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临床泌尿外科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Urology 림상필뇨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同济医院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420
  • 国内刊号: 42-113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2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曾甫清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女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诊疗探讨

    作者:戴轶;韩耕宇;袁正勇;罗德毅;沈宏

    目的:总结女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PBNO)的诊断思路及步骤,以提高对女性PBNO的诊断水平,探讨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TUIBN)对女性PBNO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07年3月~2009年1月期间共确诊女性PBNO患者22例,其中19例通过常规尿动力学检查辅以膀胱尿道造影确诊,3例通过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确诊.全部患者均在口服α1,-受体阻滞剂保守治疗无效后入院接受TUIBN治疗.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大尿流率、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剩余尿量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指标进行比较,分析TUIBN术对女性PBNO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2例随访2~24个月,其中12例随访尿动力学及IPSS评分;9例仅随访IPSS评分;1例失访.21例患者手术前后IPSS评分分别为(27.28±2.42)及(8.22±3.89)(P<0.001);复查尿动力学的12例手术前后指标比较,大尿流率分别为(7.53±3.12)ml/s及(13.62±5.02)ml/s(P=0.01 7);剩余尿量分别为(中位数80;QU~QL=155~65)ml及(46.11±19.97)ml(P=0.018);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分别为(8.82±3.23)kPa及(6.00±2.58)kPa(P=0.003).结论:常规尿动力学结合膀胱尿道造影检查能较准确、有效地诊断女性PBNO,并能达到与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相接近的诊断水平.对口服α1-受体阻滞剂治疗无效的女性PBNO患者,TUIBN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荧光原位杂交法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雍永松;顾沈阳;王业华;杜拥军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例非尿路上皮癌和4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人群尿液作常规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和FISH检测.结果:FISH技术的敏感性为82.5%,显著高于常规尿脱落细胞学的敏感性25.0%(P<0.05);FISH技术和常规脱落尿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均为100%,两者在特异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原位杂交法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特异性与常规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一致,但其敏感性显著高于常规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所以,FISH技术更有望成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无创性的诊断和检测手段.

  • 经脐单孔多通道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颖浩;王林辉;杨波;王辉清;刘冰;徐斌;肖亮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多通道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4月~2009年11月,我院应用Triport单孔多通道平台完成6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其中右侧4例,左侧2例,平均肿瘤直径2.2(1.5~4.0)cm.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2例在剑突下增加1个5 mm套管.平均手术时间115 min,出血80 ml;术后平均住院3.5(2~6)天.术后无明显手术瘢痕,美容效果良好.术后病理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例,肾上腺皮质腺瘤3例.结论:经脐单孔多通道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但操作难度较大,暴露欠佳,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传统腹腔镜手术,需要进一步研发新的手术器械以改善术中显露.

  • 单孔三通道后腹腔镜肾切除术(附2例报告)

    作者:叶锦;吴刚;张尧;陈锦;王鹏;李珂;舒泽华;靳风烁

    目的:探讨应用单孔三通道后腹腔镜技术完成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单孔三通道后腹腔镜技术对2例成人无功能肾患者施行肾切除术.腋后线肋缘下作3 cm切口,扩张腹膜后间隙.置入自制的单孔三通道穿刺器,腹腔镜通道为5 mm,另外两个操作通道分别为12 mm和5 mm.手术操作通过前端可弯曲的手术钳、手术剪和超声刀、吸引器完成.结果:2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156 min和174 min,出血量为100 ml和150 ml;术后住院时间均为7天.患者腰部仅留一3 cm大小的手术瘢痕.未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基于胚胎性自然腔道手术(E-NOTES)理论,我们验证了在单孔腹腔镜下建立后腹腔空间及完成肾脏手术的可行性.随着技术和设备的改进,该技术可望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选择.

  • 老年男性脑卒中后排尿异常尿动力学检查分析

    作者:王亚仑;许予明;王焱;胡金华;芦山;张国贤;陈燕;李真珍;文建国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男性脑卒中后排尿异常的尿动力学改变.方法:选择50例脑卒中后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排尿异常老年男性患者,其中无BPH脑卒中22例,年龄(69.25±5.78)岁;有BPH脑卒中28例,年龄(71.49±7.65)岁;另选择20例无下尿路异常的正常老年男性[(70.63±6.52)岁]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并对各种尿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BPH和有BPH脑卒中组比较,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为(4.54±0.80)vs.(5.34±0.97)kPa(1 cmH2O=0.098 kPa),大尿道闭合压为(5.45±0.55)vs.(6.99±1.05)kPa,剩余尿量为(9.0±3.4)vs.(12.9±5.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老年组比较,无BPH和有BPH脑卒中组逼尿肌反射亢进发生率均显著增加[72.7%(16/22) vs.75%(21/28)vs.10.0%(2/20)],其大膀胱容量明显减少[(298.8±112.6)vs.(276.5±132.21)vs.(478.6±92.6)ml].结论:脑卒中后排尿异常应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有BPH脑卒中患者逼尿肌排尿压、尿道闭合压和剩余尿量变化较无BPH脑卒中患者更为明显,提示应同时治疗BPH.

  • 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肾包膜下血肿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洛夫;孙中义;葛成国;万江华;兰卫华;靳风烁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发生肾包膜下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08年12月行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发生肾包膜下血肿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评估其术前、术中可能存在的导致肾包膜下血肿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2例行双侧输尿管镜碎石术,1例行单侧输尿管镜碎石术,手术均顺利,但均发生肾包膜下血肿,其中1例术前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尿路感染.发生双侧肾包膜下血肿并失血性休克;1例老年男性术前无其他并发症,术后术侧腰部出现皮下瘀斑,B超发现肾包膜下血肿;另1例术前并发高血压、糖尿病,行双侧输尿管镜碎石术,术后发生单侧肾包膜下血肿.结论:肾包膜下血肿是输尿管镜碎石术的一个严重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高龄、尿路感染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手术本身导致的肾盂内压力改变是其发生的诱发因素.

  • 自制套管行单孔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作者:黄健;许可慰;林天歆;韩金利;江春;黄海;刘皓

    目的:探讨采用自制套管施行单孔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方法.方法:2009年5~11月采用单孔后腹腔镜施行肾部分切除术6例,其中男3例,女3例,平均年龄(54.3±12.6)岁.原发病为小肾癌4例,肾错构瘤2例;病灶位于右侧3例,左侧3例.手术采用气管内麻醉,经腹膜后入路.取患侧向上的全侧卧位,取肋下3~4 cm切口切开法进入腹膜后间隙,然后置入自制套管,通过此套管置入5 mm电子腹腔镜及常规操作器械进行肾手术.肾动脉阻断后行肾部分切除,创面缝扎止血.结果:6例均在单孔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40.0±44.3)min;肾热缺血时间(24.5±4.6)min;出血量(108.3±39.7)ml.无术中腹膜破裂、大出血、周围脏器损伤、术后继发出血、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病理检查证实切缘均为阴性.术后(5.0±0.9)天出院.结论:应用自制套管对于选择性病例施行单孔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安全可行,切口创伤小,切口美观.

  • 既往结石干预对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影响

    作者:李笑弓;燕翔;甘卫东;刘光香;郭宏骞

    目的:探讨既往开放取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和ESWL对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ini-PCNL)的影响.方法:收集2002年7月~2006年10月收治的885例1 156例次接受mini-PCNL术患者的I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四组:既往行开放取石术组(A组)、经皮肾镜术组(B组)、单纯ESWL组(C组)、无结石干预史组(D组).对比分析各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出血量、输血率、平均住院日及并发症.结果:各组终结石清除率未见明显差异(X2=0.584,P=0.900).A组的出血量为(10.5±9.3)g/L,明显低于其他各组(F=12.879,P<0.001).各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输血率、并发症也未见明显差别.结论:有既往结石干预史的患者行mini-PCNL是安全、有效的.

  • 腺性膀胱炎及其并发症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冯照晗;刘乃波;于力;佟杰;王建锋;任建;周晓锋;张冠;王翔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初诊时行膀胱镜检查,活检病理报告均为腺性膀胱炎,其中并发肾积水16例,前列腺增生15例,尿道狭窄12例,膀胱占位性病变12例,膀胱结石4例.采取腔内手术71例,开放手术14例.结果:首次手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仍为单纯腺性膀胱炎者55例,随访中均未发生恶变,生存良好;并发恶性肿瘤者30例,5例于首次术后10~36个月死亡.结论:腺性膀胱炎及其并发症应同时治疗,腔内手术、开放手术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医生可根据病变情况适当选择.

  • 后腹腔镜术后穿刺孔延迟愈合的处理(附25例报告)

    作者:陈锦;叶锦;王鹏;靳风烁;吴刚;张尧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术后穿刺孔延迟愈合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行后腹腔镜肾脏及肾上腺手术患者689例的临床资料:术后发生穿刺孑L延迟愈合25例,占3.63%.其中单纯伤口闭合不良12例,腹壁窦道形成8例,后腹腔皮肤瘘形成5例.运用湿性愈合方法处理单纯伤口闭合不良;使用带侧孔探针注生理盐水冲洗腹壁窦道;采用生理盐水特制棉签擦洗后腹腔皮肤瘘.清创期寞道伤口使用条状美盐(mesalt),每天换药1次,连续使用1~5天,伤口分泌物减少,过渡到肉芽增生期.窦道深度小于3 cm,根据渗出物的多少选择藻酸盐类或水胶体糊剂填塞伤口,换药间隔3~5天.1例后腹腔皮肤瘘伴脓肿患者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辅助伤口愈合,4~6天换药1次.结果:5~10天,单纯闭合不良伤口愈合;10~15天,腹壁窦道伤口愈合;20~32天,后腹腔皮肤瘘伤口愈合.结论:湿性愈合适用于后腹腔镜术后穿刺孔延迟愈合,尤其是深腔和窦道感染伤口,是需要填补缺损的延期愈合伤口的标准非手术愈合方式.正确地评估伤口,并根据评估结果准确选择伤口敷料可缩短炎症期,缩短伤口愈合时间.美盐有利于坏死组织溶解与吸收,促进伤口清创,缩短炎症期过程,加速伤口愈合.

  • 提高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成功率的体会

    作者:刘定益;王健;王名伟;张翀宇;赵菊平;周文龙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时减少碎石上移和提高碎石成功率的体会.方法:用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71例.对其中35例第4腰椎横突以上结石碎石前预置金属或N-Trap网篮,对15例反流人肾盂>0.4 cm碎石辅以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结果:输尿管穿孔1例;原位残留碎石1例;15例>0.4 cm碎石被冲入肾盂,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辅助肾盂内碎石;失败3例.本组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一次碎石成功65/71(91.6%).结论: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输尿管上段结石中,预置金属或N-Trap网篮可以减少碎石反流入肾盂机会,对已反流入肾盂的碎石结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治疗,可以提高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一次碎石成功率.

  • 原发性附睾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詹运运;吴天鹏;刘小兵;占习双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附睾腺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附睾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肿瘤均位于右侧,累及附睾体部、尾部及精索,其中1例发现有远处转移.1例行右侧精索、附睾、睾丸高位切除术,另1例行右睾丸、附睾、精索根治性切除术并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结果:1例病理检查报告为右侧附睾乳头状腺癌伴慢性炎症,随访至今未见转移及其他异常;另1例报告为右附睾腺癌,部分累及睾丸,术后5个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原发性附睾腺癌早期确诊困难,病程进展快,预后差.手术是首选治疗手段,放疗和化疗尚缺乏临床经验.

  • 儿童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孙劲松;林涛;李旭良;魏光辉;何大维

    目的:探讨儿童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经B超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其中7例采用开放性输尿管复位矫形术,1例采用腹腔镜手术.结果:术后6~12个月复查,临床症状均消失,B超及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提示输尿管位于正常位置,吻合口无狭窄,肾盂及输尿管积水明显减轻.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术前通过多种影像学检查均明确诊断.输尿管复位矫形术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腹腔镜手术可能会成为治疗本病的首选方式.

  • 后腹腔镜输尿管手术的改良应用

    作者:魏强;刘久敏

    目的:探讨改良后腹腔镜输尿管手术的技术方法以及在治疗输尿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08年12月间应用改良后腹腔镜输尿管手术治疗的47例输尿管结石、腔静脉后输尿管、UPJ连接处梗阻、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6 min,术中出血20 ml,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无中转开放手术者.其中38例患者平均随访15个月,复查B超或IVU提示患侧输尿管通畅,同侧肾积水明显减轻,无吻合口狭窄、尿瘘、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后腹腔镜输尿管手术简单易行,显著减少手术时间,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精囊侵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沙建军;黄翼然;李东;宣寒青;冷静;薛蔚;薄隽杰;黄旭元;刘东明

    目的:评估21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精囊侵犯患者的预后及其治疗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6年行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后定期门诊随访,其中21例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单侧或双侧精囊侵犯,中位年龄70(48~79)岁;术前PSA<10 ng/ml 7例,10~20 ng/ml 9例,>20ng/ml 5例;Gleason分级2~6分3例,7分8例,≥8~9分10例.以根治术后连续2次PSA水平超过0.2 ng/ml定义为生化复发;以根治术后随访时发生生化复发或截止到随访时还没有发生生化复发的时间定义为无生化复发生存时间.术前PSA<10 ng/ml且Gleason分级为2~6分的患者进行等待观察治疗,Gleason分级≥7分或PSA≥10 ng/ml的患者接受单纯抗雄激素治疗、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或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外放疗.结果:21例患者随访34~106个月,3例进行等待观察治疗,7例进行单纯抗雄治疗,6例进行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5例进行大限度雄激素阻断+外放疗;其中1例发生骨转移,发展为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21例患者无死亡.5年无生化复发存活时间在等待观察组、单纯抗雄激素治疗组、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组及外放疗+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精囊侵犯者的预后尚可,Gleason分级≤6分、PSA水平低者可采取等待观察;PSA≥10 ng/ml且Gleason分级≥7分者术后给予辅助治疗可提高无生化复发生存率,且单纯抗雄激素治疗比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和外放疗+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经济、并发症少,生活质量高.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液中有机酸含量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应用

    作者:宋光庆;汪东文;曾子健;康颂东;王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尿液中有机酸含量的方法学并应用于临床.方法:应用HPLC技术分析健康人及尿结石患者尿液中草酸和枸橼酸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LC-C18(250 mm×4.6 mm,5μm),保护柱LC-C18(4.6 mm×12.5 mm,5 μm).流动相为0.25%磷酸二氢钾(含2.5 mmol/L四丁基磷酸氢铵和2.65×10-6mol/L二乙胺四乙酸二钠,pH2.0),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20 μl.选择上述色谱条件计算曲线下面积测定草酸和枸橼酸含量.结果:草酸与枸橼酸的标准曲线分别为Aoxa=12 528.4Coxa-641.9(r=0.9990,n=5)和Acit=1 607.5Ccit-13.8(r=0.9990,n=5);低检测限分别为0.4 μg/ml和0.8 μg/ml;线性范围分别为1.563~100 μg/ml和3.125~200 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6%和95.7%;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13.5%和8.3%.二水草酸钙组的尿草酸高于一水草酸钙组和对照组(P<0.05),一水草酸钙组的尿枸橼酸低于二水草酸钙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HPL3用于检测人24 h尿液中的草酸和枸橼酸方法简单.一水草酸钙结石的形成与结石抑制物枸橼酸的缺乏有关,二水草酸钙结石的形成与高尿草酸有关.

  • 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Glison切口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临床价值——与同类开放性手术的对比研究

    作者:康绍叁;刘士军;张晓威;王晓峰

    目的:回顾性比较后腹腔镜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根治术(LNU)与开放性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根治术(ONU)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Glison切口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LNU,46例行0NU,采用t检验比较患者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时间等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法比较组间生存率.结果:两组间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NU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ONU组,LNU组和ONU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0%和73.7%(P=0.689),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Glison切口治疗上尿路上皮肿瘤创伤小,安全有效,可达到与开放手术相同的肿瘤控制效果,可部分替代开放性上尿路上皮肿瘤根治术.

  • 超声造影在直肠超声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蒋民军;陈浩;陈建春;周永强;沈罡;吴光;金建文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下直肠超声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对70例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其中普通直肠超声(TRUS)组穿刺活检34例,CEUS组36例.结果:CEUS组36例患者共接受穿刺282针,平均7.8针;TRUS组34例接受穿刺279针,平均8.2针.CEUS组发现前列腺癌9例,阳性率为25.0%;TRUS组8例,阳性率为23.5%,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穿刺组织条石蜡病理标本显示,CEUS组282针中,阳性针数37针,阳性率为13.1%;TRUS组279针中,阳性针数25针,阳性率为8.9%;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穿刺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EUS下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安全可靠,可以提高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

  • 睾丸鞘膜纤维性假瘤1例

    作者:陆鸿海;李爱华;钱小强

    患者,男,51岁.因发现右侧阴囊内肿块2年,明显增大2个月入院.否认有外伤和结核史.体检:右侧阴囊内可扪及数枚大小不等的肿块,质硬,与睾丸粘连,分界不清.B超示双侧睾丸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右附睾内见多个等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内部回声欠均匀,提示右侧附睾多发实质占位性病变.

  • 重组腺病毒介导hPSMA和4-1BBL基因转染小鼠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沈昊;翁小东;刘修恒;匡幼林

    目的:研究hPSMA和4-1BBL基因转染小鼠树突状细胞(DC)后的变化及其在前列腺癌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含hPSMA和4-1BBL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C57BL/6j小鼠骨髓来源的DC,将培养的DC分为阳性组(Ad/hPSMA-IRES-m4-1BBL组)、阴性对照组(Ad5LacZ组)和未转染组,分别加入重组腺病毒、空载质粒腺病毒和生理盐水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腺病毒的转染效率;用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视电镜观察DC的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表型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DC hPSMA蛋白的表达.结果:经体外诱导培养后获得的树突状细胞在相差显微镜、透视电镜和扫描电镜下均观察到具有典型形态的成熟DC;流式细胞仪检测腺病毒转染效率为70%,Ad/hPSMA-IRES-m4-1BBL组DC细胞表面MHC-Ⅱ、CD80、CD86较其余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4-1BBL有明显提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DC蛋白表达出PSMA.结论:本实验中获得的DC具有成熟DC的典型特征,DC表面的4-1BBL表达率明显上调,表达出PSMA蛋白.本研究将为DC应用于前列腺癌的生物治疗奠定基础.

  • Wnt信号通路成员APC抑癌基因在肾上腺皮质腺瘤中杂合性缺失的研究

    作者:吴清剑;赵军;邢毅飞;蒋国松;何远桥;蒋冠军

    目的:探讨APC基因杂合性缺失在肾上腺皮质腺瘤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研究Wnt信号通路成员APC基因11外显子RsaI酶切位点和15外显子MspI酶切位点多态性,分析42例肾上腺皮质腺瘤中APC基因杂合性缺失.结果:在42例肾上腺皮质腺瘤组中杂合子有30例(71.4%),未发现杂合性缺失.结论:肾上腺皮质腺瘤未发现APC基因杂合性缺失现象,据此认为APC基因杂合性缺失在肾上腺皮质腺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无明显关联.

  • siRNA端粒酶催化亚单位诱导人膀胱癌BIU-87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吴奎;张旗;曹正国;舒启安;孙友文

    目的:研究si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凋亡和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并体外转录合成针对hTERT基因的3个特异性siRNA,通过脂质体将siRNA转入BIU-87细胞,分别采用MTT和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siRNA对BIU-87细胞生长抑制率(IR%)和凋亡指数(AI%)的影响,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iRNA对hTERT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转染后的siRNA1~3组的BIU-87细胞的IR(34.62%、62.19%、57.43%)和AI(30.62%、54.26%、51.50%)均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46%和5.03%)(均P<0.05),hTERT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siRNA 2~3对BIU-87细胞的IR、AI和hTERT表达的抑制作用均显著高于siRNA1.结论:体外转录合成的siRNA可抑制BIU-87细胞hTERT的表达,诱导BIU-87细胞凋亡,从而抑制BIU-87细胞生长,为siRNA介导的膀胱肿瘤基因沉默提供实验依据.

  • 先天性小阴茎的研究进展

    作者:贾超;彭弋峰

    先天性小阴茎是指阴茎伸展长度低于相同年龄或相同性发育状态人群平均值2.5个标准差以上者.从病因上分类分为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的性腺功能减退(下丘脑或垂体功能障碍)、促性腺激素过多性性腺功能减退(睾丸衰竭)、部分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原发性小阴茎.一般可以通过GnRH和HCG试验来明确病因.多数研究认为,在儿童时期,睾酮治疗可以在阴茎长度上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对小阴茎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小阴茎的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小阴茎 诊断 治疗
  • 坦索罗辛联合多塞平治疗顽固性ⅢB型前列腺炎

    作者:李新;李雪梅;潘进洪;周占松;方强;熊恩庆;李为兵;卢根生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多塞平治疗顽固性ⅢB型前列腺炎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106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坦索罗辛单剂治疗组(n=51)和坦索罗辛+多塞平联合治疗组(n=55),治疗时间为6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对症状进行评测和比较,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在疼痛或不适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4项上均有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疗效(78.8%)较单剂治疗组(64.7%)显著,联合治疗组中有2例因药物不良反应退出实验,1例失访.结论:坦索罗辛联合多塞平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安全有效.

临床泌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