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

中国内镜杂志

China Journal of Endoscopy 중국내경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 影响因子: 1.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989
  • 国内刊号: 43-125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2-14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内镜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雷光华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肺门纵隔淋巴结核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李科宇;潘频华;汤渝玲;周志国;李榜龙

    目的 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而无肺部病灶的患者明确诊断常极为困难,该研究总结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BNA)在结核引起的孤立性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行TBNA检查患者并终诊断为结核性肺门纵隔淋巴结炎(TBLA)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评估和增强CT扫描,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病理结果和病原微生物学结果.结果 纳入44例患者,其中TBNA诊断为TBLA者42例(95.4%),2例通过其他方法确诊,仅根据细胞病理学结果有32例(72.7%)诊断为结核,其中1例(2.2%)痰涂片阳性,而结核菌培养显示22例(50.0%)培养阳性,经细胞病理学评价不能确诊的12例患者中10例结核培养阳性.细胞病理学检查联合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诊断率从72.7%提高到95.4%.结论 TBNA是一种诊断TBLA安全高效的一线方法.细胞病理学检查联合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提高了TBNA的阳性率.

  •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宋伟;杨晓钟;戴伟杰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胃间质瘤(直径≤3 cm)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ESD方式治疗.分析病例的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有无复发等.结果 54例(96.4%)成功完成ESD,2例因出血、穿孔转外科行开腹手术.术后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D117阳性51例(91.1%)、CD34阳性47例(83.9%).术后随访3 ~ 48个月,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结论 ESD是治疗相对小的胃间质瘤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胃镜精检在首次胃镜提示胃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凯;徐萍;陶元生;张黎;马睿锐;杨静;于海滨;吴杰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放大内镜、染色内镜、窄带成像(NBI)及高频超声微探头对首次胃镜提示胃癌前病变的患者进行再次胃镜精检的价值.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7月,对该科首次胃镜病理发现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的患者进行电话召回,应用放大内镜、染色内镜和NBI等进行胃镜精检,发现有可疑病灶时进行高频超声微探头检查以判断浸润深度.萎缩性胃炎及肠化但未合并上皮内瘤变的患者未纳入本研究.共65例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入选,初次胃镜提示LGIN 56例、HGIN9例.结果 65例患者终证实胃癌14例,首诊为LGIN 7例,HGIN 7例.14例胃癌患者中9例于该院治疗[5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4例手术],其中早期胃癌8例(6例黏膜内癌、2例浸润黏膜下层),1例进展期癌(浸润至浅肌层),另5例均呈早癌内镜表现,但因拒绝于该院治疗,无法确诊分期.结论 胃镜检查发现上皮内瘤变时,往往提示存在早期癌变的可能,对该类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胃镜精检有助于发现之前遗漏的早癌病灶,避免漏诊.

  • 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切除垂体腺瘤22例临床分析

    作者:叶经纬;张立;钱晓波;刘惠祥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微创内镜切除垂体腺瘤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垂体腺瘤患者共22例,均在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入路行微创内镜切除,术中对肿瘤组织及周围重要解剖结构进行准确定位,确定病灶切除程度.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肿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症7例,2例发生短暂性脑脊液漏,无颅内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 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微创内镜切除垂体腺瘤可准确定位肿瘤组织,实时观察病灶大小及周围重要解剖结构;通过神经导航与微创内镜联合运用可在大范围内对肿瘤进行安全切除,明显减少术中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 食管早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追加手术及放疗的握判

    作者:沈婷;庄耘;孙静;徐馥;杨莉君;陈建平

    目的 初步探讨食管早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追加手术及放疗的评判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5年10月,该院消化科112例行ESD治疗的食管早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后病理结果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随访期内共有7例患者进一步治疗,其中追加食管癌根治手术3例;贲门癌根治术1例,术后淋巴结阳性再次追加化疗;追加ESD术1例;放疗2例.7例患者肿瘤浸润至上皮内层(m1)和黏膜下层上1/3(sm1)各3例,浸润至黏膜肌层(m3)者1例.1例患者病理提示脉管内转移,随访13个月胃镜检查局部无复发,但CT提示腹腔淋巴结转移,随访16个月后死亡.另有1例浸润深度达m1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患者,垂直及水平切缘均为阴性,随访7个月局部无复发,但CT提示肝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 术前准确判断癌灶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决定患者治疗方式的重要依据;术后评估病灶是否达到了治愈性切除,随访有无局部复发及淋巴结、远处转移则决定是否需要追加手术及放疗.

  • 硫酸镁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拔管反应和术后镇痛的影响

    作者:杨燕青;何海娟;狄华君

    目的 观察静脉输注硫酸镁(MgSO4)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拔管反应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MgSO4组和生理盐水(NS)组,每组30例.MgSO4组:麻醉诱导前MgSO450.00 mg/kg稀释至100 ml,15 min内静脉输注,气管插管后持续静脉输注MgSO415 mg/(kg·h)至手术结束.NS组以相同容量的NS代替MgSO4.两组术毕均予以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记录两组术前麻醉访视时(T0)、麻醉诱导后(T1)、吸痰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2 min(T4)和5min(T5)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两组术后4h(T6)、12h(T7)、24h (T8)和36h (T9)各时间点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和镇痛泵用量.记录两组术中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总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拔管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和解救镇痛药氟比洛芬酯应用情况.结果 与NS组相比,MgSO4组瑞芬太尼总量明显偏低(P<0.05),但其拔管时间延长(P<0.05).NS组MAP和HR在T1、T2、T3、T4和T5等时间点明显高于MgSO4组(P<0.01),在T2、T3、T4和T5等时间点明显高于T0时间点(P<0.01);两组MAP和HR在T1时间点均明显低于T0时间点(P<0.05).两组患者在T6时间点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和镇痛泵所用容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gSO4组在T7、T8和T9等时间点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明显偏低(P<0.05);在T6~T7、T7~T8和T8~T9时间段内镇痛泵所用容量明显少于NS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解救镇痛药氟比洛芬酯应用率明显低于NS组(P<0.05).结论 MgSO4可有效减轻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且可缓解术后疼痛,减少自控镇痛(PCA)镇痛药的用量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 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镇静在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套扎术中的应用

    作者:项海飞;林仙菊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镇静用于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套扎术(EVL)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拟行EVL术的肝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组DF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术前10 min口服利多卡因胶浆10ml表面麻醉,DF组术前10 min始匀速静脉泵入0.5μg/kg右美托咪定,术前2min缓慢静脉推注芬太尼0.5μg/kg,F组术前2 min缓慢静脉推注芬太尼0.5μg/kg,记录两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术中不良反应、患者的术中反应程度、患者满意度和操作医生的满意度,操作时间.结果 DF组的Ramsay镇静评分大于F组,患者的满意度、操作医生的满意度均优于F组,手术时间DF组小于F组,不良反应两组相似.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清醒镇静用于EVL安全有效,优于单用芬太尼.

  • 经腹腔给予利多卡因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作者:韩吟秋;甘建辉;于虹;易宏达;肖纯

    目的 探讨经腹腔内给予利多卡因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妇科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并要求术后镇痛的患者9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利多卡因组(L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麻醉方法,在撤除腹腔镜前,L组患者经腹腔内给予2%利多卡因2.00 mg/kg,C组患者经腹腔内给予7.0ml生理盐水.术毕各组患者注射负荷剂量舒芬太尼后开启静脉自控镇痛泵(舒芬太尼2.0μg/kg+生理盐水至100.0 ml).由另一位麻醉医生观察并记录每位患者镇痛开始即刻(T.)、2h(T1)、4h(T2)、8h(T3)、12h(T4)、24h(T5)及撤泵后2h(T6)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平均动脉压(MAP)、脉博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总按压次数、总用药量和不良事件例数及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结果 与C组相比,L组患者在T5~6时间点的MAP、RR和HR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患者自控镇痛泵的总按压次数及总用药量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患者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L组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腔内给予利多卡因利于加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节约镇痛药物的用量,减轻不良反应发生,并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利于患者康复.

  • 磁共振成像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中的评价应用及临床处理分析

    作者:程贤鹦;李文娟;张祖娟;李奎;孙进;夏雨萍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中的评价应用及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行MRI检查并手术治疗的128例PCS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及术后随访,通过MRI完整评价PCSD,结合临床症状、生育要求等决定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对手术疗效、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等进行评估.结果 ①128例MRI检查提示憩室顶端残留肌层厚度≤2.00 mm有98例,>2.00 mm有30例;②符合条件的行宫腔镜手术26例,宫腹腔镜手术102例,宫腔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宫腹腔镜手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③两种手术治疗的症状学评估总有效率分别为88.5%(23/26),93.8%(75/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0);④宫腹腔镜下憩室切除修补术的解剖学评估手术有效率为97.1%(99/102);手术前后憩室顶端残留肌层厚度均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随访成功妊娠34例,足月分娩24例,其中经阴道分娩者有6例,PCSD妊娠6例.结论 ①MRI检查是全面评价PCSD的可靠方法;②宫腔镜及宫腹腔镜手术均是有效治疗手段,但各有优势,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考虑制定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③宫腹腔镜下修补术对憩室的解剖结构异常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的.

  • 窄带成像内镜对咽喉部位肿瘤患者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治成;杨晓;杨晓刚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内镜(NBI)对咽喉部位肿瘤患者活检中的应用价值,为咽喉部位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共纳入100例怀疑咽喉部位恶性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普通白光及NBI内镜条件下进行活检,并以终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 100例怀疑咽喉部位恶性肿瘤患者中,终病理确诊恶性56例,占56.0%,良性病变44例,占44.0%.普通白光活检正确率60.0%明显低于NBI内镜活检正确率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BI内镜敏感度为89.3%,特异度为63.6%均明显高于普通白光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4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0,4.56,P =0.048,0.033).结论 NBI内镜下咽喉部肿瘤为边界清晰的棕色斑点或条索状,活检中选取上述部位可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正确率.

  •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后胰腺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樊艳华;刘鸿飞;房龙;杜时雨;高春;沙雪菲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相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327例经内镜乳头切开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患者的临床表现、伴随疾病、血生化、困难插管、胆总管扩张程度、胆总管结石大小及数量、乳头括约肌切开大小、鼻胆引流(ENBD)及术前用药等20余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寻找影响PEP的相关因素.结果 327例患者共发生PEP 23例(7.0%),单因素统计处理发现患者伴有胆囊结石、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胆总管扩张程度PEP组和非PEP组比较P值小于或接近0.05,将这7项有可能影响PEP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示胆囊结石和胆总管扩张程度是影响PEP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 伴有胆囊结石和胆总管不扩张或轻度扩张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较易并发PEP.

  •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44例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沃静波;许国强;陈洪潭;陈李华;季峰;单国栋;杨铭

    目的 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6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AC并接受POEM治疗的44例患者,观察患者手术前后AC临床症状评分系统(Eckardt评分)及胸部CT、食管X线造影结果,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4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OEM,黏膜下隧道切开长度(12.9±1.1) cm,肌切开长度(9.6±2.4) cm.术后44例患者经1~39个月随访,术后Eckardt评分(1.1±1.1)分,较术前(6.6±2.0)分明显降低(P<0.01).术前、术后行胸部CT 10例,术后食管大径均值(25.7±8.5) mm,较术前(41.5±14.9) mm明显减小(P<0.01).术前、术后行X线食管造影10例,术后食管大径较术前缩小(29.3±16.8)%.44例患者体重由术前的(53.2±10.9) kg增加至术后的(58.3±11.7) 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OEM作为治疗AC的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其短中期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吞咽困难等症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 电子支气管镜在重症破伤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陈实;李承红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重症破伤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重症破伤风合并肺部感染的58例患者行床旁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和肺泡灌洗及局部用药治疗,对其血气分析指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及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的变化进行前后自身对照,并观察其插管时间,痰培养阳性率.结果 58例重症破伤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经电子支气管镜吸痰、肺泡灌洗,症状均改善;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APACHE-Ⅱ评分及CPIS评分均明显好转(P<0.05).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在重症破伤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救治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运用导丝测量法与支架测量器测量法选择支架的临床观察

    作者:章子函;孙大勇

    目的 探讨导丝测量法与支架测量器测量法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选择合适的植入支架的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确诊为恶性胆道梗阻、胆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和胰管结石的患者55例进行两种测量方法的随机对照观察.对两组患者的测量值、实际值、误差值、更换情况及测量时间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支架放置更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导丝组的更换率较支架测量器组的更换率更高(14.81% vs 3.57%).单纯对导丝组和支架测量器组的测量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两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测量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值来判断导丝和支架测量器的准确度,支架测量器组明显优于导丝组,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方法得出测量结果的时间的比较,支架测量器组明显优于导丝组,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架测量器测量法较导丝测量法而言具有方便、快捷、准确度高、支架更换率低的特点.

  • 胶囊内镜及小肠CT成像联合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靖;杨燕敏;魏忠荣;陆建环;杨柠娜;高丽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CE)以及小肠CT成像(CTE)联合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年9月-2016年4月在玉溪市人民医院诊治怀疑小肠疾病的患者198例,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行CE、CTE检查、CE及CTE联合检查,对3组病例的病变检出率及病因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探讨CE及CTE联合检查在小肠疾病的应用价值.结果 CE患者72例,检出病变43例,漏诊4例,误诊2例,病变检出率59.7%(43/72),病因诊断符合率87.2%(41/47).CTE患者86例,检出病变48例,漏诊7例,误诊3例,病变检出率55.8%(48/86),病因诊断符合率81.8%(45/55).联合检查患者40例,检出病变32例,漏诊2例,病变检出率80.0%(32/40),病因诊断符合率94.1%(32/34),联合检查的病变检出率高于另外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因诊断符合率与另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E及CTE联合检查可提高小肠疾病的病变检出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经尿道整体剜除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比较分析

    作者:朱明德;董焱鑫;高晓康;杨军昌;霍双进;曾锐;李东;尼加提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剜除联合手术刨削器治疗大体积(>80 ml)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65例大体积BPH,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剜除组和电切组,剜除组30例,采用经尿道腔内整体剜除前列腺,完整剜除后推入膀胱,更换手术刨削器,将剜除的腺体粉碎取出;电切组35例,采用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RP).结果 6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剜除组手术时间较TURP组短[(48.5±17.3) vs(75.6±21.4) min,t=5.55,P=0.000],术中出血量较TURP组少[(51.8±14.6) vs(102.3±32.4) ml,t=7.87,P=0.000].腺体切除体积较TURP组多[(78.3±15.5)vs(61.8±12.9) ml,t=4.69,P=0.000].两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剜除组术后暂时性尿失禁比例高于电切组(8/30 vs 4/35).两组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Qmax)和残余尿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腔内整体剜除联合手术刨削器治疗大体积BPH,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除腺体更彻底.

  • 2/3外凸肌瘤基底部套扎法腹腔镜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思辉;马海宁;赵福杰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基底部套扎免缝合法剔除2/3外凸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1月在该院住院的56例需要腹腔镜手术治疗2/3外凸子宫肌瘤的患者.26例进行腹腔镜下肌瘤基底部套扎免缝合法剔除子宫肌瘤(免缝合组),30例进行常规的腹腔镜下缝合法剔除子宫肌瘤(缝合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3天腹腔引流总量及术后第1、2、3及6个月盆腔彩超.结果 56例均成功地完成了腹腔镜下手术,免缝合组平均手术时间(76.96±21.11)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7.69±12.90) ml,平均术后3天腹腔引流总量(84.81±35.28) ml,以上数据均明显少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彩超提示缝合组均无肌瘤残腔形成,免缝合组肌瘤残留基底座逐渐被吸收,第3个月57.69%(15/26)的患者肌瘤底座完全吸收,平均吸收率(91.58±14.82)%,至第6个月所有患者均完全吸收,肌壁回声均匀连续.结论 腹腔镜下肌瘤基底部套扎免缝合法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出血和渗出,减小术后创面,保留子宫肌层的完整,是一种安全简单又效果显著的手术方法.

  • 羟考酮多模式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力;袁军

    目的 观察羟考酮多模式镇痛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手术患者苏醒质量及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羟考酮组(Oxy组,n=20)与芬太尼组(Fen组,n=20).两组患者均于全麻诱导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常规全凭静脉诱导和维持,手术缝皮时停止维持药物输注,同时:Oxy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羟考酮0.10 mg/kg;Fen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芬太尼1.0μg/kg.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呛咳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以及入室、缝皮(T.)、拔管(T1)、拔管后5min(T2)血压和心率(HR);拔管后10 min、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 h的静息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无差异(P>0.05),Oxy组呛咳评分明显低于Fen组(P<0.05),Ramsay评分Oxy组高于Fen组(P<0.05),Oxy组于T1和T2的收缩压(SBP)低于Fen组(P<0.05),Oxy组术后6h及术后12h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Fen组(P<0.05).结论 羟考酮联合帕瑞昔布钠的多模式镇痛,能提高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手术患者的苏醒质量,有效缓解患者术后12h内的疼痛.

  • 输尿管软镜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文增;崔振宇;安丰;马涛;师晓强

    目的 通过对输尿管软镜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ini-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对比研究,探讨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6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病历单双号分为奇、偶数,奇数为输尿管软镜组(A组),偶数为mini-PCNL(B组).右侧28例,左侧32例,结石直径为0.9~2.0 cm,平均(1.50±0.25) cm;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结果 该研究60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分别为A组(86.50±12.81) min、B组(81.83±12.76)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分别为A组(2.20±0.58) ml、B组(12.53±2.12) ml,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清石率,A组90.00%(27/30)、B组96.67%(29/30),1个月结石清除率分别为A组100.00%(30/30)、B组100.00%(30/3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大出血、严重感染和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较mini-PCNL操作简单、创伤更小、更安全和疗效确切,是目前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开放手术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失败的患者再次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效果

    作者:闫东;袁超英;袁杰;黄苏溪;肖华平;海拉提;周海慧

    目的 探讨既往行肾开放手术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失败的患者同侧再次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4年1 201例曾在该科行PCNL术患者的临床资料.1 201例患者中,既往无ESWL也无肾开放手术史的683例(56.9%)患者为第1组.同侧行ESWL失败的302例患者(25.1%)为第2组,216例(18.0%)同侧曾行肾脏开放手术的患者为第3组.比较3组间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持续时间、结石清石率(SFR),建立进入集合系统通道的个数,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3组间在性别、体质指数(BMI)、结石大小和位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 =0.000),第2和第3组间手术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进入集合系统通道个数方面,第1组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 =0.000).3组间在住院时间、SFR和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研究表明对于曾经行肾开放取石或ESWL碎石失败的肾结石患者再次行PCNL是安全有效的,其手术成功率和未行开放手术和体外碎石的患者相近.

  • 服药时间对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

    作者:孟小芬;陈熹;杨屹;李华;徐金锴;徐心;施程英;屈平敏

    目的 探讨行结肠镜检查时服药时间对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结肠镜检查的20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5:00~7:00,B组:10:00~12:00,于肠镜检查前4h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GEP)(恒康正清)139.12 g(2 000 ml)作为清肠剂,内镜医师行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和肠腔内气泡评分,记录患者肠道准备时间,问卷调查患者对肠道准备的耐受性,记录肠道准备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肠道准备及全结肠镜检查.A组BBPS总分明显高于B组(P<0.05),A组肠腔内气泡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A组肠道准备时间少于B组(P<0.05),A组耐受性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5:00~7:00服用PGEP行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时间短、效果好,方便患者就医,能减少患者空腹等待及不适(头晕、饥饿感)等潜在风险,增加其依从性和耐受性,使肠镜检查顺利进行.

  • 肠镜检查致结肠浆肌层撕裂伴腹腔大量出血1例

    作者:高虎云

    结肠镜检查常见并发症是肠出血和肠穿孔,也有一些罕见并发症如脾破裂[1]、肠系膜动脉瘤破裂[2]等.本例为肠镜检查致结肠浆膜层和肌层撕裂伴发腹腔大量出血,临床少见.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因下腹部隐痛不适1d于2016年4月6日收住入院.有冠心病史4年,2012年5月曾在本院行冠状动脉支架置人,一直服用阿司匹林.无外科手术病史.住院前在门诊行全腹部CT平扫(图1)腹腔未见明显积液.

  • 儿童长条状支气管异物逆入消化道1例

    作者:蔡华波;马翔宇;叶文宏;周少明

    异物呛人或吞食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绝大多数表现为单一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或消化道异物,但异物由气管支气管呛咳逆出后又再进入消化道者罕见,特别是具有一定重量的金属长条状异物呛咳后再吞人消化道者更为罕见.本文报道l例2岁8个月儿童,因误吸入一长约3.5 cm金属螺丝钉进入支气管,行硬气管镜下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时发现异物移位至消化道,后采用胃镜取出.提醒临床医生应注意罕见事项发生的可能,及时做好相应的预防应对措施.

  • 内镜下单环套扎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致重度狭窄的术后思考

    作者:陈洁;徐永居;印健;朱海杭

    内镜下单环套扎术治疗黏膜下肿瘤是采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的方法,用有弹性的套扎圈将黏膜下肿瘤套住,使其血流中断,局部发生缺血、坏死,自然脱落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本方法损伤面小且恢复快,其整个脱落过程大约10d左右,创面1个月内完全愈合,其间可适当应用抑酸剂及黏膜保护剂,促进组织修复,只适用于直径小于1.5 cm[1]的黏膜下肿瘤.笔者使用内镜下囊肿结扎术治疗1例食管良性肿瘤.

  • 胃石治疗的临床进展

    作者:刘亚萍;王东

    胃石是指经口摄入的某种食物、药物或异物在胃内正常或异常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不可吸收的聚合物,属于消化道内源性异物.胃石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总体发病率约在0.4%左右,成人胃石的形成原因与复杂的胃内环境变化有关,儿童胃石则多与异食癖、智力障碍、精神疾病和乳糜泄有关.治疗的胃石早先均通过外科手术取石的方法来完成,期间有学者报道了经腹腔镜胃切开术取石的方法,均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但创伤较大.近年来胃石的治疗主要通过内镜下注射可乐溶石、内镜下激光碎石以及内镜下器械切割碎石3类方法为主,既可以取得确切的疗效,同时又减少了创伤,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未来随着器械发展的不断进步,更加高效完善的镜下器械的出现必然会使胃石的治疗可以实现完全镜下化,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创伤.

    关键词: 胃石 治疗 进展
  • 一种宫腔镜电切环保护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杨慧琴;李尕梅

    目的 降低宫腔镜电切环在灭菌、运输、存放时因意外受压而发生损坏的概率.方法 自行设计、制作一种宫腔镜电切环保护装置,将功能完好的电切环清洗、干燥后,放入装置内,将电切环连同装置用纸塑袋包装,经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检查灭菌合格,运送至手术室存放,使用前于无菌操作下打开纸塑包装袋,连接相关设备使用.观察该装置在灭菌、运输、存放过程对电切环的保护效果.结果 自2014年11月开始使用,每个电切环可使用的手术例数由2014年的9.95例增加到2015年的12.54例,延长了其使用寿命.结论 此装置可有效保护电切环在灭菌、运输、存放时因意外受压而受损,同时可降低每台手术的电切环耗损费,可推广应用.

中国内镜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