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聚乳酸包装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

    作者:杨云

    我国是世界上包装材料生产和消费的大国之一,对包装材料的需求量大,且由于大量废弃的塑料包装材料,也带来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可降解包装材料应运而生并得到快速发展。聚乳酸(PLA)正是在这一形势下,得到快速发展,其为利用有机酸-乳酸为原料生产获得的一种新型聚酯材料,被产业界认定为2l世纪有发展前途的环保包装材料,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制备聚乳酸的原料(如玉米、小麦、木芋等)丰富,且我国的市场广阔,相关企业应利用资源优势,抓住市场机遇,促进聚乳酸包装材料的产业化。

  • 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应用及发展

    作者:李纪宽;赵扬

    本文综述了医用可吸收缝合线的基本要求及其分类,介绍了壳聚糖类天然纤维类可吸收缝合线的优点、可吸收机理及用作缝合线的性能;重点介绍了聚乳酸(PLA)、聚乙交酯(PGA)、聚对二氧环已酮(PDS)等三类可用作医用可吸收缝合线的新型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可吸收机理及性能.总结了研究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为下一步研究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做准备.

  • 可吸收接骨板行髁状突骨折内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高翔;甘雪冬;刘宏伟

    目的:评价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在髁状突骨折内固定后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2011年共20例髁状突骨折行可吸收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后长期疗效跟踪观察;结果:可吸收板内固定术后骨折段的稳定性好,骨折的愈合正常,咬关系恢复良好,术后无明显的异物反应,无任何疼痛、不适;结论:在髁状突骨折治疗中,用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系统是一理想的选择.

  • 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在血管支架制备中的应用

    作者:朱月琳;汤文浩;胡双龙;赵杰;周敏;李晓强

    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作为异物,对血管壁有长期炎症反应,这是导致支架术后远期血栓形成和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诱因.而生物可降解支架能克服这一缺陷.目前,生物可降解支架材料选择分为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和合金材料.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中,聚乳酸和其改性共聚物备受关注.聚乳酸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在血管支架的制备中具有广泛运用.聚乳酸既是一种很优秀的支架药物涂层的载体,也可以被开发作为支架骨架结构.

  •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研究及发展(二)

    作者:张承焱

    本文介绍了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状况,着重介绍了硅橡胶、聚氨酯、天然胶乳、聚乳酸的应用及其产业化情况.

  •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研究及发展

    作者:张承焱

    本文介绍了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状况,着重介绍了硅橡胶、聚氨酯、天然胶乳、聚乳酸的应用及其产业化情况.

  • 基于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生物可吸收支架研究进展

    作者:姜凯迪;王春仁;刘丽;韩倩倩;赵丹妹;薛彬

    由于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心血管支架的应用正不断增加.生物可吸收支架(BRS)代表了30年介入心脏病史中的一种新型范例.BRS有生物相容性好,植入人体后异物反应、血栓形成、新生内膜增生少,内皮化更完全等优点,这项技术克服了金属支架的局限性,并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文章就几种基于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新型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特点、临床试验、应用情况、未来发展方向作一简要综述.

  • 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乳酸防粘连纤维膜的研究

    作者:薛燕;刘超

    对聚消旋乳酸(P L A)及改性材料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防粘连纤维膜,考察了不同纤维膜在Tg、形貌、力学性能以及降解时间四个方面。结果显示,不同纤维膜在静电纺丝参数相同的条件下获得的纤维直径相似,但聚乙二醇(P E G)和ε-己内酯(ε-C L)的加入均可降低PLA的Tg和降解时间,ε-CL的加入大大提高了PLA纤维膜的断裂伸长率。

  • 聚乳酸生物材料灭菌方法的研究

    作者:宋少岩;刘志成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两种常用的灭菌方法(Co60辐照灭菌和EO灭菌)对聚乳酸材料本身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测试和对比聚乳酸材料灭菌前后的抗压强度的方法评价不同灭菌方法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Co60火菌后,聚乳酸材料发生脆性断裂,而EO灭菌对材料的抗压强度影响不显著.结论:Co60辐射灭菌会对聚乳酸造成结构性的破坏从而影响其力学性能,EO灭菌则对此没有影响,但是聚乳酸材料对EO的吸附力较强,采用真空干燥法去除EO残留具有较好的效果.

  • 可降解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

    作者:栾世方;姜国伟;殷敬华;李忠志

    本文介绍了可降解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的研发现状.

  • 气相色谱法测定聚乳酸类医疗器械产品中甲苯残留量

    作者:王利霞;林红赛;刘曦;崔永平;岳卫华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方法测定聚乳酸中甲苯残留量的方法.方法:使用Agilent 7890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色谱柱为H P-5(30m×0.320m m×0.25μm)非极性毛细管柱,升温程序:40?C保持4m i n,以30?C/m i n的速率升至240?C,保持4m i n.进样口温度:150?C,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 I D),检测器温度:280?C.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甲苯的线性范围为0.4695μg/mL~46.95.μg/mL(r=0.9999),检出限为0.04695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3%,相对标准偏差为1.3%(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聚乳酸类医疗器械产品中甲苯的残留量测定.

  • PLA-α-细辛脑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其对鼻黏膜的毒性

    作者:陆瑾;展冠军;郭立玮;付廷明;朱国龙

    目的:表征聚乳酸-α-细辛脑(PLA-α-细辛脑)纳米粒,评价其鼻腔给药后鼻黏膜毒性,为其通过鼻腔给药方式用于体内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挥发法将α-细辛脑制备成PLA-α-细辛脑纳米粒,通过粒径分布、载药量和包封率评价纳米粒的工艺条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体外溶出试验分析药物在纳米粒中的分布状态;鼻纤毛毒性及鼻黏膜病理切片研究PLA-α-细辛脑纳米粒混悬液鼻腔给药后的鼻黏膜毒性.结果:α-细辛脑纳米粒平均粒径265.4 nm,多分散系数(PDI)0.038,载药量12.40%,包封率55.86%,α-细辛脑以分子状态分散或非晶型状态存在于PLA载体中,体外释放包括速释和缓释,呈双相动态,PLA-α-细辛脑纳米粒混悬液鼻腔给药后对鼻黏膜组织无明显的毒性作用.结论:有机溶剂挥发法制备的PLA-α-细辛脑纳米粒表征与鼻黏膜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适合于鼻腔给药.

  • 正交优选法考察荆芥内酯聚乳酸纳米球的制备工艺

    作者:朱悦;袭锴;贾叙东;丁安伟

    目的探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荆芥内酯聚乳酸纳米球的佳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纳米球的粒径、分散度和药物包封率为指标,选定3个因素进行正交设计,优选制备工艺.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聚乳酸和荆芥内酯的投料比、水油体积比是影响制备工艺的主要因素.结论荆芥内酯聚乳酸纳米球的佳制备工艺是:聚乳酸用量为50 mg,荆芥内酯药物用量为5 mg,聚乙烯醇浓度为0.3%,水相体积为20 mL,油相二氯甲烷为2mL.

  • 茶多酚-聚乳酸缓释微囊的制备研究

    作者:李药兰;许少玉;王卫华;岑颖洲

    目的:制备天然药物茶多酚-聚乳酸缓释微囊.方法:采用乳液溶剂挥发技术.结果:制得的茶多酚-聚乳酸微囊为茶色颗粒,粒径多在100~200μm,大包封率为49%,有一定的缓释作用.HPLC分析结果表明:本实验选用的囊材和制备工艺不会破坏茶多酚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包封效果良好.结论:乳液溶剂挥发技术可用于制备成分复杂的天然药物茶多酚微囊,且该微囊具有缓释和保护茶多酚的双重作用.

  • 沉淀法制备2种脂溶性抗癌中药聚乳酸纳米粒的载药过程比较

    作者:张继芬;侯世祥;刘惠莲

    目的:探讨沉淀法制备载药聚乳酸纳米粒(PLA-NP)的过程及影响因素,为沉淀法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脂溶性抗癌中药葫芦素(Cu)和姜黄素(Cur)为模型药物,采用沉淀法制备载药聚乳酸纳米粒,比较包载结果的差异并通过载药过程的考察分析原因.结果:Cu-PLA-NP和Cur-PLA-NP的粒径均在100~200 nm,但包载结果差异很大:Cu-PLA-NP的包封率、载药量和药物收率分别为38.53%,2.21%和27.02%,Cur-PLA-NP的包封率、载药量和药物收率分别为94.36%,14.35%和91.23%.其原因与丙酮刚加入水相时的药物沉淀率及水浴挥发过程中药物和载体的沉淀速率有关.结论:沉淀法制备载药聚乳酸纳米粒,即使同是脂溶性药物,但因药物与丙酮之间相互作用及药物与PLA之间亲和力的不同,包载效果仍可能出现较大差异,选用时应慎重.

  • 血竭聚乳酸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作者:丁里玉;夏鹏飞;杨彩琴;林玉龙;王静

    目的:制备血竭聚乳酸缓释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方法:以聚乳酸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血竭聚乳酸O/W型缓释微球,考察了微球的粉粒学特征,并进行了体外溶出研究.结果:所制备的血竭聚乳酸微球外形圆整,载药量为21.97%,包封率为55.76%,16 h体外累积释药量为76.71%.结论:血竭聚乳酸微球具有很好的缓释能力,使用前景广阔.

  • 载药聚乳酸纳米微粒的制备

    作者:邓联东;孙多先;董岸杰

    聚乳酸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可生物降解材料,被广泛用于控释给药系统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载药聚乳酸纳米微粒的几种制备方法,介绍子聚乙二醇对聚乳酸纳米微粒的表面修饰.

  • 壳聚糖/聚乳酸复合膜对神经组织修复重建作用

    作者:温翔鹰;王纯

    目的 探讨壳聚糖/聚乳酸复合膜对神经组织修复作用.方法 制备壳聚糖/聚乳酸复合膜,评价形貌、表面亲疏水性、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动物实验研究薄膜材料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 壳聚糖/聚乳酸复合膜力学降低,但是生物相容性改善.结论 壳聚糖/聚乳酸复合膜可作为神经损伤修复材料,能减少瘢痕,促进神经重建.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乳酸中乳酸单体残留量

    作者:刘曦;林红赛;崔永平

    目的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聚乳酸材料中乳酸单体的残留量,完善此类材料的质量评价方法 .方法用三氯甲烷溶解聚乳酸材料样品后,加入等体积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0 mmol/L,pH=2.87)涡旋振荡,静置分层后取上清液,采用C18 Synergi 4u Hydro-RP 80A色谱柱,进样20μL,以流速0.6 mL/min,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为流动相,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10 nm,外标法定量并进行方法学研究,包括液相色谱系统适应性、线性范围、检出限、定量限、回收率.结果 本方法中理论塔板数为10660,拖尾因子为1.32,分离度为3.81,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0.54%(n=5),乳酸在浓度1.05~10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79),检出限为0.42μg/mL,定量限为1.05μg/mL,萃取平均回收率为94.76%(n=6),其相对标准偏差为3.04%.聚乳酸样品中乳酸单体平均残留量为144.17μg/g.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乳酸中乳酸单体残留量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准确度高,重复性好,萃取回收率较高且操作简单,可用于聚乳酸材料中乳酸单体残留量测定.

  • 皮肤组织工程-细胞支架的构筑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

    作者:石桂欣;王身国;贝建中;夏照帆;肖仕初;刘旺

    皮肤组织工程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无损伤修复创伤和功能重建的皮肤治疗模式.作为组织工程的三要素之一,细胞支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满足组织工程中对细胞支架在力学性能、物理结构及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要求,我们首先制备了聚乳酸(PDLLA)、聚乳酸-己内酯(PLACL)多孔支架,并以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猪的无细胞真皮(acellular dermis matrix,ADM)为参比,分别把三种材料植入大鼠背部肌层,术后定期取大鼠皮下埋藏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测.结果发现PDLLA与PLACL多孔支架的降解周期、力学性能、孔隙率及其孔径都可以根据皮肤组织工程中的要求进行调控.组织学检查,移植物内无明显炎性细胞,21天后,均完全血管化且分布较均匀.说明PDLLA与PLACL的生物相容性较ADM差,但并未出现明显的异物排斥反应,两者的生物相容性基本上可以满足组织工程中对支架的要求,这为聚乳酸类人工皮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实验依据.

562 条记录 1/29 页 « 12345678...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