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实用肝脏病杂志

实用肝脏病

实用肝脏病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Hepatology 실용간장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 影响因子: 1.3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069
  • 国内刊号: 34-127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20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实用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周天仇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方剂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效果观察

    作者:张薇;张素丽;羊玲;钟丽花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方剂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8月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CMV肝炎新生儿62例,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1例和联合组31例.给予对照组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方剂口服,连续治疗4~6 w.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TBIL、ALT、GGT、TB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连续治疗4~6 w后,两组患儿血清肝功能指标均恢复正常,但联合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肝脏回缩时间和脾脏回缩时间分别为(13.7±5.5)d、(18.1±6.3)d和(21.4±8.3)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18.9±7.4)d、(22.6±8.8)d和(25.7±9.7)d,P<0.05];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有2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分别下降至2.8×109/L和3.1×109/L,2例患儿血小板分别下降到64×109/L和69×109/L,联合组也有2例患儿白细胞或血小板计数下降,但均为一过性,自动恢复.结论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方剂治疗新生儿CMV肝炎能缩短病程,加快病情恢复.

  • 常规彩超与超声造影诊断肝泡型包虫病效能比较

    作者:才让卓玛;南嘉格列;李晓君;刘君

    目的 探讨常规彩超和超声造影在肝泡型包虫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疑似肝泡型包虫病的肝实质性占位性病变患者78例,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并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 在78例肝实质性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肝泡型包虫30例,原发性肝癌18例,肝血管瘤17例,肝脓肿4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例,转移性肝癌3例,肝内血肿1例,肝硬化结节1例,局灶性非均匀性脂肪肝1例;超声造影诊断肝泡型包虫病的检出率为94.9%,显著高于常规超声的76.9%(P<0.05).结论 超声造影能清晰地显示肝脏病变的血管分布,有利于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分项学习健康教育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初喆;陈雪;马莉;史媛媛

    目的 探讨分项学习健康教育在肝源性糖尿病(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HD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HD患者10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分项学习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HD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为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3%(P<0.0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8%(P<0.05);在出院后3月末,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7%(P<0.05).结论 实施分项学习健康教育保证了患者对HD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了患者对本院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同时患者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TACE术中应用聚乙烯醇微粒栓塞治疗肝细胞癌并发肝动-静脉分流患者疗效

    作者:王琳;刘国华

    目的 探讨在TACE过程中应用聚乙烯醇微粒(PVA)栓塞治疗肝细胞癌(HCC)并发肝动- 静脉分流(AVS)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2月我院诊治的HCC并发AVS患者156例,根据经动脉注入造影剂到达门静脉或者肝静脉显影时间的长短,将患者分为A组(慢速型)43例、B组(中速型)61例和C组(快速型)52例,在TACE治疗过程中分别给予300~500μm、500~710μm和710~1000μmPVA对AVS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快速型、中速型和慢速型患者在Child-Pugh分级、甲胎蛋白水平和肿瘤大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月,A组、B组和C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27.9%、26.2%和2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1a和2a生存率分别为67.7%和34.9%,B组分别为65.6%和36.1%,C组分别为65.4%和32.7%,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用PVA栓塞治疗HCC并发AVS患者疗效确实,可能有助于提高TACE治疗的疗效.

  • 全面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伊金莲;左丽丽;马瑞洁;李慢慢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被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或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疲乏自评量表(PFS)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量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NRS评分为2.35±0.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0.78(P<0.05);PFS评分为2.89±1.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8±1.86(P<0.05);SF-36评分为500.37±54.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0.87±46.39(P<0.05);研究组满意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护理工作永远在路上的功课.

  •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Peg-IFNα-2a不应答的血清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效果分析

    作者:张晨曦;李少昊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序治疗HBeAg阳性的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不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血清HBeAg阳性的对Peg-IFNα-2a治疗不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7例,其中53例接受替比夫定治疗,另外54例接受恩替卡韦治疗,观察48 w,比较疗效和血清肌酸激酶(CK)升高情况.结果 在治疗48 w末,在53例接受替比夫定治疗患者中,血清HBV DNA转阴47例(89.6%),与54例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患者阴转48例(88.2%)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患者发生血清HBeAg阴转;在治疗48 w末,替比夫定治疗组血清CK升高和ALT复常发生率分别为36.5%和90.1%,与恩替卡韦治疗组的34.1%和89.5%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血清CK均为低水平升高,无明显临床症状,经过观察随访,大多在2~3个月自动恢复正常.结论 对于应用Peg-IFNα-2a治疗失败的HBe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改用替比夫定或恩替卡韦继续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其长期应用的效果还需要观察.

  •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血细胞和肝功能的变化

    作者:李晓东;郑本波;刘山

    目的 观察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外周血血细胞和肝功能的变化.方法 2014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患者95例,观察了术后3个月和12个月血常规和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患者术后12个月外周血RBC、WBC、Hb、PLT分别为(4.2±0.8)×1012/L、(8.9±3.5)×109/L、(115.4±24.7)g/L、(217.5±74.2)×109/L,较术前[(3.7±0.8)×1012/L、(3.4±1.3)×109/L、(98.7±18.6)g/L、(42.6±14.3)×109/L]明显升高(P<0.05);术后肝功能指标和Child-Pugh计分明显改善.结论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近期血细胞和肝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 不同年龄和血清HBV DNA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作者:肖贵宝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和血清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特点.方法 2012年9月~2016年9月我院诊治的CHB患者143例,常规进行肝穿刺检查和血清HBV DNA检测.结果 肝组织炎症分级为G0期14例(9.8%),G1期79例(55.2%),G2期29例(20.3%),G3期21例(14.7%),纤维化分期为S0期15例(10.5%),S1期72例(50.3%),S2期30例(21.0%),S3期25例(17.5%),S4期1例(0.1%);年龄较大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较明显(P<0.05),血清HBV DNA水平<5 lg copies/ml组与血清HBV DNA水平≥5 lg copies/ml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程度构成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后者肝组织具有更为严重的炎症分级或纤维化分期.结论 不同年龄和血清病毒载量CHB患者肝组织病理学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诊治是有积极意义的.

  • 更昔洛韦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治疗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振国;李继兴;王敏

    目的 探讨应用更昔洛韦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37例对照组患儿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37例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尿CMV DNA,使用EpiceXL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两组治疗前肝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2~3 w治疗,两组血清ALT、AST、GGT、TBIL水平均恢复正常,单观察组尿CMV DNA阴转时间和肝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治疗前,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2~3 w治疗,两组外周血CD3+、CD4+、CD8+细胞和CD4+/CD8+比值均恢复正常.结论 应用更昔洛韦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能加速肝功能恢复,无不良反应发生.

  • 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时机选择和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陈晟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机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诊治的12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别在首发症状后48 h内(A组)、72h内(B组)、72 h后(C组)和待病情稳定后择期(D组)行LC术,比较各组疗效.结果 C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中转开腹率分别为(69.5±21.4)min、(89.7±19.3)ml和22.5%,显著高于A组、B组和D组(P<0.05);D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分别为(11.3±2.3)d和(2.15±0.41)万元,显著高于A组、B组和C组(P<0.05);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9.4%、12.5%和6.3%,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一经确诊急性胆囊炎,应尽早施行LC手术,在发病72 h内手术可明显减轻手术创伤,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治疗费用.

  • 不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成本效益分析

    作者:刘书宏;梁尘格;向毅;魏芳;巫贵成

    目的 探讨不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的疗效与成本- 效益.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4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分为A、B、C、D四组,每组36例,在TACE术后分别口服恩替卡韦、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观察48 w.采用Cochran Armitage 趋势检验进行成本- 效益分析.结果 A组和B组血清ALT复常率分别为94.4%和88.9%,均显著高于C组的77.8%和D组的75.0%(P<0.05),HBV DNA 转阴率分别为100.0%和100.0%,均显著高于C组的91.6%和D组的91.6%(P<0.05);A、B、C、D四组ALT复常率成本- 效益分别为33.81%、36.29%、38.87%和75.71%,HBV DNA转阴成本- 效益分别为114.82%、129.04%、155.88%和255.77,呈递增趋势.结论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优选的核苷(酸)类药物是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

  • 两种手术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效果比较研究

    作者:闫凌;张盈;张晨光

    目的 比较开腹手术与腔镜联合手术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开腹手术治疗60例和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手术治疗60例.结果60例开腹组患者均一次性清除结石,而腔镜组1例患者因胆总管结石嵌顿,无法取出,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再行胆道镜取石成功;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0.57±10.87)min、(32.90±3.79)ml、(1.47±0.53)d和(6.72±1.74)d,均显著优于开腹组的(132.73±25.20)min、(84.33±8.31)ml、(3.51±1.05) d和(13.67±3.80)d(P<0.05);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开腹组的20.0%(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案用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在结石清除效果方面较为接近,但腔镜联合手术方案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康复进程.

  • 西安市人群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和血清抗-HBs阳性率抽样调查分析

    作者:张婧;陈睿;徐娜;成西侠;张玲玲;陈慧芸

    目的 调查西安市人群血清抗-HBs水平,评估乙肝疫苗接种的效果,为完善乙型肝炎防治策略和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在西安市12个社区抽取已接种过乙肝疫苗者1160名,未接种疫苗者840名,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sAb,血清HBsAb≥10 IU/L被判定为阳性,其水平大于100 IU/L为达标.结果 在被调查的2000人中,血清HBsAb阳性1578例(78.9%),血清HBsAb达标1407例(74.3%);接种组血清HBsAb阳性率为100.0%,明显高于未接种组的49.8%(P<0.05),血清HBsAb达标率为97.0%,明显高于未接种组的33.6%,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清HBsAb水平可对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进行评价,定期进行监测,有利于HBV感染的监控和控制.目前应用的乙肝疫苗接种很有效.

  • 不同镇痛方法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叶切除术后恢复的影响

    作者:程森;徐昌顺;蔡铁良

    目的 比较手术切口浸润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经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加速康复外科(ERAS)下原发性肝癌(PLC)患者术后疼痛和康复的影响差异.方法 2014年3月 ~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的PLC患者84例,被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0.125%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联合舒芬太尼联合昂丹司琼行PCIA镇痛,B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和昂丹司琼行PCEA镇痛.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术后患者反应.结果 A组患者术后16 h、24 h和48 h的VAS评分分别为3.55±1.26分、3.80±1.59分和3.34±1.31分,显著高于B组(2.14±0.61分、2.21±0.67分和1.63±0.39分,P<0.05);A组患者术后4 h和8 h的Ramsay评分分别为1.92±0.57分和2.05±0.51分,显著低于B组(3.77±0.59分和3.51±0.74分,P<0.05);A组术后第1 d、第2 d和第3 d活动距离分别是128.5±30.1 m、261.5±57.6 m和411.6±78.6 m,显著长于B组(95.2±19.9 m、212.7±43.7m和355.1±70.9,P<0.05);A组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7.8±3.9 h和7.9±1.7 d,显著短于B组(23.6±4.5 h和10.4±2.2 d,P<0.05).结论 切口浸润联合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比,镇痛和镇静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活动能力,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

  • 利巴韦林血药浓度监测对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分析

    作者:陶国运;艾莉莎;张丽

    目的 探究以利巴韦林血药浓度预测标准治疗对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21例,采用利巴韦林(RBV)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1年,停药后随访24周.采用HPLC-MS/MS法测定血清利巴韦林浓度.采用ROC 曲线法分析指标预测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价值.结果 在随访结束时,获得SVR患者61例例,未获得SVR者60例;未获得SVR组服用RBV剂量为(10.3± 2.8)mg·kg-1·d-1显著低于获得SVR组的(15.2±1.2)mg·kg-1·d-1(P<0.05);获得SVR组治疗第4、12、24、48周RBV血药浓度分别为(1893.9±740.6)ng/ml、(2029.3±547.5)ng/ml、(2012.3±354.5)ng/ml、(2093.6±540.2)ng/ml,显著高于未获得SVR组的[(1223.5±722.1)ng/ml、(1286.4±685.2)ng/ml、(1305.1±692.4)ng/ml、(1121.4±655.2)ng/ml,P<0.01];以RBV服用剂量判断获得SV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95%CI,0.00~1.00),当服用RBV>13.05 mg·kg-1·d-1时,其预测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5%;在治疗第12周时,以RBV血药浓度预测的AUC达到0.83(95%CI,0.68~0.97),当RBV血药浓度>1432 ng/ml时,其预测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5%.结论 检测利巴韦林血药浓度有助于指导标准疗法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以获得较为巩固的疗效.

  • 胰高血糖素样肽-1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信丰智

    近期研究表明,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可从改善肝细胞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细胞自噬等多个环节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脏脂质沉积,改善组织学损伤,有望成为治疗NAFLD药物的新选择.

  • 葡萄糖调节蛋白78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王兰

    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作为一个重要的内质网分子伴侣,在蛋白质的折叠、转运和内质网应激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GRP78还存在于肿瘤细胞、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表面,可作为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受体.内质网应激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一个重要的发病机制.对GRP78功能的深入挖掘,将为探索NAFLD的防御机制提供新思路.

  • 慢性肝病的营养评估与治疗

    作者:王艳欣

    慢性肝病患者很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并因此增加不良预后风险,但有关肝病营养不良的本质问题尚认识不够,且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个体化的营养干预和支持措施难以量化评估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就营养不良评估方法 、常见慢性肝病营养代谢特点和营养治疗进展做一介绍,希望能对慢性肝病的临床营养干预有所启示.

  • 肝细胞性黄疸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杨敏;卢明芹

    黄疸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症状和体征,表现为患者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通常因肝脏损伤引起,根据病因不同可将其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梗阻性和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其中肝细胞性黄疸常见.肝细胞性黄疸是因肝细胞病变造成其摄取、转化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降低所致.凡能造成肝细胞功能障碍,影响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泌的疾病均可引起肝细胞性黄疸,常见于各种肝实质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中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如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等)、全身感染性疾病导致的肝脏损害(如败血症、疟疾、钩端螺旋体病、伤寒、布鲁菌病、结核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等)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肝脏肿瘤等,其中病毒性肝炎约占肝细胞性黄疸病因的90%以上.

  • 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病因与治疗

    作者:陈小青;王迎春

    胆汁淤积是由于炎症、结石和肿瘤等各种原因引起肝细胞或胆管细胞胆汁生成功能障碍、胆汁分泌受抑制或排泄受阻,胆汁淤积,胆管内压增高达到一定程度后连接毛细胆管和胆管的Hering壶腹破裂,胆汁逆流入淋巴、血液循环系统而出现的病理现象[1].

  • 肝前性黄疸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郭严;陈东风;文良志

    本文仅对肝前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作一总结.1黄疸的定义黄疸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清胆红素升高、出现巩膜、黏膜和皮肤黄染,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和体征.血清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7.1μmol/L (0.1~1mg/dl).当胆红素在17.1~34.2μmol/L(1~2 mg/dl)时,肉眼难以发现,称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胆红素超过34.2 μmol/L(2 mg/dl)时,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为显性黄疸.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毒性多臂表型研究进展

    作者:曾民德

    2001年Unger把过量的游离脂肪酸(FFA)由脂肪组织(AT)异位集聚于非AT(NAT)引起细胞损伤现象称为脂肪毒,胰岛素抵抗(IR)和脂凋亡是其两个特征性表型.近来,研究认为脂毒性是NAFLD的多重打击的主轴,其多臂表型介导了NAFLD进展及代谢综合征(MS)发生[1-5].此假设日益受到重视,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池肇春

    在过去几十年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迅速增加.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S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两种.SFL一般是指单纯肝细胞的脂肪积累,并无肝组织的炎症和坏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认识的提高,发现它与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如肥胖、胰岛素抵抗、细胞因子(脂联素、瘦素、TNF-α、SREBP、MLCK、RBP4、性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基因或基因受体多态性、肠道细菌生态失衡等作用下SFL可向NASH演变[1-5].因此,对SFL患者应当定期复查和追踪观察.新近发现部分NASH不经过肝硬化阶段,直接引起肝癌的发生,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研究的热点之一.

  •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查肝硬化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初步研究

    作者:余珊珊;孙露;韩东刚;乞艳华;姜珏;周琦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在肝硬化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8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超声检查,常规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LVEF),并采用3D-STI测定心肌不同部位的收缩期峰值应变.采用ROC预测模型评估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心尖帽的收缩期峰值应变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肝硬化患者LVEDV和LVESV [(122.7±16.3)ml和(46.2±6.2)m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102.6±12.2)ml和(35.3±5.2)ml,P<0.001],两组LVEDD、LVESD、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心尖帽的收缩期峰值应变[(18.8±4.3)、(19.2±4.2)、(18.6±3.5)、(19.2±4.1)]均显著低于健康人[(21.3±5.2)、(23.8±3.9)、(22.4±4.1)、(23.9±4.3),P<0.001];随访期间,失访3例,死亡21例.ROC曲线分析显示,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心尖帽的收缩期峰值应变对肝硬化患者死亡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0.893、0.869、0.866,应变值分别为18.85、20.05、16.25、18.05,其敏感度分别为78.6%、69.0%、85.7%、74.7%,特异度分别为82.0%、91.0%、66.7%、84.5%.结论 肝硬化患者多伴随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减退, 3D-STI检测有利于发现肝硬化患者左心室收缩障碍,且对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水平变化

    作者:秦维;陈宇萍;杨昭;祝素平;霍玉玲;李木松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变化.方法 52例PBC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选择病理科留取的正常肝组织20份作为对照,另选择20例健康人采集静脉血.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TGFβ-1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正常肝组织不表达或仅有少量TGF-β1表达,而PBC患者肝实质细胞胞浆内呈TGF-β1高表达;PBC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28.71±13.54)pg/ml和(21.3±9.4)pg/ml,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21.3±15.4)pg/ml和(2.1±1.6)pg/ml,P<0.01];7例PBC肝组织肝纤维化S0期患者肝组织TGF-β1表达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0.5±0.2)10-2、(7.1±4.1)pg/ml和(5.1±1.0)pg/ml,显著低于12例S1期[(4.2±1.3)10-2、(18.6±6.2)pg/ml、(11.5±3.6)pg/ml,P<0.01]、18例S2期[(6.9±1.2)10-2、(27.3±9.9)pg/ml、(19.4±4.1)pg/ml,P<0.01]、9例S3期[(13.3±15.1)10-2、(39.7±15.18)pg/ml、(27.3±8.1)pg/ml,P<0.01]和6例S4期[(21.2±17.1)10-2、(53.4±17.3)pg/ml、(47.8±11.0)pg/ml,P<0.01];15例Child-Pugh A级患者肝组织TGF-β1表达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1.9±1.6)10-2、(12.2±3.1)pg/ml和(7.3±2.5)pg/ml,显著低于25例 Child-Pugh B 级[(15.9±13.6)10-2、(32.9±8.6)pg/ml、(21.8±6.3)pg/ml,P<0.01]或12例 C 级患者[(22.6±18.5)10-2、(49.1±19.3)pg/ml、(45.5±12.7)pg/ml,P<0.01].结论 PBC患者肝组织TGFβ-1表达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著升高,可能与肝组织纤维化增生和/或肝功能受损有关.

  • 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疗效及其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倪猛;张海洋

    目的 研究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引起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GVB患者,采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联合内镜下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术(EIS)治疗,对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用组织黏胶内镜下注射联合EIS治疗,术后给予心得安治疗.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手术过程中止血成功率为100.0%,33例EGVB1型患者治疗后静脉曲张消失率明显高于而静脉曲张复发率显著低于2型或1型/2型患者(P<0.05);不同类型静脉曲张患者治疗后再出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5例再出血患者男性占(85.7%),明显高于85例未再出血组的49.4% (P<0.05),年龄明显大于未出血患者(P<0.05),门静脉内径和Child-Pugh评分分别为(1.5±0.5)cm和(10.3±2.1)分,显著高于未出血患者[分别为(1.1±0.2)cm和(7.3±1.3)分,P<0.05],而血清白蛋白和血钠浓度分别为(23.4±5.5)g/L和(124.67±31.47) mmol/L,显著低于未出血患者 [(33.6±6.7)g/L和(137.5±36.2)mmol/L,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门静脉内径和Child-Pugh评分是诱发再出血的危险因素[OR=3.713(1.253~10.999)、OR=4.267(1.311~13.886)],而白蛋白水平和血钠浓度是再出血发生的保护因素[OR=0.236(0.062~0.902)、OR=0.143(0.026~0.785)].结论 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GVB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对EGVB1型患者疗效好.门静脉内径宽或Child-Pugh评分高说明肝储备功能差,发生再出血的风险就大.因此,针对这样的患者,更应该做好防治再出血治疗.

  • 索非布韦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作者:焦方舟;张海月;张文斌;王鲁文;龚作炯

    目的 评价索非布韦(SOF)联合α- 干扰素(PEG-IFN)与索非布韦或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检索 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数据库,纳入索非布韦联合干扰素与索非布韦或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9篇文献,共82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5篇研究比较了SOF/PEG-IFN/利巴韦林(RBV)治疗的339例与SOF/RBV治疗的269例患者,4篇研究比较了SOF/PEG-IFN/RBV治疗的105例与PEG-IFN/RBV治疗的114例患者.Mate分析结果显示, SOF/PEG-IFN/RBV 组快速病毒学应答率(RVR)显著高于 SOF/RBV 组(86.7% 对71.7%,P=0.002),与PEG-IFN/RBV 组比为91.7% 对32.3%(P=0.006);SOF/PEG-IFN/RBV 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显著高于PEG-IFN/RBV组(85.7%对44.2%,P<0.00001),但与SOF/RBV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 对74.1%,P=0.16);SOF/PEG-IFN/RBV组头疼、疲劳、恶心、皮疹、肌痛、食欲减退、关节痛、发热、贫血发生率较SOF/RBV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索非布韦联合α- 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相比索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或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获得更高的快速病毒学应答率,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索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组高.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作者:罗丹;陈勇;陈清;万十千

    目的 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2例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48 w,另92例只接受恩替卡韦治疗.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6、INF-ɑ、IL-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7、TGF-β1和HBV标记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核转录因子RORγt、Foxp3、IL-17mRNA.结果 在停药随访24 w,联合组与恩替卡韦组血清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86.96%和84.78%(P>0.05);联合组血清HBeAg阴转率为28.89%(13/45),与恩替卡韦组的15.22%(7/46)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血清ALT水平为(34.6±11.6)U/L,显著低于恩替卡韦组[(64.6±20.5)U/L,P<0.05];联合组外周血CD3+、CD4+细胞和CD4+/CD8+比值分别为(75.6±14.5)%、(42.7±10.3)%和(1.4±0.6),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66.8±14.4)%、(36.7±8.5)%和(1.0±0.5),P<0.05],CD8+细胞百分比为(29.3±7.3)%,显著低于恩替卡韦组[(34.8±8.5)%,P<0.05],两组NK细胞百分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6、IL-17、IL-4、INF-ɑ、TGF-β1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IL-6水平为(6.8±1.2)pg/ml,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3.5±0.8)pg/ml,P<0.05],IL-17水平为(0.7±0.3)pg/ml,显著低于恩替卡韦组[(2.8±0.9)pg/ml,P<0.05],IL-4水平为(1.4±0.5)pg/ml,显著低于恩替卡韦组[(3.8±1.5) pg/ml,P<0.05],INF-ɑ 水平为(4.0±1.3)pg/ml,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2.6 ±0.9)pg/ml,P<0.05],两组血清TGF-β1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Foxp3、IL-17和RORγt mRNA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RORγt水平为(0.86±0.31),显著低于恩替卡韦组[(1.56±0.43),P>0.05],而两组血清Foxp3和IL-17mRNA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和核转录因子水平,从多个环节调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发挥抗病毒作用.

  • 恩替卡韦与水飞蓟宾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梁守赞;黄惠宜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与水飞蓟宾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70) 和对照组(n=70).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片治疗,在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片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HBeAg,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使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在治疗24 w末,观察组临床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复常率分别为87.1%、90.0%、8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4%、71.4%、58.6%(P<0.05);观察组血清HBeAg和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0.0%和88.6%,与对照组的0.0%和68.6%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TBIL、ALT和AST水平分别为(16.49±3.17)μmol/L、(47.36±8.24) U/L和(40.58±5.26)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6±3.48)μmol/L、(68.25±7.93)U/L和(66.24±8.24)U/L(P<0.05);观察组血清IL-6、TNF-α和TGF-β水平分别为(204.8±27.4)μg/L、(68.2±12.5)μg/L和(158.2±15.2)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4.2±29.2)μg/L、(107.4±13.7)μg/L和(193.5±17.3)μg/L(P<0.05);观察组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和CD4+/CD8+细胞比值分别为(40.36±3.61)%和(1.50±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46±3.17) %和(1.33±0.27),P<0.05].结论 恩替卡韦片与水飞蓟宾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抑制HBV DNA复制,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 94例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临床与肝组织病理学分析

    作者:汪佩文;董育玮;李郑红;姜海琼;陆伦根

    目的 通过分析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因、诊断、肝活检组织病理学特点,以提高疑难肝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3月以肝功能异常入院的患者2195例,排除明确诊断者后,94例诊断不明者被纳入研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抗巨细胞病毒IgM和IgG,采用多重薇珠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间接免疫荧光法、ELISA法、免疫印迹法等测定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肝肾微粒体抗体-1(LKM-1)、抗肝细胞胞质-I型抗体(LC-1)、抗可溶性肝抗原 /肝胰抗原抗体(SLA/LP)、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铜、血清铁、24 h尿铜,采用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铁蛋白、转铁蛋白、转铁饱和度,常规行腹部影像学和肝活检检查.结果 在94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40例(42.6%)、自身免疫性肝病(AIH、PBC)22例(23.4%)、药物性肝损害(DILI)20例(21.3%),其它依次为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3例(3.2%),良性复发性胆汁淤积、Wilson病、血色病、淋巴瘤、巨细胞病毒感染、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Kwashiorkor综合征、肌营养不良各1例(8.5%),原因不明1例(1.1%).结论在所谓的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患者中,以NAFLD、ALD和DILI常见,而遗传代谢性肝病和其他少见病也占一定的比例,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开阔诊断思路.

  • 恩替卡韦联合硫普罗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其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作者:翁艳

    目的 探索硫普罗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口服琉普罗宁治疗,观察12 w.使用普朗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V标记物,常规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HBV DNA.结果 在治疗3 m末,观察组患者血清ALT水平为(41.2±11.7)U/L,显著低于对照组[(49.7±12.4)U/L,P<0.01],AST水平为(37.2±25.2)U/L,显著低于对照组[(51.3±30.2) U/L,P<0.01],ALB水平为(35.2±2.5)g/L,与对照组[(35.1±2.7)g/L,P>0.01]比,无显著性差异,TBIL水平为(28.2±6.5) 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36.5±6.8)μmol/L,P<0.01];血清HA水平为(93.9±34.2)mg /L,显著低于对照组[(116.5±35.1) mg/L,P<0.01],LN水平为(103.6±38.2)mg/L,显著低于对照组[(127.9±40.5)mg/L,P<0.01],C-IV水平为(105.2±40.3)mg/L,显著低于对照组[(133.8±35.1)mg/L,P<0.01],PCIII水平为(75.3±16.7)mg/L,显著低于对照组[(91.2±18.5)mg/L,P<0.01];血清HBV DNA转阴率为60.3%,与对照组[60.3%,P>0.05]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血清HBsAg转阴或HBeAg转阴;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硫普罗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且使用安全.

  • 声触诊组织量化联合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田婧;何岩莉;骈林萍;陈安萌;李墨航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联合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APRI)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3例,行肝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另选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3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VTQ检查,同时计算APRI值,分析VTQ和APRI值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观察联合检测对F2期以上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35例F4组患者年龄为(44.10±8.89)岁,明显大于健康人的(33.15±8.08)岁、20例F1组的(34.02±7.36)岁和19例F3组的(38.55± 9.39)岁(P<0.05);F4组患者右肝斜径(ODRL)为(121.51±8.61)mm,明显短于健康人的(126.61±8.54)mm、F1组的(126.59±8.71)mm、29例F2组的(128.96±9.01)mm和F3组的(128.88±8.66)mm(P<0.05);F4组VTQ值为(1.89±0.39)m/s,明显大于健康人的(1.11±0.14)m/s、F1组的(1.29±0.26)m/s、F2组的(1.35±0.25 m/s)和F3组的(1.55±0.24)m/s,VTQ值随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升高而增高(P<0.05);健康人APRI值为(0.16±0.06),明显小于F1组的(0.23±0.15)、F2组的(0.30±0.18)、F3组的(0.36±0.34)、F4组的(0.45±0.46),APRI值随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升高而上升(P<0.05);肝纤维化病理学分期与VTQ呈正相关(95%CI: 0.715~0.893,r=0.804,P<0.001),与APRI呈负相关(95%CI: 0.583~0.781,r=0.681,P<0.001);经分析VTQ与APRI诊断肝纤维化的ROC曲线,发现它们诊断F1期的AUC分别为0.873对0.811,诊断F2期的AUC分别为0.882对0.861,诊断F3期的AUC分别为0.941对0.861,诊断F4期的AUC分别为0.940对0.817,显示VTQ诊断的AUC均大于APRI.以肝纤维化程度大于F2期为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标准,发现 VTQ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 VTQ/APRI比值或APRI.结论 VTQ和APRI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相关,VTQ联合APRI检测F2级以上肝纤维化诊断效能更佳.

  • 长期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邱英锋;王淑英

    目的 分析长期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98例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1.0 mg口服,1次/d,长期治疗至今.对27例在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病毒学反弹者,则停药,使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病毒学反弹、治疗后HBV DNA阴转、HBsAg和HBeAg血清阴转、ALT复常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治疗24周,应答率达到88.8%,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临床应答率逐渐升高,在192周时,为92.9%,之后其水平保持稳定;在治疗8周和24周时,未出现病毒学反弹情况,在治疗48周时,6例出现病毒学反弹,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病毒学反弹发生率逐渐升高,到8年观察结束时达到27.6%;在治疗8周时,出现HBV DNA阴转,在治疗96周时,血清HBV DNA阴转率达到46.9%,之后在治疗过程中阴转情况升高,到观察结束时血清HBV DNA阴转率为60.2%;在治疗48周之前无血清HBeAg和HBsAg阴转,在治疗48周时出现了血清HBeAg和HBsAg阴转情况,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出现的例数在逐渐增多,到观察结束时共出现31例(31.6%)血清HBeAg阴转,12例(12.2%)血清HBsAg阴转;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98例患者血清ALT水平明显下降,到治疗12周时 ALT水平逐渐恢复正常,直到观察结束;在治疗过程中,25例(25.5%)出现不良反应,其中8例患者出现乏力,6例患者出现心动过速,10患者出现恶心,1例患者尿液中检出白细胞.结论 长期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治疗后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但用量需加倍.

  •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血清HBsAg水平变化Meta分析

    作者:张海月;王鲁文;刘菲菲;龚作炯

    目的 系统评价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接受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过程中HBsAg的动态变化对血清学转换的预测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数据库中关于HBsAg水平与HBeAg阳性的CHB患者在接受NAs治疗过程中发生血清学转换关系的临床研究.应用RevMan 5.2软件.结果 研究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467例CHB患者.HBeAg阳性患者发生HBsAg应答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64.3%,显著高于未发生HBsAg应答组的19.8%(P<0.0001);HBsAg应答组HBsAg消失率为30.5%,显著高于未发生HBsAg应答组的0.4%(P<0.05);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患者HBsAg基线水平为(3.4±0.6)lg IU/mL,与未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患者的(3.7±0.4)lg IU/mL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BeAg阳性患者在NAs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sAg早期快速下降是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有效预测因素,甚至对HBsAg的消失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恩替卡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初步研究

    作者:杨莎莎;周利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A组127例CHB患者接受恩替卡韦,B组127例接受恩替卡韦和百令胶囊治疗,观察48 w疗效.结果 在治疗24 w和48 w时,B组血清HBsAg水平为(3.2±0.3)lg IU/mL和(3.3±0.4)lg IU/mL,显著低于A组的(3.7±0.4)lg IU/mL和(3.6±0.5)lg IU/mL(P<0.05),HBeAg水平为(1.6±0.2)lg PEIU/L和(1.4±0.1)lg PEIU/L,显著低于A组的(1.8±0.2)lg PEIU/L和(1.6±0.3)lg PEIU/L(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和腺苷脱氨酶(ADA)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 C)和尿素氮(BUN)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肝细胞色素P450亚型酶中的药物代谢酶CYP2E1、CYP2C9和CYPIA2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和丙二醛(MDA)显著低于A组(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血清HBV DNA载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百令胶囊可降低恩替卡韦治疗CHB患者出现肾功能损伤的风险.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和艾迪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刘大勇;杨光华;鲁朝敏

    目的 探讨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和艾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6例PLC患者,其中36例接受TACE联合RFA和艾康治疗(观察组),另40例接受TACE和RFA治疗(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采用Karnofsky评分评估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在治疗后3 m末,观察组疾病缓解率为69.4%,与对照组的55.0%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观察组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109.8±13.2)mg/L、(0.5±0.2)pg/mL和(13.4±2.2)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6.2±20.4)mg/L、(1.1±0.2)pg/mL和(24.1±4.4)pg/mL,P<0.05];外周血CD3+和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分别为(60.1±9.7)%、(44.3±8.3)%和(1.9±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52.2±9.9)%、(36.30±8.6)%和(1.4±0.3),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率为8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P<0.05);随访24 m,观察组生存28例(77.8%),对照组生存29例(7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ACE联合RFA和艾迪注射液治疗PLC患者近期可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CT检查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石朋;王坤;沈俊春;卢文波

    目的 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原发性癌(PLC)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12月行TACE治疗的92例PLC患者,在TACE术前后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比较肝内病灶密度、强化方式、边界及大小变化,探讨CT检查对术后疗效评估的价值.结果 在73例肿块型PLC患者,Ⅰ型碘油沉积22例(30.1%),Ⅱ型40例(54.7%),Ⅲ型8例(10.9%),Ⅳ型3例(4.1%),在19例结节型PLC患者,Ⅰ型碘油沉积14例(73.6%),Ⅱ型4例(21.0%),Ⅲ型1例(5.2%);肿块型PLC患者TACE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5%(69/73),结节型为94.7%(18/1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能有效评估PLC患者TACE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确切的影像学资料支持.

  • 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生存分析

    作者:廖凌峰;薛建章;李士坤

    目的 探讨经皮微波消融术(PMCT)治疗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采用PMCT治疗40例,采用开腹肿瘤切除治疗68例.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 治疗后3年,PMCT治疗患者总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0.0%和40.0%,与手术切除治疗组的58.8%和38.2%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患者肝功能分级为B级、血清甲胎蛋白水平高和白蛋白水平低者与生存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肝功能分级(HR=1.81,95%CI:0.97~3.38)、血清AFP(HR=1.83,95%CI:0.99~3.37)和白蛋白水平(HR=1.81,95%CI:0.98~3.36)为影响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采用PMCT治疗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生存率与手术切除治疗者结果相似,患者预后与肝功能、血清AFP水平和白蛋白水平相关.

  • CIK细胞在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ACE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国涛;臧珂;殷荣坤

    目的 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51例P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接受三维适形放疗/TACE和CIK细胞回输或只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和TACE治疗.结果 治疗组接受CIK细胞治疗后1月,外周血CD3+、CD4+、CD16+CD56+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分别为(66.47±1.25)%、(56.98±2.65)%、(22.45±6.41)%和(1.52±2.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17±0.98)%、(48.09±0.27)%、(19.74±1.88)%和(1.13±0.06),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为(37.56±1.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67±4.35)%,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0%(P<0.05);治疗组客观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治疗组1 a生存率为7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1%(P<0.05).结论 CIK细胞联合放疗和TACE治疗可以提高PLC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近期疗效,延长生存期.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组织维生素D受体表达情况分析

    作者:李玉苓;郭文征;张卫民;孙韬;赵彩彦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HCC)组织维生素D受体(VDR)表达变化及其与癌旁肝硬化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异同.方法 取10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HCC组织及其癌旁肝组织和4例正常肝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VDR mRNA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VDR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VDR蛋白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发现HCC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均有VDR表达,主要在细胞质表达,而细胞核基本无表达;癌组织VDR mRNA为(2.77±0.30),显著高于癌旁肝硬化组织的(1.62±0.21)或正常肝组织的[(1.57±0.19),P<0.01];Western blot分析发现,HCC组织VDR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15±0.57),显著高于癌旁肝硬化组织的(1.02±0.25)或正常肝脏组织的[(0.37±0.11),P<0.01].结论 VDR可能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过程.

  • 硫代乙酰胺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Norrin/Frizzled-4表达的变化

    作者:胡建鹏;宋正己;李玉莲;寻琳婷;赵雪茹;张镕

    目的 建立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探讨Norrin/Frizzled-4在肝损伤间质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32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8只和TAA诱导组(M组)24只.建立TAA诱导的肝损伤大鼠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D105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原代肝星状细胞和肝组织 Norrin/Frizzled-4信号通路中细胞外配体蛋白 Norrin 和细胞膜特异性受体蛋白Frizzled-4的表达.结果 24只TAA诱导组大鼠死亡11只(45.8%);病理学检查显示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对照组血清CD105水平为(2.18±0.05)ng/mL,显著低于TAA处理1 w组的(2.36±0.07)ng/mL或2 w组的(2.42±0.03)ng/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血清VEGF为(61.48±0.39)pg/mL,显著低于模型组的(64.52±0.25)pg/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原代肝星状细胞和正常肝组织不表达Norrin蛋白或Frizzled-4蛋白,或表达量很低,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Norrin/Frizzled-4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Norrin/Frizzled-4蛋白表达上调,可能与急性肝损伤初期维持血管网络形态及肝间质重建有关.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人体脂肪成分指标的变化

    作者:关阳;陈金军;邓红

    目的 调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人体成分及其变化情况,为NAFLD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百利达MC180人体成分分析仪对148例NAFLD患者进行人体成分分析,获得体质量、身高、体质指数(BMI)、肌肉量、脂肪量、骨量、脂肪率及其分布、内脏脂肪等级等指标.结果 本组NAFLD患者高体脂肪含量发生率为51.4%,其中,18~39岁患者高体脂肪含量发生率(86.3%)显著高于中老年患者(分别为39.3%和24.4%);男性患者肌肉量、骨量、内脏脂肪等级均高于女性,女性脂肪量和体脂肪率高于男性(P<0.01);男女性患者随年龄增加体脂肪率和躯体脂肪率降低(P<0.01),男性患者上肢脂肪率和女性患者上、下肢脂肪率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P<0.01);本组NAFLD患者骨量低于标准发生率,为49.3%,NASH发生率为20.3%.结论 NAFLD患者人体成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体脂肪率增加和骨量降低,并且年轻患者高体脂肪含量发生率更高.

  •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脂肪肝疗效Meta分析

    作者:张志华;顾天翊;陈柳莹;陆伦根

    目的 评价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脂肪肝患者的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PubMed、EMBASE、Medline和Cochrane library自建库至2017年7月20日发表的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脂肪肝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应用Cochrane 手册进行风险偏倚评价,采用Jadad 7分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分.应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符合要求的9篇中文文献,共计727例脂肪肝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脂肪肝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OR=3.71,95%CI(1.85,7.46),P=0.0002];降低总胆固醇合并效应值MD=-3.04,95%CI-3(.76,-2.31),P<0.0000,降低甘油三酯(TG)合并效应值MD=-1.60,95%CI (-2.55,-0.65),P=0.0009;降低血清ALT合并效应值MD=-34.04,95%CI(-61.73,-6.35),P=0.02;降低AST合并效应值MD=-9.48,95%CI(-24.66,5.70),P=0.22;相比异甘草酸镁治疗,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升高[OR=4.06,95%CI(1.91,8.65),P=0.0003].结论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脂肪肝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肝功能指标,降低血脂水平.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脂肪肝患者的疗效尚需更多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证实.

  •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经胆囊管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疗效分析

    作者:黄健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治疗的佳腹腔镜微创术式选择.方法 2013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500例,其中234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LCBDE)术,266例接受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取石术(LTSE).在LCBDE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LCBDE和T管引流,在LTSE组,采用LC联合LTSE.比较两组治疗后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结石复发率.结果 LCBDE组结石数量为(4.6±1.7)个,显著多于LTSE组的(3.1±2.4)个(P<0.05),结石直径为(11.8±5.4)mm,显著大于LTSE组的(5.2±2.2)mm(P<0.05),手术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4±27)min、(3.4±1.3)d和(7.1±3.2)d,显著长于LTSE组的(73±21)min、(2.2±0.9)d和(3.5±1.8)d(P<0.05); LCBDE组结石清除率为94.9%,与LTSE组的94.7%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BDE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显著高于LTSE组的10.9%(P<0.05);在随访1年期间,LCBDE组结石复发率为4.7%,显著高于LTSE组的1.5%(P<0.05).结论 采用LC联合LTSE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恢复较快,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和远期结石复发率较低.

  • 手术治疗胆石症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症和氧化应激介质的变化

    作者:王磊

    目的 探讨胆石症并发急性胰腺炎(AP)患者在病情稳定后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血清炎性和氧化应激介质的变化.方法 150例胆石症并发AP患者,在内科治疗病情稳定后,84例接受LC术,66例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IL-10和C反应蛋白(CRP);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对氧磷酶-1(PON-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8- 羟基鸟嘌呤(8-OHG).结果 术后第5天,LC组血清IL-6水平为(42.3±4.8)μg/L,显著低于开腹组的[(57.7±5.1)μg/L, P<0.05],IL-10水平为(64.3±5.3)pg/ml,显著高于开腹组的[(51.2±4.2)pg/ml,P<0.05],CRP水平为(15.8±5.7) μg/L,显著低于开腹组的[(38.4±6.8)μg/L,P<0.05];MDA水平为(3.3±0.9)nmol/mL,显著低于开腹组的[(5.4± 1.8)nmol/mL,P<0.05],ox-LDL水平为(63.2±11.7)ng/ml,显著低于开腹组的[(72.3±11.0)ng/ml,P<0.05], PON-1水平为(116.3±10.2)U/ml,显著高于开腹组的[(104.5±11.4)U/ml,P<0.05],8-OHG水平为(0.5±0.2) ng/ml,与开腹组的(0.6±0.2)ng/ml比,无显著性相差(P>0.05).结论 对于胆石症并发AP患者,在内科控制AP病情后,及时行LC手术治疗,去除结石,可以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安全可行.

  • 自我效能干预对TACE联合CIK细胞治疗PLC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雪;吕荣德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护理对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我科行TACE术联合CIK治疗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被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自我效能护理干预.以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评估.结果 在随访3个月时,对照组死亡2例,在6个月时死亡3例,干预组死亡1例;在随访3个月时,实施自我效能干预组GSES得分为(3.01±0.2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6±0.22)分(P<0.05);在随访6个月时,实施自我效能干预组GSES得分为(3.73±0.2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8±0.21)分(P<0.05);实施自我效能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促进患者自我调节生活方式和情绪改善及其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有裨益.

  • 酒精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

    作者: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酒精性肝病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为进一步规范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及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新研究成果和相关诊疗共识的基础上,对2010 年制订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进行修订.本指南中的证据等级根据GRADE 分级修订,分为A、B 和C3 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1和2 两个级别,见表1.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

    作者: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肝脂肪变(non-alcoholic hepatic steatosis)、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1-2].NAFLD 不仅可以导致肝病残疾和死亡,还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以及结直肠肿瘤等的高发密切相关.随着肥胖和MetS的流行,NAFLD 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和健康体检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异常的首要原因.并且,越来越多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者合并NAFLD[3-5],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

实用肝脏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