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중국미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2.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6604
  • 国内刊号: 11-45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仲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研究

    作者:林志新;倪云翔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比较2004年10月~2006年9月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组,n=25)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n=25)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与阴式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97.6±37.6)min vs(65.5±21.4)min,t=3.710,P=0.000],手术费用高[(5190.64±696.25)元vs(1289.15±177.21)元,t=27.152,P=0.000].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门诊随访3~18个月,平均9个月,肌瘤无复发,无远期并发症.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腹壁无手术瘢痕,创伤小,康复快,而且费用更低廉,只要正确把握手术的适应证,并有一定的阴式手术经验和翻出子宫的手术技巧,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可优先选择.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221例

    作者:肖春雷;卢剑;田晓军;张树栋;张荣新;黄毅;马潞林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2003年1月~2007年6月,对输尿管结石221例,采用单腿截石位(架健侧腿患侧下肢平放外展),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碎石取石后常规留置双J管作为支架引流.结果 221例手术时间15~118 min,平均55 min.结石位于上段16例、中段52例、下段153例,228枚结石均原位粉碎,碎石成功率100%,术中结石排净率为95.5%(211/221),7例碎石不满意及3例伴同侧肾结石者术后ESWL治愈.189例随访3~6个月.无结石残留及复发.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创伤小、疗效好,术后联合ESWL术可以提高结石清除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式.

  • 腹腔镜不同术式子宫全切手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

    作者:柯豫;李茜;舒慧敏;杨宾烈;吴静

    目的 比较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lassic intrafascial supracervical hysterectomy,CISH)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3年3月~2005年12月,行CISH 35例,LAVH 44例,术后随访22~38个月.解剖学结局根据临床检查进行盆腔器官脱垂评定,功能性结果采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症状调查问卷评价.结果 CISH膀胱膨出发生率低于LAVH[11.4%(4/35)vs 34.1%(15/44),x2=5.481,P=0.019],直肠膨出发生率2组无显著差异[17.1%(6/35)vs 13.6%(6/44),x2=0.186,P=0.666].CISH后无一例残留宫颈脱垂,LAVH后7例残端脱垂,发生率15.9%(P=0.016).CISH术后性生活满意度下降率低于LAVH[14.3%(5/35)vs38.1%(16/42),x2=5.456,P=0.019].结论 CISH术在保持女性盆底结构和功能方面优于LAVH术.

  • 腹腔镜辅助一期隐睾固定术32例报告

    作者:殷易钰;李龙;张军;李旭;王莹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一期睾丸固定术的疗效.方法按睾丸位置分为2组:A组腹股沟管内(近内环)隐睾共20例;B组腹腔内隐睾共12例.采用三孔法(脐部及左右侧腹各置入5 mm trocar),术中镜下游离精索至肾下极并充分游离输精管,从腹内经腹股沟形成隧道牵出睾丸.结果 A组一侧手术时间13~26 min,平均21 min;B组一侧手术时间15~32 min,平均26 min.术后住院1~3 d,平均1.6 d.3例阴囊轻度水肿.32例随访4~24个月,平均13个月,无睾丸萎缩及阴囊血肿,B组1例睾丸轻度回缩(至外环口处).结论腹腔镜高位隐睾手术诊断明确,游离充分,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效果确切.

  • 等离子射频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许胤;李捷一;刘芳;谌思平

    目的 探讨应用等离子射频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应用等离子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先行椎间盘造影,阳性后行等离子射频髓核成形术.结果 40例44个椎间隙穿刺均顺利.40例随访2~8个月,平均5个月,参照日本Nakano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优8例,良29例,优良率92%(37/40),其中中央型优良率80%(8/10),单侧型97%(29/30).未发生并发症.结论等离子射频髓核成形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 腹腔镜辅助小肠间质瘤切除术15例

    作者:岳奇俊;钱崇宽;张志强;陈长春;任贵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小肠间质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7年5月,10例小肠占位性病变、5例腹痛伴便血诊断不清共15例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发现小肠病变后在腹壁合适部位做小切口,将病变肠段提出腹壁外切除、吻合,回纳肠段关腹后重建气腹,观察肠段血运及腹腔内有无出血.结果 1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诊断为间质瘤,CD117阳性14例(93%),CD34阳性9例(60%).极低危险性3例(20%),低危险性5例(33%),中危险性4例(27%),高危险性3例(20%).肿瘤直径1.5~3.6 cm,(2.44±0.63)cm.手术时间38~72 min,(57.8±10.4)min.术中出血10~30 ml,(20.1±6.5)ml.术后排气时间16~42 h,(27.8±9.3)h.术后住院4~7 d,(5.3±1.1)d.无并发症发生.15例随访5~36个月,(24.3±8.4)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辅助小肠间质瘤切除术具有良好效果.

  • 腹腔镜下切口疝修补术并发症的处理

    作者:陈浩;姚琪远;丁锐;花荣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切口疝补片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7年5月采用腹腔镜补片修补术治疗的110例切口疝的临床资料.男42例,女68例,年龄33~89岁(平均65岁).结果 1例因腹腔内广泛粘连而中转开放修补,余109例手术成功.术后并发症:术后腹胀15例(13.6%),修补区腹壁疼痛86例(78.2%)(其中2例持续时间≥6周),血清肿23例(20.9%),尿潴留6例(5.4%),急性胃扩张2例(1.8%),肠管损伤2例(1.8%),呼吸功能障碍2例(1.8%),复发2例(1.8%).结论术前准备不足,腹腔内的粘连,视野暴露困难,盲目电凝操作,补片偏小及固定不恰当等是导致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 腹腔镜手术治疗脐尿管瘘15例报告

    作者:张达;向国安;陈开运;王汉宁;肖金丰;余智涛;何葵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脐尿管瘘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 2003年1月~2007年3月,对15例脐尿管瘘采用腹腔镜下切除脐尿管.腹部取3个穿刺点人路,超声刀游离出脐尿管,在脐根部和膀胱顶部均用Hem-o-lok夹闭后切断,取出,送快速冰冻检查.结果 15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0~50 min,平均30 min.术中出血10~20 ml.术后住院2~4 d,平均3 d.12例随访2~50个月,平均25.3月,未发现感染、复发、癌变.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脐尿管瘘切实可行,且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康复快、腹部美观等优点.

    关键词: 腹腔镜 脐尿管瘘
  • 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东亮;彭玉平;漆松涛;谢庆海;彭涛;颜循金;李云;覃祖业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新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在超早期内(≤6 h)采用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手术12例中死亡1例,存活11例.术后因二次出血再手术1例,颅内感染1例.术后随访3~6个月,依据COS评分,优7例,良3例,中1例.结论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疗效好,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开辟新的途径.

  • 脐部双套管技术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6例

    作者:朱江帆;胡海;徐曼珠;马颖璋

    目的 探讨脐部双套管技术经脐入路内镜手术(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TUES)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6例胆囊疾病(胆囊息肉样病变5例,结石21例)行TUES胆囊切除术.沿脐下缘做横行切口,建立气腹后于切口两侧置人2只5 mm操作套管.分别置人5 mm腹腔镜和操作器械.于右肋下置入直径2 mm抓钳用于协助牵引胆囊.用普通腹腔镜器械和超声刀完成胆囊切除.结果除1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常规腹腔镜手术外,余25例手术成功.25例成功者手术时间25~50 min,平均35 min.均未放置引流.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除脐部皱褶部位外,基本无可见的腹壁瘢痕.结论 双套管技术经脐入路胆囊切除术操作简单、安全,技术上是可行的.同常规腹腔镜手术相比,TUES胆囊切除难度仍较大,在开展TUES手术初期应慎重选择病例.

  •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微创治疗

    作者:段小军;杨柳;陈光兴;郭林;杨延伟

    目的 探讨单独或联合关节镜微创手术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2002年1月~2006年4月,对38例关节镜下诊断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其中5例为院外手术后复发病例)常规行滑膜切除术,囊外病灶较大者辅助小切13开放手术完整切除病灶.样本全部送病理检查.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局部冰敷和按计划功能锻炼.结果 38例均为单膝手术,关节镜下滑膜明显增生呈特征性棕黄色,术后病理确诊,其中局灶性病灶20例,弥漫性滑膜炎18例;6例胭窝部位病灶较大而辅助开放手术.术前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为(60.4±6.1)分,术后1年时评分为(89.3±7.2)分.38例随访1~4年(平均2.1年),症状无复发,除2例院外开放手术后复发病例膝关节屈曲仅90°外,其余患者屈伸功能正常.结论关节镜手术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还可非常有效地处理关节内病变,对囊外病灶较大时应辅助小切口开放手术完整切除病灶以避免症状复发.

  • 腹腔镜再手术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21例

    作者:徐建

    目的 探讨腹腔镜再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1996年10月~2007年10月,共行75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21例术后并发症行再次腹腔镜探查.结果 21例均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其中胆漏11例,术后腹腔内出血6例,腹腔积液2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和术后黄疸各1例.除术后黄疸为肝总管横断中转开腹以外,余2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21例随访1~11年(平均6年),无胆道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再手术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可行,创伤小,安全,有效.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严重并发症6例报道

    作者:李中兴;黄辉键;钱建荣;艾克拜尔;淦勇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技术日益成熟及广泛开展,手术指征逐渐放宽,一些复杂的病例得以实施LC,并发症也相应增加.我院2001年2月~2007年10月共施行LC 868例,出现6例严重并发症,其中1例死亡.现综合文献对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及处理对策.

  • 医源性外周假性动脉瘤的诊治体会(附5例报告)

    作者:刘渠;迟路湘

    本文报道5例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iatrogenic femoral artery pseudoaneurysm,IFAP)的诊治经过.1例在彩超引导下加压包扎,2例外科手术瘤腔内修补,2例行血管内带膜支架置入.术后3个月复查均治愈.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8例报告

    作者:娄建平;吴志明;沈华强;代明盛;马国峰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自1983年德国Kurt Semm首次报道以来,一直发展缓慢,直到1987年才得到广泛开展[1].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0月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膈肌起搏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妮;朱曦

    膈肌起搏包括体内膈肌起搏和体外膈肌起搏.前者主要适用于提供长期的通气支持,而后者则多用于短期的辅助治疗.随着微创外科技术如腹腔镜、自然腔道内镜手术以及肋间肌起搏技术的发展,近几年,体内膈肌起搏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

  • 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现状及评价

    作者:王通;闫天生

    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食管癌手术克服了传统胸部长切口手术对患者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等诸多缺点,顺应了21世纪外科手术趋于微创的潮流,逐步得以应用和推广.但由于设备条件的限制,早期VATS食管癌切除术在技术上无明显进展而遭受很多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

  • 三叶因子1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晔;丁士刚

    三叶因子家族(trefoil factor family,TFF)是一族主要表达于胃肠道黏膜的小分子多肽.其主要功能是维持黏膜的完整性和促进损伤上皮修复.三叶肽还具有促进肿瘤侵袭,促进血管生长和抑制凋亡的功能,因此,在炎症和肿瘤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显示,三叶因子1与胃癌的关系密切,TFF1基因是胃癌发生的抑癌基因.本文就近年三叶因子1与胃癌关系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 胸腔镜胸腺扩大范围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李文姬;李美清;曾盈盈;马育璇;谭敏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是体内产生不正常的抗体损害神经肌肉系统造成肌肉无力、易疲劳的疾病,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胸腺切除手术.长期以来,胸腺切除手术需要胸骨剖开.

  •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护理

    作者:孙悦华;裴琛

    胰腺为腹膜后位器官,位置深,血供丰富,解剖关系复杂,一旦出现并发症,后果严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难度较大.我院2005年9月-2007年6月对15例胰腺肿物施行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肋间动脉栓塞治疗咯血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明超;程钢;崔贵香

    目的 探讨肋间动脉栓塞在经导管栓塞治疗咯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0年4月~2005年6月,采用经导管明胶海绵栓塞治疗91例咯血.术后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复发病例明确咯血的复发原因后再次手术.结果 91例经111次手术,行支气管动脉联合肋间动脉栓塞74例,单独肋间动脉栓塞17例.即刻止血率98.9%(90/91).随访8~14个月,复发率15.4%(14/9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有效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前提下,支气管动脉栓塞同时联合栓塞肋间动脉,能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 肋间动脉 栓塞 咯血
  •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不明原因肺孤立性小结节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夏晓明;施仁忠;张亚锋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在不明原因肺孤立性小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40岁以上不明原因肺孤立性小结节(直径<3 cm)应用胸腔镜技术行肺小结节病灶切除,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对恶性病变按恶性肿瘤手术原则进一步手术,良性病变则结束手术.结果诊断恶性病变22例,其中17例原发性肺癌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2例双侧肺癌行病灶切除术,3例肺转移癌中2例肺叶切除联合局部淋巴结清扫、1例病灶切除.20例良性病变(2例机化性纤维化结节、6例肺硬化性血管瘤、5例肺炎性假瘤、7例肺错构瘤)仅行病灶切除.37例随访16~79个月,平均48个月,18例良性病变无复发;14例原发肺癌中,13例生存,1例术后38个月死亡.结论胸腔镜手术在诊断不明原因肺孤立性小结节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掌握良好的手术指征可明显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断率,避免长期观察和等待.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附126例报告)

    作者:朱晓枫;范军;马冬春;徐美清;郭明发;柯立;梅新宇

    目的 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经验.方法 2001年5月~2007年8月,对126例自发性气胸行VATS,其中同期双侧VATS 12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21例(1例行右肺上叶、右下肺大疱切除).肺大疱用内镜缝合切割器切除或结扎,生物蛋白胶喷覆创缘,不用胸膜固定术.结果术后平均住院7.4d(3~26 d),胸腔引流管放置平均5.4 d(1~14 d).术后并发症10例(2例剖胸止血).全部病例治愈,随访3个月~6年,无气胸复发.结论 VATS是彻底性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肺大疱切除是常用术式,疗效确切、微创、安全.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比较

    作者:张建伟;王建军;王继云;李万刚

    目的 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VAMT)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5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VAMT组(n=34)和VATS组(n=22).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复发率.结果与VATS组相比,VAMT组手术时间短[(45±12)min vs(80±10)min,t=-11.356,P=0.000);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VAMT和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相同,但VAMT比VATS手术时间短.

  • 胸、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冯双成;张宏都;方莹;高振华;刘彦国;王俊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微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胸外、普外、妇科等各个领域[1].腹腔镜技术已成为治疗部分腹部良性病变常见的术式,术前常规胸部X线摄片检查有时发现合并肺或纵隔病变.2002年4月~2007年6月,我们对此类病例有选择性地施行胸、腹腔镜联合手术23例(白银医院17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Hem-o-lok结扎夹行动脉导管夹闭术84例临床分析

    作者:林小彬;刘健;黄击修;刘勇;付建

    目的 探讨直视下采用Hem-o-lok结扎夹行动脉导管夹闭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1年5月~2007年5月,对84例管型动脉导管采用左腋下小切口直视下释放1~2枚Hem-o-lok结扎夹夹闭.结果手术时间30~60 rain,平均42 min.84例术中无出血,术后杂音消失,无手术死亡.84例随访2~50个月,平均28个月,无残余分流及再通.结论Hem-o-lok结扎夹治疗管型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创伤小、安全可靠的方法.

  • 小切口结扎式单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作者:熊汉鹏;陈光媛;刘小雄;熊国江

    目的 探讨小切口结扎式单肺减容过度气肿肺组织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的疗效.方法 1999年4月~2006年5月,小切口结扎式切割36例重度COPD过度气肿肺组织.结果术后6例肺漏气,经治疗后漏气消失,时间180 min~5 d,平均1.6 d;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年复查,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显著高于术前[(839.9±76.0)ml vs(589.0±80.5)ml,t=18.451,P=0.000];肺总量(TLC)显著低于术前[(5167.6±639.9)ml vs(6725.8±976.6)ml,t=8.116,P=0.000];残气量(RV)显著低于术前[(3062.4±722.0)ml vs(4329.6±669.9)ml,t=7.720,P=0.000];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术前[(72±10)mm Hg vs(62±8)mm Hg,t=4.686,P=0.000];6分钟长步行距离(6MWT)显著长于术前[(306.0±24.8)m vs(223.8±36.7)m,t=11.135,P=0.000].结论小切口结扎式切割过度气肿肺组织术后可以明显改善具有手术适应证COPD患者的症状和生理状态.

  •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附88例报道)

    作者:徐志龙;刘中民;管欣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价值.方法 1999年3月~2006年4月,对88例自发性气胸行VATS.做3个2 cm切口(一个置人镜头,另两个操作孔),应用切割缝合器行肺大疱切除及胸膜固定术.结果 88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0~2.5 h,平均1.5 h.术中出血<60 ml.1例术后血胸,24小时引流量>700 ml,当天行剖胸止血,出血原因为胸壁粘连带钛夹脱落.2例漏气时间>4天.术后住院时间4~10 d,平均6 d.88例随访1~84个月,平均48个月,无复发.结论胸腔镜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

  • 内镜直视下机械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62例

    作者:高学新;李福康;李超;张玉坤

    目的 评价内镜直视下机械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利用自行设计并改良的机械扩张器械在上消化道内镜直视下对62例贲门失弛缓症进行机械扩张.其中1例为Heller手术失败,4例为气囊扩张失败.结果 2例食管破裂中转开胸手术治愈;1例不能耐受手术而放弃;1例一次扩张效果不好,二次扩张后痊愈;其余58例一次成功.扩张时间2~5 min,平均3.5 min.术中均见黏膜少量出血,无活动性出血.术后2小时进冷流质饮食,6小时后软成形饮食,之后过渡为普通饮食.58例随访2~11年,平均7.5年,均获治愈.结论内镜直视下机械扩张贲门失弛缓症创伤小,费用低,无反流,长期随访效果可靠,有推广价值.

  • 电视胸腔镜在穿透性胸腹联合伤中的应用

    作者:张健;禹亮;常浩;赵智宏;马永峰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诊治穿透性胸腹联合伤的价值.方法全麻,双腔气管插管,胸腔镜探查损伤情况.损伤轻微者可行胸腔镜辅助胸壁小切口治疗.胸壁、胸膜腔出血行电凝止血、缝合止血、凝血块清除,多数膈肌裂伤可同时修补,出血、裂伤脏器可行修补或切除治疗.损伤严重者中转开胸、开腹探查.结果全组18例,电视胸腔镜辅助胸壁小切口完成胸部手术15例(膈肌修补15例,肋间动脉止血8例,肺修补2例,肺楔形切除2例,凝固性血胸清除2例),中转开胸3例(膈肌修补3例,心脏修补1例,食管修补1例,肺叶切除2例).经胸行腹腔诊治13例(肝脏修补1例,脾脏切除1例,胃修补1例,膈疝还纳3例,探查7例),开腹诊治5例(胰腺修补1例,肝脏修补1例,脾脏切除1例,胃修补2例,大网膜及肠系膜修补3例).1例多脏器穿透伤患者,虽经开胸、开腹治疗,但终因失血性休克、循环衰竭、DIC死亡.手术时间45~220 min,(125±44)min;术中出血量500~10 000 ml,(1089±582)ml;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100~350 ml,(234±75)ml;术后胸管留置时间2~5 d,平均2.5 d;术后排气时间1~4 d,平均2 d.12例门诊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无与外伤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恰当地选择病例,电视胸腔镜辅助胸壁小切口诊治穿透性胸腹联合伤安全,疗效可靠.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30例

    作者:刘应松

    2004年1月~2006年6月,我院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30例,现报道如下.

  •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作者:周雪峰;王建军;王家顺;胡学宁;潘永成;李劲松;汪文东;赵峰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应用胸腔镜行肺大疱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2007年6月,对23例COPD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均为CT诊断非均质性COPD合并肺大疱患者,术前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55.6%±4.9%,残气量占肺总量比值(RV/TLC)49.4%±8.3%.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选用10 mm胸腔镜,肺大疱切除采用内镜切割缝合器(Endo-GIA).结果手术时间(38.0±4.3)min,术中出血<100 ml.复张性肺水肿3例.术后漏气>72 h 5例,长12 d.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6.3±2.1)d,总胸液量150~400 ml,术后住院时间(13.8±3.5)d.23例术后6个月FEV1%为61.8%±4.0%,RV/TLC 36.6%±4.8%,较术前明显改善(q=6.979和10.519,P<0.05).未见气胸复发.结论对非均质性COPD并肺大疱患者应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能较好改善患者症状,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 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勇

    目的 评价经胸小切口介入封堵术治疗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5年11月~2007年5月,食管超声引导下完成10例经胸小切口介入封堵术(封堵组).左胸骨旁第2肋间3~5 cm切口暴露主肺动脉,缝2个荷包,将输送装置刺入肺动脉,在超声引导下经动脉导管送入主动脉,释放大于动脉导管直径4~6 mm封堵器.选择2002年1月~2005年11月的20例成人体外循环动脉导管未闭手术(体外循环组)与经胸小切口介入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比较.结果与体外循环组相比,封堵组切口小[(3.6±1.6)cm vs(25.3±5.4)cm,t′=-16.575,P<0.05),输血少[0%(0/10)vs 75%(15/20),P=0.000);手术时间短[(0.8±0.2)h vs(3.5±0.4)h,t′=-27.951,P<0.05],辅助呼吸时间短[(1.2±0.5)h vs(19.6±3.6)h,t′=-22.429,P<0.05],ICU住院时间短[(22.6±6.8)h vs(50.6±11.2)h,t=7.230,P=0.000].结论经胸小切口介入封堵术易于操作,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63例报告

    作者:滕洪;王述民;曲家骐;侯雏平;高昕;童向东;刘博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在肺部疾病和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适应证、安全性.方法 1996年5月~2007年4月,VATS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术63例,其中术前诊断肺良性病变18例,肺实质性占位或恶性病变45例,行右肺上叶切除术12例,右肺中叶切除8例,右肺下叶切除27例,左肺上叶切除5例,左肺下叶切除11例.结果 63例均成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其中延长切口6例).无围手术死亡.胸腔闭式引流时间4~7 d,平均4.5 d.术后病理诊断: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37例(58.7%),转移癌1例(1.6%),类癌1例(1.6%);良性病变24例(38.1%).37例NSCLC中术后病理临床分期:ⅠA期8例,ⅠB期13例,ⅡA期4例,ⅡB期3例,ⅢA期6例,ⅢB期1例,Ⅳ期2例.恶性肿瘤随访34例(87.2%),其中2~12个月7例,13~24个月10例,25~36个月6例,37~48个月6例,49~60个月3例,2例生存11年.因肿瘤复发或转移死亡5例(14.7%),带瘤生存1例(2.9%),无瘤生存28例(82.4%).Ⅰ、Ⅱ期肺癌1年和3年生存率为100%(19/19)、90%(9/10);Ⅲ期肺癌随访5例,3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Ⅳ期2例中1例死于转移.结论 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安全,可达到彻底切除目的 ,其适应证为肺良性疾病和Ⅰ、Ⅱ期周边型非小细胞肺癌,可作为其常规手术之一.

  • 高风险冠心病患者接受体外或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王睿;陈鑫;石开虎;徐明;蒋英硕;刘培生;肖立琼

    目的 比较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n-pump 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治疗高风险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0月~2007年10月,共对290例高风险[心脏手术风险评估欧洲系统(EuroSCORE)≥6分]冠心病患者实施CABG术,其中on-pump CABG 140例,off-pump CABG 150例.比较2组手术死亡率、再血管化指数、桥血流量、呼吸机支持时间、二次开胸率、引流量、输血量及肾功能变化.结果 2组在死亡率、再血管化指数、桥血流量、二次开胸率、术后脑梗塞率和心房纤颤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on-pump CABG组相比,off-pump CABG组呼吸机支持时间短[(4.8±1.9)h vs(8.9±2.1)h,t=17.453,P=0.000],引流量少[(660±111)ml vs(660±111)ml,t=17.173,P=0.000],输血量少[(270±77)ml vs(510±144)ml,t=17.861,P=0.000],肾功能损害少[2.0%(3/150)vs 7.9%(11/140),x2=5.407,P=0.020].结论较on-pump CABG,off-pump CABG治疗高风险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同样确切,并且能显著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引流量、输血量以及肾脏损害,更加适用于高风险冠心病患者.

  • 胸腔镜手术切除胸腺瘤治疗重症肌无力

    作者:宋世辉;张鹏;商忠良;刘毅梅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7月~2006年2月,采用电视胸腔镜在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胸腺、胸腺瘤切除术10例,胸腺瘤大6 cm×4 cm×3 cm.于腋中线第5肋间做1 cm胸腔镜口,腋前线与锁骨中线中点第4肋间做3 cm主操作孔,腋前线第6肋间做1.5 cm辅助操作孔.术中沿胸廓内动脉与锁骨下动脉分叉下方、胸廓内动脉内侧,剪开纵隔胸膜暴露同侧胸腺及部分对侧胸腺;沿上腔静脉或膈神经前方剪开胸膜,暴露同侧胸腺下极,自下而上游离同侧胸腺,沿头臂干静脉前方解剖、结扎胸腺静脉,同法游离对侧并切除.术后全部进行4000cGy放疗.结果手术时间70~13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100 ml.术后Masaoka分期Ⅰ期7例,Ⅱ期3例.术后无死亡,未出现心肺并发症和重症肌无力危象.术后1周重症肌无力症状缓解.10例随访8~15个月,平均13.0月,均无复发、转移,重症肌无力症状无明显加重.结论采用胸腔镜手术切除Ⅰ期或部分Ⅱ期胸腺瘤技术上是可行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不影响美观.

  • 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放疗治疗局部复发性晚期肺癌

    作者:付改发;雷光焰;宋养荣;王华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放疗治疗局部复发性晚期肺癌效果.方法 32例在CT引导下经皮行125I粒子植入术.术前经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PD)为110~140 Gy,治疗靶体积(PTV)包括临床靶体积(CTV)外周I cm,每个粒子活度为0.7 mCi.术后即刻行CT扫描进行质量验证.粒子植入术后3~7 d内同步或分期进行化疗或化、放疗,化疗方案选用EP(依托泊苷和顺铂)、NP(长春瑞滨和顺铂)或TP(紫杉醇和顺铂).结果植入后2~4个月CR 46.9%(15/32),PR 37.5%(12/32),NC 15.6%(5/32),总局部控制率(CR+PR)84.4%.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8.6%(22/28)、66.7%(10/15),4例生存超过3年.并发症:气胸11例(34.4%),其中3例大量气胸急诊置管引流治愈;出血9例(28.1%),其中肺内渗血5例、咯血4例;粒子脱靶3例(9.4%),其中2例落入胸腔膈肌,1例偏离靶区,未发生粒子迁移与放射性肺损伤.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放疗治疗局部复发性肺癌疗效满意.

    关键词: 肺癌 125I粒子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慢性脓胸12例

    作者:张瑛;白舒;丁国强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急性脓胸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1-3],但用于治疗病程6~8周以上的慢性脓胸少有报道[4].我院2001年11月~2007年3月利用VATS治疗慢性脓胸12例,其中完全镜下完成8例,辅助小切口完成4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危重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腔镜下胸腺切除的围术期麻醉处理(附1例报告)

    作者:莫利求;谭敏;刘卫斌;刘宽志;黄文起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受到破坏而引起患者肌肉收缩无力,容易出现乏力症状.其病情严重程度按Osserman[1]分期为:Ⅰ,仅累及眼肌;ⅡA,全身轻微肌无力,ⅡB,全身轻微肌无力和(或)球部肌肉功能异常;Ⅲ,急性进展和呼吸困难表现;Ⅳ,晚期全身无力.

  • 输尿管镜治疗急性梗阻性肾积脓

    作者:廖国强;卞崔冬;罗华荣;袁涛;王天如;桂亚平

    目前,输尿管镜技术已较广泛地运用于上尿路梗阻疾病的诊治中,但对其应用于急性梗阻性肾积脓的早期治疗仍存在争议[1].我院2004年12月~2007年6月行输尿管镜下肾盂冲洗联合双J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肾积脓9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中国微创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