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实用肝脏病杂志

实用肝脏病

实用肝脏病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Hepatology 실용간장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 影响因子: 1.3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069
  • 国内刊号: 34-127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20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实用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周天仇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及血浆置换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作者:戴炜;禹弘;胡敏冬;岳建荣;李炜

    目的比较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olecular adsorbent recirculating system,MARS)及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80例急性、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中,MARS组60例、PF组300例及MARS+PE组20例.比较三组的治愈好转率、肝性脑病的改善、血清胆红素(S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结果380例患者总的治愈好转率为48.9%(186/380),其中MARS组58%(35/60),PE组46%(138/300),MARS+PE组64%(13/20);67例并发肝性脑病者中,18例应用MARS治疗后5例神志转清、7例神志改善、6例无效,有效率67%;49例应用PE治疗后11例神志转清、16例神志改善、22例无效,有效率5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及2天后SBIL较治疗前下降:MARS组为29%及21%、PE组为37%及19%;治疗结束时PTA:MARS组无明显变化,PE组则平均提高20%,但2天后复查又接近治疗前水平.结论MARS及PE对重型肝炎患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MARS治疗后病情的稳定性要优于PE,两者结合应用疗效更优.

  • 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对诊断亚急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价值探讨

    作者:张占卿;董华娟;郝峥;欧亚非;黄绍萍;朱翠云;陆基华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对亚急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检测亚急性乙型重型肝炎与急性肝炎患者血清Che活性,血清Che活性对亚急性乙型重型肝炎与急性乙型肝炎的鉴别价值分析采用ROC曲线法.结果亚急性重型肝炎血清Che活性(5447.7±2759.2)u/L,急性肝炎血清Che活性为11073.6±2911.7u/L,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1.984,P=0.000).鉴别亚急性重型肝炎与急性肝炎的血清Che活性的ROC曲线下面积0.915,显著大于标准参考线下面积(P=0.000).以血清Che活性≥7548u/L诊断急性肝炎而排除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883、0.88和0.882,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58和0.710,阳性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7.358和0.133.结论血清Che活性测定对排除亚急性重型肝炎有比较可靠的预测价值.

  • 4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曾跃萍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指导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8例PBC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临床表现、血清化学指标、免疫学及病理学改变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女性44例,女:男比例为11:1,确诊时年龄26~82岁(54.23±12.5岁),初诊至确诊的时间平均为46.69月(10天~264月).伴有迁延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高胆红素血症、高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血症、高球蛋白血症,存在自身抗体,93.7%的患者抗线粒体抗体和/或抗线粒体M2亚型抗体阳性.结论PBC在女性多见,肝脏损伤严重,确诊时基本至晚期,预后较差.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徐君;张园海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人23例,随机分成两组,拉米夫定组口服拉米夫定(100mg/d),其它综合治疗措施与对照组相同,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其临床、生物化学、病毒学指标变化.结果(1)拉米夫定组TBIL、PTA、Child-Pugh计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而ALT、AST、ALB下降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拉米夫定组HBV 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9%对37.5%,P<0.05).(3)拉米夫定组病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18.2%对33.3%,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可缓解病情,改善肝功能,抑制HBV复制,但对病死率无显著影响.

  •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

    作者:刘成永;梅存金;钱秀梅;侯远沛;宋丽;孙庆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特点及其与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各40例,用PCR微板核酸-ELISA杂交技术进行HBV DNA基因分型,并同时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慢性重型肝炎组与肝硬化组D基因型和与D型相关的混合型所占百分率分别为50.0%和25.0%,两者有显著差异(x2=4.3,P=0.0377);56.5%的D基因型是慢性重型肝炎,而C基因型患者只有28.3%,差异显著(x2=4.34,P=0.037).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是否与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病有关,需进一步研究.

  • 内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108例

    作者:王拱辰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V)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43例肝硬化EV破裂出血患者分别进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108例和药物治疗35例,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EVL组急诊止血率98.1%,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42.1%(P<0.05),两组在住院期间病死率(18.5%对42.9%,P<0.05)及半年存活率(80.6%对40.0%,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EVL是肝硬化EV破裂出血近期止血的可靠治疗手段之一,但其长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对临床病情的影响

    作者:江水清;朱建芸;崇雨田;陈雪娟;黄仰甦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出现YMDD变异后对临床病情及病毒量的影响,以及YMDD变异与前C区变异的相关性.方法对135例曾用过拉米夫定治疗后复发的住院病例,按检查结果分为两组,YMDD变异组61例,未变异组74例,对两组病情诊断、病毒载量、肝功能指标,YMDD变异与HBeAg、前C区变异的关系进行对照分析.结果YMDD变异与未变异在慢性肝炎(轻度)分别为9.8%(6/61)与8.1%(6/74)、慢性肝炎(中度)分别为44.3%(27/61)与48.6%(36/74)、慢性肝炎(重度)分别为26.2%(16/61)与29.7%(22/74)、慢性重型肝炎分别为9.8%(6/61)与14.9%(11/74)、肝硬化分别为4.9%(3/61)与10.8%(8/74),各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毒载量<1×104copies/ml者分别为1.6%(1/16)与20.3%(15/74,P<0.01)、1×104~106copies/ml者分别为9.8%(6/61)与29.7%(22/74,P<0.01)、≥1×107copies/ml者分别为88.5%(54/61)与50.0%(37/74,P<0.01).肝功能6项指标中ALT、ALB、A/G、TBIL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ST、PTA对比差异显著(P<0.05).YMDD变异组中HBeAg阳性率68.9%(42/61),未变异组中HBeAg阳性率35.1%(26/74),差异显著(P<0.01).YMDD变异组中,前C区变异阳性率74.1%(40/54),YMDD未变异组中,前C区变异阳性率51.6%(32864),差异显著(P<0.01).结论HBV出现YMDD变异与未出现变异者两组病情诊断分度、肝细胞损害程度无显著差别,但出现变异后HBV DNA载量较高,且YMDD变异较易与前C区变异伴发.

  • HBV和HDV感染患者肝组织中HDAg与Bcl-2、Bax和Bak表达的关系

    作者:顾小红;李奇芬;王宇明

    目的探讨bcl-2、bax、Bak在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病情加重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单、双标记染色技术,检测77例伴HDV感染的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DAg、bcl-2、bax和Bak表达.以HDV阴性的67例乙型肝炎作对照.结果bcl-2、Bax和Bak均以肝细胞浆表达为主.HDAg以肝细胞核表达为主.HDAg与Bax和Bak表达及分布有相关性,它们在各型肝炎中的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DAg、bax、Bak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分布均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及病理损害程度相关,HDV感染可诱导肝细胞表达bax和Bak,增强肝细胞凋亡,这一机制在伴HDV感染的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加重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 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静;高人焘

    目的观察注射用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对照组单用甘利欣,治疗28天,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1.9%和33.33%、总有效率分别为95.23%和85.71%(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用甘利欣.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停药后肝炎复发的临床观察

    作者:罗生强;张玲霞;张文谨;蔡少平;高峰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停药前加用干扰素、氧化苦参素等药物对于长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A组(单用拉米夫定组)26例,B组(拉米夫定联合、序贯组)22例,观察停药后肝功能,HBeAg及HBV DNA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在停用拉米夫定后出现肝炎的复发率为80.77%(21/26),ALT反跳率为95.45%(21/22),AST反跳率为90.91%(20/22),HBeAg复阳率75%(6/8),HBV DNA复阳率72.22%(13/18);B组停拉米夫定后肝炎复发率为54.54%(12/22),ALT反跳率为60%(12/20),AST反跳率为50%(10/20),HBeAg复阳率50%(4/8),HBV DNA复阳率56.25%(9/16).A、B两组比较,复发率,ALT反跳率及AST反跳率,有非常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50,0.007,0.004).HBeAg复阳率和HBV DNA复阳率,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298,0.27).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获得应答的患者,在开始时或停药前加用其他抗HBV药或免疫调节剂,在停用拉米夫定后,对减少肝炎复发率,ALT及AST反跳率等方面,可能有所帮助.

  • 中医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王辉

    肝纤维化指由各种致病因素(包括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酒精性和药物中毒等)所致肝内纤维组织异常增生,表现为肝内弥散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病理变化,其细胞病理学基础为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并产生胶原.与祖国医学的"痞积"、"臌胀"有类同之处.近十几年来,国内学者采用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取得了不少进展,对防止和减少肝硬化乃至肝细胞癌有一定的作用,现综述如下.

  • 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对早期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陆建华;陈建国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肿瘤患者获得及时治疗的关键.因此,寻求理想的早期检测方法,成为世界各国攻克的重点课题.肿瘤标志在肿瘤普查、诊断、判断预后和转归,评价治疗效果和高危人群随访观察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近十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发展及对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视,肿瘤标志已成为从事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者十分关注的热点.

  •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防治研究进展

    作者:于建国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病理过程.轻者称为肝纤维化,当有假小叶及结节形成,称为肝硬化.慢性肝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是肝纤维化,通过纤维化的发展走向肝硬化.肝纤维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害导致的病理状态过程,是发展为肝硬化形成的基础和必要阶段.现已证实肝纤维化的第一步是炎症反应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激活[1,2].

  • HBsAg阴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特点

    作者:何声溥;姚正钢;莫思柏

    近年来,由于基因诊断技术的发展,在HBsAg阴性的肝病患者血清中得以检出HBV DNA.本文75例HBsAg阴性HBV感染者为2002年6月~2004年3月我院门诊及感染内科的住院患者,现将其血清学及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 拉米夫定序贯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伍思国;陈春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序贯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先用拉米夫定100mg/d,口服,治疗6个月,然后用α-1b干扰素治疗6个月;B组只给拉米夫定100ng/d,12个月.结果A组治疗结束时ALT复常率,HBeAg、HBV DNA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而A组随访6个月、12个月时ALT复常率,HBeAg、HBV DNA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拉米夫定序贯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望缩短治疗疗程.

  • 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吴丽芳;陈学权;柏圣还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l(ApoAl)和B(ApoB)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80例,测定血清载脂蛋白Al、B及肝功能.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ApoAl、Apo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且随着肝功能Child-Pugh曲分级由A至C级降低而降低明显.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ApoAl、ApoB水平显著降低,能较好地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程度.

  • 碘油化疗药物栓塞治疗肝细胞癌24例报告

    作者:姚文军;汪民主;郭正义;郭鑫福

    目的分析碘油化疗药物栓塞治疗失去手术时机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插管方法,将导管插入肝动脉或更接近肿瘤的供血动脉,先灌注化疗药物,再用碘油与化疗药物混悬液在X线监控下栓塞肿瘤血管,直至肿瘤区碘油沉积充分后再用明胶海绵栓塞.结果6个月生存率91.6%,12个月生存率41.6%,24个月生存率4.2%,平均生存13.6月.结论碘油化疗药物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能适当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 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方翠艳;杨金枝;富新伟;王彦君;梁宝英;刘延英;曲鹏

    目的观察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应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同时随机设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苦参素0.6克,对照组应用丹参注射液20毫升,均为每日1次静脉滴注,连用2个月,观察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为考核依据.结果治疗后苦参素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ALT、TBIL值下降明显,A/G比值上升显著,与治疗前和丹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苦参素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减轻和抑制肝纤维化,无明显毒副作用.

  • 肝硬化患者的血氧变化及对心肌酶谱的影响

    作者:姚建华;彭德发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血氧分压和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52例,其中child-PughA级4例,B级28例,C级20例.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心肌酶谱.结果不同的肝功能分级(A级、B级和C级)的Sa02和Pao2值比较,有显著的统计意义;低氧血症的变化与心肌酶谱之间存在直线负相关,心肌酶谱在有无低氧血症的两组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率高,并与Child-Pugh分级有关.低氧血症对心肌酶谱的改变有显著性.早期发现肝硬化患者的低氧血症和心肌酶谱异常,有助于改善肝硬化患者的预后.

  • 静脉补钠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4小时尿钠和尿量的影响

    作者:朱铁兵;何长伦

    目的研究静脉补钠对肝硬化患者尿钠、尿量的影响.方法143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71例,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3%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1次/日,对照组采取限钠摄入.结果对照组尿钠为93.6±36.1mmol/L,尿量为1208.3±589.5ml/d;治疗组尿钠为128.7±41.3mmol/L,尿量为1858.6±845.8m∥d,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肝硬化腹水出现低钠血症时通过静脉补钠可提高利尿效果.

    关键词: 肝硬化 血钠 尿钠 尿量
  • 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林伦;冯岚;章以法;吴东刚

    目的观察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使用双环醇联合一般保肝药物治疗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单独使用一般保肝药物组比较疗效.结果在血清GGT复常、HBV DNA转阴(36.7%)方面略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血清ALT、AST和HBeAg转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双环醇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 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王英;林小玲;张福华

    目的探讨苦参素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观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保肝对症治疗;治疗组36例,除上述治疗外,加服苦参素胶囊200mg 3次/日,疗程6个月.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前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无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苦参素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改善肝纤维化指标的作用.

  • 不同病因肝硬化发展至肝细胞癌的病程经过比较

    作者:任粉玉;朴熙绪;许贞爱

    目的探讨肝硬化发展至肝细胞癌的时间.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3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的肝硬化和90例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的肝硬化患者发展至肝细胞癌的病例资料,分析不同病因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对肝硬化发展至肝细胞癌的病程经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CV相关的肝硬化时患者的年龄(61.3±9.0岁)比HBV相关的肝硬化者(56.3±11.4岁)大(P<0.01);HCV相关性肝硬化发展至肝细胞癌的平均病程经过为3.9±0.8年,明显短于HBV相关性肝硬化发展至肝细胞癌的平均病程经过7.7±1.4年.结论HCV相关的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的发生年龄较HBV相关的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的发生年龄大;HCV相关的肝硬化发展至肝细胞癌的时间较HBV相关的肝硬化发展至肝细胞癌的时间短.

  • HBV感染者HBV DNA与血清标记物间的关系

    作者:蒋冬香;陈刚

    目的观察HBsAg阳性患者血清标记物与HBV DNA水平间的关系.方法用时间分辩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HBV感染者的血清标记物,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 DNA含量.结果204例HBV感染者中,血清标记物出现三种组合,组合Ⅰ为HBsAg(+)、HBeAg(+)、抗-HBc(+)104例,血清HBV DNA阳性率为86.5%;组合Ⅱ为HBsAg(+)、抗-HBe(+)、抗-HBc(+)80例,血清HBV DNA阳性率为32.5%;组合Ⅲ为HBsAg(+)、抗-HBc(+)20例,血清HBVDNA含量均低于检测低限(<1×103拷贝/毫升).结论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水平更能反映病毒复制的程度,应努力开展此项检测.

  • 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永柏;柏圣怀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与总胆汁酸(TBA)水平关系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日本产CL-7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102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献血员血清PA、TBA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PA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B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加重PA值逐渐下降,TBA值逐渐升高;肝硬化患者血清PA与TB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82,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血清PA水平下降,TBA水平升高,血清PA与TBA呈明显负相关,联合检测血清PA、TBA水平能较早地反映肝脏合成及其代谢功能,对病情和预后的早期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近期疗效的观察

    作者:黄义泽;吴同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25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11例,对照组14例.对照组接受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一次.结果治疗组存活9例(81.8%),对照组存活4例(28.6%).结论拉米夫定治疗伴有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可提高成活率.

  • 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特征鉴别探讨

    作者:江红接;李健;张金元;马争艳

    目的探讨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随机选择非酒精性、酒精性脂肪肝各20例患者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白蛋白(A)含量、A/G(血浆白球蛋白比值)降低,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值升高.结论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上述临床特征对与非酒精性脂肪肝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 α-干扰素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疗效观察

    作者:姜波;黄晶

    目的观察α-干扰素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方法将4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病人均应用α-2a干扰素药物治疗,疗程6个月,治疗组加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疗程为30天.结果治疗组HBsAg、HBeAg阴转率和HBV DNA水平下降率比对照组提高20%,肝功能改善及纠正骨髓抑制现象方面提高90%(P<0.01).结论α-干扰素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抗病毒效果优于单用干扰素.

  • 复方甘草甜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戴小灵;钟远辉;余永湘

    复方甘草甜素是由甘草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等组成的复合物,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和保护肝细胞的作用.我科应用该药治疗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1735例脂肪肝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尚继民;李友生;韩建军;徐宝元;刘丽红;李志红;张凤英

    目的了解脂肪肝的发病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门诊和住院脂肪肝病人的资料.结果中度、重度脂肪肝可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肥胖是脂肪肝的主要相关因素,男性脂肪肝在28岁后有一个剧增阶段,与酗酒有关.女性在38岁后发病逐渐增多,可能与高脂血症有关.结论普通体检时B超检查有利于脂肪肝的早期发现,减肥、饮食调节、戒酒以控制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

  • 加味逍遥散联合拉米夫定治疗82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侯宗德;杜玉英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散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结合中医学辨证方法以自拟加味逍遥散联合拉米夫定作为治疗组,以单用拉米夫定为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比较两组间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生化指标的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BeAg阴转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逍遥散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显著的互补性,各项疗效指标均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

  • 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作者:沈飞;茅力平

    目的分析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B超提示脂肪肝的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与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体重指数、腰臀比、血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体重指数、腰臀比、血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提示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存在肥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

  •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金良;白燕;邓庆梅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载量与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荧光定量(FQ-PCR)法检测208例疑诊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CV RN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HCV.结果208例血清样本中HCV RNA阳性率为81.3%.HCV RNA平均载量为4.63×105Copies/ml.结论FQ-PCR法检测HCV RNA是判定HCV感染的直接证据,是反映病毒复制与传染性的直接指标,有确诊价值与抗病毒治疗疗效评估价值.HCV RNA与抗-HCV具有高度正相关.HCV RNA较抗-HCV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

  • 原位肝移植2例报告

    作者:吴建斌;程智礼;张明金;刘庆元

    临床资料例1 男,51岁,ABO血型为AB型.因"腹胀、疲乏8年,伴皮肤黄染1月"于2002年10月9日入院.经内科治疗无效,黄疸持续加重,出现陶土色大便,明显消瘦,经影象学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肝炎肝硬化,Child-Pugh C级.于2002年11月6日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发现中等量腹水,肝脏明显增大,质硬,显者淤胆.全肝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结节.

  • 骨髓内的干细胞可望成为治疗肝脏疾病的重要帮手

    作者:王全楚

    当肝脏大量破坏的时候只能依靠肝移植来治疗,然而目前并没有足够的供体肝脏,手术的结果也不是都能成功.骨髓或脐带血干细胞给肝病治疗带来了希望.近,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报告指出,骨髓或脐带血里找到的干细胞可望用于治疗人类因肝硬化、病毒感染、肿瘤、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所引起的肝细胞缺损.

  • 妊娠期肝病53例临床分析

    作者:戴贻超;陈均南;陈健

    妊娠期肝病对母婴安全影响较大,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我们收集53例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 丙型肝炎的诊断与治疗策略--美国肝病研究协会临床实践指南

    作者:李梦东;聂青和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及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估计全国至少有270万人患进行性HCv感染.HCv在美国是肝病的主要死因.

实用肝脏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