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Endoscopy 중화소화내경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2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5232
  • 国内刊号: 32-146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105
  • 曾用名: 内镜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李兆申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胃上皮内瘤变内镜活组织检查与内镜切除标本病理结果差异分析

    作者:崔建芳;杨爱明;姚方;吴晰;郭涛;周炜洵;陆星华

    目的:分析比较我国胃镜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和内镜下切除病理诊断胃上皮内瘤变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胃上皮内瘤变的98例患者,包括2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LGIN),6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HGIN)和13例早期胃癌( EGC)。患者均行内镜下切除,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对活检病理与内镜下切除病理差异率、临床特征和差异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例活检病理为LGIN的患者,内镜下切除后有12例病理结果较活检病理进展,其中7例HGIN(差异率35?0%,7/20),5例EGC(25?0%,5/20)。活检病理诊断HGIN的65例患者,内镜切除后38例诊断为EGC(58?5%,38/65),4例诊断为LGIN(6?2%,4/65)。13例活检诊断为EGC者切除后病理维持原诊断。活检病理和内镜切除病理诊断的总体差异率为55?1%(54/98)。病变直径>2 cm,病变表面充血是活检和内镜切除病理差异的主要因素( P<0?05)。结论内镜活检病理诊断胃上皮内瘤变的可靠性欠佳,内镜下切除不仅是治疗胃上皮内瘤变的主要手段,也是明确组织学诊断的一个重要方法。

  • 肝癌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治疗

    作者:刘博;刘迎娣;孙国辉;江华;王娟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癌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因原发性肝癌合并消化道出血,在解放军总医院及海南分院消化内科行内镜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汇总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内镜治疗效果。结果30例均顺利完成内镜治疗,治疗后至出院时均无再发出血,其中8例曲张静脉基本消失。随访半年,3例再次出现消化道出血,其中1例死亡,其余27例均未再发消化道出血。结论内镜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可为肝癌进一步治疗提供时机。

  • 内镜下光动力治疗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

    作者:华胸怀;张玮;张瑞祥;张俊;曹海峡;于永魁;李浩淼;李印

    目的:评价内镜下光动力治疗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内镜微创治疗中心行内镜下光动力治疗的30例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的适应证,以及治疗后1年组织病理学的缓解率、复发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例中度异型增生、18例重度异型增生和4例原位鳞癌患者,放射学诊断淋巴结转移阴性并要求行内镜下光动力根治性治疗,治疗后3个月和12个月的组织学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2?0%(18/25)和88?0%(22/25),术后1年随访期内3例(12?0%)复发、4例(16?0%)出现食管狭窄,无穿孔并发症发生。5例进展期鳞癌患者行内镜下光动力姑息性治疗,治疗后3个月和12个月的组织学部分缓解率分别为60?0%(3/5)和40?0%(2/5),至术后1年2例因肿瘤转移、1例因消化道大出血死亡,无穿孔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影像学诊断淋巴结转移阴性并要求接受光动力治疗的食管早期鳞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行内镜下光动力治疗安全可行,短期疗效确切;对于进展期食管鳞癌患者行内镜下光动力治疗,短期内同样安全有效。

  • 不同内镜方式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准确性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志宏;李良平;刘晓岗;陈子阳

    目的:评价不同内镜方法在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行白光内镜检查拟诊早期食管癌的患者,依次采用窄带成像( NBI)放大内镜(分别使用IPCL分型和B分型方法)、超声内镜判断浸润深度,随后碘染取活检,其中活检病理提示中?重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食管癌的患者,以及虽然活检病理提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但白光或者NBI内镜高度提示食管癌的患者接受内镜或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终病理(活检及手术病理的高诊断)确诊为早期食管癌的患者共54例,针对这部分患者使用Kappa值统计上述不同内镜方式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准确性。结果 NBI放大内镜下B分型与终病理一致性好( Kappa=0?802),白光内镜( Kappa=0?596)和 NBI 放大内镜下 IPCL 分型(Kappa=0?601)与终病理具有中等一致性,超声内镜与终病理的一致性较差(Kappa=0?132)。在判断早期食管癌 M1~M2浸润方面, B 分型的准确率高(86?7%,26/30),其次为白光内镜(76?7%,23/30)和IPCL分型(73?3%,22/30),超声内镜的准确率低(30?0%,9/30),并且其过度判率高(70?0%,21/30);在判断早期食管癌 M3~SM1浸润方面,B 分型的准确率高(89?5%,17/19),其次为 IPCL 分型(78?9%,15/19)和白光内镜(73?7%,14/19),超声内镜的准确率低(42?1%,8/19),并且其过度判率高(52?6%,10/19)。结论白光内镜在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方面仍有较大临床价值;NBI放大内镜下的B分型和IPCL分型较白光内镜更有优势,其中B分型较IPCL分型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对于初学者更简单和易于掌握;超声内镜在判断黏膜及黏膜下各层浸润时的准确性不尽如人意,过度判率高,在单独使用时需谨慎。

  • 蓝激光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珍明;沈磊

    目的:评价蓝激光成像( BLI )结合放大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对普通白光内镜( WLE)依据黏膜形态或色泽发生异常改变筛查出的249处局灶性病变分别行白光单独放大、BLI?contrast放大和BLI?bright放大检查,依据VS诊断标准评估内镜表现,以组织活检的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 Kappa 一致性检验评价白光单独放大、BLI?contrast放大、BLI?bright放大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采用McNemar配对卡方检验,比较BLI?contrast放大、BLI?bright放大与白光单独放大镜下诊断的效果。结果活检病理结果显示,249处病灶中慢性胃炎149处,肠上皮化生67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8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胃癌25处。白光单独放大、BLI?contrast放大、BLI?bright放大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的病灶分别占76?7%、85?1%、86?7%,Kappa值分别为0?571、0?730、0?760。对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胃癌的筛查,白光单独放大、BLI?contrast放大、BLI?bright放大镜下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72?0%、92?0%、92?0%,特异度分别为95?5%、98?2%、99?1%,一致性分别为93?2%、97?6%、98?4%,Kappa值分别为0?642、0?871、0?911。与白光单独放大比较,BLI?contrast放大和BLI?bright放大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明显升高( P<0?05);在诊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胃癌时,BLI?contrast放大和BLI?bright放大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白光单独放大提高( P<0?05)。结论 BLI结合放大内镜可提高内镜下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的准确性。

  • 血清胃泌素-17联合胃蛋白酶原检测对胃癌诊断价值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朱春平;赵建业;申晓军;钱维;马颖才;张硕;许建明;万秀萍;杜奕奇;李兆申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和胃蛋白酶原(PG)水平对胃癌的诊断效果。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个中心消化内科门诊因胃部不适就诊的患者纳入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入选患者在行胃镜检查前用ELISA方法检测空腹血清G?17和PG水平,根据内镜和病理诊断结果,评估G?17和PG对胃癌诊断的效果。结果按照入选排除标准连续纳入1122例患者,包括萎缩性胃炎548例,非萎缩性胃炎370例,胃癌204例。与萎缩性胃炎组、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胃癌组血清G?17、PGⅡ水平较高,而PGR较低(P<0?05);然而PGⅠ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G?17诊断胃癌的佳界限值约为7 pmol/L,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9?31%、70?59%、68?54%、30?95%和88?65%。 PGⅠ/PGⅡ(PGR)诊断胃癌的佳界限值约为7,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1?18%、83?01%、75?40%、35?00%和86?39%。 PGⅡ诊断胃癌的佳诊断界限值为10μg/L,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53%、53?05%、56?77%、25?82%和90?02%。以G?17>7 pmol/L且PGR<7为标准诊断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5?00%、91?29%、79?23%、38?93%和84?56%。以G?17>7 pmol/L且PGⅡ>10μg/L为标准诊断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8?04%、79?74%、73?98%、34?51%和87?35%。以PGR<7且PGⅡ>10μg/L为标准诊断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3?82%、84?86%、75?58%、33?17%和85?23%。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G?17高值(>7 pmol/L)、PGR低值(<7)和PGⅡ高值(>10μg/L)时OR值分别为2?592、2?237和1?864,G?17高值的胃癌风险高。结论血清G?17、PGⅡ水平升高和PGR降低可提示胃癌风险。 G?17联合PGR诊断胃癌的准确度较高。将G?17联合PGR运用于大规模胃癌筛查,有助于提高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降低胃癌死亡率。

  • 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的应用研究(含视频)

    作者:杨光;刘冰熔;曲波;刘中宏;孔令建;杨恩成

    目的:比较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Liu?POEM)与传统POEM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30例完成Liu?POEM的患者和应用Liu?POEM之前近期完成传统POEM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两种术式的总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症状评分( Eckardt评分)来评价 Liu?POEM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Liu?POEM 平均总手术时间为(27?13±11?42)min,平均肌切开时间为(13?20±5?09)min;术后无患者出现纵隔及皮下气肿,无发热。传统POEM平均总手术时间为(51?22±25?63)min,平均肌切开时间为(11?18±7?61)min;术后有3例(10%)患者出现皮下气肿,未经特殊治疗,术后2 d自行吸收;1例患者术后发热1 d,高体温37?6℃,物理降温后体温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术后Eckardt评分<3分。术后随访3~12个月,均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Liu?POEM具有操作技术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的优点。

  • 使用和谐夹的改良单钳道内镜下荷包缝合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凌鑫;汤金海;朱虹;吴仙凤;吴琼;沈冬梅;史冬涛;李锐

    内镜下尼龙绳荷包缝合术已广泛应用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和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治疗后以及消化道术后吻合口瘘修补。目前单钳道内镜操作存在技术难度高、操作复杂、操作时间长等缺点[1?3],特别是因尼龙绳不能很好放置在病灶缺损处,如胃底、食管、十二指肠等部位,导致操作时间过长,甚至治疗失败。对此,我们改良了尼龙绳荷包缝合技术,可以有效、简便地使尼龙绳到达准确位置,顺利释放第一枚止血夹,为后续缝合治疗打好基础,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苏虹;陈进忠;刘明;杨炜琳;雷天霞;庄惠军;李秀梅;苏雪芬;廖素珠;潘丽云;李世群

    食管癌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为临床常见病,早期切除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1],因而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得到了明显提高,相关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也在广泛开展之中,诸如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 multi?band mucosectomy, MBM)、ESD等。本研究对我院近几年开展的MBM和ESD情况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旨在评价两者在治疗早期食管癌方面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 薄荷素油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忠青;范晓飞;陈裕;王邦茂

    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胃部疾病重要的方法,而在胃镜检查过程中,胃蠕动会影响内镜医师对胃部微小病变的检出及诊断的准确性,因此胃镜检查前通常使用抗胆碱药物解痉。但抗胆碱药可引起口干、心悸、眼压增高、过敏等不良反应,且前列腺肥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禁用[1]。薄荷素油可有效降低电压依赖性L型钙通道结合键,具有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的作用[2],但其在胃镜检查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达成共识,为此我们进行了该项针对性的研究。

    关键词: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局限性胰腺炎二例

    作者:蒋艳娟;姜海行;覃山羽;罗薇;陶霖;覃凤燕

    例1患者男,43岁,因“腹痛1个月余,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3 d”入院。 CT提示胆总管结石,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 ),术中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预切开及气囊扩张乳头后用取石球囊顺利取出结石,再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上腹部及脐周疼痛,伴右腰背部不适,体温38?8℃。查体上腹、脐周压痛及反跳痛;查白细胞计数(WBC)11?6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N )81?6%,血淀粉酶( AMY )696?0 U/L;腹部CT示胰头部增粗,周围可见片状渗出,胰体尾及周围正常(图1)。诊断为 ERCP 术后胰腺炎( post?ERCP pancreatitis,PEP),予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抑酶、三联抗感染等治疗。术后第2天复查CT提示胰头周围及右侧后腹腔渗出明显增多,双侧少量胸腔积液。术后前3天WBC、N、血AMY、C?反应蛋白( CRP )持续升高,血 AMY 高为1141?0 U/L。在腹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后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引流出少量淡红色液体,引流液AMY 8986?0 U/L,留置腹腔引流管3d未见明显引流物遂予拔管。术后第5天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转入ICU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15 d复查CT提示右侧后腹腔包裹性积液形成。术后第28天患者无腹痛、发热,复查WBC、N、CRP、AMY均正常后出院,出院30 d后返院复查CT显示胰头下方胰腺假性囊肿形成,无明显不适症状。

    关键词:
  • 内镜诊断及治疗高龄患者壶腹部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作者:柴悦;王震宇;李湧;张莉

    患者男,80岁,主因上腹疼痛不适伴发热寒战及皮肤巩膜黄染10 d收入我院急诊。外院CT示:肝内外胆管扩张,十二指肠壶腹区形态不规则,胆石症,胆囊炎;外院MRCP示: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胰头部与十二指肠壶腹区之间可见充盈缺损,不除外占位性病变,胆囊炎,胆囊结石。入院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6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9?70%;肝功能:总胆红素86?30μmol/L、直接胆红素59?00μmol/L、谷氨酰氨基转移酶1010 U/L、谷丙转氨酶106 U/L;肿瘤标志物:CA19?960?99 U/mL、铁蛋白749 ng/mL,其他正常。急诊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PTCD),PTCD术后患者症状及肝功能较前好转。为明确诊断行增强CT示: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下段密度不均,胆总管下端结石?,胆总管下端十二指肠壶腹部壁较厚、胰管轻度扩张;PTCD造影示:胆总管下段充盈缺损,性质待查;胆总管轻度扩张;胆总管下段排空障碍。患者诊断尚不明确,以“急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原因待查”转入微创外科,行EUS及ERCP诊治。进镜见十二指肠乳头呈鸟嘴型,开头呈花瓣型(图1)。 EUS提示胆总管不扩张,直径0?38 cm,管壁增厚,呈双边影;胆总管下端壶腹部可见一低回声团块,大小约1?76 cm×1?79 cm;胰管扩张,直径0?40 cm;胆囊内可见多枚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图2)。 ERCP 示(图3):肝外胆管扩张,其内未见结石负影,胆总管下端狭窄,胆管内造影剂排空延迟。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后,壶腹部肿物向外翻出,取活检4枚(图4)。病理示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染色:CK(+),Syn(+),CgA(+),CD56(+),KI67阳性>50%。患者高龄、心肺功能差,且家属拒绝手术治疗,遂行内镜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EMBE),置入10 mm×6 cm胆道金属支架,前端越过狭窄段于胆总管内,尾端于十二指肠腔内(图5~6)。术后3个月复查,患者无腹痛、发热、黄疸等临床症状,肝功能:总胆红素19?90μmol/L、直接胆红素3?90μmol/L、谷氨酰氨基转移酶86 U/L、谷丙转氨酶12 U/L。

    关键词:
  • 内镜诊治胆总管异物三例

    作者:王志勇;唐森森;吴建良;孙丽伟;付金龙;郭贇;来志超;金娟

    例1患者男,72岁。因“言语含糊伴走路不稳12 h”于2014年8月2日收入神经内科,入院时无腹部不适症状。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WBC)10?45×109/L,中性粒细胞(N)74?1%,血红蛋白(Hb)120 g/L,C?反应蛋白(CRP)50?31 mg/L;糖类抗原( CA199)39?44 U/mL;血清总胆红素(TBil)26μmol/L,谷草转氨酶(AST)44 U/L,谷丙转氨酶( ALT)39 U/L,碱性磷酸酶( ALP )168 U/L,谷氨酰转肽酶( GGT)82 U/L。 CT见肝右叶多个圆形低密度影,肝右后病灶较大约32?8 mm×29?6 mm,CT值约3 HU。胆囊内环形高密度影,胆囊壁稍增厚,胆总管内见高密度影。双肾实质内见小圆形低密度影。诊治经过:8月6日患者出现上腹痛,无恶心呕吐,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 )胆总管取出直径约0?5 cm×0?6 cm结石8枚(图1~2),8月28日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9月2日鼻胆管胆汁引流量少,鼻胆管拔除,拔管后未检查鼻胆管是否完整。十二指肠乳头活检病理:乳头慢性炎伴肉芽组织增生,局灶腺体轻度异型增生。住院45 d,出院后患者间歇性上腹不适,腹部隐痛。 CT见胆总管扩张及结石影,肝内外胆管内见高密度长条影。2015年3月19日再次行ERCP ,见十二指肠降部肠腔鼻胆引流管残端(图3),长约6 cm,用取石网篮取出,十二指肠乳头呈切开型,造影见胆总管扩张,直径约12 mm,内见细长条形管状物,占据左肝内胆管一级分支及胆总管(图4),用取石网篮取出直径约0?6 cm×0?8 cm褐色结石及泥沙样结石,用取石网篮及圈套器反复套取管状异物(鼻胆引流管残端)无法取出,改用取石球囊导管,气囊膨胀后,将气囊导管缓慢拉出,此时也将管状异物整体向胆总管下方移位,至乳头开口处,但不能将其拉出乳头外,再用异物钳夹住异物下端,缓慢将其取出(图5),放置鼻胆引流管。见管状异物为鼻胆引流管残端,长约8 cm,表面发黑,其中段侧孔处打折,即将断裂,测量其残端总长度14 cm(图6)。术后1周鼻胆引流管造影未见异物残留,住院1周出院。

    关键词:
  • 嗜酸细胞性胃炎结节样增生一例

    作者:刘林玲;邓明明

    患者女,35岁,因“中上腹痛1个月,呕吐1 d”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阵发性绞痛,伴腹胀、呃逆。1d前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便血。自诉对“鸭肉、冷空气”等过敏,有青霉素过敏史。查体: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余查体未见异常。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5?98×109/L,嗜酸性粒细胞0?52×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率8?71%,未见幼稚细胞,IgE 1149?4 IU/mL;粪便查寄生虫卵、寄生原虫及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均阴性;全腹增强CT示“胃小弯、前壁局限不规则增厚,胃高密度影?”;胃镜示胃底、胃体见多个大小不等结节样增生,大直径1?3 cm,色偏白,略带透明,表面糜烂、坏死(图1);超声胃镜示病灶处胃壁层次结构不清,黏膜及黏膜下层明显增厚,中低回声为主,边界欠清(图2);胃体结节样增生处取活检,病理示:黏膜内丰富嗜酸性粒细胞多灶性浸润,嗜酸性粒细胞>30个/HP(图3);结肠镜检查大肠黏膜未见异常。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诊断明确,予强的松30 mg/d口服,5 d后腹痛缓解,2周后复查胃镜,见胃底、胃体见片状充血、糜烂,未见结节样增生(图4),激素逐渐减量至停,疗程共5周,随访2个月,未复发。

    关键词:
  • 从传统到新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内镜治疗的创新发展

    作者:汪鹏;潘骏;王东;李兆申

    自2007年世界首例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NOTES)报道以来,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已有近10年历史,期间经历了热潮与平静。而近年来,治疗性内镜技术又有了飞速发展和不断创新,使得更多疾病成为内镜治疗的适应证,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 peroral endoscopic pyloromyotomy, POP)、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内镜下全层切除术( 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 EFTR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术(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guided biliary drainage,EUS?BD)等就是近几年来兴起并快速发展的内镜治疗技术的代表。这些技术既继承了传统NOTES“使用内镜作为诊疗工具”、“建立手术通路短”的核心本质,又开拓出NOTES新的技术范畴,可将其统称为新NOTES。

    关键词:
  • 细针型共聚焦显微内镜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李程;王拥军;张澍田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 CLE)是一项新型内镜,在内镜检查的同时可直接观察到组织细胞学形态,提供无创组织病理学诊断,实现即时“光学活检”目的[1]。通过这项技术可研究体内自然状态下的病理实体,同时进行更全面的病理评估。 CLE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主机发射488 nm波长的低能耗蓝色激光束,经光纤传导通过物镜聚焦于靶组织,靶组织中的荧光素发出荧光通过探头孔到达检测器,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至计算机,合成清晰的灰阶图像[2]。 CLE需要外源性荧光造影剂以获得高对比度的图像,常用的荧光对比剂是静脉注射10%荧光素钠及局部应用0?05%盐酸吖啶黄。荧光素钠主要显示血管及组织结构,但不能显示细胞核,其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一过性皮肤黄染,少数可有轻度恶心、低血压、过敏等,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价廉。盐酸吖啶黄重在标记细胞核,其潜在的毒性及致畸风险限制了临床应用[3]。

    关键词:
  • 蓝激光内镜在消化道黏膜病变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刘鑫;闵敏;沈伟;刘岩

    第一代图像增强内镜( image enhanced endoscopy,IEE)包括窄带成像内镜( narrow?band imaging,NBI)、智能电子分光技术( flexible spectral imaging color enhancement,FICE)、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I?SCAN)等[1]。上述IEE观察病变时不需要喷洒染色剂,仅通过计算机成像技术就可以对病变进行电子染色。在近10年的临床应用中,第一代IEE显示了其优势,如NBI可以清晰的显示病变部位的范围、表面结构、黏膜下血管及腺管形态,尤其是着重显示黏膜表面毛细血管的形态结构;FICE可以选择3种波长的光谱进行多种组合设置从而获得不同黏膜病变的佳图像。但是,其缺点也限制了第一代IEE的使用,例如,NBI视野较暗,远端病变的分辨率低,在空间范围较大的器官如胃、右侧结肠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而且临床研究表明,NBI及FICE对结直肠腺瘤的发现率较白光内镜并不具有优势[2]。

    关键词:
  • 中国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临床应用指南

    作者:葛楠;孙思予;金震东

    内镜超声引导下的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EUS?FNA)应用于临床诊断已近20年,成为许多疾病的重要诊断依据。内镜超声检查可发现消化道周围几毫米大小的病变,通过对病变穿刺取得细胞和组织进行病理学的研究,帮助确定病变的性质、组织学来源和病理学特征。当肿瘤的性质已经确定时,EUS?FNA有助于鉴别淋巴结和其他器官的转移病灶,分期的准确性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EUS?FNA准确、安全、简便、快捷,近年来国内广泛开展了此种检查术[1?3]。为了提高EUS?FNA的阳性率,规范EUS?FNA的操作,制定中国EUS?FNA的临床应用指南,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关键词:
  • 置身杏林的业界翘楚硕果累累的创新先锋

    作者:游苏宁

    笔者与李兆申教授可以称得上情同手足。初识李兆申,他憨厚的外表给我的印象似乎是一位性格简单粗犷的北方汉子,但真正走进他的情感空间,深感他是一位胸怀大爱的医学名家,经过30年的惺惺相惜,越发觉得他拥有常人鲜见的无尽爱心。他不仅是一位誉满杏林的医者,更是一位不安现状并勇攀医学高峰的创新先锋。正如他的恩师许国铭所言:李兆申是个很有责任感,不安于现状,认准了目标就执著追求的人(图1)。

    关键词:
  • 创新为先再续辉煌

    作者:李兆申

    时间如白驹过隙,2016年已渐渐远去,2017年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消化内镜同道努力工作,奋勇争先,付出了很多心血,取得了优异成绩,可圈可点,令人振奋。

    关键词:
中华消化内镜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