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实用肝脏病杂志

实用肝脏病

实用肝脏病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Hepatology 실용간장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 影响因子: 1.3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069
  • 国内刊号: 34-127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20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实用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周天仇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毕毅强

    比较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月诊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给予替比夫定600 mg/d和对照组40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观察治疗48 w。结果在治疗24周时,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为69.04%,HBeAg阴转率为23.8%,对照组HBV DNA阴转率为25.0%,未发生HBeAg阴转情况(P<0.01);在治疗48 w时,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为85.7%、血清HBeAg阴转率为28.6%、血清HBeAg转换率为11.9%,前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0%、2.5%,P<0.01和0%);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复常率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95.2%和82.5%(P<0.01)。结论与阿德福韦酯比,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抑制病毒复制能力更强、血清HBeAg阴转率更高的特点。

  • 小剂量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33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徐静;汪茂荣;盛云峰;耿家宝;谢芳;董源;隋云华

    探讨小剂量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诊断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利尿、补充白蛋白及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注射液0.1 mg 皮下注射,1次/8 h,疗程为2 w。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记录其体质量、腹围、24 h尿量及血清钠、钾、空腹血糖、尿素氮及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的变化。结果在治疗结束时,33例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达63.6%,28例对照组患者为46.4%(P<0.05);治疗组患者体质量、腹围和24 h尿量分别为(62.1±5.7) kg、(86.0±7.4) cm和(2478±512) ml,而对照组则分别为(68.3±5.6)kg、(92.6±5.3) cm和(1860±230) ml (P<0.05);两组空腹血糖、电解质及肾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奥曲肽可提高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治疗的疗效,且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花生衣煎剂预防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骨髓抑制临床疗效

    作者:吴树铎;蒋俊民;田广俊;萧焕明;蔡高术;陈洁真;谢玉宝;池晓玲

    观察花生衣煎剂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使用IFN-α治疗过程中所致的骨髓抑制的防治作用。方法给予3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同时给予花生衣煎剂口服;18例患者只接受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观察治疗48 w和随访24 w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48 w和随访24 w时,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94.4%和88.8%及88.9%和83.3%(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分别为[(5.4±1.0)×109/L和(249.2±37.5)×109/L,及(2.5±1.0)×109/L和(81.1±25.0)×109/L,P<0.01]。结论在给予IFN-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加用花生衣煎剂可减轻干扰素所致的骨髓抑制。

  • 伽玛刀治疗肝转移癌患者疗效与临床剂量学的关系研究

    作者:费振乐;胡宗涛;芦东徽;蒋如华

    探讨伽玛刀治疗肝转移癌的方法、处方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在68例有随访结果的肝转移患者,有184个病灶,给予单一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γ刀)治疗。对转移癌的数量、体积大小、处方剂量以及生存期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在治疗后3 m、6 m、9 m和1年时,CR 36个(19.6%),PR 111个(60.3%),NC 24个(13.0%),PD 13个(7.1%);总有效率为54个(79.4%);在治疗后6 m、1 a和2 a生存率为80.9%(55/68)、52.9%(35/68)和25%(17/68)。中位生存期为8.1个月。所有病人未发生放射性肝炎。结论对多发性肝转移癌,采用伽玛刀治疗是一种无创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转移癌的局部控制率,缓解症状,不良反应轻微,病人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 58例小儿甲型肝炎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铁木尔·玉努斯;阿米娜·依明;丽娜

    总结小儿甲型肝炎的临床特征和临床转归。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58例甲型肝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和B超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58例小儿经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10 d后,30例患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由治疗前的(909.38±938.76) U/L降为治疗后的(93.55±72.83)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由治疗前的(637.09±687.93) U/L 降为治疗后的(46.29±23.10) U/L;治疗3 w后28例患者胆红素由治疗前的(55.81±38.83)μmol/L降为治疗后的(21.94±22.78)μmol/L。3 m后全部患者血清抗-HAV IgM均呈阴性。全部患者治愈出院。结论小儿甲型肝炎预后良好,重在预防。

  •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短期疗效观察

    作者:杨卷红;王登峰;吴博云

    通过对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观察短期术后肝功能、血细胞计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63例肝炎肝硬化患者术前行B超或(和)CT检查,常规行PSE。结果在术前,患者血清ALT、ALB和TBIL分别为(49.9±9.8) U/L、(35.6±1.6) g/L和(22.47±3.7)μmol/L,而术后8 d则分别为(24.4±3.1) U/L、(33.7±1.7) g/L和(30.2±4.4)μmol/L,均变化显著(P<0.05);术前WBC、RBC和PLT分别为(2.36±1.24)×109/L、(3.62±0.51)×1012/L和(45.3±20.2)×109/L,术后8 d则分别为(6.32±2.16)×109/L、(3.66±0.47)×1012/L和(154.2±161.2)×109/L,白细胞和血小板升高显著(P<0.05);所有患者在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脾区疼痛。结论 PSE虽可减轻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血细胞减少,但术后短期内黄疸加深,须要加强保肝和退黄治疗。

  • 熊去氧胆酸治疗不同临床分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2年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江龙中;陈亮;陈弈

    观察熊去氧胆酸(UDCA)对不同临床分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PBC患者应用UDCA治疗2年,通过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不同阶段症状、生化学指标变化。结果在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1年后,其生化学应答率,巴黎标准:Ⅱ期、Ⅲ期、Ⅳ期患者分别为77.78%、35.00%、30.77%、总应答率42.86%,巴塞罗那标准:分别为88.89%、55.00%、53.85%、总应答率61.90%(P<0.05)。治疗2年后,碱性磷酸酶(ALP)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Ⅱ期患者由(249.67±171.58) U/L、(221.62±130.79) U/L、降为(69.28±79.82) U/L、(79.16±72.78) U/L,Ⅲ期患者由(348.22±271.85) U/L、(498.25±227.63) U/L、降为(145.21±114.91) U/L、(218.38±252.83)U/L,Ⅳ期患者由(289.78±190.64) U/L、(506.27±316.64) U/L、降为(177.98±110.56) U/L、(223.16±267.84)U/L、(P<0.05)。结论 UDCA治疗临床Ⅱ期~Ⅳ期的PBC均出现良好的生化学应答,以Ⅱ期应答率高,并且可改善PBC患者临床症状。提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应用UDCA长期治疗效果更明显。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Cag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雪艳;王福党;索智敏;康玉华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检测在慢性丙型肝炎(CHC)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CV-Cag;采用FQ-PCR法检测HCV RNA。结果在26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HCV-Cag阳性116例(44.3%),HCV RNA阳性112例(42.7%,P>0.05);两者均为阳性血清105例,均为阴性139例;不同HCV RNA载量血清HCV-Cag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病毒载量血清HCV-Cag滴度明显高于低水平血清者(P<0.01)。结论 HCV-Cag与HCV RNA同时阳性或同时阴性的情况比较一致,在慢性丙型肝炎诊疗中,HCV-Cag检测可以作为病毒复制的指标。

  • 银屑病患者服用阿维A胶囊导致严重肝脏损害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晨;刘鸿凌;刘婉姝;唐国;游绍莉;辛绍杰

    探讨阿维A胶囊可能存在的肝脏损害作用。方法对1例服用阿维A胶囊后出现严重肝脏损害的57岁女性银屑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随访,并进行相关国内外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在服用阿维A胶囊12天后出现肝功能异常,16天后出现皮肤黄、眼黄等症状,入院化验为总胆红素364.0μmol/L、直接胆红素292.5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73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73 U/L、碱性磷酸酶203 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142 U/L、总胆汁酸170μmol/L,诊断为阿维A胶囊导致的药物性肝损害。经停用阿维A胶囊及对症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阿维A胶囊有导致严重肝脏损害的可能,在应用过程中需要监测肝功能。

  •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进展

    作者:王青青;胡晓娜(综述);保志军(审校)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在使用某一种或者几种药物后,由于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肝损害。近年来,DILI的报道越来越多,但DILI症状发生率低,且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国内外DILI的诊断标准多样,对比各种诊断标准的优缺点,寻找佳的诊断策略,对DILI的早期治疗和预后意义重大。

  • 含吡咯烷生物碱的中草药致肝窦阻塞综合征研究进展

    作者:张骏飞(综述);刘波;陈从新(审校)

    在临床上,肝窦阻塞综合征比较少见,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顽固性腹水、黄疸、肝肿大。主要病因是摄入含吡咯烷生物碱的中草药或植物。目前早期诊断困难,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和支持治疗。本文主要介绍摄入含吡咯烷生物碱的中草药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病理学和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

  • 论文撰写规范

    作者:

    数字使用请按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用法。
      概数和约数
      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得用顿号"、"隔开。

  • 乙型肝炎病毒致肝细胞癌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郭恩爽(综述);周福元(审校)

    肝细胞癌(HCC)的发生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密切相关。HBV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HBV X基因及其产物X蛋白、核心启动子突变、前S2区突变、剪接特异性蛋白等均可能参与HCC的发生发展。

  •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血栓研究进展

    作者:臧立娜(综述);邢慧慧;王嘉菲;李明娟;刘晓峰(审校)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将增加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PVT可与上消化道出血同时发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PVT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门静脉血流速度降低。目前,治疗PVT仍以药物为主,研究表明抗凝治疗并不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此对于有适应症的患者,在食管胃静脉曲张经治疗消失后,应及时针对PVT进行治疗。部分脾动脉栓塞患者,在治疗后常规给予抗凝处理可减少门静脉血栓的发生。在治疗过程中,早期诊断、抗凝治疗的监测指标、肝素用量、预防复发方面仍有较多问题等待解决。

  • 超前镇痛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松平(综述);荚卫东;李建生(审校)

    术后疼痛可能伴随着一系列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术后恢复。对有效术后镇痛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临床医学的前沿课题。本文以术后镇痛机制为切入点,论述了超前镇痛的药物选择、方法和其在临床研究中的注意事项,总结了是否应该给予超前镇痛以治疗术后疼痛的争议所在,并探讨了该疗法在未来临床医学上的应用前景。

  •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预防与治疗进展

    作者:黄利华;张英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致病菌经肠道、血流或淋巴系统,在腹腔内邻近器官无直接细菌感染来源(如腹腔脓肿,胆囊炎、肠穿孔等)的情况下发生的腹腔感染。肝硬化腹水患者SBP发病率达10%~30%,如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虽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其病死率仍高达15%~20%。

  • 肝硬化腹水治疗进展

    作者:马红;施漪雯

    腹水是指超过正常生理范围(200ml)的液体在腹腔内积聚,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腹水的出现预示着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提示预后不良,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约50%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将在10年内发生腹水,约44%腹水患者于5年内死亡[1]。及时、规范的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近年来,国内外对腹水的控制和治疗有了不少被证明有效的新经验。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治疗 进展
  • 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作者:韩涛;聂彩云

    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临床上腹水的常见原因[1,2]。新发肝硬化患者10年内腹水的发生率高达50%~70%,腹水的出现被视为肝硬化病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肝硬化疾病进展和肝功能失代偿的重要表现。肝硬化患者腹水的发生不但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3],而且与肝硬化的其他并发症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等密切相关。肝硬化腹水还与不良预后相关,1a病死率约为15%,5a病死率则高达44%[4]。对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新的治疗方法的探索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然而,目前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

  • 死亡率与病死率

    作者:

    在撰写科技论文时,应注意识别死亡率和病死率的不同,前者包括健康人群,后者针对的是患者。
      死亡率:在一定期间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常用的指标,用于衡量一定期间某地区人群死亡危险性大小的一项指标。通常取自长期随访观察的特定人群,需要做大量的人群调查随访工作才能获得。常以年为单位,多用千分率、十万分率表示。其计算公式为:死亡率: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同期平均人口数x K,K=100%,1000/千或10000/万。

  • 经肝动脉自体骨髓或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比较

    作者:王方;云升皓;周新人;寇俊峰;蔡国芳;陈瑞丽;杨兴坤;张静;冯淑贤

    比较经肝动脉途径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或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肝功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的近期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5例,随机分为骨髓组33例和脐血组32例;骨髓组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脐血组经同样途径注入脐带血干细胞治疗;治疗后8周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和甲胎蛋白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3天两组患者乏力、纳差症状均有改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8w,骨髓组和脐血组白蛋白水平分别由(31.0±4.6) g/L 上升至(34.6±7.1)g/L和由(34.6±7.1) g/L上升至(37.8±8.3) g/L,凝血酶原活动度上升由(48.8±13.4)%上升至(55.5±11.2)%和由(47.5±12.5)上升至(58.9±14.0)%,但两组间改善程度的差异无显著性;在治疗8w末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甲胎蛋白在骨髓组分别为(45.6±12.3) IU/L、(28.1±13.5)μmol/L和(11.3±4.1)μg/L,在脐血组分别为(47.2±11.8) IU/L、(30.7±14.8)μmol/L和(9.8±3.5)μg/L,两组间与基础水平相比改善程度的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或脐带血干细胞经肝动脉途径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均良好,但两种细胞治疗的改善水平无显著差异。

  • 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变化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作者:刘卫英;肖琳;张泽高;邓泽润;鲁晓擘;张跃新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在180例研究对象中,正常人30例、轻度肝炎30例、中度肝炎30例和肝硬化患者90例,其中肝硬化患者中Child-Pugh A级、B级和C级各30例。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AGT、Ang Ⅱ和ACE水平;采用化学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AGT、AngⅡ和ACE水平分别为(350.7±124.9) ng/L、(307.3±139.5) ng/L、(280.3±141.3) ng/L、(256.25±110.42) ng/L、(3.45±0.66) ng/mL、(120.58±26.69) ng/L和(79.70±25.67) U/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8.8±20.7) ng/L、(58.6±20.9) ng/L、(53.0±21.1) ng/L、(47.0±21.1) ng/L、(3.0±0.4) ng/ml、(104.0±13.8) ng/L和(61.6±12.6) U/L,P<0.05];肝硬化Child-Pugh A级和B级患者血清AGT水平分别为(3.4±0.4) ng/ml和(3.3±0.6) ng/ml,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肝硬化 Child-Pugh C级患者AngⅡ和ACE水平分别为(125.4±19.1) ng/L和(83.4±22.5) U/L,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AGT、AngⅡ和ACE与肝纤维化指标间均无显著性相关。结论随着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病情的进展,患者血浆 AGT、AngⅡ和ACE水平逐渐升高,其生理病理性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急性肾损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吴小倩;苏菲

    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5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伴有腹水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以血肌酐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为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急性肾损伤观察组和无急性肾损伤的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入选病例基础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指标,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统计学方法,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为50.4%,对照组为10.1%(P<0.01);观察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其他部位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0.4%和3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2%和19.3%(P<0.05);观察组血钠、血清总胆红素和白细胞计数水平分别为128 mmol/L、391.8μmol/L和9.33×109/L,均显著低于或高于对照组的136.8 mmol/L、51.58μmol/L和3.9×109/L (P<0.05);观察组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为(34.2±17.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1±16.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肝性脑病、低血钠、总胆红素水平、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白细胞计数均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伴有肝性脑病、感染、低血钠、高胆红素血症和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是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高危人群。

  • 先天性肝纤维化1例

    作者:张国梁;杨小军;李艳;刘丽丽;侯勇;刘树红;刘永华

    先天性肝纤维化(congenital liver fibrosis,CLF)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上易被误诊为一般门脉性肝硬化[1]。现将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

  • IL-22和SOCS3在3型鼠肝炎病毒诱导的小鼠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探讨

    作者:李咏;陆玉蕾;吴婷;韩梅芳;宁琴

    探讨鼠3型肝炎病毒(MHV-3)诱导的慢性病毒性肝炎C3H/Hej小鼠肝组织白细胞介素-22(IL-22)和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3(SOCS3)mRNA水平的变化。方法给C3H/Hej小鼠腹腔注射MHV-3(100 pfu),诱导慢性病毒性肝炎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MHV-3感染后0、5、10、15和20 d时小鼠肝组织IL-22和SOCS3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鼠肝组织IL-22和SOC3 mRNA水平在0 d时分别为(0.26±0.15)%和(6.35±2.21)%,在感染后10、15和20 d后IL-22水平分别为(6.28±2.79)%、(2.50±1.24)%和(2.73±0.85)%,SOC3水平分别为(16.92±4.39)%、(14.06±4.09)%和(13.36±1.89)%,均较0 d时显著增高(P<0.05),且在第10 d达到高峰。结论 IL-22和SOCS3可能参与了MHV-3诱导的小鼠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 虾青素对四氯化碳诱导的慢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黄铁军;余琼华;戴列军

    探讨虾青素对慢性肝损伤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制备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虾青素干预组。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以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转移酶( glutathione-S-transfcrase,GST)活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MDA)水平。对肝组织病理切片行Masson三色染色,检测肝纤维化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mRNA水平。结果正常组大鼠肝胶原指数为(0.42±0.12),模型组大鼠肝胶原指数为(1.84±0.24,P<0.01),虾青素治疗组肝胶原指数为(0.89±0.12),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正常大鼠肝组织Ⅰ型胶原mRNA水平为(0.12±0.02),模型组为(0.48±0.06,P<0.01),虾青素治疗组为(0.35±0.09),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正常组肝组织MDA、GST、GSH和SOD水平分别为(1.93±0.76) nmol/mg、(18.43±5.34) U/mg、(75.45±9.67) mg/g、(678.80±76.56) U/mg,模型组MDA和GST分别为(6.56±1.09) nmol/mg、(54.34±7.65) U/mg,均显著升高(P<0.05),而GSH为(35.45±9.01) mg/g,SOD为(203.89±89.00) U/mg,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虾青素治疗组MDA为(3.34±1.12) nmol/mg,GST为(30.89±4.78) U/mg,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GSH为(56.78±7.78)mg/g,SOD为(432.34±92.56) U/mg,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虾青素可以缓解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其可能机制与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完全应答后5年随访报告

    作者:占国清;谭华炳;李芳;李儒贵;李刚;张薇薇;郭鹏

    观察重组α-干扰素(r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取得完全应答后随访5年的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经rIFN-α治疗取得完全应答的186例CHB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每3个月复查1次,随访1年,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一旦复发,则根据情况1~3个月复查1次。随访5年,观察病例复发率,并对影响复发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186例患者中,持续应答119例(64.0%),复发67例(36.0%),复发早发生在停药后2个月,晚发生在停药后47个月,第1年内复发43例(23.1%),第5年内无复发病例,随着随访时间延长,复发率逐年降低,而累计复发率逐年增高,各年复发率和累计复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第2、3、4年复发率分别为9.1%、6.2%和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组复发率为31.1%,明显低于年龄≥40岁组的48.2%(P<0.05);IFN-α疗程≥6 m组复发率为52.5%,明显高于疗程≥12 m组的34.4%(P<0.05)和疗程≥18 m 组的26.0%(P<0.01);治疗前 HBV DNA≤1×106 copies/ml 组复发率为26.5%,明显低于 HBV DNA>1×106 copies/ml组的41.5%(P<0.05);性别、IFN-α剂量和治疗前ALT水平与复发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rIFN-α治疗后完全应答的CHB患者第1年内复发率较高,患者年龄、疗程及治疗前HBV DNA水平是复发的影响因素,而性别、IFN-α剂量和治疗前ALT水平对复发无明显影响。

  • 两种国产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的检测效能评价

    作者:王洁;常静霞;张怡青;孟运运;汪茂荣

    比较两种国产不同核酸提取方法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试剂的检测效能。方法选择经抗病毒治疗且HBV DNA 载量在﹤1x104 IU/ml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36份,采用两种国产HBV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平行检测HBV DNA,对阳性血清进行梯度稀释后再检测,从定量线性范围、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等方面比较两种试剂的差异。结果在36例临床血清中,14份经科华试剂检测的结果为﹤500 IU/ml,而圣湘试剂检测的结果仍﹥1.00×103 IU/ml;对其中获得检测数据的31份标本进行两种试剂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一致性较好(r=0.817,P﹤0.05);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55.6%和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07,P=0.000);对强阳性血清进行梯度稀释后定量检测显示,两种试剂检测水平的平均值与理论水平的线性相关性较好(湖南圣湘r=0.999,上海科华r=0.992),但圣湘所有检测的相对偏差均在±0.3logIU/ml之内,而科华有两次检测的相对偏差超出了±0.3logIU/ml范围,提示圣湘试剂检测结果更稳定,使用纳米磁珠核酸提取法的检测结果较煮沸法更加准确。结论以纳米磁珠为提取核酸方法不仅具有更广的线性范围,同时可显著提高国产HBV DNA检测试剂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关系研究

    作者:周萍;孙慧伶;朱肖鸿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方法根据血清HBeAg状态将310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分为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常规进行肝活检术和病理学观察,分析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结果224例HBeAg阳性患者肝组织炎症程度以G0(42.0%)为主,纤维化程度以S0(58.0%)为主;86例HBeAg阴性患者炎症程度以G0(29.1%)、G1(30.2%)、G2(34.9%)为主,纤维化程度以S0(51.2%)为主;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无明显相关(r=-0.098,P>0.05),与纤维化分期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309,P<0.01);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306,P<0.01),与纤维化程度无明显相关(r=0.112,P>0.05)。结论 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存在显著差别,应区别分析其临床意义。

  • 慢性HBV携带孕妇产后自发HBeAg和HBsAg血清清除或转换的病毒学因素分析

    作者:冯振华;张姝;刘景丽;毕永春;夏挺;许碧云;胡娅莉;周乙华

    探讨影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孕妇产后自发HBeAg和HBsAg血清清除或转换的相关病毒学特征。方法2002年8月~2004年7月本院诊断的慢性HBV携带孕妇,自2009年10月~2010年3月间随访,检测HBV血清学标志和病毒相关特性。结果在本组419例慢性HBV携带孕妇中,经随访平均6.4年,失访155例。在接受随访的264例(63.0%)中,76例(28.8%)孕期在入组时HBeAg阳性,其中42例(55.3%)随访时发生自发HBeAg转换,这些孕妇孕期HBV DNA、HBeAg 和HBsAg均低于34例未转换组(P值均<0.01)。在6例血清HBV DNA <1×106 IU/ml、17例HBeAg <700 S/CO和13例HBsAg <1×104 IU/ml孕妇中,随访时自发HBeAg转换分别高达100.0%、100.0%和92.3%。随访时,38例(14.4%)孕妇自发HBsAg清除,HBsAg清除组孕期HB-sAg水平明显低于226例未清除组(P<0.001)。在25例血清HBsAg <100 IU/mL孕妇中,随访时56.0%自发HBsAg清除。结论外周血HBV DNA载量低(<1×106 IU/ml)、HBeAg水平低(<700 S/CO)或HBsAg水平低(<1×104 IU/ml)是自发HBeAg血清转换的有利因素,而当HBsAg <100 IU/mL时,更易发生自发HBsAg血清清除。

  • 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临床观察

    作者:王兵;贾红宇;梁柱石;陆春燕;盛海;宋礼华

    观察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多中心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纳入87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普通干扰素α-2b治疗组32例,给予注射600万单位普通干扰素α-2b,1次/隔日,疗程48w;阿德福韦酯治疗组27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口服,1次/d,疗程72w;和联合治疗组28例,同时给予普通干扰素α-2b,48w和阿德福韦酯72w。每隔12w检测各组患者ALT、血清HBV标志物和HBV DNA 水平。结果干扰素单药治疗、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1.8±6.6)岁、(34.2±6.4)岁和(30.5±7.2)岁,基线HBV DNA水平分别为(7.68±1.56)log10IU/ml、(7.61±2.00)log10IU/ml和(7.80±1.79)log10IU/ml,三组患者间两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性别构成和基线ALT水平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72w时,干扰素单药治疗和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HBeAg转阴率分别为41%和19%,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53%和63%,ALT复常率分别为63%和67%,HBsAg血清学转换率为0.0%,均显著低于联合治疗组患者(57%、89%、93%和14%,P<0.05)。结论在病毒抑制、转氨酶复常和血清学转换率方面,普通干扰素α-2b 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2w的疗效明显优于两药单独应用的效果。

  • 上海国际消化系统疾病会议9月在沪召开

    作者: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国际交流部暨消化病院、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联合主办,美国胃肠内窥镜学会、上海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和《实用肝脏病杂志》编辑部共同协办的“上海国际消化系统疾病会议”,将于2014年9月11日至13日在中国上海召开。本次会议邀请来自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台北、香港、北京、上海等地30余位专家学者,就当前脂肪肝与炎症性肠病的内科诊治以及内窥镜和手术处理方面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作专题报告,并与参会专家进行学术互动。同期将召开《实用肝脏病杂志》编委会以及编委与读者见面会。

  • 重视肝硬化腹水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研究

    作者:王宇明

    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失代偿期表现,并标志着不良转归。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系致病菌经肠道、血液或淋巴系统引起的腹腔感染,是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有关其防治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涉及肝硬化腹水的防治、SBP的防治及白蛋白在肝硬化腹水中的应用等方面。

  • 综合保温措施在肝癌手术患者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陈荣珠;王桂红;荚卫东;宇静;杜李兵

    观察综合保温措施对肝癌肝切除患者术中体温变化及术后恢复期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肝切除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保温措施;和观察组30例,采取综合保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体温变化、苏醒期寒战、躁动发生情况、术后咳嗽、发热发生率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在肝实质离断后和苏醒期体温分别为(36.0±0.43)℃和(36.1±0.37)℃,对照组分别为(35.7±0.33)℃和(35.8±0.20)℃,观察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苏醒期寒战和躁动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13.3%,对照组分别为40.0%和36.7%,观察组术后咳嗽和发热的发生率分别为13.3%和10.0%,对照组分别为36.7%和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26.8±3.6) h,对照组是(41.2±4.4) h,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8.1±1.8) d,对照组是(10.2±1.6)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综合保温措施能有效维持肝癌患者术中正常体温,减少苏醒期寒战、躁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肝癌患者快速康复外科治疗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HBV/HCV相关性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外科学分会肝脏学组、

    1前言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我国近年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和《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版)》都强调了肝癌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4版)》也注意到抗病毒治疗可延缓HCC的发生。目前国内外对肝癌抗病毒治疗的具体实施和评价尚无统一认识。有鉴于此,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召开了三次专题讨论会,系统收集分析了现有HCC综合治疗中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回顾了HCC治疗中抗病毒药物临床应用进展,依据现有病毒相关性HCC抗病毒治疗的循证医学临床资料,综合部分专家的意见,按照循证医学证据分级的GRADE系统(表1)进行细化和补充,针对这些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应用推出了《HBV/HCV相关性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专家建议》[1],供国内专家讨论、修改和补充。2013年1月在吴孟超院士和汤钊猷院士的直接参与和指导下,经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外科学分会肝脏学组、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超声医学分会介入学组以及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现名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等学组/专业委员会(其后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和器官移植学分会肝移植学组又相继参加)的专家共同讨论,在《专家建议》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交流,经多次修改补充,形成了《HBV/HCV相关性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下文简述为《专家共识》),以期为临床应用抗病毒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进一步完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实施。

  • 不同临床分型的Wilson’s病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陈宇宁;王锦辉;薛立峰;林述洲;林耿鹏;陈旻湖

    探讨不同亚型Wilson’s病(WD)的临床特点及肝型患者预后转归。方法收集256例W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根据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不同的临床亚型,进一步分析比较肝型、脑型和混合型WD患者的临床特点差异和随访追踪肝型WD患者的预后。结果在256例WD患者中,以混合型(152例,59.4%)和肝型(74例,28.9%)患者常见,而脑型(27例,10.5%)和其他亚型(3例,1.2%)较少;肝型WD患者失代偿期肝硬化比例(78.4%)高于混合型患者(22.0%,P<0.001);肝型WD患者肝脏血清生化学指标(转氨酶、ALP、GGT、胆红素以及球蛋白水平)高于混合型WD患者(P<0.05);肝型WD患者血清铜[(1.04±1.50) mg/L]水平明显低于脑型WD患者[(2.96±2.88) mg/L]和混合型WD患者[(2.34±2.68) mg/L,P<0.001],但两者铜蓝蛋白和尿铜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型WD患者K-F环检出率(64.9%)低于脑型WD患者(92.6%)和混合型WD患者(90.1%,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角膜K-F的有无与年龄(OR=0.922,P=0.014)、血清铜蓝蛋白(OR=35902.1,P=0.015)相关;平均随访31例肝型WD患者(8.3±5.8)年,3例(9.7%)进展为混合型WD患者。结论 WD以混合型和肝型多见,肝型患者肝脏损害比混合型更为严重,提示肝脏是WD主要的靶器官。

  • 应用改良Simpson法评价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胆囊收缩功能

    作者:张靖;王金萍;王佳佳;伍宏兵

    应用心脏左室容量计算法(改良Simpson法)评价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胆囊收缩功能。方法选择肝豆状核变性患者54例和正常人60例,分别于空腹和脂餐试验后在胆囊长轴切面应用改良Simpson法测量胆囊容积,计算胆囊排空率。结果在空腹状态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胆囊容积分别为(27.31±6.90)ml和(25.63±4.7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脂餐后,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胆囊容积为(10.31±4.61)ml,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3.41±2.78)ml,P<0.05];餐后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胆囊排空率为(54.85±12.12)%,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73.48±7.60)%,P<0.01]。结论采用改良Simpson法测量胆囊容积具有简单易行和重复性好的特点,有助于临床上评估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

  •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IgG4水平分析

    作者:张敏;韩涛;聂彩云;王伟;杜卫杰;周淑芬;王棕覃;孙扬;丁贤;朱争艳

    探讨不同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G4(immunoglobulin G4,IgG4)水平差异,并分析不同血清IgG4水平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收集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65例,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1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47例及AIH与PBC重叠综合征7例。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三组患者血清IgG4水平,并分析三组之间血清IgG4水平的差异。根据血清IgG4水平的不同进行分组,分析不同血清IgG4水平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对组间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者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结果 AIH患者血清 IgG4水平为642.2 mg/L (97.7 mg/L~1687.0 mg/L),高于 PBC 患者[153.9 mg/L(78.9 mg/L~400.3 mg/L),P=0.076]及重叠综合征患者[229.9 mg/L(154.9 mg/L~417.9 mg/L),P=0.388],无统计学差异。其中3例AIH患者血清IgG4水平异常升高(≥1350 mg/L),与血清IgG4水平较低的8例AIH患者比,IgG4水平和IgG4/IgG比值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血清IgG4水平≥1350 mg/L的AIH患者均合并2型糖尿病,其中1例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其他8例AIH患者未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或代谢性疾病;血清IgG4水平较高(IgG4水平≥200 mg/L)的14例PBC患者与IgG4水平较低的33例PBC患者比,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高[(45.09±74.85)μmol/L 对(26.38±23.03)μmol/L,P=0.05]。结论与PBC及PBC与AIH 重叠综合征患者比,AIH患者血清IgG4水平较高。血清IgG4水平较高的AIH患者可能较易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或代谢性疾病。

实用肝脏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