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机器人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唐锋媚;张翠娟;丁艳琼;李娜;冯锦茶

    目的 探讨机器人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7年1月~ 2013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应用da Vinci S机器人系统行单纯心房粘液瘤切除术的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均痊愈出院.结论 机器人心房粘液瘤切除术是一项新的微创手术,全面做好围术期的护理是机器人心房粘液瘤切除术手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 机器人手术在心血管外科的应用

    作者:高长青;杨明

    1机器人心脏外科的发展简史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在科幻小说中,创造出"机器人"这个词.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开始应用于汽车制造业和核工业领域.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应用于军事、海洋探测、航天、医疗等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技术将改善股骨颈骨折治疗

    作者:王军强;樊瑜波

    股骨颈骨折在50 岁以下人群中的发生率约2%, 大约90%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是50 岁以上人群, 骨质疏松已经成为股骨颈骨折的首要原因,骨科医生在关注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同时,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1].如何改善日趋严重的老龄化人口结构下的股骨颈骨折治疗, 是每一位创伤骨科医生必须面临的挑战[2].

  • 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模拟训练平台的应用进展

    作者:郑国洋;文进;李汉忠

    随着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技术的发展,模拟训练平台在泌尿外科医生培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目前用于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训练的模拟平台有VR模拟器、AR模拟器等虚拟模拟器和dry-lab、wet-lab等物理机械模拟器.各种类型的模拟平台都已被多项研究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现实性和有效性的验证,对泌尿外科医生机器人手术技能的训练和提高有重要作用,但也需进一步研究开发更为有效精确的操作模块,整合多种模拟平台的优势,设置更为合理的学习曲线.

  • 机器人手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应用

    作者:牛燕燕;陈兴明;高志强

    机器人手术是建立在内镜技术基础上的新一代微创外科手术,术者通过控制台遥控操纵机器人完成复杂手术.其优点主要体现在完善三维视觉成像系统,增加器械灵活性以及过滤术者手部颤动等方面.本文综述了机器人手术系统的组成、优点、应用前景、目前存在的局限性和解决办法.

  • 机器人辅助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初步临床结果

    作者:王俏杰;柴伟;王琦;陈云苏;沈灏;彭晓春;倪明;付君;陈继营;张先龙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能否提高手术的精准性,以及其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 对2016年9-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关节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下UKA治疗的2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诊断均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每家医院各10例患者;男3例,女17例;年龄51~79岁,平均65岁;BMI(26.9±3.4) kg/m2.均采用MAKO RIO机器人手术系统和RESTORIS MCK单髁膝关节假体(STRYKER MAKO Surgical,美国)进行手术,其中有5例患者同时接受双侧UKA.记录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测量术前及术后下肢力线、术后胫骨假体植入角度,术前和术后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单侧UKA手术术中止血带使用时间平均为(27±10) min.15例单侧单髁置换患者术后第2天时总失血量平均为(476±290)mL,无一例患者需要接受输血治疗.术后8、16和24 h VAS评分平均分别为(3.2±1.2)分、(1.8±0.8)分和(1.1±0.3)分.20例(25膝)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20周,平均14.1周.末次随访时,患侧膝关节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临床评分由术前的(57±13)分提高至(90±6)分,功能评分由术前的(48±18)分提高至(79±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941、10.014,P值均<0.01);胫骨假体冠状位的植入角度为内翻0°~3.9°,平均1.7°±1.2°,与术前计划的目标角度(内翻1°)偏差0°~3°,平均为1.1°±0.9°.2家医院两组病例胫骨假体冠状位角度与目标位置的偏差分别为1.2°±1.1°和1.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1, P>0.05).随访期间所有病例均未观察到手术部位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血管神经损伤等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机器人辅助下UKA能够实现微创条件下的精准手术,并具有优异的安全性;其远期临床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改善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的对照研究和长期随访加以证实.

  • 机器人微创心脏手术的护理管理

    作者:赵悦;孙建荷;李丽霞;郭丽

    目的 观察机器人微创心脏手术的临床应用,总结其护理管理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431例使用“达芬奇S”全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微创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配合过程及术后机器的管理方法.结果 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管理,成功完成了431例全机器人心脏手术,无术中中转开胸,术前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默契的手术配合及熟练的机器操作是机器人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 早期肠内营养在机器人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李琼琼;皮红英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下,早期肠内营养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6年1—12月选择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3例拟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下的营养支持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38例,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措施结合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营养支持情况及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2.06±0.41)、(2.57±1.00)d,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营养时间及术后住院日均较对照组缩短,且住院费用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有效促进机器人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轻患者术后不舒适,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 达芬奇机器人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李鹏;王白石;李冰;刘洪一;贾宝庆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400例结直肠癌患者,198例接受机器人手术,202例行腹腔镜手术。术后中位随访15.2(4~28)个月。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短期疗效。结果与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患者术失血量显著较少、淋巴结清扫数目显著较多、手术时间显著较长(均P>0.05);两组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机器人组复发转移10例,死亡4例;腹腔镜组复发转移18例,死亡8例。结论对比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达芬奇机器人结直肠癌根治术能获得较大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且出血量少、安全、可行。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机器人辅助结直肠肿瘤根治术围术期中的应用

    作者:周宇;张智丽;吴帅英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结直肠肿瘤根治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11月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28例结直肠肿瘤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多学科合作,术后进行疼痛管理、二氧化碳气腹护理、管道护理、排便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 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无出血、高碳酸血症、肠梗阻、切口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结直肠肿瘤根治术围术期,具有术前准备简单,术中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 机器人直肠癌手术研究进展

    作者:张雪峰;吕赤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机器人手术逐渐出现在外科各个领域中。目前,以达芬奇为代表的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为广泛。大量临床应用结果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手术安全性和可靠性。机器人手术系统凭借出色的人体工学设计和先进的技术优势,近10年间在直肠癌的手术应用发展迅猛。笔者就机器人在直肠癌手术中的优缺点、手术方式选择、肿瘤学结局以及术后功能恢复方面,结合自身体会进行探讨。

  • 机器人技术在结直肠肿瘤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陈竟文;韦烨;许剑民

    一、机器人手术技术发展的历史
      机器人手术系统源于20世纪90年代,IBM公司发明的Robdoc系统几乎没有实际的临床应用,只能算是启蒙阶段。早具有现代意义的机器人手术系统是Computer Motion 公司发明的AESOP(伊索)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伊索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由医生通过语音或脚踏板来控制镜头,调整视野,可以克服扶镜手疲劳所带来的镜头不稳定,但其功能单一,未能实现机械手进入手术区域操作,国内包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多家医院曾使用过该系统,当时仅应用于心脏手术。1998年由Computer Motion公司研发的Zeus(宙斯)操作系统,具有独立的外科操作平台和机械臂,成为现代意义的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2000年6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成为了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腹腔镜手术的自动机械系统。机器人手术系统里程碑式的临床应用是在2001年9月,Marescaux医生在美国纽约应用宙斯系统,远程操作,为远在法国的患者实行了代号为“Lindbergh”的胆囊切除手术[1],国内有数家医疗单位也曾引进过该系统。2001年Intuitive Surgical公司收购Computer Motion公司后,在宙斯系统基础上研制出了达芬奇手术操作系统,该系统在临床上应用为广泛[2]。2008年7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通过了中国SFDA的认证。来自官方的数据,截至2013年8月底,达芬奇系统全球共装机2799台,其中美国2001台,欧洲443台,亚洲245台,中国大陆有16台,这一数字仍在不断上升之中。

  • 300例达芬奇机器人结直肠手术的护理管理

    作者:华莎;刘维维

    结直肠手术是外科手术中的常见手术,我院从2010 年到11月到2014年4月共完成机器人辅助下结、直肠类手术300例.患者术中截石体位的护理,手术间温度调控等操作对患者术后恢复以及肢体的功能锻炼都起了重要作用.而机器人手术中器械臂操作台的摆放位置与术中体位对机械手臂操作可运转角度的影响都是手术过程中重点护理问题.我们对手术中的护理问题总结改进,进行优化.现将优化方法和结果汇报如下:

  • 结直肠手术并发症

    作者:赵任;李菁

    结直肠手术所致的并发症是手术失败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本文就结直肠手术常见重要并发症如骶前静脉出血、输尿管损伤、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等作一回顾;另外简要介绍腹腔镜、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机器人手术的并发症.

  • IUPU经腹腹腔镜联合膀胱软镜肾盂取石及肾盂成型术

    作者:杨昆霖;李学松;周利群

    1概述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引起肾积水常见的原因,它被定义为尿液从肾脏流入近端输尿管时出现梗阻的疾病。梗阻会造成肾盂内压增高、肾积水,进而导致肾功能损害,同时也会因尿液淤积引起肾结石[1,2]。当UPJO合并肾盂或肾盏结石时,选择何种恰当的治疗方式既能解决UPJO问题又能取出结石,同时大程度的减少病人痛苦,这常常是挑战泌尿外科医师的一个问题。但须牢记一点,治疗的主要目的仍是得到一个不梗阻且没有残余结石的上尿路。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治疗UPJO合并肾结石的手段越来越多,如经皮内镜下肾盂内切开术越来越受推崇[3,4],但该方式面临着手术成功率低的问题[5-7]。开放离断肾盂成型术(Anderson-Hynes式)被认为是UPJO治疗的标准术式,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也逐渐加入治疗行列,在发挥微创的优势时还能达到开放术式同等的治疗疗效,逐渐成为治疗UJPO的主要术式。其中,腹腔镜联合膀胱软镜或其他治疗UPJO合并肾结石就是微创治疗的一个很好的体现[7-10]。

  • 全机器人心脏手术麻醉中体外循环对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肖赛松;高长青;陈婷婷;周琪;李佳春;王加利;王瑶;王刚

    目的 观察机器人心脏手术麻醉中,在单肺通气(OLV)和二氧化碳气胸的基础上,体外循环(CPB)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98例行机器人心脏手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是否需要行体外循环分为两组,体外循环组(On-pump组)58例,非体外循环组(Off-pump组)40例.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双肺通气20 min(T1)、OLV 25 min(T2)、On-pump组体外循环后OLV 25 min或Off-pump组完成主要手术操作后OLV 20 min(T3)、手术结束前双肺通气20 min(T4)四个时间点,记录机械通气参数、气道峰压(Ppeak),并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根据公式计算动态肺顺应性(Cdyn)、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动脉-肺泡氧分压比率(a/A)、氧合指数(OI)等指标.结果 术中On-pump组T3比T2时间点呼气末二氧化氮分压(PETCO2)、Ppeak、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aDO2高,脉搏氧饱合度(SpO2)、Cdyn、氧分压(PaO2)、OI、a/A低(P<0.01);Off-pump组T3比T2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T3时刻组间比较,On-pump组比Off-pump组Ppeak、PaCO2、PA-aDO2高,SpO2、Cdyn、PaO2、OI、a/A低(P<0.01).结论 在机器人心脏手术麻醉中,体外循环将使肺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明显降低,耐受OLV的能力下降.

  • 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腹腔镜和达芬奇机器人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五例

    作者:洪德飞;张宇华;沈国樑;张军港;成剑;张远标

    目的 总结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腹腔镜和达芬奇机器人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PD)患者的经验,探索扩大胰头癌腹腔镜和达芬奇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适应证.方法 自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我科共完成67例患者行腹腔镜和达芬奇机器人杂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有5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回顾性分析5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腹腔镜和达芬奇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78(360 ~ 480) min,平均失血量为360(120 ~450) ml.其中4例在腹腔镜下行PV/SMV楔形切除修补,未行血流阻断;1例在腹腔镜下完成动脉优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改为机器人节段切除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端端吻合术,血流阻断时间为35 min.术中快速切片和术后常规病理切片报告显示胰头癌伴慢性胰腺炎,血管壁肿瘤侵犯3例,血管壁慢性炎症2例,切缘均为阴性.术后并发胆漏和上消化道出血各1例,A级胰漏1例.除上消化道出血1例行胃镜下止血治愈外,其余患者均保守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为14(9 ~35)d.结论 在熟练掌握开腹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和常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选择性开展联合血管切除重建腹腔镜和达芬奇杂交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 术中影像引导在腹腔镜和机器人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晓颖;朱小东

    腹腔镜及机器人肝切除术已被证实是安全可行的.该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也存在缺少人手触觉感知、内窥镜视野及视角受限等缺陷.近年来随着术中超声、CT或MRI影像导航、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引导、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外科医生可以将复杂的肝脏解剖结构可视化、三维化,并在术中精确定位肿瘤、设计手术方案、监控并及时修正肝实质离断平面、进行精准肝切除术.术中影像引导可以避免损伤重要管道结构,减少出血,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其在腹腔镜及机器人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触觉和视野的缺陷,而且突破了人类视觉或触觉的极限.本文系统介绍了各种术中影像引导技术在腹腔镜及机器人肝切除术中应用.

  • 机器人与牛津单髁膝关节置换术的学习曲线对比研究

    作者:付君;柴伟;倪明;李想;刘侃;孔祥朋;于宝占;张国强;卢强;郝立波;周勇刚;陈继营

    目的 探究MAKO机器人辅助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与牛津(Oxford)UKA的学习曲线之间的差异.方法 病例纳入标准为符合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指征且行MAKO机器人或牛津单髁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关节外科用MAKO机器人和牛津单髁膝关节假体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病变患者共46例(60膝),其中:MAKO组10例(15膝),牛津组36例(45膝).分析术前和术后的假体位置参数,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SS)、手术时间等,并且比较两组患者学习曲线期间上述参数的差异,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方差不齐时选择秩和检验.结果 所有46例(60膝)患者UKA均顺利完成,均完成术后随访.MAKO和牛津组学习曲线期间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37.3±15.8)min和(106.5±18.9)min,且MAKO组>牛津组;MAKO组股骨和胫骨假体植入误差值低于牛津组.两组学习曲线期间患者的术后3个月的KSS评分变化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UKA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有效可行的方法,不论是MAKO辅助UKA还是传统牛津UKA,均需要一定的学习曲线.在学习曲线期间MAKO辅助UKA术后假体植入误差值低于传统牛津UKA组,但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牛津UKA组.

  • 机器人辅助系统在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曦;钱文伟;翁习生;彭慧明;于凌佳;蒋超;叶灿华;朱诗白

    如何延长假体寿命,降低翻修风险一直以来都是关节置换手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被认为可以实现准确的假体放置和良好的下肢对线,进而拥有延长假体寿命,降低翻修风险的潜力.然而机器人辅助系统的费用昂贵,相比传统手术需要更长的手术时间,且短期临床疗效优势并不明显,尚需更多高质量,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以探寻机器人辅助系统在关节置换领域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所在.

272 条记录 1/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