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临床泌尿外科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Urology 림상필뇨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同济医院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420
  • 国内刊号: 42-113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2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曾甫清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精索炎性脂肪肉瘤1例

    作者:付金伦;陈捷;黄松;饶太文;汤天永;潘丹;邱华;孙庭;王共先

    患者男,57岁.因“左侧腹股沟区肿块渐进性增大1年余”于2015年2月5日入住我院.既往无结核、肿瘤等病史,无家族遗传性疾病.体检:右侧腹股沟区未触及异常,左侧腹股沟区可触及大小约9 cm×5 cm×4 cm实性包块,质地较硬,表面光滑,有轻触痛,与左侧睾丸、附睾界限清楚;双侧睾丸及附睾正常,双侧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 前列腺肉瘤的临床现状

    作者:涂真;唐培金;邓显忠

    前列腺肉瘤是一种在罕见、侵袭性强、预后差的疾病.关于该病的研究较少,现有的治疗方式局限于手术根治性切除、放化疗且疗效欠佳.笔者通过检索了有关文献并加以分析,就前列腺肉瘤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进行综述如下.

  • 游离DNA(cfD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安伟;曾蜀雄;陈新;马重;许传亮

    游离DNA(cell-free DNA,cfDNA),又称循环DNA,是存在于血液、尿液中游离于细胞外的DNA.作为一种新型的诊断标志物,其应用价值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得以证实.在膀胱癌的研究中,游离DNA具备独特的优势,尤其在早期诊断膀胱癌方面具有巨大的潜能.

  • 转移性肾癌的临床治疗进展

    作者:张金超;王丹红

    肾癌是一种免疫原性极强的肿瘤,目前生物治疗已成为转移性肾癌治疗领域的焦点.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与发展,转移性肾癌的靶向治疗已逐渐代替了以前单纯的干扰素-α和白细胞介素-2的细胞因子治疗.细胞免疫治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肾癌中亦均取得了可靠的疗效证据.本文将对转移性肾癌的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药物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肾癌提供参考.

  • 前列腺增生腔内剜除手术方法探讨

    作者:谢立平;陈弘

    近20年来,各种前列腺增生腔内剜除手术技术不断涌现,在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上逐渐能够比拟传统的手术方法.本文通过回顾国际新的研究进展,结合自身经验,对各种前列腺增生腔内剜除手术方法的特点和选择做一探讨.

  • 双肾多发错构瘤自发破裂出血并结节硬化症的临床诊治体会

    作者:葛蕙心;吴朝阳;孙发;石家齐

    目的:探讨双肾多发错构瘤合并结节硬化症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例双肾多发错构瘤自发破裂出血合并结节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诊断明确,1例予以对症止血治疗,治疗效果确切;另1例就诊较晚,病情严重,经血液透析、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并对症止血,输血、保护肾脏功能等积极治疗,出血得到控制,病情稳定.结论:双肾多发错构瘤合并节硬化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对于其自发破裂出血的治疗,应尽可能的保持肾功能,减少肾损害,予以保守治疗;当患者出血无法控制,则应在支持治疗的同时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而肾部分切除或肿瘤剜除术,肾切除为后的选择.

  • 双镜联合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盏结石

    作者:陈华;刘泰荣;宋乐明;朱伦锋;黄建荣;刘生锋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合并肾盏结石的手术方法.方法:对4例患者先在腹腔镜下行肾盂狭窄处游离并切开,再从切开处使用输尿管硬镜或输尿管软镜进入患者有结石的目标肾盏,行钬激光碎石术,使用腹腔镜吸引器吸出碎石,碎石取石结束后行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结果: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3个月返院复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解除并且肾盏无残石.结论: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一期治疗UPJO合并肾盏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可行的手术方法.

  • 肾癌并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

    作者:贤少忠;尚东浩;孔广起;宋波

    目的:探讨肾癌合并静脉癌栓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例肾癌合并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1例;年龄51~76岁,平均66岁.肿瘤位于右肾4例,左肾2例.癌栓分级:0级2例、Ⅰ级2例、Ⅱ级2例.2例0级及2例Ⅰ级癌栓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肾癌根治切除+癌栓取出术.2例Ⅱ级癌栓患者采用开放经腹肾癌根治+腔静脉癌栓取出术,因肿瘤体积较大于术前1天行肾动脉栓塞.结果: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癌栓脱落,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00~245 min.术中失血量100~800ml,1例输血,输悬浮红细胞400ml.术后病理均为透明细胞癌,Fuhrman分级Ⅱ~Ⅲ.术后随访4~72个月,中位值37个月.1例死于肿瘤转移.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右肾细胞癌合并静脉癌栓0~Ⅰ级以及左肾细胞癌合并0级静脉癌栓安全、可行;术前行肾动脉栓塞可降手术难度;手术治疗可使肾癌合并下静脉癌栓患者长期生存.

    关键词: 肾癌 腹腔镜 取栓术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阮东丽;张更;李智斌;刘克普;高龙;孟平;郑文峰;杨晓剑;袁建林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LPN)与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治疗肾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2月我院133例行泌尿系CT检查诊断为肾肿瘤并行RLPN或RALPN的数据,RLPN为73例,RALPN为60例.通过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对两组手术的近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除RLPN组有3例改开放手术外,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RALPN组与RLPN组相比,手术时间分别为(140.9±51.6)min和(178.5±54.3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热缺血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值、术中输血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肿瘤切缘均为阴性.RALPN组1例术后急性脑梗;RLPN组1例术后肠梗阻,1例术后继发出血.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瘤生存.结论:RALPN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肾肿瘤的微创术式.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伴术前脓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吴周亮;徐浩;沙楠;张羽;申忠华;邢晨;刘肖腾;汤洋;吴长利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伴术前脓尿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脓尿对其预后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3月我院278例首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定义脓尿为每高倍视野下尿白细胞数量≥5个,根据术前尿白细胞值,将患者分为脓尿-组(尿白细胞<5)和脓尿+组(尿白细胞≥5),运用卡方检验分析脓尿和各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运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之间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区别,并用Log-rank检验评估其统计学意义.结果:278例NMIBC患者中,有98例(35.3%)出现术前脓尿,平均随访48.6(3~72)个月.在随访期间内,脓尿的出现与大体积、多发、高TNM分期、高级别肿瘤以及高复发率和高进展率显著相关,且经Kaplan-Meier法分析发现,脓尿+组患者无复发生存率明显低于脓尿-组患者(58.2% vs.71.7%,P=0.016);同样,脓尿+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也明显低于脓尿-组患者(74.5% vs.85.6%,P=0.018).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伴术前脓尿患者肿瘤多发且体积大,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高,预后较差,应积极手术治疗并术后密切随访.

  •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中度复杂性肾癌的方法改进及疗效分析(附84例报道)

    作者:刘溪;潘秀武;杨启维;李霖;黄海;吕建敏;王林辉;高轶;徐丹枫

    目的:比较分析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改进方法治疗中度复杂性肾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4年9月R.E.N.A.L.评分为中度复杂肾癌(7~9分)并在我院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6例,女28例,平均年龄(51.5±10.5)岁,肾脏肿瘤均为单发,其中腹侧12例,背侧72例,肿瘤直径(52±23)mm,R.E.N.A.L.平均评分为(8.1±0.92)分.结果:8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其中采用“2+1”法(改良组)48例,标准肾部分切步骤(对照组)手术36例,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104.2±31.6) minvs.(97.0±21.9) min),P>0.05]、术中出血量[(81.9±8.7) mlvs.(78.9±7.9) ml,P>0.05)]、术后血清肌酐[(91±29) μmol/L vs.(93±42) μmol/L,P>0.05)]、术后血红蛋白减少值[(2.2±1.8) g/mlvs.(1.9±1.3) g/ml,P>o.05)]、术后住院天数[(6.o±2.0)d vs.(6.0±3.3)d,P>0.05]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采用“2+1”缝合法热缺血时间显著减少[(14.1±3.3) min vs.(17.6±4.9) min,P<0.01)].术后尿漏2例(改良组1例,对照组1例);高热(体温>39.0℃)两组各1例.术后平均随访(19.6±2.3)个月,所有患者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肾功能无持续恶化.结论:“2+1”缝合法改良早期开放肾阻断钳技术及缝合方法,使热缺血时间显著缩短,扩大了肾部分切的适应证,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肾部分切手术方法,值得向临床推广.

  • 299例膀胱全切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小明;易成智;李帅;杨阳;师磊;宋东奎

    目的:了解膀胱全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分析其相关风险因素,以期为降低膀胱全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4年间299例行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对并发症进行分级和分类,并分析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膀胱全切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0.2%,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轻-中度并发症Ⅰ级(172例)和Ⅱ级(125例),占78.8%;重度并发症Ⅲ级(71例)、Ⅳ级(7例)和Ⅴ级(2例),占21.2%;死亡率为0.7%.并发症以肠梗阻60例(15.9%)、泌尿系感染46例(12.2%)、术后输血43例(11.4%)、切口相关42例(11.1%)为主要并发症,其余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膀胱全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但以轻-中度并发症为主,死亡率较低,是比较安全的膀胱癌治疗方法;术前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尿流改道术式是其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 PV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何俊;刘红耀;潘佐;李鹏杰;刘晋峰

    目的:系统评价绿激光选择性膀胱肿瘤汽化术(PV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NMIB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发表的PVBT与TURBT两种术式治疗NMIBC的临床对照试验,应用meta分析评价PVBT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PVBT组与TURBT组在肿瘤复发率、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NMIBC的治疗,PVBT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传统的TURBT术.

  • 肾造瘘管与双J管一体化在mPCNL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生华;米华;颜海标;李天宇;梁艺耀;叶志华;陈罡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肾造瘘管与双J管一体化在非复杂性肾盂及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超声引导行F16~18单通道mPCNL治疗肾盂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36例,其中脊柱严重畸形患者2例,双侧股骨头坏死患者1例.术后留置双J管与肾造瘘管绑定形成一体化,出院前将肾造瘘管及双J管同时拔出.结果:36例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2 min.一次手术取净结石率97.2%,术后4~7天同时拔出造瘘管及双J管.术后无大出血和腰痛.结论:mPCNL术中采用肾造瘘管与双J管一体化治疗非复杂性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能减少患者术后带管不适,不需要再次返院拔管,特别适用于伴有脊柱严重畸形或者股骨头坏死患者.

  • 术前CT3D模拟穿刺能有效提高经皮肾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作者:张保;杨林;司马晋;高强;夏志国;刘伟刚;徐震;刘忠平;付斌

    目的:研究结合CT术前标线的3D模拟穿刺在经皮肾镜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4年行经皮肾镜碎石的病例153例,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选择目标肾盏,在CT片上标线,测量其与脊柱中线的间距和上下距离.设计穿刺位置、角度和深度,模拟在人体的相应穿刺路径,并使用记号笔在患者体表做相应标记.术中首先利用膀胱镜行输尿管插管做人工肾积水,也可作为C型臂定位时逆行造影用.用B超在预先标记的路径上引导穿刺,或逆行造影用C型臂在预先标记的路径上引导穿刺.结果:153例患者均穿刺并碎石成功,定位穿刺时间为(6.8±1.4) min,其中140例在B超定位下一次穿刺目标肾盏成功,13例经2次或以上才成功,其中1例因肾周脂肪太厚,穿刺路径太长而B超不能准确定位,改行C型臂下逆行造影,同样方法定位穿刺进入深度12 cm,获得成功.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感染、高热、气胸、假性动脉瘤、肠管损伤等并发症,无输血和介入栓塞病例.回顾对比2008~2012年采用单纯X线定位穿刺的300例经皮肾镜手术,其中165例须2次或以上术中瞬时X线摄像才穿刺成功,8例出血较多术后给予输血,其中3例行超选择动脉栓塞.结论:术前CT 3D模拟穿刺定位方法简单实用,能提高经皮肾镜定位穿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急性肾损伤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刘敏;董浩;彭泳涵;李凌;王祁衡;施晓磊;高小峰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8月~2014年2月间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血肌酐升高程度,分为AKI组和非AKI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AKI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共纳入405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27例术后出现AKI,发生率为6.7%(27/405).单因素分析显示,AKI组平均年龄高于非AKI组[(54.63±8.97)岁 vs.(49.03±12.29)岁,P=0.021];AKI组糖尿病比例高于非AKI组(18.5% vs.6.1%,P=0.014);AKI组孤立肾比例高于非AKI组(18.5% vs.3.7%,P=0.002).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OR=5.409)、孤立肾(OR=6.997)和术前eGFR<60 ml·min-1·1.73 m-2(OR=2.649)是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孤立肾和eGFR降低(<60 ml·min-1·1.73 m-2)是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肾蒂阻断下腹腔镜肾盂联合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肾脏铸型感染性结石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高峰;杨冉星;俞建军

    目的:探索及评估肾蒂阻断下腹腔镜肾盂联合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肾脏铸型感染性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17例接受肾蒂阻断下腹腔镜肾盂联合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7性,女10例;年龄43~62岁,平均(57.3±13.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通过超声、CT、IVP等影像学检查明确单侧肾脏内铸型结石,同时其双侧输尿管以下未见明显结石.其中肾内型肾盂12例,肾外型肾盂5例.患者肾脏铸型结石直径大小为1.5~4.0 cm,平均(2.8±1.1)cm.所有患者术前检查均存在有明显泌尿系感染史,其中3例经影像学检查明确存在有肾盂脓性积液.术前患者均用抗生素预防性感染治疗3d.记录患者术前肾功能情况,并与术后3天肾功能进行比较.同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肾蒂阻断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结石残留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如感染、尿瘘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一例行中转开放.手术时间为96~130min,平均(116±15)min,术中出血量均小于100ml,均未接受输血治疗.术中肾蒂阻断时间为25~35min,平均(30.6±5.7)min.术后住院时间为4~8 d,平均(6.7±1.2)d.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出血,感染,尿瘘等并发症.手术前后肾功能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顺利拔除双J管,随访6~12个月,超声及IVP均提示无结石残留,肾盂输尿管无狭窄.结论:肾蒂阻断下后腹腔镜下肾盂联合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肾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尤其对于严重感染性结石患者,不适宜PCNL或输尿管软镜技术,有一定推广价值.

  • 伴有难治性储尿期LUTS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患者的影像尿动力学变化及手术疗效研究

    作者:王庆伟;杨琨琨;王焱;王晓飞;陶德赏;张建伟;文建国

    目的:探讨伴有难治性储尿期下尿路症状(LUTS)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患者影像尿动力学变化及手术疗效.方法:选取49例伴有非神经源性难治性储尿期LUTS并确诊为膀胱黏膜白斑的女性患者为病例组,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病变电切术,术前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记录排尿日记、生活质量评分(QOL);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排尿日记、QOL等并评估手术疗效.同时选取15例仅存在上尿路疾患而下尿路功能正常的女性患者为对照组,记录排尿日记,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病例组术前充盈期膀胱呈卵圆形或圆形,壁光滑,未见膀胱颈口开放和明显漏尿;排尿期膀胱颈口开放良好、尿道显影正常,未见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病例组术前正常尿意容量(VND)、功能性膀胱容量(FBC)、大膀胱测压容量(MC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42±46) ml vs.(344±55) ml、(298±53) ml vs.(450±51) ml、(456±59) ml vs.(524±54) ml,P<0.01].病例组术后的24小时排尿次数和QOL均显著低于术前[分别为(10±1)次/d vs.(14±2)次/d,(3±1)分vs.(5±1)分,P<0.01)];术后FBC显著高于术前[(447±56) mlvs.(298±53) ml,P<0.01)],与对照组FB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7±56) ml vs.(450±51) ml,P>0.05)].病例组术后的总体手术有效率为85.7%.结论:伴有难治性储尿期LUTS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患者多伴有膀胱感觉敏感,尿动力学检查可为其诊疗提供客观依据.部分患者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病变电切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 CTLA4Ig与CD40Ig双基因局部共转染对异种大鼠移植肾Bcl-2/Bax的影响

    作者:李建军;蔡曼波;谭书波;龙建华;陈选才;罗志刚

    目的:探讨CTLA4Ig与CD40Ig双基因局部转染对异种移植肾Bcl-2/Bax的影响,探讨其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以PcDNA3.1(+) CTLA4Ig和PcDNA3.1(+)-CD40Ig为载体,通过脂质体lip02000将CT-LA4Ig与CD40Ig双基因转入豚鼠肾脏,以豚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行异种肾移植手术.将豚鼠到SD大鼠的异种肾移植模型分为pcDNA3.1空载体组(第1组)、CD40Ig基因局部转染组(第2组)、CTLA4Ig基因局部转染组(第3组)和CD40Ig、CTLA4Ig双基因局部转染组(第4组).Western blot检测移植肾HA-CTLA4Ig、HA-CD40Ig蛋白表达和移植肾Bcl-2、Bax的表达情况,观察移植肾病理改变.结果:术后第5天,第4组移植肾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少于第2组和第3组,第4组移植肾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Bax蛋白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CTLA4Ig与CD40Ig双基因局部转染供肾可降低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诱导移植肾免疫耐受.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剜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657例报告

    作者:徐庆康;段跃;于田强;于永涛;陈峰;洪翔;曹林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剜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12年7月~2016年1月对657例BPH患者应用等离子纽扣电极结合环状电极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剜切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失血量、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对患者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RUV)进行了随访评估.结果:本组65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年龄59~87岁,平均67.3岁.术前超声检查测量前列腺体积36~135 ml,平均69.5 ml.手术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或全麻.手术时间50~145 min,平均69 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43.4±12.8)g.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浓度分别为(121.4±2.7) g/L和(115.8±3.2) g/L,P>0.05.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3.1±1.8)d.术后住院时间(4.6±1.5)d.未发生明显出血及经尿道电切综合征,无患者输血.术后3个月随访IPSS由术前(15.6±6.8)分降至术后(6.7±2.4)分,QOL评分由术前(5.4±0.3)降至术后(1.6±0.6)分,Qmax由术前(5.3±0.4) ml/s提高至术后(16.8±2.7) ml/s,RUV由术前(115.3±36.4) ml减少至术后(14.1±2.3) m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剜切术是一种治疗BPH安全有效的可选择方法.

  • 1470 nm激光六步法前列腺分叶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附46例报告)

    作者:陈忠;杨为民;叶章群;刘继红;王涛;杨峻;徐浩;杜广辉;凌青

    目的:报告采用1470 nm激光六步法行经尿道前列腺分叶剜除术(DioLEP)方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10月我院采用550~600 μm的1470 nm激光直出光纤行前列腺分叶剜除术.患者46例,年龄(75.3±5.8)岁,有前列腺相关下尿路症状病史(4.2±3.3)年,前列腺重量为(83.3±27.2)g.手术时先从膀胱颈5点、7点处汽化切割,制备两条沟槽,从膀胱颈延伸至精阜前方.从精阜前方掀背式剜除前列腺中叶.在12点处由膀胱颈至尿道外括约肌内侧纵行切一条槽沟,分别剜除左侧叶和右侧叶腺体,推入膀胱.汽化修整创面及前列腺尖部,并彻底止血.用组织粉碎器粉碎组织后吸出.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73.5±21.1) min,术中出血量大约为(5~60) ml,无输血病例.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为(1.4±0.6)d,留置导尿管时间为(3.7±1.5)d,术后住院时间(6.3±2.3)d.患者均能顺利排尿,无继发性出血发生.8例患者术后有一过性尿急症状,经对症处理能好转.2例患者活动时少许漏尿发生,经凯格尔运动等对症处理3个月后好转.所有患者随访3~10个月,IPS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下降(P<0.01),术后大尿流率和剩余尿明显改善(P<0.01).结论:采用1470 nm激光六步法前列腺分叶剜除术是一种高效、安全有效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方法.

  • BPH患者年龄、睾酮水平、体重指数、前列腺体积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关系分析

    作者:徐良;吴宁;蔡启亮;王强;温思萌;权昌益

    目的:探讨研究BPH患者年龄、睾酮水平、体重指数(BMI)、前列腺体积以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333例有下尿路症状并经手术治疗后病理诊断为BPH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19.0软件总结并分析患者年龄、睾酮水平、体重指数(BMI)、前列腺体积以及血清PSA、f/t之间关系.结果:33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8.93±7.061)岁,平均前列腺体积为(81.06±42.034) ml;平均睾酮值为(3.42±1.761) ng/dl;平均BMI为(23.915±3.291)kg/m2;平均PSA值(5.90±4.666) ng/ml;平均fPSA值(1.059±1.023)ng/ml,f/t平均值(0.191±0.097).对患者年龄分组后显示睾酮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F =20.113,P<0.001),BMI水平随年龄增长无明显相关性(F=1.500,P=0.215).前列腺体积、血清PSA值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加(F=2.792,P=0.041;F=2.978,P=0.032),而f/t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F=11.91,P=0.01);对体积进行分组后血清PSA值随前列腺体积增加而升高(F =24.028,P<0.001);对体重指数分组后血清PSA值随体重指数增加无明显变化(F =0.735,P=o.532).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比较显示PSA、fPSA值均与体积正相关(r=0.494,P<0.001;r =0.369,P<0.001),然而f/t值与前列腺体积无明显相关性(r=0.05,P=0.363);而PSA、fPSA值均与睾酮呈负相关(r=-0.138,P=0.012;r=-0.188,P=0.001);PSA、fPSA、f/t值与BMI均无明显相关性(r =0.039,P=0.475;r=0.009,P=0.863;r=0.039,P=0.478).结论:BPH患者血清PSA水平和前列腺体积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加,睾酮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BMI水平随年龄增长无明显变化;患者血清PSA与前列腺体积正相关,与睾酮水平呈负相关,而与BMI无明显相关性;f/t值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而与前列腺体积、BMI无明显相关性.

  • 小功率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评价

    作者:刘佛林;袁源湖;邹晓峰;肖日海;张国玺;廖云峰;伍耿青;王晓宁;薛义军

    目的:评价小功率(60 W)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240例BPH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0例,分别施行小功率HoLEP(A组)及TURP(B组).A组平均年龄(68.2±10.2)岁,平均前列腺体积(62.5±8.9) ml;42例合并慢性基础性疾病.B组平均年龄(67.7+12.2)岁,平均前列腺体积(65.3±9.1)ml;39例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除标本重量,术后半小时血清Na+,术后2小时血Hb,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冲洗、留置尿管及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6个月、1年Qmax、IPSS、QOL、PSA.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完成.两组患者年龄、术前前列腺体积、Qmax、RUV、IPSS、QOL、血清Na+浓度及血H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切除标本重量、术后半小时血清Na+、术后2小时血Hb、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冲洗、术后留置尿管及术后住院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术后3个月、6个月、1年Q max、IPSS、QOL、PS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功率HoLEP微创治疗BPH安全、有效,与TURP疗效相当,且降低了相关手术风险,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 经尿道直出绿激光推铲式汽切术与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BPH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刚;杨国胜

    目的:比较经尿道直出绿激光前列腺推铲式汽切术(PVRP-ST)与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UPKRP)治疗高龄高危BPH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高龄高危BP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VRP-ST组32例,TUPKRP组32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PVRP-ST组平均手术时间(71.9±23.3) min与TUPKRP组平均手术时间(60.0±24.1)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RP-ST组平均出血量(24.3±2.1) ml小于TUPKRP组平均出血量(45.1±9.4) 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RP-ST组和TUPKRP组术后3个月Qmax、RUV、IP-SS、QOL均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间比较,上述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RP-ST治疗高龄高危BPH安全、有效,在出血控制上较TUPKRP更有优势.

临床泌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