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临床泌尿外科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Urology 림상필뇨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同济医院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420
  • 国内刊号: 42-113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2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曾甫清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损伤的早期处理

    作者:白安胜;宋江虹;郭巍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损伤早期合理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男性骨盆骨折并发后尿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尿道黏膜裂伤或尿道部分断裂患者行留置导尿,另28例尿道完全断裂患者均在伤后24 h内行手术治疗,其中18例行尿道会师加牵引,其余10例单纯膀胱造瘘.结果::随访6个月~5年,8例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排尿通畅6例,尿线变细2例,经定期尿道扩张,排尿正常.18例尿道会师加牵引患者,拔管后适时扩张尿道,排尿通畅15例,尿线较细3例,经定期尿道扩张后,1例排尿通畅,2例失败.10例单纯膀胱造瘘患者,术后均不能排尿,分别于伤后6~12个月行开放手术及尿道内切开治疗.结论:尿道会师加牵引术是治疗骨盆骨折所致后尿道断裂的有效方法.

  • 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徐斌;杨庆;王林辉;刘骞;叶华茂;孙颖浩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46.2岁,发病时间平均为术后137.8天.结果:25例患者中,白色念珠菌感染6例,光滑念珠菌感染感染1例,假丝酵母菌感染1例,热带念珠菌感染1例,曲霉菌感染1例,新型隐球菌感染1例,镜检见菌丝感染2例,培养阴性12例;合并感染11例.13例培养或镜检阳性者中,采用伊曲康唑治疗有效10例,死亡1例,2例改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均康复;12例培养或镜检均阴性者中,采用抗细菌和抗病毒治疗均无效,其中7例采用伊曲康唑治疗3天,5例有效,2例无效后改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5例应用醋酸卡泊芬净治疗,患者均康复.本组25例患者在积极抗真菌的同时给予呼吸支持、调节免疫抑制剂剂量、经验性联合抗微生物、小剂量激素及其他支持治疗等,24例康复出院,1例死亡.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早期诊断并应用新型抗真菌药、调节免疫抑制剂剂量、给予经验性联合抗微生物、小剂量激素等,治疗效果良好,治愈率高.

  • 联合检测血清和尿液中透明质酸诊断膀胱癌的探讨

    作者:蒲小勇;王志平;陈一戎;王行环;王怀鹏;罗耀雄;徐战平;陈浩阳;冯自卫;刘久明;吴一龙

    目的:探讨血清和尿液中透明质酸(HA)与膀胱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对47例膀胱癌患者术前血清和尿液中HA水平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膀胱癌患者术前血清和尿液中HA水平分别为(221.04±86.04)ng/ml和(381.21±97.12)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膀胱癌患者术前尿液HA水平与肿瘤的分级和分期密切相关(P<0.01),但血清HA水平与肿瘤的分级和分期无相关性(P>0.05);术前尿液中的HA水平稍高于血清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大于正常对照者血液和尿液中HA水平上限102.91 ng/ml、144.70 ng/ml为阳性界值时,检测血清和尿液HA的阳性率和敏感性为85.10%和89.3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7.6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64.28%.结论:HA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和尿液中均表达增高,可能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检测膀胱癌的指标.

  • 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附4例报告)

    作者:石冰冰;陈骋;荣石;樊华;李汉忠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Collecting duct carcinoma,CD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以提高对CDC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4例CDC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4例CDC患行占同期肾癌的1.41%,全部为男性,年龄为51~62岁.主要症状为血尿、腰腹痛、乏力、消瘦及低热.其中1例术前诊断为肾结核,但术中探查发现合并输尿管多发结节,冷冻切片病理检查为输尿管癌,行患侧肾癌根治性切除加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CDC并输尿管移行细胞癌.2例术前发现双肺多发转移病灶,同时肾门、肾动脉与腹主动脉间多发肿大淋巴结,术中尽量切除可疑淋巴结,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淋巴结转移.另1例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为CDC,部分为透明细胞癌.肿瘤TNM分期:2例为T2N2M1(Ⅳ期),1例为T2aN0M0(Ⅲ期),1例为T1N0M0(Ⅰ期).4例患者术后均进行干扰素及IL-2治疗,2例有远处转移者同时行放疗.1例患者术后2个月因肝、肺、肋骨多发转移而死亡,余3例目前仍在随访中.结论:CDC临床症状明显,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主要治疗方法为肾癌根治术,患者多于术后数月或几年内发生转移而死亡.

  • 前列腺癌患者PCA3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光香;郭宏骞;李笑弓;刘铁石;张士伟;燕翔;甘卫东;曾令奇

    目的:评价PCA3在前列腺癌诊断、临床分期及Gleason评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1月~2006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前列腺癌患者56例,其中T2期12例,T3期21例,T4(N0~3,M0~1)期23例;Gleason评分5~7分27例,8~10分29例;BPH患者23例,健康男性9例.分别获取其外周血及前列腺按摩液,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两种体液标本中PCA3的表达阳性情况,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BPH和对照组两种体液标本未见PCA3阳性表达,而PCa患者外周血标本PCA3阳性率为88.9%(48/54),前列腺按摩液标本PCA3阳性率为81.3%(39/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种体液标本PCA3的阳性表达有明显的前列腺癌特异性,并且随着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增高,其阳性率越高,有望成为诊断前列腺癌的新肿瘤标志物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 膀胱非尿路上皮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4例报告)

    作者:沈海波;齐隽;康健;白强;张良;叶敏

    目的:探讨膀胱非尿路上皮性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膀胱非尿路上皮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男、女各7例,年龄34~86岁,平均72.6岁,临床表现主要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辅助检查主要为B超、盆腔CT以及膀胱镜检查加活检;行膀胱全切除术9例,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TUBRt)4例.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膀胱腺癌5例,膀胱鳞癌4例,膀胱小细胞癌3例,膀胱平滑肌肉瘤2例;术后平均存活时间为11.3个月,仅1例患者术后39个月仍存活.结论:膀胱非尿路上皮性恶性肿瘤临床少见,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是推荐的首选手术方法,结合不同肿瘤类型的病理特点,新辅助或辅助放化疗可以提高疗效.

  • 前列腺疾患与前列腺癌关系研究的Meta分析

    作者:胡俊丹;胡云飞;吴洋;孙刚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前列腺疾患(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关系,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等为检索词,收集1979年1月~2005年6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人群前列腺疾患与前列腺癌的研究文献,并用RevMan 4.2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Meta综合定量;根据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计算结果的一致程度及失效安全系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纳人本次Meta分析的文献共有4篇,累计病例487例,对照1 850例.前列腺疾患与前列腺癌发生的合并相对危险度(OR)值为4.69及95%可信区间(95%CI)为0.60~6.10,P<0.05.结论: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是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 原发性肾肉瘤的诊治及预后(附6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张海洋;赖金枝;杨晓峰;卢圣铭;吕家驹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肉瘤的诊断方法、病理学特点、治疗手段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7年期间收治的6例原发性肾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1例,年龄39~72岁,平均58岁.左.肾肿瘤3例,右肾肿瘤3例.表现为腹痛3例,腹部包块1例,阴囊坠胀1例,无症状1例.肿瘤直径2.5~13 cm,平均8.1 cm.T1N0M0期2例,T2N0M0期1例,T3bN1M0期1例,T4NxM1期2例.6例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均诊断为肾脏恶性肿瘤.2例T1N0M0期、1例T2N0M0期及2例T4NxM1期患者均行肾癌根治术,1例T3bN1M0期患者行肾脏姑息性切除术.4例术后实施化疗.结果:术后病理检查示平滑肌肉瘤5例,癌肉瘤1例.术后3例随访6个月~3年,其中1例(T2N0M0)于术后2年发现腹膜后转移,并于术后3年死亡,1例(L4NxM1)于术后2个月发现双肺转移,1例(T1N0M0)无瘤存活.结论:腹痛及包块是肾肉瘤的常见症状,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病理分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式,术后是否化疗尚存在争议.

  •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杨秀萍;潘华雄;郭涛;贺骏;翁密霞

    目的: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肾上皮样AML的临床和病理改变状况,以及组织形态及免疫标记物的表达特点.结果:3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均考虑为肾癌,镜下肿瘤内均缺乏脂肪组织,可见特征性的血管结构以及上皮样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样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肿瘤细胞HMB45或Melan-A弥漫阳性,SMA阳性表达不定.结论:肾上皮样AML是一种少见的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诊断中需要注意与肾细胞癌相鉴别.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诊断肾上皮样AML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 三维磁共振波谱成像对前列腺癌与BPH的鉴别价值

    作者:贾万健;李炯明;徐鸿毅;袁曙光;赵新湘;刘建和;陈戬;张劲松;姜永明;闫永吉

    目的:评价三维磁共振波谱成像(Three dimensional MR spectroscopic imaging,3D-MRSI)在MRI基础上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癌(PCa)和BPH的鉴别价值.方法:对37例疑为PCa的患者行MRI和3D-MRS检查,然后作10点或12点前列腺穿刺病理学检查,并将3D-MRS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穿刺病理检查结果证实,37例患者中,BPH 13例,PCa 24例.BPH的枸橼酸盐(Citrate,Cit)峰位于2.6 ppm,胆碱峰值位于3.2 ppm,特征表现为Cit/Cho比值升高;PCa患者MRI+3D-MRSI提示"PCa可疑"或"PCa"者共19例,符合度为79.2%,3D-MRSI特征为Cit峰明显降低,Cho峰显著升高,Cit/Cho比值降低.BPH组与PEa组Cit/Cho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配备直肠线圈的情形下,结合MRI的3D-MRSI检查对于前列腺良恶性肿瘤的患者可得到有诊断意义的波谱信息.病理对照研究显示3D-MRSI有助于鉴别肿瘤与其他疾病,与MRI结合能直观地显示肿瘤范围.

  • 后腹腔镜联合腹部小切口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肾盂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运涛;袁建林;秦卫军;邵晨;刘贺亮;秦军;张更;王福利;杨力军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腹部小切口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肾盂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2月施行的61例后腹腔镜联合腹部小切口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腔镜组)及47例开放性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开放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局部复发、切口种植转移等指标.结果: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120(90~150)rain,平均术中出血量60(20~450)ml,平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5(1~2)天,术后切口感染3例,切口侧下腹部皮肤感觉过敏者5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开放组平均手术时间150(120~20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50(100~500)ml,平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1.5~3)天,术后切口感染6例,切口侧下腹部皮肤感觉过敏者15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开放组(P<0.01).结论:后腹腔镜联合腹部小切口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较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盂癌具有微创、安全、可靠等特点;无局部重要脏器及大血管浸润和粘连的肾盂癌均适合行后腹腔镜手术切除术.

  • 共刺激分子B7-H1和FasL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免疫逃逸中的机制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永华;庄乾元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B7-H1和FasL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免疫逃逸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B7-H1和FasL的表达,并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其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正常膀胱组织中B7-H1和FasL均不表达;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B7-H1和FasL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和70%.B7-H1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复发密切相关(P<0.05);FasL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但与复发无关.B7-H1的表达水平与FasL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98,P=0.000).结论:B7-H1和FasL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免疫逃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检测B7-H1和FasL可以作为了解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干预B7-H1及FasL信号将有望成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 地震伤后挤压综合征154例报告

    作者:袁光亚;辛宇鹏;邵红刚;甘晓辉;马蜀爽;康斌;刘都;王耀东;贺凯

    目的:探讨地震伤后挤压综合征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54例地震伤后挤压综合征患者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主要针对急性肾损伤和局部创伤给予综合治疗.结果:154例中,128例基本治愈,26例行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无一例发生持续性肾功能损害和死亡.结论:采用以补液、利尿、血液透析、局部切开减压和全身营养支持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挤压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可很好地控制病情发展,促进转归.

  • 非那雄胺对BPH组织细胞凋亡影响的初步探讨

    作者:侯奇;唐文豪;黄毅

    目的:初步探讨非那雄胺对BPH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前列腺电切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BPH的标本30例,按照患者术前服用非那雄胺时间长短分为A、B、C三组,A组为长期服药组(n=10),年龄65~89岁,平均74岁,服药时间6~60个月,平均30.6个月;B组为短期服药组(n=10),年龄65~79岁,平均71.7岁,服药时间1~3个月,平均2.5个月;C组为对照组(n=10),年龄61~81岁,平均72.2岁.使用核酸末端原位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前列腺组织细胞的凋亡率,比较三组之间凋亡率的差异以及凋亡率与服药时间的关系.结果:A、B、C三组前列腺组织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0%(7%±5.66%)、2%~25%(9.7%±7.9%)、2%~20%(5.9%±5.5%),依据研究结果,服用非那雄胺有增加前列腺细胞凋亡率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时间与凋亡率的相关性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A、B组与C组细胞凋亡率的比较,虽然三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但A、B组的细胞凋亡率有增加趋势,这可能与研究样本量少、患者之间个体差异性大、BPH的发病机制较复杂等多种因素有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探讨非那雄胺治疗BPH的药理机制.

  • 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在预测浅表性膀胱癌复发中的研究

    作者:包卿兵;刘军;林建中;李建勇;孙宏斌;仇海荣

    目的:探讨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在预测浅表性膀胱癌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取随访3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5例复发性和15例未复发性浅表性膀胱癌石蜡切片标本,应用17号染色体特异性荧光探针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析.结果:复发性膀胱癌中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19例,明显高于未复发组3例异常患者(P<0.05),6例单倍体全部复发,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与膀胱癌的进展无相关性(P>0.05),其无病生存时间较17号染色体正常患者明显缩短(P<0.05),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者复发的可能性是17号染色体正常的3.07倍.结论: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与浅表性膀胱癌复发有关,可以作为预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用指标.

  • 两种前列腺癌多肽负载的树突状细胞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初步研究

    作者:邹青;须霆;杨尔圻;汪仪俊;王亚军;芮清;赖娅娜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多肽PSMA-P1及PSMA-P2负载患者自体的树突状细胞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择8例非激素依赖型且HLA-A2阳性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分离出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用重组人粒细胞一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白细胞介素4(rhIL-4)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培养至第5天经催熟24 h后,以PSM-P1多肽与PSM-P2多肽片段(HLA-A2阳性)进行负载.将成熟DC经皮内注射,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指标有客观缓解率、临床收益率和毒副反应.结果:8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液中Th1细胞因子水平(IL-2/IL-12/IFN-r/TNF-a)明显升高(P%0.05);3例患者肿瘤标志物PSA降低,2例平稳,1例升高.1例患者胸腔积液消失.3例早期患者随访10~13个月,其中2例目前病情稳定,1例死于其他并发症.主要毒副反应为乏力及注射部位处轻微疼痛.结论:前列腺癌术后行多肽负载的DC瘤苗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控制PSA升高,缓解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 肾脏异位甲状腺1例

    作者:郝强;刘奉顺;王小明

    患者,女,46岁.因"左腰腹部间歇性疼痛3个月"于2007年7月2日人院.病后有低热,无尿急、尿频、尿痛及盗汗.20年前因"左髋关节结核"行过手术治疗.

  • 双侧肾上腺髓性脂肪瘤1例

    作者:曾俞霖;柯昌兴;丁明霞;王剑松

    患者,男,34岁.院外B超发现双侧肾上腺占位性病变7年,于2008年1月20日收住我科.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10余年,常感头晕、眼花、乏力,手脚发麻无力,活动受限.2001年6月间因症状加重于外院治疗,并诊断为"双侧肾上腺肿瘤、低钾血症".

  • 双侧结核性附睾、睾丸炎并前列腺炎1例

    作者:韩献成;卢洪凯;刘静

    患者,29岁.因"尿频、尿痛"1周于2007年9月6 日人院.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侧输尿管行径无压痛,膀胱区无充盈及压痛.双侧阴囊红肿,睾丸扪及肿大,伴疼痛,无明显硬结,透光实验阴性.

    关键词: 睾丸炎 前列腺炎
  • PTEN蛋白和VEGF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邹义华;陈志强;叶章群

    目的:探讨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9例前列腺癌(Pea组)组织和20例BPH(对照组)组织中PTEN和VEGF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在PCa组和BPH组中阳性率分别为38.46%(15/39)和100%(20/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在PCa组和BPH组中阳性率分别为56.41%(22/39)和25%(5/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蛋白的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而VEGF的表达则与前述临床、病理特征呈正相关(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与VEGF表达呈密切负相关(r=-0.735,P<0.01).结论:PTEN蛋白低表达和VEGF高表达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TEN蛋白和VEGF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PTEN蛋白和VEGF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前列腺癌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

  • 槲皮素诱导TRAMP-C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宋明山;邢念增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转基因前列腺腺癌小鼠C2细胞系(TRAMP-C2)凋亡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体外培养的TRAMP-C2细胞,应用MTT法检测槲皮素对TRAMP-C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AMP-C2细胞的凋亡率,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槲皮素作用前后TRAMP-C2细胞差异性表达基因.结果:槲皮素能抑制TRAMP-C2细胞生长,诱导TRAMP-C2细胞凋亡,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基因芯片分析发现,应用5×10-5mol/L浓度槲皮素处理48 h后的TRAMP-C2细胞有69个基因表达下调,94个基因表达上调,其中血小板反应素表达明显上调,为对照组的36倍.结论:槲皮素能诱导TRAMP-C2细胞凋亡,具有直接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TRAMP-C2细胞血小板反应素-1的表达有关.

  • Ag85A及Ag85B-DNA疫苗对移植性小鼠膀胱肿瘤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晓峰;王鹏;张晓俊

    目的:比较研究Ag85A-DNA疫苗和Ag85B-DNA疫苗对移植性小鼠膀胱肿瘤的免疫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膀胱癌BTT739细胞株,构建可移植性T739小鼠膀胱肿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卡介苗(BCG)组、空白质粒(pcDNA3.1)组、pcDNA-Ag85A组、pcDNA-Ag85B组,荷瘤后第7天、14天和21天各肌注1次,末次注射后7天检测各组小鼠脾脏的CD4+和CD8+T细胞亚群数量及CD4<+>/CD8+比值、小鼠血清IFN-γ、肿瘤体积重量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Ag85B-DNA疫苗能够显著提高荷瘤小鼠CD4+T细胞亚群数量、CD8+T细胞亚群数量和CD4+T细胞与CD8+T细胞的比值,明显抑制肿瘤生长,促进IFN-γ分泌.肿瘤组织细胞坏死明显,瘤体周围及瘤体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低于BCG组;Ag85A-DNA疫苗组与生理盐水组和空白质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独应用Ag85B-DNA疫苗可以诱导Th1免疫反应,增加IFN-γ等细胞因子的分泌,提高荷瘤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但效果不及BCG.尚不能认为单独应用Ag85A-DNA疫苗会诱发有效的抗膀胱肿瘤免疫反应.

  • 腺性膀胱炎及其诊治

    作者:汤昊;孙颖浩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黏膜增生性病变.为引起临床医师对腺性膀胱炎的重视,本文就腺性膀胱炎的病因、病理改变、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癌的关系、腺性膀胱炎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认为腺性膀胱炎病因复杂,可能与膀胱黏膜慢性刺激有关,可作为膀胱癌的前期改变.其治疗只有针对病因,消除慢性刺激因素,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 雄激素变化与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及肾脏长期存活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渊;曾甫清

    性激素是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雄激素睾酮、双氢睾酮、脱氢异雄酮、雄烯二酮参与对体内多种代谢,可以在血管、脂质、内皮、胰岛、细胞、免疫系统等方面参与调节,有多种生物学作用.本文对雄激素在肾移植术后的作用作一综述.

  • 胱氨酸结石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作者:孙西钊;贺雷;叶章群

    胱氨酸结石是胱氨酸尿的唯一临床表现,而胱氨酸尿是一种单基因疾病.本文扼要介绍了这一疾病的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同时也回顾了一些药物疗法和外科疗法方面的新进展.

  • TURP术后性功能状况评估: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独立研究结果

    作者:冯超;徐月敏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否会影响BPH患者的性功能状况,目前还无法得出肯定的结论.现已知TURP可以导致术后逆行射精的发生,但是否对勃起功能有影响仍存在分歧.

  • "中国临床泌尿外科网-排行榜"之2007年作者投稿分值前20位排行

    作者:《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编辑部

    "中国临床泌尿外科网一排行榜"是以"中国临床泌尿外科网核心数据库"为基础建立的一个科学、全面、实用的泌尿外科专业文章组合排行系统,属于国内第一家泌尿外科专业文章排行榜,是国内第一个推出的以文章数量、文章分值为排行的专业排行榜,其中以文章分值排行是我们的一大特色.

  • 盐酸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51例疗效观察

    作者:陆鸿海

    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我院于2006年1月~2008年1月应用超选择性α1A受体阻滞剂盐酸坦索罗辛(商品名哈乐)治疗BPH患者51例,现报告如下.

  • 坦索罗辛与坦索罗辛和保列治联合应用治疗BPH疗效比较

    作者:赵晓东

    BPH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患者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梗阻和下尿路刺激症状.在非手术治疗中,坦索罗辛和保列治两种药物因其疗效肯定而得到临床广泛应用.

临床泌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