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实用肝脏病杂志

实用肝脏病

实用肝脏病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Hepatology 실용간장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 影响因子: 1.3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069
  • 国内刊号: 34-127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20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实用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周天仇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十二指肠损害

    作者:张元庆;韦舒静;李娜;刘文义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十二指肠损害的发生率及其与肝硬化病程、门脉高压性胃病、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方法 对7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观察十二指肠粘膜病变,同时检测14C呼气试验.另选72例接受胃镜检查的非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为对照组. 结果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十二指肠糜烂发生率为41.7%,随肝硬化病程延长和肝功能分级差而增高,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相差(P>0.05).糜烂主要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糜烂轻重程度与肝功能分级无关(P>0.05). 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十二指肠糜烂与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不同,是门脉高压导致十二指肠的一种病变.

  • 原发性肝癌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周四喜;刘劲华;庄景凡;陈炬光;佘金民;王宪庆;宋铁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肝癌(PHC)临床特点,为PHC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10例PHC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0%以上的患者以非特异性症状与体征就诊,12.26%因并发症、合并症或转移症状就诊, 3.55%因体检异常就诊;在有病理诊断的病例中,肝细胞癌占70.7%(29/41);HBV感染率为81.61%,男性高于女性 (P<0.01);AFP阳性率为70.5%,HBV感染者AFP阳性率明显高于非HBV感染者 (P<0.01);2.9%具有血吸虫病史,33.23%有嗜烟、酒史;4.52%具有PHC家族史.结论 HBV感染是PHC的主要病原学因素,嗜酒、吸烟及血吸虫病等也可能是肝癌的风险因素.积极预防和控制HBV感染流行,是减少PHC发生的关键所在;定期对健康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进行B超、AFP等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原发性肝癌生存率的关键.

  • 供肝灌洗液中TNF-α水平与供肝质量关系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湘华;叶启发;明英姿;朱利军;刘雄友;叶少军

    目的 探讨大鼠供肝冷保存过程中腔静脉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及其与供肝质量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肝移植的供肝切取的动物模型,切取供肝后0℃~4℃冷保存.将实验动物分为7组,每组动物6只,分别在0、4、8、12、16、20、24小时取冷保存时腔静脉灌洗液标本1ml,测肝功能和TNF-α浓度.供肝做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 在热缺血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大鼠供肝腔静脉灌洗液中肝功能水平和TNF-α水平随冷保存时间延长而增加.大鼠供肝腔静脉灌洗液中TNF-α水平与供肝质量相关.结论 肿瘤坏死因子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是介导损伤机制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其有作为评价供肝质量的一种指标的潜在价值.

  • C-met表达与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的关系研究

    作者:黄斌;陈杰;朱勇;陈历恒;王景泉

    目的 探讨不同分化程度肝癌组织中的C-met的表达.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切除的42例肝细胞癌组织,按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组及中低分化组,另选10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C-met表达.结果 23例中低分化肝癌病例中,19例(82.6%)呈阳性反应;19例高分化肝癌病例中,9例(47.7%)呈阳性反应;10例对照病例中,仅有1例为阳性.中低分化肝癌组的C-met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和高分化肝癌组.结论 C-met在中低分化肝癌中存在高表达.

  •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对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美龙;窦宇明;沈桂堂;邢同京;咸建春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肝病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方法 肝硬化患者228例,重型肝炎患者156例,分别计算Child-Pugh及MELD评分,分析两种评分系统对肝病预后评估的优缺点.结果 MELD评分与Child评分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4,MELD评分的预测准确率显著优于Child-Pugh评分(Z =1.96,P <0.05).结论 MELD评分较好地预测肝病患者死亡发生的危险度,其评估效率优于Child-Pugh分级.

  • α-干扰素联合中药方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黎义锦;梁少兵;吴春晓;周轶;李岚生;宋含平

    目的 研究α-干扰素联合中药方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机理.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4例,分别给予α-干扰素联合中药方剂或单用治疗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肝功能复常方面,治疗组优于两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HBeAg、HBV DNA阴转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α-干扰素联合中药方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疗效,中药方剂能明显提高α-干扰素的抗病毒效果.

  • 83例肝病患者临床与肝组织病理学分析

    作者:叶珺;江晓平;熊自忠;魏少峰;李浩

    目的 通过对83例肝病患者的临床与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对比研究,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ELIS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同时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检测肝组织HBsAg和HBcAg的表达. 结果 51例血清HBsAg阳性者肝细胞中均有HBsAg和/或HBcAg表达,32例血清HBsAg阴性者有9例(28.1%)肝组织中有HBsAg和/或HBcAg表达.75例慢性肝病患者中ALT在各炎症分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和TBIL在不同的肝脏炎症分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炎症分级越高,AST和TBIL升高越明显;ALT、AST、TBIL值在肝脏纤维化S2期高.以病理诊断为标准,临床慢性肝炎轻度和中度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1.9% (13/21)和62.5% (20/32),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40%. 结论 以肝组织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肝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仍较低.为提高慢性肝病的临床确诊率,应尽可能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 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抗肝纤维化的体外实验

    作者:平键;成扬;许怀栋;付海军;周朝晖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OB)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培养HepG2.2.15细胞和大鼠HSC-T6细胞,分别使用OB或者氧化苦参碱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含量.收集HSC-T6细胞抽提总RNA,使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基因表达量;抽提细胞总蛋白,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使用Western blot检测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量.结果 OB对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分泌抑制作用显著优于单独使用氧化苦参碱(两者对HBsAg抑制率的比较为:P=0.043;HBeAg为:P=0.026).OB处理组的α-SMA含量不仅在转录水平而且在翻译水平显著低于氧化苦参碱组(mRNA:P=0.013,蛋白:P=0.042);OB处理组的Ⅰ型胶原表达量同样显著低于氧化苦参碱组(mRNA:P<0.01;蛋白:P<0.01).结论 OB对HepG2.2.15细胞分泌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和HSC-T6细胞表达α-SMA和Ⅰ型胶原有抑制作用,且显著优于氧化苦参碱.

  •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124例肝衰竭的临床观察

    作者:程慧;苏菲;魏少峰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PE)术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转归. 方法 对124例肝衰竭患者应用PE治疗223例次,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判断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转归情况.结果 血浆置换术后自觉症状改善者达58.3%,血清胆红素显著下降(P<0.01),凝血酶原时间显著缩短(P<0.01).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压一过性下降、皮疹、心慌、烦躁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早期及中晚期肝衰竭的患者好转率分别为89.5%及12.5%(P<0.005),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 PE可显著改善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生化指标,且安全可行.

  • 大剂量联苯双酯治疗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的初步观察

    作者:龙尧;邓巧娟;冯冰

    目的 观察大剂量联苯双酯(DDB)对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26例血清AFP水平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DDB治疗,剂量为67.5mg/ d(22.5mg tid)~135mg/d(45mg tid),连续治疗.治疗期间每隔4周检测AFP、肝肾功能.结果 治疗后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P<0.01);治疗后AF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52.3±92.6μg/L对280.0±315.2μg/L,t=3.5338, P<0.001);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0.001).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DDB对血清AFP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除了保肝降酶作用外,它还可降低血清AFP水平.

  • 家兔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肝功能指标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

    作者:胡晓峰;刘斌;张敏;张家文;孙一兵

    目的 探讨肝功能指标与实验性家兔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建立肝纤维化家兔模型27只,进行肝纤维化和肝功能化验检查.结果 肝纤维化程度不同,肝功能检查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生化指标在家兔肝纤维化不同分期中有不同的升高.

  • 氧化苦参碱治疗拉米夫定撤药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唐超;张学武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治疗拉米夫定撤药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2例诊断为拉米夫定撤药性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与氧化苦参碱和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观察HBV DNA、HBeAg阴转情况及ALT复常情况,并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过程中,两组各有1例发展为重型肝炎,其他不良反应轻微;治疗结束时,两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53.6%和95.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HBeAg阴转率分别为54.2%和21.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LT复常率分别为71.4%和64.7%,差异无显著性(P>0.05);完全应答、部分应答和无应答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1%对25.0%、53.6%对62.5%和14.3%对12.5%,P>0.05).结论 氧化苦参碱治疗拉米夫定撤药性肝炎安全有效,可以代替拉米夫定用于拉米夫定撤药性肝炎的治疗.

  •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32例

    作者:董泽浩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 32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用拉米夫定100mg/d 口服,治疗12个月.结果 治疗结束时,HBV DNA转阴率为82.9%,ALT复常率为89 .1%,血清TBIL下降和ALB上升.结论 拉米夫定能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显著改善肝功能,尤其是能够使白蛋白升高.

  • 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后病情进展的临床研究

    作者:邱源旺;周莉;陈士彬;杨茜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经拉米夫定(LVD)治疗出现YMDD变异后,病情的进展及观察继续服用LVD并加强保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8例YMDD变异患者采用继续服用LVD并加用双环醇片或水飞蓟素胶囊治疗48周,观察病情变化及转归.结果 出现YMDD变异后, HBV DNA反弹的患者占93.6%(73/78), ALT升高者89.7%(70/78);轻度黄疸者25.6%(20/78);7例患者中途自行停用LVD,5例于停药后3~5个月出现重型肝炎的表现,其中2例死亡.本组治疗48周后ALT水平虽有下降,但ALT复常率为12.7%(9/71), HBV DNA较基线下降0.45 log10copies/ml,无HBeAg/HBeAb血清转换.结论 YMDD变异后大部分患者临床表现轻微;变异后继续LVD及保肝治疗短期内未见病情恶化,但患者ALT复常率、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低,在无有效抗病毒药物继续治疗的情况下,停止LVD治疗存在病情恶化的风险.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失败者接受干扰素再治疗临床观察

    作者:范永军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失败者干扰素再治疗的疗效.方法 125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被随机分为A、B、C 3组.A组21例,仍用拉米夫定100mg/日继续治疗12个月;B组84例,改用干扰素-α2b 50μg/日肌肉注射1个月,后改为隔日1次,疗程6个月;C组20例,仅给予甘利欣等对症治疗.200例未服用拉米夫定患者的治疗同B组.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HBV DNA的变化情况.结果 各组疗程完成后,干扰素再治疗组(B组) 及干扰素初治组第6个月后HBV DNA及HBeAg阴转率达到高峰:B组HBV DNA阴转率为60%、HBeAg阴转率为64.3%;初治组HBV DNA阴转率为62%、HBeAg阴转率为6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71,P>0.05).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失败患者仍可选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 戊型肝炎120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星;倪绍琴

    目的 探讨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与预后. 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戊型肝炎的临床资料. 结果 120例患者大多具备急性肝炎的临床特点,ALT、AST治疗前均值1447.4±956.6U/L、856.3±664.3U/L,经4周治疗大多恢复正常;TBIL均值147.8±133.4μmol/L,治疗4周时均值39.4±30.4μmol/L,恢复较慢. 结论 戊型肝炎临床表现较重,病程较长,但预后较好,病死率低.

    关键词: 戊型肝炎 临床特点
  • 中药内服联合灌肠治疗淤胆性肝炎17例

    作者:李建阳;吕晓菲;姚杰良;唐丽;赵尚知

    目的 通过清热利湿化瘀中药内服联合大承气汤加味灌肠治疗淤胆性肝炎,观察其临床疗效. 方法 将36例淤胆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保肝、降酶等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清热利湿化瘀中药内服及大承气汤加味灌肠治疗. 结果 治疗30天,两组谷丙转氨酶(ALT)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指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内服联合灌肠治疗淤胆性肝炎,有一定临床疗效.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复制标志物与肝组织HBsAg和HBcAg抗原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董晓锋;王全楚;张燕

    目的 探讨血清HBV复制标志物与肝组织HBsAg和HBcAg抗原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HBsAg、HBcAg,与血清HBeAg和/或HBV DNA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 血清HBeAg阳性与阴性组中肝组织HBsA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而血清HBeAg阳性者肝组织HBcAg阳性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者;血清HBV DNA阳性与阴性组中肝组织HBsA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但血清HBV DNA阳性者肝组织HBcAg阳性率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者.结论 血清HBeAg和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HBcAg阳性率呈正相关.

  • 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抗结核化疗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葛宗成;涂雄文;宋近春;喻艳林

    目的 探讨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抗结核化疗对肝损害的影响及其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1272例结核患者及其中120例药物性肝损害的相关资料.结果 129例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结核患者在接受抗结核化疗后有63例(48.8%)出现肝损害,无HBV感染的1143例患者中出现肝损害者57例(5%,P<0.01).结论 在抗结核化疗中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更易出现肝损害,监测肝功能的变化很有必要.

  •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126例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永玲;吴桂美

    目的 总结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26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和针对性护理.结果 治疗后患者尿量明显增加,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腹水中IgG、IgM、IgA和补体C3、C4水平提高(均P<0.01),治疗总有效率为91.26%.结论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能有效减少腹水、缓解临床症状、增加抗感染能力.

  •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曹阳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酒精性肝病其中脂肪肝140例,酒精性肝炎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5.0g/天,对照组用肝安注射液,连用30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的水平.结果 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的TBIL、ALT、AST、ALB、及GLB水平与治疗前比均有明显好转(P<0.05);并且治疗组治疗后ALT及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门冬氨酸鸟氨酸对酒精性肝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金良;白燕;邓庆梅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9例,其中12例为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YMDD变异者.治疗48周,检测血清HBV DNA及HBV血清学标志物和ALT. 结果 治疗48周时,全组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到1.3×103copies/ml,HBV DNA转阴率为56.4%,HBeAg转阴率为35.9%,HBeAg/抗-HBe转换率12.8%,ALT复常率为69.2%;YMDD变异组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到7.9×103copies/ml,HBV DNA转阴率为50.0%,HBeAg转阴率为25.0%,HBeAg/抗-HBe 转换率8.3%,ALT复常率为58.3%;HBV DNA>108 copies/ml组,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到6.8×103copies/ml,HBV DNA转阴率为0.0%,无HBeAg转阴和抗-HBe血清转换,ALT复常率为50.0%. 结论 阿德福韦酯是一有效的抗HBV药物.对HBV DNA野生株、拉米夫定耐药变异株均有抑制作用,HBV DNA基线水平低者疗效好,HBV DNA>108copies/ml者,疗效差.

  • 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建军;张秀兰;杨军英

    目的 观察静脉滴注高渗氯化钠溶液对肝炎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6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常规给予保肝、利尿、补充血浆及白蛋白,治疗组使用3%~10%氯化钠溶液250ml,每日1~2次缓慢静滴;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500ml,每日1次. 结果 治疗2周,治疗组血钠为133.8±24.3mmol/L,尿量为1145±376ml/24h;对照组血钠为126.4±23.6mmol/L,尿量为834±316ml/24h,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无明显差别变化,高渗钠对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结论 肝炎肝硬化出现低钠血症时,静脉给予高渗氯化钠溶液可提高血清钠,增加尿量,防止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的发展.

  • 肝硬化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作者:陈刚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血钠水平与肝功能Childd-Pugh分级、肝肾综合症、肝性脑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85例肝硬化患者回顾性分析血钠水平与临床的关系.结果 肝硬化患者出现低钠血症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无明显相关性,而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和预后直接关系.结论 肝硬化临床治疗须积极纠正低钠血症.

    关键词: 肝硬化 低钠血症
  • 对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作者:王荷;杜娟

    目的 了解ASC对乙型肝炎疾病知识的认知现状,掌握对其实施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法,对84例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进行调查.结果 ASC普遍存在心理问题,通过个体化、有重点的健康教育,84例ASC的按期复诊率达到100%;乙型肝炎疾病知识的总知晓率由初次的32%上升到94%.结论 要格外重视对ASC的心理护理;提高ASC的健康知识依从性.要全民共同努力,来提高ASC的生活质量.

  • 生长激素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34 例临床观察

    作者:赵晓晨;张琳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安苏萌)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34 例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患者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4IU 皮下注射,每天1 次,20 天一个疗程.疗效评估包括症状改善情况、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LB),血清球蛋白(GLB)、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结果 应用 r-hGH 治疗20 天后,症状明显改善,血清ALB、PALB 明显上升.停药4周后血清ALB 仍继续升高.提示r-hGH 对改善肝功能,升高血清ALB 有较好疗效.结论 安苏萌能促进肝细胞合成白蛋白,对低蛋白血症远期疗效好,价格便宜,值得推广.

  • 中草药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酒精性脂肪肝120例疗效分析

    作者:赵云志

    目的 比较中药方剂联合辛伐他汀与单用辛伐他汀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自拟的中药方剂加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60天.对照组单用辛伐他汀.结果 根据疗效判定标准 ,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结论 本中药方剂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优于单用辛伐他汀.

  • 乙醇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芦东徽;郝文胜;张羽;董超

    目的 观察使用无水乙醇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对31例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病人在超声引导下向肿瘤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按肿瘤直径1.0cm注入乙醇1.5ml~2.0ml计算注射量.结果 总有效率为83.8%,1年生存率83%,2年生存率68%;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病人3年生存率分别为53.3%和13.3%.结论 乙醇注射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的的局部疗效较好,操作容易、花费较小且安全并可重复,对小及中等大小的原发性肝癌,其治疗的远期疗效可以和手术相媲美.

  • 肝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研究进展

    作者:杨文龙;何金秋

    约有17.5% 的肝衰竭患者需行肝移植治疗.虽然肝移植已经广泛开展,并且术后一年生存率可达80%,但限于供体肝脏来源困难和昂贵的治疗费用,难以普及使用.肝细胞移植则是治疗暴发性肝衰竭与遗传性肝病的另一治疗手段,已经有数名患者为恢复肝功能而接受了这种细胞移植.肝细胞移植与原位肝移植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1.同一来源的肝细胞可以用于多个受体;2.不需要手术,也没有整肝移植的高死亡率;3.可以临时应用起过渡作用,以等待肝脏复原或移植.

  • 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权;杨东亮

    HBV和DHBV均为嗜肝DNA病毒,它们都有相似的基因组和病毒结构特征,以及通过RNA逆转录复制的特性.DHBV感染鸭模型是研究HBV基因突变、细胞表面病毒受体、病毒清除机制以及筛选新的抗病毒药物的合适的动物模型.文章就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 非生物型人工肝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曲娟;陆伟

    本文介绍近年来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血浆灌流和血液透析吸附等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原则.

  • 卡巴胆碱与重症急性胰腺炎

    作者:张晓峰;赵国海

    新近研究发现,在中枢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一条胆碱能抗炎通路,使用卡巴胆碱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新兴的防治方法,能有效地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的全身性炎性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本文对卡巴胆碱防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现象及机制做一综述.

  •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制备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月桥;毛德文

    肝纤维化是肝损伤后的修复反应,涉及复杂的细胞及分子机制,是肝硬化的必经阶段.选择与人类相似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不仅是深入研究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重要基础,也是筛选防治肝纤维化药物的有效手段.随着人们对肝纤维化的认识不断深入,有效的防治肝纤维化已成为可能.该文就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作一综述,并对各种模型特点进行比较.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动物模型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出现肝衰竭1例报道

    作者:崔琨;侯保全;姬胜杰

    患者男性,32岁,农民.因反复乏力、纳差4年伴尿黄眼黄恶心呕吐1周于2004年5月30日入院.缘于2000年1月出现乏力、纳差、尿黄,肝功能异常及 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

  • 肝性脑病并发皮质盲1例报告

    作者:孙衍福;张玉臣

    患者男性,56岁,农民.因头晕、双眼视物不清半月于2006年9月3日入院.患者原有乙型肝炎病史10年,无眼病史.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计算力减退,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腹膨隆,肝剑突下2cm,质中等,无触痛,脾肋下4cm,移动性浊音阳性,扑翼样震颤阳性,肌张力正常.

  • 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吴友根

    凝血酶原主要由肝脏合成,肝病时凝血酶原时间(PT)长短与肝损害成正比[1].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国际血栓止血委员会(ICTH)、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已建议不再使用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来表示PT的长短[2~4].

实用肝脏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