开腹:术中出血及解剖困难12例,术中发现胆管结石6例.2例术后出血,经二次手术止血后康复出院.6例术后2~4 d发生胆漏,引流量较少,每天50~80 ml,采取保守治疗(禁食,静脉补液和静脉用抗生素)后治愈.238例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6个月,未出现术后并发症. 结论 LC治疗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可行且有效,但应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解剖胆囊三角显露胆囊管是手术的关键,当腹腔镜手术遇困难时, 应适时中转开腹手术.

  • 结石性萎缩性胆囊炎腹腔镜下切除术体会

    作者:张士虎;马朝群;朱永康;颜开明;曹仕兵;魏友松

    结石性萎缩性胆囊炎由于炎症反复发作,胆囊壁不断纤维化、增厚、变硬,体积缩小,胆囊三角解剖不清,其经腹腔镜下切除难度大.为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结石性萎缩性胆囊炎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行LC的结石性萎缩性胆囊炎37例,总结如下.

  •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附18例报告)

    作者:陈铁峰;牛明;赵强;夏浩;王国强

    近年来,腺性膀胱炎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共收治腺性膀胱炎18例,均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吴阳;孙捷;崔巍

    股骨粗隆部骨折多发于老年人,早期手术治疗已经广泛接受,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长期卧床所引起的并发症.我科2005年3月~2008年3月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18例,疗效满意.

  • Proteus综合征并微创处理1例报告

    作者:毕洪森;马勇光;潘柏林

    Proteus综合征是一种散发且表现复杂的罕见疾病,病因不明.特征为多种组织非对称性、不规则的过度生长,脑回状结缔组织痣、表皮痣、血管畸形及脂肪组织异常.本文根据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新诊断标准确诊1例成年Proteus综合征,经过微创整形外科治疗,获得了理想的疗效.

  • 辛伐他汀对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动员及迁移的影响

    作者:宋泉生;王晶莹;朱静琳;韩晓光;李旭;杨燕琳;孙艳;宋纯理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兔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迁移、动员的影响. 方法 将2只兔从髂骨抽取骨髓,采用贴壁法,在条件培养基M199中培养EPCs,并用免疫荧光法鉴定CD34、CD133、VEGFR-2.经鉴定的EPCs,在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分别为0.01,0.1,1.0 μmol/L)作用下,Transwell实验观察辛伐他汀对EPCs迁移的影响.6只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6只兔颅骨造极限骨缺损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颅骨缺损处分别植入辛伐他汀复合聚乳酸薄饼或聚乳酸薄饼,术后10天,取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133双阳性细胞表达率,观察辛伐他汀对EPCs动员的效果. 结果 Transwell实验,辛伐他汀作用于EPCs 16小时,0.1 μmol/L和1.0 μmol/L辛伐他汀组细胞迁移数量OD值(0.097±0.011,0.099±0.019)较0.01 μmol/L辛伐他汀组(0.075±0.013)与对照组(0.077±0.014)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造模术后10天,辛伐他汀组3只兔外周血中CD34+/CD133+细胞表达率为0.28%,0.84%,0.28%,对照组为0.26%,0.11%,0.09%. 结论 辛伐他汀可动员EPCs到外周血,可提高骨髓源性EPCs的迁移能力.

  • 辛伐他汀复合聚乳酸修复颅骨极限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晶莹;宋泉生;朱静琳;韩晓光;杨燕琳;陈栎;李旭;宋纯理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与聚乳酸复合物修复颅骨极限缺损的效果. 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体重(150±10)g.制备直径为10 mm的颅骨全层极限缺损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对照组缺损区单纯植入聚乳酸40 mg;实验组缺损区植入辛伐他汀20 mg,聚乳酸40 mg.术后4周、8周通过大体观察、X线摄片比较颅骨缺损区新骨形成面积占总缺损面积百分比、不脱钙骨组织切片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颅骨缺损的修复情况. 结果 X线片显示术后8周,实验组大部分骨缺损区显示为不规则的高密度阴影,对照组大部分缺损区域仍为低密度透光影.各组(n=5)颅骨缺损区新骨形成面积占总缺损面积百分比,对照组为27.33%±2.54%,实验组为74.63%±2.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0.148,P=0.000).不脱钙骨组织切片甲苯胺蓝染色显示,术后4周实验组骨缺损区有少量新骨形成,术后8周实验组骨缺损区被大量骨组织充填;对照组骨缺损区为剩余材料与纤维组织充填,仅在缺损周边有少量新骨形成. 结论 局部应用辛伐他汀有显著促进成骨的作用,对修复骨缺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2009"第四届新西兰-中国-亚太区微创妇科论坛"在奥克兰获圆满成功

    作者:Felix Wong;傅贤波;伍冀湘;罗光楠

    由以国内的微创妇科专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Felix Wong教授为主席的"论坛专家委员会"(Forum Expert Committee,FEC)和<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力的"第四届新西兰-中国-亚太区微创妇科论坛"予2009年8月28日~9月4日在新西兰奥克兰Cophthorne Hotel 成功举行.

  •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并结石的体会

    作者:陈吉义;吕秀峰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现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1],但处于急性炎症期的胆囊疾病,因其局部病理改变复杂,导致胆囊三角解剖结构异常,曾被视为LC的禁忌证或相对禁忌证[2].

  • 宫腔镜手术"TURP综合征"的影响因素、临床表现及防治

    作者:陈蔚;段华

    宫腔镜手术中由于膨宫压力和灌流介质的作用,可致非电解质液体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机体,造成体液超负荷、血液稀释及血浆渗透压水平下降等一系列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改变,又被称为"体液超负荷"、"水中毒"及"过度水化综合征"等,是宫腔镜手术中严重并发症之一.

  • 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郭银树;张颖;成九梅;段华

    目的 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endometrium,TCR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手术指征及疗效. 方法 对2004年11月~2007年10月因子宫腺肌病接受TCRE的3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后痛经缓解率、月经量、血Hb、CA125水平. 结果 31例TCRE手术时间(14.4±1.4)min(10~28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术后随访24~48个月,痛经缓解有效率93.5%(29/31),2例痛经不能缓解,且子宫进行性增大,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另1例服用孕三烯酮仍在随访中.1例术后11个月宫腔粘连致宫腔积血,行宫腔扩创引流积血约10 ml痊愈.月经量由术前(102.0±4.7)ml减少至术后(15.6±2.1)ml(t=223.77,P=0.000),其中闭经7例,点滴状月经18例,月经量显著减少6例.22例术后3个月内贫血纠正,血红蛋白由术前(78.6±3.6)g/L上升至(126.8±8.9 ) g/L (t=-27.953, P=0.000).术后血清CA125除2例持续>35 IU/ml,其余术后3个月降至正常范围. 结论 TCRE治疗子宫腺肌病能有效缓解痛经症状,治疗贫血,但术前应排除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大小≤8孕周.

  • 子宫腺肌病微创手术治疗现状与进展

    作者:王欣;段华

    子宫腺肌病( adenomyosis, ADS)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1] ,发病率为5%~70%[2],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发病年龄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传统的手术治疗是全子宫切除,手术创伤大,丧失生育能力,破坏盆底解剖,围绝经期症状提前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分泌改变等,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

  • 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症的宫腔镜诊治分析

    作者:方淑英;史娅萍

    宫腔粘连是女性不孕症的病因之一,是导致不孕与不育的首要宫腔病因[1].宫腔镜是诊治宫腔粘连的首要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院对43例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现将其安全性及疗效分析如下.

  • 宫腔镜代替膀胱镜行膀胱内检查及输尿管逆行插管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附28例分析)

    作者:成九梅;段华;刘芸;郭银树;李长东;张颖;马乐

    目的 探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以宫腔镜代替膀胱镜行膀胱内检查及输尿管逆行插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盆腔病变复杂的妇科腹腔镜手术,在手术前使用宫腔镜代替膀胱镜行输尿管逆行插管;另有9例腹腔镜术后使用宫腔镜代替膀胱镜观察双侧输尿管开口蠕动(喷尿)及膀胱内情况. 结果 术前行输尿管逆行插管的19例,术中借助导管的定位辨识,避免了输尿管损伤及相关并发症;9例术后宫腔镜代替膀胱镜检查,发现1例左侧输尿管开口蠕动消失,立即腹腔镜探查并拆除该侧输尿管周围组织缝合线,再次置镜观察,输尿管开口蠕动恢复;1例发现膀胱内菜花状新生物,定位活检病理回报为膀胱移行细胞癌,转泌尿外科诊治.28例术后肉眼血尿时间16~42 h,无泌尿系感染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妇科困难腹腔镜手术中,以宫腔镜代替膀胱镜进行膀胱内检查及输尿管逆行插管,能够降低和及时发现输尿管损伤,是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输尿管损伤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 宫腔镜联合超声诊治妊娠终止后宫腔异常回声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芸;段华;成九梅;郭银树;李长东;张颖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超声诊治妊娠终止后宫腔内异常回声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5年7月~2007年7月,对正常妊娠终止后超声检查发现宫内异常回声患者45例行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并对宫腔内可疑部位行定位活检,对明确诊断宫内妊娠物残留的患者进行定位刮宫或宫腔镜下妊娠物切除术,合并宫腔粘连或子宫发育异常(如中隔子宫)等宫腔病变的患者,同时进行手术矫治或相应处理. 结果 45例中39例诊断宫内妊娠物残留(其中合并子宫中隔4例,宫腔粘连3例),宫腔积血+子宫内膜炎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形成2例.超声诊断阳性预测值86.7%(39/45),宫腔镜联合超声诊断阳性预测值100%(39/39);全部宫内残留妊娠物均在宫腔镜下切除,宫腔粘连及子宫中隔同时在宫腔镜下矫治,治愈率100%.剖宫产憩室1例经宫腔镜电凝去除憩室内膜,1例药物治疗. 结论 宫腔镜联合超声安全、准确,是诊断宫腔妊娠物残留的首选方法;宫腔镜手术定位准确,在直视下切除残留妊娠物,不破坏正常内膜组织,可一并处理宫腔内并存病变.

  •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及子宫病灶切除在初治失败的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应用

    作者:张颖;成九梅;段华;郭银树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及子宫病灶切除在初治失败的剖宫产瘢痕妊娠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5月我院对4例经外院治疗失败的剖宫产瘢痕妊娠,采用在腹腔镜下先分离出双侧子宫动脉并进行动脉阻断,然后行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及缝合修补. 结果 4例均在腹腔镜下成功行子宫动脉阻断及病灶切除修补,无中转开腹及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60~80 min,术中出血量30~70 ml.术后血hCG 4周内均降至正常,月经规律来潮.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及子宫病灶切除具有微创、疗效确切等优点,将成为治疗初治失败的剖宫产瘢痕妊娠病例的佳方法.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110例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孟戈;刘芸;李长东;郭银树;成九梅;张颖;段华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 方法 2007年7月~2008年12月,对212例经外阴多点活检病理证实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者,根据年龄、病程及病理类型按照不平衡指数小的分配原则分为超声组(n=106)和药物组(n=106).超声组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连续直线扫描,治疗功率3.5 W,时间20~30 min;药物组选用我院自制的复方白斑膏治疗,硬化苔癣型37例及混合型10例给予2%丙酸睾酮软膏与复方白斑膏交替使用共6个月.治疗期间及疗程结束6个月外阴多点活检,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 治疗后6个月,根据皮肤的组织学分期和临床评分表,对病损部位皮肤弹性、色泽、病损范围占外阴部的百分比进行综合评价.超声组随访97例,治愈32例(33.0%),显效62例(63.9%),无效3例(3.1%),有效率为96.9%(94/97).药物组随访94例,治愈4例(4.3%),显效55例(58.5%),无效35例(37.2%),有效率为62.8%(59/94).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Mann Whitney U检验,Z=-6.965,P=0.000).超声组2例外阴皮肤浅Ⅱ度烧伤,药物对症治疗后痊愈. 结论 高强度聚焦超声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瘙痒症状,安全,疗效确切,是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首选方法.

  •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文莉;段华

    继发性痛经是指因盆腔器质性疾病导致的痛经,常见的引起继发性痛经的疾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EMs痛经的特点是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痛经多在月经后半期开始,以下腹部及腰骶部钝痛及肛门的憋坠感为主要症状.

  •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实验研究

    作者:王子恺;孙刚;肖建国;王向东;唐平;黄学飞;吴丽丽;袁作辉;刘哲;王敬;李闻

    目的 探讨NOTES完成动物腹部多种手术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8月~2009年9月完成的全部动物实验数据.研究分为急性实验和存活实验2部分,采用雌性小型猪和成年杂种犬,分别开展了单纯NOTES和腹腔镜辅助的NOTES.进行诊断性腹腔探查和肝脏活检术,治疗性胆囊切除、输卵管结扎切除、卵巢切除、脾切除和胃空肠吻合等腹部手术.记录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结果采用37只小型猪和16只杂种犬,完成急性实验22例,存活实验31例.共开展各种NOTES手术91例次,其中单一经胃路径25例次,单一经结肠路径8例次,经胃和结肠联合路径16例次,经胃和阴道联合路径6例次,传统腹腔镜辅助经胃路径26例次,单孔腹腔镜辅助经胃路径10例次.完成诊断性腹腔探查术33例,成功率100% (33/33),肝脏活检术11例,成功率100% (11/11),输卵管结扎切除术11例,成功率100%(11/11),卵巢切除术6例,成功率100% (6/6),胆囊切除术27例,成功率44.4% (12/27).另行脾切除术1例和胃空肠吻合术2例,均未成功.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9.6%(21/53),其中穿孔8例,脏器损伤5例,出血4例,腹腔感染3例,腹压过高导致动物死亡1例. 结论 NOTES用于诊断性腹腔探查和简单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完成腹部较复杂的手术尚不可行.腹腔镜辅助NOTES的方法或许是此项技术从动物实验过渡到临床应用的桥梁.

  •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临床应用与未来展望

    作者:Antonelo Forgione;施宏;朱江帆

    目的 可弯曲内镜经自然腔道进入腹腔进行手术,标志着微创治疗在追求无瘢痕手术目标的重大进步.在众多研究机构数年的共同努力之下,自然腔道手术逐渐成为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既能采用完全内镜方式,又可结合腹壁微创辅助支持.充满希望的手术结果,及能左右患者决定并可引起极大关注的总是寻找疗效确切、微创、恢复迅速的治疗手段.上述因素不断推动相应专业的发展,而各种技术壁垒的突破将使自然腔道-无瘢痕手术更为简便,并能重复进行,甚至用于治疗复杂病例.自然腔道手术具有结束外科手术与瘢痕疼痛如影随形历史的潜能,并因高度重视患者身心健全,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手术选择.

  • NOTES未来的发展前景

    作者:Trudie A. Goers;Lee L. Swanstr(o)m;张文新;朱江帆

    过去的50多年来,外科学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是抗生素的发现和腹腔镜的广泛应用.20世纪70年代末电视内镜的出现加速了治疗用内镜的发展.医生与社会的需求以及公司的推动促使这些技术不断得以发展.现在几乎所有疾病的治疗都有可能用复杂的腹腔镜技术完成.

  • 单切口经脐腹腔镜减重手术

    作者:黄致锟;张文新

    目的 近来,人们将单一切口腹腔镜胃减重手术的方法,视为除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之外的另一种选择.单一切口经脐腹腔镜胃减重手术的优势在于能隐藏手术瘢痕,获得较好的美容效果.然而,由于器械操作空间有限及肝脏牵引困难,此项技术一直受到很大限制,仅被认为适用于简单胃减重手术.本研究中,通过采用特殊技术和操作以期改善手术的安全及有效性,使其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方法 自2008年12月起,我院采用LST装置(liver-suspension tape)及′Ω形脐孔成形术成功开展单一切口经脐胃减重手术.至2009年7月,共完成40例患者45例次手术,包括5例次胆囊切除术,2例胃束缚带放置,6例次胃袖状切除,32例次Roux-en-Y胃转流术(Roux-en-Y gastric bypass, RYGB),记录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89.9 min,平均术后住院1.15 d.无一例发生术中或术后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人均满意手术的美容效果. 结论 采用本技术施行单一切口经脐胃减重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于更多外科手术的价值.

  • 经脐孔-直肠联合途径腹腔镜人乙状结肠切除——原创技术

    作者:Jo(e)l Leroy;Jacques Marescaux;李佑

    经人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目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2008年我们实施了世界首例经肛乙状结肠切除术.在NOTES手术中,关键难题在于如何建立有效的手术牵拉和操作的空间,我们利用手术器具有的金属磁性这一特性采用体内外放置磁铁,对手术部位进行牵引,同时采用带有活动关节的手术器械,这些都有助于手术操作空间的良好暴露,并在实际上取得良好的效果.在首例人体手术中,在脐孔放置18 mm的多操作孔道的穿刺套管,在乙结肠肠腔内放置磁铁棒,同时在体外放置强力磁铁以牵引乙结肠达到良好的手术暴露.将切下的乙结肠段经肛门取出体外.利用自然人体的腔道,使我们可以减少trocar的使用,并且也可以和腹腔镜操作相互配合,使腹腔镜外科"常规"技术操作变得更加方便.这种技术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我们认为可以首先在结肠良性肿瘤的病例甚至早期的小病灶结肠癌中开展.

  • 经脐入路内镜手术:微创外科技术新的热点

    作者:朱江帆

    2003年美国纽约Mount Sinai昆士分院的Daniel Tsin发表了经阴道内镜胆囊切除的病例报告[1].1年后Kalloo介绍了经胃进入腹腔进行手术的动物实验资料,提出了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的概念.

  • 单孔腹腔镜手术:内镜手术的新进展

    作者:Homero Rivas;王永坤;朱江帆

    目的 单孔腹腔镜手术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关注.本文结合临床资料介绍我们自己的经验. 材料与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8月100例单孔胆囊切除资料进行分析,评估这种手术的技术要点、学习曲线、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结果 本组实验所有病人均经过术前评估,单孔腹腔镜手术均成功实施.经过50例手术后,平均手术时间与常规腹腔镜手术基本相同.术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器械之间的冲突、腹腔镜与光纤之间的冲突、器官显露困难.单孔腹腔镜手术不仅具有传统腹腔镜手术的优点,而且其良好的美容效果是传统腔镜手术不具备的. 结论 单孔腹腔镜手术在世界上逐渐流行.一旦掌握其基本要点,学习曲线可能会缩短.与病人良好的交流以及手术组的密切配合是其成功的基本保证.我们的研究还只是在探索时期,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必然会得到广泛应用.

  • 超选择性血管栓塞后鼻内镜下切除鼻咽纤维血管瘤

    作者:于爱民;居富年;关兵;王书祥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血管栓塞后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的效果. 方法 1980年3月~2007年7月,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19例,按Radkowski(1996)分期:ⅠA期5例,ⅠB期10例,ⅡA期4例.手术前48~72 h均进行双侧上颌动脉超选择性血管栓塞治疗. 结果 19例均顺利切除肿瘤,出血量200~600 ml,其中1例ⅡA期术中脑脊液鼻漏,同期进行中鼻甲黏膜贴补.无鼻腔大出血、颅内感染、失明等并发症.19例术后3个月鼻内镜检查,鼻腔黏膜正常上皮化,无肿瘤残留,同侧耳镜检查鼓膜光锥正常,鼓室无积液.11例随访1~5年,鼻内镜检查、鼻咽CT平扫局部肿瘤无复发.结论鼻咽纤维血管瘤经超选择性血管栓塞后,在鼻内镜下切除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 手术团队的经验和手术技巧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 丙泊酚靶控输注对鼻内镜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方吉;周路阳;李榕;马正良

    目的 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对鼻内窥镜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 4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行鼻内镜手术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丙泊酚静脉注射2.5 mg·kg-1)和B组(丙泊酚靶控输注靶浓度4 μg·ml-1),手术全部在全凭静脉麻醉下完成.手术前,手术后30 min和气管拔管后60 min,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皮质醇和血糖,并记录心率(heart rate,HR)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 结果 A组病人手术开始后30 min心率(73±8)次/min明显高于B组病人(65±13)次/min(t=2.344,P=0.024),MAP(74±7)mm Hg明显高于B组病人(68±7)mm Hg(t=2.711,P=0.010),血糖(6.28±0.11)mmol/ml明显高于B组病人(5.31±0.15)mmol/ml(t=23.321,P=0.000),皮质醇(125.3±11.5 )ng/ml明显高于B组病人(89.6±9.9)ng/ml(t=10.521,P=0.000).气管拔管后60 min A组病人MAP(79±6)mm Hg显著高于B组病人(73±8)mm Hg(t=2.683,P=0.011),血糖(6.18±0.09)mmol/ml明显高于B组病人(5.62±0.16)mmol/ml(t=10.082,P=0.000),皮质醇(169.1±16.3)ng/ml明显高于B组病人(149.5±15.3)ng/ml(t=3.921,P=0.000).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能较为有效地抑制鼻内镜手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

  • 低温射频等离子消融术联合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作者:高顺华;鞠善德;于丽华

    目的 探讨低温射频等离子消融术(temperature-controlled radio-frequency,TCRF)联合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H-UPPP)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opnea syndrome,OSAHS)的疗效. 方法 2008年3月~2009年1月,全身麻醉下对24例多平面阻塞、重度OSAHS行TCRF联合H-UPPP,术后6个月复查多导睡眠监测(PSG),判定疗效. 结果 按2002年杭州会议制定的诊断和病情程度分级标准: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23/24).术后6个月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和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AHI:术前(68±15)次/h,术后(14±9)次/h,t=11.352,P=0.000;L-SaO2:术前(64±8)%,术后(82±13)%,t=-3.564,P=0.001].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TCRF联合H-UPPP是治疗多平面阻塞、重度OSAHS的一种有效方法.

  • 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近期生活质量研究

    作者:万汉锋;高金建;刘学军;金建新;黄加云

    目的 探讨低温射频消融术(temperature-controll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TCRF)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方法 对经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phy,PSG)确诊的70例OSAHS采用TCRF治疗,比较手术治疗前后Epworth嗜睡评分 (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 和Calgary生活质量指数(Calgary sleep apnea quality of life index,SAQLI)并分析其相关性,从生活质量方面对TCRF治疗OSAHS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术前ESS评分与BMI、AHI、LSaO2、SAQLI总分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0、0.371、-0.441、-0.411,P值均<0.01.SAQLI术前总分与年龄、ESS术前评分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2、-0.411,P值均<0.01.术后ESS评分及SAQLI总分与术后AHI、LSaO2均无相关性.术后6个月复查,ESS评分(3.8±3.0)分显著低于术前(9.3±4.9)分(t=-17.546,P=0.000),SAQLI总分(4.5±1.2)分显著高于术前(3.8±1.2)分(t=13.132,P=0.000),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TCRF可提高OSAHS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对TCRF治疗OSAHS的疗效评价宜结合主、客观指标.

  • 筛前动脉三维交互观察在鼻微创手术中的定位意义

    作者:朱丽;邬海博;房高丽;王琳;袁慧书;段静明;马芙蓉

    目的 探讨筛前动脉骨管鼻窦CT三维交互观察在鼻微创手术中的定位意义. 方法 对80例160侧薄层鼻窦CT数据,三维交互定位,测量筛前动脉骨管的长度、角度及与筛顶的距离,并观察其与各解剖标志的位置关系.结果筛前动脉的长度为(6.9±1.8)mm;与侧板所形成的角度为(126.6±16.0)°;筛前孔与筛顶的距离(7.0±2.2)mm;骨管中部与筛顶的距离(2.8±2.0)mm;以上数据双侧差异无显著性(P>0.05).悬吊型占35%(56/160).160例筛前动脉骨管冠状平面鼻甲出现的情况:中甲垂直部119侧(74.4%),中鼻甲基板40侧(25.0%),上鼻甲1侧(0.6%);矢状位上,筛前动脉骨管位于钩突与筛泡基板之间2侧(1.2%),筛泡基板上38侧(23.8%),筛泡基板与中鼻甲基板之间48侧(30.0%),中鼻甲基板上72侧(45.0%). 结论 三维平面交互定位可以精确测量及准确定位筛前动脉骨管,对鼻微创手术具有指导意义.

中国微创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