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无创通气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预后探讨

    作者:熊维军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FEV1、FEVI/FVC、肺活量以及大通气量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通气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 正确认识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的区别

    作者:刘又宁

    所谓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的区别,主要在于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方式的不同.凡需要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方式称为有创机械通气;而通过鼻、面罩、接口器等相对无创方式与呼吸机连接或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通气方式统称为无创通气.广义的无创通气应当也包括体外负压通气、胸壁震荡通气、体外膈肌起搏等,但通常目前所称无创通气仅指通过鼻、面罩等方式与患者相联的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有创与无创的根本区别只是人机连接界面选择方式的不同,而与其连接的呼吸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功能齐全、设计精良的有创呼吸机也可以用于无创通气,而一般专用无创通气的呼吸机因其工作压力等性能所限,不适合进行有创通气.

  • 膈肌起搏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妮;朱曦

    膈肌起搏包括体内膈肌起搏和体外膈肌起搏.前者主要适用于提供长期的通气支持,而后者则多用于短期的辅助治疗.随着微创外科技术如腹腔镜、自然腔道内镜手术以及肋间肌起搏技术的发展,近几年,体内膈肌起搏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

  • 慢阻肺急性期患者住院期间肺康复治疗的应用

    作者:陈芳玮

    目的 探讨肺康复治疗对慢阻肺急性期住院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 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0名AECOP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名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缩唇呼吸、体位引流指导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比较两组病患者在治疗5d后CAT评分、6 min步行距离提高30 m所用天数、治疗前及出院前肺功能情况及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5d后CAT评分[(19.45±2.33)min]低于对照组[(26.01 ±2.20) min] (P<0.05),研究组6 min步行距离改善30 m所用天数[(6.59±1.70)d]少于对照组[(8.44±2.09)d](P<0.05),研究组肺功能指标如FEV1%预计值治疗前较出院前复测值改善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47.12±4.91)%;出院前:(60.11±6.98)%] (P<0.05),而对照组相应改善则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48.02±5.77)%;出院前:(51.21±6.61)%](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天数[(11.65±2.93)d]短于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13.85±2.96)d](P<0.05).结论 上述三项治疗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改善AECOPD患者的症状、肺功能及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在急诊的应用

    作者:赵斌;刘肖

    前言
      无创通气的历史是一部关于无创负压和正压通气模式发展的交织编年史,因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每种模式都曾经占过主导地位。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所有使用呼吸支持的患者都接受过胸部铁肺负压通气治疗,然而现如今绝大多数都在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模式,世界上成千上万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正接受持续NIPPV治疗。1981年瑞思迈公司创始人之一、澳大利亚呼吸病学家沙利文教授发明了现代无创正压呼吸机,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成为现代NIPPV发展史上的里程碑。1989年美国伟康公司研制出BiPAP呼吸机,1989年Meudri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1],我国的无创通气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末逐步发展起来。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根本的区别在于人-机连接方式,前者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后者要建立人工气道。广义的无创通气包括NIPPV、体外负压通气、高频通气、胸壁震荡通气、体外膈肌起搏等。随着新一代涡轮呼吸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无创呼吸机的不足,可兼作无创、有创通气,使得无创呼吸机应用的临床病种已不仅仅局限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还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cute estage of th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免疫抑制性疾病继发的肺部感染等。NIPPV技术被认为是近几十年来机械通气领域的重要进展。以呼吸机为代表的呼吸支持技术是急诊危重症患者诊治的基石。因为呼吸系统是危重症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中常累及的系统,呼吸衰竭也是急诊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若是没有氧合及通气功能的保证,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便无从谈起。无创机械通气,因其创伤小,相对廉价便捷,易脱机,使得在急诊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

  • 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体外膈肌起搏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姜鹏;刘锡诚;马丽丽;王洋;金环宇

    目的 探讨体外膈肌起搏(EDP)治疗对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疗效.方法 于2015年10月,选取50例尘肺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肺功能分级1~2级],随机分为EDP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规范吸入,EDP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体外膈肌起搏,每日30 min,连续治疗16周.每组患者在治疗前记录症状、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mMRC)指数,治疗中每周记录症状,治疗4、8及16周记录CAT评分、mMRC指数、肺功能(FEV1%、FVC%、FEV1/FVC).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症状、肺功能均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EDP组症状、肺功能有进一步提高(P<0.05),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长期规律EDP治疗可能提高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肌功能.

  • 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体外膈肌起搏长程治疗临床观察

    作者:王丽华;方宗君;蒋浩明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长期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呼吸肌功能疗效.方法:30例COPD缓解期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2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EDP),然后分为家庭继续治疗组(继治组)和停止治疗组(停治组)各15例,每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或停止治疗6周及16周分别测定口腔大吸气压(MIP),负荷呼吸时间(LT)、膈肌移动度(DM)和6分钟行走距离(6MWD).结果:EDP 2周治疗后两组MIP、LT和6MWD、DW均有明显增加,与治疗前相比示显著差异(P<0.05),继治组治疗后随时间推延期MIP、LT、6MWD和DM有进一步提高(P<0.05),停治组其疗效示逐渐减退,16周后已降至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长期EDP治疗是提高COPD患者呼吸肌功能的有效方法.

  • 体外膈肌起搏联合祛痰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曹炯

    目的:探讨和分析体外膈肌起搏联合祛痰药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排痰困难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42例排痰困难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祛痰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体外膈肌起搏物理治疗联合祛痰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咯痰困难患者症状的改善率90.48%,患者舒适度改善率85.71%,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1.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膈肌起搏联合祛痰药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排痰困难的患者中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及患者的舒适度.

  • 穴位熏药联合体外膈肌起搏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梦琳

    目的:观察体外膈肌起搏、穴位薰药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两组均无创辅助通气、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仪和穴位薰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膈肌起搏、穴位薰药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机械通气:有创与无创孰优孰劣

    作者:刘又宁

    1 "有创"与"无创"的概念所谓"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的区分,主要根据通气机与患者的联接方式,凡需要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与通气机相连的方式称为"有创"通气,而不需建立人工气道就能增加肺泡通气的一系列方式总称为"无创"通气."无创"通气主要包括经鼻罩或鼻面罩与通气机相联的机械通气、体外负压通气、胸壁震荡及体外膈肌起搏等.本文主要介绍经鼻罩或鼻面罩通气与"有创"通气的区别,本文所指的"无创"通气也仅指前者.从上述概念可知,所谓"有创"与"无创"通气的区分只是相对而言,并无绝对之分.

  • 体外膈肌起搏器在重度及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运用

    作者:范子英;周春兰

    目的 探讨重度及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早期肺康复的有效方法,以加速急危重患者的康复,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2015年2-1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因COPD急性加重住院治疗的重度及极重度患者32例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的患者34名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稳定期联合体外膈肌起搏,观察组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开始联合体外膈肌起搏,即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都联合使用体外膈肌起搏.在入院及出院时采用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MMRC).在出院时,采用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标尺评定患者的舒适度,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MMRC评分及CAT 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及极重度CO 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康复介入的时机可以从稳定期扩展到急性加重期,针对该类患者在无更好的肺康复护理方案的情况下,体外膈肌起搏不失为一种简便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辅助治疗和呼吸肌康复方式.

  • 不同频率电刺激膈肌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研究

    作者:毛艳;王倩;张辉;杜鹏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电刺激膈肌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变化.方法:选择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3组:40V组、60V组及100V组.(1)3组患者病情缓解1周后,停止所有治疗包括氧疗,采用膈肌起博器治疗,每组均30min/次,2次/日,14d为1个疗程;(2)采用黄嘌吟氧化酶法测定,清晨空腹采血4ml送检,红细胞滤过指数(FI)采用核孔滤膜法,采血后即刻测定FI和37℃温孵化24h后测定FI指标;(3)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Fisher's LSD法(α=0.05).结果:(1)40V组及60V组:治疗后血清SOD活力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红细胞滤过指数(FI)有显著性下降(P<0.01);(2)100V组治疗前后相近(P>0.05);(3)血清SOD活力及红细胞滤过指数(FI)治疗前3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40V组及60V组明显高于100V组.结论:100V组结果表明较大频率脉冲幅度刺激膈肌神经,不能增强膈肌运动,亦不能提高血浆SOD浓度,反而会加重膈肌疲劳和呼吸功能障碍.因此,选择低频及超低频电刺激方法对恢复膈肌疲劳性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很重要.

  • 体外膈肌起搏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曾娟利

    体外膈肌起搏器是我国研制的创新技术产品,主要刺激膈神经引起膈肌收缩.体外膈肌起搏技术应用于临床已有30年历史,研究成果较多,应用范围较广,目前主要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 无创通气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盛燕妮;邓存文;高玉林;常彩虹;邓斗兴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5-10~2016-10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无创通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和心率均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血氧分压(PaO2)增加而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P<0.05),观察组PaO2高于而PaCO2低于对照组(P<0.01);第一秒呼出气量(FEV1)和第一秒呼出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增加(P<0.05),观察组FEV1和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死亡患者.结论 无创通气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COPD急性加重患者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 高频通气膈肌起搏治疗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体会

    作者:刘正蓉;陈同惠

    高频通气膈肌起搏机(HDP)是将高频通气(HFV)和体外膈肌起搏(EDP)联于一体的一种机械通气设备,属于无创性高频通气机.使用高频通气膈肌起搏机治疗呼吸衰竭的患者可改善其肺氧合功能,提高肺通气量,改善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本组对36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HDP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无创通气与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曹进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与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治疗对改善慢性阻碍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与作用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与体外膈肌起搏器,连用7天,观察登梯、活动耐力、呼吸困难等呼吸功能改善情况,测定第一秒呼出气量(FEV1)、第一秒呼出气量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肺活量(VC)、大通气量(MVV),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FEV1、FEV1/FVC、VC、MVV等肺功能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与体外膈肌起搏器,能有效改善气道阻力,增加膈肌及其它呼吸肌的收缩力和耐力,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缺氧,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插管率、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