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四肢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

    作者:桑宏飞;李晓强;钱爱民;段鹏飞;朱礼炜;戎建杰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采用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治疗23例29条急性动脉栓塞肢体.术后所有患者均行溶栓、抗凝治疗.结果:本组无死亡.术后肢体存活船条,截肢3例、截趾3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6例;术后出现急性心衰2例,脑梗塞3例,精神症状4例.23例均痊愈出院.随访1~6个月,23条成活肢体及6条残肢血供良好,功能正常.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和术后对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截肢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 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对兔静脉内皮形态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桑宏飞;李晓强;段鹏飞;钱爱民;朱礼炜;戎建杰

    目的:观察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治疗兔急性静脉血栓后,兔病变段静脉内皮细胞形态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情况.方法:家兔95只,70只建血栓模型,并分为取栓(thrombectomy,TX)组、非取栓(non-thrombectomy,N-TX)组各35只;另25只为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SH).于取栓后不同时段,获取病变段血管.扫描电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vWF的改变情况.结果:TX组术后1天内皮损伤为Ⅰ~Ⅱ级,4、7天时山~Ⅳ级,14~28天Ⅱ~Ⅲ级,与N-TX和SH组比较,内皮细胞损伤重(P<0.05);vWF表达在取栓后7天时强,14~28天有所降低.结论:急性深静脉血栓取栓后早期(7天内),静脉内皮形态学上损伤较为严重,促血小板聚集增强;取栓后期(14~28天)内皮形态部分修复,促血小板聚集有所减弱,但均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 48例急性动脉栓塞取栓术的配合与护理

    作者:胡玉光;田玉坤

    急性动脉栓塞是源于心脏或动脉脱落的血栓式斑块等随血流向远端动脉流动,造成血管堵塞,导致肢体、脏器等组织急性缺血.发病高峰多在50~70岁,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致死、致残率很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十分重要.1999年4月~2001年4月我院成功采用Fogarty导管为48例急性动脉栓塞患者行取栓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与护理介绍如下:

  • 广泛性髂-股静脉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方碧英;林瑞娇;王烈;涂小煌;陈熙凤;杨绮敏

    广泛性髂-股静脉闭塞症,1938年首次由Grehiore描述,俗称"股青肿"或"蓝色静脉炎",临床少见.这是下肢深静脉血栓严重的类型,下肢整个静脉系统包括潜在的侧支几乎全部处于阻塞状态,活动受限、疼痛、病情重,肢体坏死和死亡率高,我院自2002年1~7月共8例广泛性髂-股静脉闭塞症患者,5例采用手术取栓术,3例采用静脉搭桥术,取得理想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拐杖导致上肢动脉血栓形成1例报告

    作者:范隆华;叶建荣;符伟国;史振宇

    1典型病例患者,男,50岁.左上肢疼痛、冷麻1个月,渐加重.2岁患脊髓灰质炎,左下肢不能行走.3个月前左上肢突发冷痛、麻木,拟诊左上肢急性血栓形成行左肱动脉、桡动脉切开取栓术,探查桡动脉闭塞,术后左上肢皮温好,尺动脉搏动良好.吸烟1包/日,30年.

  • 浅谈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流重建研究

    作者:蔡艺灵

    近20年来,随着显微外科以及血管内导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介入器材的不断改进,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流重建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动脉内接触溶栓、脑动脉内机械取栓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颅内外动脉搭桥术等治疗技术,现作简要介绍。

  • 微创手术精准导航

    作者:孙钢

    随着医学影像设备、介入治疗器械、影像技术和介入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外科技术微创化,内科技术手术化成为了当今医学发展一大趋势,治疗方法也从以往单一的外科手术向血管腔内治疗,进而向融合了腔内和外科技术优势的方向转变,并通过医学影像设备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一站式杂交手术(one-stop hybrid procedure)是同时用两类或两类以上的技术处理同一病变的新技术[1-2],虽然杂交手术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出现,但仅限于血管外科技术和血管腔内技术的结合,应用于血管切开取栓术中.

  • 移植肾破裂超声表现一例

    作者:王丽红;石磊;姜进军;王丽;李鑫

    患者男,54岁,发现肾功能异常1年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心肺肝脾未见异常,慢性病容,贫血面容,肾病面容,双肾区对称,无隆起,双肾未触及,双侧输尿管区未触及肿物,无触痛,膀胱区无充盈,无触痛.患者于当年的8月5日行肾脏移植手术,手术后因髂外静脉血栓形成进行取栓术1次,后患者情况良好,于半个月后患者突然尿量较少,给予平衡液及利尿治疗,尿量仍较少,遂进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于左下腹探及移植之肾脏,体积约11.9 cm×7.8 cm,形态尚可,实质厚度1.3~1.4 cm,回声尚均匀,肾窦未见分离.于移植肾上极可探及移植肾被膜连续性中断,缺损口约4 mm(图1),周边可探及一低回声区,范围约3.0 cm×1.5 cm,于肾门处可探及一低回声区,范围约4.4 cm×3.5 cm(图2),CDFI:移植肾动脉主干血流充盈完整.

  • 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并复发右心房血栓形成及肺动脉血栓栓塞一例

    作者:何怡华;王小燕;裴金凤;李治安

    患者男,20岁,因心悸、气短半年,加重10天于2002年7月行房缺、室缺修补术.术后半年出现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临床诊断为右心房血栓形成,于2003年行取栓术.半年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且症状加重,故来我院就诊.查体: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侧锁骨中线内侧1 cm处,未触及震颤;心率84次/min,律齐.

  • 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

    作者:孙若水;左万贵;刘颉

    目的 评价Solitaire AB 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 年11 月至2016年1月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9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组(A组)40例和常规微导管机械碎栓术组(B组)54例,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指标.采用前向血流评定分级(TIC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问卷(MRS)评价治疗效果.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2组患者同一时间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2组患者NSE、S100β、TNF-α及IL-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术后72 h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TICI Ⅲ级占70.00%(28/40)、TICI Ⅱ级17.50%(7/40),TICI 0~Ⅰ级12.50%(5/40),B组患者TICIⅢ级占57.41%(31/54)、TICIⅡ级25.93%(14/54),TICI 0~Ⅰ级16.67%(9/54),2组TICI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8). 2组患者同一时间点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周及术后2周2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0%vs 70.37%,P>0.05).结论 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AIS患者效果与常规机械碎栓的效果相差不大,但操作相对复杂,难度较高,临床医师需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 MS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彩华;孙敏;苏秦;鞠斌

    目的 评价MSCT头颈部血管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前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8月~2017年2月我院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患者的术前及术后MSCTA影像资料,并与术中DSA图像对比.结果 20例患者中颈内动脉栓塞4例,大脑中动脉栓塞5例,颈内动脉合并大脑中动脉栓塞5例,颈内动脉合并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栓塞2例,椎基底动脉栓塞4例,判定责任血管术前CTA与术中DSA结果均基本一致,患者术后CTA责任血管再通者12例,部分再通7例,1例取栓失败者仍闭塞.结论 MS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前及术后随访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Fogarty气囊导管治疗急性肢体的动脉栓塞(附48例报告)

    作者:冯超;尹乐频;顾毅;刘彤

    目的:观察Fogarty气囊导管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分析采用Fogarty气囊导管治疗48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中无围手期死亡,术后44例肢体恢复好,4例就诊时,肢体坏疽,术后行了截肢术,但坏疽平面明显下移.1例围手术期再次栓塞,同法治疗成功.结论:及早诊断、取栓是成功的关健,采用Fogarty气囊导管治疗,并结合术中、术后抗凝、溶栓治疗,是目前较好的方法.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股动脉中段急性栓塞1例报道

    作者:何锐;杨柳;郭林;陈昊;张颖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术后出现急性动脉栓塞的发病率极低。形成该并发症的原因包括动脉血栓、动静脉瘘、动脉瘤、动脉断裂,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仅为0.03%~0.17%[1,2]。截至2006年,文献中陆续报道了40例TKA术后急性动脉栓塞的病例[3]。对于骨科医师而言,这一发病率极低的并发症却给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因为急性下肢缺血可能导致截肢[3,4]。本文报道了1例TKA术后发生在股动脉中段的急性动脉栓塞,尽管骨科医师、血管外科医师在栓塞后9h内积极采用了动脉介入导管溶栓术、股动脉切开取栓术进行治疗,但仍未能重建患侧下肢血供。本文针对该罕见并发症进行文献回顾与综述,并讨论导致股动脉栓塞的致病机制。

  • 双腔导管取栓治疗慢性下肢动脉栓塞疗效分析

    作者:殷恒讳;王冕;李梓伦;王斯文;姚陈;王劲松;胡作军;常光其;王深明

    目的:总结利用双腔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慢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经验。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利用双腔球囊导管取栓结合其他腔内技术治疗的慢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病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选择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共治疗慢性下肢动脉栓塞31例,均以患肢静息痛或间歇性跛行就诊,平均病程25.2(7~64)天。患者均接受双腔Fogarty导管取栓及术中溶栓,同时施行置管溶栓4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6例,植入支架3例。取栓成功93.5%,膝下两条以上通畅流出道比率87.1%。术后患肢平均踝肱指数(ABI)水平明显提高(0.81±0.031 vs 0.33±0.030,P<0.001),90.3%患者术后Rutherford分级提高2级以上,截肢率3.2%。平均随访23.6个月,栓塞动脉通畅率96.6%。1例(3.4%)复发而再次切开取栓获得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大出血、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永久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结论双腔Fogarty导管取栓是慢性下肢动脉栓塞快速、有效的治疗手段。

  • 单腔与双腔Fogarty导管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贺海朋;殷恒讳;王冕;叶润仪;常光其;李晓曦;王深明

    目的 探讨单腔和双腔Fogarty导管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ALEAE)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接受单腔Fogarty导管取栓组(SF组)(52例,55条患肢)和双腔导管取栓组(DF组)(25例,28条患肢)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手术死亡率、截肢率、膝下动脉开通率、并发症发生率、踝/肱指数(ABI)、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SF组[(0.68±0.08) vs (0.17±0.16)]和DF组[(0.93±0.11)vs(0.15±0.18)]术后ABI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均<0.001).DF组的一条或以上膝下动脉开通率(78.6%vs 52.7%,P<0.001)、ABI改善程度(0.78vs 0.51,P<0.001)优于SF组.DF组截肢率(7.1%vs14.5%,P<0.01)、并发症发生率(20.0% vs 51.9%,P<0.001)低于SF组.而DF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SF组[(143±15.8) min vs (85±13.5) min,P<0.001)].结论 双腔Fogarty导管取栓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更好的选择.

  • 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刘鹏;陈洁;叶志东;樊雪强

    目的 总结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经验与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院对23例Cockett综合征并发急性下肢DVT患者进行经股静脉切开取栓联合同侧髂静脉腔内介入治疗.男8例,女15例;年龄36~76岁,平均59.3岁.血栓累及左侧髂股静脉者21例,累及右侧髂股静脉者2例.患肢表现为明显肿胀、疼痛,术前经血管超声诊断明确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取栓前均先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取栓后经同侧股动脉顺行造影确诊Cockett综合征,对髂静脉重度狭窄段介入治疗.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共植入28枚自膨式血管支架.1例术后伤口出现血肿,经保守治疗治愈.随访时间为3~26个月,平均11.7个月,患者均未出现血栓复发.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形式对患者进行评价,21例患者符合治愈标准;2例患者符合治疗好转标准.结论 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合并急性DVT的方法安全、有效,早期临床结果满意,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手术取栓与导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体会

    作者:陆耀良;康涛;韩松;李晓强

    目的:总结手术取栓与导管直接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股静脉切开取栓+下肢挤压驱栓、CDT治疗及单纯抗凝治疗。通过静脉通畅评分、静脉通畅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其早、中期疗效。结果7例中央型血栓(股青肿)患者行股静脉切开取栓术及19例混合型血栓患者行CDT治疗,术后1周患者静脉通畅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率分别为(76.46±11.42)%及(69.17±8.79)%;其术前、术后1周膝上、膝下10 cm周径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4例周围型血栓患者行保守治疗,静脉通畅率为(56.09±4.23)%。治疗前、后1周静脉通畅评分及治疗前、后1周膝上、膝下10 cm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个月。24例股静脉切开取栓及CDT治疗患者在随访期间,肢体肿胀完全消退,下肢深静脉主干通畅,无溃疡形成。9例保守治疗患者在随访期间,有6例肢体轻微肿胀伴浅表静脉扩张,轻度色素沉着;3例肢体肿胀稍消退,出现小腿溃疡及色素沉着。结论手术取栓或CDT治疗急性下肢DVT能迅速改善静脉回流障碍,早、中期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 Cockett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作者:李大林;颜京强;陈允惠;张鲲

    目的 探讨Cockett综合征(CS)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25例CS的病例资料.结果 左髂总静脉压迫24例,其中23例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例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流减慢;有髂外静脉压迫1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流减慢.合并DVT患者,首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左股静脉切开取栓术,后行髂总静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根据PTA术后造影结果决定是否行支架置入术;未合并DVT患者,经股静脉穿刺行骼静脉PTA术和支架置入术.手术成功率100%.22例术后恢复良好,3例患者出院时肢体轻度肿胀.1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至5年(平均26个月),3例出现活动后下肢肿胀,余15例下肢无肿胀,无静脉曲张;随访患者均行彩超检查,2例髂静脉闭塞,16例髂静脉通畅,通畅率为88.9%.结论 介入治疗CS可获得满意疗效.

  • 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及静脉取栓术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文营;吕文成;张道新;宋健;杨培谦;郭宇文;田野;杜林栋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并肾静脉及腔静脉取栓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效果. 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2年3月收治肾肿瘤伴静脉瘤栓患者12例(右侧3例,左侧9例).CT检查右肾静脉内充盈缺损3例,2例略突入腔静脉内,1例瘤栓尖部达右肾静脉、腔静脉交界处;左肾静脉瘤栓尖部位于肾脏与腹主动脉间5例,骑跨于腹主动脉上或跨过腹主动脉但未进入腔静脉4例.全麻下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及静脉取栓术.手术放置4个穿刺套管.右肾肿瘤患者切断右肾动脉后游离腔静脉和肾静脉,血管阻断钳部分阻断腔静脉,切开取栓.左肾肿瘤患者切断左肾动脉后游离左肾静脉,必要时游离部分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扩大空间直至可置入血管阻断钳. 结果 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1例,2例右肾静脉瘤栓长度分别为2.5 cm和3.7cm,9例左肾静脉瘤栓长度2.0~7.5 cm,平均4.1 cm.中转开放手术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4~11 d,平均7d出院.病理报告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肾透明细胞癌1级2例、1~2级2例、2级5例,肾嫌色细胞癌1例,1例肾盂尿路上皮癌2~3级.失访1例,11例术后随访5~42个月,平均20个月,1例术后14个月出现对侧肾上腺转移,其余患者未见复发和转移. 结论 在腔镜技术熟练的基础上,对肾肿瘤并肾静脉及腔静脉瘤栓的患者选择性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及静脉取栓术安全可行,且手术可达到良好的肿瘤控制效果.

  • 腔内治疗髂静脉梗阻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经验

    作者:叶志东;樊雪强;王非;林凡;杨煜光;钱松屹;刘鹏

    目的 探讨腔内治疗髂静脉梗阻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9月,19例急性DVT接受手术取栓联合同侧髂静脉腔内支架置入术.DVT位于左髂-股静脉及下腔静脉3例,双侧髂-股静脉2例,其余14例均在左髂静脉.均有患肢明显肿胀,其中12例伴患肢疼痛.DVT发病时间(3.2±1.3)d.取栓前均先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取栓后即刻静脉造影发现髂静脉狭窄者先行球囊扩张再置入自膨式支架.结果 18例取栓后造影示髂静脉狭窄,其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15例(78.9%),残留狭窄3例;1例未发现髂静脉狭窄.18例有狭窄者共置入22枚自膨式支架,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伤口血肿.随访16例,随访时间2~26个月(平均10.3月),疼痛症状均消失,2例行走后下肢轻度肿胀,均未出现血栓复发.结论 腔内治疗髂静脉梗阻合并急性DVT安全、有效,早期临床结果满意.

168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