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Endoscopy 중화소화내경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2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5232
  • 国内刊号: 32-146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105
  • 曾用名: 内镜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李兆申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郭雅丽;徐宝宏;刘贤;孙巍;张丽君

    目的 探讨食管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后发生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384例内镜治疗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先行单因素分析寻找再出血组[n=36(9.4%)]和未出血组(n=348)间的差异性因素,再纳入Logistic回归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肝硬化合并肝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腹水量、门静脉血栓、门静脉宽度、门脉高压性胃病、曲张静脉形态、曲张静脉数量、套扎曲张静脉环数、曲张静脉红色征、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血小板水平在2组间有差异性,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大量腹水(P=0.000,OR=7.614,95%CI:3.590~16.147)、门静脉血栓(P=0.003,OR=2.867,95%CI:1.429~5.750)、门脉高压性胃病(P=0.000,OR=6.212,95%CI:3.036~12.711)、Child?Pugh C级(P=0.008, OR=3.078,95%CI:1.338~7.083)是内镜治疗术后发生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后早期再出血率较高,对于存在大量腹水、门静脉血栓、门脉高压性胃病以及肝功能Child?Pugh C级的患者应高度警惕早期再发出血.

  • 肠型胃腺瘤癌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滕腊梅;章庆伟;张昕恬;周颖;李晓波

    目的 探讨肠型胃腺瘤癌变的高危因素.方法 2012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仁济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下切除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的142例(142处病灶)肠型胃腺瘤病例纳入回顾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寻肠型胃腺瘤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42例肠型胃腺瘤患者中,未发生癌变者124例(均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发生癌变者18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癌,12.7%).单因素 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P=0.03,OR=3.37,95%CI:1.10~10.29)、病灶≥2 cm(P=0.04,OR=3.93,95%CI:1.07~14.49)、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P=0.04,OR=3.60,95%CI:1.07~12.14)是肠型胃腺瘤癌变的危险因素.将年龄、病灶大小、周围黏膜萎缩程度、HP感染及病灶形态纳入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P=0.03,OR=4.36,95%CI:1.17~16.24)、病灶≥2 cm(P=0.02,OR=5.79,95%CI:1.28~26.12)、有HP感染(P=0.03,OR=3.89,95%CI:1.15~13.59)是肠型胃腺瘤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肠型胃腺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上皮内瘤变,癌变率较高,年龄≥65岁、病灶直径≥2 cm、存在HP感染者易癌变.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远期疗效比较

    作者:关玉龙;孔德润;张乐;李晶

    目的 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TIPS)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远期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5例肝硬化合并IGV1型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其中 TIPS 治疗者28例(TIPS 组)、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GVO)治疗者37例(GVO组),对比分析2组的远期随访结果.结果 2组手术均成功,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TIPS组和GVO组分别为7.14%(2/28)和13.51%(5/3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1);TIPS组有9例(32.14%)发生肝性脑病(病情均较轻),GVO组未发生.TIPS组平均随访(20.18±6.90)个月,2例(7.14%)死亡,6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累积未出血率分别为88.4%、83.7%、76.1%;GVO组平均随访(16.14±6.03)个月,5例(13.51%)死亡,6个月、12个月、18个月累积未出血率分别为86.5%、70.2%、60.9%.2组随访期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0),18个月累积未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6.304,P=0.012).结论 在控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方面,TIPS远期疗效优于GVO,但应警惕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生.

  •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蒲文凤;代剑华;周晓晴;袁月;陈瑶;吴宏博;彭贵勇

    目的 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与球囊扩张术(PD)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优缺点.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确诊为AC并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行内镜治疗者,根据患者的食管情况以及患者本人或其家属的治疗愿望选择治疗方式,选择POEM治疗者纳入POEM组(n=56),选择PD治疗者纳入PD组(n=30),对比2组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术后食管大直径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2组基线资料,包括患者性别构成、年龄、BMI、食管大直径、Eckardt评分及病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个月时的Eckardt评分,2组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术后1个月时,2组间Eckard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间Eckardt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6),治疗有效率POEM组高于PD组[93%(52/56)比80%(24/30),χ2=0.115,P=0.076],但POEM组食管大直径明显小于PD组[(25.39± 7.12)mm比(32.12± 9.99)mm,t=3.612,P=0.001];至术后12个月时, POEM组Eckardt评分明显低于PD组[(0.44±0.85)分比(1.26±1.74)分,t=2.940,P=0.004],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PD组[93%(52/56)比80%(24/30),χ2=0.115,P=0.076].POEM组气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2%(18/56),PD组无一例发生,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95,P=0.000).POEM组平均住院时间(12.33±4.13)d,PD组为(6.50±2.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616,P=0.000).住院费POEM组为(8013.283± 4322.695)元,PD 组为(1571.018± 1590.19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505,P=0.000).结论 POEM与PD治疗AC短期均有效.POEM短期疗效更好,疗效持续时间更长;而PD适应证范围更广,操作更为简单,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花费较少.临床试验注册中国临床试验中心,ChiCTR-OOC-15005889.

  • 食管1/2~3/4环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食管狭窄的风险研究

    作者:范秀琴;丁婷婷;王雷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黏膜缺损范围在1/2~<3/4环周患者术后食管狭窄发生情况,以及狭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因早期食管病变行ESD治疗的301例患者资料,统计分析不同剥离范围患者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率,分析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 食管1/2~<3/4环周剥离的113例患者中术后发生食管狭窄13例,狭窄发生率为11.5%,未出现严重狭窄;狭窄组与未狭窄组在性别构成、年龄、家族史、伴发疾病、病变形态、操作时间、病变纵向长度、浸润深度、病理类型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变位置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1/2~<3/4环周ESD术后狭窄发生率相对较低,其狭窄的发生与病变位置有关,食管上段病变ESD术后更容易发生狭窄.

  • 内镜下精准食管胃静脉曲张断流术83例初步研究

    作者:曹传坤;孔德润

    目的 评价内镜下精准食管胃静脉曲张断流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3例肝硬化伴食管胃静脉曲张行内镜下治疗者纳入回顾性分析,其中70例采用组织胶"三明治夹心法"(碘油?组织胶?碘油,传统治疗组)治疗,其余83例采用改良的"三明治夹心法"行血管来源支精准断流治疗(聚桂醇?组织胶?生理盐水,精准治疗组),比较2组的治疗显效率、有效率、改善率以及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传统治疗组显效28例(47.8%)、有效15例(19.6%),精准治疗组显效48例(60.0%)、有效24例(20.0%),2组显效率、有效率比较经秩和检验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0.260,P=0.001),2组改善率[传统治疗组和精准治疗组分别为61.4%(43/70)和86.7%(72/83)]经卡方检验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26,P=0.001).术后2周内,传统治疗组和精准治疗组再出血率分别为8.57%(6/70)和4.82%(4/83),Fisher确切概率法未发现统计学差异(双侧P=0.514,单侧 P=0.271);术后3个月内,传统治疗组再出血率明显高于精准治疗组[21.4%(15/70)比9.3%(8/83),χ2=4.133,P=0.042].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精准治疗组略高于传统治疗组[33.7%(28/83)比27.1%(19/7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精准食管胃静脉曲张断流术疗效及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 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序贯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刘荣;黄爱霞;朱珊玲;邵红征;杨润芝;贺降福;滕小军

    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套扎术(EVL)+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EVS)序贯(EVLS)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52例,按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的方法分成EVL组24例和EVLS组28例,待活动性出血停止、病情稳定后行内镜超声(EUS)检查和首次EVL治疗,2周后EVL组和EVLS组分别行EVL和EVS继续治疗,每次治疗间隔时间为2周,直至曲张静脉消失.随访18个月,复查胃镜及EUS,观察食管曲张静脉和交通静脉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再出血和复发情况.结果 与EVL组相比,EVLS组曲张静脉完全消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9%(19/28)比62.5%(15/24),P>0.05],达到曲张静脉完全及基本消失的平均治疗次数明显增多[(2.68 ± 1.0)次比(1.83 ± 0.7)次,P<0.05],治疗后穿通支闭塞率明显增加[70.8%(17/24)比23.8%(5/21),P<0.05].随访18个月,EVLS组和EVL组再出血率分别为3.6%(1/28)和12.5%(3/24),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S组和EVL组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分别为44.0%(11/25)和77.3%(1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LS 组和 EVL 组肝功能Child?Pugh B级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分别为31.5%(5/16)和75.0%(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穿通支未闭塞者,均出现食管静脉曲张复发,而穿通支闭合者仅少部分复发.结论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行EVLS治疗疗效满意、复发率低,尤其是肝功能Child?Pugh B级者.食管壁穿通支可能在食管静脉曲张的形成及治疗后复发中起重要作用,治疗前后行EUS检查对食管静脉曲张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测复发有较好指导意义.

  • 内镜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胰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作者:柴小兵;段旭红;宋锐锋;罗金键

    我国胰管结石的发病率约为1%,近年来呈上升趋势[1?3].由于胰管结石本身较为坚硬,且多与胰管壁嵌顿粘连,导致单纯ERCP下取出胰管结石成功率较低.体外震波碎石(ESWL)已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中,疗效肯定,故不断有学者将其应用于胰管结石的治疗中.欧美国家对于胰管结石患者多首选ERCP联合ESWL治疗,郑州中心医院也采用该疗法治疗了胰管结石患者21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利;罗辉;张荣春;郭学刚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占胆石症的10%~15%,目前主流治疗方法有开腹胆囊切除及胆管切开取石、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以及腹腔镜联合ERCP 治疗.腹腔镜或外科胆囊切除术后需常规留置T型引流管,有研究显示术后1周T管造影胆总管结石残余率高达20.99%(34/162)[1].此类复杂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留置T管时间常常超过4周,且4周内因T管窦道未成形,无法拔除引流管进行胆道镜取石治疗,且存在T管脱落、堵塞或是合并医源性胆管炎等风险.本研究旨在评价ERCP治疗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总结并分享取石治疗过程中的经验.

    关键词:
  • 西甲硅油在磁控胶囊胃镜胃内检查术前准备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丁一村;金磊;徐小青;浦俭斌;曹勤

    磁控胶囊胃镜是新型的胃肠道疾病检查方法,在胃腔内检查时,通过磁力控制其运动,可完成360°无死角检查,其胃黏膜病变的检出率大大优于不可控胶囊内镜系统.但该检查视野的清晰度,仍主要取决于胃腔的充盈程度和胃黏膜表面黏液泡沫的祛除效果,特别是祛泡剂的有效应用是高标准检查的保障,对减少漏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1].西甲硅油在传统胃肠镜检查以及胃肠道手术过程中作为胃肠道准备用药,已获得成熟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气泡黏液对检查视野清晰度的影响,在不可控的小肠胶囊检查中可明显改善视野清晰度[2].但在磁控胶囊胃镜系统检查过程中,祛泡剂的应用有其特殊之处.因在该检查前需大量饮水至胃腔完全充盈,这就要求其达到发挥祛泡作用的同时又不增加胃腔内液体浑浊度,而目前西甲硅油胃肠道准备的推荐使用方式为术前约半小时服用,其与胃液混合后将会显现为浑浊液体,影响视觉观察效果,并可能由此导致误诊和漏诊,甚至观察失败.笔者原先也采用检查前约半小时服用西甲硅油的方案,发现较晚服用西甲硅油会出现视野清晰度较差的情况,并且有时甚至不如在操作前未服用西甲硅油所获得的图像清晰度[3].为此,本研究结合体外实验和临床试验两种方法,对西甲硅油的浓度及口服时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 鼻胃镜经皮胃造瘘术在上段食管癌合并狭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凌霄;包郁;赵锐;黄洁;张真铭;刘武松

    大多数食管癌患者因吞咽困难就诊,胃镜检查会发现不同程度的食管狭窄,此时多数患者已无根治性手术切除指征,需放疗及化疗等综合诊治手段.食管支架置入对改善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梗阻症状有着显著效果,并能较快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但对食管上段癌则不然.食管上段癌邻近食管入口这一生理狭窄,因此置入的食管支架容易移位,且支架置入后患者不适感明显增加.食管癌患者在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中需要长期、足够的营养支持,胃镜下经皮胃造瘘术是目前广泛推广的解决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食管上段癌常伴食管狭窄,普通胃镜通过困难,需进行食管扩张,但其过程较为繁琐,且易导致并发症增多.近年来,我们利用鼻胃镜在食管上段癌合并狭窄的患者中进行经皮胃造瘘术,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内镜超声检查术致十二指肠巨大穿孔内镜下荷包缝合修补成功一例

    作者:郭思明;朱苏敏;杨鑫;王敏;石丽红;汪晓红;王金臣;王艳斌;赵炫

    患者女,65岁,因"间断上腹痛2个月余,加重1周"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以上腹正中及右上腹部为主,疼痛呈阵发性隐痛,伴腹胀,进食后腹胀明显,无明显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自服药物治疗,1周前腹痛症状加重,为进一步治疗入我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家族性肿瘤性疾病史.入院体检:脐周压痛,无反跳痛,余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121.0 U/L,余无异常.增强CT及MRCP示肝右叶小囊肿,胰头区囊样占位.为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层次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超声内镜下见十二指肠乳头形态正常,小肠壁水肿,乳头周边一巨大憩室,胰腺整体形态正常,呈稍高回声,局部有少许点状小钙化斑,胰管走向形态无明显异常,见胰腺头部2个无回声病变,边缘光整.退镜过程中术者感觉内镜支撑力消失,有落空感,怀疑出现穿孔,立即更换Q260J直视镜进镜至十二指肠球部发现十二指肠破裂穿孔(图1),大小约2.0 cm×2.0 cm.立即退出直视镜,在Q260J直视镜前端安装透明帽,采用乐奥尼龙圈(Loop?30)和奥林巴斯钛夹(HX?610?135L)于单腔镜下荷包缝合穿孔部位(图2),并予组织胶喷洒闭合创面(图3).创面闭合后用20 G穿刺针于中上腹穿刺排出腹腔多余气体,留置胃肠减压管.术毕患者安返病房,予心电监护、禁食、抗炎、抑酸及营养支持治疗.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发热,体温38.3℃,血常规示白细胞11.35×109/L,全腹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术后第2天仍有发热,体温高37.5℃,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6.90×109/L,腹痛症状有所缓解,有排气.随后体温恢复正常,腹部不适症状逐渐减轻.术后第8天上、中消化道碘油造影未见消化道穿孔影像学表现(图4).术后第11天出院.

    关键词:
  • 内镜下切除胃纤维血管脂肪瘤一例

    作者:左利平;原姗姗;庄坤;邬小平

    患者女,68岁,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疼痛,伴反酸、烧心等症状,10 d前就诊于当地医院,胃镜检查见胃体大弯一大小约1.5 cm×2.0 cm增生性病变,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住院治疗.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2 年,一直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平稳.入院体检无特殊阳性发现.入院后内镜检查于胃体大弯见一大小约1.5 cm×2.0 cm的黏膜下肿物,表面黏膜充血发红,中央凹陷,可见糜烂(图1);超声内镜检查提示病变来源于黏膜下层,边界清楚,内部呈高回声,混杂中低回声区,不同回声间分界尚清晰(图2).内镜下诊断胃体混合回声病变,考虑脂肪瘤或错构瘤.

    关键词:
  • 十二指肠乳头绒毛管状腺瘤内镜下切除术后发生慢性胰腺炎一例

    作者:彭益秋;姜维;王拥军

    患者男,73岁,主因"反复腹痛、腹胀3年,加重2个月"入院.3年前因"十二指肠球部息肉"在我院行十二指肠息肉切除术及ERCP下胰管支架置入术.术中十二指肠乳头肿大(图1),可见分叶状肿物(图2).术中选择性胆管造影及胰管造影后沿导丝置入7 Fr×9 cm胰管支架,置入鼻胆引流管至肝总管,胆汁流出通畅,过程顺利.病理结果提示:十二指肠乳头小肠绒毛管状腺瘤.术后3个月于我院ERCP下取出胰管支架.而后患者间断3次出现腹痛、腹胀,内科对症处理后可缓解.近2个月再次出现上腹部绞痛,腹胀,有加重趋势,性质同前,于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示:"胰管扩张,内多发性结石".体重2个月下降10 kg.既往高血压病史30余年,9年前行左肾切除术.辅助检查:CA19?9 39.05 U/mL.腹部超声:肝囊肿,胰管增宽,胰管内多发强回声,左肾切除术后,右肾强回声,右肾囊肿.MRCP:胆总管中上段增宽(图3),主胰管及胰头部分支胰管全程显著扩张,粗细不均(图4).胰腺实质萎缩,胰头部信号不均匀.超声内镜:胰腺萎缩,胰管全段扩张,胰头部胰管呈囊样扩张(图5),直径约0.8 cm,其内可见附壁高回声,后伴声影,直径约0.6 cm,胰体部胰管呈串珠样扩张,直径为0.7 cm,其内可见多发附壁高回声,直径约0.3cm.

    关键词: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诊治策略

    作者:肖勇;于红刚;陈明锴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并/或门静脉高压所致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为临床常见棘手问题.近10年来,EGVB 受到广泛关注:指南共识更新十分活跃,各种治疗手段(药物及消化内镜、血管介入、外科手术等)也取得长足进步[1?5].然而,肝硬化患者中每年5%~15%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食管胃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 varices),首次出血后6周内病死率可达20%[1],Child?Pugh C 级患者EGVB的病死率更是高达30%~40%[6];若未行预防措施,1年再出血率约60%,病死率接近20%[7].因此,如何监测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发生发展、预防出血、恰当而及时处理出血,十分重要.这不仅需要长期的工作经验,更需要与时俱进了解新治疗观念和策略.结合当前国内外新指南、研究成果和自身工作经验,就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EGVB的内镜诊治策略作一简要阐释.

    关键词:
  • 新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技术下超声内镜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彦博;杜奕奇;王东;李兆申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是指经人体口、阴道等自然腔,进行腹腔脏器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或)治疗的一种微创诊疗措施.基于NOTES技术经人体自然腔道的基本原则,有学者提出了新NOTES这一概念.新NOTES不同于传统NOTES技术,其将黏膜外科手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黏膜下层手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肌层手术(肌切开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经口幽门肌切开术)、超声内镜相关诊疗手段等也纳入到NOTES概念中.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为胰腺炎及胰腺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因超声内镜治疗PPC具有优越的安全性和微创性,目前已取代传统的外科手术成为治疗的首选.本研究围绕超声内镜治疗PPC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概述.

    关键词:
  • 全覆膜金属支架在难治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

    作者:李莉;张文辉;吴静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 EVB)是指内镜下可见食管胃静脉曲张活动性出血或新鲜血栓,或存在静脉曲张且排除了其他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1].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中70%为EVB,且住院死亡率高达30%~50%[2].过去30年,随着药物及内镜技术的发展,肝硬化患者 EVB 的6周死亡率已经从60%降至30%[3],但是死亡率仍然比较高.目前EVB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血容量恢复、预防性抗生素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特利加压素)联合内镜下治疗.

    关键词:
  • 胶囊内镜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王宇欣;杜奕奇;廖专;李兆申

    小肠曾是临床诊断的盲区,传统的检查手段多为间接成像,敏感度及特异度差,影响因素较多,严重阻碍了小肠疾病的诊断.自胶囊内镜问世后,其作为一种无创、无放射、可视性及耐受性好的全消化道检查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使小肠疾病的诊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利于小肠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

    关键词:
  •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年,上海)

    作者: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健康管理与体检专业委员会;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

    一、前言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根除等因素,胃癌发病率总体有所下降,但是其发病率在全球仍高居男性肿瘤第4位,死亡率排在第3位,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1?2].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数据报告,我国每年胃癌预估新发病例67.9万例,死亡病例49.8万例,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均居第2位,我国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42.6%和45.0%[3].因此,降低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也符合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关键词:
  • 超声内镜对食管早癌浸润深度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作者:徐涛;王拥军;张澍田

    目的 系统评价超声内镜对食管早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计算机在Pubmed、万方、CNKI数据库中检索国内外有关超声内镜对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及T1a、T1b分期的研究,经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后保留的文献纳入Meta分析,计算合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优势,并绘制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 共20篇文献1336例病例纳入终的Meta分析.超声内镜判断食管黏膜内癌T1m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是0.86(95%CI:0.83~0.88)、0.81(95%CI:0.78~0.85)、4.92(95%CI:3.02~8.00)、0.19(95%CI:0.14~0.27),诊断优势比为32.54(95%CI:15.52~68.25),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23.超声内镜判断食管黏膜下癌T1sm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是0.81(95%CI:0.78~0.85)、0.86(95%CI:0.83~0.88)、5.17(95%CI:3.66~7.32)、0.20 (95%CI:0.13~0.33),诊断优势比为32.02(95%CI:15.31~66.99),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22.结论 超声内镜用于食管早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好,其判断早期食管癌T1m及T1sm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较高.

中华消化内镜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