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Endoscopy 중화소화내경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2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5232
  • 国内刊号: 32-146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105
  • 曾用名: 内镜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李兆申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PDCA循环在消化内镜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陈锦凤;邢同印;黄颖;黄榕;周丹;智发朝;姜泊

    目的 研究在消化内镜专科护士培训中应用PDCA循环对提高内镜操作护理配合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PDCA循环应用于消化内镜专科护士培训中,通过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比观察实施PDCA循环前后:(1)专科护理知识的评分情况,(2)技术操作的评分情况,(3)术者对内镜操作护理配合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1)专科护理评分:实施前为92.40分,实施后为96.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技术操作评分:实施前为93.03分,实施后为98.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者满意率:实施前为81.3%,实施后为96.9%.结论 在消化内镜专科护士培训中实施PDCA循环,有利于提高护士专科技术水平,对提高消化内镜护理质量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相关消化道穿孔的Stapfer分型及其诊疗

    作者:庄辛福;冯亚东;陈晓星;徐顺福;倪金良;朱宏;程文芳;杨力

    目的 结合穿孔Stapfer分型总结ERCP相关穿孔的诊治经验和教训.方法 回顾10例ERCP并发消化道穿孔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穿孔部位及原因、穿孔诊断及治疗方法、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并依据Stapfer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归纳不同Stapfer分型消化道穿孔的诊治经验及教训.结果 Stapfer Ⅰ型穿孔3例(操作中内镜明确诊断),均行外科肠修补+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平均住院36.0 d,有1例术后发生腹腔感染、肠瘘并发症;Ⅱ型穿孔6例(其中5例经CT明确诊断),l例予保守治疗成功,其他5例予外科手术治疗(2例行单纯修补手术,2例行修补+T管引流,1例行胃空肠转流术),平均住院50.6 d,有2例发生腹腔脓肿,1例发生肠瘘;Ⅲ型穿孔1例(经CT明确诊断),予保守治疗,住院时间10.0 d.全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CT检查是ERCP相关穿孔较为有效的诊断方法,穿孔类型以及诊治是否及时对预后和转归影响较大.

  •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超声内镜诊断胆道梗阻疾病的系统评价

    作者:朱林林;王一平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超声内镜(EUS)对胆道梗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检索多家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集和中文杂志.2位研究者各自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资料进行提取和质量评价,交叉核对,如有分歧,通过讨论或由第3位研究人员协助解决.根据QUADAS质量评估系统评价研究的质量.计算合并统计值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其95%置信区间,绘制概括性受试者特征性工作曲线(SROC)并计算二者的曲线下面积,通过t检验比较二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总计1200例患者.MRCP与EUS对胆总管结石所致梗阻诊断的合并敏感度分别为0.870与0.935,合并特异度为0.952与0.947,合并阳性似然比为14.055与16.653,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177与0.076,SROC曲线下面积为0.9693与0.9771;MRCP与EUS对胆道恶性梗阻诊断的合并敏感度分别为0.805与0.959,合并特异度为0.927与0.975,合并阳性似然比为13.448与23.398,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134与0.059,SROC曲线下面积为0.9686与0.9870.MRCP与EUS对胆总管结石所致梗阻及胆道恶性梗阻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CP与EUS对胆总管结石及胆道恶性梗阻所致的胆道梗阻疾病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形态在食管表浅型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余强;井上晴洋;工藤進英

    目的 探讨食管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形态在食管表浅型病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49处内镜下切除的表浅型食管病变资料,所有病变均根据井上晴洋方法进行IPCL分型,切除标本按照日本食道学会食管癌分级标准进行病理分析,探讨IPCL分型与病理间的关系.结果 249处病变中IPCLⅢ型22处,其中食管炎16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6处;IPCLⅣ型29处,其中食管炎11处、LGIN 4处、原位癌(m1)10处、肿瘤浸润黏膜内固有层(m2)4处;IPCL Ⅴ1型71处,其中m1期54处、m2期8处、肿瘤浸润黏膜肌层(m3)4处;IPCL Ⅴ2型48处,其中m1期8处、m2期34处、m3期4处;IPCL Ⅴ 3A型45处,其中m1期4处、m2期19处、m3期15处、肿瘤浸润黏膜下层上1/3(sm1)4处;IPCL Ⅴ3B型22处,其中m2期5处、m3期5处、sm1期3处、肿瘤浸润黏膜下层2/3(sm2)及以深9处;IPCL ⅤN型12处,其中sm1期2处、sm2及以深9处.结论 IPCL分型对食管表浅型病变的诊治有一定指导意义.IPCL Ⅴ1、Ⅴ2、Ⅴ,A型提示早期食管癌或m1~sm1期食管癌,可考虑行EMR或ESD; IPCL ⅤN型以sm2及以深食管癌多见;IPCLⅢ、Ⅳ、Ⅴ3B型病灶需要结合临床特点、活检、超声内镜等综合判定病灶性质或估计肿瘤浸润深度.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巨大早期低位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价值

    作者:刘铁梅;周彩芳;时强;陈涛;钟芸诗;任重;蔡贤黎;姚礼庆

    目的 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治疗巨大早期低位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对24例病变位于低位直肠且直径超过5 cm的早期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治愈性切除率、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病灶长径在5~7 cm,平均为5.54 cm;操作时间在45~180 min,中位时间为85 min.整块切除率为91.7%(22/24),治愈性切除率为83.3% (20/24),穿孔发生率为8.3% (2/24),迟发性出血率为12.5%(3/24).术后随访16 ~ 47个月,无局部复发.结论 ESD治疗巨大早期低位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是安全和可行的,可完整切除病灶,在达到治愈性切除及大块活检的目的同时保留了肛门的功能.

  • 捆绑式胰胃吻合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

    作者:张毅;瞿春莹;刘颖斌;顾钧;董平;周敏;陈莺;徐雷鸣

    目的 探讨捆绑式胰胃吻合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捆绑式胰胃吻合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5例患者,胃镜检查均见胃内胰腺组织表面覆盖暗红色血块及坏死组织,反复冲洗后见胰腺组织多处散在渗血,行胃镜直视下凝血酶喷洒、氩气刀、组织黏合剂治疗,探讨各种止血措施的治疗效果.结果 1例凝血酶喷洒及氩气刀治疗止血,2例凝血酶喷洒及氩气刀治疗无效改为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另两例直接进行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终所有病例止血成功,无一例接受手术治疗.结论 胃镜直视下的组织黏合剂注射是治疗捆绑式胰胃吻合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手段,可以避免二次手术.

  • 正常胰胆管汇合Oddi括约肌功能与胰液胆管逆流的关系

    作者:祝喜萍;任旭;唐秀芬;徐晓红;张玲玲;孙晓玲

    目的 探讨Oddi括约肌(SO)压力对胰液胆管逆流(PBR)的影响.方法 对23例SO基础压力正常(正常组)、55例压力升高(升高组)和24例曾行EST(EST组)患者的SO基础压力值、胆汁淀粉酶(BA)检测结果及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正常组和升高组在细菌培养阳性率、BA升高发生率及其BA值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组中SO压力与BA呈负相关,但胆总管直径≥15 mm与<15 mm的BA值[中位数(四分位间距),4270(12 337) U/L比279.5 (1370)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T组与完整乳头组(正常组+升高组)在BA升高发生率[83.3% (20/24)比59.0% (46/78)]及细菌培养阳性率[75.0% (18/24)比33.3% (26/78)]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基础压力升高与PBR无直接关联.但胆管直径显著增加时会导致BA值升高,对PBR的程度产生间接性影响;胰胆管高位汇合逆流程度明显,共同管长度可能与PBR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而EST虽可引起PBR和胆汁细菌感染,但能减轻胆汁淤积,可能有利于逆流的胰液排出.

  • 内镜窄带成像放大技术和染色放大技术诊断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涛;杨少奇;李海;杜勇;杨银学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NBI)放大内镜和染色放大内镜对结直肠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75例患者92处病变分别在常规内镜模式、NBI放大模式及染色放大模式下进行观察,对发现的病变进行腺管开口分型及血管形态分型,将内镜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常规内镜检出87处(94.6%)病灶,NBI放大内镜检出90处(97.8%),染色放大内镜全部检出(100.0%).在病变轮廓、微血管形态的图像显示上NBI放大内镜明显优于染色放大内镜(P=0.000),在腺管开口形态的图像显示上NBI放大内镜与染色放大内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4).NBI放大内镜诊断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3%(84/92)、83.9% (26/31)、95.1% (58/61),染色放大内镜则对应分别为89.1%(82/92)、80.6%(25/31)、93.4%(57/61),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I放大内镜和染色放大内镜对结直肠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的鉴别效果相似,但NBI放大内镜能更为清晰地显示病变轮廓、微血管形态,且操作转换简单快捷,更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 既往胃镜检查对评估经皮冠脉介入术后非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是否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

    作者:杨肖波;俞丽芬;徐琛莹;李薇薇;孙露萤;常显星

    目的 探讨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前非急性冠脉综合症(非ACS)患者既往胃镜检查对PCI术后综合评估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风险和获益的重要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73例行PCI术放置冠脉支架的非ACS患者,先将其分为PPIs联用组和未联用组,然后根据与上消化道不良事件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再分高、中、低危亚组,分别比较各组心血管和上消化道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别以及既往胃镜检查情况.结果 PCI术前5年内仅12.2%(82/673)的患者曾行胃镜检查,消化性溃疡的总体检出率为32.9%(27/82),PPIs联用组占55.6%(15/27).PPIs联用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未联用组(22.6%比8.9%,P<0.01),其中以消化道高危患者(16.4%,24/146)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41.7%,10/24),但其上消化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4.2%,1/24).90.5% (344/380)的中危患者是年龄≥65岁且联用NSAIDs等药物者,其在PCI术前5年内行胃镜检查的比例显著低于既往有上消化道病史且联用NSAIDs等药物者(PPIs联用组:14.1%比54.5%,P<0.01;未联用组:7.5%比28.0%,P<0.01),在PPIs联用组前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者(20.5%比9.1%,P<0.01),但两者在PCI术后1年内上消化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近(9.0%比9.1%,P >0.05).结论 PCI术前既往胃镜检查可提供上消化道基础疾病信息,有助于PCI术后合理应用PPIs,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年龄≥65岁且联用NSAIDs等药物的中危患者是需重点关注的人群.

  • 经自然腔道软式内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探讨

    作者:朱惠明;江堤;刘玉杰;熊高飞;杨敏;张莉;孙传涛;李迎雪;付唆林

    目的 探讨经自然腔道软式内镜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腹腔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 SAP患者随机分成内镜组(69例)和对照组(65例).内镜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入院8h内实施经自然腔道腹腔内镜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内镜组患者入院第2天出现肠蠕动,第8天肠蠕动恢复正常;对照组患者入院第8天出现肠蠕动(P<0.01),第14天肠蠕动恢复正常(P<0.01).内镜组人院第2、4、8、10、14天腹腔内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入院第4、8、10、14天外周血TNF-α、IL-6、IL-8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入院第2~14天APACHEⅡ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内镜组治愈65例(94.20%),好转2例(2.90%),死亡2例(2.90%),平均住院(15.98±7.88)d;对照组治愈32例(49.23%),好转22例(33.85%),死亡11例(16.92%),平均住院(56.85±20.54)d.两组治愈率、好转率及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自然腔道软式内镜治疗和腹腔置管灌洗透析能清除SAP患者早期腹腔内炎性渗液,解除腹腔内高压,置管引流和腹膜透析微创、有效,值得推广.

  • 透明帽在食管上段异物取出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张金苗;黄颖;周丹;邢同印;龚伟;顾红祥;智发朝

    食管异物为常见急症,若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1].食管上段异物在食管异物中较为多见,常规内镜下行异物取出时常因操作视野暴露欠佳,较为困难.2010年至2011年我院在胃镜下采用透明帽辅助的方法对食管上段异物进行取出处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小结如下.

    关键词: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胃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一例并文献分析

    作者:马俊方;张予蜀;孔超美

    患者女,49岁,因胃窦隆起型病变1年伴腹部隐痛1周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上腹部疼痛,于当地医院胃镜检查发现胃窦隆起型包块,病理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度活动,当时末予特殊治疗.l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隐痛,遂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控制可;曾有子宫肌瘤切除术史.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全身淋巴结末触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坦,全腹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5次/min.

    关键词:
  • 三点一线插管法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庞勇;张炳印;白文涛;刘丹青;黄尚卿;高茜;赵露

    ERCP的学习非常困难,选择性插管是ERCP成功的关键.临床上胆管疾患多于胰腺疾病,选择性胆管插管的应用更为广泛,但初学者往往容易进入胰管,胆管插管技术的掌握则困难得多,成为制约ERCP培训的主要问题.以往的ERCP教学侧重于介绍各种插管技术,例如导丝辅助插管、胰管支架占据法和预切开技术,对于选择性胆管插管的具体操作方法叙述不多,学生难以掌握.2010年2月开始我中心采用了三点一线插管法进行ERCP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 乳头插管困难时经皮经肝穿刺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对接和配合

    作者:陆蕊;时之梅;黄慧;王淑萍;高道键;王书智

    近年来,我们对ERCP乳头插管失败的患者,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与ERCP对接技术,使13例治疗成功,现将对接操作及配合技术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06年至2010年在我院行ERCP治疗的患者,14例因乳头插管不成功采用了PTC与ERCP对接技术,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46~82岁,平均65岁.患者均有皮肤巩膜黄染、胆红素升高,均经CT、MRCP等明确诊断,因肿瘤晚期或身体情况而不能行外科手术.

    关键词: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急诊内镜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国彬;李俊;傅燕;李新华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是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常见的类型,占AP年发病人数的50% ~ 70%,以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内科综合治疗和(或)外科手术治疗.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EST和ENBD已逐渐成为治疗ABP的较为有效的方法.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我科收治了45例胰腺炎住院患者,其中34例ABP患者急诊行EST、胆总管取石及ENBD,疗效满意.

    关键词:
  • 胃异位胰腺超声内镜误诊为胃间质瘤7例临床分析

    作者:卢光荣;叶晓华;陈武杰;王晨;吴明;黄智铭

    异位胰腺通常被称为迷走胰腺或者副胰腺,是正常胰腺以外孤立的胰腺组织,与正常胰腺之间没有任何解剖和血管关系,具有自身独立的神经支配和血液供应,属于一种先天性疾病.近年来,超声内镜得到迅速发展,其能清楚地区分胃肠道腔壁的各层结构,同时可以清楚地显示临近组织或器官的结构,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检查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胃异位胰腺经超声内镜检查得到证实.然而有一部分胃异位胰腺患者在行超声内镜检查时,由于病灶形态及超声内镜图像缺乏典型性,常被诊断为其他黏膜下隆起型疾病,例如胃间质瘤.我院2005年5月至2011年12月间经超声内镜诊断为胃间质瘤的患者中有7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胃异位胰腺,现回顾分析如下.

    关键词:
  • 内镜下应用钬激光技术治愈布弗雷综合症一例

    作者:朱海杭;陈平;姚浩;陈娣;陈弘;赵瑞茹

    患者男,76岁,上腹持续胀痛1周伴呕吐入院,外院胃镜诊断"胃石症、糜烂性胃炎",B超示"十二指肠球部团块强回声",予以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口服可乐和碳酸氢钠溶石等治疗症状无好转而人院.病程中无黄疸、畏寒、发热.患胆囊结石10年,无胆囊炎发作史,有"房颤、高血压病、脑梗塞"10年.查体神志清楚,皮肤及巩膜无黄染,颈浅淋巴结不肿大,颈静脉不怒张,心率约96次/min,律不齐.腹部平坦,末见胃和肠异常蠕动波,上腹轻度压痛,肝脾不肿大,Murphy征阴性,无振水音,肠鸣音3~5次/min.

    关键词:
  • 腹腔镜配合胃镜取出消化道内多枚磁性异物一例

    作者:张成德;张风华;马风博;冯燕

    患儿男,2岁,其父母诉2d前患儿间隔约8小时含吞了至少2枚玩具零件,至今未能排出.查体腹胀,上腹部轻度压痛,余无异常.X线腹部平片显示上腹区域异物.胃镜检查显示幽门管处3枚磁性异物吸在一起,尝试取出但因接近异物时有反作用力对抗而失败.判断小肠内另有异物和胃内异物吸在一起,遂改行腹腔镜探查.插胃管,洗胃,气腹压设定在1.33 kPa.

    关键词:
  •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双对接技术置入双塑料支架治疗壶腹癌一例

    作者:何朝晖;谢萍;姜欣;刘振江;王黎黎

    患者女,62岁,因再发梗阻性黄疸、十二指肠壶腹占位7d入院.1年前因梗阻性黄疸在外院行胆囊空肠吻合术.本次入院查体:巩膜黄染,腹部可见手术瘢痕,腹软,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0×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总胆红素170 μmol/L、直接胆红素120 μmol/L;肾功能、血糖、血凝四项正常.十二指肠镜检查:十二指肠壶腹巨大溃疡型病变,病理证实为腺癌.MRCP:低位胆道梗阻,肝内外胆管扩张.

    关键词:
  • 内镜超声引导下乙醇注射治疗在胰腺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张文颖;李兆申;金震东

    随着内镜超声(EUS)技术的发展,EUS在疾病治疗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EUS引导下细针注射治疗(EUSguided fine needle injection,EUS-FNI)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EUS-FNI是在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的基础上,将药物或免疫制剂通过穿刺针对病灶进行局部注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介入治疗技术,特别是在胰腺肿瘤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如EUS引导下近距离放射治疗、注射抗肿瘤病毒载体等已应用于临床.近年来也有文献报道EUS引导下给予乙醇注射治疗胰腺肿瘤,现就EUS引导下乙醇注射治疗在胰腺肿瘤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 晚期胰腺癌超声内镜介入治疗进展

    作者:刘青青;金震东

    胰腺癌因病情发展迅速且及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目前仍是医学领域难以攻克的难题.随着EUS技术的发展,EUS引导下介入治疗在胰腺癌的诊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现就目前国内外EUS引导下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中华消化内镜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