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对上尿路结石患者碎石效果及并发症观察

    作者:刘建光;沈燕丽

    目的 在对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治疗中,观察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的碎石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本文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采取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概率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结石清除率和手术之后的并发症更低(P< 0.05).结论 在进行上尿路结石患者治疗中,尽管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效果要比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效果差,但是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手术之后并发症发生率,所以在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方式的选择.

  • 直径小于2cm肾结石的治疗:输尿管软镜或微通道经皮肾镜?

    作者:张建军;金讯波;王滕滕

    目的:评估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对直径小于2 cm肾结石的疗效。方法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34名肾结石直径小于2cm患者接受了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那些接受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患者用配对分析方法进行比较。配对参数包括结石的大小、位置、数目,以及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肾积水程度、术前是否有体外碎石史及开放手术史。应用SPSS16统计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输尿管软镜组一期手术后患者的无石率为82.1%,经肾皮镜组为97%。输尿管软镜组中4例患者二期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术后3月随访总的无石率为94.1%,而经皮肾镜组为97%。输尿管软镜组38例平均手术时间为(66.5±21.6)分钟,经皮肾镜组为(38.8±9.7)分钟,总的并发症率经皮肾镜组及输尿管软镜组均为8.8%,经皮肾镜组中2例患者需输血,1例患者术后发热。输尿管软镜组3例患者术后发热。输尿管软镜组术后住院时间(60.4±18.3)小时明显短于经皮肾镜组(192.4±28.6)小时。两组中结石成分主要是草酸钙。结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为肾结石大小适中的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高效的方法,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比,在风险、疗效、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各具优势。

  •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甘伟;李云飞;罗茂华;张少峰

    本文报道1例59岁右肾结石合并轻度积水女性患者,术前尿培养结果阳性,给予抗感染治疗后,行右侧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 MPCNL),术中过程顺利,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开始表现血氧饱和度低,不能脱离呼吸机,术后6h出现血压下降,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泵入,更换抗生素,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后患者治愈出院。我们认为对于结石较大、复杂,预计手术时间长的患者,尽量避免选用微通道;处理MPCNL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重症监护、抗感染科、泌尿外科在内的多学科协作是必要的。

  • 肾镜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章锋;李毅宁;张建育;陈俊毅;徐桂彬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 )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预防工作。方法临床选取2010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M-PCNL后发生感染性休克20例(休克组)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选取同期M-PCNL后未发生感染性休克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部位、年龄、性别、结石大小、尿路感染及培养、术前是否存在基础疾病等各项因素与感染性休克发生的联系。结果休克组患者女性占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有糖尿病史患者占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0%,术前尿细菌培养阳性占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0%,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时间<3d者占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以上均为M-PCNL后感染性休克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对患者及时进行血糖控制,预防性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对于预防M-PCNL后感染性休克有着较高的临床意义。

  • 微通道经度肾镜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下段结石并发肾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李晓晖;周丰艳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老年输尿管下段结石(DUC)并发肾感染(RI)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老年DUC并发RI患者2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标准组和微小组,每组100例,标准组给予标准通道PCNL治疗;微小组患者给予微通道PCNL,其中依据灌注速度(v)分为高速组(v>250 mL/min)和低速组(v≤250 mL/min),每组50例,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疗效、并发症及再手术发生情况.结果:高速组和低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和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标准组(P<0.05),但三组再手术率基本相同(P>0.05);低速组尿细菌培养阳性率和感染性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高速组和标准组,前者结石取净率明显高于后两者(P<0.05).结论:微通道PCNL治疗可有效减少老年DUC并发RI患者术中创伤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低灌注速度可提高患者的结石取净效果和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应用

    作者:商家铭

    目的 对应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观察治疗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 年12 月—2016 年12 月收治肾结石患者66 例作为本次对比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3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通道,观察组患者应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碎石、取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87.9%vs .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肾结石患者应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手术创口小,结石清除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清除结石的治疗手段.

  •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与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

    作者:魏波;潘文博;包华宇;曾军荣

    目的 :分析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与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临床资料 ,按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5例.对照组行URL治疗 ,研究组行MPCNL治疗 ,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后3d、1个月结石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 .44% 低于对照组的17 .78%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 .05 ).结论 :MPCNL相较于URL ,可有效清除输尿管上段结石 ,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微通道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作者:袁军

    目的 对比微通道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8例,按随机对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采取输尿管软镜碎石术,54例)和对照组(采取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54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同时详细记录2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出血量较少,术后3 d、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取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可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出血量,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 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探究

    作者:柳国柱

    目的:探究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将河北省青县人民医院近年来收治的6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结石的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的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显著,具有结石的清除率高及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少等优点.

  • 斜侧卧位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马蹄肾肾结石的疗效

    作者:胡晓晖;陈洪波;江克华;朱圣亮;向小龙

    目的 探讨斜侧卧位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马蹄肾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马蹄肾肾结石患者行斜侧卧位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临床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并发症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其中平均手术时间为(57±21)m 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2±85) mL,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5.9%(2/34).术后1周复查结石清除率为91.2%(31/34),残留结石患者术后行ESWL及输尿管软镜手术,1个月后复查结石清除干净.所有患者均随访3~12月,未见结石复发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斜侧卧位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安全、有效.

  • 复杂性肾结石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钱金芳;周秋英;吴海啸

    总结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并发症观察与护理.主要的并发症有严重肾实质损伤、血尿、漏尿及尿外渗、血源性感染、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指导正确卧位,做好引流管护理及双J管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中的应用疗效

    作者:郑红芳;李巧星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在上尿路结石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科行mPCNL治疗的16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期行输尿管镜治疗的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结石清除率为8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总发生率为11.8%,对照组为2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PCNL是上尿路结石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具有结石清除率高、恢复快、并发症相对较少的特点,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孤立肾上尿路结石30例治疗探讨

    作者:杜东岭;姜华龙

    目的 探讨孤立肾上尿路结石处理方法 及疗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30例孤立肾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治疗经验.其中10例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MPCNL),12例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5例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URL),2例采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例开放手术.对治疗结果 与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 10例采用PCNL患者,Ⅰ期结石取净7例,Ⅱ期结石取净2例,1例有结石残留.12例采用ESWL的患者,9例结石全部击碎,4周后7例结石排净,2例残留小结石,3例改微创手术治疗.5例采用URL的患者,5例结石全部击碎,4周后结石均排净,无输尿管石街等严重并发症.2例采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结石均成功取出.1例肾盂切开取石患者,成功取出全部结石.结论 孤立肾上尿路结石治疗风险大,处理此类患者较为棘手,但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仍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崔增林

    目的:对比研究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 -URL)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来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92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 F -URL 组和 mPCNL 组。F -URL 组(46例)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mPCNL 组(46例)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轻中度肾积水的治疗中,F -URL 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降幅小于mPCNL 组(P <0.05)。在重度肾积水的治疗中,F -URL 组手术时间长于 mPCNL 组(P <0.05)。结论F -URL、mPC-NL 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均较好,F -URL 更适合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轻中度肾积水,mPCNL 适合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重度肾积水,临床医生在治疗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对上尿路结石患者碎石效果及并发症观察

    作者:殷晓松

    目的:研究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到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后的结石清除率,并比较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结石清除率比较试验组更低,数据对比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更低,数据对比P<0.05.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较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效果相对较差,但其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B超定位引导穿刺微通道PCNL治疗幼儿双侧上尿路结石临床安全及疗效分析(附17例报告)

    作者:李九智;李小航;朱玮;李循;文彬;王玉杰;曾国华

    目的:分析B超定位引导穿刺的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U-mPCNL)治疗幼儿双侧上尿路结石的临床安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7年3月采用U mPCNL治疗的1 7例双侧上尿路结石患儿(<5岁)的临床资料,记录微通道碎石取石手术时间、净石率、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感染、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双侧单纯肾盂结石4例;双侧肾盂结石合并肾盏结石5例,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5例,一侧肾结石对侧输尿管上段结石3例.双侧结石平均大小(14.1±5.2)mm.结果:Ⅰ期双侧微通道取石6例;Ⅰ期双侧肾造瘘或放置双J管Ⅱ期微通道取石11例;微通道取石手术时间(65.8±7.4)min,血红蛋白平均下降值(7.72±1.53)g/L,红细胞压积平均下降(3.24±0.57)%.平均住院时间9.5d,术后23.5%(4/17例)发热(≥38.5℃),无输血病例,无感染休克病例,无邻近脏器损伤病例.结石清除率88%(15/17),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l00%.结论:U mPCNL可以作为治疗<5岁幼儿双侧上尿路结石的一种临床选择,特别是双侧上尿路结石伴有梗阻、无尿、发热的患儿,Ⅰ期肾造瘘或留置双J管引流便于控制感染,恢复肾功能,防治并发症发生,在确保患儿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患儿手术次数.

  •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对上路尿结石患者碎石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作者:胡泽刚

    目的 :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对上路尿结石患者碎石效果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某院收治的上路尿结石患者,共9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9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n=47)与对照组(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n=47),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结石直径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76.6%(36/47)、93.6%(44/47),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1/47)、19.1%(9/47),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肌酐、尿素氮水平与治疗前相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上路尿结石治疗中,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各有利弊,前者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后者则具有耗时少、结石清除率高等特点,临床上可按照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恰当手术方式.

  • 输尿管软镜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文增;崔振宇;安丰;马涛;师晓强

    目的 通过对输尿管软镜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ini-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对比研究,探讨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6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病历单双号分为奇、偶数,奇数为输尿管软镜组(A组),偶数为mini-PCNL(B组).右侧28例,左侧32例,结石直径为0.9~2.0 cm,平均(1.50±0.25) cm;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结果 该研究60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分别为A组(86.50±12.81) min、B组(81.83±12.76)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分别为A组(2.20±0.58) ml、B组(12.53±2.12) ml,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清石率,A组90.00%(27/30)、B组96.67%(29/30),1个月结石清除率分别为A组100.00%(30/30)、B组100.00%(30/3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大出血、严重感染和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较mini-PCNL操作简单、创伤更小、更安全和疗效确切,是目前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对上路尿结石患者碎石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作者:高江涛

    目的 分析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对上路尿结石患者碎石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90例上路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5例.A组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B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清除的结石大小,并比较总结石清除率、上段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低于B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结石直径小于B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结石清除率73.33%低于B组91.11%,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0.44%低于B组17.78%,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创伤小,手术时间较长,术后恢复快,适合清理小结石,并发症较多;PCNL结石清除率高,手术时间短,适合清理较大结石,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病原学分析及抗菌药物优选治疗

    作者:胡瑞义

    目的 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病原学分布及抗菌药物选择.方法 选取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患者84例,行中段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84例患者共检查出病原菌9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5.00%,以大肠埃希菌为常见,检出26株(28.26%),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检出23株(25.00%);革兰阳性菌检出率相对较低,葡萄球菌和肠杆菌分别有16株和4株.在本研究中检出的革兰阴性菌普遍对丁胺卡那霉素、亚胺培南以及替卡西林敏感性较高,分别达89.86%、82.61%和76.81%;而对哌拉西林敏感性较低,仅有36.23%,其次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以及庆大霉素敏感性亦不高,分别有47.83%、47.83%、52.17%和53.62%.以葡萄球菌和肠杆菌为代表的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利福平敏感性较高,分别为100.00%和80.00%,其次是氯霉素,敏感性为65.00%,其他抗生素敏感性普遍偏低.结论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应进行早期诊断,并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是在药敏试验结果出来之前,可根据自己医院的实际情况给予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并随后对抗生素进行适当调整.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