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Endoscopy 중화소화내경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2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5232
  • 国内刊号: 32-146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105
  • 曾用名: 内镜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李兆申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数字染色内镜及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Barrett食管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龙沛琪;岳辉;王伟飞;魏清柱;毛正果;邓三花;彭芊芊

    目的 探讨数字染色内镜(I-Scan)及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对Barrett食管(BE)的诊断价值.方法 878例患者行普通内镜和I-Scan模式下检查,部分筛查出的疑似BE患者行CLE检查及活检,比较普通内镜和I-Scan模式下疑似BE检出率及图象特点,对比分析活检病理及CLE诊断BE结果.结果 普通胃镜模式下筛查出疑似BE患者46例(5.2%),I-Scan筛查出52例(5.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533,P>o.05);普通胃镜模式下SCJ与CEJ间距间可观察到栅栏状血管者21例(45.7%),I-Scan可观察到35例(67.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0.031,P<0.05).19例疑似BE患者进行了CLE检查及活检,CLE诊断BE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和100%.结论 I-Scan对SCJ与GEJ间距间栅栏状血管的观察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疑似BE检出率;CLE使实时在体组织学诊断成为可能,诊断BE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 二氧化碳注气在ERCP诊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黄颖;顾红祥;郭智慧;蒋玲;郑清文;白杨;姜泊;智发朝

    目的 探讨ERCP诊治过程中CO2代替普通空气经内镜注入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102例患者随机分为CO2注气组(52例)和空气注气组(50例),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比分析2组术后1h肠管扩张程度构成情况以及术后1、2、6h腹痛和腹胀程度VAS评分结果.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ERCP诊疗,均未出现ERCP相关并发症,2组术中平均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2注气组术后1h中-重度肠管扩张14例(26.9%),明显低于空气注气组的56.0% (28/50)(x2=11.61,P=0.009).术后1h腹痛、腹胀程度VAS评分CO2注气组均低于空气注气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2注气组术后2h、6h腹痛程度VAS评分分别为(7.4±2.2)分和(9.6±3.7)分,空气注气组分别为(18.7±4.6)分和(20.1±4.5)分,CO2注气组均明显低于空气注气组(P<0.05);CO2注气组术后2h、6h腹胀程度VAS评分分别为(7.6±3.6)分和(8.9±3.7)分,空气注气组分别为(18.3±4.1)分和(19.4±4.2)分,CO2注气组亦均明显低于空气注气组(P<0.05).结论 ERCP诊疗术中应用CO2代替普通空气注入是安全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内镜对常规内镜活检阴性胃壁增厚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夏璐;李晓露;程吉华;孙蕴伟;谭继宏;龚婷婷;胡端敏;赵东幸;吴珺玮;叶廷军;诸琦

    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对常规内镜活检阴性胃壁增厚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常规内镜活检阴性胃壁增厚病变行超声内镜检查患者的诊断结果和随访情况,以手术病理和随访结果为终诊断,统计内镜超声检查术(EUS)的诊断符合率以及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内镜超声定位下活检的阳性发现率.结果 57例终诊断为胃癌19例、胃淋巴瘤10例、不典型增生1例、Menetrier's病1例、炎性改变26例.EUS对胃癌的诊断符合率为53.8%( 14/26),对胃淋巴瘤的诊断符合率为50.0% (10/20):EUS-FNA阳性发现率为47.4% (9/19);内镜超声定位下活检阳性发现率为66.7% (20/30).结论 EUS结合EUS-FNA尚不能作为鉴别诊断常规内镜活检阴性胃壁增厚病变病因的金标准,但超声内镜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 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良性胆道狭窄的初步研究

    作者:冀明;王拥军;李鹏;吕福靖;李巍;张澍田

    目的 探讨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良性胆道狭窄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 36例良性胆道狭窄患者行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后每1~2个月接受1次门诊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及胆道狭窄改变情况.结果 36例均一次性成功置入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未出现与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支架放置3~6个月后全部成功拔除,其中28例(77.8%)良性胆道狭窄消失.结论 置入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良性胆道狭窄是安全的,近期疗效显著.

    关键词: 支架 良性胆道狭窄
  • 内镜下扩张联合黏膜下注射曲安奈德在食管良性狭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丁岩冰;王远志;邓彬;吴健;严志刚;姚光怀;李贵庆

    目的 探讨内镜下扩张联合黏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的安全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69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单纯内镜下扩张治疗(A组)、内镜下扩张联合单次注射注射曲安奈德治疗(B组)和内镜下扩张联合多频次注射注射曲安奈德治疗(C组).比较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治愈率、持续症状缓解时间、再次行内镜下扩张治疗的间隔时间、内镜治疗结束后Stooler分级评分.结果 术后部分患者出现胸痛及反流症状,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未出现严重出血、感染、穿孔及局部组织萎缩坏死等并发症.内镜治疗结束后3组Stooler分级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52周,A组平均持续症状缓解时间及再次行内镜下扩张治疗的间隔时间分别为(14.4±3.2)周和(18.2±3.7)周,B组分别为(19.3±3.9)周和(24.6±4.2)周,C组分别为(20.2±4.2)周和(26.1±4.5)周,B组和C组均明显长于A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愈率为29.2%( 7/24),B组为27.3%( 6/22),C组为43.5%( 10/23),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良性狭窄采取内镜下扩张联合黏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是安全的,多频次注射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Barrett食管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艳霞;沈磊;罗和生;沈志祥;于皆平

    目的 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对Barrett食管(BE)的诊断价值.方法 180例临床拟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先后接受FICE染色内镜、FICE放大内镜、乙酸染色内镜和乙酸染色放大内镜4种模式下的内镜检查,将4种模式下的BE诊断结果与终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诊断一致性采用Kappa值进行评价.结果 病理确诊BE患者35例,检出率为19.4% (35/180).FICE染色内镜诊断BE的符合率、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分别为81.7%、82.1%、80.0%、51.9%、94.4%、0.52,乙酸染色内镜对应值分别为72.8%、73.2%、71.4%、39.1%、91.4%、0.34,FICE染色放大内镜对应值分别为97.8%、98.6%、94.3%、94.3%、98.6%、0.93,乙酸染色放大内镜对应值分别为85.6%、88.3%、74.3%、60.5%、93.4%、0.58.FICE染色内镜诊断BE与病理诊断一致性好于乙酸染色内镜(P<0.05),FICE染色放大内镜诊断BE与病理诊断一致性好于乙酸染色放大内镜(P<0.05).结论 FICE染色内镜诊断BE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联合放大内镜能显著提高BE的诊断率.

  • 内镜治疗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作者:叶丽萍;张玉;林敏华;王彩芽;何赛琴;金翔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4例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治疗,对比术前、术后2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终末期肝病积分(MELD积分),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病例数.结果 104例患者中96例(92.3%)完全取出结石,8例(7.7%)未取出结石者放置支架内引流.术后2周MELD积分为(10.1±6.3)分,明显低于术前的(11.9±6.2)分(t=2.22,P<0.05);术后2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例数比(A级/B级/C级)为40/52/12,明显优于术前的28/52/24(x2 =6.12,P<0.05).内镜治疗过程中无一例穿孔,发生术后消化道出血9例、术后胰腺炎8例;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出院后3个月内有2例(8.3%) 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死亡.结论 内镜治疗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有较好疗效,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止血等措施后是安全可行的.

  • 肠上皮下肌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管密度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贺建华;向兴朝;周翔禹;雷蕾;李淑芳;李玉山

    研究大肠癌淋巴管转移机制不仅对预测大肠癌预后有帮助,而且可能为大肠癌患者制定完善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数[1-2].肠上皮下肌成纤维细胞是肠道主要的肌成纤维细胞,与多种结直肠病变的形成和进展有密切的关系[3].平足蛋白是新发现的淋巴管特异性标志物,可以检测淋巴管密度.本研究通过检测40例大肠癌组织标本中肠上皮下肌成纤维细胞(intestinal subepithelial myofibroblasts,ISEMF)分布情况和淋巴管密度,探讨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中APC和P53基因的检测分析

    作者:张斌;吴晓冬;杨蕾;李长锋;李丹丹;邱云峰

    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或失活,以及凋亡相关基因的改变等一系列的基因改变,在大肠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演绎着重要角色.APC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近年研究已经明确APC是多数大肠癌早改变的基因之一,认为APC基因是大肠黏膜上皮的“看门”基因,负责维护黏膜上皮细胞数量的自稳性[1].

    关键词:
  • ERCP治疗晚期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三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袁晋华;仝巧云;盛崇明;李中艳;周明东

    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ABP)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凶险,是消化科常见急症之一.妊娠晚期合并SABP患者,如不及时处理,常会威胁孕妇和胎儿生命,既往多通过外科和产科联合手术治疗.2006年5月至2009年8月我科对3例晚期妊娠合并SABP患者成功施行了ERCP治疗,疗效满意,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关键词:
  • 放大染色内镜联合微探头超声在内镜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术前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孙克文;陈建平;陈炳芳;丁炎波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通过采用放大染色内镜使早期病变的诊断和内镜下治疗成为现实,超声内镜(EUS)能清晰显示消化道管壁的层次结构,病变与周围邻近脏器的关系,有效判断浸润深度.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应用放大染色内镜及超声微探头在早期胃癌及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EN)内镜治疗术前的诊断作用.

    关键词:
  • ERCP在青少年胆胰疾病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吕涛;张筱凤;张啸

    经过近30年的临床应用,成人治疗性ERCP技术已较成熟,但由于器械、技术、患儿特殊性等原因,ERCP操作在青少年患儿中的应用还不多,操作及术后处理经验均较成人明显不足.1994年至2009年我科采用成人使用的常规器械,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镇静清醒条件下对108例患儿进行了135例次ERCP诊治操作,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 透明帽在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后胆总管结石内镜取石中的应用

    作者:曹杰;刘芳;施进;辛毅;许乃山;文卫

    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后消化道解剖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时不仅操作困难,而且容易发生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1].使用侧视十二指肠镜逆行插管至十二指肠残端的成功率较低,因此我们尝试在内镜前端附加透明帽治疗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造影剂辅助定位内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胃流出道梗阻

    作者:杨晓钟;高成城;王琼;戴伟杰

    胃流出道梗阻多为胃十二指肠恶性肿瘤、邻近脏器恶性肿瘤浸润、周围淋巴结转移或压迫等原因造成.对于这些晚期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大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外科治疗;内镜下置人金属支架治疗创伤性小,疗效好,但由于该部位解剖位置特殊,操作技术要求高,定位困难,影响了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2009年07月至2011年04月,我们在黏膜下注射造影剂辅助定位进行金属支架置人,治疗胃流出道恶性梗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十二指肠球部癌一例

    作者:熊玮

    患者男,79岁,因精神不佳、纳差1个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特殊病史.体格检查:血压130/90mm Hg(1 mm Hg=0.133 kPa),其他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RBC 3.15×1012/L,Hb 98g/L,WBC 7.2×109/L,N 62.9%,L 27.9%,M 9.2%,PLT 216×109/L,ATL 32 u/L,AST 28u/L,GLU 5.5mmol/L,TC4.6 mmol/L,TG 1.3 mmol/L.

    关键词:
  • 内镜超声引导下经左锁骨上动脉旁和主动脉弓细针穿刺诊断小细胞肺癌一例

    作者:丁祥武;韩芳;李建军;易铁男;聂世贵;李峥

    患者男,57岁,因左侧胸痛3d入院,伴干咳,咳嗽或深呼吸或体位改变时疼痛明显,无发热、盗汗,无呼吸困难和其他特殊不适.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30余年,无其他疾病.吸烟30余年,每天约1包.家族无遗传疾病史.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稳定,左上肺呼吸音减弱,余无明显异常发现.血液检查:CEA 190.20 ng/ml,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均在正常范围,HIV、HBsAg、HCV、梅毒螺旋体等均阴性.

    关键词:
  • 内镜诊治老年患者粪石性高位小肠梗阻一例

    作者:张其德;韩树堂

    患者女,77岁,因呕吐伴腹痛4d收治入院.患者4d前进食大量汤圆等粘性食物后突发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胆汁样液体,伴全腹隐痛,疼痛呈持续性,给予补液、抑酸、抗感染等治疗后病情无明显缓解,遂由急诊收治入院.患者既往有胆囊切除术及胃癌根治术史,无其它特殊病史.腹部CT示:胃潴留,十二指肠扩张,十二指肠水平部肠腔内见不均质密度影.

    关键词:
  • 胶囊内镜检查误入气管成功咳出一例

    作者:卢向东;翟浩宇;张志广

    患者男,85岁.主因间断黑便1年,加重1周入院.曾2次在当地医院住院,胃镜检查示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结肠镜检查示直肠-乙状结肠炎,全消化道造影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患者既往无吞咽困难及进食水呛咳史.

    关键词:
  • 表层剥脱性食管炎二例

    作者:于冰;唐星火;韦荣芬;吕小平;姜海行;吴长亮;金卉;李信

    例1男,56岁,因胸痛1d伴呕血3h入院.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今次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痛伴呕血,总量约1000 ml.急诊胃镜示:距门齿18 cm处食管左侧壁见一紫红色黏膜隆起,大小约0.6 cm ×0.6 cm;贲门部食管左侧壁见一紫红色条形黏膜下血肿,大小约1.0 cm×1.0 cm,无搏动;距门齿30 cm处隆起表面见一破溃面,有新鲜渗血;食管下段见与管壁相连的膜样破碎组织(图1).

    关键词:
  • 胰腺血肿一例

    作者:龚婷婷;孙蕴伟;诸琦

    患者男,70岁.体检时B超发现胰腺体部占位,无不适症状,无其他异常发现.否认胰腺炎病史,否认外伤史.血淀粉酶及肿瘤指标均正常.上腹部MRI(平扫)发现胰腺体部占位,考虑囊腺瘤可能.上腹部CT(增强)胰体部见类圆形低密度灶,大小约3.1 cm×2.9 cm,境界清晰,无明显强化,周围见钙化影环绕,脾静脉受压向后移位,考虑囊腺瘤可能,假性囊肿不除外.EUS检查于胰腺体部见一类圆形蜂窝状低-无回声区域,大小约3 11 cm ×3.86 cm,边界尚清,胰体部胰管呈串珠状扩张,直径宽0.86 cm(图1).

    关键词:
  • 十二指肠颗粒细胞瘤一例

    作者:杨璟;庄耘;陈建平

    患者男,47岁,因上腹不适伴黑便2个月至我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软,全腹未及包块,无压痛、反跳痛,肝肾区叩痛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辅助检查:癌胚抗原、甲胎蛋白正常.胃镜:十二指肠球部未见异常,降部见隆起性病变,半球形,大小2.0cm×2.0cm,表面溃疡形成,溃疡面约1.0 cm×1.0 cm,周边堤状隆起,质韧(图1).

    关键词:
  • 食管支架移位嵌顿致小肠穿孔一例

    作者:孟欣颖;张巍巍;董全江

    患者男,81岁,因下腹痛半月余,加重半天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8℃,脉搏128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60/90 mm Hg,神志清,消瘦,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末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及胸膜摩擦音.无呕吐、腹泻、呕血、便血.腹部平坦,上腹正中可见一K约12 cm纵行手术瘢痕,全腹压痛,下腹部为主,伴肌紧张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1次/min.双下肢轻度浮肿.

    关键词:
  • 内镜下切除巨大结肠腺瘤一例

    作者:赵保民;姜惠玲;赵玉玲;周慧萍;正丽君

    患者男,74岁,主因间断性下腹部胀痛伴排便不成形2年入院.患者半月前因左顶颞脑内多发占位性病变,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初步诊断脑胶质瘤,接受了伽马刀治疗术.为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行全身PET-CT检查,发现左侧结肠异常代谢增高病灶.结肠镜检查发现:降乙结肠交界处一大小约3.5 cm ×3.5 cm球形肿物(图1),红色绒毛状,草莓样,根基粗大宽阔,可见蓝色粗静脉和血管搏动.

    关键词:
  • 食管脉管瘤一例

    作者:刘丽;王英凯;佟玲玲;刘振珍;唐岚

    患者女,8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烧心、反酸、嗳气,进食冷硬食物后症状加重,可自行缓解,近1年上述症状加重,遂来我院就诊.胃镜检查:食管下段齿状线上方可见一大小0.4 cm×0.8 cm息肉,表面光滑,取病理4块,质软,活检病理诊断为鳞状上皮.于内镜下行黏膜切除术,全瘤切除并送病理检查,术中创面用肽夹夹闭,无出血,术后未出现出血、感染.病理回报:脉管瘤(血管及淋巴管瘤),表面呈息肉样.

    关键词:
  • Ⅲ型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一例

    作者:樊艳华;房龙;杜时雨

    患者女,56岁,因上腹痛5年入院.患者7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中上腹及右上腹胀痛,多持续数分钟,有时达数小时,可自行缓解,多于餐后出现.门诊化验肝功能正常.腹部CT提示胆总管扩张.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术提示肝内胆管未见扩张,十二指肠腔内囊样高信号与扩张胆总管下端相连(图1),诊断胆总管下端囊性病变可能性大.

    关键词:
  • 间断上消化道出血19年诊断为胃泌素瘤一例

    作者:殷健;吴志强;侯鹏;陆江阳;聂艳孝;汪涛

    患者男,76岁,因间断解黑便19年伴反酸烧心10 d入院.患者19年前因呕血、黑便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胃溃疡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随后的2年内先后2次出现黑便,当地医院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本次入院前5~8年4次因黑便住院治疗,多次胃镜检查诊断为吻合口溃疡、输出袢溃疡并出血,予输血、止血、抑酸等治疗后好转.

    关键词:
  • 典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一例

    作者:阮水良;罗鼎天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少见,且缺乏特征性消化系统表现,易漏诊或误诊.笔者诊治1例有典型临床表现的该病患者,报道如下.患者男,40岁,因腹痛5个月,再发伴腹胀半月于2010年3月27日入院.患者5个月前因腹痛在本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胃潴留而于第2天再行胃镜检查,结果示胃角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理示(胃角)黏膜慢性炎.经过抑酸等治疗3周后症状好转而自行停药.

    关键词:
  • 胆管双金属支架置入术后并发胆道梗阻合并感染一例

    作者:周静;柏愚;邹多武

    患者男,68岁,因黄疸10d入院.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腹软,未及明显包块,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153.2 μmol/L,丙氨酸转氨酶133.0 U/L,谷草转氨酶80.0 U/L.核磁共振检查示肝门部占位(BismuthⅢ型).拟行ERCP,术中见十二指肠降段多发溃疡,于十二指肠内侧找到主乳头,开口呈绒毛状,循黄斑马导丝插入聪明刀,注射造影剂10 ml进行胆管显影,示肝门部胆管一长约2.0 cm的不规则形狭窄,近端胆管呈软藤征,细胞刷检查后循导丝插入切开刀,高频电切开乳头口约0.3 cm,循导丝置入胆道扩张探条扩张狭窄段后,经切开刀留置双导丝(图1),循导丝在左、右肝管分别置入COOK ZILBS-635型金属支架(直径6 mm,长8 cm)各1根,支架定位良好,可见大量胆汁溢入肠腔.

    关键词:
  • 放射性回肠炎致胶囊内镜长期滞留一例

    作者:郭先科;赵艇

    患者女,65岁,因反复腹痛8年余于2008年7月来我院门诊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20年前因子宫内膜癌行子宫全切+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常规放化疗.2000年以来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钝痛,间断性,以下腹为重,偶有腹胀,无恶心、呕吐、便秘、腹泻、反酸等伴随症状,行胃肠镜检查和腹部平片检查无异常发现.

    关键词:
  • 妊娠期胆胰急腹症的ERCP治疗现状及进展

    作者:黄平;张筱凤;张啸

    妊娠期胆胰疾病普遍存在,此类疾病多发病突然,病情凶险,并发症多,若处理不当,孕妇病死率及胎儿流产、早产率高.由于此类疾病多由胆道梗阻引起,及早解除梗阻、通畅引流为关键.虽然外科手术较保守治疗有明显优势,但仍有一定的流产率及致死率,且手术时间多易受妊娠孕期的限制,故难以在妊娠期大规模开展;相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可弥补外科手术之不足,已逐渐成为妊娠期胆胰急腹症的首选治疗手段.我们就妊娠期胆胰急腹症的ERCP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关键词:
  • 胰液检查对胰腺癌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婧;张杰

    胰腺癌早期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预后差,5年生存率不足5%[1],为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研发胰腺癌的筛查及早期诊断新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分泌胰液是胰腺外分泌部分的主要功能,胰液蛋白质含量丰富,在胰腺疾病状态下,可见分泌增加而进入胰液的异常蛋白质[2],利用适宜的方法获取胰液,进行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的检测,可以在胰腺癌早期,甚至癌前病变阶段,检测出异常.

    关键词:
  • 共聚焦激光内镜荧光对比剂的应用现状

    作者:于妍妍;陈东风

    共聚焦激光内镜(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CLE)通过发射激光,激发人体内的特殊荧光对比剂产生人体局部组织学图象,在内镜检查的同时,可直接观察到组织细胞学的形态.临床上合理使用不同的荧光对比剂可以帮助内镜医生更好地进行疾病的诊断,现就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荧光对比剂情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 胆管塑料支架末端位于乳头内取出方法探讨

    作者:时之梅;陆蕊;黄慧;王淑萍;王书智

    目前通过内镜放置胆道塑料支架引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特殊操作导致支架进入乳头内或支架断裂,会造成支架取出困难.我院根据支架位于乳头开口距离以及与胆管下端之间关系,选择不同内镜附件或联合应用多种内镜附件将位于乳头内支架顺利取出14例,现总结取出技巧及体会.

    关键词:
  • 环行切开黏膜联合圈套切除避免巨大胃息肉动脉喷血

    作者:令狐恩强

    国内会议内镜现场演示胃息肉切除术多次出现术中动脉出血,医师忙于内镜下止血,笔者也经历过几次这样的场面,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屡屡让术者不安,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采取环行切开黏膜联合圈套切除的方法,可以达到完整切除和防止动脉出血的目的.

    关键词:
  •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的内镜和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黄勤;于成功;邹晓平;樊祥山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EoE)是一种慢性食管炎病变,常由于食人含有致敏原的食物所致,主要病理学表现为食管壁内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经过近30年的临床病理学研究,EoE已逐步被国际消化界接受为一个独立的、局限于食管的病种.现针对本院以及外院会诊EoE病例2例,通过对其临床、内镜以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其作一综合报道,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
中华消化内镜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