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家族性房颤有个"捣蛋族长"

    作者:徐佳

    在有关家族性房颤的致病基因研究中,科研人员在华北找到了一个有16个房颤病人的四代大家系.通过对该家系的遗传性连锁分析,研究人员首先把致病基因定位在¨号染色体短臂末端.然后通过对该区域多个候选基因的仔细筛查,后在心肌钾离子通道基因KCNQ1中发现了"捣蛋鬼"--一个改变氨基酸编码的点突变.这个突变将KCNQ1基因的第418位腺嘌呤核苷酸变为鸟嘌呤核苷酸,编码的第140位氨基酸由丝氨酸变为甘氨酸.

  • 甘氨酸的抑菌作用分析

    作者:廖夏云;黄小云;冯丽敏;聂红梅;池明亮;谭强

    甘氨酸可作为营养补充剂和调味剂应用于食品中,还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本文通过研究甘氨酸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以下简称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以下简称Sa)的抑菌活性,确定甘氨酸对这两种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的佳的抑制条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在不同的浓度、不同pH值、不同时间的条件下,甘氨酸对E.coli和Sa的抑菌率,确定佳的抑菌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表明甘氨酸对E.coli的佳抑菌条件:浓度为2.0%(g/mL),pH为7,时间为20 h,抑菌率为100%.甘氨酸对Sa的佳抑菌条件:浓度为2.5%(g/mL),pH为5,时间为16 h,抑菌率为100%.甘氨酸对Sa和E.coli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E.coli的抑制效果更好.

  • 柠檬酸镧抑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兴安;金光宇;马治中;王琦;陈惠芳

    1979年法国Nancy大学Anghileri等报道了氯化镧、甘氨酸镧和天氡酸镧能抑制淋巴肉瘤和淋巴性白血病的生长.我国纪云晶等[1]在国内首次报道了混合硝酸稀土能抑制小鼠S180肉瘤和Lewis肺癌的生长,其抑制率均超过30%,有的接近40%.陈兴安等[2]报道了腹腔注射柠檬酸镧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癌率有的可以达到44.7%,但在实验中没有设置阳性对照.为此,我们在增设了阳性对照的条件下,对柠檬酸镧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癌效能再次进行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 富右旋反式丙烯菊酯对大鼠神经行为和脑组织氨基酸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鱼涛;郑敏;王健;孟会林;李忠生;肖经纬;关维俊;李斌

    目的 探讨28天反复吸入染毒富右旋反式丙烯菊酯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氨基酸神经递质(Glu和Gly)的水平变化及脑组织、垂体和坐骨神经病理组织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96只SPF级Wistar雌雄大鼠反复吸入染毒富右旋反式丙烯菊酯(0、9.6、45.8和166.0 mg/m3)28 d,记录异常体征并做步态评分和握力测试.染毒结束后检测各剂量组动物脑组织中Glu和Gly的改变,并对脑组织、垂体和坐骨神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雌性动物脑组织中Glu和Gly水平随着暴露剂量的增加明显降低(P<0.05).166.0 mg/m3剂量组大鼠握力较对照明显下降(P<0.05),部分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区及小脑出现散在分布的神经元变性,并在坐骨神经部位观察到轻微的轴突肿胀和髓鞘破坏,其它剂量组未见明显的病理病变.结论 握力、脑组织氨基酸神经递质的改变及病理组织学损伤与富右旋反式丙烯菊酯染毒相关;中枢神经系统皮质、海马区神经元及外周运动神经可能是富右旋反式丙烯菊酯的神经毒效应的靶点.

  • 甘氨酸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血清中内皮素及一氯化氮的影响

    作者:谷俊朝;王宇;张忠涛;薛建国;李建设;周延忠

    目的: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血中内皮素及一氧化氮(ET/NO)水平的变化及甘氨酸的防治作用.方法:90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甘氨酸治疗组.于24、48、72h分批采集静脉血,测定内皮素及一氧化氮(ET,NO)的变化.结果: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大鼠血中ET、NO含量明显升高,甘氨酸治疗组血中ET、NO含量降低显著.结论:ET、NO参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病理机制;甘氨酸能够降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血中ET、NO水平.

  • pH对强化酸性戊二醛杀灭细菌芽胞效果影响的试验观察

    作者:章春英;沈红;陆永梅

    用碳酸氢钠调节LJ-强化酸性戊二醛(pH 4.5)溶液pH值,观察其在不同pH条件下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 9372)芽胞的杀灭效果.试验时,将0.5 ml芽胞悬液与4.5 ml消毒液(对照为磷酸盐缓冲液)混匀.作用后取0.5 ml菌药混合液,加入盛有4.5 ml中和剂(含1%甘氨酸、0.5%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液)的试管中.中和作用10 min,作活菌计数.样本于37℃培养48 h,计数菌落数,计算杀灭率.

  • 来自远古的神奇密码

    作者:子寒

    海参是大海赐予人类珍贵的养生保健食品.海参自古以来就是高级滋补品,中国大概从2300年前就认识到了海参的营养价值.被誉为"百补之王,养血之神",从古至今,都被人们视为滋补珍品.传统中医认为,海参具有大补元气、益滋五脏六腑和祛虚损的功能.现代医学也同样证明了海参是一个天然的营养宝库,富含多糖、海参素、海参皂甙、谷氨酸、甘氨酸等5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

  • HPLC-ELSD测定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2种未衍生氨基酸的含量

    作者:张建业;冯向东

    目的:用HPLC-ELSD法直接测定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2种未衍生氨基酸的含量.方法:使用Agilent-ODS C18(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A(乙腈)-B(5.0 mmol· L-七氟丁酸的0.7%三氟醋酸溶液),梯度洗脱(0~5 min,0%A;5~10 min,15%A;10~25 min,35%A),ELSD漂移管温度80℃,氮气流量2.0 L·min-1,流速0.8 mL· min-1,柱温35℃,进样10 μL.结果:甘氨酸进样量在4.858 ~29.145 μg,盐酸半胱氨酸进样量在0.386~2.316 μg时,其对数值与峰面积对数值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97.43%,96.99%.结论: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2种氨基酸的测定.

  • 美洲大蠊口腔贴膜剂的制备及其抗口腔溃疡作用考察

    作者:李杰;陈哲杰;石金凤;肖倩;王梅;江华娟;傅超美;耿福能;章津铭

    目的:基于美洲大蠊抗溃疡作用制备美洲大蠊口腔贴膜剂(PAOF)并考察其药效学作用.方法:以黏附时间、黏附力和溶解时间作为综合评分指标,筛选以美洲大蠊提取物冻干粉为原料的口腔贴膜剂佳处方,并对制得的PAOF进行性能评价及载药量测定.通过20%冰乙酸灼烧建立家兔口腔溃疡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各组家兔口腔溃疡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生化检测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IL)-2,IL-6,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对PAOF抗口腔溃疡作用进行评价.结果:以聚乙烯醇17-88 4.0g,羟丙基纤维素0.3g,卡波姆934P 0.15 g为成膜材料,分别于25,20,10 mL水中溶胀,充分溶胀后混合3种基质,加入美洲大蠊提取物冻干粉1.0g和甘油0.6 mL,制得的PAOF黏附时间(152±2) min,溶解时间(173±3)min,黏附力(184±3)N,膨胀度20%,每片载药量2.09 mg(以甘氨酸计).药效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PAOF高剂量组和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组口腔黏膜溃疡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水平显著降低(P<0.01);PAOF高、中剂量组和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组IL-2水平显著升高(P<0.05),IL-6水平显著降低(P <0.05,P<0.01);PAOF高、中剂量组和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组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bFGF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模型组家兔口腔黏膜破坏,出现水肿现象;给药组家兔口腔溃疡面有不同程度的组织修复,无水肿现象,提示PAOF可促进家兔口腔溃疡的愈合.结论:优选的美洲大蠊口腔贴膜剂制备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且对家兔口腔溃疡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

  • HPLC-ELSD测定醋鳖甲中未衍生化甘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

    作者:王新雨;谭晓梅;高明泽;彭金龙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醋鳖甲中未衍生化甘氨酸(Gly)及脯氨酸(Pro)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采用Prevail C1s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以乙腈0.7%三氟醋酸溶液(含5.0mmol·L-1七氟丁酸)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洗脱时间为15 min.结果:甘氨酸及脯氨酸峰面积的自然对数与相应浓度的自然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均为为0.1 ~0.6 g·L-1.平均回收率及RSD分别为Gly 102.5%,RSD 1.9%;Pro 101.2%,RSD 2.5%.结论:该方法不需要专门的氨基酸分析仪和衍生化氨基酸,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醋鳖甲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 大鼠脑干面口部运动神经元与5-HT样、SP样、L-ENK样、GABA样和Gly样阳性终末间的突触联系

    作者:李云庆;王智明;施际武

    为了观察5-羟色胺(5-HT)样、P物质(SP)样、亮氨酸-脑啡肽(L-ENK)样、γ-氨基丁酸(GABA)样和甘氨酸(Gly)样阳性终末与脑干面口部运动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间的突触联系,用HRP逆行追踪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技术,在电镜下对5-HT样、SP样、L-ENK样、GABA样和Gly样阳性终末与HRP逆标面口部运动神经元间的突触联系进行了观察.5-HT样、SP样、L-ENK样、GABA样和Gly样阳性终末在脑干面口部运动核内呈均匀分布,没有区域特异性.将HRP注入面口部肌肉或相应的周围神经后,HRP逆标神经元见于脑干运动核不同部位内支配相应肌肉的运动神经元.5-HT样、SP样和L-ENK样阳性终末主要与HRP逆标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形成非对称性的轴-树突触;GABA样和Gly样阳性终末则主要与HRP逆标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形成对称性的轴-树突触;偶见上述阳性轴突终末与HRP逆标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形成轴-体突触.结果提示:主要来自脑干运动前神经元的5-HT样、SP样和L-ENK样阳性终末及GABA样和Gly样阳性终末可能分别对脑干运动神经元发挥兴奋性或抑制性调控作用.

  • 大鼠运动皮层甘氨酸免疫反应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其超微结构特征

    作者:高文军;郑则慧

    目的探讨甘氨酸能神经元(Gly-ir)在大脑皮层内的分布及特征.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电镜方法,在光镜与电镜水平观察甘氨酸免疫反应性神经元在大鼠运动皮层内的分布及其超微结构特征. 结果甘氨酸免疫反应性神经元均为非锥体细胞,在运动皮层内Ⅰ~Ⅵ层均有分布,以Ⅰ~Ⅲ层较多,Ⅵ层少,免疫反应性细胞以小细胞(41.5%)及中等大小细胞(44%)为主,也可见少量梭形细胞(13.5%),而大细胞极少(1%).这些不同形态与大小的细胞也有层次分布的特征:Ⅰ、Ⅵ层以小细胞为主,而Ⅱ~Ⅲ、Ⅴ层则以中等大小细胞为主.电镜下,甘氨酸免疫反应性神经元呈现中间神经元的特征:胞体小、核大浆少、核内陷.胞体上既可见具有扁平或多形囊泡的终末形成的对称型突触(79.7%),也可见含球形、清亮囊泡的终末形成的非对称型突触(20.3%).它的树突上也可见这两种突触类型,近端树突上与胞体相似,以对称型突触为主;而远端细小树突(直径<1μm)上则以非对称型突触为主;呈现树突越细,非对称型突触越多,而对称型突触越少的特征.在运动皮层内未能找到Gly免疫反应性终末分布. 结论首次观察到大脑运动皮层内确实存在甘氨酸能神经元,但目前尚不能肯定甘氨酸在皮层内是否具有神经递质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大鼠延髓背角内GABA或甘氨酸免疫阳性终末与Fos阳性投射神经元的联系

    作者:李辉;李云庆

    目的观察大鼠延髓背角(MDH)内向丘脑或臂旁核投射的Fos阳性神经元与γ-氨基丁酸(GABA)或甘氨酸(Gly)阳性终末的联系. 方法四甲基罗达明(TMR)逆行追踪结合TMR、Fos、GABA或Gly的免疫荧光三重染色技术. 结果 GABA或Gly阳性终末主要分布于延髓背角浅层(Ⅰ、Ⅱ层);给予面口部痛刺激后,Fos阳性神经元也主要分布于浅层;TMR注入一侧丘脑或臂旁核,逆标神经元分别主要见于对侧或同侧MDH的浅层;部分逆标神经元呈Fos阳性;GABA或Gly阳性终末与Fos阳性投射神经元形成密切接触. 结论 MDH内感受面口部伤害性刺激信息的部分神经元向丘脑或臂旁核投射,GABA或Gly可能对这些伤害性感受神经元发挥抑制作用.

  • NMDA受体靶向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喜;陈慧英;韦廷佳;覃丹雪;刘佩强;苏纪平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的重要受体,被激活后产生一种缓慢而持久的兴奋性反应,对神经元突触传递、神经系统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在病理状态下,可导致NMDAR过度激活,是受体兴奋毒性的重要发病机制.受体的拮抗剂包括离子通道孔拮抗剂、NR2B选择性拮抗剂、甘氨酸位点拮抗剂、甘氨酸位点部分激动剂等. NMDAR靶向拮抗剂在减轻兴奋毒性过程中的作用已得到重视,其为预防和减缓神经元的损害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综述了 NMDAR 靶向拮抗剂的新研究进展,以期阐明NMDAR拮抗剂的临床应用前景.

  • 甘氨酸和Triton X-100对ZZ-EGFP融合蛋白分泌表达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唐金宝;杨洪鸣;张义军;李万忠

    目的 考察不同浓度的甘氨酸和Triton X-100对葡萄球菌蛋白质A ZZ亲和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ZZ-EGFP)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分泌表达的影响.方法 研究设计为两因素三水平析因设计.向液体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终浓度0、1%、2%的甘氨酸和0、1%、2%的Triton X-100(共9种组合方式,终浓度均为0者为对照组),诱导大肠杆菌周质腔内ZZ-EGFP融合蛋白泄漏到液体培养基中,以培养上清液荧光强度为观察指标,通过ZZ-EGFP融合蛋白浓度-荧光强度标准曲线快速检测培养基中ZZ-EGFP融合蛋白表达量.结果 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2%甘氨酸或1%、2%TritonX-100培养后,培养上清液荧光强度分别为 283±11、711±19和622±25、733±25,与对照组(74±5)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甘氨酸:F=10.881,P=0.024;Triton X-10:F=12.848,P=0.018);而且甘氨酸与TritonX-100两者之间有交互效应(F=5.441,P=0.005),其中培养基中同时含有终浓度2%甘氨酸及1%Triton X-100时培养上清液荧光强度高(1854±45),ZZ-EGFP融合蛋白分泌表达量达到10.4 mg/L,与对照组(0.94 mg/L)相比提高了11倍.结论 甘氨酸和Triton X-100能提高ZZ-EGFP融合蛋白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分泌表达量.

  • 谷胱甘肽胞外发酵研究进展

    作者:唐亮;周文龙;王伟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即γ-L-谷氨酰-L-半胱氨酰甘氨酸,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生物活性三肽化合物。半胱氨酸残基上的巯基使其在生物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抗氧化[1]、解毒[2]和免疫调控[3]等。谷胱甘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行业。有关谷胱甘肽生物合成和代谢的开拓性研究是由 Meister和 Anderson[4]完成的,从而可实现其酶催化法或发酵法生产,随后日本科学家进行了很多相关的研究,并于20世纪80年代初实现了谷胱甘肽的商业化发酵生产。

  • 甘氨酸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作者:刘超;姚榛祥

    Ca2+在LPS激活巨噬细胞(MФ)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应用荧光指示剂Fura-2/AM观察2mmol/L甘氨酸对LPS诱发的Wistar大鼠腹腔MФ[Ca2+]i升高的作用,结果见表1.

  • 甘氨酸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肝损害大鼠血和肝组织中TNFα含量的影响

    作者:谷俊朝;王宇;张忠涛;薛建国;李建设;周延忠

    目的探讨甘氨酸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肝损害大鼠血和肝组织中TNFα含量的影响及ANP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建立大鼠ANP肝损害模型.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30只;甘氨酸腹腔注射治疗组30只;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30只.观察血和肝组织中TNFo、IL-10含量变化,肝、胰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建立ANP模型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各项检查指标明显升高,血和肝组织中TNFα明显升高.甘氨酸治疗后,TNFα水平降低,肝、胰腺组织损害也相应减轻.结论IL-10、TNFα参与ANP发病机制,甘氨酸通过降低TNFα水平对ANP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ANP时TNFα释放.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给予甘氨酸对减轻肝脏、胰腺病变的程度,改善预后可能是有益的.

  • 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氯诺昔康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陈莉莉;裴华;高瑾

    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为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溶剂为无色澄明液体,主要成分为夫西地酸钠,辅料为甘氨酸、L-精氨酸,主治由各种敏感细菌,尤其是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如败血症、心内膜炎、反复感染的囊性纤维化、肺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外伤及创伤性感染.

  • 1例草甘磷中毒致急性肺水肿的急救及护理

    作者:舒红文;王红

    草甘磷又名磷酸甘氨酸、磷甘酸、农达,是近年来农业上广泛使用的新型除草剂,属低毒农药,主要经消化道、皮肤途径吸收,其中毒病例国内罕有报道[1],吸收中毒特点有胃肠道症状、心、肝、肺、肾的损害.我院收治1例草甘磷中毒致急性肺水肿病人,经积极抢救,病人痊愈出院.现对其中毒急救护理报道如下.

345 条记录 1/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