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恶性肿瘤脑转移放恶疗预后分析

    作者:张亦农;王振中;白佳佳

    脑转移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常见途径,发生率可达30%[1],一旦出现脑转移,患者生存预后变差,不治疗中位生存期不超过1月[2],单纯全脑放疗(WBRT)或全脑放疗联合局部肿瘤适形加量放疗(3D-CRT)是脑转移治疗的标准手段,可将脑转移患者生存期延长至3~6个月,大大提高局控率,本研究分析自2010.06至2013.06我科收集156例多种恶性肿瘤脑转移放疗后疗效及生存情况,以此探讨其合理治疗方案.行手术切除及2~6周期化疗.

  • 探讨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 生存预后分析

    作者:杨燕峰;潘琴;王纯

    目的 分析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5月于该院收治的34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微卫星状态进行分组,其中微卫星稳定9例,低度微卫星不稳定11例,高度微卫星不稳定14例.随机选择每例切片的5个视野,由2名或以上专业影像学及病理科医师进行双盲独立阅片,分析不同微卫星状态患者在病理特征及生存期方面的区别,并对比分析.结果 在结直肠癌患者中,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患者年龄≥60岁占42.86%,性别为男占64.29%,病理分期为Ⅲ期35.71%,肿瘤为低分化占7.14%,病变部位为左侧占21.43%,黏液腺癌占64.29%,肿瘤浸透浆膜占35.71%,淋巴转移占28.57%,微卫星稳定和低度微卫星不稳定则分别占85.00%、55.00%、55.00%、20.00%、60.00%、25.00%、70.00%、65.00%.两组在性别、 病理分期、 肿瘤分化程度等所占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3、1.229、0.302,P=0.588、0.268、0.582);两组在年龄、病变部位、病理类型、浸润深度、淋巴转移情况等占比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6、14.502、5.247、3.927、14.371,P=0.027、0.020、0.022、0.048、0.037);在34例结直肠癌患者中,9例微卫星稳定患者的生存期为(10.92±1.15)个月,11例低度微卫星不稳定患者的生存期为(13.01±1.08)个月,14例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患者的生存期为(20.22±3.27)个月.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患者的生存期显著高于微卫星稳定及低度微卫星不稳定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56、6.350,P=0.000、0.000).结论 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微卫星稳定和低度微卫星不稳定患者有显著差异,且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患者生存期更长,检测结直肠癌卫星不稳定状态在进行临床治疗指导及改善疾病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

  • 你还在谈胃镜“色变”吗?

    作者:刘燕南

    我国胃癌的现状是患病率高,但早期诊断率低、生存预后较差.胃癌患病率居高不下,同时,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饱受胃病之苦,因此胃镜已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了.可是关于胃镜,你真的了解吗?所谓胃镜,简言之就是一个带有摄像头的纤维软管.检查时,纤维软管通过嘴或者鼻子,进入患者的消化道,让医生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表面黏膜,同时观察是否有溃疡、异常隆起的包块、曲张的血管等.

  • 中西医联合疗法对脑血栓患者临床疗效 和生存预后的影响

    作者:曹祖盛;刘鑫

    目的 探究对于脑血栓患者采用中医联合诊疗对其临床疗效和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2年12月时间段内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前者给予传统的溶栓、降血脂及降血压等西医治疗,后者在相同的基础上根据中医的辨证观点给予针灸和汤剂治疗,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和随访的预后评价结果等.结果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u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亦显示患者经过中西医的结合疗法后运动功能显著得以改善;离院后通过对患者的后续随访结果显示整体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后期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年生存率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5年时间内死亡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本研究结果初步证实对于脑血栓患者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式相对于单纯传统的西医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远期预后评价结果亦显示疗效突出,患者的耐受性较好,值得诊疗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 肝细胞癌肝外转移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果;吴黎雳;宦宏波;马宽生;李晓武;别平;夏锋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 HCC)肝外转移常见的部位及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经PET/CT检查确诊HCC肝外转移的病例132例,对其HCC转移部位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行单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HCC 肝外转移常见的部位是淋巴结(54.5%,72/132)、骨(24.2%,32/132)和肺(21.2%,28/132);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均提示淋巴结转移对患者生存预后有显著影响(P值均<0.05),而其他转移部位和生理指标对生存预后均无显著影响(P值均>0.05)。结论淋巴结转移在HCC肝外转移常见且可显著影响患者生存预后,及早诊断及治疗淋巴结转移病灶将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 早期肺腺癌病理诊断若干问题

    作者:张杰

    2015版WHO肺腺癌分类基本上采用2011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 IASLC )、美国胸科学会( ATS )和欧洲呼吸学会( ERS)提出的肺腺癌多学科分类的内容[1],只是在部分内容上局部有所增减微调。肺腺癌2011年分类一经提出就引起了我国临床肿瘤医师和病理医师极大关注,并很快在国内推广应用,时至今日已有5年时间。随着在国内的广泛应用[2],不少病理医师反映在早期肺腺癌病理诊断中存在一些困惑或困难,为此回顾分析了上海市胸科医院2011年手术切除并有5年生存预后资料的234例早期肺腺癌(原位腺癌和微浸润性腺癌)病理组织学特征后并结合本人的一些诊断体会[3],试图从两个方面谈谈我对早期肺腺癌病理诊断的一些想法和认识,限于知识水平和经验,错误和不足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 胃癌组织VEGF,Flt1,bFGF,P53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作者:段伦喜;钟德午;胡辅珍;赵华;杨竹林;易文君;舒国顺;华颂文

    目的:探讨胃癌中VEGF,Flt1,bFGF,P5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研究VEGF,Flt1,bFGF,P53在胃癌中表达及与胃癌生长转移、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VEGF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浆膜、浆膜外vs肌层和黏膜层,P<0.01).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53阳性淋巴结转移组vs P53阴性淋巴结无转移组,P<0.05).VEGF与Flt1表达呈正相关(VEGF表达在Fltl阳性组vs在Flt1阴性组,P<0.01);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有临床病理分期、VEGF表达、肿瘤浸润深度、手术方式.Kaplan-Meier 研究显示VEGF表达与胃癌生存预后相关(P<0.05).Flt1,bFGF,P53表达与生存预后无关(P>0.05).结论: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VEGF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胃癌生存预后相关,VEGF表达可作为预测胃癌预后一项很好的指标.

  • 淋巴血管侵犯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相关临床预后意义的Meta分析

    作者:张立进;查振雷;赵虎;袁军;姜彬;杨伟;陈晓华;吴斌

    目的 系统性评价淋巴血管侵犯在预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临床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有关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预后分析研究,检索时限设置为建库开始至2017年5月,检索语种为英文及中文.采用NOS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质量学评价,并采用Rev Man 5.3与Stata 12.0软件对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临床预后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终共纳入18篇相关临床队列研究,发表时间2008-2017年.相关膀胱癌患者共12 354例,其中有淋巴血管侵犯者4 272例,占34.6%.Meta分析结果显示,淋巴血管阳性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在总体生存率(HR=1.26,95%CI 1.16 ~1.38,P<0.001)、无复发生存率(HR=1.27,95%CI 1.06 ~1.52,P<0.001)、肿瘤特异性生存率(HR=1.30,95% CI 1.18~1.42,P<0.001)3个方面均低于淋巴血管阴性的患者.Egger's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淋巴血管侵犯在总体生存率(P=0.636)、无复发生存率(P=0.077)、肿瘤特异性生存率(P =0.342)方面均无显著的发表偏倚.结论 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显著相关,可作为评价此类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但相关结论仍需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 微血管侵犯预测非转移性肾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Meta分析

    作者:张立进;吴斌;查振雷;赵虎;冯烨军;袁军

    目的 系统性评价微血管侵犯(MVI)预测手术治疗后非转移性肾癌(nmRCC)患者远期生存预后的作用.方法 制定严格的文献检索流程及纳入、排除标准.由2名独立研究员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中国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有关MVI与nmRCC手术治疗后生存转归方面的研究,检索时限设置为从建库开始至2018年5月,检索语种为英文及中文.采用NOS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质量学评价,并采用Stata 12.0和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终共纳入25篇临床研究,发表时间为2004-2018年,共6 741例nmRCC患者,其中发生MVI者1 768例(26.2%).Meta分析结果显示MVI阳性的nmRCC患者术后有较低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HR =1.51,95%CI 1.41~1.62,P<0.001]、无复发生存率[HR=1.47,95% CI 1.26~1.71,P<0.001]及总体生存率[HR =1.37,95%CI1.19 ~1.57,P<0.001].同时,Egger's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MVI在肿瘤特异性生存率(t=1.43,P=0.176)、无复发生存率(t=1.21,P=0.253)及总体生存率(t=0.37,P=0.725)方面均无显著的发表偏倚.结论 MVI与nmRCC患者术后的远期生存显著相关,可作为评价此类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

  • 宫腔镜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的进展

    作者:李莉;王玉珏;高雪梅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总癌症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1].近年来,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Ⅰ期子宫内膜癌5年生存率81%~91%,如累及宫颈,则下降为67%~77%[2].因此,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前提.近年来,随着宫腔镜在临床的应用与普及,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率显著提高[3].但宫腔镜检查时膨宫介质和膨宫压力是否会造成子宫内膜癌细胞腹腔内播散及播散的子宫内膜癌细胞是否会增加内膜癌患者的生存风险,一直是临床上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有关此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治作用

    作者:庄文明;张凤;张玉泉

    子宫内膜增生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病变,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被列为癌前病变,正确、及时地诊断和治疗对防止病变进展意义重大.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健康,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宫腔镜在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宫腔镜在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治作用做一综述.

  • 52例青年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分析

    作者:吴伍林;刁飞宇;吴德庆;蔡观福;陈仕荣

    目的 了解青年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青年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7年间52例40岁以下的青年胃癌患者,比较其与同期非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分析本组青年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青年胃癌患者以女性多发常见;与非青年胃癌患者相比,组织分型、大体类型较差,进展期胃癌患者常见,根治手术切除率较低.青年组胃癌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为36.9%,显著低于非青年胃癌患者的46.1%,根治术后两组5年生存率相仿,分别为47.1%和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本组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青年胃癌患者早期诊断率低,临床病理特点差,预后不佳.早期诊断,提高根治手术的机会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

  • miR-320a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何东添;苏耀荣;蒋文川;李超;李伟文

    目的:探讨miR-320a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本科室收治的65例已经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和结直肠癌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miR-320a的表达情况,分析miR-320a表达情况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miR-320a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miR-320a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和CEA水平有关(均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关(均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iR-320a高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总体预后明显优于miR-320a低表达者,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4.7%和31.4%(P=0.022)。结论 miR-320a 可能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miR-320a过表达可能提示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生物学行为较佳。

  • 视网膜母细胞瘤眼球摘除术后放化疗对生存预后影响的研究

    作者:刘万丽;吴中耀;杨华胜;颜建华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b)眼球摘除术后辅助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 随访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1997年1月-2001年12月Rb 102例眼球摘除术或眶内容摘除术,术后进行辅助治疗的64例的生存情况,术后放疗、化疗对生存预后影响的研究.结果 筛板后侵犯者25例,进行辅助治疗19例,21例存活,4例死亡;视神经断端侵犯者7例,均给以术后辅助治疗,1例存活,6例死亡;小部分脉络膜侵犯44例,35例术后给以辅助治疗,36例存活,8例死亡;大部分脉络膜侵犯6例,3例进行术后辅助治疗,3例存活,3例死亡;眼前段受侵犯16例,8例术后给以辅助治疗,10例存活,6例死亡;眶组织侵犯12例,辅助治疗11例,4例存活,8例死亡.结论 视神经断端侵犯者预后很差,术后积极的辅助治疗生存率很低;眶组织侵犯者眶内容摘除术后放疗对生存预后有帮助;单纯眼前段侵犯者术后辅助治疗要审慎;脉络膜侵犯和视神经近端侵犯者的术后辅助治疗仍需进一步研究.

  • Luminal B型乳腺癌生存预后分析

    作者:吴凡;刘健

    目的:探讨Luminal B型乳腺癌3种亚型的预后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分为3组:1组为HER2阳性、Ki-67<14%,2组为HER2阴性、Ki-67≥14%,3组为HER2阳性、Ki-67≥14%,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复发转移事件。结果 Luminal B型乳腺癌3个亚型中,HER2阳性、Ki-67<14%者(1组)淋巴结转移比例低,1组的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时间长,2组其次,3组低,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uminal B型乳腺癌可根据HER2和Ki-67分为3个预后不同的亚型,有必要进行前瞻性研究针对不同亚型进一步研究,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以改善LuminalB型乳腺癌的预后。

  • 老年减肥效果及其对体重管理的启示

    作者:索艳凤;朱燕波;鹿佳

    肥胖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也是高血压[2]、高血糖[2]、高尿酸血症[3]、脂肪肝[4]等多种慢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肥胖的逐渐流行[5],越来越多的入开始注意减肥,特别是老年人,每年约有13%的老年人进行刻意减肥或无意减肥[6].他们认为,减肥有益于健康,通过减肥可以改善生理功能、提高生命质量[7]、延长生存预后,却很少注意其对健康产生的负向影响.因此,本研究将从减肥角度出发,搜集老年人减肥对生理功能、慢性疾病及生存预后多样化影响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综述,并针对老年体重管理给出相应的、合理化的建议.

  • 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优势分析

    作者:苏科;易石坚;向征

    目的分析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优势.方法选择手术治疗脑胶质瘤107例,分显微手术组65例,传统手术组42例,比较两组的生存率.结果显微手术组术后1,3,5年生存率高于传统手术组.生存预后与病理分级相关;同种手术方式中,生存预后与肿瘤切除程度和年龄不相关.结论显微手术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率;显微手术以其损伤小,适应症宽,全切除率高等优点,已经成为治疗脑胶质瘤的首选术式.

  • 食管癌女性患者的病理特点与生存预后研究

    作者:董向

    目的:研究食管癌女性患者的病理特点与生存预后。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248例的病历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随访3年。结果:两组患者<60岁发病率,女性患者低于男性患者为49.46%(P<0.05)。女性食管癌患者的肿瘤位置、浸润深度、病理分期Ⅰ期、脉管癌栓率,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与男性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食管癌患者的肿瘤长度、组织分化、病理分型、神经侵犯率、病理分期Ⅱ期、Ⅲ期、Ⅳ期与男性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男性(P<0.05)。肿瘤长度、浸润深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为影响女性患者3年生存的预后因素。结论:食管癌女性患者的病理特点与生存预后与男性患者各不相同,女性预后由于男性可能和食管癌患者病理特点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 瘤区淋巴结的新治疗策略:阳性清除之,阴性保留之,可疑观察之

    作者:吴沛宏;黄职妹

    目前,肿瘤TNM分期中的淋巴结(N)分期是恶性实体瘤常采用的临床分期系统之一.一般认为淋巴结状态是大多数恶性实体瘤患者生存预后重要的因素之一.近年来,外科学者们对肿瘤患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淋巴结清扫术式.但是为了达到更佳的生存优势,淋巴结应该切除多少数量及切除范围应如何设计仍存在争议.随着转移淋巴结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展,术前甚至术中检测阳性淋巴结的准确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微创介入治疗在控制转移淋巴结上的优势也突显出来.本文作者强调了淋巴结在肿瘤防御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淋巴结的3个基本处理原则,即大程度保护功能正常的淋巴结,精确清除、灭活转移性淋巴结,密切观察可疑淋巴结.

  • 民众志愿者进行常规心肺复苏培训对改善边远地区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存预后十分必要:一项全国性的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

    作者:喻文;罗红敏

    ?近有一项前瞻性研究分析了影响边远地区院外心搏骤停(OHCA)患者生存的因素。研究者从2007年至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了716?608例OHCA患者的资料,分析了无院前医生参与、但有旁观者目击的193?914例OHCA患者的数据。结果显示:较近、中间和偏远地区的OHCA患者总体具有良好神经功能预后的1个月存活率分别为7.4%、4.1%和1.7%,说明随着所在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降低,OHCA患者的1个月存活率不断下降。同时研究者根据心肺复苏(CPR)类型将患者分为单纯胸部按压组和常规CPR组;根据有无调度员远程指导CPR(DA-CPR)将患者分为两组;后按旁观者CPR(BCPR)类型将边远地区患者分为无BCPR、单纯胸外按压有DA-CPR、常规CPR有DA-CPR、单纯胸外按压无DA-CPR、常规CPR无DA-CPR?5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脏和非心脏疾病患者在每一个时间距离地区患者生存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每个BCPR类型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都会受时间、地域距离和病因的影响(均P<0.05)。在边远地区,进行常规BCPR的患者存活率比单纯胸外按压的BCPR患者显著升高〔优势比(OR)=1.26,95%可信区间(95%CI)=1.05~1.51〕;无DA-CPR的BCPR存活患者比有DA-CPR的BCPR患者多(OR=1.54,95%CI=1.29~1.82)。在边远地区,与所有其他BCPR组相比,常规CPR无DA-CPR可明显改善后心脏病因导致OHCA患者的存活率。与生存相关的其他因素有从心跳停止到呼救的时间以及呼救到第一次CPR的时间。据此研究者得出结论:旁观者常规CPR对改善OHCA患者预后十分必要,必须尽一切努力对边远地区居民进行常规CPR培训。

80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