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临床泌尿外科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Urology 림상필뇨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同济医院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420
  • 国内刊号: 42-113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2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曾甫清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肾内血肿误诊为肾癌1例

    作者:迟玉友;张冰;纪洪;刘少青;尹洪山

    患者,女,55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3个月于2012年7月18日入院,无腰部不适,无外伤史.曾外院就诊行CT检查示:右肾实质中部见一异常密度影,大小约2.0 cm×3.5 cm,边界不清,增强后病变轻度强化,考虑肿瘤可能性大(图1).体检:双肾区无叩痛,未触及肿物,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出凝血时间正常.科内讨论,此患者CT并非典型的肾癌表现,但病变部位不适合做肾部分切除术,终行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肾内血肿并机化,周围肾组织呈慢性肾盂肾炎改变(图2).患者3个月后复查,行腹部CT及DSA检查,发现腹主动脉近髂血管处夹层动脉瘤,并在我院介入医学科治疗.结合患者复查时发现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推断自发性肾内血肿可能与肾内血管瘤或血管畸形破裂有关.

  • 索利那新对输尿管支架置入患者相关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家模;张翾;刘家骥;赵德建;赵涛;罗华铭;李智

    目的:探讨索利那新对输尿管支架置入患者相关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36例输尿管支架置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试验组(n=68)给予索利那新5 mg,1次/d,口服4周;对照组(n=68)未给予干预治疗,4周后通过输尿管支架置入相关症状评分表(USSQ)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下尿路症状评分、支架置入相关疼痛评分、一般健康指数、工作能力评分和性生活指数等.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USSQ中下尿路症状评分分别为(10.15±4.20)和(18.50±7.91),支架置入相关疼痛评分分别为(3.21±1.58)和(8.17±2.01),一般健康指数分别为(14.81±3.23)和(10.78±2.24),工作能力评分分别为(13.58±2.00)和(8.91±2.4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性生活指数分别为(3.82±1.10)和(3.53±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利那新能明显改善留置输尿管支架患者支架置入相关症状及生活质量.

  •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涛;董文培;李瑞鹏;李权;齐隽;刘建河

    目的:总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治疗经验,分析SIRS发生的高危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2014年6月我院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SIRS的82例(男35例,女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患者经抗感染、补液、降温等对症支持治疗2~10d,平均治疗(3.8±1.6)d后体温降至38℃以下,心率<90次/min,血压正常.2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转SICU,经积极抗休克治疗后好转.结论: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SIRS,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多数患者短时间内好转,但有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可能,需提高警惕.快速诊断,早期使用抗生素和感染源控制以及血流动力学复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临床病理观察(附3例报告)

    作者:王维娜;梁月勉;李赟;张丽娜

    目的:探讨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3例MTSCC进行HE和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3例中女2例,男1例,发病年龄48~62岁,平均年龄56.3岁,均伴临床症状.肿瘤边界清楚,可见局部坏死,1例合并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镜下肿瘤由紧密排列的小管构成,细胞异型性小,小管间为淡染黏液样间质,并见梭形细胞区.黏液样基质Alcian blue染色+.上皮样细胞EMA+,AE1/AE3+,Vimentin+,CK7+,CK19+,EMA+,AMACR+,CD10-,S-100一,SMA-,HMB45-,Ki-67<5%.行肾癌根治术,术后恢复良好,未行辅助治疗,随访2~7年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MTSCC是一类低度恶性的肾上皮性肿瘤,组织形态温和,合并发育畸形者罕见.肿瘤边界清楚,可有假包膜,可发生坏死.预后较好,可长期存活.少数病例发生局部复发或淋巴结转移.正确诊断和避免过度诊断、过度治疗非常重要,早期手术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多囊肾肾结石疗效观察(附5例报告)

    作者:虞力航;徐刚;阎家骏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术石治疗多囊肾肾结石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5例多囊肾肾结石,结石大直径0.9~3.0 cm,平均1.7 cm,经F6输尿管支架管预留2周扩张后留置输尿管扩张鞘,置入输尿管软镜,用200 μm光纤,0.8~1.2 J、5~10 Hz功率钬激光碎石.结果:一次碎石成功4例;1例因结石较大,手术时间较长,1周后行二期手术.手术时间50~115 min,,平均77min,术后未出现尿源性脓毒症、输尿管穿孔、多囊肾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4周拔除输尿管支架管,拔管后1个月复查KUB,结石清除4例,1例有少量残留结石.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多囊肾肾结石可行、安全,疗效满意.

  • 大鼠血-前列腺屏障中occludin蛋白的表达数量与Ⅲ型前列腺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田翡;刘春

    目的:检测Ⅲ型前列腺炎大鼠血-前列腺屏障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蛋白)的表达数量,探讨其表达数量与Ⅲ型前列腺炎的相关性.方法:将30只雄性3月龄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n=10):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Ⅲ型前列腺炎模型组(C组).A组正常饲养不做特殊处理,B组在大鼠前列腺内注入20μl生理盐水,C组在大鼠前列腺内注入20μl完全弗氏佐剂.7天后处死大鼠,取前列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三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occludin蛋白的表达量.结果:A组与B组大鼠前列腺腺管上皮中occludin蛋白的表达数量均高于C组(P<0.05),但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前列腺屏障中occludin蛋白的表达数量与Ⅲ型前列腺炎的发生具有相关性;Ⅲ型前列腺炎中血-前列腺屏障中occludin蛋白的表达数量降低.

  • 尿液NGF与BOO伴发OAB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明州;沈艳丽

    尿液神经生长因子(NGF)是一种小分子量的分泌蛋白,可诱导特定神经元的分化和生长.尿液NGF主要由尿路上皮细胞和平滑肌分泌.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尿液NGF与膀胱出口梗阻(BOO)伴发的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为此作一综述.

  • 脐尿管癌诊断治疗进展

    作者:罗游

    脐尿管癌是泌尿系统罕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起病隐匿,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易复发转移,放化疗效果差,预后不良,本文对脐尿管的诊断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脐尿管癌 诊断 治疗
  • 膀胱上皮渗透屏障在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作用

    作者:单雄威;吕世栋;魏强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往对于OAB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膀胱肌肉和神经支配方面,自2004年来,随着对膀胱上皮细胞学和分子生物等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膀胱上皮在OAB研究和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就膀胱上皮渗透屏障与OAB之间的联系作一综述.

  • 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分化研究新进展

    作者:徐明;邰胜

    虽做了大量研究,但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转化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机制仍然不清.目前,研究显示前列腺癌组织内的神经内分泌分化现象与前列腺癌的发生、进展、雄激素非依赖性转化和临床不良预后等有重要关系.本文就前列腺神经内分泌分化的起源,对激素非依赖性的前列腺癌分子机制及预后意义进行综述.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规范治疗

    作者:曾甫清;蒋国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发病率高,易复发、进展,治疗可采用多种手术方法和膀胱灌注药物,治疗方案对疗效影响大,具体治疗方式的选择仍存在很多争议.本文结合相关诊疗指南及新研究进展,就如何规范地实施NMIBC手术及膀胱灌注治疗进行了探讨.

  • 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与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癌患者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郭刚;施国海;张帆;叶定伟;张旭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对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两个中心306例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服用舒尼替尼后是否出现高血压,将患者分为无高血压组(A组)、高血压未接受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组(B组)及高血压并接受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组(C组).应用Logistic生存模型和Cox生存分析评估高血压的发生及ACEI类药物的应用对患者疾病控制率(DCR)、疾病无进展时间(PFS)及总生存期(OS)的影响.结果:随访2007年7月~2014年6月两个中心共306例晚期肾细胞癌患者接受苹果酸舒尼替尼治疗,治疗后出现高血压82例,发生率为26.8%.分组情况:A组224例、B组50例、C组32例,各组间患者基本情况及临床病理学特征具有可比性.DCR(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总体82.7%,A组78.2%、B组88.8%、C组89.2%,A组与另外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PFS:总体14.2个月,A组13.7个月、B组18.1个月、C组17.0个月,A组与另外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S:总体25.5个月,A组23.7个月、B组27.4个月、C组26.1个月,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肾细胞癌患者接受舒尼替尼治疗后高血压的发生与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相关性,而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药物的应用并未对疗效产生显著影响.

  • 尿道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曾郁;朱雄增;张素霞;朱旭友;罗华荣;周晓燕;喻林;易祥华

    目的:提高对尿道淋巴瘤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尿道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表现、病理类型、鉴别诊断、病因、治疗及预后.结果:临床诊断尿道肉阜,行病变切除术.病理检查:尿道外口黏膜上皮下见弥漫增生的大淋巴样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CD20阳性,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术后R-CEOP方案化疗6周期,随访21个月无复发.结论:尿道淋巴瘤好发于女性,需与尿道肉阜、尿道癌等鉴别.病变局限于尿道者预后相对较好,播散性病变预后较差.

  • 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R.E.N.A.L.评分≥7肾肿瘤的临床应用

    作者:蒲小勇;李东;刘久敏;郑祥光;徐战平;罗耀雄

    目的:探索分析临床上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治疗R.E.N.A.L.评分≥7的肾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价手术疗效,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3月R.E.N.A.L.评分≥7的肾肿瘤患者行经腹入路LPN共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58.5±12.1)岁,体重指数(25.2±2.4)kg/m2,ASA评分(1.8±0.5)分,Charlson并发症指数(3.6±1.2),肿瘤左侧17例,右侧21例,肿瘤大径(4.2±1.7)cm,肾肿瘤R.E.N.A.L.评分(8.6±1.2).所有患者均行经腹入路LPN.观察和记录手术相关参数、术后情况,评价手术疗效,记录并发症,所有患者常规随访.结果:1例患者转为开放手术,其余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40.2±57.2)min,术中估计出血(282.8±132.4)ml,术中输血率为7.9% (3/38),肾脏热缺血时间(23.2±8.6)min,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术后住院时间(8.9±3.2)d,术后1例发生漏尿,予以留置双J管,无其他并发症.病理检查为肾透明细胞癌20例,乳头状癌5例,嫌色细胞腺癌3例,肾错构瘤10例.术后随访(72.5±8.8)个月,2例患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其余患者均存活,无患者出现局部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对R.E.N.A.L.评分≥7的复杂性肾肿瘤,行经腹入路LPN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操作空间大、易于暴露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膀胱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周海滨;汪亮亮;付强;廖鑫鑫;黄鹏;冷远景

    目的:探讨膀胱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临床诊治和预后特点.方法:膀胱MFH 1例,女,71岁.因无痛肉眼血尿伴反复发热2个月入院.CT示膀胱右前壁局部增厚,可见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4.9 cm×3.4 cm,CT值约47 HU,其内见钙化灶;增强CT提示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病灶突破浆膜层,与前腹壁粘连境界不清.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顶部右侧一3.5 cm×3.5 cm大小新生物,基底宽,表面部分有坏死.膀胱镜取活检,病理报告膀胱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检索相关文献复习讨论.结果:病理示膀胱、腹膜粘连性肿物大小7.5 cm×6.5 cm,灰白的鱼肉样组织质嫩,切面有出血坏死.镜检示膀胱肌壁多量梭形细胞增生,排列呈束状或席纹状,伴多量核怪异及泡沫样多核巨细胞形成,病理性核分裂易见.免疫组化:CD68+,S-100+,Lys+,Calponin-,ALK-,SMA-,CK-,EMA-,HMB45-,Ki-67 60%+.病理诊断为膀胱MFH,腹膜组织见肿瘤侵犯.病理分期pT4bN0Mx.术后采用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GT)方案化疗4个周期.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膀胱MFH罕见,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确诊,手术切除辅助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膀胱MFH恶性度高,易复发、转移,生存率低.

  • 负压吸引对脓肾患者二期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的影响研究

    作者:钟东亮;吴玉姬;莫国先;戚德峰;卢穗琳;吴文起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是否可减少脓肾患者二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发热的发生.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将合并脓肾的4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先造瘘引流脓液并使用敏感抗生素或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后,行二期PCNL,按结石的大直径及结石的类型前瞻性将患者随机分为负压吸引组22例和常规组22例,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尿源性脓毒症的发生率、术后发热的发生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结果:负压吸引组术中术后无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症,术后发热1例,平均手术时间为(51.09±30.12)(15~112) min,结石清除率为86.4%(19/22);常规组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症2例,另有5例患者术后发热,平均手术时间为(66.64±35.83)(18~127) min,结石清除率为59.1%(13/22).两组间发热的发生率(P=0.045)、结石清除率(P=0.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脓毒症的发生率(P=0.488)、手术平均时间(P=0.1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负压吸引可以减少脓肾患者二期PCNL后发热的发生,并提高结石清除率.

  • 不同径路经皮肾镜治疗肾上盏结石疗效的对比分析

    作者:和学强;李海涛

    目的:分析不同径路经皮肾镜治疗肾上盏结石的疗效.方法: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72例肾上盏结石患者,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A组36例患者经第11肋上缘径路治疗,B组36例患者采用传统径路,记录两组穿刺时间、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穿刺时间均短于B组,A组一期结石清除率为94.44%,B组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与B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一例发生肺损伤和胸膜损伤等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第11肋上缘径路缩短了距离,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

  • 输尿管镜内导管灌注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李海波;李超志;梁宇;孟杰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内导管灌注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7月~2012年7月应用输尿管镜内导管灌注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术中输尿管镜抵达结石下方后,将一根F4输尿管导管前端剪断约1 cm(后改用F3 Urorision前端开口输尿管导管),输尿管导管自输尿管镜操作孔置入输尿管镜,导管开口位于输尿管镜头与结石之间,或者导管开口向上越过结石约2 cm(视结石大小和有无嵌顿而定),助手经输尿管导管末端推注0.9%氯化钠溶液,术者在输尿管导管内水流灌洗视野下碎石.结果:本组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使用此种方法,术中术野保持清晰,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输尿管穿孔、撕脱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内导管灌注可使视野清晰,结石不易上移,预防反流性感染,疗效安全确切,并发症少.

  • 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疼痛的影响

    作者:张涛;杨飞;湛海伦;周祥福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用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手术结束后在超声引导下选患侧第10、11、12肋骨下缘与脊柱交叉点处进行阻滞,每个部位注射0.5%布比卡因5 ml(含1/1 000肾上腺素),对照组每个部位注射生理盐水5 ml.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所有患者术后如主诉腰部疼痛,VAS评分≥4分时给予肌注盐酸哌替啶镇痛,剂量为1 mg/kg,两次用药间隔大于4h,术后第6天统计患者对镇痛的满意程度.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3h内、术后4~6 h试验组盐酸哌替啶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9 h、10~24 h、术后24 h后两组间盐酸哌替啶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内试验组未使用盐酸哌替啶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对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行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较好,可明显减少术后6h盐酸哌替啶用量,患者对术后镇痛满意度高.

  • B超引导下经11肋间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泽;胡奇;蔡善淦;邱光槐;袁坚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11肋间穿刺入路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共210例,其中142例(67.6%)行B超引导下经11肋间单通道(F18) mPCNL.对结石情况、手术时间、取石情况、是否需再次手术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建立手术通道,手术时间25~200 min,平均100min;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8%,Ⅰ期、Ⅱ期取石率分别为78.9%、60.0%,总取石率91.5%,平均住院时间8d.结论:经11肋间穿刺入路对于大部分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可首选,取石率理想,并发症在可控范围内,手术方法安全可行;利用B超作为其引导方式具有更直观、准确、方便的优势,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斜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

    作者:柳懿鹏;章传华;袁敬东

    目的:探讨斜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8月~2014年2月,52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45°斜卧位,在B超引导下穿刺建立通路,行PCNL.结果:529例患者均一期成功建立皮肤肾脏通路,391例行一期手术取石,132例行二期手术取石,6例行三期手术取石.手术时间45~140 min,4例患者术后大出血,其中有2例行介入栓塞术.无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复查,496例患者结石排尽,结石清除率为93.8%(496/529).结论:斜卧位B超引导下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可明显提高患者耐受性,术式安全、有效.

  •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103例疗效观察

    作者:董永超;王养民;王生柱;康印东;李卫平;张伟君;杨琦;苗鹏程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在治疗长径>1 cm的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优劣.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2年12月,103例长径>1 cm的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1例,女42例.年龄21~63岁,平均41岁.对手术时间、结石一次性取尽率、并发症发生率、总治疗费用、效率商及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恢复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为(90±15)min;结石一次性取尽率97.1%;并发症发生率6.8%;总治疗费用(1.8±0.7)万元;效率商93.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患肾GFR分别为(41.6±1.7)和(53.1±0.8) ml/min.结论:对于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当结石大径>1.0 cm、结石≤3枚、结石距肾盂输尿管交界处>3.5 cm时RLU治疗效果好,但也有出现结石移位及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可能.

  •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东升;杨彦峰;李亚飞;魏金星

    目的:筛选上尿路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治疗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上尿路结石并接受PCNL的8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四格表x2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筛选术后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制定围手术期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852例手术患者术后发生SIRS 284例,感染率为33.33%,其中感染性休克8例占0.94%;经四格表x2检验,年龄、糖尿病、术前尿路感染、术前患肾积水、术前血肌酐、结石数量、结石大径、结石部位、腔内操作时间、结石残留等10个变量与术后SIRS发生相关(P<0.05);经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术前尿路感染、术前患肾积水、术前血肌酐、结石数量、结石大径、腔内操作时间等7个因素是术后SIRS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分析待术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术前积极控制血糖、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严格控制术前感染、术中尽量缩短腔内操作时间是降低PCNL术后SIRS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 输尿管上段结石不同治疗方法疗效的比较分析

    作者:刘娇;刘贤奎;毕建斌;李振华;孔垂泽

    目的:通过对输尿管上段结石不同治疗方法疗效的比较分析,探讨不同情况下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比较研究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SL)、输尿管软镜(RIRS)、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及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不同适应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理并有效的术式.结果:直径<8 m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采取保守治疗,排石率达70.6%;直径8~10 mm,采用ESWL,排石率达77.6%;直径>10 mm,采用URSL术,排石率达74.2%,应用封堵器及拦截网篮,排石率可达85.1%;对于URSL治疗失败的肾盂肾盏结石伴/不伴盏颈狭窄的肾盏憩室内结石,可采取RIRS,排石率达58.6%;URSL失败或较大结石,采取PCNL术,排石率达84.8%;以上治疗失败及解剖结构异常的复杂结石患者可行RLU或开放手术,虽然排石率可达100%,但创伤大出血多.结论:对于直径≤10 m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可采用保守、ESWL治疗;直径>10 mm,可采用URSL、RIRS、PCNL;以上治疗失败及解剖结构异常的复杂结石患者可采用RLU或开放手术.URSL可应用封堵器及拦截网篮,提高手术成功率.

  • 基于临床及TRUS特点的前列腺结节恶性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作者:方志伟;许克新;胡浩;夏秋翔;霍飞;陈京文;高等会;王晓峰

    目的:通过分析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影像学特点及部分临床特征建立前列腺结节恶性风险预测模型,提高穿刺阳性率,减少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且经直肠超声(TRUS)发现前列腺结节的患者151例.收集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f/t比值(fPSA/tPSA)、前列腺体积(PV)、PSA密度(PSAD)与经直肠前列腺B超发现的前列腺结节的大小、结节回声、结节位置、边缘是否清晰等资料,采用Logistic单因素分析寻找前列腺癌独立预测因子,Logistic多因素分析制定前列腺结节恶性风险预测模型.结果:142例患者入选,共170个结节纳入终分析,其中恶性结节58例.单因素分析中结节位置、回声、边界是否清晰、lgPV、lgtPSA、f/t比值在恶性结节及良性结节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中边界、lgtPSA、lgPV进入终的风险预测模型.logit(前列腺癌)=4.081-1.090×边界-2.941×lgPV+1.836×lgtPSA.结论:本研究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800,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总体准确性相近,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 不同前列腺标本病变类型比较分析

    作者:王功伟;沈丹华

    目的:探讨不同前列腺标本中病变类型特点.方法:收集前列腺标本3 465例,比较穿刺活检(NB)、经尿道前列腺切除(TURP)以及前列腺切除(PC)中不同病变的差异.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腺癌、导管癌、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非典型小腺体增生、非典型腺瘤样增生以及其他病变在NB标本中分别占54.6%、38.8%、0.6%、1.4%、1.9%、0.4%以及2.2%,在TURP中分别占93.4%、4.8%、0.3%、0.6%、0.1%、0以及0.6%,在PC中分别占76.4%、19.0%、1.0%、0、0.1%、1.4%以及2.0%.良性前列腺增生在TURP标本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NB和PC(P<0.05);前列腺腺癌、高级别PIN以及非典型小腺体增生在NB中所占比例高于TURP和PC(P<0.05);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在PC中所占比例高于NB和TURP(P<0.05).结论:前列腺良性增生和前列腺腺癌是三种前列腺标本中常见的病变;高级别PIN在NB中较多见,病理学报告应该标准化;非典型小腺体增生在NB中较多见,该诊断较为复杂,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在PC中较为常见.

  • 医源性膀胱阴道瘘53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亚飞;杨彦峰;魏金星;王智勇;王声政;王天恩;李东升

    目的:总结医源性膀胱阴道瘘的临床疗效,探讨膀胱阴道瘘修补的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3例医源性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术后发现阴道漏尿,45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行修补术,8例患者因全身或局部状况不佳于3个月后行手术修补.其中初次修补39例,二次及两次以上修补14例.单纯瘘口修补术28例,行瘘口修补+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3例,12例复杂膀胱阴道瘘中行腹直肌瓣修补术8例,行带蒂大网膜修补4例.结果:51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2例患者术后仍有少量尿液外渗,留膀胱造瘘管1个月后漏尿症状逐渐好转.术后随访6~78个月,均未再发生阴道漏尿.结论:膀胱阴道瘘修补方法依具体情况而定,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正确的手术修补方式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膀胱过度活动症无创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侯瑞鹏;王亚申;李健;朱广博;李昭夷;张蓓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尿液中的表达及与OAB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了解BDNF在OAB无创诊断中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53例OAB患者(A组),年龄18~78岁,平均(47.000±16.282)岁,其中男12例,女41例.同期选择49例无OAB相关症状且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B组).两组患者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液中BDNF含量.A组给予口服索利那新治疗,持续用药4周后再次填写OABSS、检测尿液中BDNF含量.比较A、B两组尿液中BDNF含量、OABSS评分差异及A组用药前后尿液中BDNF含量、OABSS评分差异.每个检测样本尿液中BDNF含量值除以该样本尿肌酐值(Cr)进行标准化.结果:A组与B组BDNF/Cr分别为(1.077±0.634)和(0.454±0.231),OABSS分别为(8.660±2.449)和(0.469±0.6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组治疗前后尿液中BDNF/Cr分别为(1.077±0.634)和(0.559±0.290),OABSS评分分别为(8.660±2.449)和(3.264±1.483),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组尿液中BDNF/Cr与OAB严重程度呈显著的相关关系(r=0.729,P=0.000).结论:OAB患者尿液中BDNF含量明显升高,且与OAB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经过索利那新治疗后病情缓解的OAB患者尿液中BDNF含量明显降低.BDNF可作为OAB无创诊断和疗效判定的客观指标.

临床泌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