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临床泌尿外科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Urology 림상필뇨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同济医院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420
  • 国内刊号: 42-113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2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曾甫清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腹腔镜一期全泌尿道切除术治疗尿毒症患者多发尿路上皮肿瘤疗效观察

    作者:田溪泉;邢念增;张军晖;牛亦农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下一期全泌尿道切除术(TUTE)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多发尿路上皮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例维持血液透析并发泌尿系多发尿路上皮肿瘤的女性患者行全腹腔镜一期TUTE,手术范围包括双侧肾脏输尿管全长切除、根治性膀胱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标本经阴道或下腹Pfannenstiel切口完整取出,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间分别为345 min、41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80ml、650ml,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天、3天恢复正常饮食.1例患者术后出现腹腔淋巴瘘,经充分引流2周后消失.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分别随访19个月、11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若一般情况许可,腹腔镜下一期TUTE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多发尿路上皮肿瘤安全可行.

  •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b期肾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刚;马潞林;张洪宪;黄毅;侯晓飞;肖春雷;王国良;赵磊;洪锴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b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2年10)月我院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17例T1b期肾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单侧肾肿瘤,对侧肾功能正常.其中男/女=9/8,左/右=7/10.所有患者TNM分期肾癌符合T1bN0M0(直径4.1~7.0 cm).患者年龄36~80(55.3±21.5)岁,肿瘤直径为4.1~5.7(4.6±0.4) cm.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03~210(160.2±36.2)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14~35(23.1±7.3) min,术中估计出血量20~360(170.5±70.4) ml,术后住院天数4~13(8.7±3.4)d,患者术前血清肌酐为55~120(89.3±20.2)μmol/L,术后3天内血清肌酐为63~126(101.2±19.8)μmol/L.术后病理:透明细胞癌1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粘液小管状梭形细胞癌1例.术后随访4~60(25.3±19.2)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无肾脏肿瘤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末次随访时患者血清肌酐为58~114(93.2±20.6) μmol/L.术中2例患者行集合系统修补,术后所有患者均无尿漏发生.1例患者出现肾周少量血肿,严格卧床后血肿逐渐吸收.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治疗位置合适的T1b期肾癌患者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肿瘤中短期控制情况良好,但远期疗效尚待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及长期随访观察.

  • 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及意义

    作者:任晓磊;夏海波;高志明;包国昌;孙伟;于智;兰东阳;庞自力

    目的:分析赤峰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特点,对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复发提供帮助.方法:对89例泌尿系结石标本进行成分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泌尿系结石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患者比为1.7∶1,上尿路结石明显多于下尿路结石,上、下尿路结石例数比为8.9∶1.本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以混合结石为主,共56例,占62.92%,其中碳酸磷灰石与草酸钙混合结石所占比例大.单纯成分结石共33例,所占比例为37.08%,其中以草酸钙结石为主.结论:根据结石成分分析得到的结石成分特点,对患者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指导,以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复发.

  •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补救性动脉介入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梁胜杰;邹青松;韩邦旻;邵怡;荆翌峰;赵福军;刘海涛;夏术阶

    目的:探讨补救性髂内动脉化疗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后证实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34例TURBT患者术后基底部活检及病理结果证实为肌层浸润性的膀胱肿瘤患者行补救性髂内动脉化疗3次,方案为顺铂80 mg、表柔吡星50 mg、5-氟尿嘧啶1 g(或羟基喜树碱30mg).观察患者肿瘤复发率,Kaplan-Meier法计算总体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无肿瘤复发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术后经3次补救性髂内动脉化疗及常规膀胱灌注后,29例患者得到保留膀胱(保留膀胱率85.3%),肿瘤复发1 3例(肿瘤复发率38.2%).其中,浅表性复发7例,行TURBT治疗;浸润性复发5例,行全膀胱切除术;骨转移1例,行全身化疗.总体生存率:3年69.78%,5年62.03%.肿瘤特异性生存率:3年77.43%,5年68.83%.无肿瘤复发生存率:1年93.10%,2年70.23%,3年46.82%.结论:补救性动脉介入化疗是TURBT术后基底部活检及病理结果证实为肌层浸润性的膀胱肿瘤的良好选择.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优势

    作者:何威;徐兆平;祝宇;张荣明;钟山;王先进;王晓晶;沈周俊

    目的:通过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RALPN)、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open partial nephrectomy,OPN),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治疗小肾癌方面的优势.方法:2009年1月~2013年5月,我科共完成50例小肾癌的肾部分切除术,其中12例RALPN,15例LPN,23例OPN.将三组患者术前基线情况、手术数据和术后GFR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术前基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除LPN组1例术后出现尿漏,其余无术后并发症.RALPN和OPN在手术时间(operating time,OT)、热缺血时间(warm ischemic time,WIT)、失血量(estimated blood loss,EBL)方面较LPN有优势(P<0.05),RALPN在住院时间(hospital stay,HS)较LPN和OPN占优势(P<0.05).无论哪种术式,对患侧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手术前后GFR比较,P>0.05).结论:RALPN是一种创伤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术式.同LPN比较,其优势明显.同OPN相比,也有恢复更快的优势.在不考虑手术费用的前提下,RALPN是治疗小肾癌的优先选择.

  • 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改良及应用效果

    作者:杨登科;焦湘;郭大勇;闫俊领;王永军;王文浩;张绍辉;李新伟;李中泰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中输尿管吻合及双J管置入方法的改良及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6月~2013年1月,对3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患者实施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吻合方法采取两针固定连续缝合法,双J管放置采取Trocar外推置法,观察手术时间、吻合时间、置双J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引流管放置时间等,总结手术技巧,并与前期18例采用间断缝合和双J管经Trocar内放置的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改良手术组和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78.2±16.3)min、(114.7±17.5)min(P<0.05),输尿管吻合时间分别为(24.2±4.9) min、(49.4±7.5) min(P<0.05),双J管置入时间分别为(3.6±1.0)min、(9.1±2.2) min(P<0.05),两组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手术组随访3~30个月,平均9.2个月,B超提示肾积水消失11例,肾积水不同程度减轻21例.结论: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中采取两针固定连续缝合法吻合,可以降低输尿管吻合难度,缩短手术时间;经Trocar外推置法放入双J管,简便快速.

  •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和开放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腺巨大良性肿瘤的比较

    作者:赵琪;刘宇军;孙立安;张立;许明;朱同玉;郭剑明

    目的:了解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adrenalectomy,LA)和开放肾上腺切除术(open adre-nalectomy,OA)治疗肾上腺巨大(>6 cm)良性肿瘤的差别.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的50例肾上腺巨大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其中LA组26例,OA组24例.比较两组年龄、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LA组嗜铬细胞瘤切除6例,OA组嗜铬细胞瘤切除7例,比较两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术后病理为肾上腺腺瘤2例,节细胞神经瘤10例,嗜铬细胞瘤13例,髓样脂肪瘤19例,肾上腺囊肿伴出血3例,神经鞘膜瘤2例,肾上腺巨淋巴结增生(Castleman病)1例.LA组和OA组比较,平均年龄分别为(45.3±15.6)岁和(52.2±13.2)岁(P=0.069);肿瘤直径分别为(7.75±1.26) cm和(8.38±1.96) cm(P=0.098);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5.2±23.4) min和(126.9±32.5) min(P<0.01);出血量分别为(54.1±19.5)ml和(205.0±49.6) ml(P<0.01);住院时间分别为(4.8±1.6)d和(7.6±2.1) d(P<0.01);切口长度分别为(7.56±2.06) cm和(18.28±3.25) cm(P<0.01).LA组无一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或中转开放;OA组因肾血管损伤行一侧肾切除1例.LA组切除嗜铬细胞瘤术中高收缩压和心率低于OA组(P<0.05).术后随访3~26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尽管LA需要延长切口取出肿瘤,但与OA相比,切除肾上腺巨大良性肿瘤仍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安全性及疗效评估(附1000例报告)

    作者:郝钢跃;杨培谦;李军;张道新;王文营;吕文成;田野

    目的:总结本组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经验,评价该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2004年3月~2012年4月1 000例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37例,女463例.平均年龄57(16~86)岁.根治性肾切除术645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245例,单纯性肾切除术110例.结果:中转开放手术14例.平均手术时间110(70~320) min(不包括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中输尿管末端的处理),平均术中出血量为80(20~830) ml.术后平均肠功能恢复时间23(18~43)h,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24(19~47)h,术后拔除引流管平均时间50(36~72)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5.5~10.0)d.输血15例.术中静脉损伤8例,动脉损伤4例;术后6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术适应证广、手术效果好,但仍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

  • Ku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作者:魏晓龙;郭和清;严景民;周高标;穆大为

    目的:研究Ku蛋白表达与膀胱癌发生、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SP法对98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膀胱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应用形态计量学分析方法结合临床相关病理资料分析Ku蛋白表达与膀胱癌肿瘤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98例膀胱癌组织中Ku蛋白总阳性表达数为79例(80.61%).67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Ku蛋白阳性表达数为60例(89.55%),31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Ku蛋白阳性表达数为19例(61.29%),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图像分析结果: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2 453.05±221.24)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4 349.41±307.20)之间积分光密度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1).肿瘤组织(3 605.67±1 024.80)与癌旁组织(396.84±60.24)之间积分光密度的差异度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Ku蛋白可能在膀胱癌进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早期Ku蛋白表达增加是膀胱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晚期Ku蛋白表达下调与膀胱癌的侵袭性密切相关.

  • 经腹腹腔镜膀胱外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开口异位10例报告

    作者:刘功学;韩晓敏;陈敏

    目的:探讨输尿管开口异位患者经腹腹腔镜膀胱外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输尿管开口异位患者均采用经腹腹腔镜膀胱外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全麻,仰卧位患侧抬高,建立腹腔镜工作通道(经肚脐5 mm Trocar,经腹直肌外侧缘左侧5 mm/10 mm Trocar,右侧12 mm Trocar),充分游离患侧扩张输尿管,注意保护同侧正常输尿管,于靠近膀胱处离断异位开口输尿管,自同侧Trocar切口拉出腹壁,体外裁剪输尿管至大致正常直径,5/0可吸收线缝合输尿管管壁,末端制成乳头状,置入双J管后回纳腹腔;于膀胱底部后壁做全层切口,将输尿管末端乳头及双J管插入膀胱内,使用5/0可吸收线于膀胱全层与输尿管浆肌层间断吻合6~8针,吻合结束后膀胱注水测试有无漏尿,放置引流管及尿管.结果:1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耗时90~160 min,术中出血30~50 ml,术后4~6天拔引流管,7~10天拔除尿管,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 术后随访1~11个月阴道无漏尿,尿常规正常,B超示肾积水减轻或消失.结论:重复肾输尿管开口异位患者经腹腹腔镜膀胱外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是可行性的,临床效果等同于开放手术,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瘢痕基本不可见的优点.

  • 局麻下小切口微创治疗成人睾丸鞘膜积液1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谢金波;周林玉;谈宜傲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2 cm小切口微创治疗成人睾丸鞘膜积液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选取12例成人睾丸鞘膜积液患者,局部麻醉下经阴囊皮肤小切口行鞘膜积液手术治疗.总结手术技巧,同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该新手术方式治疗成人睾丸鞘膜积液的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8(15~24) min.1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未出现血肿、感染、持续性肿胀、慢性疼痛、阴囊硬结及附睾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局麻下小切口微创治疗成人睾丸鞘膜积液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睾丸 鞘膜积液 微创
  • 输尿管结石梗阻致尿脓毒症急症减压方法的探讨

    作者:解海杰;史启铎

    目的:本研究探讨输尿管结石梗阻致尿脓毒症的急症减压方法.方法:输尿管结石梗阻导致尿脓毒症患者106例,根据病情分期采取不同急症减压方法解除梗阻:①膀胱镜下逆行留置双J管引流.②经皮肾造瘘引流.③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引流.结果:所有患者均减压成功,其中105例患者术后情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感染得到控制.一般脓毒症患者术后恢复时间(3.25±1.71)d,严重脓毒症患者术后恢复时间(6.38±1.94)d,脓毒性休克患者术后恢复时间(15.55±2.46) d(P<0.01);1例脓毒性休克伴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死亡.结论:根据病情分期选择适当的急症减压方法及时解除梗阻对于控制输尿管结石梗阻致尿源性脓毒症至关重要.

  • 结合内镜检查的肾内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2例报告

    作者:高小峰;彭泳涵;李凌;周铁;王林辉;孙颖浩

    目的:探讨结合内镜检查的肾内手术(endoscopic combined intra-renal surgery,ECIRS)在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自2009年9月~2012年4月期间,3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接受了ECIRS.在改良的斜侧卧位下,所有患者均接受顺行经皮肾镜和逆行输尿管软镜的联合治疗.术前均行静脉肾盂造影及腹部CT平扫判断结石的位置和负荷.术后行CT平扫检查评估结石排净率,残留结石<2 mm视为碎石成功.结果:患者平均结石大直径4.8 cm.多发肾结石分布于分支型肾盂肾盏内者7例;多发性肾结石累及多个平行后组肾盏者25例.初3例患者为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存在成熟的经皮肾通道.其余29例患者均同期建立顺行及逆行通道:25例患者成功Ⅰ期碎石;4例患者因肾盂黏膜轻度渗血导致视野不清改行Ⅱ期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75(56~170) min.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碎石成功率为100%,结石完全清除率为93.8%(30/32),2例患者残留结石<2 mm.结论:ECIRS提高了单通道经皮肾镜手术结石清除率,并降低了因增加经皮肾通道带来的潜在风险.

  • 肾嗜酸细胞腺瘤伴潜在恶性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江涛;张爱莉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疗水平.方法:对本院1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病理特征以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其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结果:影像学诊断为肾脏肿物,术后病理学检查为肾嗜酸细胞腺瘤,灶性侵犯肾实质,伴潜在恶性.对其实施根治性肾切除术并术后免疫治疗.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良性肿瘤,极少数潜在恶性或恶变,男女均可发病,术前诊断较困难易误诊为肾癌.治疗首选保留肾单位手术,对有潜在恶性和恶性的以肾癌治疗指南来进行,并且密切随访.

  • 嗜酸性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粘烨琦;王荫槐;易路;胡善彪;管域

    目的:探讨嗜酸性乳头状肾细胞癌(oncocytic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OPRCC)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OPRCC,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OPRC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患者因左侧腰痛就诊,CT检查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考虑肾癌可能性大,予肾部分切除术.结果:术后病检报告为嗜酸性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术后未接受辅助化疗,随访6个月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OPRCC十分罕见,但进展较慢,恶性程度低,早期扩散转移少见,预后较好,其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改变的超声评价

    作者:章子铭;李玲;谢明星;方凌云;邱林立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改变,探讨不同程度CKD患者左室改变情况.方法:对CKD非透析患者39例(CKD2~3期组19例,CKD4~5期组20例)及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肾脏扫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二维超声观察CKD患者肾脏形态结构、实质回声、皮髓质分界、血流信号改变;通过超声心动图获得左室结构参数: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室功能参数:左室射血分数(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峰、晚期A峰、E/A、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m,E/Em.结果:①CKD2~3期组19例患者中6例患者肾脏声像图有明显改变,CKD4~5期组中18例患者肾脏声像图有显著改变;②与正常组比较,CKD2~3期组LVM、RWT、LAD均显著增高,CKD4~5期组LVID、LVMI、E、A、E/Em增高,DTE、E/A、Em减低,与CKD2~3期组比较,CKD4~5期组LVM、RWT、LAD、LVID、LVMI、E、A、E/Em显著增加,DTE显著减低,E/A、Em无明显差异;③CKD2~3期组中有5例左室重构(26.3%),CKD4~5期组患者中有17例左室壁重构(85%).结论:早中期CKD患者其肾脏结构二维超声改变不明显,而超声心动图能早期检测到CKD患者左室构型及左室舒张功的改变,为临床上该病治疗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 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联合膀胱颈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卞军;杨建昆;刘存东;周其赵;李峰;薛康颐;袁小旭;戴宇平

    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联合膀胱颈电切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术中同时行膀胱颈电切术,对照组仅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术后两组均以盐酸吡柔比星行膀胱药物灌注治疗.术前、术后3个月进行下尿路症状(LUTS)评分、大尿流率(Qmax)测定并比较,另行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LUT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LUT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示研究组下尿路症状改善更明显.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Qmax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Qmax较术前无明显改变(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Qmax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均未见腺性膀胱炎复发,均无尿失禁、排尿困难等并发症.结论: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联合膀胱颈电切术较单纯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更好.

  • HSP70和CRP评估后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应激功能的影响

    作者:宋旭;周磐石;张圣熙;龚敏;王蓉;林文耀;张耘;黄锦阳

    目的:评估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机体应激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后腹腔镜组(25例)和传统开放手术组(25例),患者术前、手术开始后2小时、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抽取静脉血5 ml,应用ELISA法定量测定人血浆中热休克蛋白(HSP) 70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术前两组患者HSP 70及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后2小时,HSP70与本组术前及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开放手术组高于后腹腔镜组(P<0.05).术后24小时,两组HSP70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开放手术组高于后腹腔镜组(P<0.05).术后48小时,HSP70开始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及48小时,两组CRP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开放手术组高于后腹腔镜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比较,其对机体应激功能影响较小,体现了微创优势.

  • 腹膜后Castleman病1例

    作者:陈志强;何芊;赵伟平

    患者,女,48岁."发现肾肿物5d"收治入院.无腹痛、血尿等不适.体检:神清,精神可,心肺部查体未及明显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叩击痛阴性.双输尿管走行区未及明显压痛.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阴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均正常.尿细胞学检查3次均未见肿瘤细胞.B超检查报告左上腹后腹膜区低回声团,考虑占位,神经来源不完全除外(图1A).双肾CT增强提示左肾盂旁富血供占位(图1B).

  • 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合并肥厚型心肌病麻醉处理1例

    作者:周志强;李琴琴;代金贞

    患者,女,50岁,体重56 kg,因"发现腹部肿块,CT示左上腹腹膜后肿块1周"于2013年1月10日收治入院.患者一般情况尚可,ASAⅣ级,T36.5℃,BP 191/104 mmHg(1 mmHg=0.133kPa),P 72次/分,RR 18次/分.既往史:高血压8年,高200/120 mmHg;糖尿病7年;三年前有脑卒中史.术前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无异常.腹部CT示:左上腹腹膜后肿块,大小约4.5 cm×4.7cm×6.1 cm;Holter示:窦性心律,心率70~121次/min,偶发多源房早,150次/全程,ST-T改变.

  • 腹膜后纤维化诊治体会(附6例报告)

    作者:王顺良;姜佑三;金昌弼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6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的治疗方法.结果:6例患者中有4例行输尿管松解术,术后输尿管梗阻解除,肾积水减轻,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输尿管松解术是治疗腹膜后纤维化的效果良好的手术方法.对泌尿系炎症要给予积极的治疗,防止诱发腹膜后纤维化.肾损伤保守治疗期间和治疗后要定期作必要的检查,了解腹膜后血肿的吸收情况,以便及时防止腹膜后纤维化.

  • 仰卧位经臀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体会

    作者:俞丽婷;徐庆康;于永涛

    目的:探讨仰卧位经臀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636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接受仰卧位经臀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结果:输尿管下段结石碎石率达100%;一次ESWL结石排尽率593例(93.2%);二次ESWL结石排尽率40例(6.3%),总排石率99.5%;二次ESWL后有结石残留3例(0.5%),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并改其他手术治疗.无一例发生神经损伤.结论:仰卧位经臀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安全、有效,可避免肠道损伤,应是输尿管下段结石的首选体位.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合并重度肾积水的上尿路结石疗效观察

    作者:周治军;章尹岗;熊标;龚化;戴强;宋哲;尹云炎;徐康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合并重度肾积水的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本组342例,B超提示肾集合系统分离4.0~16.2 cm.患肾积脓或超过1 000 ml巨大肾积水均在术前B超引导下行肾造瘘,3个月后复查CT、ECT,肾皮质平均厚度>2 mm,GFR> 10 ml/min,肾造瘘管引流量>400 ml,尿比重>1.010再施行手术.术中在B超引导下穿刺并扩张建立16~20号经皮肾通道,采用科医人钬激光Ⅰ期或Ⅱ期、Ⅲ期粉碎结石并冲出体外.结果:Ⅰ期手术结石清除时间20~18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约10~350 ml,平均40 ml.术后5天KUB复查,在肾区与输尿管走行区未发现结石影为结石取净.单纯输尿管上段结石Ⅰ期手术结石取净术为100%;肾铸型或多发结石、肾门结石、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Ⅰ期手术结石取净率76.3%.39例术后短期发热,3例术后出现较严重出血.237例随诊1个月~5年,输尿管狭窄4例,输尿管闭锁2例.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合并重度肾积水的上尿路结石具有微创、安全和技术难度低的特点,但术后残石率和输尿管狭窄、闭锁的发生率较高,术中寻找肾门出口困难值得临床重视.

  • 侧卧位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肾结石疗效观察

    作者:罗金泰;吴文起;袁坚

    目的:评价侧卧位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肾结石患者23例,男18例,女5例,平均年龄45(31~72)岁.结石位于左肾14例,右肾9例.单发5例,多发4例,部分铸型结石8例,全铸型结石6例.肾结石平均直径33(23~54) mm.均行侧卧位B超引导下mPCNL治疗.结果:23例手术患者B超引导下均穿刺成功,行微通道气压弹道碎石术.Ⅰ期结石取净19例(83%),Ⅱ期取净4例(17%).Ⅰ期mPCNL平均手术时间72(45~136) 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为18.5(16.3~20.7) g/L,术后气胸1例,未发生结肠损伤、严重出血、尿外渗及肾周感染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8(7~11)d.结论:侧卧位B超引导下mPCNL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发肾结石,患者能更好地耐受手术,同时便于麻醉管理,避免了X线照射,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安全、有效方法.

  • 膀胱颈囊肿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报告)

    作者:刘娇;宫大鑫;都书琪;孔垂泽

    目的:探讨膀胱颈囊肿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0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治疗的2例膀胱颈囊肿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例均行经尿道囊肿电切术,术后排尿症状均明显改善,随访7个月~5年,均未见复发.结论:膀胱颈囊肿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病理学表现可获明确诊断,经尿道囊肿电切术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预后良好.

  • 聚己内酯/丝素蛋白/胶原电纺纤维的制备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

    作者:魏盖杰;李超;张心如;李鸿宾

    目的:制备聚己内酯/丝素蛋白/胶原电纺纳米纤维支架,检测其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再生丝素膜、水溶性胶原蛋白粉末及聚己内酯按质量比1∶1∶4;1∶1 ∶8;1∶1∶10共同溶于六氟异丙醇中,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制备聚己内酯/胶原/丝素蛋白电纺纳米纤维支架.将体外培养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接种至材料表面,采用MTT法和扫描电镜研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长和增殖情况,评价聚己内酯/丝素蛋白/胶原电纺纳米纤维的细胞相容性.结果:MTT结果表明,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在聚己内酯/丝素蛋白/胶原电纺纳米纤维支架生长良好.电镜观察显示所制备的电纺纤维直径均一,呈相互连通的多孔网状结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在改性后的材料表面具有良好的生长形态.结论:聚己内酯/丝素蛋白/胶原电纺纳米纤维支架,具备合适的孔径和孔隙率,适合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生长,细胞相容性良好,是一种组织工程尿道重建良好的支架载体.

  • 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肾出血的原因和防治进展

    作者:石鑫;陈戬

    肾出血是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比较常见的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对近几年的文献进行综述,认识PCNL并发出血的影响因素和常见原因,探讨如何预防和治疗PCNL导致的肾出血.

  • 肾细胞癌靶向治疗预后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孙伟;杨斌;郑军华

    肾细胞癌(RCC)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子靶向治疗是通过干预肿瘤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的生长.相比于传统的细胞因子治疗手段,肾癌靶向治疗效果更好.但是目前对肾癌靶向治疗的预后仍缺乏有效判断手段,本文结合新研究综述了RCC靶向治疗预后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及进展.

临床泌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